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版)单元精测卷 第四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含详细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90分钟 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归省.(xĭng)闭塞.(sāi) 参差.(cī) 星宿.(sù)B.撺.掇(cuān) 漂渺.(miăo) 蕴.藻(yùn) 叱咤.(zhà)C.羁.绊(jī) 惬.意(qiâ) 嗔.视(chēn) 颦蹙.(cù)D.亢.奋(kàng) 冗.杂(rŏng) 戛.然(jiá) 晦.暗(huì)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写在括号内。
(4分)A.装模作样大彻大悟变换多姿浑身解数()B.振做精神叹为观止胸有成竹低回婉转()C.破口大骂嘎然而止本色当行惊鸿一瞥()D.不识好歹参差不齐叱咤风云尽态极研()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
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
B.一段一段的舞蹈..,有时和姐姐配合……)..表演过(小妹妹拉达,有时单独舞蹈C.施八尺屏障..中。
..,口技人坐屏障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4.根据提示,写出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4分)(1)秩秩斯干,。
(《诗经·斯干》)(2),花鬘斗薮龙蛇动。
(白居易《新乐府·骠国乐》)(3),无所不有。
(林嗣环《口技》)(4),黄梅时节家家雨。
(南宋·赵师秀《约客》)5.对本单元课文主旨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社戏》一文不仅仅写地方戏曲方面的内容,更主要地是反映了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童年生活,表现了“我”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
B.《安塞腰鼓》不仅写出了腰鼓这种民间舞蹈给人的震撼,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C.《竹影》的内容主要写绘画艺术,说明中国画的艺术特点。
D.《观舞记》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印度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印人民的友谊。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商酌.(zhuó) 喷.香(pèn) 契.约(qiè) 淤.泥(yū)B.驿.路(yì) 监督.(dū) 亵.玩(xì) 草率.(shuài)C.累赘.(zhui) 修葺.(qì) 总揽.(lǎn) 德馨.(xīn)D.卸.却(xiè) 譬.如(bì) 鸿.儒(hónɡ) 恍.惚(huǎnɡ)【解析】A项,“契”应读“qì”;B项,“亵”应读“xiè”;D项,“譬”应读“p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生疏陡峭颠沛流离以身作则B.简陋拖沓如失重负不耻下问C.朦胧晶莹悲天悯人鞠躬尽瘁D.妥帖循环诲人不倦自作自受【解析】“如失重负”应写为“如释重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七年级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国队都略胜一筹....。
【解析】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用来形容学生不合适。
4.(青岛中考)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解析】B项中,句子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C项中,句子动宾搭配不当,将“突破”改为“实现”;D项中,“防止”已包含“不再”的意思,再用“不再”属于否定词误用,去掉“不再”。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考试题含答案.doc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考试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8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亢kàng 奋 颤chàn 栗 粲chàn 然 浑身解jié数B .瞋chēn 视 羁jī绊 惬qiè意 参cī差不齐C .挣zhng 脱 冗rng 杂 阐chn 述 叱咤zh 风云D .归省xǐng 晦huì暗 烧灼zhuó 戛jiá然而止【答案】A难度:中等 知识点:字音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 、怠慢 缥缈蓦然大彻大悟B 、撺掇颦蹙徘徊悲欢离合C 、弄潮 褶裙惊鸿尽态极妍D 、弥散惆怅静木息息相通【答案】D难度:中等 知识点:词语3.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中,各国领导人都强调:____________) ②众妙毕备 (毕:____________)③宾客意少舒(舒:____________) ④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①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这句话突出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花苞.(bāo) 娇媚.(mèi) 诱惑.(huò) 彩棱.镜(lèng)B.睫.毛(jié) 掩饰.(shì) 高邈.(miǎo) 绿茵.茵(yīn)C.莅.临(lì) 吝.啬(lìn) 干涩.(sè) 淅.淅沥沥(xī)D.粗犷.(guǎng) 静谧.(mì) 晒.干(shài) 咄.咄逼人(duō)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挟隘窥伺略胜一筹鹤立鸡群B.娴熟剽悍相得益彰鲜为人知C.烧灼衍生进退维谷垂垂幕老D.纶巾粲然锋芒必露相题并论3、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到西部扎根。
C.经过十年生态治理,瓜州县广至藏族乡从不毛之地....到如今绿意盎然,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D.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宫”二号送上太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D.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学号【奢望】过高的希望。
【蹂躏】践踏。
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5、对《理想》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诗写了两组意象,第二组意象的意思是:明月的银光装饰了你的窗户,而你的形象或许又进入他人梦中装饰了他人的梦。
B.诗人如同与读者面对面的聊天,"你"指的是读者,全诗明白如话,但又蕴含深意,耐人寻味。
C.诗歌把前一句的结尾作为后一句的开头,使诗行间的逻辑关系十分明确。
D.诗中主要词语("你""看""风景""装饰"等)反复出现,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情调。
这不使人动情,却令人深思。
6.选出判断有误的一项()2分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C.《正气歌》——闻一多D.《别了,司徒雷登》——毛泽东 E.《谈骨气》——吴晗7.选出标点运用有误的一项()2分A.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穷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
B.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C.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D.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8、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一项()2分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_____。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
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A.对骨气这个词的理解也不一样B.骨气的内涵也有所区别C.对骨气具体内容的理解也大不相同D.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二、现代文阅读(22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贮.蓄(zhù)称.职(chèn)狡黠.(xiá)陛.下(bì)B.匿.笑(nì)迸.溅(bèng)伶.仃(lín)炫.耀(xuàn) C.援.助(yuán)猝.然(cù)尴尬.(gǎ)嬉.戏(xī)D.吆.喝(yāo)诀.别(jüé)扒.窃(pá)头衔.(xi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吞噬模糊畏缩不前风餐露宿B.销蚀轨道语无沦次本末倒置C.战栗严谨屏息疑神精疲力竭D.癫狂瞬间惊心动魄疲惫不勘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A.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
B.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B.他添置了大约100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
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对偶)C.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没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设问)D.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
(比喻、拟人)6、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语文测试卷及其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测试卷及其答案A卷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意和释义无误的一项是()(3分)A,不堪设想(kān):敢停滞(dài):停止瑞征(ruì):吉祥B,崎岖(qíqū):形容山路不平诚实不谬:真实阐述(chǎn):阐明C,粘贴(niǎn):贴安逸(yì):舒适接纳(nà):容纳D,悄然兴起(qiāo):悄悄的忏悔(qiān):后悔虚拟(nǐ):模仿2.选出下列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按部就班粉默登场富丽花贵川流不息B,曾出不穷日新月异金壁辉煌稀稀攘攘B,长歌当哭莫名其妙蒸蒸日上功亏一篑D,半途而费风餐露宿屡禁不止先生夺人3.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有些留学生,回来以后没有工作条件,也没有__他们的机构②2004年,触觉感应器可与人类感觉__③请尊重他人,每个人都与众不同;他和你一样,也是这个世界上___的人A,包容媲美举世无双B,接纳比较举世无双C,包容比较独一无二D,接纳媲美独一无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2分)A.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云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B.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严老师工作啡常勤奋,常常风餐露宿C.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达到无所不能的程度5.请为下列各句选择正确的表达方式,将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2分)A记叙B议论C描写D抒情E说明①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规则,发展生半力,改善人民生活()②纳米技术指的是在0.1纳米到几百纳米的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
()③甘露在我国古代人们的民目中,是一种了不得的“神物”。
()④他的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湿了的头发粘贴在前额上,雨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地流着。
()6.依照例句,再写出有一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人教版2016年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2016年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卷(TZJ)班级姓名学号得分(本试卷考查范围包括第四单元及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及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其中卷面5分)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23分)1、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每格1分,共4分)人生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是不论顺逆、不计得失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yì()站;败,仍清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zhuì()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jué()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如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xiè()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深知暂退一步,海阔天空……2、古诗文填空。
(每格1分,共8分)(1)、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2)、,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3)、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4)、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5)、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6)、,西蜀子云亭。
(刘禹锡《陋室铭》)(73、名著阅读。
(每格1分,选择题2分,共5分)(1)、凡尔纳是法国科幻小说家,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他被公认为“”。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科幻三部曲之一,其余两部分别是:第一部,第三部。
(2)尼莫船长和他的鹦鹉螺号在托雷斯海峡遇到什么危险?()A、鲨鱼B、撞上一块暗礁,搁浅C、被炸弹轰炸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每格1分,共6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3)、无案牍之劳.形()(4)、可爱者甚蕃.()(5)、香远益.清()(6)、陶后鲜.有闻()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13小题。
(30分)(一)(14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精测卷第四单元(测试时间90分钟试题总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拖沓.(tà) 累.赘(lěi) 修润.(rùn)B.譬.如(pì) 商酌.(zhuó) 躬.行(gōnɡ)C.妥.帖(tuō) 丛莽.(mǎnɡ) 触.及(chù)D.契.约(qiè) 旌.旗(jīnɡ) 慎.重(shèn)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3分) ( )A.循环排解烽烟颠沛流离B.达观垦切丁卯取义成仁C.圣贤阎罗感概血雨腥风D.捷报检督恢复以身作则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品牌的排球联赛要想媲美足球的欧洲五大联赛和篮球的美国NBA,中国排球还任重道远....。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在同学会上,大家一见面就海阔天空....地聊个没完。
D.他辞去了所有的社会兼职,如释重负....,可以一心一意地教书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通过这次升学考试,使我认识到了学习语文要立足课本的重要性。
B.舞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我饶有兴趣地袖手旁观着。
C.教育部门多次再三强调,各个学校要坚决避免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D.根治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5.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我以为“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话倒有些道理。
②故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在这个时代所能凭空成立的,不晓得有几多“过去”时代的思潮,差不多可以说是由所有“过去”时代的思潮,一凑合而成的。
③有的哲学家说,时间只有“过去”与“未来”,并无“现在”。
④因为“现在”就是所有“过去”流入的世界,换句话说,所有“过去”都埋没于“现在”的里边。
⑤有的又说,“过去”“未来”皆是“现在”。
A.③⑤①④②B.⑤①④②③C.①④②③⑤D.③⑤①②④6.综合性学习。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
今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祝福。
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太习惯向母亲当面表达感情。
他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很少陪母亲。
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日里,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
______________。
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
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朋友圈。
”(1)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就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品悟(40分)(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7~10题。
(12分)【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爱莲说(节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1)斯.是陋室 ( )(2)可以调.素琴( )(3)陶后鲜.有闻( )(4)宜乎众.矣( )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9.【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14分)父亲都是反动派南在南方①自打从电影上看过“反动派”之后,他立刻跟父亲对上号了,父亲像所有“反动派”!几乎所有的电影里,“反动派”都被打倒了,如同一句名言,“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可是,父亲却岿然不动,说一不二,这让他有些不甘心,不过,后来他离开了父亲,虽说背井离乡,却有种想撒欢的感觉。
②他在城里成家立业,父亲在老家慢慢变老。
按他的想法,要接父亲和母亲到城里,不说享福,至少在身边有个照应。
父亲说不,以他的身体,再劳动十年不成问题,与其上城里拿个木剑练太极,不如拿个锄头种点儿地。
③一晃十年过去,除了偶尔来城里小住,父亲和母亲生活在老家,他们将院子收拾得整齐,喂几只鸡,酿酒做醋,日子看起来有滋有味,他回家,如同度假。
父亲走在前面,他走在后面,走过地头,看庄稼。
有一次他们坐在山脚上,父亲指着一片地说,百年之后,安身之所。
听到这一句,他没怎么吃惊,附近葬着他的祖父祖母,父亲选了这个地方,大约是想着团圆。
他想安慰父亲,却找不到一句合适的话,于是,他表了决心说:“等我将来死了,睡在你边上。
”父亲愣了一下说:“等你成了老骨头,得留给儿子才对!”他们笑了起来。
④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他平均每年回家陪父母两回,夏天一回,过年一回。
虽说来回奔波很疲惫,但心情总是好的。
⑤去年冬天,父亲忽然来电话,要来城里过年,他简直是欢天喜地。
他驱车千里回家,父亲母亲已经收拾好了行李。
临行之前,请左邻右舍来家里喝酒,喝酒之前父亲说了几句话,说是回头要在城里待着,满足儿子的心愿,几间老房还有劳照看……⑥年饭,他要在饭店订,母亲不同意,母亲有一手好厨艺,父亲支持他订一桌,并且要喝瓶好酒!年饭,父亲吃得尽兴,甚至还唱了几句小曲。
母亲最先发现父亲的反常,从酒店回家,父亲冲进卫生间,剧烈呕吐。
他以为父亲喝醉了,母亲悄悄跟他说,像这样的呕吐有一段时间了。
他一下紧张了,问父亲,父亲指着养胃丸说,这药管用。
他没怎么在意,春节过后,上班下班,转眼春天来了。
⑦那天深夜,他在书房,父亲悄悄走进来说,他在街边看着花圈店,上头写着殡葬一条龙服务,顺藤摸瓜去墓地看了,墓地真大。
他愣在那里,父亲像个孩子似的说.......:“我一下喜欢上那个地方,好多树,好多花,城里到底是好,我想着回头死了,当一回城里人,你看行不行?”他惊在那里没吱声,父亲不好..意思地说....:“花不了多少钱,有一种树葬,感觉挺好的,没事去看一眼,那树就像是我,长高,长粗了……”他认认真真地点头。
⑧父亲去了医院,已是胃癌晚期。
父亲放弃治疗,原因是治与不治是一样的,拿村里的患者对比,理由很充分。
他不坚持,因为医生也建议不动手术,不化疗。
虽然常常要吐,父亲依然努力吃饭,分明是吃不下去了,他请医生来注射营养液,父亲日渐消瘦,真的如同“纸老虎”了。
⑨父亲进入倒计时,都说落叶归根,他问父亲回不回?父亲摇头,母亲欲言又止……按照父亲的遗愿,父亲在一棵松树下长眠。
⑩很多周末,他和母亲去墓园坐一会儿,松树还小,父亲的名字刻在小石块上,只有三个字,没有生平,但父亲分明在那里。
这让他踏实。
⑪他问母亲,父亲怎么突然想当个“城里人”,舍得那一口好棺?母亲流着眼泪说:“你爸想着让你安心,说是你在城里没根儿,他埋在城里,你就有了。
又说,回老家扫墓太远,他来了,就近了……”⑫他没哭,还是觉得父亲是个“反动派”,打倒是不可能的,父亲在倒下之前,还在想着怎么撑一把。
(选自《青年文摘》2016年3月17日,有删改)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到城里后经历的几件事。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第②~⑤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写父亲要死后埋在城里做了铺垫?(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请分析第⑦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分)他愣在那里,父亲像个孩子似的说......…….......……他惊在那里没吱声,父亲不好意思地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第⑨段中,“母亲欲言又止”,请结合上下文,补出她想说的话。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简要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