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上海市青浦区2012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青浦区2012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2年青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 1.本卷共有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老夫聊发少年狂,,。

《江城子·密州出猎》2.七十而从心所欲,。

《孔孟论学》3. ,故克之。

《曹刿论战》4.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岳阳楼记》5. ,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7—8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7.“麾”的意思是。

“麾下”在这首词中指。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第一句连用三个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

B.“八百里”原是牛名,这里语意双关,亦兼指连营之广。

C.连营分炙、沙场点兵、英勇杀敌……词里的英雄正是词人的化身。

D.全词首尾写梦境,中间写实,抒发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黄生借书说(节选)①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②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③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9.本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2012上海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含答案 (打包共10套 14区县)-5

2012上海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含答案 (打包共10套 14区县)-5

金山区2012年初三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2年4月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2、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__。

(《竹枝词》)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

(《蝶恋花》)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6、峰回路转,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除本诗之外,初中阶段教材里我们学过的白居易的其它作品有_______(2分)8、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标题中的“钱塘湖”就是指浙江杭州的著名景点西湖。

B.本诗紧扣标题中的“行”字,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

C.颔联和颈联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描写了花草欣欣向荣的景象。

D.尾联一个“爱”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无限春光喜悦的心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

(8分)核舟记(节选)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9、上文《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2分)10、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上海黄浦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上海黄浦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上海黄浦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欧阳修是(朝代)作家。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

(3分)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山间四季景色变幻而多美。

B.人们、太守、山林和禽鸟一起欢乐。

C.太守酒醒之后用文章叙述了这些事情。

D.人们不知太守为什么乐,因为太守醉而没说。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闵子骞兄弟两人,母卒,其父更娶,复生二子。

子骞为其父御,失辔,父持其手,寒,衣甚单。

父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温,衣甚厚。

即谓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寒儿,汝去无留。

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寒。

其父默然,而后母亦悔之。

(《韩非子喻老》,有删改)【注释】①失辔:抓不住马缰绳。

12.解释上文中加点词。

(4分)(1)其父更娶( ) (2)母去(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今你欺负我,让我儿受冻B.如今你欺负我,我儿心寒C.现在你欺骗我,让我儿受寒D.现在你欺骗我,我儿心寒14.子骞失辔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本文表现了子骞的品质。

2012年上海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2年上海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满分:150分)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树木丛生,。

(《观沧海》)2.沾衣欲湿杏花雨,。

(《绝句》)3.夜阑卧听风吹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6.,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曲,完成第7—8题(4分)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9.本文作者欧阳修是(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以.我酌油知.之译文: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

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

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

”太祖喜曰:“此言甚善.。

2012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2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I.树木丛生,_________ 。

(《观沧海》)2.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 。

(《绝句》)3.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 ___________________,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5.宠辱偕忘,________________ ,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6. ___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9. 本文作者欧阳修是___(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_》。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以我酌油知之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3分)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上海市虹口区2012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虹口区2012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2年虹口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 1.本卷共有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2. ,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3. ,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4.向来枉费推移力,。

(《观书有感》)5.去年元夜时,。

(《生查子•元夕》)6. ,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7-8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诗中“长精神”的“长”意思是 (2分)8.下面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首联写了作者被贬滴的地点和时间,突出了经历坎坷。

B.颔联引用两个典故借以表达物是人非而生出悲凉之情。

C.颈联采用对偶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

D.尾联表达出在听了白居易的唱歌后,对生活更加乐观。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黄生借书说①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②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③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2012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2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上海市 2012 年初中毕业一致学业考试语文答案分析一、文言文【答案】 1.百草丰茂2.吹面不寒杨柳风3.铁马冰河入梦来4.欲说还休5.把酒临风6.阡陌交通【分析】学生的诗文背诵与默写水平,六个小题均为上下句对接,背过会写字即可得分,难度不大。

7.【答案】 B(诗歌描绘的是秋季的风景)【分析】题中的曲描绘的是秋景,AD 为春光, C 为冬景, B 为秋景。

因此选B.8.【答案】迟暮萧瑟,明亮绚烂【分析】只需看原词,共有两句,前句描绘的光景“孤乡村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特色较为显然,萧瑟、悲凉,尔后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则截然相反。

此题最大的难点在于,重新脑中想出适合的词语来归纳曲中的光景特色。

9.【答案】北宋,醉翁亭记【分析】此题为课内文言文的阅读,波及到文学知识,句子的翻译,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句子的翻译注意做到字字落实,一般不会失分,里面要要点注意的就是“以”字,它是“依靠”的意思。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难度相对较大,可是错误的选项较为显然,只需专心考虑答案仍是不难选择出来的。

10.【答案】(我)依靠我倒油的经验懂得(知道)这个道理。

【分析】此题为课内文言文的阅读,波及到文学知识,句子的翻译,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句子的翻译注意做到字字落实,一般不会失分,里面要要点注意的就是“以”字,它是“依靠”的意思。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难度相对较大,可是错误的选项较为显然,只需专心考虑答案仍是不难选择出来的。

11.【答案】 C【分析】此题为课内文言文的阅读,波及到文学知识,句子的翻译,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句子的翻译注意做到字字落实,一般不会失分,里面要要点注意的就是“以”字,它是“依靠”的意思。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难度相对较大,可是错误的选项较为显然,只需专心考虑答案仍是不难选择出来的。

本文中陈尧咨自大,卖油翁自信。

12.【答案】( 1)好(2)做【分析】此题为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波及到诗语的解说,句子的翻译,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上海青浦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上海青浦区201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青浦区201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终学习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老夫聊发少年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密州出猎》2.七十而从心所欲,______________。

《孔孟论学》3._______________,故克之。

《曹刿论战》4.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5._______________,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7—8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7.“麾“的意思是___________。

“麾下”在这首词中指___________。

(2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句连用三个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

B.“八百里”原是牛名,这里语意双关,亦兼指连营之广。

C.连营分炙、沙场点兵、英勇杀敌······词里的英雄正是词人的化身。

D.全词首尾写梦境,中间写实,抒发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黄生借书说(节选)①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②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②他之容易接受,是由于他的流畅的旋律与洋溢的感情和才华。

他的一些舞曲与小品是那样行云流水,纯洁明丽而又如醉如痴,多彩多姿。

比如《花的圆舞曲》,比如《天鹅湖》,家喻户晓,浑然天成。

它们令人愉悦、热爱生命。

他是一个赋予生命以优美的旋律与节奏的作曲家。

没有他,人生将减少多少色彩与快乐!③他的另一些更加令我倾倒的作品,则多了一层无奈的忧郁,美丽的痛苦,深邃的感叹。

他的伤感,多情,潇洒,无与伦比。

我总觉得他的沉重的叹息之中有一种特别的妩媚与舒展,这种风格像是--我只找到了--苏东坡。

他的乐曲--例如第六交响曲《悲怆》,开初使我想起李商隐,苍茫而又缠绵,绮丽而又幽深,温柔而又风流再听下去,特别是第二乐章听下去,还是得回到苏轼那里去。

他能自解。

艺术就是永远的悲怆的解释,音乐就是无法摆脱的忧郁的摆脱。

对于一个绝对的艺术家来说,悲怆是一种深沉,更是一种极深沉的美。

而美是一种照耀着人生苦难的光明。

悲怆成全着美,美宣泄着却也抚慰着悲。

悲与美共生,悲与美冲撞,悲与美互补。

人生苦短,人生苦苦。

然而有美,有无法人为地寻找和制造的永恒的艺术普照人间。

于是软弱的人也感到了骄傲,至少是感到了安慰,感到了怡然。

这就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的哲学。

④在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既有同样的美丽的痛苦,又有一种才华的赤诚与迷醉,我觉得缔造着这样的音乐世界,呼吸着这样的乐曲,他也是满脸泪痕而又得意洋洋,烂漫天真而又矜持饱满。

他缔造的世界悲从中来而又圆满无缺。

你好像刚刚迎接到了黎明,重新看到了罪恶而又清爽、漫无边际而又栩栩如生的人世。

⑤这就是才华。

我坚信才华本身就是一种美,是一种酒,饮了它一切悲哀的体验都成就了诗的花朵,成就了美的云霞。

它是上苍给人类的,首先是给这个俄罗斯人的最珍贵的礼物。

是上苍给匆匆来去的男女的慰安。

拥有了这样的礼物,人们理应更加感激和平安。

柴可夫斯基教给人的是珍惜,珍惜生命,珍惜艺术,珍惜才华,珍惜美丽,珍惜光明。

珍惜的人才没有白活一辈子。

而这样的美谁也消灭不了,在火里不会燃烧,在水里也不会下沉。

⑥也许音乐都是抒情的。

但是贝多芬的雍容华贵里包含着够多的理性和谐的光辉。

莫扎特对于我来说则是青春的天籁。

马勒在绝妙的神奇之中令我感到的是某种华美的陌生只有柴可夫斯基,他抒的是我的情,他勾勒的是我的梦,他的酒使我如【】。

他使我热爱生活热爱青春文学,他使我不相信人类总是像豺狼一样你吃掉我、我吃掉你。

我相信美的强大,柴可夫斯基的强大。

他是一个真正的催人泪下的作曲家。

我相信这与人类不可能完全灭绝的善良有关。

这与冥冥中的上苍的意旨有关。

⑦我喜欢--应该说是崇拜与沉醉这种风格。

特别是在我年轻的时候,只有在这种风格中,我才能体会到生活的滋味,爱情的滋味,痛苦的滋味,艺术的滋味。

⑧真正的深情是无价的。

虽然年华老去,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单纯,虽然我们不得不时时停下来舔一舔自己的伤口,虽然我们自己对自己感到愈来愈多的不满又有什么办法!如果夜阑人静,你谛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你也许能够再次落下你青年时代落过的泪水。

只要还在人间,你就不会完全麻木。

⑨于是你感谢柴可夫斯基。

(选自《20世纪中国散文精品赏读》,有删节)1.文中忧郁一词,注音准确的一项是()A. y u yB.yōu yC. yǒu yǔD. yōu yǔ2.文中【】处填入意思最准确一项是()A.茅塞顿开B.豁然明朗C.恍然大悟D. 醍醐灌顶3.上文中我坚信才华本身就是一种美,是一种酒,饮了它一切悲哀的体验都成就了诗的花朵,成就了美的云霞。

这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B.比拟C.比喻D.借代4.作者介绍柴可夫斯基的目的,是要让读者知道()A.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就是无法摆脱的忧郁的摆脱。

B. 自己对柴可夫斯基音乐的崇拜与沉醉。

C. 听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软弱的人也感到了骄傲D.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洋溢着深挚的感情,既有悲怆,又蕴涵着美,催人泪下。

5.柴可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我的心里。

他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一句中,对一部分理解准确而全面的一项是()A.一段时间B.一段历史C.不可缺少的部分D.可以缺少的部分6.上文中对于一个绝对的艺术家来说,悲怆是一种深沉,更是一种极深沉的美。

一句,属于()关系的复句。

A. 递进B.并列C.转折D.条件7.上文中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A.叙述描写议论B. 叙述议论抒情C.叙述描写抒情D. 叙述说明抒情8.对柴可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我的心里,他已成为我的生命的一部分了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以流畅优美的旋律给我的人生增添了色彩与欢乐。

B. 他以洋溢着悲与美的感情给我以安慰,让我懂得自我解脱和超越。

C. 他以珍贵的才华教我懂得欣赏和自己的自卑。

D. 他使我在年轻时体会到生活、爱情、痛苦、艺术的滋味1.结合前后文分析这就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的哲学及我喜欢--应该说是崇拜与沉醉这种风格两句话中加粗词的具体内涵。

(4分)①哲学: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种风格:__________________1.①悲怆成全着美,美宣泄着却也抚慰着悲。

或:悲与美共生、冲撞、互补。

(意思相近即可。

要点全2分,只答一点1分。

)②洋溢着深挚的感情,既有悲怆,又蕴涵着美,催人泪下。

(意思相近即可。

要点全2分,只答一点1分。

)(二)文化常识完成第9-18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9.( )写作了中国古代戏曲名作《窦娥冤》。

A.马致远B.关汉卿C.王实甫D.白朴10.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著名词人( )的名句。

A.柳永B.李清照C.秦观D.陈亮11.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诗句出自下列()的典故。

A.吕布与貂蝉B.唐明皇与杨贵妃C.吴三桂与陈圆园D.乾隆帝与香妃12.四大美女中为了汉匈友好作出了贡献的是( )。

A.西施B.貂蝉C.王昭君D.杨玉环13. 以下对联歌颂的是哪几位名人?①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②犹留正气参天地,永乘丹心照古今。

③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④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A.文天祥、杜甫、蒲松龄、诸葛亮B.杜甫、文天祥、蒲松龄、诸葛亮C.杜甫、文天祥、诸葛亮、蒲松龄D.杜甫、蒲松龄、文天祥、诸葛亮14.《麦琪的礼物》是美国作家( )的作品。

A.马克?吐温B.毛姆C.欧?亨利D.乔伊斯15.《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 )的名著。

A.小仲马B.雨果C.莫里哀D.拉封丹16.描写特洛伊战争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是( )。

A.亚里士多德B.但丁C.荷马D.狄更斯17. 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 )A.木兰诗B.胡笳十八拍C.琵琶行D.离骚18. 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A. 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甫(三)名句默写完成第19-28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9.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0.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21.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2. ,不亦君子乎?(《论语》)23.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24.金樽清酒斗十千,。

(《行路难》)25.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26.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27.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28.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四)诗歌鉴赏完成第29-34题(10分)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释】①惊残:惊醒。

②故山:即家乡。

29.词作者陆游的号是。

(1分)30.从体裁看,这是一首词,鹊桥仙是,夜闻杜鹃是标题。

(1分)31.与本词作者处于同一时期的词作者是()(2分)A. 王维B.苏轼C.辛弃疾D. 马致远32.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晓连江风雨是()的一种景象。

(2分)A. 安静、昏暗、滂沱大雨B. 乡村、夜深、春雨淅沥C. 宁静、夜深、春日拂晓D. 寂静、昏暗、风雨凄迷33.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词人的思想感情是()(2分)A. 表达了词人壮志在胸、事业有成的无限感慨。

B. 表达了词人在半世岁月中一直旅游在山水之中的思想感情。

C. 表达了词人岁月蹉跎、壮志未酬、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D. 表达了词人虽然热爱家乡,但不得不四处飘流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34.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2分)建中靖国元年,东坡自据(今海南语州)北归,卜①居阳羡(今江苏宜兴)。

阳羡士大夫犹畏而不敢与之游,独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坡亦喜其人,时时相与杖策过长桥,访山水为乐。

邵为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②,坡倾囊仅能偿之。

卜吉入新第既得日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坡徒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

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

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

而吾之不肖,遂举以售诸人。

吾今日迁徒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

坡亦为之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

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旧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

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

坡自是遂还毗陵,不复买宅,而借顾塘桥孙氏居暂憩焉。

【注释】①卜:通过卜卦来选择。

②缗:古代货币单位。

35. 东坡是宋代文学家的号,他的字是。

《念奴娇》是他的名篇,其中羽扇纶巾,谈笑间,(填六个字)等句寄托了他建功立业的理想。

(4分)36.解释加点的词:(4分)坡倾囊()仅能偿之保守()不敢动遂举以售诸()人宁()不痛心37.把上文中竟不索其直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38.下列各句与例句独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相同的一项是()(2分)A.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B. 古之人不余欺也。

C.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D.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39.在括号内填入省略的虚词卜居()阳羡(2分)40.本文表现了东坡的哪些美德?二70分(六)写作题(70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人或事所感动;感动是善良心灵涌动出来的一种美好情感。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参考答案1.B 2.D. 3.C. 4.D. 5.C 6.A 7.B. 8.C 9.B10.B 11. C 12.C 13.B 14.C 15.B 16.C 17.A18.B19.会当凌绝顶20.归雁入胡天21.枯藤老树昏鸦22.人不知而不愠23.苔痕上阶绿24.玉盘珍羞直万钱25.悠然见南山26.何当共剪西窗烛27.月有阴晴圆缺28.不畏浮云遮望眼29.放翁30.词牌31.C32.D33.C34.运用起兴手法,以啼声凄厉的杜鹃起兴,勾起作者的思念乡土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