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砂、河砂(水泥混凝土用)试验检测报告记录表
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30
堆积密度容量筒
2019/1/11
31
摇筛机
2019/1/11
32
三、砂的质量
3.1.3天然砂的含泥量应符合3.1.3的规定 表3.1.3砂中含泥量 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 C55~C30 ≤C25 含泥量(按质量计)≤2.0 ≤3.0 ≤5.0 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 C25混凝土用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前言 总则 砂的质量要求 石的质量要求 验收、运输和堆放 取样和缩分
定义
砂
人工砂
岩石经除土破损、机械破碎、筛分 而成的,公称直径小于5.00mm 的岩石颗粒。
天然砂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公称直径 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混合砂
由天然砂和人工砂按一 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三、砂的质量要求
颗粒级配与细度模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颗粒级 配指的是砂的各粒径组成情况,即“大小搭配情 况”,而细度模数反映的是颗粒的粗细程度。 3.1.2砂筛应采用方孔筛。砂的公称粒径、筛的 公称直径与方孔筛的边长应符合表3.1.2-1
砂(除特细砂外)按公称直径630μm筛孔的累 计筛余量(以质量百分率)分成三个级配区。且 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3.1.2-2中的某一区内。 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3.1.2-2中的累计筛余相 比,除公称粒径为5.00mm和630μm外,允许稍 有超出分界线,但总量百分率不应超过5%. 当天然颗粒级配不符合本标准的3.1.2-2条时, 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 土质量,方可使用
查表或绘制筛分曲线,根据累计筛余百分率,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 年6月l日1 总则1.0.1为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和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1.0.3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1.0.3 砂和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天然砂 natural sand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小于 5mm的岩石颗粒。
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
2.1.2 人工砂 artificial sand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mm的岩石颗粒。
2.1.3 混合砂 mixed sand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2.1.4 碎石 crushed stone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公称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
2.1.5 卵石 gravel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大于 5.00mm 的岩石颗粒。
2.1.6 含泥量 dust content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2.1.7 砂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ands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 的颗粒的含量。
2.1.8 石的泥块含量 clay lump content in stones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0mm 的颗粒的含量。
2.1.9 石粉含量 crusher dust content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石相同的颗粒含量。
2.1.10 表观密度 apparent density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JGJ52-2006_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年6月l日1总则1.0.1为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 人工砂和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 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1.0.3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1.0.3砂和石的质量要求和检验, 除应符合本标准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天然砂 natural sand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 公称粒径小于 5mm的岩石颗粒。
按其产源不同 , 可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
2.1.2人工砂 artificial sand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mm的岩石颗粒。
2.1.3混合砂 mixed sand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2.1.4碎石 crushed stone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公称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
2.1.5卵石gravel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公称粒径大于 5.00mm 的岩石颗粒。
2.1.6含泥量dust content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2.1.7砂的泥块含量clay lump content in sands砂中公称粒径大于 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 m 的颗粒的含量。
2.1.8石的泥块含量clay lump content in stones石中公称粒径大于 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 2.50mm 的颗粒的含量。
2.1.9石粉含量crusher dust content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石相同的颗粒含量。
2.1.10表观密度 apparentdensity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骨料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骨料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 掌握骨料的粒度分析、级配和强度测试方法;3. 分析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4. 评估骨料的质量和适用性。
二、实验材料1. 骨料:天然砂、碎石、机制砂、河砂等;2. 仪器设备:筛分器、量筒、标准筛、试验台、试验机等;3. 试剂:水、水泥等。
三、实验方法1. 骨料粒度分析:采用筛分法,将骨料过筛,记录各筛孔的筛余量,计算各粒径级别的骨料含量。
2. 骨料级配分析:绘制骨料级配曲线,根据曲线判断骨料级配类型。
3. 骨料强度测试:采用压缩试验方法,测试骨料的抗压强度。
4. 骨料质量评估:根据骨料的粒度、级配、强度等指标,评估骨料的质量和适用性。
四、实验步骤1. 骨料粒度分析:(1)称取100g骨料,放入筛分器中,按筛孔大小依次过筛;(2)记录各筛孔的筛余量,计算各粒径级别的骨料含量;(3)绘制骨料级配曲线。
2. 骨料强度测试:(1)将骨料样品洗净、晾干,放入试验机中;(2)以2.5kN/s的速率进行压缩试验,记录骨料的抗压强度;(3)重复试验3次,取平均值。
3. 骨料质量评估:(1)根据骨料的粒度、级配、强度等指标,评估骨料的质量和适用性;(2)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骨料质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骨料粒度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骨料的粒度分布较为均匀,符合工程要求。
2. 骨料级配分析:根据骨料级配曲线,该骨料属于II区级配,适用于混凝土工程。
3. 骨料强度测试:实验结果显示,骨料的抗压强度为80MPa,符合工程要求。
4. 骨料质量评估:根据实验结果,该骨料质量较好,适用于混凝土工程。
但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控制骨料的粒度、级配和强度,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六、结论通过本次骨料实验,我们了解了骨料的基本性质和分类,掌握了骨料的粒度分析、级配和强度测试方法,分析了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评估了骨料的质量和适用性。
实验结果表明,该骨料质量较好,适用于混凝土工程。
普通混凝土用砂检验报告

普通混凝土用砂检验报告普通混凝土是指由水泥、砂、骨料和水按照一定的配比,经过搅拌、浇筑、凝固、硬化等工艺制成的建筑材料。
其中,砂是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它对混凝土的性能和品质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使用砂料之前,需要进行砂的检验,以确保砂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本次检验的砂料采样来自建筑工地,在实验室中对该砂料进行了详细的检验和分析。
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砂质含量、粒度分析、含泥量、含碳酸盐量和含有机物量等方面。
首先进行了砂质含量的检验。
该项检测结果显示,砂的质量占比为62.3%,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说明该砂具备了良好的材料性能。
紧接着进行了粒度分析的检验,通过堆积密度和筛分试验,我们得到了该砂料的粒度曲线。
图表显示,该砂的粒径分布较为均匀,符合混凝土制备的要求。
然后对砂料进行了含泥量的检测。
结果显示,该砂的含泥量为 2.1%,虽然未达到标准要求的2%以下,但对普通混凝土的制备并无太大影响。
随后进行了含碳酸盐量的检验,结果显示该砂中的碳酸盐含量为0.8%,符合要求。
最后,对砂料中的有机物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有机物含量为0.5%,符合普通混凝土制备的要求。
综上所述,通过对该砂料的检测,我们得出结论:该砂质量良好,符合普通混凝土制备的要求。
然而,希望工地能够在砂料的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注意防潮、防雨,并在使用前对砂料进行筛分和洗涤处理,以确保混凝土制备的品质。
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次检验仅对该砂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检测,如需进一步了解该砂的其他性能(如抗压强度、导热系数等),还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测和分析。
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年10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通知建标〔1992〕930号根据建设部(89)建标计字第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52—92,自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
原部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7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12月30日目次1总则2术语、符号2.1术语2.2符号3质量要求4验收、运输和堆放5取样与缩分5.1取样5.2样品的缩分6检验方法6.1砂的筛分析试验6.2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法)6.3砂的表观密度试验(简易法)6.4砂的吸水率试验6.5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6.6砂的含水率试验(标准方法)6.7砂的含水率试验(快速方法)6.8砂的含泥量试验(标准方法)6.9砂的含泥量试验(虹吸管方法)6.10砂的泥块含量试验6.11砂中的有机物含量试验6.12砂中的云母含量试验6.13砂中的轻物质含量试验6.14砂的坚固性试验6.15砂中硫酸盐、硫化物含量试验6.16砂中的氯离子含量试验6.17砂的碱活性试验(化学方法)6.18砂的碱活性试验(砂浆长度方法)附录A砂检测报告表附录B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加说明1总则1.0.1为合理选择和使用天然砂,保证所配制混凝土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的质量检验。
特细砂混凝土及山砂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尚应遵照有关的专门标准执行。
水泥砂浆配合比验证报告

水泥砂浆配合比验证报告
水泥砂浆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其配合比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本次验证旨在验证某地区常用水泥砂浆配合比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一、材料准备
(一)水泥:选用某地区市场上销售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二)砂子:选用粒径为0.15~2.0mm的天然河砂。
(三)水:选用本地自来水。
二、配合比设计
依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经验,确定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为水泥:砂子:水=1:3:0.45,即水泥100kg,砂子300kg,水45kg。
三、试验方法
1、混合料的制备
将所需的水泥和砂子按照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混合,先将干拌料搅拌均匀,然后慢慢加入水进行混合,直至混合均匀、无明显颜色区分为止。
2、强度测定
将混合好的砂浆坯在规定的模具内振实,使表面平整,然后在试验室条件下放置28天,再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3、流动性测定
将混合好的砂浆坯注入一个30cm高的漏斗中,从漏斗下端开始放水,放水量为砂浆干重的10%,观察砂浆的流动情况,记录其流动时间,并计算流动度。
四、试验结果
1、强度试验
经过28天的养护,砂浆的抗压强度测试结果为:平均值为
18.6MPa,达到设计标准,各样品强度均匀,符合要求。
2、流动性试验
砂浆在试验过程中流动良好,流动时间大于20秒,流动度达到了要求,符合设计标准。
五、结论
通过对水泥砂浆配合比的验证试验,可以确定,某地区常用的水泥砂浆配合比为水泥1:砂子3:水0.45,在硅酸盐水泥和天然河砂的基础上,可以获得较好的强度和流动性表现。
为建筑施工提供了合理性和稳定性保障。
机制砂与河砂参配在混凝土拌制中的试验研究

机制砂与河砂参配在混凝土拌制中的试验研究发布时间:2021-01-20T12:45:21.94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作者:高富立朱毅刘海亮[导读] 摘要: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对混凝土需求量不断增加,混凝土的原材料就显得尤为关键。
中建八局西南公司成都 610041摘要: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对混凝土需求量不断增加,混凝土的原材料就显得尤为关键。
其中细骨料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大部分地区的细骨料都是由河里开采出的河砂而来,由于河砂的数量越开采就越少,并且部分地区的河砂砂质细不能直接作为细骨料运用到混凝土中。
因此,研究用机制砂来代替部分河砂作为混凝土材料中的细骨料很有必要。
关键词:机制砂河砂混凝土性能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the demand of concrete is increasing,the raw material of concret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ine aggregate is the key to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concrete,most areas of fine aggregate are from the river sand mined from the river,because the amount of river sand mining is less,in addition,the fine sand in some areas can not be directly used as fine aggregate in concrete.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use machine-made sand to replace part of river sand as fine aggregate in concrete.0 引言随着国家的强大,国家建设工程在不断的扩大,混凝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于混凝土原材料的需求也在相应的增加,可以说,我国有着丰富的天然资源,但随着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需求,天然资源的日渐显得紧张,特别是天然河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YP-20200102-XJLTRS-
001 天然砂
JTG/T F50-2011
/
主要仪器设备及 恒温干燥箱(JL-011)、浸水天平(JL-005)、电子称(JL-002)、标准方孔筛(JL-006)
编号
、容量瓶(HX-015)等
产地
淮滨砂厂
类型规格
Ⅱ区中砂
代表数量
/
序号
检测项目
技术指标
检测结果
试验结果
(mm)
Ⅰ区
Ⅱ区
Ⅲ区 累计筛余(%) 级配区属 细度模数 粗细程度
9.5
0
0
0
0
4.75
10~0
10~0
10~0
4.9
2.36
35~5
25~0
15~0
19.6
1.18 0.6
65~35 85~71
50~10 70~41
25~0 40~16
32.6 59.7
Ⅱ区
2.9
中砂
0.3
95~80
92~70
85~55
87.7
0.15
100~90
100~90
100~90
96.5
<0.15
/
/
/
/
检测结论:
经检测,该天然砂样品的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均符合
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的技术要求。
备 注:
/
试验:
审核:
签发:
日期:
年
月
日 (
13
有机质含量判定
/
/
/
14
密度试验结果
表观密度
g/cm3
2.672
表观相对密度
2.678
表干密度
g/cm3
/
表干相对密度
/
毛体积密度
g/cm3
/
毛体积相对密度
/
堆积密度
g/cm3
1.512
吸水率
(%)
/
紧密密度
g/cm3
/
堆积空隙率
(%)
43.4
15
颗粒分析
筛孔尺寸
标准规定累计筛余值(%)
第 1 页,共 1 页
细集料试验检测报告(水泥混凝土用)
JB010203
试验室名称: xxxx
报告编号:
BG-20200102-XJLTRS001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xxxx有限公司 xxxx工程 水泥混凝土
JTG E42-2005 洁净、无杂质
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判定依据
结果判定
1
含泥量
(%)
≤3.0
1.2
合格
2
泥块含量
(%)
≤1.0
0.4
合格
3
含水率
(%)
/
/
/
4
砂当量
(%)
/
/
/
5
云母含量
(%)
/
/
/
6
膨胀率
(%)
/
/
/
7
坚固性指标
(%)
/
/
/
8
三氧化硫含量
(%)
/
/
/
9 10
棱角性试验
间隙率
(%)
流动时间
(S)
/ /
/ /
/ /
11
亚甲蓝值
(%)
/
/
/
12
压碎指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