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工程中安全建设问题
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摘要]安全生产是胜利油田生产经营的基础保障,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是胜利油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创新,对于提高胜利油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油田健康发展,维护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分析了胜利油田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数据管理信息系统途径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13-0300-01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为共识。
企业争相进行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安全生产是胜利油田生产经营的基础保障,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是胜利油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全生产管理创新,对于提高胜利油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油田健康发展,维护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分析了胜利油田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望大家参考。
一、胜利油田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1、数据管理问题。
数据是信息化的源头,没有数据或者数据不真,上层应用作的再好也没有实际意义。
信息化不是锦上添花,应该是雪中送炭,要切实解决企业关心的问题,数据管理是关键。
没有数据的“无米之炊”的“假数据真分析”现象是导致信息系统应用不起来的根本原因之一。
2、流程规范问题。
技术只是信息化的手段、载体和实现形式,如果没有业务和管理的优化,即使运用再先进信息技术或系统都可能导致“南辕北辙”。
缺乏以业务和管理为本,单纯由信息技术部门驱动it成用项目,或者业务部门参与不足、领导支持不到位,是“信息化黑洞”形成的根本原因。
3、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问题。
说到底,信息化的目的是实现企业业务和管理的精细化,提高企业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降低协作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探究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探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领域中,在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数据泄露等各种问题,造成各种信息安全事故频发,在这种情况下,既严重的影响了网络信息化的建设,同时也造成相关企业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此,本篇文章主要对目前信息安全以及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与分析,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推动网络信息化建设,促使网络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信息安全;信息化管理;1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安全的内涵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安全内涵是指保护和维护企业的信息资产、信息系统和信息流通过程的安全。
建筑施工企业面临大量的敏感信息和商业机密,如设计图纸、合同文件、工程进度和财务数据等。
信息资产保护涉及对这些重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它包括确保信息的合法和安全存储、传输和处理,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篡改或破坏。
建筑施工企业依赖信息技术系统进行项目管理、通信和数据存储等。
网络和系统安全主要涉及保护企业的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等免受网络攻击、恶意软件和未经授权的访问的威胁。
这包括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以减轻网络和系统的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的员工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环节。
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意识和教育培训是保护信息安全的关键。
员工应该了解信息安全政策、最佳实践和操作规程,并接受定期的安全培训,以提高他们在面对信息安全威胁时的警觉性和对策能力。
建筑施工企业应进行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这包括确定和评估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制定应对策略和措施,并建立灵活而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框架。
2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安全现状建筑施工企业可能面临敏感数据的泄露和未经授权访问的风险。
这可能是由于网络攻击、内部员工的不当行为、数据存储设备的丢失或被盗等原因导致的。
建筑施工企业的网络系统可能受到各种网络攻击,例如黑客入侵、勒索软件攻击、恶意软件感染等。
信息技术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分析

信息技术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分析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各行各业纷纷走上了信息化改革的道路,并且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信息技术系统就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产物,该技术系统在生产、管理领域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和管理的质量效率,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和管理模式。
传统的信息技术系统工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尤其是在工程安全管理方面,采用了事后控制的方式和思维,当技术系统工程出现安全问题时,再采取对应的安全处理措施,即使能够有效补救安全问题造成的危害,但是却难以有效预防和杜绝安全问题的发生。
本文就信息技术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展开了详细分析和深度探索,以期与相关行业内人士分享及交流。
关键词:信息技术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度量方法;有效策略引言:基于传统信息技术系统工程事后控制的安全管理方式难以保障工程安全的问题,该系统技术升级和创新需要打破被动和盲目的工程安全管理弊端,旨在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
信息技术系统的工程安全管理水平,能够对信息技术系统顺利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决定了信息技术系统运行的效果。
基于此,相关领域需要围绕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系统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对该系统进行合理升级与改进,结合对该系统运行原理和组成结构的了解,改革创新工作的落点应当放在技术、管理、标准等多个角度,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工程安全管理的全面性、科学性与有效性。
安全风险的度量问题作为工程安全管理的核心与基础,需要对度量方法进行分析和改进,提高安全风险度量的精准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还要对系统实体与环境安全进行风险评估,找出信息技术系统工程面临的风险隐患,并采取合理的安全风险防控措施,从而达到提高信息技术系统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一、信息技术系统的相关概述所谓信息技术系统主要是指,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信设备、信息用户、信息资源与规章制度共同组成的,能够高效处理信息流的人机一体化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该系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社会信息化发展进程[1]。
工程建设中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的措施

工程建设中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的措施1. 引言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工程建设项目面临各种信息安全风险,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
为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与信息的安全性,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应对这些风险。
2. 确定信息安全责任人首先,项目方应明确信息安全责任人,并赋予其必要的权限和职责。
信息安全责任人负责统筹项目的信息安全工作,包括风险评估、制定保护策略、监测和应对安全事件等。
3. 进行信息安全评估在项目启动阶段,应进行全面的信息安全评估。
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项目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和可能被攻击的漏洞,以确定重要信息和关键系统的安全需求,为后续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依据。
4. 制定信息安全策略与政策基于信息安全评估的结果,项目方应制定相应的信息安全策略与政策。
这些策略和政策应包括合适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防控措施,以确保项目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
5. 加强信息安全培训与意识教育项目参与者需要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以避免因为不慎操作而引发风险。
因此,项目方应加强信息安全培训与意识教育,提高参与者对信息安全的认知,包括密码安全、防止社会工程学攻击等方面的知识。
6. 配备安全设备与软件为防范信息安全风险,项目方需要配备适当的安全设备与软件,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这些设备和软件能够及时发现和抵御潜在的攻击行为,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7.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检查定期进行信息安全演练和检查是确保项目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模拟安全事件和攻击,检验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提高信息安全的整体水平。
8. 建立应急预案与响应机制在信息安全事件发生时,项目方需要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损失和恢复正常运营。
因此,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与响应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应急联系人的确定、事件分类与级别评估、紧急处置流程等。
9. 定期更新与优化安全措施随着信息安全威胁的不断演变和技术的发展,项目方需要定期更新和优化安全措施。
信息化工程施工安全事项(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工程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信息化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诸多环节,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以下列举了信息化工程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安全事项,以保障工程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一、施工前的安全准备1. 施工组织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案、安全措施、质量标准等,确保施工过程中有章可循。
2. 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充分了解工程特点、安全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理措施。
3. 施工图纸审查: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图纸设计合理、安全可靠。
4. 材料设备检查:对施工所需材料、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无安全隐患。
二、施工现场安全事项1. 人员安全: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工作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设置安全网。
2. 机械设备安全:机械设备运行前应检查其性能,确保正常使用。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
3. 电气安全:施工现场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电缆应铺设整齐,避免交叉。
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绝缘良好。
4. 消防安全: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施工过程中,注意防火、防爆,严禁吸烟。
5. 防暑降温:夏季施工时,注意防暑降温,为施工人员提供清凉饮料、休息场所等。
6. 防尘防毒:施工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粉尘、有害气体等对施工人员的危害。
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项1. 隐蔽工程验收:施工过程中,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
2. 施工进度与质量:严格控制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3. 施工变更: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及时办理变更手续,确保变更后的工程符合安全标准。
4.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火灾、爆炸等,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四、施工结束后的安全事项1. 工程验收:工程完工后,组织专业人员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
信息系统建设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信息系统建设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分析摘要:新形势下,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改变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当前信息系统建设期间,还面临着很多的网络安全问题。
基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信息系统建设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并结合具体情况,提出合理性参考建议。
关键词:信息系统;建设;网络安全;问题信息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合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推动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信息系统建设期间,网络安全问题对于顺利开发和使用信息系统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为了充分发挥出信息系统建设实施价值,应综合性分析网络安全问题,注重提升系统安全意识,制定完善的预防网络安全问题实施策略,有效提升信息系统建设安全性,从而促进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1分析信息系统建设中提升网络安全的意义当前,我国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社会在发展期间通过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各个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突出公开性和多元性的特征,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以及提升人们生活质量。
然而,在实际开展信息系统建设期间,还存在着信息泄露、逾权访问等网络安全问题。
新形势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离不开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在生活中各个方面得到了有效渗透,实际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为了避免对社会造成不同程度上影响,信息系统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网络安全问题,否则会严重威胁了个人隐私。
大数据时代下,系统会留下网页浏览记录,会泄露个人隐私。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会通过聊天软件开展有效交流,打破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但很容易会泄露商业机密和商业信息等情况。
以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黑客入侵盗取企业的重要资料,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以个人角度进行分析,信息系统会收集人们信息,记录人们的生活习惯,一旦出现个人隐私泄露问题,会给个人的生活造成非常严重伤害[1]。
2分析信息系统建设期间产生的网络安全问题当前,我国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有效提高社会综合效益。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也不例外。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是保障工地工人和其他相关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环节,信息化的发展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带来了许多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入手,探讨信息化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益处和挑战。
一、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工地环境复杂多变,工人从事的任务也千差万别,因此对安全管理的要求非常高。
然而,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下,存在一些问题:1.信息不透明:传统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中,信息流通不畅,不同部门之间沟通不够及时,导致信息不透明,难以掌握全局安全情况。
2.安全隐患难以发现: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安全隐患往往隐藏在各个角落,传统的检查模式容易忽略细节,导致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3.安全培训缺乏针对性:不同工人从事的任务不同,针对性的安全培训难以实施,容易忽略工人个体的特殊需求。
二、信息化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传统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能。
以下是信息化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几个典型应用:1.实时监控系统:通过安装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监控工地各个区域的安全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立即报警,相关部门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2.移动终端辅助管理:通过在工地配备移动终端设备,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实时沟通和信息的及时交流。
可以将工地的安全信息、施工计划等推送给工人,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传达的准确性。
3.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培训中模拟真实的施工场景,让工人身临其境地体验危险情境,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4.数据分析和预测: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安全数据,可以发现事故的潜在规律和原因,为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利用预测模型可以对工地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提前采取措施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关于信息系统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安全性方面的探讨

关于信息系统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安全性方面的探讨摘要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建筑安全管理信息化程度,势必会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由此可见,不论是提高建筑业的技术含量,还是预防和控制建筑业伤亡事故的发生,重点都是在建筑企业。
本文针对中国建筑业及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中国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入手,探索中国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系统1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调查研究阶段,跟随现场安检人员对项目进行安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安检人员现有的检查方式主要是看资料,查外表,查手续。
检查过程中没有数据记录,无法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
检查结束后,安检人员根据自己的记忆补写安全检查表。
安全资料不齐全,有些时候为了应付业主或建设方的检查,有些项目部甚至弄虚作假。
安全管理无计划,经验管理在安全管理中占主要部分,企业不制定安全管理计划,目标管理无整体性和可比性,更无安全管理目标执行情况的考核措施。
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专业性较强的项目,没有编制安全措施,有的项目有原则措施,但这些措施没有针对性。
这些方式未能触及安全管理的根本。
在检查过程中,没有针对建筑业的多发事故进行专项性的检查。
检查过程中临时应付的行为较多。
2项目安全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覆盖建设项目的立项、规划、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的采购和使用、竣工验收全过程,本文仅从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
现代的建设项目施工生产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是人,此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原料、能源、构配件、动力设备、生产设备和机械设备,控制设备、检测工作等,同时,每个项目的功能、性质、规模、造价、工期不尽相同,要在固定地点建造并克服自然因素(风、雨、雪、雷、闪电、冰雹等)的影响,将客观规律同有关法律法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建设项目施工生产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信息系统工程中的安全建设问题
摘要:本文对吴江金保工程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需求进行分析,对涉及问题进行了简要梳理。
力求展现对金保网络安全工程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来对提高吴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内部的信息安全和共享能力提供帮助,进而满足社会公众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的服务要求。
关键词:金保工程;信息系统;安全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5-0000-02
金保工程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中央、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涵盖县、乡等基层机构,支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等核心应用,覆盖全国的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
作为一个大型信息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吴江区政府实事工程之一的“社会保障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保工程的安全建设尤为重要。
1系统安全建设的目标
吴江金保工程信息安全项目建设的目标是以安全分区的理念,对整个网络结构进行区域划分,同时融合多种不同的安全技术,不同的安全产品,共同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完整的安全防护体系,以提供对人社信息系统差别化的安全保障。
其主要内容为:(1)根据业务需要及安全等级要求,对整个网络划分多个不同区域,采用多层次、多级别的安全访问控制,对重要信息的传输实行加密保护,
以防止信息在网络传输中的泄密或破坏。
(2)采用在网络内部署入侵检测、安全准入等监测系统,加强对重要网段和关键服务器的保护,以提高系统的抗入侵能力;在各服务器、虚拟机底层部署防病毒系统,启用自动监测系统漏洞、自动升级系统补丁功能,构建一套完整、有效、实时、立体、安全的网络防护体系。
(3)采用异地远程备份及虚拟磁带库技术完善核心数据的备份机制,对关键应用如医保刷卡系统建立应用级的冗余及备份,实现应用级的双活能力。
(4)引入第三方数字证书,利用具备法律效力的数字证书及数字签名技术来实现重要数据的加密传输、重要操作的有效记录、登录者的身份认证等。
(5)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制定合理、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定期培训制度,保障系统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得到认真、严肃、持久、彻底的贯彻执行。
2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1)物理安全分析。
根据对信息系统的研究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金保工程规范及应用模式的分析,物理安全主要包括机房环境、布线系统、硬件设备、介质媒体的安全。
物理安全的设计必须满足国家金保工程的规范要求。
(2)网络安全分析。
网络安全是网络可靠运行的保证,是整个系统安全的关键,社保网络还是一个开放的网络,有很多对外服务的窗口,这对网络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安全建设主要包括防入侵检测、防ddos等攻击、网络接入准入管理、上网行为管理等,网络安全必须保障各个应用网络边界之间的安全互通,有条件的话还应对网络设备做冗余热备,
提高网络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系统及应用安全需求分析。
系统及应用安全需求主要包括了病毒安全防范、操作系统平台安全、系统及应用级用户权限管理、访问控制、业务层安全管理等。
(4)数据安全分析。
数据安全分析主要内容为数据库本身的安全管理以及数据在应用过程中的传输安全、数据存储安全等,目前oracle数据库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安全方面的保障技术,如golden gate工具提供了亚秒级的双向备份技术。
3系统安全设计
3.1物理层安全设计。
物理层的安全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机房环境安全:严格按照金保工程机房建设及设备相关环境要求指标进行整体机房环境的规划和设计。
(2)设备安全:主要包括设备的防盗、防毁、防电磁信息辐射、防止线路截获、抗电磁干扰及电源保护等。
(3)介质媒体安全:制定严格的机房和设备管理制度,对于信息拷贝、介质出入库管理与销毁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保证介质媒体的安全。
3.2网络安全设计。
(1)网络设备安全策略。
采用虚拟局域网和访问控制技术(vlan和acl技术)实现网络安全分区部署,可以有效的防御来自于内部破坏分子的攻击和数据篡改等威胁,保证内、外网用户访问的安全性。
(2)防火墙及网闸应用。
由于系统中有大量的保密数据,而且提供基于internet的业务办理、业务咨询,网络系统安全性和保密性至关重要。
必须采用网络防火墙、网闸等物理安全设备来构建多级安全防护,以保护系统内部网络及数据安
全,在不安全的网间网环境中构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子网环境。
(3)vpn(虚拟专网)。
防火墙/vpn集成的方案能提供一个灵活、高效、完整的安全方案。
它可以保证加密的流量在解密后,同样需要经过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的检查,保护vpn网关免受dos攻击和入侵威胁,简化网络管理的任务,快速适应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
(4)ids入侵检测及准入。
入侵检测技术ids是一种主动保护自己免受攻击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它是一种在防御的纵深程度上优于防火墙的安全技术。
作为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入侵检测技术能够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准入系统可以阻隔未经授权的用户接入网络,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
(5)安全扫描系统。
安全扫描系统是一种系统安全评估技术,可以测试和评价系统的安全,并及时发现安全漏洞。
具体包括系统漏洞检测、模拟攻击、服务进程报告、评测风险、提供安全建议和改进措施等功能。
(6)防病毒系统。
从网络系统整体考虑,需要建设一个面向所有网络用户、各级文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和internet网关服务器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病毒体系。
即在网络中的每台单机上均要安装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在服务器上要安装基于服务器的反病毒软件(虚拟机集群中仅需在虚拟机底层安装虚机版防杀毒软件)。
3.3系统及应用安全设计。
(1)登录身份认证。
应用系统的身份认证管理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用户档案,保证用户口令的安全强度,防止被暴力破解,其次,可以结合认证网关,使用动态口令技
术、令牌技术、数字证书技术等技术手段来强化身份认证的不可仿冒性,防范不法份子假冒合法用户登录。
(2)业务权限分配。
信息系统业务功能的权限分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应根据业务类型建立完整的业务功能描述体系,把应用系统所具备的功能进行明确的描述;另一方面建立用户角色权限描述体系,描述各类角色与具体业务功能的关系,再把用户赋予对应角色,实现权限分配、保障应用安全的功能。
(3)业务数据的权限。
与业务功能权限分配相似,主要包括完备的业务数据描述体系,权限限定的具体应用组数据描述,用户与具体业务组数据的关联关系描述。
3.4数据安全设计。
(1)数据库的安全与审计。
创建和实施安全过程有助于保护至关重要的财富——数据。
最新的oracle 11g数据库设有多个安全层,并可以对各层进行审计,它提供的主要安全功能有:用户账户的安全性,数据库对象的访问安全性,管理全局权限的系统安全性。
审计系统可针对对数据库的操作做日志记录,它对系统的运行监督、维护分析、故障恢复等都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oracle数据库的备份包括逻辑备份和物理备份。
目前备份一个oracle数据库有多种方式,最常用的有:导出(export)、脱机备份(offline backup)、联机备份(online backup)。
当前远程灾备主要使用datagrid dds技术。
金保工程是一个庞大而严密的综合性信息管理系统。
必须制定明确的建设目标,严密的设计方案,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通过不断完善网络系统,提高网络安全等级,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
优质的服务。
[作者简介]许晓东(1968-),男,汉族,江苏苏州人,苏州市吴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