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石吸附氨氮技术研究进展
β-环糊精改性沸石去除稀土矿区地下水氨氮污染研究

β-环糊精改性沸石去除稀土矿区地下水氨氮污染研究β-环糊精改性沸石是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在去除地下水氨氮污染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稀土矿区地下水氨氮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面临的挑战之一,而β-环糊精改性沸石则是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
本文旨在探讨β-环糊精改性沸石在去除稀土矿区地下水氨氮污染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稀土矿区地下水氨氮污染是由矿区排放的废水中的氨氮所引起的。
氨氮是一种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去除稀土矿区地下水氨氮污染成为了一个迫切的任务。
β-环糊精改性沸石是沸石表面经过改性后形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研究表明,β-环糊精改性沸石具有高吸附容量、快速吸附速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可以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氨氮污染。
其吸附机制是通过β-环糊精和氨氮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氨氮被沸石表面吸附和固定。
研究者们对β-环糊精改性沸石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β-环糊精改性沸石对地下水中的氨氮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在一系列的静态吸附实验中,β-环糊精改性沸石的去除率达到了90%以上。
同时,β-环糊精改性沸石还表现出较好的重复利用性能,多次循环使用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吸附能力。
除了静态实验,研究者们还进行了一系列动态实验来模拟实际环境中的地下水污染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改性沸石在动态环境中同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在模拟的地下水流速下,β-环糊精改性沸石仍能够达到90%以上的去除率,并且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水质条件下的吸附。
此外,研究者们还对β-环糊精改性沸石的吸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发现,β-环糊精的形成使沸石表面生成了一定的孔洞结构,这有利于氨氮的吸附。
同时,β-环糊精与氨氮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力也是吸附的重要机制之一。
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分析,研究者们对β-环糊精改性沸石的吸附机制有了初步的解释,为进一步优化吸附材料提供了理论指导。
总之,β-环糊精改性沸石作为一种新型吸附材料在去除稀土矿区地下水氨氮污染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a沸石分子筛对氨氮的吸附

4a沸石分子筛对氨氮的吸附
摘要:
一、沸石分子筛概述
二、氨氮污染及其处理方法
三、沸石分子筛对氨氮的吸附性能
四、沸石分子筛在氨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五、结论
正文:
一、沸石分子筛概述
沸石分子筛是一种具有多孔性、高表面积和规则孔道结构的晶态材料,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性,沸石分子筛在吸附、分离、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氨氮污染及其处理方法
氨氮是指废水中以氨和氮化合物形式存在的氮,其主要来源于农业施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
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对水环境具有极大的危害,因此必须进行处理。
目前,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脱氮法、化学脱氮法和物理吸附法等。
三、沸石分子筛对氨氮的吸附性能
沸石分子筛具有较高的孔容、孔径均匀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氨氮废水处理中。
研究发现,沸石分子筛对氨氮的吸附能力与其孔径、孔容、表面电荷等有关,且在特定条件下,沸石分子筛对氨氮的吸附效果优于其
他吸附材料。
四、沸石分子筛在氨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在氨氮废水处理过程中,沸石分子筛可以作为吸附剂,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
同时,沸石分子筛具有再生能力强、循环利用率高等优点,有利于降低处理成本。
此外,沸石分子筛与生物脱氮法、化学脱氮法等方法相结合,可实现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提高处理效果。
五、结论
沸石分子筛作为一种高效吸附剂,在氨氮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沸石在氨氮废水处理中应用进展

+ 分子 和 离 子 将 不 能 进 入, 而 NH4 的 离 子 半 径 为 0. 286 nm, 很容易进入沸石晶穴内部进行离子交换 ,
沸石对氨氮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吸附能力, 其交换能 [3 ] 。 利用沸石的 力远大于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吸附能力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包括吸附阶段 和沸石再生阶段, 沸石吸附氨氮阶段反应式为:
( 1. College of Chemical,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192 ,China; 2. College of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ijiazhuang 050018 ,China) Abstract: Biozeolite technology is capable of buffering shock loads well. It can be used in advanced wastwater treatment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rocess to remove various kinds of nitrogen in the wastewater effectively and can be recycled. The principle of ammonianitrogen removal by zeolite and its regeneration mechanism are briefly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s of natural zeolite, modified zeolite and biozeolite in removal of ammonia from wastewater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are summarized. The potential value of zeolite in treatment of ammonianitrogen wastwater is prospected. Key words: natural zeolite; modified zeolite; biozeolite; wastewater treatment; removal of ammonianitrogen
沸石对溶液中氨氮的吸附实验研究

附量 。 采用 L a n g mu i r 公 式对 等 温 吸 附 实 验 数 据 进 行
2 . 1 氨 氮等温 吸 附实验
溶 液 ,向 l 0个 2 5 0 ml 具 塞 三 角 瓶 中 ,分 别 加 入 对
应 的上述 浓 度 的 溶 液 1 0 0 m l ,再 向每 瓶 中加 入 1 0 g
数 学拟 合 ,拟合 曲线如 图 2 。
沸 石 ,塞好玻 璃塞 ,放 入恒 温振 荡箱 中 ,设 置 温度 2 5 ℃ ,转 速 1 0 0 r / ai r n ,振 荡 。7 2 h后 取 出 ,抽 滤 后 测定 N H 4一N浓度 ,计 算 出沸石 的吸 附容量 。
膜 ,2 m l 注射 器 ,针 头 过 滤 器 ,7 2 2型 可 见 分 光 光 度计 ,氯 化 铵 ,沸 石 ( 直径 1 5 m m) ,氢 氧 化 钠 ,
碘化 汞 ,碘化 钾 ,酒石 酸钾钠 ,蒸 馏水 。
2 实验
所取溶液体积 ,m l ; 一填料用量 ,g 。 3 实验 结果 与分 析
( C 。 一C 。 )
恒温 振 荡 箱 ,万 分 之 一 天 平 ,具 塞 三 角 瓶
( 1 0 0 0 m l 、2 5 0 m1 ) , 容 量 瓶 (1 0 0 o ml 、5 0 0 ml 、
2 5 0 ml 、1 0 0 m 1 ) ,具 塞 玻 璃 磨 口 比 色 管 ( 5 0 m1 ) ,
分别配制 N H ;一 N浓度为 1 0 0 m g / L 、 2 0 0 m g / L 、
天然沸石吸附氨氮和磷的研究

天然沸石吸附氨氮和磷的研究
天然沸石吸附氨氮和磷的研究
选用浙江缗云产颗粒状天然沸石为材料对氨氮和磷进行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试验,考察初始浓度、振荡时间对吸附量、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沸石对氨氮和磷吸附显示出"快速吸附,缓慢平衡"的`特点;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更符合Freundlich 方程;氨氮初始浓度小于7 mg/L、振荡时间在1h内和磷初始浓度小于30 mg/L、振荡时间在15 min内,吸附量、去除率随初始浓度、振荡时间增加而增加,当超过此阶段后,吸附量增加缓慢、去除率下降.
作者:胡细全胡志操王春秀金洁郭静林惠凤 Hu Xiquan Hu Zhicao Wang Chunxiu Jin Jie Guo Jing Lin Huifeng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刊名:环境科学与管理英文刊名: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09 34(4)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天然沸石氨氮磷吸附动力学试验吸附等温试验。
沸石分子筛吸附污水中氨氮的研究进展

沸石分子筛吸附污水中氨氮的研究进展沸石分子筛吸附污水中氨氮的研究进展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污水处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环保任务。
氨氮是污水中常见的一种污染物,具有毒性和刺激性,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研究高效、经济的氨氮去除技术成为了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
沸石分子筛作为一种常用的吸附剂,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在氨氮吸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沸石是一种富含硅酸盐的多孔矿物,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通道系统。
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沸石分子筛具备了良好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地吸附污水中的氨氮。
沸石分子筛吸附氨氮的机制主要包括离子交换和物理吸附两种方式。
在离子交换中,沸石分子筛表面的阳离子与氨氮中的氨离子发生交换反应,将氨离子固定在其孔隙结构中。
物理吸附则是通过静电力、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力,将氨氮吸附到沸石分子筛表面。
这两种吸附方式形成了丰富的吸附位点,大大提高了沸石分子筛对氨氮的吸附能力。
研究者们通过调控沸石分子筛的孔径、表面性质和晶体结构等参数,进一步提高了其对氨氮的吸附效果。
其中,改变孔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
研究发现,较小孔径的沸石分子筛具有较高的氨氮吸附能力。
这是因为小孔径可以增加分子筛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提高了吸附位点的密度,从而增强了吸附效果。
此外,研究者还通过改变分子筛表面的官能团,引入诸如羟基、胺基等亲水官能团,增加了分子筛与水中氨氮之间的亲和力,提高了吸附效果。
除了调控分子筛本身的性质外,研究者还通过改变吸附条件,进一步优化了吸附效果。
例如,调节溶液的pH值、温度和初始氨氮浓度等。
实验证明,酸性条件下沸石分子筛的吸附效果较好,这是因为在酸性环境中,氨氮更容易解离为氨离子,便于其与分子筛表面的阳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另外,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增加活化能,促进吸附过程的进行;而增大初始氨氮浓度可以增加吸附位点的利用率,提高吸附效果。
近年来,沸石分子筛在氨氮去除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改性沸石法去除微污染水中氮的研究

改性沸石法去除微污染水中氮的研究本课题以氨氮浓度大约为5mg/L的微污染水为研究对象,其COD浓度低于20mg/L,以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废水脱氮技术为目标,对沸石离子交换去除氨氮的处理工艺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改性处理效果及再生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
研究了沸石经NaCl、NH4NO3改性处理后对微污染饮用水中氨氮的吸附。
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对氨氮有较好的吸附,吸附温度为常温,NaC1溶液、NH4N03溶液改性沸石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6—1mol/L、1.5—2mol/L,氨氮的去除率达90%。
近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河流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的情况日趋严重,其中特别以污水对河流产生的污染问题更为突出,使我国出现日益严重的水质性缺水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并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尤其以氨氮的富营养化污染为最严重。
微污染饮用水中,普遍都含有一定浓度的氨氮。
氨氮浓度过高,会抑制自然硝化,降低水体自净能力。
目前净水工艺广泛采用过滤介质活性炭法,但价格昂贵。
本文采用改性沸石去除水中的氨氮,工艺简单,易再生,处理成本低,去除率高。
沸石是一族具有连通孔道、呈架状构造的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特殊的晶体化学结构使沸石拥有离子交换、高效选择性吸附、催化、耐酸、耐辐射等优异性能和环境属性。
由于它的特殊结构,对氨具有优先选择交换性、良好的再生性和低的运行成本及各种温度下皆有效的特点,己被用于去除废水中高浓度氨。
利用它去除水中的氨氮,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微污染饮用水中氨氮的去除提供了一种高效、实用、经济的新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对沸石特别是斜发沸石和丝光沸石在微污染饮用水源处理中的应用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沸石在饮用水处理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沸石去除氨氮的原理氨氮在水中以离子态NH4+和分子态NH3两种形式存在。
沸石去除氨氮的原理为:①两种形式的氨氮自溶液本体向沸石表面迁移,部分分子态的氨氮在颗粒外表面动态吸附平衡;②颗粒外表面流体界面膜内的传质;③颗粒内的扩散和分子态的氨氮在孔隙内的动态吸附平衡;④离子态的氨氮在孔隙表面上的动态离子交换过程平衡;⑤交换后的离子向溶液本体扩散。
沸石吸附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研究

沸石吸附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研究
蒋建国 陈 嫣 邓 舟 王 伟 赵 勤
提要 为了既有效地解决渗滤液中高浓度 N H3 - N 的问题又降低渗滤液处理的成本 ,探讨了沸 石吸附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 N H3 - N 的效果及可行性 。小试研究结果表明 :每克沸石具有吸附 1515 mgN H3 - N 的极限潜力 ,当沸石粒径为 30~16 目时 ,氨氮去除率达到了 7815 % ,且在吸附时间 、投 加量及沸石粒径相同的情况下 ,进水氨氮浓度越大 ,吸附速率越大 ,沸石作为吸附剂去除渗滤液中的 氨氮是可行的 。
图 ,其中 ,吸附试验的数据对于 Langmuir 公式符合 得很好 ,见图 3 。
由图 3 求 (
x/
m) 0
=
1 641706
= 01015
5
mg/ mg ,
b
=
641183 12 482
=
01005
L/
mg
( 641706
为图
3
曲线的斜
率 ,12 482 为图 3 曲线的截距) 。得到本试验中沸石
本次试验所用的渗滤液取自北京北神树垃圾填 埋场 。该填埋场运行近 5 年 ,垃圾渗滤液全部采取 喷灌式方法回灌 ,渗滤液回灌加快了垃圾降解速度 , 使渗滤液较快地转变为中性或弱碱性溶液 , 且其 BOD/ COD 的值和 COD 值均较低[13 ] 。所取水样的 水质情况见表 1 。 112 沸石吸附剂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沸石吸附氨氮技术研究进展摘要:介绍了沸石脱除氨氮的原理和再生机制,综述了国内外应用沸石在改良常规污水处理工艺、作为氨氮污水处理系统的介质与最终出水的氨氮控制环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炼油催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氨氮浓度高,先后试验了多种处理方法,但水中的氨氮很难达标。
研究经济合理的工艺去除催化剂生产污水中的氨氮是紧迫而实际的。
沸石吸附可作为组合工艺予以试验。
关键词:沸石污水处理氨氯氨氮对人体和水体具有一定的危害,水质指标中氨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的一种重要污染物。
去除污水中氨氮的方法有生物硝化法、气体吹脱法和离子交换法”等.生物法无污染,耗能低,但其转换作用缓慢,去除难于彻底;气体吹脱法工艺简单,投资少,但易造成二次污染;而离子交换法却没有以上不足,且反应过程稳定、易控,吸附剂可再生利用,处理成本较低,特别是使用沸石作为吸附剂时.沸石具有稳定的硅氧四面体结构、大小均一的宽阔空间和连通孔道,能够吸附大量的氨氮,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去除氨氮吸附剂.。
鉴于沸石有着良好的吸附与离子交换性能,而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富产沸石的国家之一,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将沸石应用在污水处理、特效干燥剂、土壤饲料改良剂等方面,而我们大部分停留在出卖原矿为主甚至干脆闲置不用。
因此加强对沸石的开发和利用研究非常必要。
沸石脱氨氮技术是近年来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种生物物化相结合实现污水脱氨氮的新技术,这一技术就是把沸石对铵根离子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和生物硝化反硝化结合起来,加强生物脱氨氮系统的性能和效率一、沸石对污水中氨氮的去除机理沸石是具有四面体骨架结构的多孔性含水硅铝酸盐晶体,有良好的吸附及离子交换性能;同时沸石比表面积大,对微生物无毒害,易于附着微生物作为生物载体。
生物沸石脱氨氮工艺中,一方面沸石用于生物载体富集硝化菌;另一方面沸石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水中的铵,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沸石表面生物膜中的硝化菌将吸附在沸石上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形成了一个自我吸收、自我消化的循环过程。
通过生物方式不但能使沸石不断得到再生,还能提高脱氨氮的硝化性能,利用微生物作用有效地去除氨氮。
此时,沸石得以全部或者部分自我再生,可以继续循环使用。
生物沸石脱氨氮过程实质是化学吸附、离子交换和生物硝化三个过程。
沸石孔径一般在0.4 nm左右,大于这个孔径的分子和离子将不能进入,而NH4+的离子半径为0.286 nm,很容易进入沸石晶穴内部进行离子交换,沸石对氨氮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其交换能力远大于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
利用沸石的离子交换吸附能力去除污水中的氨氮包括:吸附阶段和沸石再生阶段,沸石再生可分为化学再生法和生物再生法。
化学再生法:用碱或盐溶液(NaOH、NaCl)处理吸附饱和的沸石,以溶液中的Na+或Ca2+交换沸石上的NH4+,使沸石恢复对氨的交换容量。
生物再生法:应用沸石作为微生物载体,使硝化细菌附于其表面生长,这样由于硝化细菌的作用,水相中氨氮浓度逐渐降低,促使交换平衡发生逆转,已被交换吸附在沸石上的NH4+被水中其他阳离子交换下来,被硝化细菌利用。
这样沸石的离子交换容量得到了恢复。
沸石再生最常用的方法是化学法,但用该法再生沸石成本太高,且再生系统复杂。
因此,目前沸石的生物再生成为研究热点。
二、利用天然沸石去除水中的氨氮游少鸿[1]等通过实验研究天然沸石对氨氮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吸附反应初始阶段(0~180min),沸石对氨氮的吸附速率较大,吸附质量比上升很快;随着吸附反应的不断进行,吸附速率降低,吸附质量比上升幅度较小,在6h后吸附基本达到平衡,吸附质量比保持在230mg/kg左右。
30℃、40℃和50℃条件下,天然沸石对氨氮的等温吸附可用Langmuir等温模型拟合,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相关,计算得到的最大吸附质量比由263.16mg/kg增高到370.37mg/kg。
随着天然沸石粒径与投加量的减小,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质量比显著增加;在pH值为4~8的范围内,沸石的氨氮去除效果变化不大,当pH为中性时,去除效果最好。
陈彬[2]等研究了天然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在去离子水、自来水和生活污水中,对氨氮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sh吸附等温方程,天然沸石吸附氨氮的焓变为-16.21 kJ/mol,温度对于天然沸石吸附氨氮的影响不大,天然沸石吸附氨氮同时受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的影响,在高初始氨氮浓度的情况下,颗粒内扩散是吸附的主要控制因素,在共存阳离子浓度为50 mg/L 的条件下,共存阳离子对吸附过程的影响不大,相应的影响顺序为:K+>Ca2+>Na+>Mg2+。
张曦[3]等研究了氨氮在天然沸石上的吸附过程,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对氨氮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1.5m g/g;在共存阳离子K+作用下,沸石吸附量降低50%以上;王利平[4]等用天然沸石吸附法处理稀土氨氮污水,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天然沸石氨氮去除率为50%。
意大利的Passaglia Ello和GualtieriAlessandrodga[5]研究用天然沸石岩去除污水中的氨氮效果明显,除此而外,将处理完污水的富含氨氮的沸石岩用于改良农业土壤,种植西红柿(用量3kg/m2)可增产16%;用于温室中改良泥炭种植天竺葵,在不施肥的情况下效果也很明显。
三、改性沸石去除水中的氨氮由于天然沸石所含杂质成分比较复杂,孔道常被Na+、Mg2+、H2O等阻塞,并且相互连通的程度也较差,因此,天然沸石的吸附能力往往达不到要求。
为了充分发挥其吸附性及离子交换性,需要将天然沸石改性或改型活化。
1.改性方法及去除氨氮效果方面的进展沸石改性的途径主要有:①高温焙烧。
焙烧可清除沸石孔穴和孔道的水和有机物等,使孔道更畅通,有助于离子扩散;②酸、碱或盐处理。
酸处理可溶解沸石孔穴和孔道的SiO2、Fe2O3和有机物质等杂质,使孔穴和孔道得到疏通;以半径小的H+置换半径大的阳离子,如Ca2+、Na+等,使孔道的有效空间拓宽,增加吸附活性中心等。
酸处理常用的药剂有盐酸和硫酸;碱处理通常采用氢氧化钠;盐处理通常采用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等[6-7]。
江乐勇[8]等采用吸附法去除水中的氨氮,对天然吸附剂沸石进行盐热改性处理。
结果表明,经过盐热改性后的沸石脱氮能力提高了37.12%,其最佳的改性条件:质量浓度百分数2.0%的NaCl浸渍2 h,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0.5 h。
李晔[9]分别采用加热、酸、碱和盐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结果发现经硫酸和盐酸改性的沸石去除氨氮效果不明显;用浓度不超过2mo1/L的氢氧化钠改性沸石后氨氮去除率由70%提高到80%以上;而用NaCl溶液在恒温70~75℃下水浴加热3h改性沸石,能明显提高氨氮去除率,改性效果优于加热和碱处理。
袁俊生[10]等利用经20%NaCl溶液活化的20~40目斜发沸石处理氨氮污水,在污水浓度pH值=5的条件下,沸石对铵的平均全交换容量为12.96mg/g,且交换容量随pH值的增大而降低;循环试验显示,污水氨氮去除率达91.3%,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冯灵芝[11]等用酸浸泡、碱浸泡、盐浸泡,以及酸预浸泡后盐浸泡以改性沸石,表明:6%~10%浓度的NaCl溶液改性效果明显,改性沸石的氨氮去除率达95.3%;酸浸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碱浸改性沸石,但酸液预浸泡不能改善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性能,且在2h的浸泡时间下,随酸溶液浓度升高,改性沸石的氨氮吸附效果降低。
董秉直[12]研究腐殖酸对改性沸石去除氨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1mol/L的盐酸浸泡200目的天然沸石12h,经过氯化钠溶液内浸泡24h,最后在105℃下烘干制成的改性沸石其氨氮去除效果很好,且大分子腐殖酸含量越高,对氨氮的去除影响也越大。
吴奇[13]系统研究了不同改性方法对沸石去除氨氮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为7%的NaCl溶液改性的沸石最适合于处理氨氮污水,去除效率较未改性沸石提高约20%;碱热熔—碱水热法改性沸石和热活化沸石均不适于去除氨氮污水。
李晔[14]等研究了多孔改性沸石球形颗粒的高温烧成制备方法:按照m(改性沸石)∶m(优质煤粉)∶m(可溶性淀粉)配比的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后充分捏练,手工成球,90~100℃烘干2h,再放入高温电阻炉中550℃烧成,结果表明:多孔改性沸石球对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并且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满足一般水质处理的应用要求。
2.吸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常卫民等[15]对沸石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沸石投加量、接触时间、沉降时间等因素对其去除氨氮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常温下,pH值约为7时,去除水中氨氮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搅拌20 min,静置30~45min。
含氨氮水样浓度为10mg/L时,按氨氮:沸石量比为1:1000投加沸石时,氨氮去除率达70%以上。
丁仕琼[16]等研究了在不同改性条件下沸石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0.3 mol/L的NaCl溶液在100℃下对沸石的改性效果最佳,氨氮去除率可达87.9%。
江喆[17]研究了盐、酸和稀土改性天然沸石对NH4+吸附动力学。
结果表明,改性对NH4+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
M.Sarioglu[18]研究了天然沸石和经过酸处理改性的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动力学,实验考察了不同的接触时间、不同NH4+浓度、不同流速和不同pH值条件下的吸附量,并得到了吸附等温曲线。
杨胜科[19]等研究了改性沸石去除地下水中氨氮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沸石使受氨氮污染的水质被大幅度地改善,影响沸石去除氨氮的主要因素包括沸石与含氨氮溶液作用时间、沸石用量、溶液中氨氮浓度、沸石粒度和溶液温度等,改性沸石去除氨氮的机理主要是由离子交换作用和吸附作用共同完成的,而以离子交换为主。
赵丹[20]等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饱和氯化钠改性制备得到的粒径为0.5~0.8mm的改性沸石对水中NH4+的吸附等温线能较好地吻合朗格缪尔和Freundlich方程,改性沸石对NH4+的选择性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
四、动态实验及复合除氨氮研究进展崔志广[21]等将沸石作为生物滤池的填料,与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后用于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考察了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氨氮在0.5 mg/L以下,去除率可达90%;对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CODMn在2 mg/L左右,去除率约为60%,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该工艺对氨氮的去除主要由沸石生物滤池完成,而沸石生物滤池、凝沉淀及超滤均能去除CODMn,贡献率分别为49.6%、30.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