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一百条建议

合集下载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摘抄整理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摘抄整理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

那么怎样进行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 书籍 结下终生的友谊。

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是啊!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读书 笔记 摘抄摘抄(1)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思想:每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都向往创造性劳动的欢乐,以及由于劳动的创造性而带来的生活上的充实。

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对每一节课,都要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在你的科学只是的大海中,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摘抄(2)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思想: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

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记忆是灵活的,很敏感的,如果你善于使用它,不使它负担过重,它就会成为你的第一个助手。

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的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

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

关于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

关于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

关于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摘抄: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以上是我读《《给教师一百条建议》感受和心得,读书贵有所得,只有用心去读,边渎边思考,才会学为所用。

好书要多读,这次读得还不够透彻,今后还要细细品读,让大师的思想指引自己前进的方向,循着大师的足迹,瑀瑀前行,就能找到了做一个优秀教师的道路,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1. 只有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犯任何一个错误,他才能成为读写无误的人。

2. 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

3. 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

4. 评分宁可少一点,但是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

5. 如果学生感到没有努力的方向,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这对他的精神是最大的压抑。

6. 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

7.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

红烛啊,你摇曳的烛焰就像您疲惫、瘦弱的身躯那么飘摇,可在学生的眼里却是那么的坚定:您滴滴的眼泪流湿了您的衣裳,您可知道在学生的眼里,它您的脚下铸成了世间最完美的雕塑。

8. 复习是学习之母,不要让它变成后娘。

9. 复习时要放过细节,抓住要点。

10. 观察是思考和记忆知识之母。

11. 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12. 书写不好的人,总是那些阅读也不好的人。

13. 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该引以为荣的事。

14. 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15. 明智的善于思考的教师能给学生赢得时间。

16. 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广阔背景下进行。

17. 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

18. 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

19. 书籍不仅能造就聪明的头脑,而且能培养出灵巧的双手。

给家长的一百条建议

给家长的一百条建议

给家长的一百条建议学习篇:1、和孩子一起读书,家长可以看看报,一个好的学习伙伴很重要。

2、孩子在家学习,家长切莫搞一些娱乐活动,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很重要。

3、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4、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而责骂孩子。

5、不要因为孩子试卷上的低分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

6、教他(她)足以带来成就感的知识:古诗、数字、故事、家务、玩耍、交朋友···7、教育孩子读好书、好读书8、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示太大的关注,那样会造成孩子学习紧张,压力增大。

9、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没有自己的责任。

10、孩子的房间要有自己的书桌,书桌上要有几本自己爱看的书籍,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

成长篇:1、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

2、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3、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朋友。

4、让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烧水煮饭等,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

6、为孩子准备一个陈列架,让他在上面展示自己制作的物品。

7、认真地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8、把孩子当作成人一样,和他平等相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

9、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0、记得对孩子说:我爱你,你是我的宝贝!11、记得经常的亲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头,让他(她)知道你的爱!12、随时关注他(她)的进步,并也让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进步!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3、多与孩子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与孩子同行。

14、不要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

15、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烦恼。

16、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孩子,而不是像对宠物一样说句“你真聪明”。

17、让孩子经常有机会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一个健全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精选5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1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

作为一线教师,书中许多的经验都很值得我去学习和反思。

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书中提到:“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

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

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爱,是一种责任”。

在教学中,善于赞美学生,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多读书,才能冷静地、设身处地处理好师生关系。

用全面的眼光来看我们的学生,从内心来热爱他们,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世界上最朴素的形象是土地,他不需要任何装饰,永远是那么浑厚博大,那么质朴自然,默默地哺育着一切,不思回报的奉献着一切。

教师,何尝不需要这样的胸怀呢?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2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感受朴素的文字中透出无比高明的教育智慧,感受简单的文字中蕴藏无比睿智的教育思想,在和教育大师的心灵对话中,我找到了重新出发的理由。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一本看时“爱不释手”,看后“百读不厌”的好书。

书中用大量的教育实践阐述出了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教育思想,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建议。

通读一遍后,最令我震惊和佩服的不是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那些有价值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而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事业持之以恒的追求,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热情。

这种“力所能及,耕耘不息”的工作热情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坚韧品质才是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瑰宝。

所以我认为,要想教育出好学生,就必须先锤炼自己的素质。

教育学生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有一条建议——《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关于“教师的教育素养”在这里谈到了多个方面,其中谈到每一位教师要懂得一点教学的常识,而且要深知所教学科的知识。

读给教师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读给教师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读给教师建议心得体会读给教师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读给教师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1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让我感觉到就像一个老者再向我娓娓道来他的工作,他的点滴经历。

让我觉得他在他平凡的工作中那种育好人的执着和用心。

我觉得在前面几条建议中,把阅读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

在第9条建议中,他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书上作了这样一个比喻,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阅读,就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

不要靠没完没了的补课,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因为阅读能教给学生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我们当教师的工作起来也就更容易。

这不禁让我想到我们身边有不少家长竭力反对自己的孩子阅读课外书籍,而让他们死抠书本。

认为书上的学会了,学习成绩自然会好起来,其实不然。

学生死记硬背也不可取,因为今天会默,明天就忘,就是记住了不知道怎么去用,也只能成为一种“死”知识。

更严重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慢慢失去学习兴趣,产生逆反心理,最后真正沦落为后进生。

而且他这章节中,他讲述了一个数学老师培养学生阅读。

这让我更有感触,阅读不再是语文学科功利性的东西,而是一种培养思维的方法,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由此看来,我们教师转变观念是当务之急,理解素质教育的实质,为这些孩子推荐合适的读物,让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充实他们的头脑,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真正成为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可是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发现,有许多同学他们整天都在忙于补作业,忙于订正,根本也抽不出多少时间来进行阅读,他们的阅读量少,阅读速度慢,由此循环下去,阅读对他们来说就越来越困难,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如何保证孩子充足的阅读时间,这也是我们老师当思考的。

以后在工作中,不再认为阅读是课外的份,可以适当对作业慢的同学少一些抄写背诵的作业,让他们抽出时间来阅读,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和兴趣。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摘抄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摘抄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摘抄本文是关于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摘抄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摘录】:请你记住,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要掌握这一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

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应当好比是你的教育车间里增添了一件新的精致的工具。

教育者还必须具备一种对美的精细的感觉。

你必须热爱美、创造美和维护美(包括自然界的美和你的学生的内心美)。

【心得】:读着读着,我惭愧起来,我发现我自己并没有做到那几点,比如多读书、多思考、小心翼翼地触及学生幼小的心灵。

实际上,从刚刚开始工作到这半年下来,我关于教育方法上的理念发生了些微的变化。

我觉得这样的变化有点可怕,让我嫌恶起自己。

大学时候,脑袋里接受的理念是教育学生要关注他们的心灵,就像大师说的这样:“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然而到了真正的工作中,发现这些理念被自己表现成了温柔地讲话和做事情,以为这样就是对的,却连连碰壁,班级管理陷入混沌和困境。

于是我板起脸来,采用教师霸权主义,显然奏效了,那个时候我怀疑了,动摇了,以为那些理念纯粹是理想主义,以为对小学生的教育是不是必须要强权政治呢?谈什么平等?他怕你自然就听你的了。

发现了自己的变化,我对教育第一次产生了怀疑。

而今,当我和大师对话,我发现大学时候自以为消化吸收了的理念实际上仅仅皮毛而已,因为理解得肤浅、不深刻,所以经不起工作中真枪实弹地轰炸,理想中的育人构想想五彩斑斓的肥皂泡一样很轻易的就破碎了,取而代之的是盲目的否定自己、仿效他人。

现在我明白,不是理念有误,而是我仍然需要学习,仍然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谈心,而且也不要随意地抛弃自己对教育的信念。

2、【摘录】: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会遇到落伍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对个人意见建议100条

对个人意见建议100条

对个人意见建议100条作为一个社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点,减少甚至消除缺点。

为了帮助大家提高自我,以下是一百条个人意见建议:1. 每天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帮助身体排毒。

2. 洗脸时用温水,不要用过热或过冷的水。

3. 每天保持至少8小时的睡眠时间。

4. 每天早上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5. 每天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和水果。

6. 不要吃太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7. 尽量避免吃垃圾食品。

8. 每天喝足够的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9. 尽量减少饮酒和吸烟的次数,或者完全戒掉。

10. 每天早上进行瑜伽或者冥想,帮助身体放松。

11. 每天保持心情愉快,多笑笑,不要过于紧张或者悲观。

12. 学会放松自己,不要过于压抑自己的情绪。

13. 坚持读书,学习新知识。

14. 坚持写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15. 学习新技能,如编程、摄影、绘画等。

16. 经常旅游,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人生经验。

17. 经常与朋友、家人交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18. 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19. 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0. 不要过于依赖社交媒体。

21.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于冲动。

22. 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冲突。

23. 学会拒绝他人的请求,不要过于妥协。

24. 学会赞美他人,不要过于批评。

25. 学会感恩,珍惜自己的生活。

26. 学会为他人着想,不要过于自私。

27. 坚持每天写下自己的计划和目标。

28. 坚持每天完成自己的计划和目标。

29. 不要过于拖延自己的工作。

30. 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不要浪费时间。

31. 学会设置优先级,不要过于琐碎。

32. 学会控制自己的购物欲望,不要过于浪费钱财。

33. 学会理财,不要过于奢侈。

34. 学会投资,增加自己的收入来源。

35. 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要过于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

36. 学会保护自己的安全,不要过于冒险。

37. 学会处理自己的债务,不要过于依赖他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通用15篇)《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篇1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他的教育理论深深地鼓舞着我,让我在教育道路上走得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激情。

我觉得它真的是教师的必读书,读好它,可以做教师,可以做名教师;可以做教育家,因为它是教育的智慧结晶。

苏霍姆林斯基当过30多年的小学、中学的教师,所以写出的东西没有深奥的教育理论,非常贴近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就如同一位身边的良师益友在耳边娓娓道来,道出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与困惑。

这里有差生转化的问题,有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问题,有课堂教学管理的问题,有班主任工作的问题……并且有着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

苏霍姆林斯非常重视师生的读书问题,这本书有一百章,大约有400多处提到读书。

他认为师生读书可以解决太多的问题。

我们教师是如何读书的呢,我们教师读了多少本教育名著,仅靠书本,实践证明,如果教育仅局限于书本,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中国教育报有这样一段话:“教师不读书,已是教育发展的严重瓶劲。

一位不读书的教师,难以以身作则教导学生热爱读书。

如果教师长年不摸书本,如果从学校走出的学生们除了会做练习题,所有的好书与他们无关,这是多危险的事啊。

遏制这种危险的蔓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老师们先捧起书本。

”可见,教师读书问题已不是教师个人的问题,小处来说是教师本身工作的需要,大处来说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为此,有人曾说:“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读书,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和自我超越的手段,也是一条重要的几乎是唯一的渠道。

教师的备课不能仅局限于教科书,应建立一种宏观的备课观,这就是多读书,读好书。

教师传播的是知识,也是在传播做人的道理,也肩负着教给学生生存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读书的20条建议
詹荣康
1、书要坚持读。

知识更新非常快,大学一毕业就已经有40%的知识过时,一年不读书80%过时,三年不读书99%过时。

只有坚持阅读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2、书要选择读。

书太多了,可好书并不多。

要读经典书籍,可以多读几遍,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

3、书可随时读。

公交车上、地铁里、吃饭时、睡觉前,至在厕所里都可以阅读。

4、书可专门读。

专门的书对专门知识介绍深透,读专门的书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专业性越强不可替代性就越强,价值就越大。

5、书可广泛读。

读书广泛,思维活跃,联想丰富,创造力就更强。

6、书要快快读。

拿到一本书先要看目录与前言,全面了解书的大致内容,看看哪些章节是自己不明白的,哪些是明白的,然后确定各个章节的阅读时间与速度。

7、书要慢慢读。

当遇到你很需要的书,对思想有促动的书,就要慢慢读,边读边思考,边读边作笔记,甚至写读后感。

8、书要借来读。

买来的书总觉得以后有时间读它,往往放在书架上长灰尘。

借来的书要及时还,所以读得会比较快。

借来读,也降低读书的成本。

9、书要说着读。

也就是说书读了要找人交流,与别人交流可以碰撞出火花,产生新的认识。

找三五个朋友,就某本书某个话题展开探讨那是很惬意的事。

甚至为了能经常交流,可成立读书会,经常举行读书谈论会。

10、书可倒着读。

有时候,可以先看书的最后一章,觉得有意思,再看倒数第二章,逐渐往前看,这种读法,有时会让你思维活络。

11、书可中间读。

有时,可以抓住书的中间部分读,觉得有意思,再从头读下去。

12、书可改编读。

有的经典书籍,为了让自己能够坚持读下去,读懂读透,可以用改编方法来读。

比如,将每个章节写成诗歌,或者将故事改编为剧本。

在改编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得反复读,才能真正改好。

13、书可添彩读。

并不是每一本书都是尽善尽美的。

一本书篇幅有限,作者本身也有各种局限,因此,读有的书,就可以思考,这本书哪些地方的可以修改,哪些地方增添文字或者章节,使之更美,更完善。

14、书可批判读。

读有的书,你可以以批判的眼光读,要读出它的缺点、不足,甚至错误。

这样,能够发展你的批判思维能力。

如果读不出很多的缺点与错误,那你对这本书的思想就可能更乐意接受。

15、书可读很薄。

有时候,一本很厚的书。

读了之后,你能够用很简要的话说出整本书的意思,能用很简要的话说出每一个章节的意思。

就可能掌握了这本书的精髓。

16、书可读很厚。

有时候,读了一本书,从书中发现新的问题,就去读相关的书。

从本书中发现许多问题,就查阅了许多相关的书。

这样,你读到的东西,自然超越这一本书。

17、书跟老师读。

作为学生跟老师读书,能很快掌握读书的方法,提高读书的效率。

跟老师读,不是等老师给你题目的答案。

而是学读书的方法,想的是怎样超越老师,想的是自己回答的问题比老师更全面更深入。

18、书可比较读。

可以选择两本类似的书一起读。

从两本书中读出相同点与不同点。

比较阅读,信息量往往不止扩大一倍。

那常常是很有趣味的事。

19、书可用着读。

学习中生活中我们遇到了难题,怎么办,可以通过读书来解决,边学边用,用中学习,同样提高我们的智慧。

20、书可写着读。

只要我们在社会上有所创造,我们都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写出来。

动笔写文章写书,我们会觉得很有意思。

在写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就去相关的书,思想通了,障碍攻破了,视野开阔,思路打开了,我们又将书继续写下去。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读《绿色蝈蝈》这篇课文,就可以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这一本书。

将《昆虫记》与其他昆虫学家写的著作一起阅读,比较他们的写法,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

进而去了解这两个作家的生活故事、人品、性格,我们会感悟很多人生道理。

如果,我们能自己也写一些类似文章,对他们的体会又会更加的深刻。

这样读书,收获一定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