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从心开始(班主任心得)

沟通从心开始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一学期又过去了。
每每这个时候,记忆的大门总是不由得被打开。
班务工作虽然繁琐,也给了我更多的和孩子们相处的快乐时光。
我们一起建设打造我们的家园——六(1)班。
每一次的班队活动,我们一起用心准备;每一次的比赛活动,我们团结拼搏;每一次的社会实践,我们积极响应。
一路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并肩作战,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每次经过移动公司,都会不经意间看到广告牌子上赫然写着:“沟通从心开始”,于是想起了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我也是处处从“心”入手,即做好有效的师生沟通。
小杜同学,生性脾气暴躁、任性、孤傲,同学们视她为“病毒”,不愿意和她在一起,大家都避讳她,讨厌她……作为一名女生,是很难禁受住这些“待遇”的,于是她变得很敏感,经常在班上发脾气,哭闹,甚至满校园躲。
在家里,因为有个残疾的哥哥,爸妈将更多的爱给了他,因为嫉妒哥哥,小杜在家经常惹爸妈生气,还容易发怒,因而和父母的关系也很糟糕。
有一次,小杜和一个同学发生了矛盾,两人打了起来。
她一气之下,又躲了起来。
终于在厕所旁边的长凳上找到了她,我给她擦干了眼泪,听她讲述刚才的一切。
开始时,她还很傲慢的说别人的不是,其实我知道有别人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她自己的心态。
于是我很坦诚地站在她的立场上给她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要她换位思考。
和她肺腑之谈了好长时间,她之前的咄咄逼人终于有了一定的改善。
之后我经常关注她,找她谈心,和她聊天。
她有时也用不同的方式和我交流,把她的委屈向我倾诉。
望着她和班上的孩子一起讨论,一起玩耍的身影,我不禁想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心思,每个学生都有她可爱的地方,只要我们用一颗真挚的心去感受他人的一片天空,我相信会发现不一样的天地。
邱明义,班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男孩。
这一学期,眼神中常常透露着恐惧和不安。
我把他带到操场上,想听一听他的故事。
师生沟通从心开始

师生沟通从心开始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和学生打交道,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
因此,与学生沟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有效的沟通,能够帮助师生双方达到互相了解、互相信任、感情共鸣,从而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班集体。
一、全面认识学生,创设让学生展现个性的情境接手一个新班时,你对学生一无所知,沟通无从谈起。
如何尽快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老师就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
所以,我在开学的第一天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个性和才能的舞台:每个报到的学生我都要求他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上希望或签名。
通过这个签名活动,我顺利掌握了学生的第一手材料,为我今后开展学生工作、与学生情感交流好充分准备。
二、师生沟通,建立感情为人师者,教书育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没有情,即使道理讲得再好,也不能打动人心,因此必须先把感情建立了,理在感情中渗透,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
1、师生沟通的桥梁:朋友式的个别谈话我认为,谈话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要使谈话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营造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
我和学生谈话很少在办公室进行,因为办公室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不容易让他们说真心话。
谈话的地点最好是在人比较少的地方,如晚自习后的操场和教学楼前的小道等都是很好的场所,能让学生心理放松,便于他倾诉心事。
初中生很注重身份的平等,所以与学生的谈话还要注重身份的调整,此时你不应该是老师的身份,而是作为朋友式的交谈,建立信任,特别是初次谈话。
另外,还要注重谈话的技巧,既然你不作为老师的身份交谈,所以,在谈话过程中不要说的太多,特别是不要过多地说“你要怎么办,不该怎么办”。
有人说过,与人谈心,其实是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此时教师最好是做一位好的听众,让学生感到老师在专心地听自己说话,使自己得到一种被接纳、受关注的感觉,因而也就乐意开放自己,并能畅所欲言。
另外,班主任在谈话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热衷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忽略学生谈话的内容,也就是说既要主动地聆听学生的语言表述,也要仔细地观察学生非语言信息的表达。
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从心开始戴虎强各位,下午好!阳光明媚,空气正好,我怀着满腔的热情和虔诚的诚意和每一位家长、学生、老师交流。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为:沟通,从心开始。
首先,换位思考,是每一个人应具有的素养。
在此刻,我们,在座的所有人,因为孩子们的未来,结缘于此,续缘于此。
俗话说:我们不玩不行,一定还要玩好。
基于此,才有了照面,抱怨,赞扬,谩骂,等品评。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的成人成才路上,会有很多榜样,导师。
我们只是其中之一。
请理解我的团队,我的每一位老师。
学生少,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不是老师的过错,也不是被社会挖苦讽刺的把柄。
这就是社会现状。
但我从来没有因为学生少而放弃正规办学的理念和信心,哪怕只有一位学生,我的团队会正规、严格的恪守育人教书的天职。
相反我挺佩服我的每一位老师,守得了清贫,耐得住寂寞,承受着许多。
人自有良心,就像我们共同的头顶有太阳一样。
就拿五年级这一班学生来说,从我刚来,我们这一集体搭班子,成绩是一下子落下来的吗?很显然不是。
因为成绩,活动,我们辛勤的默默耕耘的老师躺着也中枪,遭人不理解,甚至谩骂。
但因为学生,忍辱负重,仍然再坚持,在自己的良心上耕田。
因为每次学校例会开会我会讲,我们的作品会长大的,有自己的眼睛,有自己的头脑,有自己的感情。
我们的职业虽然不大富大贵,但我认为阳光无比,正能量满满的,这是不允许说谎话的地方。
有的只是:热心、爱心、真心、细心、耐心。
作为老师,重复考虑各家长的实际困难,提前宣传,通知哪一天开会,好让勤劳的你们错腾一下手里的活计。
怕天气炎热,我们选择在午后凉爽时分。
尽量在手机上不布置作业,通知、告知一件事,苦口婆心地给孩子们说了又给你们在群里安顿,等等。
也请老师、家长理解我们活泼可爱的孩子们。
阳光活泼的你们拥有这个世上最美好的东西:童年,可贵的学习机会。
我经常勉励、鼓励我的学生们,不放弃自己,落下的既已成为事实,抱怨不解决任何问题,唯一能做的,并且正确的就是抓住当下,每天进步一点点。
沟通从心开始.doc班主任工作总结

沟通从心开始——浅谈班主任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心得和体会,就是如何发挥好班主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对于这一点,我想用一句广告词来概括“沟通从心开始”,具体来说,就是用爱心和学生沟通,用诚心和任课老师沟通,用真心和学生家长沟通。
一、关爱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和学生沟通,使学生健康成长。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是作为班主任,仅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爱”。
在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中,我感到,像因材施教一样,爱学生也要“因生给爱”。
1、过失生爱在信任。
对待有过失的学生,采取简单的惩罚手段往往无法取得好的效果,因为改正错误需要勇气和力量,而这些常常来自老师的信任和期望。
老师一般不喜欢学生犯错,我也一样,但是虽然不愿意看到学生犯错,可我认为不犯错误的学生是没有的的,反而学生犯错的时候往往是教育的最佳时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们急于求助,这个时候我们教师不仅要宽容学生的过失,“得饶人处且饶人”,而且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相信他一定能改正错误,因为“纠其一错不如善其一长”,这样就避免了学生的自尊受损,给予了他改正错误的勇气和力量,往往会收到好的效果。
2、屡错生爱在耐心。
对于常犯错误的学生,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因为这些学生常常是基本行为习惯不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坏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改正起来必是需要时间和过程。
所以我们做老师的应该学会等待,善于等待,绝不能像包公审案那样对簿公堂,然后拍板定罪,而是在态度上要特别有耐心,语言上讲究严宽结合,并且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时间,这样学生才能够接受,进而改正错误。
3、向师生爱在珍惜。
我的学生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有的孩子特别喜欢跟老师接近,表现出极强的向师心理。
我到食堂吃饭,有的孩子会老远叫着过来跟你坐在一起;有个学生在厕所看到我,惊讶地问老师你也上厕所,以后她经常会在课间来问一下,老师你上不上厕所,我跟你一起。
德育论文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从心开始——浅谈班主任与学生谈心的艺术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负责人,主要负责班级的指导、组织、建设和协调工作。
在众多琐碎的班级工作中,谈心工作却是班主任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为客观的工作好做,教育人的工作却并非一件易事,只有通过谈心,才能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更加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中学生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复杂,教师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和生活方式,才能及时、顺利地解决一些突发事件和棘手问题。
谈心是一种历史悠久但却十分有效的展开学生思想工作的传统方法。
如果能真正做到心与心的沟通,那么开拓一条德育的成功之路则并非难事。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浅谈我如何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一些心得体会。
一、用心“备课”,仔细斟酌。
既然要谈心,自然是要解决某个问题,达到一定的谈心目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首先分析这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心理承受能力等多方面的情况,再选择与之相适合的谈心方法。
谈话之前,充分备好“谈心课”,仔细斟酌谈心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到谈心的结果。
而且做到有备而来,胸有成竹,避免在交谈过程中自己偏离谈心的初衷,结果不仅达不到目的,还浪费了双方大量的时间。
因此,我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的备好课,仔细斟酌好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
二、心心相印,善于聆听。
倾听是指有耐心地听取。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在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有什么困惑的?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的问题,还是基础的问题?对这些问题都要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才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所以在与学生谈心时,一定要放下老师的架子,平易近人,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增加老师的亲和力,使其亲其师,信其道。
可是我们许多班主任,不愿意听学生的倾诉,不愿意听学生的唠叨。
沟通,应从心开始

沟通,应从心开始富顺县东湖小学:傅志群通过培训学习,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教师具备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让我懂得“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能力。
在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效能决定教育的整体效能。
让我懂得了一些沟通的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掌握一些经过验证后的实用沟通技巧,而不是空洞的理论。
当然沟通不仅仅是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我认为,更困难的还有与家长的沟通。
记得一年级入学的第一天,大家都忙着准备上课的时候,一个老太太带着一个小男孩朝我办公桌走来,孩子个子很小,一进办公室就东张西望,在地上爬来爬去,老太太要孩子站过来报名,孩子丝毫不听。
好不容易,我把他叫过来,其实孩子的样子看上去挺聪明可爱的,但一脸却是脏兮兮的,而且一直不停在动。
我十几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这又是一个难教的孩子。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的确没有少费心思。
比如在上课的时候,他会想起什么似的站起来,突然冒出一句:老师,我今天刷了牙的。
引起其他孩子哄堂大笑,而他的表现和表情让你哭笑不得。
每天在写字的时候,他要么没有笔,要么没有擦子,为了不影响他学习,我就给他笔或擦子。
但第二天要用时就满书包找,笔和擦子又不翼而飞了。
这还不算,我们班临着幼儿园,他就老跑去打这个一下,推那个一下,有一次,竟然把幼儿园小朋友的鼻子弄出血来了。
因为孩子小,教育了管不了几天他又照犯,所以我就跟家长联系,反映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
涛涛的父母都在外打工,他奶奶带着他,一两次家长还来,多了几次她连电话都不接了。
家长不配合,我该怎么教育刚入学的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呀?我又气又恼,无计可施。
有一天下午,都上课很久了数学老师说涛涛没来,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他在路上玩。
一打家长电话,无人接听。
我知道家长又是故意不接电话的。
因为怕出事,便一路找了起来,走了半个多小时,又担心,又热,走得我汗水直流,找到他奶奶时,我再也压制不了内心的火了:你怎么不接电话呀?老太太竟然若无其事:涛涛早来了呀!我跟你去看看。
师生沟通,从心开始

师生沟通,从心开始作者:王艳红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0年第05期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
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能够使彼此相互沟通、接纳,相互激励,共同提高。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迁移到学习上,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
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融洽、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不仅可以加快教育进程,而且能增强教育效果。
那怎样才能构建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呢?一、师生沟通的途径1.沟通在课堂在学习《胖乎乎的小手》这一课时,学生都表示要向兰兰学习。
这时,我问:“你们该怎么向她学习呢?”他们纷纷举手发言。
“我回家帮爸爸洗车。
”“我帮奶奶擦皮鞋。
”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说:“老师,我妈妈是医生,晚上经常要上班。
我就做点心给妈妈吃。
她太辛苦了。
”说得多好呀!小小年纪就知道父母工作辛苦了。
我趁机说:“你真懂事,你妈妈肯定会为有你这样的女儿而感到高兴的。
她晚上回家吃到你做的点心,心里一定比吃了蜜还甜。
”也许是我的话说到了她的心坎上,她明显地比原来大胆了:“我妈妈说我很能干呢!”看着她美滋滋的神态,我特别高兴,因为这是值得她骄傲的一点。
渐渐地,她的胆子大起来,举手比平时多了,发言也积极了。
2.沟通在课间要创设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教师架子,以真实、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消除学生的疑虑,让他们敢于对教师说真话,乐于和教师说心里话。
小学生都爱亲近教师,在我下课改作业的那几分钟,很多学生围在我身边。
“老师,我周末去民俗乐园玩,那里有过山车……”“我妈妈这个星期回家,买蓝猫书包给我”……我饶有兴趣地听着他们的话,和他们交谈着。
上课铃响了,学生听课也非常认真,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和我保持亲近。
一堂课轻松地上完了。
教师不能总以成人的思想去和学生交流,孩子有孩子的世界,时常倾听他们的话语,会使彼此的距离拉近,给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生沟通,应从心灵开始

师生沟通,应从心灵开始教学反思是一面镜子,通过反思可以发现并纠正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或缺憾。
我通过反思后感觉自己与学生间的关系并不融洽,学生对我有敬畏感。
主要原因在于教学方法的不当和情感投入的不够。
怎样消除师生间的隔膜呢?经过教学过程的反思。
我采用了以下几点做法并初见成效,下面我介绍一下,以期得到同行帮助。
一、要真情课堂教学要用真情,只有以情待人,才能以情感人。
以前的教学,我有些好高骛远,教学所用资料大都是上网、看电视、从报纸杂志上精选出来的。
想用这样真实而典型的材料来打动学生,促进交流,但事与愿违,学生听了却不以为然,就像喝了杯白开水。
原因在于这并不贴近学生的生活。
新课改后,我改变了这一做法,尝试着走进学生生活,利用学生自身这一有利资源,让学生从自身去寻找答案。
这样做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密切了师生间关系。
如:在学习“生命最宝贵”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所发生的关于意外伤害的故事,由于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所以非常真实、生动和形象,感受颇深,甚至有些激动。
这时,我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也向学生们介绍了我孩子发生的一些故事。
我的女儿叫囡囡,记得8岁时的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伤害落到了孩子的身上,由于贪玩不小心,将刚装满开水的暖瓶给弄爆了。
顷刻间孩子腿上细嫩的皮肉被烫“熟”了。
由于疼痛和害怕,孩子苦着喊着拒绝配合医生治疗。
我的心一下子都碎了……。
等孩子的伤势有些好转,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会再来了。
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意想不到的事情,但无论遇到了什么,我们都要坚强、勇敢,而不是害怕、退缩和逃避。
生命是最宝贵的。
”孩子似懂非懂向我点点头。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的心灵被震憾了,有些坐不住了,眼睛有些湿润,大部分同学低头在哭,情绪异常的激动。
我便因势利导:同学们,你们是老师的希望,父母的未来。
请你们用笔写出此时此刻自己最想对老师和父母说得话以及今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