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三章甲烷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一一甲烷【学情分析】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甲烷的部分性质为系统学习甲烷、烷烃等相关知识奠定了一定基础。

但因学生刚开始较全面的学习有机化合物缺乏理论指导,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应注重衔接,注重基础,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特征,能够书写甲烷分子的结构式、电子式。

(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3)解取代反应的特征。

(4)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甲烷的用途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的认识,掌握分析四氯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分析结构的方法。

(2)通过甲烷分子模型的分析,学会根据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分析分子结构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以甲烷的存在和用途等为素材,增强化学在人类重要作用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难点:甲烷跟氯气的取代反应。

【教学设计】知识,元素非金属性和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又有什么关系?【设疑】甲烷也是一种非金属气态氢化物,那你能否预测一下甲烷可能具有什么化学性质?【设疑】由已有知识去推测未知世界,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但是,任何推测都必须经得起实验的检验。

我们如何加以验证呢?【实验验证】将甲烷通入KMnO溶液【阅读】甲烷隔绝空气加热【结论】甲烷性质比预测的稳定【设疑】原因是什么【板书】、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结构特点【设疑】甲烷到底具有什么化学性质?【板书】2、化学性质(1)可燃性【实验】甲烷的燃烧【设疑】有无氧元素?课后设计实验并写报指出甲烷可以氧化制甲醇。

【实验】光照射氯气和甲烷混合气体。

【探索反应机理】1、为何液面上升?2、强调光照使CI-CI键断裂,Cl代替了H,以及四种有机物状态。

3、给出取代反应概念,四个反应方程式。

CH^CL-^HCl+CFhCK 气态,局部麻E 光CH3CI-FC12- -*HCH-CH;Cb(液态*有机光CHtCla+Ck —- HCI+CHCb(液态,有机CHCh + Cl a- -*HC1 + CCh (液态,灭火剂;【板书】(2 )取代反应指出甲烷还可以取代制氟利昂分组讨论,汇报成果用已有知识推测未知的性质思考、回答观察、思考学会书写有机方程式分组讨论、回答分组讨论、回答H•t'Jl观察、总结思考、回答设计方案检验产物完成方程式思考、记下课后作业阅读资料卡2预测反应现象观察、思考,描述现象观看微观动画逐一完成方程式溶剂)溶剂)HH 4 CI-C1 土H—C—C理解取代反应实质,比较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主要成分也是甲烷,为了更好利用天然气,避免瓦斯爆炸事故再次发生,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了解甲烷的性质特点。

二、复习预习1、复习有机物的概念2、复习正四面体构型3、复习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三、知识讲解知识点1 有机物与烃1.有机化合物(1)定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物。

(2)组成元素:除含碳元素外,常含有氢元素、氧元素,有些有机物还含有氮、硫、卤素、磷等。

2.烃(1)定义: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典型代表物:最简单的烃是甲烷。

知识点2 甲烷及其性质1、甲烷的分子结构(1)甲烷的分子式:CH4 ,电子式:,结构式:。

(2)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为:正四面体,常用的分子模型有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两种。

2、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是0.717g/L(标准状况),极难溶于水。

3、甲烷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2)取代反应:知识点3 烷烃及其性质4、烷烃的结构特点和通式:(1)烷烃:仅含C—C键和C—H键的饱和链烃,又叫烷烃。

(若C—C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烷烃的通式:C n H2n+2 (n≥1)5、烷烃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C n H2n+2+(3n+1)O2 nCO2+(n+1)H2O通常情况下,烷烃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发生反应,不能与强酸和强碱溶液反应。

(2)取代反应其它烷烃与甲烷一样,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因为可以被取代的氢原子多,所以发生取代反应,其它烷烃比甲烷复杂。

(3)烷烃的受热分解由于其它烷烃的碳原子多,所以其它烷烃分解比甲烷复杂。

一般甲烷高温分解、长链烷烃高温裂解、裂化。

知识点5 烷烃的命名和同分异构体1.烷烃的命名(1)表示(3)举例:C6H14命名为己烷,C18H38命名为十八烷;C4H10的两种分子的命名:无支链时:CH3CH2CH2CH3命名为正丁烷;有支链时:命名为异丁烷。

2.同系物(1)概念: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

化学高一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doc

化学高一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doc

(表格形式)化学高一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甲烷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内容,是较为系统学习有机物的开始,本章是从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入手,便于学生从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类推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充分体现有机化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应用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初中化学已经初步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再次螺旋上升式学习甲烷更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这些都为学好本章做好了铺垫。

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母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有机选修模块的学生打下最基本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无机物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深切地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能反映物质的结构”,这种思想自然而然地会迁移到有机物的学习上来,从无机到有机知识的学习,从知识的学习模块上来讲好象是一种跳跃,但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甲烷的分子组成、部分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用途,只是对甲烷的空间结构和部分化学性质不清楚。

通过模型演示,自主搭建验证,实验探究等能够引起学生强烈学习兴趣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探究。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分子式。

2、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甲烷的结构式和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3、了解甲烷的主要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模型等,逐步养成关心科学、研究科学的态度。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课时)教案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课时)教案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问题导入】1、“西气东输”工程中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气体?发生瓦斯爆炸的主要气体是什么?2、已知甲烷仅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碳、氢质量分数分别为75%和25%,请计算出甲烷的分子式?【探求新知】一、甲烷1.甲烷的分子结构甲烷的分子结构中碳原子最外层的个电子分别与个氢原子的电子形成个键.因此甲烷的分子式为,电子式为,结构式为,其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根据甲烷的结构,你能否推断出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具有什么特征?2.甲烷的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色、味的,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思考:实验室怎样收集甲烷?3.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状况下,甲烷的性质,与强氧化剂如___________、强酸、强碱等均发生化学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燃烧、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1)燃烧(氧化反应):甲烷燃烧时,火焰并呈,生成和,放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燃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①怎样理解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②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的物质有哪些?⑵取代反应【科学探究】实验步骤:①向2支盛有甲烷的试管中(其中一支用黑纸包好),分别快速加入0.5 g KMnO4和1 mL 浓盐酸,然后迅速地轻轻塞上胶塞,放在试管架上.②用高压汞灯的紫外线照射两支试管:③一段时间后除去试管上的黑纸.实验现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甲烷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甲烷教案

质、烷烃、同系物、烷烃的简单命名、同分异构体这样的顺序编排,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本节介绍烷烃的概念时,是通过对甲烷与多种烷烃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比较,得出碳原
子的化合价是饱和的, 引出烷烃的概念。 由多种烷烃的物理性质列表比较, 得出烷烃的物理
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 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通过比较分析多种烷烃的结构简式,
[ 教师活动 ] 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区别
取代反应
置换反应
生成物中不一定有单质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一定有单质
反应能否进行,受温度、光照、催化剂等外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遵循金属活动性顺序
界条件的影响较大

反应逐步进行,很多反应是可逆的
反应一般为单方向进行
[ 自我评价 ] 光照条件下,将 1molCH 4 和 1molCl 2 混合,充分反应后。
型,介绍空间结构。使学生对甲烷-正四面体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教材在介绍甲烷的性质时, 是以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能形成牢固的共价键
为依据的, 通过实验说明甲烷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但是, 在一定条件下甲烷也可
以发生氧化反应—— 燃烧。
甲烷的取代反应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 是在实验的基础上, 使
量分数为 25% ,求甲烷的分子式。
例 2 在光照下,将等物质的量的 CH4 和 Cl 2 充分反应,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 CH 3Cl B CH 2Cl 2
C CCl 4
D H Cl
解析:由 CH4 和 Cl 2发生取代反应的的方程式可以知道,每生成
1molH Cl ,发生的每一步
反应都有 H Cl 生成,因此答案为 D

完整版教学设计-甲烷

完整版教学设计-甲烷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一、教材分析1、地位《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1)了解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的写法,并掌握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及其对性质的影响。

(2)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着重强调取代反应。

(3)通过对物质立体构形的理解使学生逐渐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环境、能源等问题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难点:主要是学生有机物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具体体现在如何将甲烷和烷烃的结构特点、有机物的成键特点从实物模型转换为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模型,帮助学生从化学键的层面认识甲烷的结构和取代反应。

二、学生分析关于甲烷,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学习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

教材在介绍这些知识时,非常注重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另外,结构式只表示出了甲烷分子中各原子的结构方式,而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学生将会产生甲烷分子是平面型分子的错误认识。

而对分子的立体结构的认识有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有机分子结构的了解,并最终影响他们对有机物分子化学性质的了解和学习。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三维空间中对有机物分子有个真正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其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探索法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不仅注意观察,同时还启发了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新的概念和规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

2、多媒体教学法由于甲烷分子的正四体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机理很抽象,对初学有机物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

高中化学必修二甲烷的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甲烷的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甲烷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了解甲烷在生活中和工业领域的应用;3. 掌握甲烷的制备方法和反应机理。

教学内容:1. 甲烷的结构和分子式;2. 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甲烷的制备方法和反应机理;4. 甲烷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甲烷的结构和分子式;2. 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甲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和碳氢化合物的特点;2. 掌握甲烷的各种化学反应和反应机理。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剂瓶、烧瓶、酒精灯、试管、试管夹、Bunsen燃烧器、橡胶塞等;2. 实验试剂:甲烷气体、氯苯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等;3. 实验材料:实验指导书、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PPT展示甲烷分子结构和化学式,激发学生对甲烷的兴趣,引出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讲解1. 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易燃易爆;2. 甲烷的化学性质:与氯苯反应生成氯代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三、实验教学1. 制备甲烷气体:通过酒精灯燃烧产生甲烷气体;2. 甲烷气体的性质:用Bunsen燃烧器点燃甲烷气体进行观察。

四、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与氯苯的反应机理。

五、总结总结甲烷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强化学生对甲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甲烷知识的掌握。

七、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澄清学生的疑惑,做好知识的总结和梳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深入了解了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了甲烷气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会侨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1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会侨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1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案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遵循金属或非金属活动顺序。
分步取代,很多反应是可逆的
反应一般单向进行
3、用途:
甲烷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可用于生产种类繁多的化工产品。
空间正四面体结构
强调以便后来对比
有机反应是分部进行的,所以无论氯气与甲烷以何比例混合,四种卤代烃都有。
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区别
布置作业
P64 1 2
先写出最长的碳链:(氢原子及其个数省略了)
C-C-C-C-C正戊烷
然后写少一个碳原子的直链:
( )
然后再写少两个碳原子的直链:把剩下的两个碳原子当作一个支链加在主链上:
(即 )
C
C_C_C
C
环烷烃和烯烃是同分异构体
强调结构相似
总结:同分异构体书写原则;碳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由心到边。
布置作业
P65 3 4 7
(1)可燃性(甲烷的氧化反应)
CH4﹢2O2→CO2﹢2H2O
学生实验:
①CH4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观察实验现象:不褪色证明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溶液褪色。
结论:一般情况下,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及强氧化剂等不起反应
(2)取代反应:
②取代反应实验
观察现象:色变浅、出油滴、水上升、有白雾、石蕊变红。
甲烷、乙烷、丙烷等都是烷烃的同系物。
关于烷烃的知识,可以概括如下:
1烷烃的分子中原子全部以单键相结合,它们的组成可以用通式CnH2n+2表示。
2这一类物质成为一个系统,同系物之间彼此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3同系物之间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则随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变化。
(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烃基,用“R-”表示;烷烃失去氢原子后的原子团叫烷基,如-CH3叫甲基、-CH2CH3叫乙基;一价烷基通式为CnH2n+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一教材分析〔-〕知识脉络有机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的开发利用大大的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且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在初中已有的个别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的基础上,本节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范畴、发展过程以及对科研、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典型性质和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利用已有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了解有机化合物多样性的原因。

认识生活中接触到的高分子材料以及环境与化学的关系〔二〕知识框架〔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本节教材表达了“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的认识逐步深入的过程。

从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出发,新教材较旧教材更符合知识的逻辑关系,同时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二、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结构特征与多样性的关系2、通过观察实验掌握甲烷的性质、取代反应。

3、掌握同分异构现象以及简单的命名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甲烷的性质、有机物结构的多样性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教学媒体、课件;2、编制“活动·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

五、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法、实验探究法六、课时安排3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教材第一节第一部分〔60页---62页〕;要求提前准备一种有机材料了解它的性质、用途并向同学做介绍。

教师:要求对学生可能找到的材料做到充分考虑;适当的补充实验,例如溶解性、受热时状态变化等,有利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一〕学生活动“联想……质疑”问题:你认识的有机物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什么用途?这个问题由学生充分讨论、发言;介绍生活中接触到的有机物讨论:1、哪些是有机物的共同性质?2、从溶解性、耐热性、可燃性、电离性等五个方面比较无机物有哪些区别?3、研究有机物的性质用到哪些方法?演示实验:归纳:有机物性质特征大多数有机物:1、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易燃烧。

3、大多数是非电解质,难电离。

4、熔点低,易熔化。

5、反应慢、反应复杂、副反应多。

〔二〕师生共同活动“观察……思考”〔能进行学生探究实验更好〕以甲烷为例进一步研究有机物的性质1、完成书中实验1、实验2;2、按小组讨论、记录实验现象。

3、归纳甲烷的性质。

〔1〕可燃性〔2〕取代反应甲烷的结构特点:阅读63页知识点击板书设计:一、有机化合物和烃概念组成元素有机化合物 大部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一定含有C ,常含有H 、O ,有的还含有N 、S 、P 、Cl 等(写元素符号,下同)。

烃仅含有C 、H 元素的有机物有机化合物都含有C 元素,但含有C 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有机物,如CO 、CO2、碳酸盐、碳酸氢盐都属于无机物。

二、甲烷1.存在和用途。

(1)存在: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2)用途: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清洁能源,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2.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与空气相比) 水溶性无色气态无味小极难溶3.化学性质。

通常状况下,甲烷比较稳定,与KMnO4等强氧化剂不反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

但在特定的条件下,甲烷也能发生某些反应。

(1)氧化反应。

纯洁的甲烷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 。

(2)取代反应。

①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气体颜色变浅,最后消失 b .试管内壁有油状液滴出现 c .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 d .试管中有少量白雾 有关化学方程式CH4+Cl2――→光照CH3Cl +HCl ; CH3Cl +Cl2――→光照CH2Cl2+HCl ;CH2Cl2+Cl2――→光照CHCl3+HCl ; CHCl3+Cl2――→光照CCl4+HCl③ 取代产物。

水溶性:甲烷的四种氯代产物均不溶于水。

状态:常温下除一氯甲烷是气体,其余三种均为液体。

第二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教材第一节第二部分〔63页---65页〕; 用球棍模型组合丁烷分子,体会有机物的样性。

教师: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阅读63页工具栏,由学生写出甲烷的结构式、甲烷的结构简式。

进行“活动与探究”动手组合乙烷、丙烷、丁烷的结构模型,写出它们的结构式、结构简式。

给烷烃的概念,找烷烃的通式。

阅读64页知识支持,让学生发现问题,当碳原子数较多时组合方式不只一种,碳原子数越多,可能的结构越多;带着疑问进入下面的讨论。

有机物的命名和同分异构现象 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控制深度。

总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原子之间共价键相连。

〔2〕碳原子之间可以连成链状或环状。

〔3〕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可以是单键、双键、三键。

〔4〕分子式相同时,可以出现多种结构。

板书: 二、 烷烃 1.结构特点。

(1)烷烃定义: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到达“饱和”的烃叫做饱和烃,也叫烷烃。

(2)结构特点:碳原子间以单键结合,其余价键与氢原子结合,每个碳原子均处于四面体中心,直链烷烃为锯齿状或折线状。

其通式为:CnH2n +2(n ≥1)。

2.物理性质(随分子中碳原子数增加)。

3.化学性质。

(1)稳定性:通常状态下烷烃性质稳定,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不反应。

(2)可燃性:烷烃都能燃烧,燃烧通式为CnH2n +2+3n +12O2――→点燃nCO2+(n +1)H2O 。

(3)取代反应:烷烃都能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写出乙烷(CH3CH3)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生成一氯代物的化学方程式:CH3CH3+Cl2――→光CH3CH2Cl +HCl 。

4.习惯命名法。

(1)当碳原子数N ≤10时,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假设N>10,用数字表示。

如C8H18命名为辛烷,C18H38命名为十八烷。

(2)当碳原子数N 相同时,用正、异、新来区别。

如CH3CH2CH2CH2CH3称为正戊烷,CH3CHCH2CH3CH3 称为异戊烷,CCH3CH3H3CCH3称为新戊烷。

第三课时 概括与整合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书上及练习册上的有关练习,教师准备:课件〔命名练习题、同分异构体书写规律〕 基础训练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C)A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是同分异构体B .烷烃分子中,相邻的三个碳原子有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C .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饱和”,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相结合的链烃一定是烷烃D .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假设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为同系物解析:同分异构体特点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所以A 选项是错误的;烷烃的结构是锯齿状的,并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B 选项是错误的;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假设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因此D 选项是错误的;C 显然正确;答案为C 。

2.丁烷(C4H10)失去1个氢原子后得到丁基(—C4H9),丁基的结构共有(C)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B)A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B .分子式相同的不同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C .具有同一通式的物质属于同系物D .同分异构现象只存在于有机物中解析:同系物的特点是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即通式相同),为同一类物质。

同分异构体的特点是具有相同的分子组成,不同分子结构。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可能既不是同种物质,也不是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现象不但在有机物中存在,在无机物中也存在。

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D)A.甲烷与乙烯互为同系物B.32S与33S是同种核素C.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素异形体D.乙醇和二甲醚(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A.甲烷是烷烃,乙烯是烯烃,二者不是同系物,错误;B.32S与33S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是同一元素的不同种原子,二者互称同位素,错误;C.正丁烷与异丁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错误;D.乙醇和二甲醚(CH3-O-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答案为D。

A.1种 B.2种C.3种 D.4种解析:该分子可以看成是在第2位C原子上连接有2个甲基和1个乙基,所以该分子中有4种不同位置的C原子,由于第2位C原子上没有H原子可以被取代,所以只有3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因此其一氯代物有3种。

6.在光照的条件下,氯气跟乙烷发生化学反应,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A.发生的是取代反应B.发生的是燃烧C.生成的产物有8种D.生成的主要产物是一氯乙烷解析:乙烷和氯气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其产物有10种(9种有机物和1种无机物),很难确定生成的主要产物是哪一种。

能力提升7.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含甲基、乙基两个支链的烷烃有(D)A.5种 B.4种C.3种 D.2种8.一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二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的烷烃是(A) A .丙烷 B .乙烷 C .正丁烷 D .正戊烷 解析:A.丙烷分子中有2种H 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为CH3CH2CH2Cl 、CH3CH(Cl)CH3,二氯代物有CH3CH2CHCl2、CH3CCl2CH3、 CH3CHClCH2Cl 、ClCH2CH2CH2Cl ,故A 选;B.乙烷分子中只有1种H 原子,一氯代物有1种,故B 不选;C.正丁烷分子中有2种H 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二氯代物有CH3CH2CH2CHCl2、CH3CH2CCl2CH3、 CH3CH2CHClCH2Cl 、CH3CHClCH2CH2Cl 、ClCH2CH2CH2CH2Cl 、CH3CHClCHClCH3,故C 不选;D.正戊烷分子中含有3种H 原子,其一氯代物有3种,故D 不选;故答案选A 。

9.烷烃完全燃烧都可以生成CO2和H2O ,现以甲烷、乙烷、丙烷三种物质燃烧为例,进行燃烧分析。

(1)取等物质的量的三种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最多的是________,生成H2O 最多的是________,消耗O2最多的是________。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等物质的量的烷烃完全燃烧,生成CO2、H2O 以及消耗O2的量随着________________的增多而变大。

(2)取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最多的是________,生成H2O 最多的是________,消耗O2最多的是________。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等质量的烷烃完全燃烧,生成CO2的量随着的________增大而变大,生成水的量随着________的增大而变大,消耗O2的量随着________的增大而变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