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一体化政策的实践与体会
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教育厅等关于开展2012年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工作的通知

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教育厅等关于开展2012年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2.05.25•【字号】浙卫发[2012]114号•【施行日期】2012.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人力社保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2年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工作的通知(浙卫发[2012]114号)各市、县(市、区)卫生局、发改委(局)、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财政局: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浙江省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浙发改规划〔2011〕1207号)精神,落实我省医改工作总体部署,切实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努力缓解农村卫生人才紧缺状况,经研究,2012年继续实施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承办院校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州师范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大学和丽水学院承担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层次的社区医生培养任务。
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湖州师范学院承担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层次社区医生培养任务。
二、招生计划2012年全省定向培养专科层次农村社区医生计划808名,本科层次农村社区医生计划489名。
2013年起,各地培养计划应由卫生、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共同商定,并报当地政府批准后,汇总上报省卫生厅。
三、招录与招聘2012年起,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工作实行招生与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并轨进行。
按照“先填志愿,择优选拔,后签协议”的原则,按考生户籍以县(市、区)为单位实施定向招生(招聘)。
本科安排在第二批提前录取,专科安排在第三批提前录取。
各县(市、区)卫生、人力社保部门应在高考成绩公布前,按照公开招聘规定和招生计划,发布定向培养招生(招聘)公告。
2024年乡村医生培训心得体会(二篇)

2024年乡村医生培训心得体会近期,响应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号召,我有幸参加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河北省卫生计生委联合主办的“卫生计生人才强基层工程—乡村医生培训”项目的授课活动。
今天,我想给大家谈一下对乡村医生培训的心得体会。
《旧唐书·许胤宗传》载:“医者意也,在人思虑。
”强调行医治,贵在思考。
”乡村医生担负着村民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因为贴近村民,所以一有症状村民最先接触的就是乡村医生,也就是说乡村医生诊治的健康问题大部分是疾病的早期未分化阶段,这些问题或者症状可能会是一过性,常常具有隐蔽性,因此乡村医生看病要有整体观、全人观、综合观,才能做到不误诊和漏诊,但是也要开扩思路,识别疾病的急慢轻重,掌握转诊指征,以免贻误病情。
乡村医生要拥有正确的临床思维,需要做好“三广”:知识要渊广在乡村看病有下面几个特点,一患者往往是医生熟悉的乡村百姓、街坊邻居;二首诊患者多;三缺乏检测仪器设备,只能靠物理诊断或临床经验判断疾病;四村卫生室离上级乡镇医院较远,遇到急病需要能及时做到急救处理;五缺乏上级医师及时指导和专科会诊。
因此,乡村医生看病独立性强,要想减少误诊漏诊,必须要多加学习疾病知识,“如果你想不到它,你就绝不会诊断它!”见多识广才能为临床提供思路,清楚的判断病情。
要培养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能力性,还要查看报刊网络文献,了解当前医学前沿信息,更要积极参加培训班多听听上级医师的经验介绍,扩宽自己的知识范畴,要善于总结自己看病的经验与体会,从病人身上去学习,还要定期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举例为证,患者以头晕症状就诊,可能会是:脑血管疾病、耳石症、梅尼尔综合征、感染、癌症、贫血、神经官能症等等,头脑里有这些疾病概念或知识,再结合他的病史、症状、体征、年龄、性别、伴随疾病、心理、睡眠等综合来考虑,就能得出最大可能的诊断。
思维要宽广乡村医生本身就是全科医生,看病应以全科理论为基础,要具有跨学科、跨领域、多层面、广范围认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乡村医生培训心得体会范本(五篇)

2024年乡村医生培训心得体会范本____省为切实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农村在岗中医药人才培养,提高乡村医生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逐步实现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的转化,由政府出资与高校联合培养乡村医生,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承担了山东省卫生厅下达的基层无学历卫生技术人员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任务。
几年来,学校立足于农村医疗卫生的实际需要,建立了完善的乡村医生培养模式,全方位地为农村和基层卫生事业服务,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乡医办学经验。
我就乡医培训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
为确保乡医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学校根据学员特点及知识需求情况,在教师配备上选择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较强、教学水平较高的“双师素质型”教师担任教学培训任务。
学校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成人医学教育规律,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知识,把握成人心理和成人教育特点,开展学员的医学知识需求情况调查,定期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座谈会,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二、改革教学内容根据乡医实际需要,改革教学内容,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内在要求。
首先,突出实用、适用、够用、合用的原则。
强调淡化学科意识,强化学科特色,适当缩短纵深,拓宽知识广度,从而达到培养实用性中医药人才的目标。
其次,突出实践训练、重视实际技能的提高,增大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验、实训课时的比例,增加了一些适应基层实际需要的新的实验、实训内容,重点突出中医药优势和特色内容,强化核心课程、骨干课程,新开适合农村和社区实际需要的课程。
再次,突出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特点,强调一专多能。
三、加强教学科学化管理加强教学科学化管理,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
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作为提高乡医培训教学质量的基础,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框架。
一是校长是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每次乡医培训前召开一次有明确主题的教学管理工作会议,推进乡医教学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
医共体建设工作感言

自医共体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有幸参与其中,亲眼见证了这一项重大改革在基层医疗领域的深入推进。
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意义,也感受到了医共体建设工作带来的深刻变革。
在此,我想借此机会,表达我对医共体建设工作的几点感悟。
首先,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旨在整合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在医共体建设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以下几点:一、医共体建设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过去,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医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
医共体建设通过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实现了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优质医疗资源能够更好地下沉到基层,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参与了医共体成员单位的资源整合工作,亲眼见证了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的改善和软件服务的提升。
二、医共体建设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共体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促使患者合理就医,降低就医成本。
同时,医共体内部建立了双向转诊机制,实现了患者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无缝衔接。
我在参与医共体建设过程中,见证了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质量上的显著提升,如诊疗水平、医疗技术、医疗服务态度等。
三、医共体建设有利于推动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医共体建设为医疗卫生人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优秀医疗卫生人才下沉基层,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在医共体建设过程中,我参与了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见证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壮大。
四、医共体建设有助于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医共体建设通过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在医共体建设过程中,我参与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工作,感受到了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的逐步缓解。
在医共体建设工作中,我还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医共体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医共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2024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本(三篇)

2024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本回顾这次农村卫生人员培训, 我深感受益匪浅。
培训过程中, 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新技能, 并从与其他卫生人员的交流中汲取了丰富的经验, 让我对农村卫生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下面, 我将从三个方面总结我的培训心得体会。
一、知识更新与技能提升在这次培训中, 我接触了很多新的医学知识和最新的卫生政策法规。
课程内容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基层卫生服务等多个方面, 使我对农村卫生工作的全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课程中, 我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操作技能, 比如给注射、常见急救处理等等。
这些知识的学习将直接提升我的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 对我今后的农村卫生工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经验交流与思维拓展与来自不同地区的卫生人员进行交流是这次培训中最有收获的一部分。
通过与他们分享经验和交流技巧, 我不仅了解了各地区不同的卫生工作实践情况, 还学到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
与他们的互动使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 也激发了我创新工作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同时, 培训中的团队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也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责任与使命感加强此次培训中, 老师们经常强调卫生人员的责任与使命感, 使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一名农村卫生人员, 我们肩负着保障农民群众的健康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的使命。
通过培训, 我对这个责任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 也更加明白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种责任感将成为我今后工作的动力, 我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为农村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知识的更新和技能的提升, 我对农村卫生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经验的交流和思维的拓展, 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动力;通过责任和使命感的加强, 我明白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相信, 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会牢记这次培训的收获, 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为农村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绍兴市马山社区责任医生制的实施与体会

绍兴市马山社区责任医生制的实施与体会作者:单卫昌王建杨志明严淑云高云林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年第10期【摘要】2005年绍兴市马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了社区责任医生制。
三年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老年困难及残疾人的管理、妇儿保健管理、高血压等慢性病管理、开突发性公共卫生管理等工作,社区责任医生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认可,医患关系明显改善。
社区居民对中心的满意率98.5%,对责任医生的知晓率99.5%,各类慢性病患者管理率100%。
【关键词】社区责任医生制;实施;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113-012005年绍兴市马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市卫生局的工作要求,在马山社区开展了社区责任医生制工作,经过3年的积极努力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马山社区的基本情况马山社区位于绍兴市袍江工业区,辖区共41平方公里,下属4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社区常住人口52380人,外来人口21320人。
社区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2具体做法2.1熟悉环境、准备社区基本资料每个村/居的妇女主任作为联络员,协助社区医生熟悉情况,社区的周边地理环境,如绿化、河流,整个社区面积、周边的厂矿、企事业单位、学校、幼儿园等。
2.2组建团队,制定工作职责马山社区服务中心根据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各村/居的分布情况,设立10个团队,每个团队5~7人不等,保证每个村/居有2名社区责任医师。
2.3工作内容2.3.1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利用农民健康体检工程,结合责任医生上门走访调查,建立起社区居民系统的健康档案,完善健康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特别是掌握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困难残疾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人群资料信息。
2.3.2老年困难及残疾人的管理老年困难及残疾人,大多行动不便,有写长期卧病在床,对于这些人群,社区责任医生做好重点管理,每月3~4次定期上门服务,进行健康咨询、用药指导、体格检查、送医送药等服务,发放社区医生联系卡,做到随叫随到,尽力满足他们的医疗需求。
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床边教学考试的分析及启示

1 . 5 周, 传染病学 1 周, 五官科学 O . 5 周, 急救 医学 O . 5 周。
表 l 临床 医学专业( 定向培养) 学生床边教学考试成绩各学科得分率
注: 得分率 < 5 0 %
2 . 在床边 教学 理论考试 卷 中 , AI 型题 为 7 1 题, A 2型 题
用型全科 医学人才具有一定 的借鉴作 用。 [ 关键词 ] 定向培养 ; 床 边教 学 ; 考试 [ 中图分类号 】 G 4 2 4 . 7 4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1 7 0 1 . 2 0 1 3 . 0 2 . 0 0 3
教 学经 验 , 以期获得更好的床边教学效果 。 本次床边教学 理论 考试试 卷 由内科学 、 外科 学 、 妇产 科
表2 A 1型题和 A 2型题得 分率比较
选择题 ) 。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 学校 是浙 江省农 村社 区 医生定 向培
养工作 的首批三所招生高校之一 , 为满足农 村社 区卫 生机构
“ 医疗 、 预防、 保健 、 康复 、 健康教育 、 计划生 育指导 ” 六 位一体
的人才 岗位需求 , 学校在对农村社 医生定 向培养学 生的教
总人数为 2 1 0人 , A l 型 题答对学生数为 l 4 2 . 9 3 4 - 3 3 . 0 3 , 得分
为2 9 题, 参加 考试 的 2 0 0 9 级临床 医学专业 ( 定 向培养 ) 学生
率为 6 8 . 0 6 %4 -1 5 . 7 3 %; A 2型题 答 对 学 生 数 为 l 5 6 . 2 8±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是中国政府为了改善农村地区医疗水平和缓解农村医疗资源不足的一项重要措施。
该政策通过特殊选拔和培养一批热爱农村、愿意扎根农村的医学生,并在完成学业后回乡执业,来解决农村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的实施,对于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医务人员匮乏,导致部分农村居民因为就医不便而被迫忍受疾病的折磨。
而通过引进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可以增加农村医务人员的数量,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的实施还可以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优秀的医学生回到农村执业,可以带来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提升当地的医疗水平。
同时,这些医学生还可以发挥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医务人员来到农村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队伍的建设。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健康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而医疗是保障健康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高农村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可以增强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另外,医学生在农村执业还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的实施可以促进城乡差距的缩小。
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不足是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引进医学生到农村执业,可以缩小城乡医疗服务水平的差距,使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当的医疗服务,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然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和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对于一些年轻的医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适应困难。
其次,农村地区医疗服务需求的特点和规模较大,对于医学生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由于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支持,也给医学生的执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应进一步完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卫生经济》 第 33 卷 第 1 期 (总第 371 期) 2014 年 1 月
浙江省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一体化政策的实践与体会
方才妹①, 曹启峰①, 沈堂彪①, 张琪峰①, 高 榕①, 马伟杭①
摘 要 浙江省自 2007 年开展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工作 , 经 历 了 试 点 、 推 广 和 完 善 阶 段 , 紧 紧 围 绕 基 层 实 用 型 卫 生 人 才 “进得来、 下得去、 用得上、 留得住” 的目标, 制定并完善了 “招录、 培养、 使用” 等关键环节的一体化政策, 保障了定向 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工作有序推进, 满足了基层群众多层次、 多样化及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缓解了基层人才紧缺的 “瓶 颈” 问题, 促进并支撑了农村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rural community doctor; directed education; policy;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Zhejiang First-author’s address Audit of Education, Zhejiang Minister of Health, Hangzhou, 310006,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MA Wei-hang, E-mail: mwh@
考生再与户籍所在县 (市、 区) 卫生局签订定向培养协 议, 按高分到低分顺序招录。 “先填志愿, 后签协议” 的 方 式 节 约 了 大 量 的 人 力 、 物 力 和 财 力 。 2012 年 起 , 实行了 “招录与招聘并轨” 政策, 即将事业单位人员招 聘环节提前至高考招录环节中, 经历高考、 志愿填报、 体检、 公示、 协议签订和投档录取等流程, 毕业后按协 议到农村社区工作即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 “招录与 招聘并轨” 政策的实施, 解决了定向培养身份人事待遇 问题, 大大提高了有志青年投身农村卫生事业的积极 性, 提前稳住了人心。 2.1.3 招录范围政策。 浙江省定向培养招录范围经历了 从 全 省 到 各 市 再 到 各 县 (市 、 区 ) 的 范 围 历 程 。 2007 年湖州市试点时, 招录范围面向浙江省户籍高考生; 2009 年 全 省 试 点 时 , 招 录 范 围 面 向 浙 江 省 各 市 域 户 籍 高 考 生 ; 2010 年 起 , 招 录 范 围 面 向 各 县 (市 、 区 ) 域 户籍高考生。 以县 (市、 区) 域户籍为范围的招录, 解 决了财政经费投入与编制使用属地化等问题, 重要是解 决了人员 “本土化” 的适应性和融合性, 更能使定向培 养生留得住。 2.2 培养环节政策 2.2.1 培养经费政策。 经学校正式录取并已签订定向就 业协议的学员, 专科与本科在校期间的学费、 住宿费、 生活补助费等分别按每人 2.6 万元和 4.6 万元标准补助, 由委托定向培养用人地财政承担, 学员在校期间按补助 总 额 的 40%支 付 , 毕 业 到 岗 后 一 次 性 补 助 剩 余 60%部 分, 具体按签订的协议执行。 协议明确双方违约责任, 并严格履行。 定向培养生可享受在校学生同等的奖、 助、 贷学金政策。 省级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 的学员按类别给予经费补助。 2.2.2 培 养 质 量 保 障 政 策 。 各 承 办 院 校 根 据 国 家 教 育 部、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有关规定和农村卫生服务发 展需求, 科学制定并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培养院 校和实习基地多方形成合力, 实施 “校地共育” 模式, 共同关注培养过程。 同时, 将执业医师资格考取率作为 承办院校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之一。 将执业医师资格考 取作为学员聘用为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重要条件。 2.3 使用环节政策 2.3.1 就业政策。 定向培养生毕业后按照签订的定向就 业协议, 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县 (市、 区) 的农村社区工 作, 具体工作单位由卫生部门与人力社保部门确定后, 用人单位与定向培养生签订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 服 务期不少于 5 年。 定向培养生不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县 (市、 区) 的农村社区工作的, 应返还各级政府实际支 付的定向培养补助经费及相关费用。 2.3.2 待 遇 保 障 。 2009 年 明 确 , 在 服 务 期 限 内 享 受 农 村社区同类人员薪酬待遇, 单位要为其办理各类社会保 险。 定向培养学员去欠发达地区或海岛, 服务满两年并
关键词 农村社区医生; 定向培养; 政策; 实践与体会; 浙江 中图分类号 R1-9; F24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3-0743(2014)01-0035-04 DOI 10.7664/CHE20140110
The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 of the Integrated Policy on the Directed Education of Rural i-mei, CAO Qi-feng, SHEN Tang-biao, et al.//Chinese Health Economics, 2014,33(1):35-38
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实施, 浙江省基层医疗保障体系 不断完善, 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硬件不断健全, 基层卫 生人才队伍建设却面临极大挑战, 基层卫生事业可持续 发展也遇到了人才缺乏的 “瓶颈” 。 [1-2]
为解决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乏人乏术的困境, 浙江 省的湖州市于 2007 年首先开展了定向培 养农村社区医 生 试 点 工 作 。 2009 年 , 全 省 11 个 市 52 县 ( 市 、 区 ) 开 展 了 定 向 培 养 工 作 , 到 2013 年 达 65 县 (市 、 区 )。 浙江省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工作起初主要实现定向区 域范围招生、 定向区域范围就业和定向院校培养, 同时 免除学费、 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 但实践过程中, 遇到了 招录环节、 培养环节和使用环节等一些问题, 如招录程 序繁琐、 在校生学习动力缺乏、 毕业后身份待遇问题及 职业发展规划不清等 [3]。 5 年来, 浙江省卫生、 财政、 发 改、 教育、 人力社保等部门协同研究和完善了有关政策, 形成了从 “招录、 培养、 使用” 等环节的一体化政策。 1 定向培养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浙江省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工作经过 5 年的实 践, 遇到了以下几方面主要问题: 1.1 招录环节的问题 1.1.1 招录程序问题。 定向培养是有计划、 有协议、 有
① 浙江省卫生厅 杭州 310006 作者简介: 方才妹 (1969-), 女, 大学学历, 主治医师; 研 究方向: 医学教育管理; E-mail: 15968138010@。 通讯作者: 马伟杭, E-mail: mwh@。
Chinese Health Economics Vol. 33 No. 1(Sum No. 371) Jan. 2014
· 35 ·
浙江省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一体化政策的实践与体会— ——方才妹 等
其余地区均未明确就业后待遇保障, 政策的不确定性, 导致高考学生参与定向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部分定向培 养生中途弃学, 造成资源浪费。 1.3.2 个人职业发展问题。 定向培养生从入学至入岗的 相关政策较明确, 但毕业后的能力提升和长期的职业发 展路径未有明确, 会让学生感觉一辈子呆在农村, 无盼 头与奔头的感觉, 也影响 “用得上与留得住” 的实现。 1.4 部门间政策协调与落实的问题
为使卫生人才 “下得去、 用得上、 留得住”, 浙江 省将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工作作为民生工程来抓, 列 入了省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 定向培养政策的制定与完 善, 由省卫生部门牵头, 省发改、 财政、 人力社保、 教 育等部门协同参与, 共同研究, 着力做好顶层设计, 加 强区域协调, 上下联动, 确保政策的合法性、 合理性、 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形成了 “招录、 培养、 使用” 的 “ 一 揽 子 政 策 。 2009—2013 年 每 年 省 卫 生 、 “ 发 改 ” 、 财政、 “人力社保” 以及 “教育” 等 5 部门联合下发 《关于开展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工作的通知》, 即浙卫 发 〔 2009〕 82 号 、 浙 卫 发 〔 2010〕 102 号 、 浙 卫 发 〔 2013〕 143 号 、 浙 卫 发 〔 2012〕 114 号 和 浙 卫 发 〔2011〕 66 号。 2.1 招录环节政策 2.1.1 培养计划政策。 根据区域卫生事业发展战略和区 域卫生人才发展规划, 浙江省坚持 “按需培养” 的原 则, 由县 (市、 区) 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当年度培养需 求, 并商当地发改、 人力社保、 财政等部门, 并报当地 政府批准后, 汇总上报省卫生厅。 省卫生厅与教育厅将 根据各地需求并结合院校培养能力统筹确定培养计划。 按需确定培养计划政策, 一方面与卫生人才岗位需求衔 接, 另一方面与财政培养经费投入衔接, 还与人员编制 身份人事政策衔接。 2.1.2 招录流程政策。 总体原则是: 本科生第二批提前 录 取 , 专 科 生 第 三 批 提 前 录 取 。 2009 年 , 浙 江 省 采 取 “志愿填报与协议签订” 同步方式, 即考生只要填报了 定向培养志愿就要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签订一份定向培 养协议, 省教育考试院再按照户籍、 志愿和考试成绩投 档。 2010 年起, 实行 “先填志愿, 后签协议” 的方式, 即符合条件考生按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有关规定填报志 愿, 省教育考试院按照 1∶1.2 比列投档, 在投档行列 的
Abstract Since the implementing directed education of rural community doctors in Zhejiang, the stages of pilot, general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had been processed, the target of “ to reach, to get down, to use and to stay” was closely abounded for primary practical medical personnel, the integrated policy of key points as “ recruitment, training and usage” had been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the ordered development of directed education for rural community doctors was secured, the varieties of health service demand from grass -roots were meted, the “ bottleneck” problem of shorting primary personnel is relieved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health enterprise were improved and suppor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