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地质

瓦斯地质
瓦斯地质

瓦斯地质

wasi dizhi coalbed gas geology

运用地质理论和方法,研究煤层瓦斯成分成因,赋存、运移规律,煤与瓦斯突出条件及预测,煤成气、煤层气可采性评价的学科。其任务是为煤矿瓦斯防治和煤成气、煤层气开发利用提供地质依据。

简史

瓦斯地质是20世纪70年代蕴酿,80年代在中国建立的新兴学科。它的萌芽期可追朔到20世纪50年代。杨力生在总结1956~1960年大同低瓦斯矿忻州窑矿三次严重瓦斯爆炸事故时发现,它们均与掘进巷道遇断层有关,进而在少数矿井进行瓦斯与地质关系的研究。七八十年代初,随着煤炭工业发展,瓦斯突出事故增加,瓦斯突出与地质条件相关的现象,被更多的通风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发现,要求地质人员参与研究。中国矿业大学、焦作矿业学院部分地质教师到四川、贵州、山西、吉林、甘肃、河南、湖南和江西等省的突出矿区、矿井进行了气源,赋存及其地质背景的调查,总结了瓦斯突出及其地质条件的初步规律,为防治突出提供了初步依据。1983年,杨力生主持编制《全国瓦斯地质图》。同年12月,煤炭工业部颁发《关于加强瓦斯地质工作的通知》。1985年,中国煤炭学会设立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并在部分煤炭高等学校开设《瓦斯地质》选修课。

在煤和瓦斯突出较严重的其它国家,同样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其中,以前苏联的资料较为丰富。他们在1951年设立了《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中央委员会》,苏联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参加了瓦斯突出与地质条件研究;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的А.И.克拉符佐夫(А.И.Кравцов,1967,1973,1980),乌克兰科学院地质技术力学研究所的В.Е.Забигайло

(1980),苏联科学院矿产综合开发问题研究所的А.Г.Айруни

(1987)等都有专门的论著出版,其内容涉及瓦斯地质各个方面,包括气体成因、含气形式、瓦斯运移和分带,地质因素对天然气分布影响,煤层瓦斯突出的地质条件,煤的微结构、煤内瓦斯赋存与运移的理论等。1980年,还出版了

三卷《苏联煤田、煤产地内的含气性》,总结了苏联在煤田内对瓦斯的研究成果。

研究内容和方法

瓦斯成分及其成因通过勘探阶段或开采阶段采取煤层和其它含气岩石样品,装入密封罐,然后在实验室脱气,用色谱仪和质谱仪测定气体成分及其同位素,分析它们的成因。多数煤层及其围岩内的气体成分为甲烷、二氧化碳、氮,以及不等量的乙烷、丙烷、丁烷和戊烷等重烃;有的煤田显示有氢、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存在;有的含有稀有气体氦、氖、氩、氪和氙。

在瓦斯风化带以下煤层内涌出的气体,甲烷占80%以上,一般在90%左右。因此狭义矿井瓦斯即指甲烷。但也有少数矿井煤层和岩石内涌出的是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纯度可达99%左右,并曾发生二氧化碳与煤、二氧化碳与砂岩的突出。

常量的甲烷、二氧化碳和重烃是泥炭在煤化作用过程中产生(见煤成气)。高浓度二氧化碳,根据对中国吉林营城煤矿、和龙煤矿松下坪井和甘肃窑街煤矿三个二氧化碳突出矿井的调查,通过对突出气体的稳定同位素δ13C测定,结合对突出地点地质条件的研究查明,属外来无机成因。营城煤矿与和龙煤矿松下坪井突出气体的δ13C值分别为-9.3‰~11.2‰和-9.3‰~-10.2‰,属火山气。窑街煤矿突出气体的δ13C值为0.37‰~-4.4‰,系岩浆侵入大理岩,使大理岩热分解的产物。

煤内所含氮气一般系随空气混入泥炭,或由植物蛋白质分解而成。

一般认为,煤矿内极少量的一氧化碳与煤的不完全自燃有关。但也有人认为它是有机物分解的产物。А.И.Кравцов认为,煤矿中的硫化氢是硫酸盐水在细菌参与下与甲烷作用而产生。

J. M. Hunt

(1979)认为,腐泥物质在100℃以上的地温作用下,也可以产生硫化氢。硫化氢溶解度高,一般随水溶走。在某些矿井灰岩水中可闻到硫化氢的气味。

А.И.Кравцов认为,氦、氖、氩、氪、氙等稀有气体与氮有固定的比例关系,是空气成因。中国甘肃窑街突出孔检测出的氦气,有人解释属幔源气。

瓦斯赋存瓦斯有三种赋存方式,①游离于煤和岩石的较大的孔隙、裂隙内,其数量的多少,取决于煤和岩石的孔隙率,气体的压力、温度和压缩系数;②吸附于煤中各种大小孔隙的内表面,淮北朱仙庄矿8号煤层用压汞法测得的毛细孔隙率为5.37%,总的孔容为0.0264cm3/g,孔隙总表面积为6.09m2/g,其中直径在0.043μm以下的孔隙容积占总孔容的74%,0.043μm以下的孔隙表面积占总表面积的90%;③溶解于孔隙、裂隙水中,俄罗斯А.Г.Айруни等通过研究认为,煤内气体以储存于煤分子之间的空间者占多数,并称其为固溶或吸收(表1)。并指出了不同煤阶孔隙分布特征(见煤层气),煤对各种气体的吸附量(表2)。不同煤类的煤对甲烷的吸附量(见煤层气)。

宏观煤岩类型与煤结构破坏类型宏观煤岩类型可反映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和煤的机械强度。煤结构破坏类型根据煤层是否被构造挤压破坏和破坏程度划分的类型。从外观上分为①未破坏煤,煤层条带、线理构造保存完好,节理稀少;②有破裂,节理较多的煤,煤层层理未被破坏;③角砾状煤;④褶曲揉皱状煤,滑面发育,呈鳞片状;⑤粉状或土状煤。前两种煤无突出危险,后三种煤因强度低,瓦斯放散初速度大,属于突出危险的煤。经调查,这类容易突出的煤在分布上有两种形式,①顺层分布,在井田范围内普遍存在,它位于煤层中部,也可以沿煤层顶、底分布,其空间厚度有变化;②沿某些断层带的上、下盘分布。逆断层的上盘对煤的破坏程度超过下盘。挠曲、正断层的引捩部位等处,也都可发育构造破碎的软煤。

顺层分布的软煤,常是含煤岩系被地应力侧向挤压产生褶皱时,顺层面的弯滑作用于较厚、强度较小的煤层,使其被剪切破坏而形成。若煤层底板岩石和煤同时构成一个滑片,不仅煤层会全部遭到破坏,而且煤层厚度也会发生急剧变化。

顺层滑动产生的软煤和勘探阶段已查明的主要逆断层带产生的软煤均可预测,然而,对局部小构造产生的局部软煤,目前尚难预测。

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煤层中瓦斯量的两种量化指标。①瓦斯含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煤体内瓦斯的体积数,一般用m3/m3煤或m3/t煤表示;由于煤中

内在灰分和水分影响煤对瓦斯的吸附量,因而在勘探阶段换算成cm3/g可燃基。煤层瓦斯含量是矿井通风设计的重要参数,它也可换算成瓦斯压力后成为评价煤层有无突出危险的指标。含量大小又是煤层气气藏贫富的指标。在地质勘探阶段,可采煤层瓦斯含量达8m3/t煤以上的井田,对可采煤层应逐层采样,测定气体组分和含量。采样点分布均匀,在不同构造块段的不同深度各有2~3个采样点,方能绘制可采煤层瓦斯含量等值线图和瓦斯压力等值线图,为评价提供地质依据。②瓦斯压力。煤层内瓦斯的压力是煤层内瓦斯含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评价煤层有无突出危险的指标(见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

煤矿开拓、开采阶段在判断煤层有突出危险后,才实施瓦斯测压工作,并按规程在开拓工程揭煤之前进行。

瓦斯地质背景为认识瓦斯赋存和分布规律所需研究的内容。每个矿区各有其特点,应根据特点开展工作。但都离不开研究生气和保存气的有关地质因素。生气因素的研究包括对甲烷含量高的煤层,主要研究煤的牌号、变质作用类型、变质作用的时间;对含高纯度二氧化碳的煤层,需测定二氧化碳稳定同位素δ13C值,同时结合地质条件,作出气源与空间赋存地段的说明;对重烃含量高(4%~5%以上)的煤层,除研究煤的变质阶段外,还需鉴定煤的煤岩显微组分,统计壳质组和腐泥成分的含量。由于煤内瓦斯系自生自储,其生成量远远超过目前保存量,能保存多少取决于成气以后地质条件的变化。因而储气因素的研究,主要包括①煤层直接顶板和直接底板岩石的岩性、透气性、厚度和含水性,对石灰岩,要了解其溶孔、溶洞发育情况;②含煤岩系、煤层露头上直接覆盖岩层岩石的透气性和厚度;③断层的透气性;④煤层埋藏在基岩剥蚀面下的深度,煤层的倾角,相同埋深的煤层通往煤层露头的斜长;⑤含煤岩系经历地壳运动的次数,不同运动的应力性质、方向和形成的具体构造,这些构造在后期运动中的转化,它们对煤层内气体的影响等。

瓦斯地质图用矿井、矿区瓦斯信息和相关的地质资料编绘成的单幅或多幅图件。用以分析和反映瓦斯和地质条件的有机联系,并借以对未开拓区和新区的瓦斯状况作区域性预测。它是研究瓦斯地质必用的手段。其表现方式可根据各矿特点自行设计,通常,以1∶5000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作底图,标绘:

煤层瓦斯含量点与含量值,煤层瓦斯含量等值线;瓦斯测压点和压力值,瓦斯压力等值线;煤和瓦斯突出点及突出强度;瓦斯喷出点和喷出量;瓦斯风化带底界;始突深度标高线等瓦斯信息。当没有瓦斯含量等值线、瓦斯压力等值线时,常用瓦斯相对涌出量等值线反映瓦斯涌出状况,而用比例尺相同的另一幅图反映相关的地质内容。

瓦斯地质评价通过对一个矿井或一个矿区的详细研究,对可采煤层中有无突出危险煤层;煤层瓦斯风化带的深度;煤层的始突深度;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和不突出区的空间分布及其地质因素;煤层渗透性系数;分阶段煤内瓦斯储量及其抽排的可行性等问题作出评价。

研究瓦斯地质需要煤田地质学;煤的有机地球化学;区域地质和盆地演化;构造地质学;矿井瓦斯防治和煤层瓦斯抽放技术等知识。瓦斯地质正通过服务于煤矿安全、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地下资源而获得发展。

义煤公司瓦斯地质图管理规定(试行)

义煤公司瓦斯地质图管理规定(试行) 一、矿井三级瓦斯地质图包括矿井瓦斯地质图、采区瓦斯地质图、采煤工作面瓦斯地质图。突出矿井必须编制三级瓦斯地质图,其他矿井必须编制矿井瓦斯地质图;存在瓦斯异常区域的高瓦斯矿井和瓦斯矿井必须编制瓦斯异常区域所在的采区瓦斯地质图和采煤工作面瓦斯地质图。 二、根据矿井瓦斯地质实际情况,在瓦斯地质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必须标注清楚重点瓦斯管理区域和瓦斯异常条带,以充分发挥瓦斯地质图指导矿井安全生产的作用。 1、矿井瓦斯地质图是指导矿井进行瓦斯防治的基础图件。在横向上通过汇集瓦斯地质信息、分析瓦斯地质规律,划分出瓦斯治理的重点管理区域;在纵向上通过收集分析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和瓦斯涌出量预测等参数,预测矿井向深部延伸的瓦斯压力、含量递增梯度和瓦斯赋存规律,指导矿井有重点的开展瓦斯防治工作。 2、采区瓦斯地质图是对矿井瓦斯地质图的细化和补充,是指导采区瓦斯防治的基础图件。采区瓦斯地质图通过进一步细化矿井瓦斯地质图划分和预测瓦斯治理的重点区域,指导矿井编制采掘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设计、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瓦斯治理专项措施,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掘进工作面

安全施工。 3、采煤工作面瓦斯地质图是指导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安全回采的基础图件。通过收集采煤工作面煤巷掘进过程中的地质构造、瓦斯基础参数、效检指标、瓦斯涌出量、打钻异常情况等资料,划分出采煤工作面的瓦斯异常区域,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保障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三、矿井瓦斯防治部门要与地测部门紧密结合,指定专人负责填图,并建立防突(瓦斯)信息联系单及瓦斯地质图交换制度,每月定期互通瓦斯地质信息,实现资料共享。 四、矿井瓦斯地质图、采区瓦斯地质图每月至少更新一次,每季度至少修订一次,有重大变化时要及时修订;采煤工作面瓦斯地质图根据回采工作面的瓦斯地质变化及时更新。 五、矿井瓦斯地质图和采区瓦斯地质图每季度首月5日前报送公司通风、地测部门进行季度交换;采煤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在采煤工作面进行瓦斯抽采达标评判前报送公司通风、地测部门备案。 六、矿井可根据需要对底图进行简化,如适当删除丢煤区、积水区、发火区等;巷道交叉、变坡处以及平巷每50~100m注记轨面或底板高程、地面信息只标注重要的地名和建筑物、回采巷道可用单线条表示、已采工作面不表示采空区线条符号等。

莲花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

重庆市巫山县莲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 矿山名称:重庆市巫山县莲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单位:重庆市巫山县煤矿安全技术服务站 编制时间:二〇一〇年十月

重庆市巫山县莲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 报告提交单位:重庆市巫山县煤矿安全技术服务站总经理: 技术负责: 项目负责: 审核: 主要编制人: 报告编写时间:二〇一〇年十月

目录 1 概述 (1) 1.1 目的任务 (1) 1.2 执行技术标准及依据 (1) 1.3 以往地质工作 (2) 1.4 本次工作情况 (3) 2 矿井概况 (5) 2.1交通位置 (5) 2.2矿山基本概况 (5) 3 矿井地质 (10) 3.1地质概况 (10) 3.2煤层 (13) 3.3煤质特征 (14) 3.4瓦斯、煤尘及煤层自燃倾向性 (15) 3.5水文地质特征 (16) 4 矿井构造 (19) 4.1 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 (19) 4.2 矿井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 (21) 4.3 构造煤发育情况及分布特征 (24) 5 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25) 5.1 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5) 5.2 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6)

5.3 煤层埋深及上覆岩层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7) 5.4 岩溶陷落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8) 5.5 瓦斯含量分布及预测 (28) 6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32) 6.1 矿井瓦斯涌出量资料统计及分析 (32) 6.2 矿井瓦斯抽采(放)资料统计及分析 (36) 6.3 矿井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 (36) 7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44) 7.1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参数测定及统计 (44) 7.2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44) 7.3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46) 8 煤层气资源量估算 (48) 8.1 资源量估算方法 (48) 8.2 资源量估算及参数的确定 (49) 8.3 资源量估算结果及评价 (49) 9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 (52) 9.1 编图资料 (52) 9.2 编图内容和表示方法 (52) 10 结论和建议 (54) 10.1结论 (54) 10.2建议 (54)

瓦斯地质管理规定

瓦斯地质管理规定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 nt to achieve a uni 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 nt people, so as to coord in ate acti on, reduce bli ndn 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瓦斯地质管理规定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第一条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延深,煤层瓦斯压力、瓦斯 压力、瓦斯含量越来越大,尤其在地质构造附近,瓦斯异常涌出 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为杜绝瓦斯超限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安 全生产,特制订规定。 第二条地测科、通风科必须加强对瓦斯地质的研究。 1、地测科每月填绘一次14?-1煤层瓦斯地质图(1 : 5000),图中要标明地质构造、采掘进度、被保护范围、突出点 的位置、突出强度、瓦斯基本参数等地质资料。 2、抽排区根据瓦斯地质图,及时预测采掘工作面瓦斯涌 出情况和突出危险性并制定相应的防突措施。 3、地测科要绘制11-2煤层瓦斯地质图(1 : 5000),标 明瓦斯异常涌出地点及地质构造异常带。 4、通风负责划分矿井突出危险性区域。 第三条对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和突出煤层过断层,必须有前

煤矿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之欧阳光明创编

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 欧阳光明(2021.03.07) 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 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技术工作组 2009年4月 1 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图例 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三级瓦斯地质图,是瓦斯地质规律和瓦斯预测成果的直观表达和高度概括。瓦斯地质图,内容丰富、区带分明;层次清晰、一目了然;直观简明、使用方便。使得各级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瓦斯综合治理有了共同语言,它直接用于安全生产管理、瓦斯(煤层气)抽采利用和煤矿规划,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和图件,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日趋增加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越来越显得重要。 《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八十一条,突出矿井必须及时编制矿井瓦斯地质图。无论是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还是低瓦斯矿井;无论是瓦斯灾害防治,还是瓦斯资源开发利用,都需要编制煤矿三级瓦斯地质图。2007年,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中煤协会科技[2007]54号文,下达了《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行业标准的通知。 图例是表达图的纲领性语言,是编图工作的关键技术。此次提出的煤矿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图例(表1),是瓦斯地质研究和瓦斯地质编图工作多年的结晶,它随着瓦斯地质编图工作的发展将不断完善。

续表1 矿区、矿井、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图例

注:字高为AutoCAD中取值,新罗马字体指Times New Roman。2煤矿三级瓦斯地质图统计表 瓦斯地质资料的收集和系统整理是编制煤矿三级瓦斯地质图和做好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研究最主要的基础,提出24个资料统计表格(表2-表25),以供参考。 表2 ××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统计表

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资料收集清单

贵州省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 基础资料收集清单 一、地质资料 (1)矿井地质勘探精查或详查报告,矿井生产修编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 (2)矿井设计说明书。 (3)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构造纲要图,井上下对照图,地层综合柱状图。 (4)采掘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相关图件。 (5)煤巷编录的构造煤厚度,测井曲线解释、地球物理方法探测的构造煤厚度。 (6)断层,褶皱,陷落柱,火成岩,顶、底板砂、泥岩分界线等。 (7)所有的钻孔柱状图和勘探线剖面图。 (8)三维地震勘探资料。 二、瓦斯资料 (1)收集整理建矿以来掘进、回采工作面瓦斯日报表,风量报表,产量报表,日产量报表,采、掘月进尺等资料。结合瓦斯抽采量计算回采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掘进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 (2)瓦斯含量资料:地质勘探钻孔取样测定的瓦斯含量和生产阶段取样测定的瓦斯含量。 (3)瓦斯抽采资料:收集整理地面和井下瓦斯抽采资料,包括所有的瓦斯抽采设计方案和瓦斯抽采台帐,整理预抽瓦斯和采掘过程中边采边抽的瓦斯量,计算瓦斯抽采量。 (4)瓦斯压力测试数据。 (5)煤巷掘进测试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参数,如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max、钻孔最大钻屑量Smax、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突出危险综合指标K值。 (6)煤与瓦斯突出点动力现象资料。 统计建矿以来的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点动力现象资料,描述发生过程和突出位置地质资料,描述作业工序详细资料。 三、水文资料 (1)水文地质报告。 (2)综合水文地质图。 (3)水位等值线、充水性图。 四、其他资料 以往矿井有关瓦斯、地质、水文方面的研究报告、图表。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标准 一、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图原理和目的 矿井瓦斯地质图是以矿井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作为地理底图,在系统收集、整理建矿以来采、掘工程揭露和测试的全部瓦斯资料和地质资料,如采掘工作面每日的瓦斯浓度、风量和瓦斯抽采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及煤与瓦斯突出点资料等,在查清矿井瓦斯地质规律,进行瓦斯涌出量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瓦斯(煤层气)资源量评价和构造煤的发育特征等基础上按照图例绘制而成。矿井瓦斯地质图能高度集中反映煤层采掘揭露和地质勘探等手段测试的瓦斯地质信息,可准确反映矿井瓦斯赋存规律和涌出规律,准确预测瓦斯涌出量、瓦斯含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准确评价瓦斯(煤层气)资源量及开发技术条件。 二、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图内容和方法 1 、地理底图 选用1:5000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作为地理底图,要求地理底图的选取应能反应最新的瓦斯地质信息。 2、地质内容和方法

(1)煤层底板等高线:一般是标高差50m一条,在褶皱和断层影响引起煤层倾角变化大的部位,等高线密度增加; (2)井田地质勘探钻孔、煤层露头、向斜、背斜、断层、煤层厚度、陷落柱分布、煤层顶底板砂泥岩分界线,构造煤的类型、厚度分布等。 上述内容按瓦斯地质图图例绘制。 3 、瓦斯内容和方法 (1)瓦斯涌出量点: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点,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点,每月筛选一个数据,按瓦斯地质图图例填绘和表1、表2统计; (2)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绝对瓦斯涌出量等值线又分实测线和预测线,按瓦斯地质图图例填绘和表1、表2统计; (3)瓦斯压力等值线:煤层瓦斯压力等值线分为实测等值线和预测等值线,其中要有0.74MPa等值线,按瓦斯地质图图例填绘和表4统计; (4)瓦斯涌出量区划:根据矿井瓦斯涌出特征,一般是级差5m3/min,按瓦斯地质图图例填绘不同的面色,表示瓦斯涌出量区划级别;但对大型、特大型矿井,产量高、瓦斯涌出量大的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等量差可适当增加。 (5)瓦斯含量点和瓦斯含量等值线,按瓦斯地质图图例填绘和表3统计;

最新 矿区瓦斯地质图

矿区瓦斯地质图 矿区瓦斯地质图 矿区瓦斯地质图是在深入研究区域地质和矿区构造演化及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理清区域构造和矿区构造对井田构造的控制作用,从而理清构造对煤层瓦斯生成、保存和赋存分布的控制特征,理清矿区瓦斯地质规律。结合大量的瓦斯地质测试资料和瓦斯涌出、瓦斯突出、瓦斯含量实测和预测资料,在编制所有矿井瓦斯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矿区瓦斯地质图,包括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瓦斯含量等值线,划分瓦斯(煤层气)资源量评价区块和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级别。为矿区瓦斯综合治理和瓦斯(煤层气)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系统收集整理了新集矿区—矿、二矿、三矿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瓦斯抽放量、风量、日产量等瓦斯资料,计算瓦斯涌出量点;系统整理了矿区各主采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等测试资料,进行了矿区各井田瓦斯涌出量预测和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绘制了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编制了矿井瓦斯地质图。以此为基础,编制了1:10000新集矿区13-1、11-2、8、6-1、和1煤层的瓦斯地质图。 3.1编图资料

4mm;线宽为0mm。6mm;线宽为0mm。8mm;线宽为0mm。

10mm;线宽为0mm。 4mm;线宽为0mm;颜色值为222。

4mm;线宽为0mm;颜色值为222。4mm;线宽为0mm;颜色值为222。4mm;线宽为0mm;颜色值为10。

4mm;线宽为0mm;颜色值为10。 续表 12 mm,宽 6 m;线宽为0.3mm;其它线宽为0mm;颜色值为RGB(240,200,240)。

0mm,颜色值为RGB(240,200,240)。 0.4mm;颜色值为 RGB(255,144,255);字体为宋体,字号20号。

贵州省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及技术标准

贵州省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及技术标准 1、资料收集与整理要求 1.1地质资料 (1)矿井地质勘探精查或详查报告,矿井生产修编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 (2)矿井设计说明书。 (3)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构造纲要图,井上下对照图,地层综合柱状图,地质剖面图。 (4)采掘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相关图件。 (5)煤巷地质编录的煤厚变化、断层、褶皱、顶底板岩性变化和构造煤厚度,测井曲线解释、地球物理方法探测的断层、构造煤厚度等。 (6)断层,褶皱,陷落柱,火成岩,顶、底板砂、泥岩分界线、水文地质资料等。按附录B中表B-9、B-13、B-15、B-18等和附录A中表A-1要求填绘。 (7)所有的钻孔柱状图和勘探线剖面图,按附录A中表A-1要求填绘。 (8)三维地震勘探资料。 1. 2瓦斯资料 (1)收集整理建矿以来掘进、回采工作面瓦斯日报表,风量报表,产量报表,采、掘月进尺等资料。按照附录B中表B-1、表B-2、表B-10进行统计,结合瓦斯抽采量计算回采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掘进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 (2)瓦斯含量资料:地质勘探钻孔取样测定的瓦斯含量和生产阶段取样测定的瓦斯含量,按照附录B中表B-3进行统计。 (3)瓦斯抽采资料:收集整理地面和井下瓦斯抽采资料,包括所有的瓦斯抽采设计方案和瓦斯抽采台帐,整理预抽瓦斯和采掘过程中边采边抽的瓦斯量,按附录B中表B-10统计,计算瓦斯抽采量。 (4)瓦斯压力测试数据:按附录B中表B-4进行统计。 (5)煤巷掘进测试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参数,如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 max、钻孔最大钻屑量S max、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突出危险综合指标K 值,按照附录B中表B-5、表B-6进行统计。 (6)煤与瓦斯突出点动力现象资料。 统计建矿以来的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点动力现象资料,描述发生过程和突出位置地质资料,描述作业工序详细资料,按照附录B中表B-7、表B-8统计。 2、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与瓦斯预测 2.1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运用板块构造、区域地质演化和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研究矿区构造在历次构造运动中的区域大地构造位置,每次构造运动引起的拗陷、隆起造成的风化、剥蚀、沉积作用和挤压、拉张作用对煤层瓦斯保存条件的影响;每次构造运动构造应力场演化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控制作用;同时,搞清挤压剪切、滑动剪切作用对构造煤形成分布的控制特征。结合大量瓦斯地质资料,分析矿井构造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从而揭示出矿井瓦斯地质规律。 2.2瓦斯含量、瓦斯压力预测 在厘清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邻近矿井实际的瓦斯地质资料,划分瓦斯地质单元,分析影响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建立瓦斯含量与主控因素的数学模型(主要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预测),预测瓦斯含量分布情况,有条件的矿井则可以建立瓦斯压力预测模型预测瓦斯压力分布情况。 2.3瓦斯涌出量预测

煤矿瓦斯地质图说明书

贵州省水城县**乡**煤矿 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 项目单位:贵州省水城县**乡**煤矿 编制单位:****** 提交时间:二O一0年八月

贵州省水城县**乡**煤矿 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 项目规模: 15万t/a 设计: 审核: 项目负责人: 项目单位:贵州省水城县**乡**煤矿 编制单位:****** 提交时间:二O一0年八月

目录 0 前言 (1) 0.1 项目来源 (1) 0.2 编图的目的和意义 (1) 0.3 编制依据 (1) 0.4研究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矿井概况 (5) 1.1 交通位臵、隶属关系及井田范围 (5) 1.2 井型、开拓方式及生产能力 (6) 1.3 瓦斯 (7) 1.4 煤层 (8) 1.5 煤质特征 (9) 1.6 岩浆岩 (10) 1.7 水文地质特征 (11) 2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研究 (16) 2.1 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 (16) 2.2 井田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 (18) 2.3 构造煤发育及分布特征 (18) 2.4 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 (21) 3 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22) 3.1 断层、褶皱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2)

3.2 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3) 3.3 岩浆岩分布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3) 3.4 煤层埋深及上覆基岩厚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3) 3.5 岩溶陷落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5) 3.6 瓦斯含量分布及预测研究 (26) 4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29) 4.1 矿井瓦斯涌出资料统计及分析 (29) 4.2 矿井瓦斯抽采资料统计及分析 (29) 4.3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29) 5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35) 5.1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参数测定及统计 (35) 5.2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35) 5.3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36) 6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 (39) 6.1 资源量计算方法 (39) 6.2 资源量计算及参数的确定 (41) 6.3资源量计算结果及评价 (42) 7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 (46) 7.1 编图资料 (46) 7.2 编图内容和表示方法 (47) 8 结论和建议 (50)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 1 地理底图 选用1:5000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作为地理底图,要求地理底图的选取应能反应最新的瓦斯地质信息。 2 瓦斯内容和方法 (1)瓦斯涌出量点: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点,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点,每月筛选一个数据,按表1图例、表2和表3填绘; (2)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绝对瓦斯涌出量等值线又分实测线和预测线; (3)瓦斯压力等值线:煤层瓦斯压力等值线分为实测等值线和预测等值线,其中要有0.74MPa等值线,按表1图例和表5填绘; (4)瓦斯涌出量区划:根据矿井瓦斯涌出特征,一般是级差5m3/min,按表1图例填绘不同的面色,表示瓦斯涌出量区划级别;但对大型、特大型矿井,产量高、瓦斯涌出量大的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等量差可适当增加。 (5)瓦斯含量点和瓦斯含量等值线; (6)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瓦斯压力P,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突出危险性综合指标K值,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max,钻孔最大钻屑量Smax等; (7)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划:根据预测结果,将井田范围划分为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和无突出区; (8)矿井瓦斯资源量:根据瓦斯含量、煤炭储量,分块段计算。 3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图资料收集、整理要求 1) 地质资料

(1)矿井地质勘探精查或详查报告、矿井生产修编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 (2)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构造纲要图、井上下对照图、地层综合柱状图; (3)采掘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相关图件; (4)煤巷编录的构造煤厚度、测井曲线解释、物理方法探测构造煤厚度; (5)断层、褶皱、陷落柱、火成岩和顶底板砂泥岩分界线等;按表1图例和表10、表14填绘; (6)所有的钻孔柱状图和勘探线剖面图,按表1图例标注; (7)三维地震勘探资料。 2) 瓦斯资料 (1)建矿以来掘进、回采工作面瓦斯日报表、瓦斯抽采台帐、风量报表、产量报表、采掘月进尺等资料,统计出各回采、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绝对涌出量和相对涌出量; (2)瓦斯含量资料:地质勘探钻孔取样测定的瓦斯含量和生产阶段取样测定的瓦斯含量; (3)瓦斯抽采资料:详细收集煤层预抽瓦斯和采掘过程中抽采的瓦斯量、所有的瓦斯抽采设计方案和瓦斯抽采台帐; (4)瓦斯压力测试数据; (5)煤巷掘进测试的瓦斯突出预测参数,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max,钻孔最大钻屑量Smax,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突出危险综合指标K值; (6)煤与瓦斯突出点资料。

煤矿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

煤矿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 矿井: 矿井:以某个生产矿井田范围为编制对象矿区:具有相似区域地质演化、矿区:具有相似区域地质演化、构造演化和分布特征的井田范围具体讲编制题目为:具体讲编制题目为:1、XX矿X煤层瓦斯地质图√ XX矿煤层瓦斯地质图√ 2、XX矿区X煤层瓦斯地质图(江西4、XX矿区X煤层瓦斯地质图(江西4矿区个) 1.图名(大图置上,插图置下),图图名(大图置上,插图置下),图),线状比例尺. 框,线状比例尺. 2.指北针,或者经纬线,高斯公里网. 指北针,或者经纬线,高斯公里网. 3.图框. 图框. 4.图例. 图例. 5.责任表. 责任表. 6.瓦斯地质内容. 瓦斯地质内容. 投影与坐标要求:投影与坐标要求:对于矿井瓦斯地质图,其投影方式视资料对于矿井瓦斯地质图,来源而定,通常采用高斯投影6度分带,来源而定,通常采用高斯投影6度分带,坐标系通常采用5480坐标54或坐标。坐标系通常采用54或80坐标。图件比例尺要求:图件比例尺要求:1比5000. 5000. 即:图件内部坐标单位为:10米单图件内部坐标单位为:10米单位/2 1.地理底图(1:5000)地理底图(5000)具有真实坐标的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 (1)具有真实坐标的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 如果只有纸质图件,需要进行坐标转换,见后章节如果只有纸质

图件,需要进行坐标转换, 主采煤层底板等高线. (2)主采煤层底板等高线. 如果只有钻孔数据,需要用SURFER 生成等高线如果只有钻孔数据,需要用SURFER 2.地质内容(1:5000)地质内容(5000)(1)煤层底板等高线按照50米间隔绘制,煤层底板等高线按照50米间隔绘制,50米间隔绘制倾角变化大的地方需要加密为25米间隔.25米间隔倾角变化大的地方需要加密为25米间隔.(2)相关地质内容钻孔分布,分为见煤钻孔和工程井两类. 钻孔分布,分为见煤钻孔和工程井两类. 煤层露头线及风化带. 煤层露头线及风化带. 构造:断层,向斜轴和背斜轴. 构造:断层,向斜轴和背斜轴. 煤层厚度:依附于见煤钻孔. 煤层厚度:依附于见煤钻孔. 岩溶陷落柱平面分布. 岩溶陷落柱平面分布. 火成岩平面分布. 火成岩平面分布. 构造煤实测点的厚度和类型 3.瓦斯地质内容 掘进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点:包括掘进工作面(1).瓦斯涌出量点:包括掘进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点,采煤工作面的绝对和相对瓦瓦斯涌出量点,和采煤工作面的绝对和相对瓦斯涌出量.斯涌出量.绝对瓦斯涌出量等值线(),分(2).绝对瓦斯涌出量等值线(据1),分实预测,用不同线条表示.测和预测,用不同线条表示.(3).瓦斯测压点P,瓦斯含量点W瓦

瓦斯地质学重点

《瓦斯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瓦斯地质学研究的对象? 瓦斯地质学是应用地质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煤层瓦斯的赋存、运移和分布规律,矿井瓦斯涌出和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条件及其预测方法,直接应用于资源、环境和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 2.瓦斯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1.瓦斯的形成 2.瓦斯赋存的地质条件 3.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条件 4.瓦斯危险性预测 第二章瓦斯地质基础 1.什么是瓦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是指从煤层及煤层围岩中涌出的,以及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气体的统称 矿井瓦斯成分很复杂,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其次是二氧化碳(CO2)和氮气(N2),还含有少量或微量的重烃类气体 2.矿井瓦斯来源于哪几个方面? 1煤(岩)层和地下水释放出来的 2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产生的 3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3. 瓦斯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爆炸范围是多少? 无色、无味、无嗅、可燃烧、窒息、有毒性、微溶于水。 爆炸范围:5%-16%(体积百分比) 4.瓦斯的危害和用途有哪些? 1.可造成瓦斯窒息事故(>43%呼吸短促,>57%即刻昏迷) 2.可酿成瓦斯燃烧事故(<5%或>16%存在火源)

3.引起瓦斯爆炸事故(5%-16%存在火源) 4.产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用途: 1.用城镇煤气 2.用作锅炉和窑炉燃料 3.瓦斯发电 4.作为机动车燃料 5.用作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 5.瓦斯是如何形成的? 6.简述瓦斯的垂向分带,各带的瓦斯成份有何不同? 7. 瓦斯风化带的界限是如何确定的?影响瓦斯风化带深度有哪些因素?瓦斯风化带下限 1)煤层中所含瓦斯的CH4成份达80%; (2)煤层瓦斯压力为0.1-0.15MPa;

光明井矿井瓦斯地质说明书

光明井矿井瓦斯地质说明书 前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屯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光明矿井(以下简称光明矿井),位于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什托洛盖镇。矿区西北至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城48km,北至布尔津县176km;东至(经布尔津)阿勒泰市296km,西至塔城470km,南至克拉玛依市156km,西南至乌苏290km,上述地点均有国道和省道相连,交通方便。 根据该矿井所划定的井田境界,井田走向长3.95km,倾斜宽0.6km,面积为2.37km2。 光明矿井始建于1978年隶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作为兵团老矿山企业,担负着屯垦戍边、建设边疆的重任,扎根于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从事煤炭资源开采30年,在兵团和农十师的领导与大力支持下,经过近30年的发展,矿井已发展成为年可生产原煤20万t的矿井。 光明矿井是农十师煤矿主要生产矿井,该矿井系《新疆煤炭工业“十五”结构调整规划》的保留矿井之一,矿井建有两个斜井(主、副),井筒及立风井组成,设计生产规模为15万吨/年矿井,矿井外部条件优越。矿井与外部有沥青公路相连,所产煤炭均由汽车运往电厂及附近市、县;矿井电源取自和什托洛盖电厂,距工业广场2.5km;水源取自和布克河,距矿井工业广场约3km。 以往地质工作 该区曾有多家单位、多名专家学者从事过矿产、地质工作。最早在该区进行的地质调查为前苏联奥布鲁切夫院士所作1∶50万路线调查。对该区地质构造特征、含煤地层划分、

含煤性及煤质特征等有指导意义的地质工作都是在解放以后进行的,主要有: 1、1954年,新疆地质分局663队在矿区一带进行了1∶10万煤田找矿勘探地质测量,初步查明了侏罗系含煤地层分布、厚度、含煤性及煤层层数、厚度。 2、1955年,西北地质局新疆分局631队曾进行1∶20万地质测量,对区域地层作了较详细的划分。 3、1959年,新疆地质局塔城地质大队进行了和什托洛盖煤田地质勘探,提交了《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和什托洛盖煤田地质勘探报告》,原新疆地质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对报告进行了评审验收,1961年11月14日下达了报告评审决议书。因钻探质量较差,部分钻孔未进行测井,影响了勘探精度和质量,“决议书”批准该报告为“详查勘探最终报告”。该报告仍然是煤矿建井设计和以后地质勘探工作的重要依据。 4、1983—1990年,新疆地矿局第九地质大队进行了和什托洛盖煤田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完成了1∶5万煤田地质调查面积8370平方千米,1∶20万地面综合物探测量面积5500平方千米,钻探15639.29米,探槽8266.93立方米,采集种类样品1997件。对含煤岩系进行了详细划分,大致查明了煤田内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二含煤岩组分布范围、岩性岩相特征、含煤性、煤层层数、厚度、结构及变化。探求C级资源量71297万吨,D级资源量559189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

目次 前言..............................................................................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及定义 (1) 4 编图原理和目的 (2) 4.1编图原理 (2) 4.2编图目的 (2) 5 编图内容 (2) 5.1地理底图 (2) 5.2 地质内容 (2) 5.3瓦斯内容 (2) 6 编图方法 (3) 6.1资料收集与整理要求 (3) 6.2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3) 6.3瓦斯含量、瓦斯压力预测 (3) 6.4瓦斯涌出量预测 (3) 6.5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4) 6.6矿井瓦斯(煤层气)资源评价 (4) 6.7矿井瓦斯地质图编绘 (4)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煤矿瓦斯地质图图例 (6)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矿井瓦斯地质图资料统计表 (9)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编写提纲 (15)

前言 本标准起草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子敏、张玉贵、高建良、闫江伟、贾天让、刘勇、魏国营、张明杰、张攀、屈先朝、崔洪庆、蔡成功。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编制矿井瓦斯地质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AQ1018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 AQ 1025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规范 GB/T 15663.8 煤矿科技术语煤矿安全 DZ/T 0216 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 3 术语及定义 GB/T15663·8、AQ1018、AQ 1024和DZ/T 0216定义的术语适用于本标准。再定义以下术语: 3.1 矿井瓦斯地质图Gas-geology map of coal mine 以矿井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作为地理底图,集中反映建矿以来采掘工程揭露和测试的全部瓦斯资料和地质资料,在厘清矿井瓦斯地质规律、进行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瓦斯(煤层气)资源量评价和构造煤厚度分布等基础上绘制成图。 3.2 瓦斯地质统计预测法Geological-statistical-prediction of coal gas 依据本矿井实测的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瓦斯涌出资料和地质资料,在厘清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的基础上,划分瓦斯地质单元,分析影响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主控因素,建立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与主控因素的数学模型,预测新水平、新采区或新建矿井。 3.3 瓦斯含量等值线、瓦斯含量等量差Isoline of coal gas content 在瓦斯地质图上瓦斯含量相等点的连线称为瓦斯含量等值线,相邻两条瓦斯含量等值线间的差值称为瓦斯含量等量差。 3.4 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瓦斯涌出量等量差Isoline of coal gas emission rate 在瓦斯地质图上瓦斯涌出量相等点的连线称为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相邻两条瓦斯涌出量等值线间的差值称为瓦斯涌出量等量差。 3.5 瓦斯压力等值线、瓦斯压力等压差Isoline of coal gas presure 在瓦斯地质图上瓦斯压力相等点的连线称为瓦斯压力等值线,相邻两条瓦斯压力等值线间的差值称为等压差。

瓦斯地质管理规定(通用版)

瓦斯地质管理规定(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70

瓦斯地质管理规定(通用版) 第一条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延深,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压力、瓦斯含量越来越大,尤其在地质构造附近,瓦斯异常涌出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为杜绝瓦斯超限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订规定。 第二条地测科、通风科必须加强对瓦斯地质的研究。 1、地测科每月填绘一次14?-1煤层瓦斯地质图(1:5000),图中要标明地质构造、采掘进度、被保护范围、突出点的位置、突出强度、瓦斯基本参数等地质资料。 2、抽排区根据瓦斯地质图,及时预测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和突出危险性并制定相应的防突措施。 3、地测科要绘制11-2煤层瓦斯地质图(1:5000),标明瓦斯

异常涌出地点及地质构造异常带。 4、通风负责划分矿井突出危险性区域。 第三条对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和突出煤层过断层,必须有前探钻孔资历料,以准确控制层位,探明瓦斯赋存情况。 第四条在突出煤层顶底板岩巷掘进过程中,地测部门必须定期验证层位,掌握施工巷道方向、层位和围岩变化情况,防止误穿突出煤层。 第五条地测科于每月月底前按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地质预报,预报要内容充实、图文并茂。 第六条每月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召开一次瓦斯地质分析会,有关职能部门参加。地测科要认真准备材料,总结上月工作面过断层情况,预测下月各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成对瓦斯的影响,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过断层期间的安全。 第七条地测科对地质构造的预测要准确、及时。 地质人员要经常深入井下,及时了解掌握采掘工作面的地质变化情况。

瓦斯地质

瓦斯地质 wasi dizhi coalbed gas geology 运用地质理论和方法,研究煤层瓦斯成分成因,赋存、运移规律,煤与瓦斯突出条件及预测,煤成气、煤层气可采性评价的学科。其任务是为煤矿瓦斯防治和煤成气、煤层气开发利用提供地质依据。 简史 瓦斯地质是20世纪70年代蕴酿,80年代在中国建立的新兴学科。它的萌芽期可追朔到20世纪50年代。杨力生在总结1956~1960年大同低瓦斯矿忻州窑矿三次严重瓦斯爆炸事故时发现,它们均与掘进巷道遇断层有关,进而在少数矿井进行瓦斯与地质关系的研究。七八十年代初,随着煤炭工业发展,瓦斯突出事故增加,瓦斯突出与地质条件相关的现象,被更多的通风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发现,要求地质人员参与研究。中国矿业大学、焦作矿业学院部分地质教师到四川、贵州、山西、吉林、甘肃、河南、湖南和江西等省的突出矿区、矿井进行了气源,赋存及其地质背景的调查,总结了瓦斯突出及其地质条件的初步规律,为防治突出提供了初步依据。1983年,杨力生主持编制《全国瓦斯地质图》。同年12月,煤炭工业部颁发《关于加强瓦斯地质工作的通知》。1985年,中国煤炭学会设立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并在部分煤炭高等学校开设《瓦斯地质》选修课。 在煤和瓦斯突出较严重的其它国家,同样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其中,以前苏联的资料较为丰富。他们在1951年设立了《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中央委员会》,苏联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参加了瓦斯突出与地质条件研究;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的А.И.克拉符佐夫(А.И.Кравцов,1967,1973,1980),乌克兰科学院地质技术力学研究所的В.Е.Забигайло (1980),苏联科学院矿产综合开发问题研究所的А.Г.Айруни (1987)等都有专门的论著出版,其内容涉及瓦斯地质各个方面,包括气体成因、含气形式、瓦斯运移和分带,地质因素对天然气分布影响,煤层瓦斯突出的地质条件,煤的微结构、煤内瓦斯赋存与运移的理论等。1980年,还出版了

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编制标准

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 编制标准 1、编图目的 1)作用 直接服务于 生产第一线:(1)瓦斯灾害预防措施 (2)瓦斯抽采措施 (3)综合治理瓦斯 (与瓦斯实时监测监控想结合) 2)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 以:(1)采掘工作面平面图 为地理底图 在:(2)准确预测瓦斯致灾参数指标 结合:(3)瓦斯地质 分析基础 编绘 要随采掘进程,随时:(4)收集 瓦斯资料 和 地质资料 (5)整理 瓦斯资料 和 地质资料 (6)填绘 瓦斯资料 和 地质资料及时编绘煤巷:(7)瓦斯涌出量 随 不同地质因素 变化曲线图 (8)煤与瓦斯 突出预测指标 变化剖面图 等 2、编绘内容和方法 1)地理底图——采掘工程平面图 2)内容: (1)断层 (2)褶皱 (3)陷落柱 等 (4)构造煤 以:采掘工作面日常构造煤 编录数据 为依据 按:瓦斯地质图图例 绘制 构造煤 厚度变化 沿 工作面 分布的 构造煤小柱状 (5)勘探钻孔 及 煤层柱状图 (6)顶底板 沙泥岩 分界曲线图 3)瓦斯内容 和 方法 (1)瓦斯涌出量点:A 、回采工作面 绝对瓦斯涌出量 B 、回采工作面 相对瓦斯涌出量C 、掘进工作面 绝对瓦斯涌出量(2)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 随 采掘进程 的 (3)瓦斯含量点 瓦斯压力点 (按 瓦斯地质图图例 填绘) (4)瓦斯放散初速度ΔP 煤的坚固性系数f 值 瓦斯突出危险性综合指标K 值 (按 瓦斯地质图图例填绘) (5)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指标:A 、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 max B 、最大钻屑量s max C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 2 (随 采、掘进程的变化曲线图) D 、突出预测指标R (6)瓦斯突出点:(按瓦斯地质图图例填绘,按表7、表8填写突出点统计表) (7)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 根据预测结果,将突出煤层划分为:A 、突出危险区B 、突出威胁区 C 、无突出区

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要求

三鑫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要求 矿井瓦斯地质图是揭示瓦斯地质规律,表达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瓦斯涌出量预测,反映瓦斯、地质和采掘工程信息的综合性图件。为规范瓦斯地质图内容,特要求如下: 一、编图内容 1、地质内容 煤层底板等高线,顶板泥岩厚度等值线,煤层上覆基岩厚度等值线,井田地质勘探钻孔,煤层露头,向斜,背斜,断层,陷落柱,火成岩分布,煤层厚度,煤层厚度等值线。 2、瓦斯内容 (1)瓦斯涌出量点: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点,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点; (2)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绘制绝对瓦斯涌出量实测等值线与预测等值线; (3)瓦斯涌出量区划; (4)瓦斯含量点和瓦斯含量等值线(包括实测线和预测线); (5)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参数:瓦斯压力P、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f值,瓦斯突出危险性综合指标K 值,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钻孔最大瓦斯涌出初速度qmax、钻孔最大钻屑量smax等;

(6)瓦斯突出危险区界线; (7)瓦斯压力点,瓦斯压力等值线(包括实测线和预测线); (8)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点[包括瓦斯突出强度(突出煤量、涌出瓦斯量),突出时间(年、月、日)、标高、埋深等] ; (9)煤层瓦斯风化带。 二、绘制要求 1、矿井瓦斯地质图采用采掘工程平面图作底图进行编制,比例尺选取1:2000或1:5000。 2、矿井瓦斯地质图以瓦斯和地质内容为主体,为突出表现瓦斯分布和影响瓦斯分布的地质因素等主体内容,可对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内容进行简化,主要内容见下表。 矿井瓦斯地质图底图编绘主要内容

3、煤层底板等高线等高距,对应比例尺1:2000、1:5000选取20m、50m,在褶皱、断层影响部位及近水平煤层,可增大或减小等高线间距。 4、绝对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等值距可选择5m3/min、 10m3/min等; 5、瓦斯含量等值线,按瓦斯含量等值距2m3/t绘制。煤层瓦斯含量超过8m3/t,应绘制8m3/t煤层瓦斯含量等值线(宝雨山公司所属矿井煤层瓦斯含量超过6m3/t,应绘制6m3/t煤层瓦斯含量等值线); 6、瓦斯压力等值线,按瓦斯压力等值距0.2MPa绘制。矿井煤层瓦斯压力超过0.74MPa,应绘制0.74MPa煤层瓦斯压力等值线; 7、按照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结果,绘制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界线。 8、煤层厚度(用柱状表示),并标明软分层厚度; 9、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点、回采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点,按采掘进度每一个月绘制一个点; 10、采掘工程进度每月填绘一次; 11、瓦斯内容按照矿井瓦斯地质图图例进行绘制,地质及其它内容按照《煤矿地质测量图例》绘制。 12、瓦斯地质图每季度修改一次,矿总工程师审查并签字批准。 三、编写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

瓦斯地质说明

一、编制说明及采面概况 (2-3)13130工作面位于东三采区进风行人下山东翼,工作面北部、南部均为未采动的(2-3)煤实体,该面为(2-3)煤上分层,黑色,煤岩成份以亮煤为主,沥青光泽,条带状构造,内生裂隙发育,裂隙被方解石脉充填,含夹矸两层,夹矸为灰黑色泥岩及灰白色砂岩,累计厚 0.8m,煤层有益厚度4.8m,(2-1)煤与(2-3)煤在工作面中部已合并,东西部未合并,煤层倾角8—15度。该面走向长1020米,倾斜长125米。该面地质构造简单,掘进过程中没有揭露断层,由于巷道沿底掘进,且煤体较破碎,巷道压力显现明显。该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层顶板灰黑色泥岩为隔水层。该面生产期间绝对瓦斯涌出量为7m3/min左右,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必须实行瓦斯抽放,特制定本设计,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采煤方法 该面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回采,综合机械化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三、通风状况 该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上行通风,工作面设计风量650m3//min。 四、瓦斯地质 该面在上、下巷掘进期间瓦斯涌出量较大,在正常回采时期绝对瓦斯涌出量在7m3/min左右,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燃发火期为1个月。总之,瓦斯是影响该面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仅用通风方式无法有效解决瓦斯问题。由于该面瓦斯主要来源是本煤层瓦斯释放,根据以往工作面瓦斯治理成功经验,将对该面采用上隅角瓦斯抽放为主,风排瓦斯为辅的综合治理方法。

五、瓦斯抽放设计 (一)瓦斯抽放的必要性 1、首先计算(2-3)13130工作面可以供给的最大风量 Q m=SV·60 式中:Q—工作面可以供给的最大风量 m3/min S—有效通风断面取S=6.0m2 V—《规程》气体最高风速4m/S 则:Q m=6×4×600=1440m3/min 2、计算通风可以稀释排走的瓦斯量 q=C·Q m/100K 式中:q—风排瓦斯量 m3/min C—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为了确保该面安全回采,C取0.5。 K—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45 则:q=0.5×1440/100×1.45=4.96m3/min 3、从前面瓦斯涌出预测可以看出,(2-3)13130工作面回采时瓦斯绝对涌出量为7m3/min左右,而在极限风速情况下,风排瓦斯量为 4.96m3/min时,而剩余的2.04m3/min瓦斯无法排出。根据《规程》规 定“一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一个掘进工作面涌出量大于3m3/min,采用通风方法不合理时,应采用抽放瓦斯措施。因此对(2-3)13130工作面采取瓦斯抽放措施是必要的。 (二)抽放方法的选择 根据前面瓦斯涌出来源分析,该面瓦斯涌出主要来源为本煤层的瓦斯涌出,工作面回采时放顶煤后,煤层内赋存的瓦斯会大部分涌入到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