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试点
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全面推进省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应用的通知

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全面推进省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应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17.01.13•【字号】赣安监管办字〔2017〕5号•【施行日期】2017.0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全面推进省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应用的通知赣安监管办字〔2017〕5号各设区市、省直管试点县(市)、信息系统试点地区安监局,省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江西省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自去年6月份试运行以来,在试点地区得到大力推行,截止2016年底,系统共有注册企业2313家,企业自查自报隐患12677条,已整改12487条,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高效的信息化平台,各试点地区也树立起一批先进典型,积累了宝贵经验。
为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速推进全省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省安监局决定自2017年起,在全省全面推广运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应用推进行业在前期已经开展试点的所有行业推行信息系统全面运行。
涉及的行业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等工贸、民爆(省国防科工办负责,下同)等5个行业(含职业卫生)。
按照《江西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分级实施指南》,细分为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烟花爆竹经营、黑色冶金、有色冶金、机械、建材、轻工、纺织、商贸、烟草、民爆等15类。
煤矿企业的隐患排查分级实施指南将于近日印发,届时将一并纳入全面运行。
二、应用推进地区全省范围安监局及其直接监管的生产经营单位。
个别已经开始使用自行开发信息系统的地区,必须同步开展信息系统的全面推行,并根据省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格式定期向省安监局提供相关数据。
三、重点工作内容(一)企业层面,落实主体责任做好自查自改自报。
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盐城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

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盐城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公安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盐政办发[2012]140号【发布部门】盐城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10.17【实施日期】2012.10.1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盐城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盐政办发〔2012〕14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城南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委、办、局,市各有关直属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办和省安委会关于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现将《盐城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2年10月17日盐城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扎实抓好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以下简称“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通知》(安委办〔2012〕1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以下简称《实施指南》)和省安委办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学习借鉴镇江新区等地的经验做法,以建立覆盖全市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为抓手,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规范,督促企业开展隐患自查自报自改工作,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常态化、法制化,全面提升安全预防能力和保障能力,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二、体系建设目标按照先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后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的要求和全省的统一安排,用三年时间开展“体系”建设,建成全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公司所属各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是隐患排查体系建设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也是隐患排查体系建设工作推进的最终抓手。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安委办《2014年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试点地区和企业建设方案》(安委办[2014]14号)和晋城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晋城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晋市安委办发[2016]2号),并根据市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强和规范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从2017年开始,到2018年底,用2年的时间,在全公司基本建立起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所有单位全部进入注册,并通过该平台实现企业隐患自查自报、整改销号、统计分析、监督检查等工作自动化、网络化管理。
二、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集团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领导组,主要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指导、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等工作。
领导组成员如下:组长:曹乐正副组长:黄贵庭刘守强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处。
办公室主任由安环处处长靳银盛兼任。
主要负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推广运行、监督检查和改进提升等具体实施工作。
三、工作步骤结合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借鉴其它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先进经验,共分四个阶段推进。
(一)宣传发动、调查摸底阶段(2017年2月-6月)各单位要召开动员大会,宣传本意见和工作方案,进行安排部署,要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引导职工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领导组,明确专人负责,制定方案,强力推进。
各单位要对本单位的企业类型、规模、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危险有害因素等基础信息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明确各有关部门监管范围。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1、针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有哪些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2、什么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础”。
根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要求,企业组织实施风险点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典型措施制定和风险分级,确定风险点、危险源为隐患排查的对象,即“排查点”。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作为安全系统管理的两个核心环节,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均有明确要求,并作为其基础关键环节存在。
其核心理念也是运用PDCA模式与过程方法,系统的进行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的确定,并对各个过程制定规则、原则,进行过程控制并做到持续改进。
(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扩展资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蓝色风险:可包括5级风险和4级风险。
5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可接受的。
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员工应引起注意;公司的基层工段、班组负责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
4级风险:轻度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
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
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自治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应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自治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应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9.30•【字号】新安办[2014]70号•【施行日期】2014.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自治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应用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新安办[2014]70号)各试点地区: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数字化、信息化,自治区安委会办公室组织、设计开发了“自治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
为进一步推进系统应用工作,制定了《自治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应用试点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各试点地区安全监管部门每周负责收集汇总上报所属县(市、区)和企业应用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建议。
自治区安全监管局协调与行业管理处联系人:吴俊联系电话:************(传真)。
自治区安全生产调度统计信息中心联系人:彭桂敏联系电话:************(传真)。
自治区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组联系电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2014年9月30日自治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应用试点工作方案为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自治区安委会办公室围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管业务需求,按照“顶层设计、信息共享”的原则,组织设计开发了“自治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
为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面应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自治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应用试点工作,发现和解决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在应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继续完善和优化系统,为全区应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奠定基础二、试点内容(一)自治区安全监管局(相关业务处室)1.监督指导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的企业完成账号注册、基础信息录入(补录),对数据进行审核,确保录入合格率、完成率均达到100%。
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江苏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标准》的通知

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江苏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12.08.21•【字号】苏安监[2012]213号•【施行日期】2012.08.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正文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江苏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标准》的通知(苏安监〔2012〕213号)各市安监局: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文件精神,推广镇江新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经验,用两年时间,建设全省联网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项目),特通知如下:一、项目建设背景和依据2009年以来,国家安监总局一直推广北京顺义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经验。
镇江新区通过学习、探索,研发并应用了适合自身特点、符合国家要求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信息系统。
今年7月24日,全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现场会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学镇江新区的活动,为项目的实施打下了基础。
项目建设依据为国家安监总局下发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二、项目建设规模两年时间全部完成省、市、县(市、区)的联网,实现隐患排查治理数据的汇总。
今年完成先期试点的46家县(市、区)项目建设,年底验收。
下半年开展市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通用版)”的开发。
2013年底全面完成省级、各市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
全部县(市、区)通过验收。
三、项目建设标准项目建设的标准应符合《关于印发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2〕28号)中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的要求,各单位要先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后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05
CATALOGUE
系统部署与运行
系统部署方案
服务器配置
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建议选择高性能的服务器,并配置足够的内存和存储空间。
网络架构
网络架构应设计为双路备份,一路为主用,另一路为备用。这样可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因网络故障导致系统 不可用。
数据备份与恢复
为防止数据丢失,应定期备份数据,并制定详细的数据恢复流程,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 。
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维护方案
日常维护
定期进行系统的日常维护,包括清理垃圾数据、更新补丁、优化数据库等,以 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故障处理
制定故障处理流程,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恢复系统 的正常运行。
06
CATALOGUE
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保障
系统安全性保障
数据加密存储
采用加密算法对系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确保数 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
信息统计模块
对系统的数据进行 分析统计,生成报 表和图表。
用户管理模块
管理系统中用户的 信息,包括用户名 、密码、角色等。
排查治理模块
实现安全隐患排查 、治理、跟踪等功 能。
系统管理模块
对系统自身进行管 理,包括日志管理 、备份恢复等。
数据结构设计
01
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如Oracle 、MySQL等。
治理方案制定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包括整 改措施、时间计划、责任人等。
治理效果跟踪
对治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治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信息查询模块设计
信息查询接口
提供灵活的信息查询接口,支持按条件查询隐患信息、治理进展等数据。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在现代社会,安全生产事故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至关重要。
本指南旨在指导各单位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提高安全意识,预防事故的发生。
1. 体系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是防范和化解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的重要举措。
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体系,可以及早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事故防范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2. 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确保合法合规,依法治理。
•全员参与,形成合力。
•风险评估,科学分级。
•排查治理,持续改进。
3. 建设实施步骤3.1 制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方案首先应确定建设的范围和内容,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确定实施的时间计划和具体措施,制定相关标准和流程。
3.2 组建专业的排查治理团队建立由安全管理、技术、生产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团队的专业水平。
3.3 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根据排查方案,全面排查生产设施、设备、作业过程等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记录并整理,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级管理。
3.4 制定治理计划并实施根据排查结果,制定具体的治理计划,明确治理责任人和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确保治理质量和效果。
3.5 定期检查和评估建立定期检查和评估机制,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持续改进体系的能力和水平。
4. 注意事项•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
•重视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强化安全监管,形成监督执法和内部管理相结合的机制。
•做好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宣传和通报,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通过全面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信息系统建设的试点县(市、区)名单
市 局
试点县(市、区)
小计
南京市
玄武区、白下区、栖霞区、六合区
4
无锡市
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
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新区
9
徐州市
沛县、新沂市、铜山区、开发区
4
常州市
武进区
1
苏州市
张家港市、昆山市
2
南通市
海安县、如皋市、如东县、海门市、启东市、
通州区、崇川区、港闸区、开发区
9
连云港市
东海县、连云区
2
淮安市
淮安区、盱眙县、金湖县
盐城市
大丰市
1
扬州市
化工园区、仪征市
2
镇江市
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丹徒区、京口区、
润州区
6
泰州市
泰兴市、高港区
2
宿迁市
泗阳县
1
合 计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