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的记数记忆法.doc
必修3历史背记资料

必修3历史背记资料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继承并发展了夏朝的政治制度,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2.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 汉朝: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4.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更加公平,同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5. 宋朝: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实行“两税法”,减轻百姓负担。
6. 元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7. 明朝:明朝实行内阁制,加强皇帝的权力。
8. 清朝:清朝实行八旗制度,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二、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1. 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2.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 国共合作: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4. 抗日战争:1937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5. 解放战争:1946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古代中国的经济1. 农业: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实行“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农业技术不断进步。
2. 手工业:古代中国的手工业非常发达,如陶瓷、丝绸、造纸等。
3. 商业:古代中国的商业也很繁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商业城市,如长安、洛阳等。
四、古代中国的文化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主张无为而治。
3. 佛教: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汉传佛教。
4. 科技:古代中国的科技非常发达,如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
五、近代中国的文化1.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提倡民主、科学、自由等思想。
历史高三背知识点的方法

历史高三背知识点的方法在历史科目中,高三学生面临着大量的知识点需要掌握和记忆。
为了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下面将介绍几种历史高三背知识点的方法。
一、归纳总结法归纳总结法是一种常用的历史知识点背诵方法。
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将重点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简明扼要的笔记或提纲。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复杂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关系归纳成简单易懂的条理性句子或图表,方便记忆。
例如,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帝王时期,我们可以将每个朝代的重要帝王姓名、在位时间、主要政绩等信息进行整理,形成一张帝王纵览表。
通过不断回顾和总结这张表格,我们能够快速回忆起每个朝代的帝王,掌握他们的重要事迹,从而提高对历史的整体把握。
二、拓展联想法拓展联想法是一种帮助记忆的有效方法。
在背诵历史知识点时,我们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文化、生活常识等方面进行联想,激发大脑的记忆能力。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关联词或形象的联想,能够帮助我们记住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例如,对于中国上古时期的“五帝时代”,我们可以用“伏羲”、“神农”、“黄帝”、“轩辕”、“帝喾”五位帝王的名字来联想五兽纹样,分别以龙、凤、龟、虎、熊的形象来记忆。
这样一来,每个帝王不仅有具体的姓名和时间,还能够有一个形象的联想,帮助我们更好地背诵和理解。
三、时间线法时间线法是一种将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记忆方法。
通过将重要历史事件在时间上排列,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历史的演进脉络,加深对历史时代的认识。
可以通过制作时间轴图,或者幻灯片等方式来呈现。
例如,对于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我们可以将其按年份进行排序,形成一条线性的时间线。
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重要事件在时间上的前后关系,从而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些事件之间的联系。
比如,清朝的瓦解、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重要事件将在时间线上有明确的顺序和位置,帮助我们理清历史的发展脉络。
总结起来,历史高三背知识点的方法可以通过归纳总结法、拓展联想法和时间线法等多种方式进行。
高三如何记历史知识点

高三如何记历史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尤为关键。
高考历史考试中,知识点的记忆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高三学生应该如何记忆历史知识点呢?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1. 制作知识点卡片制作知识点卡片是一种常用的记忆方法。
首先,将每个历史知识点写在一张卡片上,包括重要事件、人物、时间等。
然后,可以在卡片的背面写下该知识点的详细内容,或者相关的背景知识。
接下来,通过不断翻阅和回顾卡片,既可以记忆知识点,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知识点以图形形式展示的方法。
可以将重要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作为中心主题,在其周围关联其他相关知识点。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形成知识点的结构框架,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另外,思维导图也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和修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创造关联与故事人类的记忆更容易保持对故事和关联的记忆。
因此,将历史知识点与故事和关联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例如,可以将某个历史事件与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某个与之相关的事件联系起来。
在理解并记忆历史知识点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对其背景和意义的理解。
4. 运用多媒体资源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来帮助记忆历史知识点。
可以观看历史纪录片、听历史讲座,或者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学习和回顾历史知识点。
同时,还可以结合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创造更多的感官记忆,提高记忆效果。
5. 做题巩固知识点做题是检验知识点记忆效果的好方法。
可以找一些历史题目进行练习,涵盖各个重要知识点。
在做题过程中,不仅能够检验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够发现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记忆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补充。
6. 背诵重要资料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适当进行背诵。
通过反复的背诵,可以将知识点从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在背诵过程中,可以利用口诀、韵律等技巧,提高记忆效果。
总结起来,高三学生在记忆历史知识点时,可以采用制作知识点卡片、制作思维导图、创造关联与故事、运用多媒体资源、做题巩固知识点和背诵重要资料等方法。
高中历史知识的记忆法

高中历史知识的记忆法学习高中历史,很多的知识都是需要学生们记忆,掌握好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记得牢。
下面本人为大家分享的是高中历史知识的记忆法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高中历史知识的记数记忆法记数记忆法就是通过记住数字,运用联想,从而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这里所谓的数字并非书本中的数字,而是经过学习和归纳后发现的数字,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运用得法,可以大大减轻记忆的难度。
【例1】关于戊戌变法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四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
十五点:四个方面分别有3、4、5、3个要点。
其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可这样记忆:“三局”: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设置邮政局。
“两算”: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一奖”:奖励创造发明。
【例2】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五次重大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次重大的人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三次中国社会性质的重大变化: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两个阶级的诞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一个中国的命运: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这“五、四、三、二、一”就基本上概括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内容。
【例3】抗日战争初期抗日的情况:两个不同的党派:国民党和共产党。
两个不同的战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两条不同的路线: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
两种不同的结果:国民党溃败,丢失大片国土;共产党开辟大片抗日根据地,威胁着敌人后方。
【例4】关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概况,可以这样记忆:五个年头:1789~1794年。
四个资产阶级派别: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
三个阶段:1789~1792年;1792~1793年;1793~1794年。
历史学习中的数学记忆法

历史学习中的数学记忆法历史事件的年代由阿拉伯数字排列而成,简单枯燥,不易记住。
中学历史老师如能在教学中巧妙地借用某些数学知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轴记忆法即规定以公元零年为原点,以公元前为负、公元后为正建立数轴。
例如我国奴隶制崩溃于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476年,而西欧的奴隶制度的崩溃,则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为标志。
如果将两个年代在数轴上予以注明,就很容易记住我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早于西欧一千年。
数字特征观察法如罗马西西里起义是公元前137年,这三个数字是在四个连续奇数1、3、5、7中挖出第三个奇数后排成的一个三位数。
又如383年的淝水之战,1234年蒙古灭金,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进攻当时被荷兰殖民者霸占的我国领土台湾,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18年马克思诞生等等,亦具有明显的数字组合特征。
等差数列记忆例如我国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这四个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1911年、1913年、1915年和1917年,这四个数字恰好组成了一个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再如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九·一八”事迹和皖南事变,分别发生于1911年、1921年、1931年和1941年,这四个数字恰好组成了一个以10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只要记住辛亥革命发生的时间,其余三个年代也就记住了。
时差记忆法如唐末农民起义是874年开始的,起义坚持10年,就可推知这次起义是在884年黄巢牺牲后失败的。
抗日战争为期8年,是1937年爆发的,由此可以推算出:它结束于1945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640年,整整两百年后英国才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故知鸦片战争是在1840年发生的。
再如金建立于1115年,十年后灭辽,故知金灭辽是在1125年。
推算记忆法(1)逐年推算1838年虎门销烟,1840年鸦片战争,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2)等距推算按每隔10年或100年一件大事去推算。
高三历史复习中的简化记忆法例说

高三历史复习中的简化记忆法例说高三历史复习中,记忆是学生最直接遇到的难题,由此而产生的学习障碍、厌学情绪、和恐惧心理在学习困难的学生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为此,笔者介绍几种记忆方法,仅供参考:一.数字记忆法:学习中寻找一定的记忆规律,可以在看似无序的知识中找到一定的秩序,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例如:(1)记忆魏晋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时,可用“六朝、五农(垦地、技术、水利、品种、产量)、四粮(三吴、洞庭、鄱阳、成都)、三扩展(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二平衡、一南移(重心南移的基础)”来记忆;(2)记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可用“六部、五都督、三司、三特务、八股加一军机处”;(3)记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成就时,可用“五六七八、二二三四”即“大中型项目五百个,工农业增产60℅,农电增长近70倍,修建铁路八千多公里;有包头、武汉两大钢铁基地,有原子弹、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两大技术成果,三个油田是大庆、大港、胜利油田,四个先进人物是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二.口诀记忆法:是指利用口诀的节律性、趣味性特点,化繁为简,强化记忆。
例如:(1)记忆秦汉文化先进科技时,用口诀“太初黑子早记录,月食地动一千七;九章算术应用完,内经本草伤寒杂,华佗麻沸千六年,蔡侯造纸四方传”,让学生强化记住了主要的成就及主要特征。
(2)记忆两汉时期与朝鲜的关系,可用口诀“燕赵齐人往避难,三韩赴汉见二武,辰韩似秦叫秦韩,檀弓果下铜漆铁”。
与日本和越南的关系可用口诀“三十多国译通汉,东汉光武赐印章,遣使交往铁、铜、丝,(越)象犀珠(中)铁牛”。
(3)记忆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可用“洋匠挟技企业难,顽固阻挠步履艰,领导无力难成业,制度不改终失败”。
(4)记忆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建设图时,可用“东北三厂、中间三条、西藏三路、”(5)记忆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的发展速度时,可用“快三(美、德、日)慢二(英法)一发展(俄国)”(6)记忆维新变法运动思想宣传活动内容时,可用“二人(康梁)、二报(《时务报》《国闻报》)、二会(强学会和保国会)、二闻(《国闻报》《中外纪闻》)、二学堂(时务学堂、万木草堂)、一论战”三.简图记忆法:充分利用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综合性功能,利用地图的形象性记忆功能,设计简图调动学生的多维记忆能力。
高三历史知识点总结怎么记

高三历史知识点总结怎么记历史学科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科目。
要想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不仅需要对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三历史知识点总结的有效方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记忆和应用历史知识。
第一,建立知识框架。
历史知识点庞杂繁多,很容易令人眼花缭乱。
为了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建立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非常重要。
可以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或者按照历史事件的逻辑顺序来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例如,可以按照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顺序分类,或者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分类。
建立了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点。
第二,采用朗读法。
历史学科涉及到大量的人物、事件、年代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比较抽象。
采用朗读法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可以将学过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朗读,注意语调和停顿的节奏感。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第三,制作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梳理和总结历史知识点。
可以将每个历史事件或知识点作为一个节点,在节点之间用线条链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网络。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运用联想法。
历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非常重要。
运用联想法可以帮助我们将一个个抽象的知识点进行关联和记忆。
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联想,将历史知识点与具体的事物、场景或者姓名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个生动的画面。
例如,可以将清朝的科举考试与现代的高考制度进行类比,或者将一些历史人物的特点与自己身边的人进行类比,以此来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
第五,运用写作法。
写作是一种对于历史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的有效方式。
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进行写作,将自己的理解和记忆用文字表达出来。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句的通顺和表达的准确性。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年代数字记忆法

高中历史年代数字记忆法(1逐次连续数字记忆。
如1919年“五?四”运动,1920年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22年香港海员大罢工,1923年“二?七”惨案,1924年国民党“一大”……(2加减差数记忆。
如埃及确立奴隶制(公元前3100年与中国夏朝建立(公元前2100年,相差1000年;世界近代史的开端(1640年与中国近代史开端(1840年相差200年……(3间隔等差数记忆。
如间隔“2”:1911年武昌起义,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护法战争……,间隔“10”:1911年辛亥革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1941年皖南事变……;间隔“100”: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4复数记忆。
如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818年马克思诞生,智利独立,1919年“五?四”运动,柏林起义,巴黎和会,共产国际建立。
115年阿骨打建金,222年吴国建立……(5颠倒数字记忆。
如(18 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普林尼为自然科学献身,(公元79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184年张角领导黄巾大起义,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317年东晋建立,713年唐玄宗封大作荣为渤海郡王……(6自然数记忆。
如1234年蒙古灭金,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7对称数字记忆。
如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383年淝水之战,49 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646年大化改新,676年新罗统一,1881年苏丹马赫迪大起义,……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建立,894年中日战争;公元前221年秦统一,221年蜀国建立;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73年班超出使西域……(8一数多项联记。
如公元前2100年埃及奴隶贫民大起义,中国奴隶制夏朝建立;公元前59 4年中国“初税亩”,雅典梭伦改革;1644年李自成进北京,英马其顿荒原战役;1861年清政府设总理衙门,曾国藩创安庆军械所,那拉氏发动宫廷政变,俄农奴制改革,美南北战争爆发……(9自然数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的记数记忆法
记数记忆法就是通过记住数字,运用联想,从而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这里所谓的数字并非书本中的数字,而是经过学习和归纳后发现的数字,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运用得法,可以大大减轻记忆的难度。
【例1】关于戊戌变法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四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
十五点:四个方面分别有3.4.5.3个要点。
其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可这样记忆:
三局: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设置邮政局。
两算: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一奖:奖励创造发明。
【例2】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
五次重大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次重大的人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三次中国社会性质的重大变化: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两个阶级的诞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一个中国的命运: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这(五)(四)(三)(二)一就基本上概括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的主要内容。
【例3】抗日战争初期抗日的情况:
两个不同的党派:国民党和共产党。
两个不同的战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两条不同的路线: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
两种不同的结果:国民党溃败,丢失大片国土;共产党开辟大片抗日根据地,威胁着敌人后方。
【例4】关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概况,可以这样记忆:
五个年头:1789~1794年。
四个资产阶级派别: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
三个阶段:1789~1792年;1792~1793年;1793~17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