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教案2(第三章)

合集下载

管理经济学 第三章

管理经济学 第三章
总变差
(Yi Y ) 2
18807.38 7593.38 5950.58 8.18 50.98 17651.78
ˆ Yi
87.08 148.13 184.76 209.18 270.23 376.91
已解释变差
未解释变差
ˆ (Yi Y ) 2
22518.00 7922.78 2743.66 781.76 1094.95 17100.79
1 2 3 4 5 6 7 8 9 10
歌手
O
1 2 3 4 5 6 7 8 9 10
歌手
得分均值=90分
得分均值=90分
下面以成本函数为例说明如何得到规律曲线
成本函数的一般形式:曲线式
成本函数的简化形式:直线式
成本
成本Y
平均成本
O
产量
O
产量X
估计系数
成本Y
总成本和总产量数据
生产 期 1 2 3 总成本 (Yi) 100 150 160 总产量(Xi) 0 5 8
(X
i
2 X)

(Xi X)(Yi Y)
511.40
6245.71
ˆ b
( X X )(Y Y ) 6245.71 12.21 511.40 (X X )
2
ˆ Y 87.08 12.21X
ˆ ˆ a Y bX 237.14 12.2112.29 87.08
ˆ (Yi Y ) 2
166.93 3.50 613.06 949.87 1618.45 4.37
410
29880.58
392.33
24083.94
312.23
Y 237.14

MPACC课程《管理经济学》第三章:生产分析

MPACC课程《管理经济学》第三章:生产分析

4、几种常见的生产函数: (1)线性生产函数:
Q aL bK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 AL K


(3)常数替代弹性生产函数 (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q A(1K Q

2 L )1/
其中,A>0;0<<1;-1<ρ≠0。常数替代弹性生产函数简称为CES 生产函数,因其替代弹性是一常数而得名。用σ表示替代弹性,生 产函数的替代弹性为σ=1/(1+ρ)。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也是一种常数替代弹性生产函数,它是 一种特殊的常数替代弹性生产函数。实际上,如果我们令式中的 δ1=δ2=δ,令ρ趋向于0,则可以证明,上式的极限形式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4)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固定比例生产函数)
Q min( k /, L / )
(二)短期和长期(Short run and Long run)
1、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
根据要素的可变动性,我们把所有投入要 素分为两大类: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 不变投入要素是指这样的要素,即在所考 察的一段时期内,其数量不随商品的产出量 的变动而变化; 可变投入要素是指,在所考察的一段时期 内,其数量随着商品产出量的变动而变化的 投入要素。由此可见,某种投入是否可以调 整与所考察的时期长短有关。
设这家厂商一天要生产数量为 10 单位的鞋, 根据生产函数得10=√L.C,鞋的生产函数表明, 这家厂商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生产:它可 以使用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来生产10 单位 的鞋,也可以使用较少的劳动和较多的资本来 生产10单位的鞋,如 工人的数量 资本的数量 100 1 50 2 25 4 上表中描述了生产10单位的鞋所需要的最 小投入量。

管理经济学教案

管理经济学教案

第一章管理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管理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即将传统经济学与商务和管理活动中的决策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管理经济学如何应用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学)和经济分析方法于商务活动中的决策过程,从而最有效的解决正业所面临的种种管理问题。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如何精确定义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与其他科学(传统微观经济学,企业决策科学)的关系如何界定?,企业是一个怎样的组织系统,它活动的目标函数是什么?,企业追求利润最大这一目标函数在企业决策过程中将起到怎样的作用?第一节:管理经济学的界定管理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决策科学的分析工具,使一个企业组织能够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在面临的各种约束之下,最有效地达到自己既定目标的科学。

最优决策:一般认为,企业的目标函数是追求利润最大,为达到利润最大所做的各种决策。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理论对经济环境的科学分析最优决策注: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个人,家庭,厂商等)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1.考察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需求行为与生产者对产品的供给行为以及产品的需求和恭给如何决定该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和销售量。

2.考察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家庭)供给生产要素的行为和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如何决定生产要素的价格(构成产品的成本)和生产要素的使用量。

1.2其实质:涉及到一个社会既定的(或有限的)经济资源如何被用来生产不同的产品,这些产品如何来满足社会不同的需求。

微观经济学解决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市场机制(*)价格机制宏观经济学是以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活动或经济运行作为考察对象,考察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作用。

管理经济学就是为了便于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理解企业所面临的各类经济环境,而提出分析工具和手段,因此管理经济学所涉及的内容,应该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由于再课程设置上宏观经济学一般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加上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中,对企业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是企业微观经济环境,因此管理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更多地侧重于经济科学中的微观经济学部分。

管理经济学教案63122

管理经济学教案63122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教案
第 1 章第 1 节题目绪论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教案
第 1 章第 2 节题目绪论
教案
第 1 章第 3 节题目绪论
教案
第 2 章第 1 节题目供求分析
教案第 2 章第 2 节题目供求分析
教案
第 2 章第3节题目供求分析
教案
第 3 章第1节题目消费者效用分析
教案
第 3 章第2节题目消费者效用分析
教案
第 4 章第1 节题目需求和供给弹性分析
教案
第5 章第1 节题目需求和供给弹性分析
教案
第4 章第2 节
题目生产要素投入的决策分析
教案
第5章第2节
题目生产要素投入的决策分析
教案第6 章第1节
题目成本利润分析
教案
第6 章第2 节题目成本利润分析
教案
第7 章第1 节题目生产产出的决策分析
教案
第7 章第2 节
题目生产产出的决策分析
教案第8 章第1 节题目完全竞争市场
教案
第8 章第2节题目完全竞争市场
教案
第9 章第1节题目完全垄断市场
教案
第9 章第2节题目完全垄断市场
教案
第9 章第3节题目完全垄断市场
教案第10 章第1节
题目垄断竞争市场
教案第10章第2节题目垄断竞争市场
教案
第11 章第1节题目寡头垄断市场
教案
第11章第2节题目寡头垄断市场。

管理经济学第3章

管理经济学第3章

3.3.3 边际技术替代率 1、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等产量线上,随着资本的减少和劳动 的增加,每增加1单位的劳动所能替代的资 本量递减,表现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2、边际技术替代率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 的关系 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 际产量之比
3.3.4 确定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1、等成本线 成本方程为:C=wL+rK 2、投入要素最优组合 等产量线的斜率等于等成本线的斜率。 3、生产扩展线
3.2.4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 关系 边际产量和总产量 平均产量和总产量 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 3.2.5 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3.3 长期生产分析
3.3.1 长期生产函数 Q=f(X1,X2,…,Xn) Q=f(L,K) 3.3.2 等产量曲线 1、等产量曲线 Q=f(L,K)=Q0 2、等产量曲线的特例
3.1 生产与生产函数
3.1.1 生产的概念 生产是将生产要素制造成产品或服务的过程。这些生产要素 包括劳动、机器、其他固定设备、土地、原材料等。 3.1.2 生பைடு நூலகம்函数 生产函数说明了在既定技术条件下,由给定数量的各种投入 要素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量。任何生产函数都以一定时期内 的生产技术水平作为前提条件,一旦生产技术水平发生变化, 原有的生产函数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形成一个新的生产函数。 Q=f(X1,X2,…,Xn) Q=f(L,K) 生产决策分析就是通过对生产函数的分析,寻找最优的投入 产出关系,以确定最优的投入要素的数量组合,使生产的利 润最大化。
3.3.5 规模报酬 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规模报酬递增、 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3.4 生产函数和技术进步
3.4.1 生产函数和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应当表现为用较少的投入,能够生产出与 以前同样多的产品,或同样多的投入能够生产出比 以前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可用生产函数等产量曲 线的移动来表示。 3.4.2 技术进步的类型 1、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 2、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3、中立型技术进步

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3章

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3章

第三章生产函数分析上一章重点研究了消费者的行为和需求。

人类社会不能一天停止消费,因而也就不能一天停止生产.生产在人类的经济活动四个环节,消费、生产、交换和分配,起决定性的作用。

企业的本质特征就是要组织生产,面对市场需求,企业应当如何来组织生产呢?本章仅从实物形态即使用价值形态上来研究生产者的供给行为,包括生产的性质,生产函数的理论及其表达式,产量的预测,技术进步及其测定,生产者的优化选择等。

第一节企业生产一企业生产类型正如前所述,生产是人们利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或增加社会使用价值的过程,根据劳动作用的对象不同,生产可以分成三次产业。

第一产业是人利用工具直接作用于自然界,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初级产品的产业。

第二产业是人利用工具作用于初级产品,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以成为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对物质资料需要的产业.第三产业是满足人们基本物质资料需要以外的各种劳务部门。

劳务是以活的形式为他人提供使用价值的劳动,这种劳动的成果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劳动提供的某种服务。

它既包含着无形的劳务,它与提供劳务的人不可分开,如教师、律师、等人员提供的服务;也包含提供的使用价值附着于物质产品之中的劳务,体现为商品,如厨师、裁缝等人员提供的服务。

我国于1985年开始,采用三次产业的划分来核算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国家统计局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第一产业: 农业,其中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和建筑业。

在工业中又包括采掘业,制造业,以及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等。

第三产业:除上述的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都是第三产业。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分为两大部门: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这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库存储等;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地质普查、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旅游、咨询服务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管理经济学第三章-精品

管理经济学第三章-精品

第一节 生产的概念
三、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 表明在生产过程中,在一定的 技术条件下,各种投入要素组合所能产生的最大 产量。可表示为:社会
Q=f(X1,X2,X3,…)
1 短期生产函数:既有不变投入,又有固定投 入。
2 长期生产函数 :只有不变投入。 3 不同的生产函数形式代表不同的技术水平
管理经济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1/2 P3
生产决策分析
4 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之间的 关系:
(1)当MP〉AP,AP必然上升; 当MP〈AP,AP必然下降; MP=AP,AP达到最大值。
(2)当MP〉0,TP必然上升; 当MP〈0,TP必然下降; MP=0,TP达到最大值。
管理经济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1/2 P7
Managerial Economics
解:MP男=10件 P男=4元 MP男/ P男=2.5件 MP女=8件, P女=2元,MP女/ P女=4
所以,男工与女工的比例不是最优的,应 增加女工,减少男工。
管理经济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1/2 P20
Managerial Economics
生产决策分析
例:假设等产量曲线的方程为:QKaLB
例:工人人数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Q 9L 8 3 L 2
假定产品的单价20元,工人每天的工资均为 40元,而且工人是唯一可变的投入要素,问为 谋求利润最大,每天应雇佣多少工人?
解: MPL=dQ/dL=98-6L
MRPL=MR·MPL=20×(98-6L)
MEL=40
20×(98-6L)=40
L=16
Managerial Economics
生产决策分析

管理经济学教案

管理经济学教案

教案首页一、基本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1、基本教材:吉福林:《管理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2、主要参考资料:a、张隆高编著:《管理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b、吴庆德等:《管理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c、刘平主编:《现代管理经济学》,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d、任若恩等:《管理经济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e、斯蒂文。

考尔等:《管理经济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员能够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分析框架,学会如何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观点和分析方法来分析企业经营中各种决策问题和竞争策略,并能够把握作为决策基础的经济学基本原理.三、各章节的课时安排第一章导论:企业行为与管理经济学本章小节:1、什么是管理经济学?2、企业经营决策基本框架3、企业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与企业价值计划用时:一周四课时第二章经济分析的工具与方法本章小节:1、经济模型2、经济分析的基本数学方法3、边际分析4、约束最佳化计划用时:一周四课时第三章市场供求与运行机制本章小节:1、需求与需求函数2、供给与供给函数3、市场均衡与均衡的变化计划用时:一周四课时第四章消费者需求分析本章小节:1、需求的价格弹性2、需求的收入弹性3、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计划用时:一周四课时第五章生产分析与决策本章小节:1、生产函数2、投入要素替代性分析3、生产最优化原则4、经验生产函数5、技术进步也生产函数计划用时:2周8课时第六章成本分析与决策本章小节:1、成本函数2、成本决策3、成本函数的估计计划用时:1周4课时第七章:市场结构分析与决策本章小节:1、市场结构及其基本模式2、完全竞争市场结构3、完全垄断市场结构4、垄断竞争市场结构5、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计划用时:2周8课时第八章:定价实践分析与决策本章小节:1、定价模式分析2、定价的基本方法3、定价策略计划用时:1周4课时第九章:公共品与非营利机构本章小节:1、公共品2、非营利机构3、搭便车问题计划用时:1周4课时第十章:营销分析与决策本章小节:1、营销组合最佳化2、物流决策最佳化计划用时:1周4课时第十一章:投资分析与决策本章小节:1、投资概述2、现金流量与资金成本3、投资最佳化分析4、投资决策原理与方法5、风险分析计划用时:3周12课时第一章:企业行为与管理经济学1、教学目的与要求:(1)明确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Cross elasticity) 1、需求的交叉价格点弹性 EXY= QX/PY•PY/QX 2、需求的交叉价格弧弹性
EXY= QX/PY•(PY1+PY2)/(QX1+QX2) =(QX2-QX1)/(PY2-PY1) •(PY1+PY2)/(QX1+Q
3、影响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因素: X、Y两种商品的关系
图三:需求曲线
P
QAd
二、整个市场的商品需求 1、潮流效应 2、自欺效应 3、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 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进 行水平的加总而得到。
第三节 需求函数与影响需求的 各种因素
一、单个消费者的函数
QXd=f(PX,I,PY,T) 其中: QXd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X)的
需求量;
PX表示该商品的市场价格; I表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QX
一、无差异曲线(消费者消费两 种商品的组合,同一条无差异曲 线上,不同的消费者组合消费效 用相同)
1、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负 的,同时其形状是凸向原点的。
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 不能相交。
3、越远离原点的无差异曲线 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边际替代率(消费者为了增加 一种商品的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 商品的消费量):
价格变动 1%
佛州印第 安河流域 产橘子
佛州印第 安河流域 产橘子销 售量变化 率%
-3.07
佛州内地 产橘子销 售量变化 率%
+1.56
加州产橘 子销售量 变化率%
+0.01
中国国情
中国最大的形势,同时也是最大的目标: 三步走战略 81——90:解决温饱问题 91——2000:达到整体小康(较低水平) 2020——2050:中等国家发展水平
中国国情
202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量化指标只有 一个:
翻两番:8.94万亿(2000年)×2 ×2=35.76万亿人民币 (2020年)
供给规律的原因
价格上涨,原来不愿生产该产品的亏损企 业愿意通过该产品的生产扭亏为盈;
价格上涨,原来盈利的企业增加供给量; 价格上涨,企业把原来生产替代品的资源
转为生产这种产品; 价格上涨吸引新的企业进入,增加了供给
量。
四、供求规律
1、供求规律的形成过程 (见供求均衡图 )
2、供求规律的内容
PY 表示与该商品有关的商品价格; T表示消费者的偏好。
二、市场的需求函数 QXD=F(PX,N,I,PY,T)
其中: QXD表示整个市场对某种商 品的需求量;
N表示市场上的消费者数量。
三、企业所面临的商品需求 1、影响需求的因素 (1) 市场结构; (2) 价格的预期; (3) 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性质
第五节 需求的弹性分析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1、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EP= Q/P•P/Q 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EP= Q/P•(P1+P2)/(Q1+Q2) =(Q2-Q1)/(P2-P1) •(P1+P2)/(Q1+Q2) 3、影响商品价格弹性的因素 (1)替代商品的替代程度和种类多少。 (2)对商品范围的界定 (3)考察的时间长短 (4)购买商品的支出占人们收入的比重 (5)商品对消费者的必要程度
指商品的需求量与需求价格之间成反方向的 变化关系。
相关产品的类型:
1、替代产品:具有相同用途或能满 足消费者相同欲望的物品。
2、互补产品:指必须同时使用,互 相补充才能发挥效能满足某种需要 的物品。
需求规律的原因
价格下降,产生收入效应; 价格下降,产生替代效应; 价格下降,购买人数增加。
4、需求规律的应用 1)需求量预测
MRS= X/Y MRS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二、消费者的约束:预算线
消费者的 QY 预算线斜率 A 等于X、Y两 种商品的价 格之比。
0
B’ B B” QX 图五:预算线及其移动
三、消费者均衡
当消费者处于 效用最大时,我们 QY 就说他已经处于一 A 种消费者均衡:即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 者的预算线相切的 点。
2、消费者对商品的兴趣。
消费规律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1、正确地选择新产品开发的内容(产品实 质、产品形式、产品附加);
2、正确地把握新产品开发的时机; 3、实现产品系列化经营; 4、增加产品的知识与文化含量,强调产品
的精神性。
消费者选择两种商品的规律
QY 无差异曲线图
U3 U2 U1(Utility)
第四节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效用:消费者从消费商品中所获得的满足程
度。
边际效用:增加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其他商
品的消费数量和消费组合不变,增加一种商品的 消费,消费者所获得的边际效用随着该商品消费 数量的增加而减少。(精神商品除外) 原因:1、生理或心理上的反映;
P
2)需求敏感性分析
QAd
三、供给规律
1、供给量(Suply):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 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的某种商品的 数量。
2、影响企业供给量的因素
(1)商品价格
(2)生产成本
(3)替代品的价格
(4)生产者对价格的期望
3、供给规律(Law of suply)
指商品的供给量与供给价格之间成正方向 的变化关系。
结论:
EI<0 低档品(Inferior goods) 0 < EI<1 必需品(Necessities) EI>1 奢侈品(Luxuries)
恩格尔定律:随着消费者收入的
提高,食物支出在全部消费支出 中的比重会不断减小。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在全部消
费支出的比例。(发达国家20以 下;发展中国家30-60之间)
市场的核心是交换关系。 需求规律:买者购买商品的规律。 供给规律:卖者生产商品的规律。 供求规律:买者和卖者进行商品交换的规律。
二、需求规律 1、需求量(Demand):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
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的起的某 种商品的数量。 2、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1)商品的价格 (2)消费者的收入 (3)消费偏好 (4)心理预期 (5)相关产品的价格 3、需求规律(Law of demand)
| EP | <1 缺乏弹性 (Inelastic demand)
EP = 无差别商品
EP>0 精神商品
EP=0 刚性商品
5、价格弹性的应用
富有弹性 单元弹性 缺乏弹性
价格上升 价格下降
销售收入下 销售收入不


销售收入上 销售收入不


销售收入上 升
销售收入下 降
产品差别化程度
指企业在形成由自己提供的成品实体的 产品要素上,或在提供产品过程的各项 条件上,同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相比所造 成的足以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差别性,以 便消费者将他同其他经营同类产品的企 业相区别,并以此在争夺市场的竞争中 占据有利的条件。
P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即价格机制。
3、价格机制的作用
4、市场价格的波动
P
5、供求规律的应用
(1)指导企业价格决策;
(2)合理调整企业规模。
S
D
Q
Q
第二节 消费者需求
一、个人需求与需求曲线
1、需求表
VCD片的价格(元/ 150
80
20
张)
某家庭对VCD片的 2
6
20
购买量(元/年)
2、需求法则和供给法则 3、需求曲线
(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 (4) 促XF=a0+a1PX+a2N+a3I+a4PY+a5T+… 其中:
ai(i=1,2,3,…)表示各种因素对企 业所面临的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
QXF 表示企业所面临的商品需求量。 … 表示其他因素对企业所面临的需 求量的影响(市场结构、价格预期、产品 性质、促销活动等)
四、需求曲线的推导 0
E U
B
QX
五、价格的变化、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价格下降,相当于消费 者收入增加。 替代效应:价格下降,消费者会增 加便宜商品的购买量。
问你个问题:有没有不符合需求规律的商品? 2、吉芬商品:商品价格下降,其消费
(Inferior goods) 量减少。
4、结论: EXY0 替代关系-竞争关系 EXY 0 互补关系-合作关系 EXY =0 互不相关
交叉弹性与企业决策
正确判断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 企业制定合理价格; 判定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绝对值大——高度相关——同一行业)
弹性的获得 例:美国佛州大学为了探讨佛州橘子和加
州橘子之间的竞争关系作了一个实验: 实验地点:德拉匹兹市 实验时间:31天 实验场所:9个超市 结果如下:
中国国情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比较 (城乡差距):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资料(1995)的观点,衡量
一个国家城乡差距,可以看成是城乡居民人均收 入之比,只有小于1.6者,差距才不会显著。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20 城镇 6280 6860 7703 8472 20000
管理经济学
MANAGERIAL ECONOMICS
(48学时)
梅莉
第三章 需求理论
了解需求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及需 求的变化规律。
CASE
1、欧洲航空公司的空中争夺战 2、某农场有关小麦的一场争论
第一节 市场供求规律
一、市场(Market)的核心 1、市场的含义:买者与卖者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 2、市场的核心
产品差别化程度的影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