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考试大纲(2012年版)

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考试大纲(2012年版)
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考试大纲(2012年版)

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考试大纲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一、中国古代出版历史知识

内容包括:各民族文字与主要文献载体。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古代图书的生产。古代图书的流通。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汉字的演变和中国历史上几种主要的少数民族文字。

2.了解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几种主要文献载体。

3.了解纸的发明及影响。

4.熟悉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5.了解印刷术向域外的传播。

6.熟悉中国古代图书的生产方式。

7.熟悉中国古代刻书业的编辑工作。

8.了解中国古代图书的流通方式。

(二)考试内容

1.中国各民族文字的产生与发展。

2.中国历史上的早期文献载体。

3.纸的发明与造纸术的传播。

4.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和向域外的传播。

5.中国古代的刻书业及其编辑工作。

6.中国古代图书的流通。

二、出版、出版物与出版工作

内容包括:出版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出版活动的条件和一般过程。出版物的概念、属性、种类和标志。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出版工作者的文化追求与职业道德建设。编辑工作的地位,编辑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

(一)基本要求

1.掌握出版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2.了解开展出版活动的条件。

3.掌握出版的一般过程。

4.掌握出版物的概念、属性和种类。

5.熟悉出版物的标志。

6.掌握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7.了解出版工作者的文化追求。

8.掌握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9.了解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措施和方法。

10.熟悉关于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的知识。

11.掌握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和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12.熟悉编辑过程的一些特殊情况。

13.掌握对编辑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

14.熟悉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

(二)考试内容

1.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

2.开展出版活动的条件和出版的一般过程。

3.出版物的概念、属性、种类和标志。

4.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5.出版工作者的文化追求和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

6.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7.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和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8.编辑人员基本素质。

9.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

三、出版业及出版行政管理

内容包括:我国社会主义出版业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出版业的构成。有关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知识。国家对设立出版物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对出版活动的管理,对出版物的管理。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出版业的形成和发展。

2.熟悉我国出版业的构成。

3.熟悉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类别和技术职务级别。

4.掌握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要求。

5.掌握出版专业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

6.熟悉出版专业中级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

7.了解出版专业高级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

8.了解出版行政管理的概念和任务。

9.熟悉我国的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和实施出版行政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

10.了解国家对设立出版物生产经营单位的规定。

11.掌握国家对出版从业人员的管理规定。

12.熟悉国家关于出版单位业务范围的规定。

13.掌握国家对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和书号、刊号的管理规定。

14.掌握国家对出版物内容的管理规定。

15.掌握关于图书质量评价项目及其标准的知识。

16.熟悉实施图书质量管理的措施。

(二)考试内容

1.我国社会主义出版业的形成和我国出版业的构成。

2.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类别、技术职务级别、职业资格要求和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

3.出版行政管理的概念和任务。

4.我国的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和实施出版行政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

5.国家对设立出版物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

6.国家对出版从业人员的管理。

7.国家对出版活动的管理。

8.国家对出版物内容和图书质量的管理。

四、著作权常识

内容包括:著作权与著作权法的概念,有关著作权法的主要法律法规。作品及其著作权人。作品著作权的归属,著作权权利及其保护期限。著作权的许可使用与限制,出版单位使用作品的付酬。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

(一)基本要求

1.了解著作权与著作权法的概念。

2.了解有关著作权法的主要法律法规。

3.掌握著作权法给予保护的作品种类。

4.熟悉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几种客体。

5.了解关于著作权人类别的知识。

6.熟悉著作权的归属。

7.掌握关于著作权权利种类及其保护期的知识。

8.熟悉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9.掌握出版单位使用作品的付酬方式及其计算方法。

10.了解著作权限制的概念。

11.掌握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要件及符合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规定的作品使用方式。

12.熟悉关于侵犯著作权须承担的法律责任的知识。

(二)考试内容

1.著作权与著作权法的概念。

2.有关著作权法的主要法律法规。

3.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范围。

4.著作权人与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5.著作权的权利种类及其保护期。

6.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7.出版单位使用作品的付酬方式及其计算方法。

8.著作权限制的概念和具体方式。

9.侵犯著作权须承担的法律责任。

五、出版物的文字规范

内容包括:汉字常识和汉字使用规范。汉语拼音与语音规范。标点符号及其使用规范。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汉字的特点。

2.熟悉汉字的笔画、偏旁、部首和笔顺。

3.了解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4.掌握汉字使用规范。

5.熟悉《汉语拼音方案》的构成和用途。

6.掌握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

7.熟悉汉语语音规范。

8.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

9.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

10.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

(二)考试内容

1.汉字常识和汉字使用规范。

2.《汉语拼音方案》的基本知识。

3.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和汉话语音规范。

4.标点符号的基本知识和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

六、汉语语法与修辞知识

内容包括:词的构成,词的形、音、义特点,词的分类与运用。短语的类型和歧义短语,句子成分的特点和构成,句子的类型。常见的辞格及辞格的综合运用。改正常见的语法与修辞错误。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汉语词的构成。

2.熟悉关于异形词的知识。

3.了解关于同形词、多音词、同音词和异读词的知识。

4.了解词义的概念。

5.熟悉词义的构成。

6.了解关于单义词和多义词的知识。

7.掌握关于同义词辨析和反义词运用的知识。

8.了解词类的概念。

9.掌握各个词类的主要语法特点及其运用规律。

10.熟悉短语的类型、短语的层次分析和歧义短语的成因。

11.掌握排除短语的歧义的方法。

12.熟悉各种句子成分的语法特点。

13.熟悉单句和复句的结构类型。

14.掌握常见的辞格。

15.了解辞格综合运用的主要类型。

16.掌握发现和修改常见语法错误和修辞错误的基本方法。

(二)考试内容

1.汉语词的构成。

2.关于词形、词音和词义的基本知识。

3.同义词的辨析和反义词的运用。

4.词类和各个词类的主要语法特点及其运用规律。

5.短语的类型和短语层次分析。

6.歧义短语的成因和排除歧义的方法。

7.各种句子成分的语法特点。

8.单句和复句的结构类型分析。

9.辞格的种类及其综合运用。

10.发现和修改常见语法错误和修辞错误。

七、形式逻辑常识

内容包括: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的基本知识。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的运用以及运用中的常见错误。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及其运用中的常见错误。

(一)基本要求

1.熟悉概念的定义与概念的内涵、外延。

2.掌握关于概念的种类和概念之间各种关系的知识。

3.了解概念的限制、概括和划分。

4.掌握概念的正确运用,能纠正运用概念时的常见错误。

5.了解判断的定义、特征和种类。

6.掌握判断的运用规则,能纠正运用判断时的常见错误。

7.了解推理的定义、组成部分和种类。

8.掌握推理的运用规则,能纠正运用推理时的常见错误。

9.了解论证的定义、要素和种类。

10.熟悉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的运用。

11.掌握论证的运用规则,能纠正运用论证时的常见错误。

12.熟悉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13.掌握纠正运用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时常犯错误的知识。

(二)考试内容

1.概念的基本知识。

2.纠正运用概念时常犯的错误。

3.判断的基本知识。

4.纠正运用判断时常犯的错误。

5.推理的基本知识。

6.纠正运用推理时常犯的错误。

7.论证的基本知识。

8.纠正运用论证时常犯的错误。

9.逻辑思维规律的基本知识。

10.纠正运用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时常犯的错误。

八、古代汉语知识

内容包括:古汉语的形成与特点。古汉语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古汉语中的单音词与双音词。词的本义与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古汉语中的实词活用。古汉语常用虚词的基本用法。古汉语的句法特点。文言文的标点和翻译。

(一)基本要求

1.了解古汉语的形成与特点。

2.了解关于古汉语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的基础知识。

3.熟悉古汉语中的单音词与双音词。

4.熟悉词的本义与引申义、古义与今义的特点及其它们的主要差异。

5.掌握古汉语中实词活用的基本情况。

6.熟悉古汉语常用虚词的主要用法。

7.掌握古汉语中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的主要特点。

8.了解标点古文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9.掌握将古文翻译成白话文的基本方法,能够将浅显古文翻译成白话文。

(二)考试内容

1.古汉语的形成与特点。

2.古汉语中通假字、古今字和异体字的基础知识。

3.古汉语中单音词与双音词的基本知识。

4.辨析词的本义与引申义、古义与今义。

5.古汉语中的实词活用。

6.古汉语常用虚词的主要用法。

7.辨识古汉语中的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句。

8.标点和翻译浅显的古文。

九、中国古文化常识

内容包括: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地理、政区、官制和科举制度。儒释道文化。古代的姓名和称谓。古代的藏书和版本知识,经史子集与四部分类。古代的主要科技成就。

(一)基本要求

1.了解中华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2.熟悉关于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地理和政区的基本知识。

3.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制和科举制度。

4.了解儒释道文化。

5.熟悉中国古代的姓名和称谓。

6.了解中国古代的藏书和版本知识。

7.熟悉经史子集与四部分类。

8.了解中国古代主要科技成就。

(二)考试内容

1.中华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2.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地理和政区。

3.中国古代的官制和科举。

4.儒释道文化。

5.中国古代的姓名和称谓。

6.中国古代的藏书与版本知识。

7.经史子集与四部分类。

8.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十、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

内容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著作权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广告法等法律中与出版工作直接相关的主要内容。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出版工作的行政法规的主要内容。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关于出版工作的部门规章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要求

1.熟悉我国宪法中有关出版的条款。

2.了解我国刑法中对涉及出版的犯罪活动所定的主要罪名和处罚规定。

3.了解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公民所享有的主要权利。

4.了解《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的基本内容,掌握我国其他各项与著作权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5.熟悉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掌握其中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及其使用的基本规定;掌握相关的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

6.掌握《出版管理条例》的基本内容。

7.掌握《宗教事务条例》中关于出版物禁载内容的规定。

8.掌握《图书出版管理规定》的基本内容。

9.了解《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掌握其中对三审责任制度的规定。

10.熟悉《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的基本内容,掌握其中计算图书差错率的方法。

11.掌握《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的基本内容。

12.掌握《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

13.熟悉《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的基本内容。

14.掌握《关于严格禁止买卖书号、刊号、版号等问题的若干规定》的基本内容。

15.熟悉有关出版行业岗位培训的规定。

16.掌握关于出版专业初级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的规定。

17.掌握《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和《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的基本内容。

(二)考试内容

1.我国宪法中有关出版的条款。

2.我国刑法中对涉及出版的犯罪活动所定的主要罪名和处罚规定。

3.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公民所享有的主要权利。

4.我国与著作权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5.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及其使用基本规定。

6.与出版有关的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

7.《出版管理条例》的基本内容。

8.《宗教事务条例》中关于出版物禁载内容的规定。

9.《图书出版管理规定》的基本内容。

10.《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的基本内容。

11.《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的基本内容。

12.《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的主要内容。

13.《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的基本内容。

14.《关于严格禁止买卖书号、刊号、版号等问题的若干规定》的基本内容。

15.有关出版行业岗位培训、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和职业资格考试的基本规定。

十一、时事政治

内容包括:上一年度8月至考试当年8月国际国内重大时事。

(一)基本要求

熟悉上一年度8月至考试当年8月国际国内重大时事及其意义和影响。

(二)考试内容

上一年度8月至考试当年8月国际国内重大时事及其意义和影响。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

一、信息检索

内容包括:常用印刷型工具书的类型,各类工具书的特点、种类、功用和使用方法。印刷型工具书的排检方法。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出版工作常用信息的检索方法。

(一)基本要求

1.掌握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的类型、特点、功用。

2.掌握常用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的特色,能熟练选择使用。

3.了解类书和政书的概念。

4.了解关于书目、索引和文摘的知识。

5.熟悉年鉴的特点、功用、类型和常用年鉴的特色。

6.了解关于手册、名录、表谱和图录的知识。

7.熟悉印刷型工具书的排检方法,掌握其中字顺法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8.了解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特点、类型。

9.掌握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

10.熟悉常用的互联网搜索引擎。

11.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

12.了解图书报刊资料的检索途径。

13.掌握字、词、成语的检索途径。

14.熟悉典故、诗词文句的检索途径。

15.掌握综合性百科资料的检索途径。

16.熟悉人物、机构、历史、地理资料的检索途径。

17.了解科技资料的检索途径。

(二)考试内容

1.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的类型、特点、功用与它们的使用。

2.类书和政书的概念。

3.关于书目、索引、文摘、手册、名录、表谱和图录的基本知识。

4.年鉴的特点、功用、类型和常用年鉴的特色。

5.印刷型工具书的排检方法及其运用。

6.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特点、类型和基本方法。

7.常用的互联网搜索引擎。

8.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及其运用。

9.选择合适的途径检索出版工作中常用信息。

二、编辑工作

内容包括:编辑工作中的信息采集、选题策划与组稿的基本知识。审稿的作用、制度、要求和方法。编辑加工整理的原则、步骤方法和加工整理的内容。稿件提交审定和整理发稿的要求。发稿后的编辑工作。非印刷型出版物的编辑工作。

(一)基本要求

1.了解信息采集的作用。

2.掌握编辑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范围和采集信息的方法。

3.熟悉信息处理的步骤。

4.了解选题策划的作用。

5.掌握选题策划的要求和基本步骤。

6.熟悉期刊选题策划的特殊之处。

7.了解组稿的方式和步骤。

8.了解稿件的来源。

9.熟悉审稿的作用。

10.掌握我国的审稿制度要点。

11.掌握审稿的要求、方法和对稿件作出质量评价的能力。

12.掌握撰写审稿意见的方法和要领。

13.了解编辑加工整理的作用。

14.掌握编辑加工整理的原则、步骤、方法和加工整理的内容范围。

15.掌握期刊编辑加工整理的特殊之处。

16.掌握审定发稿的总体要求和各个步骤的具体工作内容及要求。

17.掌握校样处理和样书、样刊检查的要求。

18.熟悉出版物宣传工作和反馈信息的收集。

19.了解图书重印和再版的概念。

20.熟悉图书重印和再版的特点。

21.了解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编辑工作的内容及其与纸介质出版物编辑工作的异同。

22.熟悉互联网出版的编辑工作内容及其与纸介质出版物编辑工作的异同。

(二)考试内容

1.信息采集的作用、方法及处理信息的步骤。

2.编辑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范围。

3.选题策划的作用、要求、基本步骤及期刊选题策划的特殊之处。

4.组稿的方式和步骤。

5.稿件的来源。

6.我国的审稿制度和审稿的作用、要求与方法。

7.审读稿件并撰写审稿意见。

8.编辑加工整理的作用、原则、步骤和方法。

9.编辑加工整理稿件的实际操作。

10.审定发稿的要求和步骤。

11.发稿后的编辑工作内容。

12.各种非印刷型出版物编辑工作的内容及其与纸介质出版物编辑工作的异同。

三、书刊整体设计

内容包括:书刊整体设计的概念、内容、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书刊的基本组成部分。书刊的开本、装订样式、必备结构部件和可选的结构部件。书刊版式设计的要求和设计要素,书刊正文书页的版式设计。

(一)基本要求

1.了解书刊整体设计的概念、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2.掌握书刊整体设计的内容。

3.熟悉书刊外表部位的名称和书刊的基本组成成分。

4.掌握关于书刊开本的知识,熟悉其中关于开本种类的知识。

5.掌握书刊装订样式种类,了解其中关于线装和散页装的知识。

6.掌握图书和期刊的必备结构部件及其设计要求。

7.熟悉图书和期刊的可选结构部件及其设计要求。

8.了解书刊版式设计的基本要求。

9.掌握书刊的版面结构。

10.熟悉书刊的版面类型。

11.掌握计算版面字数的基本方法及其与排版字数计算方法的区别。

12.了解制约版心大小的因素与版心位置的种类。

13.掌握印刷字的字体种类和大小制度。

14.熟悉符号、线条、底纹的种类。

15.熟悉版心间空的种类及其设计要求。

16.了解插图的作用。

17.熟悉插图的排式原则。

18.掌握插图的结构及其设计要求。

19.了解表格的特点。

20.掌握表格的结构及其设计要求。

21.熟悉表格的形态样式。

22.掌握书刊版式设计的行业用语。

23.掌握书刊正文主体文字、标题的版式设计要求。

24.熟悉页码和书眉的版式设计要求。

25.掌握版式设计的批注方法。

26.了解期刊与图书在版式设计上的异同。

(二)考试内容

1.书刊整体设计的概念、内容、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2.书刊外表部位的名称和书刊的基本组成成分。

3.书刊的开本。

4.书刊的装订样式。

5.图书和期刊的结构部件。

6.书刊版式设计的基本要求。

7.书刊的版面结构和版面类型。

8.版面字数和排版字数的计算。

9.书刊版式设计要素。

10.书刊版式设计的行业用语。

11.书刊正文书页版式设计要求。

12.版式设计的批注方法。

13.期刊与图书在版式设计上的异同。

四、书刊校对工作

内容包括:校对的概念和功能,校对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校对的方法、工序与制度。书刊常见差错类型及出错原因,查改文字差错的方法和技巧。

(一)基本要求

1.了解校对的概念。

2.熟悉校对的功能。

3.了解校对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

4.了解形成校样的方式。

5.了解校对的基本方法种类,掌握对校法的操作要点。

6.熟悉校对的基本工序。

7.掌握校对符号的用法和校对工作的规范化操作。

8.掌握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

9.了解校对的基本操作模式。

10.掌握关于书刊常见差错类型的知识。

11.熟悉查改文字差错的方法和技巧。

(二)考试内容

1.校对的概念、功能。

2.校对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

3.形成校样的方式。

4.校对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工序。

5.校对符号的用法和校对工作的规范化操作。

6.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

7.校对的基本操作模式。

8.书刊常见差错类型。

9.查改文字差错的方法和技巧。

五、书刊印制

内容包括:书刊印制的概念,印刷的要素和各类印刷的特点。书刊印刷用纸的种类,计算印刷用纸量的方法;书刊印制常用的其他材料。书刊印前制作的工作内容、程序和要求。书刊的印刷与装订。

(一)基本要求

1.了解书刊印制的概念。

2.了解印刷的要素,模拟印刷、数字印刷的种类及其特点。

3.熟悉书刊印制的工艺过程。

4.熟悉印刷用纸的种类。

5.掌握书刊纸张费用的计算方法。

6.了解胶印油墨的特点和常用种类。

7.熟悉装帧工艺材料的种类。

8.了解装订材料的种类。

9.掌握关于原稿检核对象的知识及检核的要求与方式。

10.掌握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输入与存储方式。

11.掌握图像、图形处理所包括的内容。

12.了解组版的处理对象和常用组版软件。

13.了解图文输出、印版制作和打样。

14.了解平版印刷的工艺原理和彩色印刷的呈色原理。

15.了解影响平版印刷质量的因素。

16.熟悉平版印刷品常见质量问题。

17.熟悉订书的方式。

18.掌握对书刊印刷质量和装订质量的要求。

(二)考试内容

1.书刊印刷的概念。

2.印刷的要素,模拟印刷、数字印刷的种类及其特点。

3.书刊印刷的工艺过程。

4.印刷用纸的种类和书刊纸张费用的计算。

5.胶印油墨的特点和常用种类。

6.装帧工艺材料和装订材料的种类。

7.原稿检核的对象、要求与方式。

8.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输入与存储方式。

9.图像、图形处理所包括的内容。

10.组版的处理对象和常用组版软件。

11.图文输出、印版制作和打样。

12.平版印刷的工艺原理和彩色印刷的呈色原理。

13.影响平版印刷质量的因素和平版印刷品常见质量问题。

14.订书方式。

15.对书刊印刷质量和装订质量的要求。

六、出版物发行

内容包括:出版物发行的概念、构成要素、特点和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出版物发行的基本内容和一般过程。出版物购销形式,出版物发行折扣。出版物发行方式,出版物发行渠道。出版物物流。出版物发行工作中面向消费者的相关活动。

(一)基本要求

1.了解出版物发行的概念、构成要素和特点。

2.了解出版物发行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3.掌握出版物发行过程的主要环节和出版物发行的程序。

4.熟悉出版物发行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5.掌握关于出版物购销形式和出版物发行折扣的知识。

6.掌握出版物总发行的特点。

7.熟悉出版物批发的特点、作用和具体形式。

8.熟悉出版物批销的操作要点。

9.了解出版物零售的特点、作用和零售机构的分类。

10.熟悉无店铺出版物零售机构的特点。

11.熟悉连锁经营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12.了解出版物展销的概念。

13.熟悉书展的类型。

14.了解出版物进出口贸易的概念、形式和进口出版物的发行程序。

15.熟悉出版物发行渠道的特点。

16.掌握关于出版物发行渠道的类型及各种渠道的优势和不足的知识。

17.熟悉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发行渠道。

18.了解出版物的数字化发行。

19.了解出版物物流的概念和特点。

20.熟悉出版物的合理库存管理和退货管理。

21.掌握出版物发行中面向消费者的各种相关活动。

(二)考试内容

1.出版物发行的概念、构成要素、特点和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2.出版物发行过程的主要环节和出版物发行的程序。

3.出版物发行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4.出版物购销形式和出版物发行折扣。

5.出版物总发行。

6.出版物批发。

7.出版物批销的操作。

8.出版物零售和零售机构的分类。

9.无店铺出版物零售机构的特点。

10.连锁经营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11.出版物展销的概念和书展类型。

12.出版物进出口贸易的概念、形式和进口出版物的发行程序。

13.出版物发行渠道的特点、类型及各种渠道的优势和不足。

14.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发行渠道。

15.出版物的数字化发行。

16.出版物物流。

17.出版物发行中面向消费者的各种相关活动。

七、编辑应用文写作

内容包括:编辑应用文的概念和特点。选题报告、编辑计划、审稿意见、调研报告的写作特点和要求。编辑工作书信的写作特点和要求。主要书刊辅文的写作特点和要求。出版物宣传文字的写作特点和要求。撰写编辑应用文的基本规律和要求。

(一)基本要求

1.了解编辑应用文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选题报告、审稿意见的撰写要领。

3.熟悉编辑计划、调研报告的撰写要领。

4.掌握约稿信、退修信、退稿信的撰写要领。

5.熟悉日常联系信的撰写要领。

6.了解答读者信的撰写要领。

7.掌握内容提要、作者简介的撰写要领。

8.熟悉出版前言、编者按、出版后记的撰写要领。

9.了解凡例的撰写要领。

10.了解出版物预告的撰写要领。

11.掌握出版物简介、出版简讯的撰写要领。

12.了解出版物广告文字的类型。

13.熟悉关于撰写出版物广告文字应注意问题的知识。

14.掌握出版物评论的撰写要领。

15.掌握撰写编辑应用文的基本规律和要求。

(二)考试内容

1.编辑应用文的概念、特点。

2.选题报告、编辑计划、审稿意见、送审报告和调研报告的撰写。

3.约稿信、退修信、退稿信、日常联系信、答读者信的撰写。

4.内容提要、出版前言、编者按、凡例、作者简介和出版后记的撰写。

5.出版物预告、出版物简介、出版简讯的撰写。

6.出版物广告文字的类型和应注意的问题。

7.出版物评论的撰写。

8.撰写编辑应用文的基本规律和要求。

2010~2012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已过时]在历史上与书籍复制的关系最为密切并沿用至今的字体是()。 A.隶书 B.行书 C.楷书 D.草书 【答案】C 【考点】汉字的产生与演变 【解析】隶书在八分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以钟繇所书之字为代表的“真书”,即楷书,又称“正书”。自从楷书出现之后,汉字的字体趋于基本稳定。楷书沿用至今,在历史上与书籍复制的关系最为密切。 【说明】最新版考试教材已删除了该知识点,此部分内容已并到中级基础第三章中考查。 2.[已过时]标志着雕版印刷术从民间走入官府的是五代时期()的刊刻。 A.《大藏经》 B.《十三经》 C.《十三经注疏》 D.《九经》 【答案】D 【考点】雕版印刷术从民间走入官府的标志

【解析】我国发明的雕版印刷技术,最先是在民间使用,直至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年),才在宰相冯道主持下由官府刻印《九经》。《九经》是我国最早的官刻本,它的刊刻,开了儒家经典大规模刊刻的先河,也标志着印刷术从民间走入官府。 【说明】最新版考试教材已删除了该知识点,此部分内容已并到中级基础第三章中考查。 3.构成出版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作品编辑发行 B.编辑复制发行 C.作品复制发行 D.作者编辑读者 【答案】B 【考点】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解析】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即构成出版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为编辑、复制和发行。 4.中国标准书号ISBN 978-7-5403-2020-1中的“5403”表示的是()。 A.出版序号 B.出版物号 C.出版代码 D.出版者号 【答案】D 【考点】中国标准书号的组成名称

2019年度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共29页文档

2009年度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出版专 业基础知识(中级)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出版活动主要通过其()影响社会发展 A. 经济功能 B. 文化功能 C. 技术功能 D. 娱乐功能 2. 我国出版事业必须坚持()的方向。 A. 让读者的任何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B.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 让各种作品都能自由出版 D. 强化出版物的特殊性,对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3. 出版物的基本属性是()。 A. 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 B. 使用价值与社会效用既可能一致,也可能背离 C.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既可能一致,也可能不同甚至对抗 D. 仅生产数量上的变化便会导致利润率的巨大变化 4. 我国对出版物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制度。 A. 登记 B. 许可 C. 备案 D. 认证 5. 编辑工作的特点不包括()。 A. 思想性 B. 创造性

C. 选择性 D. 通用性 6. 编辑工作是一种语言文字工作,但不要求编辑人员()。 A. 掌握语言文字规范 B. 有语言文字加工能 力 SID 码 C. 有写作能力 D. 是语言文字研究专 家 15. 国家保障教科书出版、发行的政策之一是()。 7. 下列关于编辑工作基本功能的表述中,错误 的 A. 在价格上实行低价微利、亏损补贴 是 ()。 B. 书号使用数量不限,条码免收费用 A. 组织文化生产 B. 创作文化作 品 C. 减征营业税30% C. 引导文化传播 D. 优化文化创 造 D. 贷款利率享受一定优惠 8. 编辑的读者工作要求编辑 ()。 16. 出版社计划管理的重点是()。 A. 方便读者就近购买出版 物 A. 月度

441出版专业基础 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441 考试科目名称:出版专业基础 一、考试内容及要点 “出版专业基础”测试出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必须具备的出版专业知识、理论、能力与技能。 考试内容包括四大部分:信息检索、出版理论知识、出版实务知识、中国出版史知识。各部分的分值与要点如下: (一) 信息检索 1.信息和信息检索概说 2.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的类型、特点、功用及其使用 3.工具书的排检方法及其运用 4.常用的互联网搜索引擎 5.常用的文献信息数据库 6.数字图书馆和电子图书数据库的知识 7.计算机检索技术与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 8.图书报刊资料的检索 9.字、词、句与百科资料的检索 10.选择合适的途径检索出版工作中的常用信息 (二) 出版理论知识 1.出版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2.开展出版活动的条件和出版的一般过程 3.出版物的涵义、属性、种类和标志 4.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5.出版工作者的文化追求及其职业道德 6.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7.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和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8.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能力与技能 9.编辑人员与作者的关系 10.编辑人员与读者的关系

11.我国社会主义出版业的形成与发展 12.我国出版业的构成 13.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类别、职业资格要求和主要职责 14.我国出版行政管理的涵义、任务及其法律依据 15.我国对设立出版物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 16.我国对出版从业人员的管理 17.我国对出版活动的管理 18.我国对出版物的管理 19.著作权与著作权法的概念 20.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范围 21.著作权人的类型与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22.著作权的内容(权利种类)及其保护期 23.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24.著作权限制的概念和具体方式 25.出版单位使用作品的付酬方式及其计算方法 26.侵犯著作权须承担的法律责任 27.汉字使用规范、汉语语音规范 28.标点符号的基本知识及其使用规范 29.数字和计量单位的使用规范 30.科技名词的使用规范 (三) 出版实务知识 1.信息采集的作用、内容与方法 2.选题策划的作用、要求与选题策划工作的基本内容 3.期刊选题策划的独特性 4.组稿的方式和步骤 5.稿件的来源;审稿的作用、要求与方法 6.我国的审稿制度、审稿意见 7.审稿后与作者的联系 8.编辑加工整理的作用、原则、步骤和方法 9.编辑加工整理的内容与要求 10.审定发稿的要求和步骤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1.下列各项中,单位名称和中文表述都正确的有(ACD)。 A.速度单位m/s:米每秒 B.质量热容单位J/(kg?K):焦耳每千克每开尔文 C.面积单位m2:平方米 D.摩尔体积单位m3/mol:立方米每摩尔 E.力矩单位N?m:牛顿米 2.编辑检查复印清样的主要目的有(ABE)。 A.确保排版质量 B.确保全书结构组成齐全 C.处理作者修改意见 D.处理编辑加工整理阶段遗留或疏忽的问题 E.检查全书各个组成部分的印订次序 3.书刊外部装帧设计不包括(AE)。 A.版心规格设计 B.书刊开本选择 C.书心用纸选择 D.表面整饰设计 E.页码版式设计

4.排版、改样人员造成文字出错的原因包括(ACE)。 A.草字误判 B.原告错误 C.邻位错改 D.校样错改 E.拆字失误 5.段玉裁说:“照本改字,不讹不漏,谓之校异同;信其是处则从之,信其非处则改之,谓之校是非。”把这句话用于现代校对,正确的理解是(BCE)。 A.“本”是指作者交来的原稿 B.“本”是指经编辑加工过的原稿 C.校异同是指将校样与原稿的相异之处改得与原稿相同 D.校异同是校正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差异 E.“非”是指原稿中的错漏,但现代校对对它的处理方式与段玉裁应该不同 6.下列关于折校的表述,错误的有(CE)。 A.折校不利于校是非 B.折校是对校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C.折校是一种本校法 D.折校时,要把校样放在桌上,将一页原稿夹在两手的手指间压在校样上进行 E.折校时,要把原稿和校样平放在桌上进行 7.下列关于本校法的表述,正确的有(ADE)。 A.通读校样时常采用本校法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答案

2015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关于出版活动,说法错误的是()。 A. 开展出版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具备精神文化资源 B. 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 C. 出版活动能推进文化创新 D. 在出版活动中,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只负责精神产品的生产,不涉及物质产品的生产 2. 关于我国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说法错误的是()。 A. 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 B. 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 C. 弘扬中华文化 D. 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3.报纸、期刊与图书相区别的特点是()。 A. 连续出版 B. 以纸张为载体 C. 由一位作者的多篇作品组成 D. 内容图文并茂 4. 出版学的研究对象是()和出版活动本身的规律性。 A. 出版复制技术 B. 出版数字技术 C. 出版活动与技术的关系 D. 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5. 在所有的编辑活动当中,最早出现的是()的编辑活动。 A. 卜辞 B. 报纸 C. 书籍 D. 期刊 6. 把编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是从()开始的。 A. 日本 B. 美国 C. 英国 D. 中国 7. 民国出版史上最大的一套现代普及性综合丛书是()。 A. 《新文化丛书》 B. 《中华百科丛书》 C. 《丛书集成》 D. 《万有文库》 8.出版行政管理的依据不包括()。 A. 宪法和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出版企业规章制度 D. 国务院部门规章 9. 在年度核验中被暂缓登记的图书出版单位,如()内经整改仍达不到核验要求的,将被撤销其出版许可证,注销登记。 A. 1年 B. 6个月 C. 3个月 D. 1个月 10. 根据《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编辑人员必须()才能申请责任编辑注册。 A. 取得出版专业中级或中级以上职业资格 B. 取得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 C. 参加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D. 每年参加出版专业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1个月 【答案】 1. D 2. B 3. A 4. D 5. C 6. D 7. D 8. C 9. B 10. A 11. 根据《印刷业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实行印刷经营()制度。 A. 特批 B. 许可 C. 登记 D. 监管 12. 责任编辑证书每()注册续展一次。 A. 1年 B. 3年 C. 5年 D. 7年 13. 被注销责任编辑证书的人员,至少()内不得申请责任编辑注册。 A. 1年 B. 2年 C. 3年 D. 5年

专 传媒 441《出版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出版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I、考查目标 “出版专业基础”测试考生从事出版硕士专业学位学习所必须具备的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出版信息检索、出版理论、出版实务、出版史等。满分150分。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等设备。 三、试卷内容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测试方法。 具体内容及分值如下: 1、出版信息检索。建议分值:40分。 印刷型工具书的排检方法;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的特点、类型、功用;常用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的使用方法;书目、索引、文摘的特点、类型及其功用;常用书目、索引、文摘的使用方法;年鉴、手册、名录的特点、类型及其功

用;常见年鉴、手册、名录的使用方法;表谱与图录的特点、类型与功用;常用表谱与图录的使用方法;计算机信息检索的特点与及基本方法;网络信息检索的种类及常用搜索引擎。 2、出版理论知识。建议分值:40分。 出版与出版学的概念、出版学的学科构成,出版工作的前提条件及一般过程;出版工作者的文化追求及职业道德;编辑工作的特点及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编辑人员的几本素质;编辑与读者、作者的关系;出版物的概念、属性与种类;出版业的构成;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类别及其职责。 3、出版实务知识。建议分值:40分。 书刊形态的知识;书刊结构的知识;书刊版面类型和版面结构知识;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构成;实施出版行政管理的依据;我国对设立出版物生产单位的规定;我国对出版物内容的管理;我国对出版物质量的规定;我国对书号、刊号、版号管理的规定;重大选题备案制度;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作品的范围;著作权的权利种类及保护期;著作权的许可使用;著作权的限制;出版单位使用作品的付酬方式;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 编辑工作中的信息采集、选题策划与组稿;审稿;编辑加工;书刊整体设计;校对。 印刷要素及各类印刷的特点;书刊印刷用纸的种类和用纸量计算方法;书刊印制常用的其他材料;书刊印前制作的工作内容、程序和要求;书刊印刷质量及装订质量。 出版物发行及在出版工作的地位、特点;出版物发行的基本内容和一般过程;出版物购销形式;出版物发行折扣;出版物发行方式与渠道;出版物促销;网上

2019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9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1.关于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下面论述准确的是( )。 A.是在企业战略目标指引下,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B.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与一般企业的经营管理相同 C.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D.为了取得经营活力,出版业必须以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为目标 答案:C 2.关于出版社经营目标,下面论述准确的是( )。 A.持续扩大出书规模,获取经济利益时出版社经营的基本目标 B.出版社一般以单一利润指标确定为自己的经营目标 C.一个准确的目标有利于卸掉各部门高效率地工作 D.出版社往往把树立品牌作为出版社经营的首要目标 答案:C 3.一个决策者在作任何决策之前都必须( )。 A.目标明确 B. 明确问题 C.收集数据 D. 找出原因 答案:A 4.关于目标管理,下面各项中不准确的是( )。 A.必须坚持“三审制”,不能下放选题的决策权和稿件的终审权 B.目标管理一般分为出版社、部门、个人或项目小组三个不同层次 C.编辑部门实行目标管理在某种水准上就是“个人承包“ D.目标管理制能够调动出版社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效益化 答案:C 5.以下关于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前者强调的是工作的目标和预期的效果,后者强调的是个人在本岗位上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B.前者着眼于出版社的整体工作;后者是将目标落实到个人 C.前者带有一定的微观性,是后者的分解和细化 D.前者的重点在于指标体系的制定和分解,后者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定岗定人 答案:C 6.在出版社中,( )主要适用于编辑部门和出版部门。 A.以计件考核为主的岗位责任制 B.以智能考核为主的岗位责任制 C.定性和定量考核结合的岗位责任制 D.其他 答案:C 7.关于聘用制对出版单位理解管理的作用,以下各项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B.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 C.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关系转变 D.由单位用人单位向国家用人转变 答案:D 8.关于出版社缴纳增值税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是对出版单位取得的收入中增值部分课征的一种税 B.出版社的各种收入都要缴纳增值税 C.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额等于销项增值税额扣除当期累计进项增值税额的差额 D.增值税的计算结果能够为负 答案:B 9.关于图书质量管理,下述不准确的是( )。 A.图书质量管理包括所载内容和编校两个方面

2008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08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地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编辑工作是贯彻出版方针的关键 B.编辑工作在宣传发行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 C.编辑工作是制订和实现出版计划的核心 D.编辑工作是提高出版物质量的主要保证 2.下列关于编辑和读者之间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B )。 A.读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 B.编辑要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 C.与经济效益相一致 D.编辑富有引导读者的责任 3.下列出版类型中,属于电子出版物的是( A )。 A.只读光盘 B.激光唱盘 C.激光视盘 D.录音带 4.出版物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商品,在于它具有( B )。 A.物质产品属性 B.精神产品属性 C.商品性 D.艺术性 5.书刊版心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包括( C )。 A.文字 B.图表 C.天头和地脚 D.空间和线条 6.广义的封面不包括( C )。 A.面封 B.底封 C.内封 D.书脊 7.《出版管理条例》规定,报社、期刊社自登记之日起( B )未出版报纸、期刊的,由原登记的省级新闻出版局注销登记,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A.满60日 B.满90日 C.满120日 D.满180日 8.取得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者,可以聘任( D )职务。 A.见习编辑 B.技术编辑 C.一级校对 D.二级校对 9.图书编校质量“合格”的标准线下限是( B )。

A.差错率未超过0.5/10 000 B.差错率未超过1/10 000 C.差错率未超过5/10 000 D.差错率未超过1/1 000 10.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 D )。 A.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B.未公开发表的作品 C.作者死亡已超过50年的作品 D.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11.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保护期一般为( A )。 A.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B.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40年 C.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30年 D.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20年 12.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如采用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付酬方式,图书出版单位应该在作品出版后的( D )内向著作权人付酬。 A.15天 B.1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是( D )。 A.着想(zhuó) B.炽热(chì) C.嗜好(shì) D.同仇敌忾(qì) 14.下列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汉语拼音方案》规定了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和方法 B.《汉语拼音方案》与直音法、反切法和注音字母法等注音方法没有关系 C.《汉语拼音方案》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部分构成 D.《汉语拼音方案》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拉丁字母 1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是( C )。 A.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 B.那优美的琴声啊!令我如痴如醉。 C.你是吃米饭还是馒头? D.《汉语大词典?缩印本》已经出版发行。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相关法律法规一览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相关法律法规一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印刷业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部分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及部分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部分条款 印刷业经营者资格条件暂行规定 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 新闻出版行业领导岗位持证上岗实施办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部分条款 出版管理条例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国务院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通知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新闻出版保密规定 科学技术保密规定 法规汇编编辑出版管理规定 关于出版党代会、党中央全会和全国人代会文件及学习辅导材料的暂行规 关于重申对出版反映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工作和生活情况图书加强管理的紧急通知 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法规汇编编辑出版管理规定》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编辑出版集中介绍党政领导干部情况出版物加强管理的通知图书质量保障体系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取缔非法出版活动的通知 关于培育和规范图书市场的若干意见 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 关于严格禁止买卖书号、刊号、版号等问题的若干规定 音像制品复制管理办法 期刊管理暂行规定 出版物印刷管理规定 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 关于认定淫秽及[非法内容]出版物的暂行规定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 关于部分应取缔出版物认定标准的暂行规定 图书出版合同(标准样式) 关于加强图书审读工作的通知 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 期刊出版管理规定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06) 关于对编辑出版集中介绍党政领导干部情况出版物加强管理的通知

2019年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2019年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 说明 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着重考核考生履行编辑、技术编辑和一级校对等工作岗位职责所要求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 中级职业资格考试,以考生已经具有初级职业资格的必备知识和能力为前提。因此,以下所列中级两门科目的考试基本要求和考试内容,是在初级职业资格考试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部分。中级考试的内容,并不限于这些范围,还包含初级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中的相关内容,而且考试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各个考试模块的“基本要求”中,标有“▲”号的,为从事数字出版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考内容;标有“★”号的,为非从事数字出版的其他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考内容;没有任何标记的,为所有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应考内容。 一、出版概论 内容包括:“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前提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出版物的概念、要素和种类,出版物的特殊性。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我国出版体制改革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概况。美、英、法、德、日等国的出版业概况。关于出版学及其研究的基础理论知识。 (一)基本要求 1.掌握“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和前提。 2.熟悉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3.掌握我国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4.掌握出版物的要素和特殊性。 5.熟悉从各种角度作的出版物分类。 6.熟悉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7.掌握关于出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维护的知识。 8.掌握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 9.了解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0.熟悉我国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1.了解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概况。12.了解美、英、法、德、日等同的出版业概况。 13.了解出版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开展出版学研究的意义。14.熟悉出版学的学科内容及其相关学科。 15.了解中外出版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概况。 (二)考试内容 1.“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和前提。 2.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3.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4.出版物的要素、特殊性和从各种角度作的分类。 5.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6.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维护。 7.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 8.我国出版体制改革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9.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概况。

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初级出版

2002年度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试题、答案 2002年度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在汉字发展史上,人们通常所说的古文字是指()以前的汉字。 A.隶书 B.楷书 C.篆书 D.行书 2.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是()。 A.甲→金→篆→草→隶→行→楷 B.甲→金→篆→隶→楷→草→行 C.甲→金→篆→隶→草→行→楷 D.甲→金→篆→隶→行→草→楷 3.我国最早的楷书名家是()。 A.钟繇 B.颜真卿 C.王羲之 D.赵孟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再接再厉勇往直前 B.万事俱备英雄气概 C.情不自尽漫不经心 D.实事求是流恋忘返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下车伊始按步就班 B.明火执仗凄然失神 C.天理昭然戳力同心 D.博学鸿儒万古常青 6.下列各组词语中感情色彩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A.不拘一格不刊之论升堂入室春风化雨 B.白手起家白云苍狗粗枝大叶从长计议 C.大逆不道大巧若拙大惊小怪多事之秋 D.丰富多彩高风亮节假公济私驾轻就熟 7.下列词语中,语体色彩风格同类的是()。 A.妈妈祖父 B.母亲奶奶 C.叔叔阿姨 D.哥哥父亲 8.请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下列句子:昨天在互联网上有人贴出了招聘()。 A.启示 B.告示 C.启事 D.通告 9.下列各组词语中全正确的一组是()。 A.卑躬屈膝出奇致胜直接了当濒临灭种 B.卑恭屈膝出奇制胜直截了当濒临灭种 C.卑躬屈膝出奇制胜直截了当濒临灭种 D.卑躬屈膝出奇制胜直接了当频临灭种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全正确的一组是()。 A.以逸代劳肆无忌惮委曲求全川流不息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初级) 2008年08月19日 10:47 阅读次数:491 1.下列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关于汉字及其使用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 A。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B。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C.所谓异形词,是指汉语书面语中音同、义同而用法不同的词 D.汉字的整理包含简化笔画和精简字数两方面的内容?2.下列各字中,笔画数不同 3.“奪”简化为“夺”,采用于其他字的是( )。?A.凄B。逸?C。鸶D.虒? 的简化方法是(). 4。下列词语中,加点A。简化偏旁 B.保留局部?C。草书楷化 D。换用简单符号? 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啜泣点缀辍学拾掇 B。癖性荒僻开辟躲避 C.蠕动怯懦孺子嗫嚅 D。惴惴湍急揣摩喘气?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喧兴高采烈源远流长 B.睿智成群结党翻来复去 C。暴躁怨天尤人声名狼藉 D.裨益走头无路川流不息?6.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相映成趣截足先登优柔寡断 B.旁征博引铤而走险舍本逐末? C.违疾忌医大显身手变本加利 D。各行其是手屈一指众口铄金? 7.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A.春风和旭,阳光灿烂,山谷里回荡着鸟儿们缭亮的歌声。?B。突然,蝉声戛然而止,树林里顿时一片寂静。? C.这小生灵虽然是缈小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它.?D.叶欣以身恂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是( )。?A.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B。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C.墙上贴着一张标语,写着:“你为保护环境做过什么?”? D.他一进门,说了声:“大伙儿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开了。 9。下列句子中,计量单位用法不规范的是()。 A。我国城乡居民每天消费食用植物油1。7万吨,蛋1.87万吨,酒3。6万吨,布3.6万千米,煤60万吨以上。 B.白炽灯照明距桌面的最佳高度:15瓦为25公分,25瓦为45公分,40瓦为60公分,60瓦为100公分。? C.厦门海沧投资区距高雄港160海里,距香港287海里,距上海560多海里。 D.海南农业开发综合试验区,占地40多公顷。 10.下列句子中,数字用法不规范的是(). A.2005~:是全面完成“十五”任务、为“十一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我们的一切努力,包括未来的五年、十年朝什么方向发展等,都要用科学发展观加以指导.?B.这6年多来,中科院共引进海外知名学者50余人,国外杰出人才700余人。 C.《18家诗钞》卷25收录了陆游《元日读易》。

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考试大纲与推荐书目

《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考试大纲与推荐书目 一、考试目的 1.考察编辑出版发行诸方面的专业素质。 2.考察把握出版业热点问题的能力。 3. 考查应用编辑出版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4. 考查利用编辑出版业务技能进行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考试题型 包括简答、写作、综合等题型。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的概念和基本步骤;编辑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范围和采集信息的要求、方法以及信息处理步骤;选题策划要求和基本步骤;图书选题策划的具体知识;期刊选题策划的特殊之处;选题论证与优化的要求;选题计划的内容、类型和结构;选题报告的撰写。 (二)编辑出版实务 出版物要素和出版物种类;出版物的特殊性;编辑概念;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编辑工作特点;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能力和责任要求;编辑与作者、读者的相互关系;组稿方式和步骤;审稿作用和审稿制度;审稿的要求、过程与方法;撰写审稿意见、约稿信、退修信、退稿信的方法和要领;编辑加工整理的原则、步骤、方法和内容范围;审定发稿的要求、步骤和稿件整理、稿件发出的工作要点;校样处理的知识;图书辅文的种类及撰写要求;图书重印和再版的操作;样书检查的要求;发稿后的书刊宣传工作要点;出版合同的签订知识。 (三)校对业务 校对的概念、功能、作用和地位;形成校样的方式和校样的种类;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校对人员职责;校对的基本方法;校对工作基本工序及操作规范;

校对符号用法和规范化操作方式;书刊常见差错类型的知识;查改文字差错的方法和技巧;文字技术整理的要求;书刊排校样中常见差错的类型。 (四)书刊整体设计 书刊整体设计的概念、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书刊形态设计的知识;书刊美术设计的内容、要求和手段;书刊装帧工艺材料及表面整饰加工工艺的种类;书刊表面整饰加工方案设计的要求;书刊版式设计的要素、基本要求和艺术规律;书刊正文的版式设计;书刊版心规格设计的要求;书刊的文字版式设计知识;书刊中标题、页码、表格和图片的版式设计知识。 (五)成本核算 出版物成本总体构成的知识;控制出版物成本的途径;本量利分析的原则、特点和作用;出版物变动成本的特性和变动成本的费用项目;出版物固定成本特性和固定成本费用项目;本量利分析的常用概念和基本公式;影响出版物定价的因素;成本定价法原理;成本定价法的应用步骤;印张定价法的原理和应用步骤。 (六)出版物发行 出版物发行概念及构成要素;出版物发行过程的主要环节和程序;出版物发行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出版物购销形式和发行折扣知识;出版物总发行的特点;出版物批发的特点、作用和具体形式;出版物批销的操作要点;出版物零售的特点、作用和零售机构类型;连锁经营的概念、优势和类型的知识;出版物进出口贸易的概念、形式和进口出版物的发行程序;出版物发行渠道的特点、类型及优势与不足;出版物的传统发行渠道和网络发行渠道;引导出版物消费的方法;促进出版物销售的方法。 (七)期刊出版 期刊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媒体特点;国家关于期刊管理的规定;期刊市场定位的知识;期刊编辑工作的总体特点;期刊内容策划知识;期刊稿件的审读要求和编辑加工整理要求;期刊稿件管理的要求;期刊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学术期刊的编辑规范化要求。 四、推荐书目 1.中国编辑学会、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出版专业实务·中级(2015年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计算题集锦

综合题 1.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计算过程中的金额小数均保留实际位数,最后计算结果中不足0.01元的部分进到0.01元)。 某出版社计划从国外引进出版一部反映先进科学技术的图书,并从有关部门申请到了30000元出版资助。许可使用费的版税率为8%,先按2000册的保底印数预付,重印后每年按实际销售数支付;翻译费按每千字50元的标准一次性支付。该书的开本为890毫米×1240毫米1/16,精装、塑封;除封面以外的各种部件均随正文一起用令重为27.59千克、每吨5000元的胶版纸印刷,加放率按5%计;封面用1000毫米×l400毫米规格的铜版纸印制,每张纸可开出8个封面,而4色印刷的总加放率按20%计,这种纸的令重为101千克,每吨8500元。 该书付印前,已知正文清样的总面数为320面,其中应支付翻译费部分的版面字数计50万字;正文排版费4520元,封面设计费300元,按字数核定分摊的编录经费7000元,作为固定成本分摊的期间费用18000元。预测的其他成本情况为:正文感光胶片输出费2560元,正文晒制印版费700元,正文印刷费(含上版费)3150元,封面分色感光胶片输出费90元,封面晒制印版费30元,封面印刷费(含上版费)700元,封面装帧材料费3000元,装订费2089元,塑封费1000元。该书第一次印刷共印2000册,定价为73.45元。 问题一:印制该书的纸张费用共计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 答:该书的纸张费用共计()元。 具体的算式是: 问题二: 该书的固定成本共计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 答:该书的固定成本共计()元。 具体的算式是: 问题三: 该书的单位变动成本为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 答:该书的单位变动成本为()元。 具体的算式是: 问题四: 如果该书平均发行折扣率为65%,除赠送样书20册外,其余全部实现销售,单位销售税金为0.5元,则生产该书的利润为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 答:生产该书的利润为()元。 具体的算式是: 2.请阅读分析下列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 任何成年作者对自己创作的作品都依法享有著作权。著作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力,产生于作品创作开始之日,且具有排他性和绝对性的特点,并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没有任何限制。 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防止专有的著作权权利被滥用,为了兼顾社会公共利益,著作权法一般都对某些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行使有所限制。在我国,限制的方式有“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两种,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要征得著作权人许可。譬如,乙期刊摘编甲期刊上刊登的某篇作品,就是一种“合理使用”。如果著作权人或者甲期刊事先已经声明不许摘编该作品,乙期刊就不能摘编;如果该作品末附有禁止摘编的声明,乙期刊就可以摘编,但必须注明该作者的作品以及甲期刊的名称和期号,并先以基础稿酬的形式向作者和甲期刊编辑部支付报酬,再在期刊出版后的3个月内支付印数稿酬。再如,作者A在自己的某部论著中为了说明某一问题而适当引用作者B已经发表的作品,这便是“法定许可”的形式之一。就是说,A不必征得B的同意就能引用,但要说明所用引内容的作者是B,并具体标明作品名称,还要向B 及时支付使用费,否则,就会侵犯B的著作权。出版社苦出版了存在侵权情况的作品,要承担直接侵权责任。 3.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真题2011年

[真题]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真题2011年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下列少数民族文字中,至今仍在使用的是()。 A.西夏文 B.八思巴字 C.突厥文 D.朝鲜文 参考答案:D 第2题: 关于套版印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套版印刷由涂版印刷发展而来 B.套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印刷进入彩印时代 C.套版印刷术在明代后期已经广泛应用 D.恒版不属于套版印刷 参考答案:D 第3题: 关于出版活动构成要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构成出版活动的基本要素是编辑、复制、发行 B.编辑是通过创作作品对信息进行开发 C.复制是出版物的商品生产过程 D.发行是出版单位通过商晶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 参考答案:B 第4题: 加强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不包括()。 A.加强自我修养 B.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 C.加强制度化建设 D.加强经营活动 参考答案:D 第5题: 作者自投的图书稿件,其编辑过程一般不包括()环节。 A.组稿 B.审稿 C.编辑加工 D.校样处理 参考答案:A

第6题: 关于出版社业务部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编辑部门主要保证出版物精神文化内容的质量 B.校对部门的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和补充 C.出版部门负责全社出版计划的制定 D.发行部门负责促进出版物在市场上顺利流通并实现其价值参考答案:C 第7题: 出版专业助理编辑的主要职责不包括()。 A.在编辑指导下练习组稿 B.练习撰写书评 C.承担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 D.在编辑指导下加工稿件 参考答案:C 第8题: 下列选题中,不需要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的是()。 A.《云南自助游地图集》 B.《青少年性教育读本》 C.《日本动画选编》 D.《××市机关名录》 参考答案:B 第9题: 关于著作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作者有权在自己的作品上署笔名 B.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C.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不包括发行权 D.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也称“经济权利” 参考答案:C 第10题: 原始著作权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为自然人作者,一为()。 A.合作作者 B.演绎作者 C.视为作者的组织 D.作品创作的组织者 参考答案:C 第11题: 标点符号的作用,不包括()。 A.表示停顿

2017年编辑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2017年编辑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2017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暂未公布,汇智助成教育根据以往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考生可参看2016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一)报名参加的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各项法律,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宣传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热爱出版工作,恪守职业道德。 (二)报名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上述(一)的报考条件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2、在2001年8月7日前,已受聘担任技术设计员或三级校对专业技术职务。 3、根据人事部办公厅《关于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安排和考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厅发〔2004〕45号)文件精神,应届毕业生参加本年度初级资格考试的,在报名时,对尚未获得学历证书的应届毕业生,可持能够证明其在考试年度毕业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证明,到指定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 (三)报名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上述(一)的报考条件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5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4年。 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2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1年。 5、取得博士学位。 6、2001年8月7日前,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助理编辑、助理技术编辑、二级校对专业技术职务满4年。 7、2001年8月7日前,受聘担任非出版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满1年。 (四)2001年8月7日前,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出版专业初级或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只参加相应级别《》一个科目的考试,考试合格者即可取得出版专业相应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请参加考试: 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违犯出版法规受到严厉惩处。 3、有刑事犯罪记录。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吊销其专业技术资格,由发证机关收回其职业资格证书,2年内不得再参加考试:

《出版综合素质和能力》考试大纲

《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1. 考察编辑出版发行诸方面的专业素质。 2. 考察把握数字出版与出版业热点问题的能力。 3. 考察分析解决出版行业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4. 考察对国际出版知识的掌握能力。 5. 考察出版应用写作的能力。 二、考试题型 1. 简答题 2. 论述题 3. 案例分析题 4. 写作题 三、考试范围 1. 出版学、编辑学理论 出版的要素、前提;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出版物的要素和特殊性;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我国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编辑工作的特点和基本功能;编辑人员的能力和责任;编辑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 2. 数字出版基础 数字出版、数字出版产业的定义和特征;数字出版产品的分类和特点;数字出版对产业形态、产业价值链、出版流程、社会文化的影响;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态势的特点;数字出版的常用技术种类及其功能;国内外大众出版、专业学术出版、教育出版的数字化发展趋势。 3. 中国编辑出版史 中国古代图书的生产、流通方式;晚清政府办的出版机构;近代著名民营出版机构及其运营模式;近代重要的报纸、期刊和图书。 4. 出版行政管理 实施出版行政管理所依据的主要法律规范;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重大选题备案制度的具体内容;国家对于书号、刊号的管理规定;国家对出版活动的扶

持政策和奖惩措施。 5. 出版社经营管理 出版社经营的目标;出版社计划管理的作用和内容;出版社的图书质量管理;出版社的纳税管理(计算);出版社的发行渠道建设和客户管理。 6. 出版物市场 出版物市场的构成要素;出版物市场竞争;出版物市场需求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出版物市场细分的作用和程序;目标市场的进入策略和定位策略;市场营销的策略。 7. 著作权知识 著作权的权利范围和特征;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著作权及其邻接权的具体内容;特殊类型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合理使用(12条)和法定许可使用(5条)的种类;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著作权侵权行为及其救济;出版单位依法尊重作者权利;版税、稿酬和一次性付酬的计算方法;依法保护出版单位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8. 国外编辑出版 出版社编辑扮演的角色;编辑学在美国的演变;珀金斯的编辑事迹及珀金斯精神的当代意义;编辑工作的伦理道德;组稿编辑如何选书;作为谈判者的编辑;策划编辑、文字编辑、文稿编辑、编务助理、编辑顾问的职责和要求;如何编辑平装书;学术编辑的职责和要求;如何编辑参考书;类型小说的编辑工作;对《编辑人的世界》的整体认识。 9. 应用写作 能够熟悉撰写出版行业的常用文体,做到文通字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和文笔优美。 五、参考书 1.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出版专业基础:中级(2015年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数字出版基础(2015年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 朱宇等著.图书编辑与制作实训教程.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4.(美)杰拉尔德·格罗斯主编,齐若兰译. 编辑人的世界. 北京:新星出

度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试题及详细答案

06年度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汉字及其使用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B.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 C.所谓异形词,是指汉语书面语中音同、义同而用法不同的词 D.汉字的整理包含简化笔画和精简字数两方面的内容 2.下列各字中,笔画数不同于其他字的是( )。 A.凄B.逸 C.鸶 D.虒 3.“奪”简化为“夺”,采用的简化方法是( )。 A.简化偏旁B.保留局部 C.草书楷化 D.换用简单符号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啜泣点缀辍学拾掇 B.癖性荒僻开辟躲避 C.蠕动怯懦孺子嗫嚅D.惴惴湍急揣摩喘气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喧兴高采烈源远流长 B.睿智成群结党翻来复去 C.暴躁怨天尤人声名狼藉 D.裨益走头无路川流不息 6.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相映成趣截足先登优柔寡断 B.旁征博引铤而走险舍本逐末 C.违疾忌医大显身手变本加利 D.各行其是手屈一指众口铄金 7.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 A.春风和旭,阳光灿烂,山谷里回荡着鸟儿们缭亮的歌声。 B.突然,蝉声戛然而止,树林里顿时一片寂静。 C.这小生灵虽然是缈小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它。 D.叶欣以身恂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是( )。 A.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C.墙上贴着一张标语,写着:“你为保护环境做过什么?” D.他一进门,说了声:“大伙儿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开了。 9.下列句子中,计量单位用法不规范的是( )。 A.我国城乡居民每天消费食用植物油1.7万吨,蛋1.87万吨,酒3.6万吨,布3.6万千米,煤60万吨以上。 B.白炽灯照明距桌面的最佳高度:15瓦为25公分,25瓦为45公分,40瓦为60公分,60瓦为100公分。 C.厦门海沧投资区距高雄港160海里,距香港287海里,距上海560多海里。 D.海南农业开发综合试验区,占地40多公顷。 10.下列句子中,数字用法不规范的是( )。 A.2005~:是全面完成“十五”任务、为“十一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我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