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学》第一次课共54页文档

合集下载

教育法学讲义

教育法学讲义

教育法学总纲●原理篇(一、二、三)●主体篇(四、五、六、七)●过程篇(八、九、十、十一)●实践篇(十一到十七)原理篇●第一章教育法学概论●第二章教育法的概念●第三章教育法的价值第一章教育法学概论一、教育法学的概念教育法学是研究教育法律及其问题的学科。

二、教育法学的产生与发展我国教育法学研究开始走向成熟。

三、教育法学的性质可以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可以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教育管理学关密切。

四、学习教育法学的意义(实践)依法治教的需要;(理论)促进教育法学发展的需要第一章第一节教育法学的概念含义学科的基本特点: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概念范畴、研究范式和学科边界;有一支专门的研究队伍;建立了独立的专业研究组织。

教育法学已经具备了一个学科的基本特点。

(一)教育法学定义(教育法学是什么)1、新兴独立学科说教育法学是以理论法学为指导,运用法学共用的方法,吸收邻近法律学科、一般法学以及其他特别法学的研究成果,并在教育法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的独立学科。

(何瑞琨)这段话的前半段指明了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而后半句则指明了教育法学的来源与基础。

存在问题:一是定义过宽二是定义本身不明确第一章第一节教育法学的概念(一)教育法学定义(教育法学是什么)2、综合性边缘学科说教育法学是一门以教育学和法学为基础,以教育问题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胡文斌)教育法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以法学原理和教育学原理为基础,是法学和教育学相互渗透的产物,因此它又是法学原理和教育学原理的有机结合。

(李晓燕)理论基础:教育学原理和法学原理研究对象:教育问题学科性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存在问题:学科基础过于狭窄;“教育问题”提法过于宽泛;性质表述用词不准确。

第一章第一节教育法学的概念(一)教育法学定义(教育法学是什么)3、交叉学科说教育法学,就是运用法学理论研究和解释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交叉学科。

(谭晓玉)优点:说明了教育法学的理念基础及其功能。

教育法学

教育法学

教育法学第一章:绪论1、所谓义务教育,其最直接的意义就是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和一定程度的强迫教育。

普及义务教育立法主要由三大特征,即强制性、免费性和世俗性。

P92、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历史改革(主要教育法规的名称及其主要内容)P123、教育法制建设任重而道远P194)健全的教育法制应具备的特征P22第二章:教育法的原理1、教育法的定义:A、教育法是国内法。

B、教育法是规定调控教育事业的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不同主体及其权利与义务的法律。

C、教育法的目的在于依法治教。

P242、教育法律关系的特点:A、教育行政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其教育行政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B、教育民事法律关系是不同于行政法律关系的另一类法律关系,是在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学校与行政机关、企事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个人之间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P383、根据宪法规则的原则,我国教育法法源大致包括一下6种:宪法(基本法源)、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政府规章。

P524、狭义的法律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构所制定规范性文件。

P535、基本法律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发布的,通常规定和调整某一方面带根本性、普遍性的法律。

P536、行政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P557、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形式。

P568、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属于自治性法规。

在我国,自治法规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发布。

P589、构成法律文本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称为法律结构的要件。

一般来说可以由法律名称、法律规范、制定机关、效力等级、时间效力、适用范围、法律文本等要件组成。

P5910、法律规范是由三个要素构成,即假定、处理和奖惩。

P6011、法律本文是法律文件的主体内容。

《《教育法学》第一次课

《《教育法学》第一次课
方面的法律
2、现代发展: 恢复阶段:1981-1985 发展阶段:1986-1990 深化阶段:1990-1999 走向成熟: 2000年以后
三、当代教育法学的发展
1、教育法学逐渐从行政法学中脱离出来 2、教育法学的研究内容更为系统 3、出现了教育法学的专业学术组织和专业 学术杂志:组织:全国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专业委 员会,学术杂志:中国教育法制评论 4、高等师范院校普遍开设课程 5、出版教育法学著作:40多本
导向和激励机制;义务也意味着利益负担以及责 任后果。 4、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的强制性 ——法的程序性。它是克服专权、维护公正、保 持法律纯洁性的手段
问题:法律可以干涉一个人的思想和念头吗?
问题
你认为什么是教育法学? 教育法学跟其他的法学有什么共同与不同
点?
第一节 教育法学的概念
问题:你如何理解公共性?它与私人性有何区别?能 否举例说明
(三)依法保障教育主体合法权益原则
这是权利本位原则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要求 教育法以维护和保障教育主体的合法权益为主要价值 取向,确立依法保障教育主体合法权益的原则。
1、对于教育者、受教育者、学校而言,只要法律没 有明文禁止的行为都可以做。
(二)教育法律关系的分类
1、按主体可分为:教育行政法律关系与教育民事法 律关系
教育行政法律关系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及其他法定 教育行政主体在实施教育行政管理、行使教育行政 职权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教育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在不具行政隶属关系的学校、 行政机关、企事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个 人之间,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对外国教育法的研究,主要是对世界各国
现行教育法的研究。如对日本教育法、德国教

教育法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教育法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一、法律与教育
(三)法律在教育以及现代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它规定了国家机关在管理文化教育方面的职权和职责; 2.保证了各种国家机关在组织调控教育方面的职能的实现,使教育事业
真正做到有序发展。 现代教育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和有序化,这是
教育日益普及化和社会化的一个直接结果。复杂的教育运行过程要做到 有序化和科学化,要求教育工作必须依准于法,体现国家和社会的整体 利益。 法律的发展与完善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社会进步。教育法是现代 教育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国家的一个重要的立法领域。
四、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历史沿革
(三)解放以来的教育立法 新中国的法制建设,是在废除旧法的前提下开展起来的,是在总结我国
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教育立法经历了曲折而 漫长的发展道路。 1949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废除伪宪法、伪法统等八项条件的声 明》,2月又发布了《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 则的指示》宣布废除旧法建立新法。开始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949年9月,在北京举行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建国纲领,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 教育的条款为新中国的教育规定了基本的方向和政策。1951年10月政务 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1952年9月颁布了《关于接办私立 中、小学的指示》。高等教育方面于1950年颁布了《高等学校暂行规程》 和《专科学校暂行规程》。
二、现代教育:高度专门化的人才培养形式
国家司法机关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职权是: 1.审判有关教育的民事和刑事案件; 2.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行为人依法追究其民事责任或刑事
责任,以维护教育法制和教育秩序,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保护学校师 生的教育权利、人身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保证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 我国人民法院还受理依法可以起诉的行政案件。

教育法学(第二版)

教育法学(第二版)

教育法学(第二版)论述:1.论述我国健全的教育法制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答:第一,有完善的法制保证贯彻国家对于教育的基本方针、原则,明确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规定教育的根本任务,使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法制、各级各类学校的规格及其基本的管理制度规范化,为教育行政管理提供明确的依据和目标。

第二,有完善的法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和全面发展的权利,使之不受任何机关、组织和他人的侵犯。

在公民受教育权利受到损害时,有相应的法律措施予以救济。

第三,有完善的法制保障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秩序,改善办学条件,保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四,有完善的立法制度和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在内的比较完备的教育法规体系,保证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不同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协调发展,真正发挥其调节的作用。

第五,有明确的法律责任规定,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效的保护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追究并处理违反教育法的行为。

第六,有完善的法律监督制度,对教育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同一切违反与犯罪行为做斗争。

第七,有与现代法治社会相适应的法律文化,维护教育法所体现的价值原则,革除人治时弊,力促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更新与转变,使现代社会的教育观念、法律观念融入人们的行为之中,形成实施教育法的良好文化氛围。

2.论述教育法的功能。

答:一,通过教育立法确保国家教育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所谓政策,就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以整个社会代表者的身份,为实现对社会的国家领导和为处理国内外事务而制定的行动方针、线路和原则。

但是,国家只有把自己的意志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凭借国家的强制力取得一体遵循的效力。

在我国,政策是国家一切活动的依据,一般都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我国的文化建设政策把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把发展教育和科学并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

可以说,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一个教育法体系的框架。

二,通过教育立法实现教育行政管理的有序化、科学化。

教育法学

教育法学


四、构成要素 假定 条例 处理
第二节教育法律关系

一、教育法律关系概述 1、概念 2、构成要素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教育权利、教育义务 3、教育法律关系客体 行为、 教育财产、 精神产品 二、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及消灭 教育法律事实
第三节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
一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间关系
1、共性 2、不同点
3、相互联系
二、教育法规约束过程中道德因素的作
用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
一、教育政策概述 1、概念 2、构成要素 3、表现形式 二、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间的关系 1、共性 2、不同点 3、相互联系
浙江师范大学法学本科课程
教育法学
第一章
教育法学概述
课程内容
第一节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法规及其所引 起的一切教育法律现象 教育法规概念 教育法律现象概念 二、教育法学的研究内容 三、教育法学的基本结构 教育法学基本理论 教育法律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运行 主要教育法律法规介绍 四建立教育法学的意义
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 1、 第一审程序。 主要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判决和执行五个阶段。 1、 第二审程序。 第二审程序以当事人的合法上诉为前提。上诉的条件有:(1)、有合格 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2、上诉对象仅限于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未生效的 判决和裁定;(3)、必须在法定期限内上诉。(4)、必须送交上诉状 和预交诉讼费用。
第五章教育法制解析
第一节教育法制概述
1、概念 2、教育法制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方向原则、法制统一原则、公

教育法学概述

教育法学概述

第一章教育法学概述第一节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教育法学及其学科性质教育法学是研究教育法规这一特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教育法学是教育科学、法学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是在教育科学与法学之间出现的一门边缘性分支学科。

教育法学首先是法学科学的一个分支。

法学科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其分支学科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照法律类别进行划分,可分为:(1)国内法学(包括宪法、民法、刑法等各部门法);(2)国际法学(包括国际公法、攻击私法和伙计经济法等);(3)法律史学(包括法制史、法律思想史);(4)比较法学和外国法学。

(沈宗灵主编:《法学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3)在我国,一般将教育法作为是行政法的一个分支。

但是,教育法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教育法学也是法学科学与教育科学之间形成的边缘学科。

教育科学即包括其本体学科教育学,也包括与其他学科融合而形成的边缘学科,如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学、学校管理学等。

教育法学就是在教育科学与教育法学之间产生的边缘性学科。

教育法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教育法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正在逐渐确立。

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教育法学属于教育学的二级学科。

尽管归属于教育学科,教育法学的研究内容绝不仅仅限于教育领域,法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也是其研究内容。

由于教育法学的这种学科性质,使得教育法学的研究领域、研究内容跨越了法学和教育学。

在教育法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教育法学也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二、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法学是研究教育法规这一特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教育法规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有关教育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因此教育法学就主要围绕教育法规进行研究。

教育法学是一个学科群。

根据教育层次的不同,我国的教育大致可以划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两个主要部分。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法学研究的深入,教育法学也在逐渐向着更加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教育法学PPT课件

教育法学PPT课件

2020/3/27
9
广东某市惩处高考作弊 师生7名涉案人员受处分
2001年7月高考时,广东某市某县某中学的6名考生与2名社 会青年互相勾结,利用手机将试卷答案信息发送到考生所携带的 传呼机上。还有一名考生通过紫金某中学体育教师刘某,用8000 元收买监考老师,这些监考老师收款后,对该位考生在考场作弊 均视而不见,甚至还有一名监考老师帮他填写答题卡。案发后, 紫金县招生委员会和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进行调 查,很快就查清了这宗考场作弊案。为严肃法纪,该县对涉及违 纪作弊的老师和考生作出严肃的处理。某中学体育教师刘某被开 除公职,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6名监考教师分别受党纪政纪处 分;违纪作弊的6名考生被取消考试资格,并停考3年。请依法分 析这一案例。
2020/3/27
10
第一节 教育法规概述
一、教育法规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一)教育法规的概念
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令、条例、规章 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 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020/3/27
1
第一编 原理篇
第一章 教育法学概述
第二章 教育法规原理
第三章 教育法律规范和教育法律关系
第四章 教育法规发展探索
第二编 运行篇
第五章 教育法制解析
第六章 教育立法过程
第七章 教育法规实施
第八章 教育法律责任
2020/3/27
2
第九章 法律救济
第三编 雷池篇
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界说
3、教育法律现象教育法规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存在形态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