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数学文化试题答案 (1)

合集下载

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

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

、在东方,最早把rational number翻译成有理数的是: (2.00分) A.俄罗斯人B.日本人C.中国人D.印度人2、“万物皆数”是谁提出 (2.00分)A.笛卡尔B.欧几里得C.阿基米德D.毕达哥拉斯3、平面运动不包括 (2.00分)A.反射B.平移C.旋转D.折射4、罗巴切夫斯基几何改变了欧式几何的第()公设。

(2.00分)A.三B.一C.五D.二5、四色猜想的提出者是哪国人: (2.00分)A.法国B.英国C.美国D.中国6、两个量的比相等是哪位数学家定义的: (2.00分)A.欧多克索斯B.阿契塔C.A和BD.以上都不是7、()指出函数不连续时也可能进行定积分。

(2.00分)A.柯西B.费曼C.黎曼D.牛顿8、数学发展史上爆发过几次数学危机 (2.00分)A.一B.二C.三D.四9、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中数是指: (2.00分)A.法则B.实数C.有理数D.自然数10、下面哪一项不是黄金分割点 (2.00分)A.印堂B.肚脐C.膝盖D.肘关节11、南开大学每年出的杂志,收录数学文化课的学生优秀读书报告,叫做:() (2.00分)A.数学之美B.数学与文化C.数学文化课文集D.数学12、()关于化归提出了“烧水”的例子。

(2.00分)A.波利亚B.笛卡尔C.高斯D.庞加莱13、可以完全铺满地面的正多边形不包括 (2.00分)A.正方形B.正三角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14、“物不知数”的问题出自哪部著作 (2.00分)A.《九章算术》B.《海岛算经》C.《孙子算经》D.《五经算术》15、在()中,过直线外一点找不到平行线。

(2.00分)A.黎曼几何B.双曲几何C.欧氏几何D.以上都不对16、根号2不能表示成整数比引发()数学危机 (2.00分)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17、首先提出公理化方法的局限性的人是 (2.00分)A.伽罗瓦B.伯奈斯C.哥德尔D.爱因斯坦18、数学素养不包括() (2.00分)A.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B.控制问题中的因素C.有条理地理性思考D.解决问题时的逻辑能力19、哪位科学家证明了“被积分函数不存在,其定积分也可能存在”: (2.00分)A.威尔斯特拉斯B.拉格朗日C.黎曼D.柯西20、数学发展史上引发几次数学思想解放 (2.00分)A.一B.二C.三D.四21、公理化三大体系不包括 (2.00分)A.相容性B.独立性C.完全性D.相似性22、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现庆祝时当时宰的是 (2.00分)A.马B.羊C.牛D.老虎23、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的第一个不能被整数比的数是:() (2.00分)A.根号二B.根号三C.根号五D.根号八24、属于对称关系的是 (2.00分)A.父子B.照哈哈镜C.比赛循环赛D.比赛淘汰制25、第一个使用群这一个数学术语来表示一组置换的人是 (2.00分)A.高斯B.雅可比C.伽罗瓦D.拉格朗日判断题(50分)1、大衍求一术是有物不知其数的推广 (2.00分)是否2、两个整数的比称为有理数 (2.00分)是否3、华罗庚认为数学可以给人类带来音乐、美术、科学等可以给人的一切 (2.00分)是否4、在无穷势里面最小的势是可数无穷势。

小学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数字是最小的质数?A. 0B. 1C. 2D. 3答案:C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10B. 15C. 20D. 25答案:B3. 一个数的3倍是45,这个数是多少?A. 15B. 30C. 45D. 60答案:A4.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0%,那么女生有多少人?A. 16B. 20C. 24D. 32答案:B5. 一个数加上它的一半等于20,这个数是多少?A. 10B. 12C. 14D. 15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一个数的平方是36,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6或-67. 一个数的4倍加上8等于40,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88. 一个数的5倍减去10等于20,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69. 一个数与它的相反数相加等于______。

答案:010. 一个数的2倍减去它的一半等于10,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5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计算下列各题,并写出计算过程。

(1)36 + 45 - 27 = ____答案:54(2)78 × 4 ÷ 2 = ____答案:156(3)120 ÷ 5 + 24 = ____答案:44(4)81 ÷ 9 × 7 = ____答案:63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2.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3厘米,求它的体积。

答案:长方体的体积 = 长× 宽× 高= 8 × 5 × 3 = 120立方厘米。

13. 一个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答案:设女生人数为x,则男生人数为2x。

根据题意,x + 2x = 50,解得x = 16.67(取整数部分),即女生16人,男生32人。

专题03 数列与数学文化-高考中的数学文化试题 (解析版)

专题03 数列与数学文化-高考中的数学文化试题 (解析版)

专题03 数列与数学文化纵观近几年高考,数列以数学文化为背景的问题,层出不穷,让人耳目一新。

同时它也使考生们受困于背景陌生,阅读受阻,使思路无法打开。

本专题通过对典型高考问题的剖析、数学文化的介绍、及精选模拟题的求解,让考生提升审题能力,增加对数学文化的认识,进而加深对数学文理解,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例1】 (2018北京) “十二平均律”是通用的音律体系,明代朱载堉最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半音比例,为这 个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音程分成十二份,依次得到十三个单音从第二个单音起,每一个单音的频率与它的前一个单音的频率的比都等于122.若第一个单音的频率为f ,则第八个单音的频率为( ) A 32B 322C .1252D .1272【答案】D【解析】从第二个单音起,每一个单音的频率与它的前一个单音的频率的比都等于122 率为f ,由等比数列的概念可知,这十三个单音的频率构成一个首项为f ,公比为122的等比数列,记为{}n a ,则第八个单音频率为128171282)2a f -=⋅=,故选D .【试题赏析】本题以《律学新说》中的“十二平均律”为背景,考查等比数列的应用,既考查了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又展示了我国古代在音乐、数学、天文等方面的成就.【例2】(2017新课标Ⅱ)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 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 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 A .1盏 B .3盏 C .5盏 D .9盏 【答案】B【解析】设塔顶共有灯1a 盏,根据题意各层等数构成以1a 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77171(12)(21)38112a S a -==-=-,解得13a =.选B . 【试题赏析】《算法统宗》是由明代数学家程大位写的数学巨著,它是一部应用数学书, 反映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古代为世界数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湖南电大一网一《数学文化》第一单元测验

湖南电大一网一《数学文化》第一单元测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判断题1.素数有无限个,但回文数只有有限个。

答案:错误2.存在最小的一对亲和数。

答案:正确3.所有素数都是奇数。

答案:错误4.古希腊数学一般指从公元前600年至公元600年之间,活动于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沿海地带及非洲北部的数学家们创造的数学。

()答案:正确5.万物皆数说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世界观。

()答案:正确6.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公理化思想的萌芽。

()答案:正确7.送上太空试图与外星人交流的数学思想是勾股定理。

()答案:正确8.斐波纳契数列从第三项起每一项等于它前两项的和。

( )答案:正确9.斐波纳契数列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为黄金比。

()答案:错误10.黄金分割点具有再生性。

()答案:正确单选题11.下列哪一组是亲和数()A.(25,52)B.(22,22)C.(220,284)D.(33,55)答案:C12.在古希腊,毕达哥斯学派在一些数字中,发现一些完美的性质,即这些数是其除自身之外的一切正因数之和,他们称这种数为完全数,下列()不是完全数。

A.28B.111C.6D.496答案:B13.下列哪个数是回文数?()A.202B.304C.28D.122答案:A14.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的第一个不能被整数比的数是:()A.根号二B.根号八C.根号五D.根号三答案:A15.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个定理在西方叫做:()A.毕达哥拉斯定理B.商高定理C.勾股定理D.都不对答案:A16.为了庆祝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现,当时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为了庆祝而宰杀的是:()A.猪B.羊C.鸡D.牛答案:D17.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中数是指:()A.实数B.自然数C.有理数D.法则答案:B18.斐波纳契数列是下列哪本书中的问题()A.《九章算术》B.《算盘全集》C.《几何实用》D.《平方数书》答案:B19.下列数中不是斐氏数的是()A.34B.21C.5D.231答案:D20.下列不是黄金三角形的性质的是()A.顶角等于36°B.底角等于72°C.顶角等于72°D.是等腰三角形答案:C多选题21.下面为孪生素数的有()。

网络课【尔雅】数学文化(答案)(精心汇编)

网络课【尔雅】数学文化(答案)(精心汇编)

001在我国数学文化最早是哪一年提出的?∙A、1990.0∙B、1992.0∙C、2005.0∙D、2008.0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2数学文化这个词最早出现于:∙A、1986.0∙B、1990.0∙C、1974.0∙D、1996.0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3数学文化这门课2002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数学是和其他的自然学科在同一个层次上的科学。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数学的研究可以用到不同的自然科学。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6对数学文化中文化一词的界定,更倾向于广义的解释。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7何时首推建立32个“国家大学生素质文化教育基地”∙A、1997年∙B、1998年∙C、1999年∙D、2000年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1数学素养不包括()∙A、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B、控制问题中的因素∙C、有条理地理性思考∙D、解决问题时的逻辑能力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2数学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的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企业招考员工的题和数学推理往往有关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数学素养的高低决定一个人工作的成效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数学不仅是一些知识还是一种素质(素养)。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6专业“数学素养”有几点?()∙A、五点∙B、两点∙C、四点∙D、三点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D1数学文化主要是关于()的课程。

∙A、数学知识∙B、数学理论∙C、数学应用∙D、数学思想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一般数学课程试以()为线索组织教材。

∙A、数学问题∙B、知识系统∙C、数学方法∙D、数学思路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3狭义的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数学文化课与高等数学课程没有什么区别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学习数学文化课程只需要学习高中的课程即可正确答案:×我的答案:×6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有几个步骤∙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7数学文化课的用到的数学基础知识只有初等数学。

四川省中职类2024单招数学试题以及参考答案

四川省中职类2024单招数学试题以及参考答案

四川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教育单独招生文化考试(中职类)·数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错选、多选或未选择均无分。

1.已知集合{}4224M ,,,=--,N 为自然数集,则M N Ç=().A Æ.B {}2,4.C {}4,2--.D {}4,2,2,4--2.已知平面向量()3,2a =-,()2,4b =-,则a b +=().A ()1,0-.B ()1,2-.C ()1,0.D ()1,23.函数12y x =+的定义域是().A ()2,-+∞.B ()(),22,-∞-⋃-+∞.C ()2,+∞.D ()(),22,-∞⋃+∞4.不等式()()530x x -+£的解集为().A []3,5-.B (][),35,-∞-⋃+∞.C ()3,5-.D ()(),35,-∞-⋃+∞5.在等差数列{}n a 中,12=a ,2414+=a a ,则6=a ().A 13.B 14.C 15.D 166.已知453=a ,2527=b ,159=c ,则a b c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 a b c <<.B b a c <<.C a c b<<.D c a b<<7.已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与x 轴非负半轴重合,终边经过点),则sin α=().A 73-.B 34-.C 34.D 738.已知椭圆方程为2213620+=x y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A 16.B 12.C 23.D 539.已知,R a b Î,则“0a >且0b >”是“0a b +>”的().A 充分且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且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10.函数()sin 2y x p =+在[],p p -上的图象大致为().A .B .C .D 第Ⅱ卷(共5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专题04 算法、推理与数学文化-高考中的数学文化试题 (解析版)

专题04 算法、推理与数学文化-高考中的数学文化试题 (解析版)

专题04 算法、推理与数学文化纵观近几年高考,算法、推理部分以数学文化为背景的问题,层出不穷,让人耳目一新。

同时它也使考生们受困于背景陌生,阅读受阻,使思路无法打开。

本专题通过对典型高考问题的剖析、数学文化的介绍、及精选模拟题的求解,让考生提升审题能力,增加对数学文化的认识,进而加深对数学文理解,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例1】(2016•新课标Ⅱ)中国古代有计算多项式值的秦九韶算法,如图是实现该算法的程序框图.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x=2,n=2,依次输入的a为2,2,5,则输出的s=()A.7 B.12 C.17 D.34【答案】C【解析】∵输入的x=2,n=2,当输入的a为2时,S=2,k=1,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当再次输入的a为2时,S=6,k=2,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当输入的a为5时,S=17,k=3,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故输出的S值为17,故选:C.【试题赏析】本题以秦九韶算法为文化背景,考查程序框图,当循环次数不多,或有规律可循时,可采用模拟程序法进行解答.【例2】(2015·全国卷Ⅱ) 下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A.0 B.2 C.4 D.14【答案】B【解析】(方法一)逐次运行程序,直至程序结束得出a值.输入a=14,b=18.第一次循环,14≠18且14<18,b=18-14=4;第二次循环,14≠4且14>4,a=14-4=10;第三次循环,10≠4且10>4,a=10-4=6;第四次循环,6≠4且6>4,a=6-4=2;第五次循环,2≠4且2<4,b=4-2=2;第六次循环,a=b=2,跳出循环,输出的a=2,故选B.(方法二)此程序的功能是求18,14的最大公约数,因为18,14的最大公约数为2,所以输出的a=2,选B. 【试题赏析】此题源于《九章算术·方田》,后人称之为“更相减损术”.“更相减损术”实质上是用来求两数的最大公约数,国外的欧几里得算法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此题以“更相减损术”为载体,考查程序框图的应用,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形成理性思维,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例3】(2019课标Ⅱ文)在“一带一路”知识测验后,甲、乙、丙三人对成绩进行预测.甲:我的成绩比乙高.乙:丙的成绩比我和甲的都高.丙:我的成绩比乙高.成绩公布后,三人成绩互不相同且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那么三人按成绩由高到低的次序为()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D.甲、丙、乙【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把三人的预测简写如下:甲:甲>乙.乙:丙>乙且丙>甲.丙:丙>乙.∵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分析三人的预测,可知:乙、丙的预测不正确.如果乙预测正确,则丙预测正确,不符合题意.如果丙预测正确,假设甲、乙预测不正确,则有丙>乙,乙>甲,∵乙预测不正确,而丙>乙正确,∴只有丙>甲不正确,∴甲>丙,这与丙>乙,乙>甲矛盾.不符合题意.∴只有甲预测正确,乙、丙预测不正确,甲>乙,乙>丙.故选:A.【试题赏析】本题以“一带一路”为文化背景,考查合情推理,因为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所以本题关键是要找到互相关联的两个预测入手就可找出矛盾.从而得出正确结果.【例4】(2014•陕西)观察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多面体面数(F)顶点数(V)棱数(E)三棱柱 5 6 9五棱锥 6 6 10立方体 6 8 12猜想一般凸多面体中F,V,E所满足的等式是.【解析】凸多面体的面数为F、顶点数为V和棱数为E,①正方体:F=6,V=8,E=12,得F+V﹣E=8+6﹣12=2;②三棱柱:F=5,V=6,E=9,得F+V﹣E=5+6﹣9=2;③三棱锥:F=4,V=4,E=6,得F+V﹣E=4+4﹣6=2.根据以上几个例子,猜想:凸多面体的面数F、顶点数V和棱数E满足如下关系:F+V﹣E=2再通过举四棱锥、六棱柱、…等等,发现上述公式都成立.因此归纳出一般结论:F+V﹣E=2,故答案为:F+V﹣E=2【试题赏析】本题以欧拉公式为文化背景,考试通过观察它们的顶点数、面数和棱数,归纳出一般结论,得到欧拉公式,着重考查了归纳推理和凸多面体的性质等知识.1.《孙子算经》《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成书大约在四、五世纪,也就是大约一千五百年前.全书共分三卷:上卷详细地讨论了度量衡的单位和筹算的制度和方法.中卷主要是关于分数的应用题,包括面积、体积、等比数列等计算题.下卷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如下卷第31题即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后传至日本,被改为“鹤龟算”.2.《数书九章》《数书九章》成书于1247年,是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唯一的数学著作,在长期艰苦的环境中写成的.全书共十八卷,分“大衍”“天时”“田域”“测望”“赋役”“钱谷”“营建”“军旅”“市物”等九类,每类九个问题,共81题.《数书九章》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内容丰富,精湛绝伦.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所发明的“大衍求—术”,即现代数论中一次同余式组解法,是中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成就,比西方数学家高斯建立的同余理论早500多年,被西方称为“中国剩余定理”.此外,秦九韶还创拟了正负开方术,即任意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也是中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成就,秦九韶所发明的此项成果比1819年英国人霍纳的同样解法早500多年.1. (2019洛阳模拟) 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普州(现四川省安岳县)人,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n,x的值分别为4,3,则输出v的值为()A.20 B.61 C.183 D.548【答案】C【解析】由程序框图知,初始值:n=4,x=3,v=1,i=3,第一次循环:v=6,i=2;第二次循环:v=20,i=1;第三次循环:v=61,i=0;第四次循环:v=183,i=1.结束循环,输出当前v的值183.2.(2019青岛联考)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算法数学思想源于数学名著《几何原本》中的“辗转相除法”,执行该程序框图(图中“m MOD n”表示m除以n的余数),若输入的m,n分别为495,135,则输出的m=()A.0 B.5 C.45 D.90【答案】C【解析】该程序框图是求495与135的最大公约数,由495=135×3+90,135=90×1+45,90=45×2,所以495与135的最大公约数是45,所以输出的结果是45.3.(2019四川模拟)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有鸡兔同笼问题,根据问题的条件绘制如图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x,y分别是()A.12,23 B.23,12 C.13,22 D.22,13【答案】B【解析】由程序框图,得:x=1,y=34,S=138;x=3,y=32,S=134;x=5,y=30,S=130;x=7,y=28,S=126;……,x=23,y=12,S=94.输出x=23,y=12.故选:B.4.(2019黄石二模)公元263年左右,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去逼近圆的面积求圆周率π.他从圆内接正六边形算起,令边数一倍一倍地增加,逐个算出正六边形,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的面积,这些数值逐步地逼近圆的面积,刘徽一直计算到正3072边形,得到了圆周率π的近似值3.1416.刘徽称这个方法为“割圆术”,并且把“割圆术”的特点概括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刘徽这种想法的可贵之处在于用已知的、可求的来逼近未知的、要求的,用有限来逼近无限.这种思想极其重要,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图是利用刘徽的“割圆术”思想设计的一个程序框图.若运行该程序(参考数据:3≈1.732,sin 15°≈0.2588,sin 7.5°≈0.1305),则输出的n 的值为( )A .48B .36C .30D .24【答案】D【解析】输入n 的值为6;第一次循环,S =3sin 60°=332<3.10,n =12; 第二次循环,S =6sin 30°=3<3.10,n =24;第三次循环,S =12sin 15°≈3.1056>3.10,退出循环,则输出的n 的值为24.5.(2019汉中联考)1927年德国汉堡大学的学生考拉兹提出一个猜想:对于任意一个正整数,如果它是奇数,对它乘3加1,如果它是偶数,对它除以2,这样循环,最终结果都能得到1.有的数学家认为“该猜想任何程度的解决都是现代数学的一大进步,将开辟全新的领域”.如图是根据考拉兹猜想设计的一个程序框图,则输出i 的值为( )A .8B .7C .6D .5【答案】A【解析】3a =,1a =不满足,a 是奇数满足,10a =,2i =,10a =,1a =不满足,a 是奇数不满足,5a =,3i =,5a =,1a =不满足,a 是奇数满足,16a =,4i =,16a =,1a =不满足,a 是奇数不满足,8a =,5i =,8a =,1a =不满足,a 是奇数不满足,4a =,6i =,4a =,1a =不满足,a . 是奇数不满足,2a =,7i =,2a =,1a =不满足,a 是奇数不满足,1a =,8i =,1a =,1a =满足,输出8i =,故选A .6. (2019深圳模拟)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学启蒙》中有关于“松竹并生”的问题:松长五尺,竹长两尺,松日自半,竹日自倍,松竹何日而等长.意思是现有松树高5尺,竹子高2尺,松树每天长自己高度的一半,竹子每天长自己高度的一倍,问在第几天会出现松树和竹子一样高?如图是源于其思路的一个程序框图,若输入的x =5,y =2,输出的n 为4,则程序框图中判断框中应填入( )A .y ≤x?B .x ≤y?C .y <x?D .x =y?【答案】B【解析】根据程序框图,输入x =5,y =2,n =1.第一次循环,x =5+52=152,y =4,此时y <x ;第二次循环,n =2,x =152+154=454,y =8,此时y <x ; 第三次循环,n =3,x =454+458=1358,y =16,此时y <x ;第四次循环,n =4,x =1358+13516=40516,y =32,此时y ≥x ,输出n 的值4.由此可知,应填的条件是x ≤y ?.7. (2019包头模拟)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曾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戍边的官兵通过在烽火台上举火向国内报告,烽火台上点火表示数字1,不点火表示数字0.这蕴含了进位制的思想.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就源于我国古代戍边官兵的“烽火传信”.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a=110011,k=2,n=6,则输出b的值为()A.19 B.31 C.51 D.63【答案】C【解析】(方法一)输入a=110011,k=2,n=6,输入b=0,i=1.第一次循环,输入t=1,b=0+1×20=1,i=2,2>6不成立;第二次循环,输入t=1,b=1+1×21=3,i=3,3>6不成立;第三次循环,输入t=0,b=3+0×22=3,i=4,4>6不成立;第四次循环,输入t=0,b=3+0×23=3,i=5,5>6不成立;第五次循环,输入t=1,b=3+1×24=19,i=6,6>6不成立;第六次循环,输入t=1,b=19+1×25=51,i=7,7>6成立,退出循环,输出b的值为51.(方法二)将二进制数化为十进制数,a=110011(2)=1×25+1×24+0×23+0×22+1×21+1×20=51.故b的值为51.8.(2019长沙模拟)如图,一块黄铜板上插着三根宝石针,在其中一根针上从下到上穿好由大到小的若干金片.若按照下面的法则移动这些金片:每次只能移动一片金片;每次移动的金片必须套在某根针上;大片不能叠在小片上面.设移完片金片总共需要的次数为,可推得.求移动次数的程序框图模型如图所示,则输出的结果是()A.1022 B.1023 C.1024 D.1025【答案】B【解析】记个金属片从号针移动到号针最少需要次;则据算法思想有:;第一次循环,;第二次循环,;第三次循环,,…,第九次循环,,输出,故选B.9.(2019•九江三模)2018年9月24日,阿贝尔奖和菲尔兹奖双料得主、英国著名数学家阿蒂亚爵士宣布自己证明了黎曼猜想,这一事件引起了数学界的震动,在1859年,德国数学家黎曼向科学院提交了题目为《论小于某值的素数个数》的论文并提出了一个命题,也就是著名的黎曼猜想.在此之前,著名数学家欧拉也曾研究过这个问题,并得到小于数字x的素数个数大约可以表示为n(x)的结论(素数即质数,lge≈0.43429).根据欧拉得出的结论,如下流程图中若输入n的值为100,则输出k的值应属于区间()A.(15,20] B.(20,25] C.(25,30] D.(30,35]【答案】B【解析】该流程图是统计100以内素数的个数,由题可知小于数字x的素数个数大约可以表示为n(x)≈;则100以内的素数个数为:n(100)≈===50lge≈22.故选:B.10.(2019银川二模)原始社会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计算数量,即“结绳计数”,当时有位父亲,为了准确记录孩子的成长天数,在粗细不同的绳子上打结,由细到粗,满七进一,那么孩子已经出生多少天?()A.1 326 B.510 C.429 D.336【答案】B【解析】由题意满七进一,可得该图示为七进制数,化为十进制数为1×73+3×72+2×7+6=510. 11.(2019•天河区校级三模)将杨辉三角中的奇数换成1,偶数换成0,得到如右图所示的0﹣1三角数表.从上往下数,第1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1行,第2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3行,…,第n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2n﹣1行;则第61行中1的个数是()A.31 B.32 C.33 D.34【答案】B【解析】由已知图中的数据第1行 1 1第2行 1 0 1第3行 1 1 1 1第4行 1 0 0 0 1第5行 1 1 0 0 1 1…∵全行都为1的是第2n﹣1行;∵n=6时,26﹣1=63,故第63行共有64个1,逆推知第62行共有32个1,第61行共有32个1.故y=32,故选:B.12.(2019•成都模拟)“幻方’’最早记载于我国公元前500年的春秋时期《大戴礼》中.“n阶幻方(n≥3,n∈N*)”是由前,n2个正整数组成的﹣个n阶方阵,其各行各列及两条对角线所含的n个数之和(简称幻和)相等,例如“3阶幻方”的幻和为15(如表所示).则“5阶幻方”的幻和为()8 1 63 5 74 9 2A.75 B.65 C.55 D.45【答案】B【解析】由1,2,3,4…24,25的和为=325,又由“n阶幻方(n≥3,n∈N*)”的定义可得:“5阶幻方”的幻和为=65,故选:B.13.(2019•龙泉驿区模拟)如图所示,正方形上连接着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腰上再连接正方形,…,如此继续下去得到一个树形图形,称为“勾股树”.若某勾股树含有255个正方形,且其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则其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B.C.D.【答案】A【解析】由题意,正方形的边长构成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现已知共得到255个正方形,则有1+2+…+2n﹣1=255,∴n=8,∴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7=.故选:A.14.(2019•拉萨三模)英国统计学家E.H.辛普森1951年提出了著名的辛普森悖论,下面这个案例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这个悖论.有甲乙两名法官,他们都在民事庭和行政庭主持审理案件,他们审理的部分案件被提出上诉.记录这些被上述案件的终审结果如表所示(单位:件):记甲法官在民事庭、行政庭以及所有审理的案件被维持原判的比率分别为x1,x2和x,记乙法官在民事庭、行政庭以及所有审理的案件被维持原判的比率分别为y1,y2和y,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x1<y1,x2<y2,x>y B.x1<y1,x2<y2,x<yC.x1 >y1,x2 >y2,x>y D.x1 >y1,x2>y2,x<y【答案】D【解析】由图表可知:x1==0,90625,y1==0,9,即x1>y1,x2=≈0.85,y2==0.8,即x2>y2,x==0.86,y==0.88,即x<y,即x1>y1,x2>y2,x<y,故选:D.15.(2019株洲二模)高铁是一种快捷的交通工具,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023年单独招生考试招生文化考试数学卷(答案) (1)

2023年单独招生考试招生文化考试数学卷(答案) (1)

2023年单独招生考试招生文化考试数学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6622106)1(x a x a x a a mx +•••+++=+且63621=+•••++a a a , 则实数m 的值为 ( )A .1B .-1C .-3D .1或-32.已知函数2()1log f x x =+,则其反函数为( )(A)11()2()x f x x R -+=∈ (B)11()2()x f x x R --=∈ (C) 1()21()x f x x R -=+∈ (D)1()21()x f x x R -=-∈ 3.函数cos 2y x =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 ) (A)(,0)2π (B)(,0)4π (C) (,0)2π- (D)(0,0) 4.若关于x 的不等式2x x a -+-≥a 在R 上恒成立, 则a 的最大值为( )(A)0 (B) 1 (C) 1- (D) 25.给定性质:①最小正周期为π②图象关于直线3x π=对称, 则下列函数中同时具有性质①、②的是( ) (A)sin()26x y π=+ (B)sin(2)6y x π=+ (C)sin y x = (D)sin(2)6y x π=- 6.已知△ABC 中, AB a =, AC b =, 0a b ⋅<,154ABC S ∆=, 3,5a b ==, 则BAC ∠=( ) (A)30 (B)150- (C) 0150 (D) 30或0150 7.(理)等差数列{}n a 中,20042004,m a a m ==且2004m ≠,则(2004)m n a n +>项是( )(A)一个正数 (B)一个负数 (C)零 (D)符号不能确定.8. 已知集合A={-1,0,1},集合B={x|x <3,x ∈N},则A ∩B=( )A. {-1,1,2}B. {-1,1,2,3}C. {0,1,2}D. {0,1}9. 已知数列:23456 34567,,,,,…按此规律第7项为( )A. 78B. 89C. 78D. 8910. 若x ∈R ,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52x x< B. 52x x > C. 20x > D. 22(1)1x x x > 11、已知54cos ,0,2=⎪⎭⎫ ⎝⎛-∈x x π,则x tan =( )A 、34B 、34-C 、43D 、43-12、在∆ABC 中,AB=5,BC=8,∠ABC=︒60,则AC=( )A 、76B 、28C 、7D 、12913、直线012=+-y x 的斜率是( );A 、-1B 、0C 、1D 、214、点P(-3,-2)到直线4x-3y+1=0的距离等于( )A 、-1B 、1C 、 2D 、-215、过两点A (2,)m -,B(m ,4)的直线倾斜角是45︒,则m 的值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目代号:6105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16年1月期末考试
开放本科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数学文化》答案(开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数学文化”、“数学素质”
2. 算术、几何、代数、三角
3. 笛卡儿的变数,变数,辩证法
二、解答题(每题16分,本题共80分)
1. 答:第一,数学的研究对象本身就是抽象的。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从众多的物质和物质运动形态中抽象出来的事物,是人脑的产物。

第二,数学的抽象的重点在于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数学的抽象舍弃了事物的其他一切方面,只保留了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第三,数学的抽象是一级一级逐步提高的,到越高的层次,抽象的程度也越高,它们所达到的抽象程度大大超过了其它学科中的抽象。

第四,数学本身几乎全在处理抽象概念和概念之间的抽象联系。

不仅数学的概念是抽象的,数学的方法、数学的论断也都是抽象的。

例如,数学家从人类生存的现实空间,抽象出三维欧氏空间,又进一步抽象出n维线性空间以至无穷维线性空间,以及其它更加抽象的空间。

2. 答:(1)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约前572 年—前500 年)是公元前500 多年古希腊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宗教式的组织,但致力于哲学与数学的研究,促进了数学和理性哲学的发展,并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产生很大影响。

相传“哲学”和“数学”这两个词是毕达哥拉斯本人所创。

(2)“万物皆数”学说
①数,是世界的法则和关系
毕达哥拉斯说的“数”,是指自然数,即正整数,同时还包含它们的比n/m,即正分数。

②任意两条线段都是可公度的,“可公度的”,意即有公共的度量单位。

(3)毕达哥拉斯学派在数学上的贡献
①数学证明的起始
数学文化试题答案第 1 页共 4 页
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
证明是要有假设的:“公设”和“公理”。

许多人推测,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两卷的大部分材料,来源
于毕达哥拉斯学派。

②数学抽象的提出
从实物的数与形,抽象到数学上的数与形,本身就把数学推向了科学。

③毕达哥拉斯定理
即“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在中国叫商高定理或勾股定理。

3. 1)认识宇宙和人类自身――数学是向两个方向生长的大树
为什么大多数数学家并不太担心哥德尔定理所造成的阴影呢?
因为数学这棵大树是向两个方向生长的。

它既向上生长,去研究宇宙的深度;也向下生长,去研究人类自身理性思维的深度。

如果不是这样,而只向上生长,一旦细微的须根出了问题,基础就要崩溃,大树就会倒下。

现在,枝叶也在生长,根须也在生长,大树就不会因为少许须根的“问题”而倒下。

因为,认识宇宙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宇宙大爆炸的问题),我们并未因此而气馁;认识人类自身理性思维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又何必气馁而怀疑整个数学的价值呢?……………4分
哥德尔定理是人类认识自身理性思维的记录,但,这不是失败的记录,而是胜利的记录。

如果说哥德尔定理揭示了形式的公理系统的深刻矛盾,则问题在于我们是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自己把数学变成形式系统的,数学本身并不一定要是形式系统。

……………3分
2)没有现代数学就没有现代文化
我们再从反面看一下数学与文化的关系。

假定没有现代形式化公理化的数学体系,甚至连它的早期形式――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都没有,情形会怎样,人类社会又将怎样?那样,人们研究数学只是为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丈量土地、盖房子、修订历法、计算农时,等等。

甚至数学与占星卜卦混在一起。

至于更深层次的规律性的探索,不需要提出。

因为《几何原本》中的多数定理,凭直接经验就知道它的正确性。

例如“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例如“圆上所有的点到圆心距离相等”,例如“矩形面积等于长乘宽”,这些命题可以从大量的经验中总结出来。

就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言,承认这些命题就够了。

不需要逻辑证明,不需要写什么《几何原本》。

人们在徘徊中可能有一天觉得,有必要把
数学文化试题答案第 2 页共 4 页
自己的知识整理成一个体系。

假定整理时只是归纳式的梳理,而不是采用形式化的公理体系,那么,“过直线外一点能作且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这个结论,可能在该体系中作为众多命题中的一个出现,而不是作为一个公设出现。

于是,在该体系中不会有人怀疑它,因为它与我们大量的直接经验相符。

既然对这一现在称为“平行线公理”的结论没有怀疑,就不会产生非欧几何,自然也就没有相对论,也就没有现代物理,也就没有以现代物理为基础的现代技术,从而也就没有现代文化。

……………5分
此外,那样也不会有关于数学基础的研究,不会有“形式系统”这样的思想,自然也不会有哥德尔定理,同样也不会有由数学形式化而产生的计算机。

从而也就没有现代文化。

更重要的是,没有形式的公理化的数学,就没有人类理性思维今天的高度发展,就没有一代一代数学工作者经年累月的探索精神,从而也就没有现代文化。

所以说,如果没有现代数学,就不会有现代文化。

……………3分
4. 答:三次数学危机都与无穷有关,也与人们对无穷的认识有关。

第一次数学危机的要害是不认识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可以看成是无穷个有理数组成的数列的极限。

所以,第一次数学危机的彻底解决,是在危机产生二千年后的19世纪,建立了极限理论和实数理论之后。

实际上,它差不多是与第二次数学危机同时,才被彻底解决的。

第二次数学危机的要害,是极限理论的逻辑基础不完善,而极限正是有穷过渡到无穷的重要手段。

贝克莱的责难,也集中在“无穷小量”上。

由于无穷与有穷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极限的严格定义,极限的存在性,无穷级数的收敛性,这样一些理论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

第三次数学危机的要害,是“所有不属于自身的集合”这样界定集合的说法有毛病。

而且这里可能涉及到无穷多个集合,人们犯了“自我指谓”、恶性循环的错误。

以上事实告诉我们,由于人们习惯于有穷,习惯于有穷情况下的思维,所以一旦遇到无穷时,要格外地小心;而高等数学则是经常与无穷打交道的。

5. 答:甲有必胜策略。

“抓三堆”的二进制解法如下:用二进制表示这三堆谷粒数,写成三行,并上下对齐,各列相加,使用模2加法,只要是2的倍数,就记为0。

我们断言:把三堆谷粒数均表为二进制,写成三行,将位数对齐,各列模2相加,若和全为0,则后抓者有必胜策略;若和中出现1,则先抓者有必胜策略。

和中出现1时,先
数学文化试题答案第 3 页共 4 页
抓者的具体策略是:先抓者从最左边的1所在的列,寻找某堆的谷粒数中相应的列也有1,就从该堆中抓走适当个数,使得抓完后各列的和(模2)为0。

对于本问题,甲有必胜策略,他第一次从300粒的那堆抓128粒,之后始终依照上述解法,就能取得胜利。

数学文化试题答案第 4 页共 4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