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生物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微生物生物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微生物生物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进行工业生产的一种高新技术。
它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微生物有着天然的生产优势,比如可以生长得很快,可以在不同环境下生存繁殖,而且对不同的物质都有较强的代谢能力。
这些特点,使得微生物成为很好的工业生产助手。
下面,我们来看看微生物生物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1. 食品工业微生物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以酶制剂的形式最为常见。
制作食品常需要加入食品添加剂,比如酶、香料、色素等等。
而微生物酶是非常理想的选择,因为它们易于获得、高效稳定。
不仅如此,微生物酶还有控制质量、缩短生产周期等好处。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微生物发酵的技术也被应用在一些特殊产品中,比如豆腐乳。
2. 医药工业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糖类、酸类等物质,在医药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拟杆菌属细菌可以产生一种叫做四环素的抗生素,这种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另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作生产疫苗等生物制品的载体,具有很好的性能和效果。
3. 生物材料工业微生物生物技术在生物材料工业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制造生物塑料、生物涂料、生物油等需要多种微生物协同作用的过程。
比如生物塑料生产中的聚乳酸(PLA)就是一种自然界循环的塑料。
不但不会像其他合成塑料一样造成污染,还具有可降解的特点,因此备受关注。
4. 环保工业微生物在环境污染物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工业废水、固体垃圾等资源化利用的生物处理技术依托于微生物。
通过微生物的吸附、降解等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保证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同时,微生物也可以被用来吸收污染源中的重金属。
微生物还可以进行土壤修复,恢复耕地农田生产能力。
5. 非绝缘材料工业微生物生物技术在非绝缘材料制造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这些非绝缘材料包括纺织品、造纸等物质。
微生物在这些材料中常被用作漂白剂等,显著提高了非绝缘材料质量和环保性能。
总而言之,微生物生物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风险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风险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发酵、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监测等方面。
然而,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伴随着一些风险。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相关风险。
一、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 发酵微生物发酵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一种工艺。
例如,面包、酸奶、啤酒等食品都通过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得以制作。
在面包制作中,酵母菌通过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发酵膨胀,从而制成蓬松可口的面包。
而在啤酒生产中,酵母菌发酵产生的酒精赋予啤酒独特的风味。
2. 食品添加剂微生物也常被用作食品添加剂,以改善食品的质地、口感和保存性能。
例如,某些乳酸菌可用作酸奶的发酵剂,增加其口感和营养价值。
其他微生物如酵母菌和乳酸杆菌也可用于面包、干酪等食品的制作中。
3. 食品安全监测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还包括食品安全监测。
食品中常常存在着各种微生物污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原微生物。
通过对食品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可以及时识别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风险虽然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有许多应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1.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污染是食品工业中一个常见的问题。
食品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污染。
这些微生物可能会导致食品变质、产生毒素或引发食源性疾病。
因此,在食品工业中必须加强对微生物污染的监测和控制。
2. 抗生素耐药性传播微生物的应用也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
在食品工业中,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常会使用抗生素。
然而,过度和滥用抗生素会导致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耐药性微生物的存在可能会使得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越来越难以被杀灭,从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3. GMO食品的争议基因改造(GMO)食品也涉及到微生物的应用。
GMO食品指的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食品作物中,以赋予其特定特性。
微生物在基因改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GMO食品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性和环境影响方面。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食品工业是一个广泛应用微生物的领域,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可以用来加工食品、提高食品质量、延长食品保质期等。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研究。
1. 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微生物可以用来制作面包、酸奶、啤酒等发酵食品。
在制作这些食品的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发酵作用将食材转化为具有特殊风味和营养的食品。
例如,酵母菌在面包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使得面包变得松软可口。
另外,乳酸菌在酸奶制作中起到了发酵和酸化的作用,使得酸奶具有特殊的酸味和丰富的乳酸菌。
其次,微生物也可以用来制作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
例如,酿造酱油和豆瓣酱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豆发酵产生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可以将大豆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分解成氨基酸和含有特殊香味的化合物,赋予调味品特殊的风味。
此外,微生物也可以产生某些特殊的酶,用于提取食材中的营养物质或改善食物的质地。
2. 微生物在食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微生物在食品质量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食品中的微生物如果超出一定范围,可能会导致食品变质、滋生有害菌或产生有毒物质。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食品工业需要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控制。
常见的方法包括对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进行微生物检测。
如果发现食品中的微生物超出安全标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生产工艺、增加杀菌步骤或者淘汰不合格的原材料。
此外,微生物的存在也可以作为食品真实性的指标。
食品中的某些微生物会随着食品的加工和贮存过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来判断食品是否具有真实性和新鲜度。
例如,发酵食品中特定的菌群的存在和数量可以用来判断食品的质量和发酵过程是否符合要求。
3. 微生物在食品保质期延长中的应用微生物在食品保质期延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食品工业中,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见的方法是增加食品中的抑菌剂、改变食品的包装方式以及使用微生物的防腐作用等。
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应用

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应用微生物是一类微小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具有丰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生物技术中。
本文将重点探讨微生物在食品工业、医药领域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 发酵生产:微生物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能力来改变食品原料特性的生物技术。
例如,酵母菌在酿造过程中产生乙醇,细菌发酵产酸挤奶制酸奶等。
通过调控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可以获得不同的食品口感和营养特性。
2. 食品保鲜:微生物在食品保鲜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乳酸菌可以抑制食品中的腐败菌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另外,利用微生物发酵生成的一些抗菌物质也可以用于食品的防腐处理。
二、微生物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1. 抗生素生产:微生物是许多抗生素的生产菌株,例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通过培养和提取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感染疾病。
2. 酶制剂生产:微生物也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医药领域的酶制剂。
例如,蛋白酶、淀粉酶等可以用于医疗用途,如伤口清洁等。
此外,微生物酶制剂还可用于生物柴油的制备过程中。
三、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 污水处理: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和有毒物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
微生物通过吸附和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净化水质并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2. 土壤修复:微生物也被用于修复受到污染的土壤。
一些特殊的微生物可以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综上所述,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应用广泛而重要。
在食品工业中,微生物的发酵能力和保鲜作用使得食品更加美味可口和安全可靠。
在医药领域中,微生物的抗生素和酶制剂的生产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支持。
此外,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应用,不仅可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也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安全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安全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美观和营养,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一、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微生物可以帮助发酵。
例如,面包需要酵母菌的作用才能发酵成松软的面包;酸奶需要发酵的乳酸菌才能获得丰富的风味和营养成分。
其次,微生物可以促进食品保存和保鲜。
例如,制作酱油、醋、豆腐等发酵食品,利用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产生的酸能够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从而保证食品的保存期限。
另外,微生物还可以起到调味、改善口感的作用。
例如,制作腊肉时需要使用乳酸杆菌进行发酵,从而产生多种风味物质,使腊肉口感更佳。
二、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安全性问题虽然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但是其安全性问题也不容忽视。
微生物可能会产生致病毒素等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在食品加工中使用微生物时,必须严格控制微生物数量和种类,防止致病菌感染。
同时,还要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因素,避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此外,食品加工企业也应该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体系,定期检测加工中的微生物水平,确保食品安全。
三、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微生物为了提高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效率和安全性,一些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了改良。
例如,一些研究人员通过改良酵母菌基因,使其能够分解玉米纤维素,从而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燃料。
另一些研究人员则通过基因改造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使其能够产生更多的有用物质,例如生产人工甜味剂等。
四、小结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微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也不容忽视,需要严格控制。
未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的应用将会变得更加高效和安全,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学在工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学在工业中的应用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工业中,微生物学的应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涉及到食品加工、药物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探讨微生物学在工业中的应用。
一、食品加工1. 发酵食品微生物学在食品加工中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发酵过程。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等物质得到分解和转化,使得食物呈现出丰富的风味和口感。
以面包为例,添加酵母菌在高温下进行发酵作用,使面团中的淀粉发酵生成二氧化碳,从而使面团膨胀,形成蓬松的面包。
2. 发酵剂微生物学在食品行业中还广泛应用于发酵剂的制备。
通过提取和纯化微生物发酵液中的酶,可以制备出高效的发酵剂。
这些发酵剂可以用于面包、饼干等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 保鲜处理微生物学在食品保鲜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利用抑制微生物生长的菌株,可以制备出具有抗菌作用的保鲜剂,延长食品的保鲜期限。
二、药物生产1. 抗生素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具有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通过对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发酵等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的抗生素。
这些抗生素可以用于医药领域,治疗各种细菌性感染疾病。
2. 酶制剂微生物在药物生产中还被广泛用于酶制剂的制备。
通过筛选和改造微生物菌株,可以获得高效的酶产生菌,并利用其代谢产物来制备出酶制剂。
这些酶制剂可以用于药物合成中的催化反应,提高合成效率和减少废料产生。
三、环境保护1. 污水处理微生物学在污水处理中被广泛应用。
微生物可以利用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和代谢,从而实现有机物的降解和去除。
通过调控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可以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油污处理微生物学在油污处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某些微生物菌株可以利用油类物质为代谢底物,通过生物降解来去除油污。
这种方法比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更环保,同时也可以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3. 废弃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学手段可以对一些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和利用。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研究的深入开展,微生物抗菌肽在食品工业 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它将成为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品质的重要手段 之一。同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微生物抗菌肽的 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因此,加强微生物抗菌肽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论
综上所述,微生物抗菌肽作为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微生物控制方法,在食 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信未来微生物抗菌肽将在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食品品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微生物抗菌肽在食品工业中 的应用
1、食品防腐:微生物抗菌肽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有效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 生长繁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肉类、乳制品、水果蔬菜等食品中添加适量 的微生物抗菌肽,可以有效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障食品安全。
2、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消毒: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设备、工具、环境等容易受 到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抗菌肽可以作为消毒剂,对加工设备和环境进行消毒处 理,有效降低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1、发酵
微生物在发酵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酸奶、面包和酒类等食品的 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的菌体发酵。通过发酵,我们能够改善食品的口感、营养 价值和贮藏性能。此外,微生物发酵还能够产生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为人 们提供全面的营养补充。
2、调味
微生物在调味食品工业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微生物菌体或其提取物, 我们可以制作出各种美味的调味料,如酱油、醋、味精等。这些调味料不仅具 有独特的口感,还能够提升食品的风味和营养价值。例如,酱油中的氨基酸和 维生素能够提高食品的滋味和营养价值;醋中的醋酸能够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同时还有助于消化。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概述
微生物学研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前景分析

微生物学研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前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食品工业的生产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为了更好的保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微生物学在食品工业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等方面来探讨微生物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前景。
一、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 发酵食品制造微生物在发酵食品制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酸奶、腌菜、面包、啤酒等。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可以产生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降血压、降胆固醇、增加钙质等物质。
2. 食品保鲜微生物可以参与食品的腐败,但同时又有保鲜的作用。
例如,乳酸菌不仅能够延长牛奶的保质期,还可以抑制其他有害菌的繁殖,起到保护人体健康的作用。
3. 调味品制造在调味品制造过程中,微生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味精、酱油、醋等。
在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氨基酸、核酸等物质能够调节食品的味道和口感。
二、微生物检测与控制除了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会导致食品质量下降、食品安全问题等,因此微生物检测和控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1. 微生物检测目前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检测主要有传统的培养、荧光PCR、基因芯片等方法。
其中传统的培养方法仍然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无论使用何种检测方法,最终目的都是针对微生物污染问题进行快速、准确、敏感的检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微生物控制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厂家需要采取相应的微生物控制措施,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控制措施的方法一般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高温、低温、紫外线辐射等。
化学方法包括消毒剂等。
相比较而言,物理方法更具优势,因为化学方法可能会在食品中留下残留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三、微生物学研究的前景与展望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学的应用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微生物学的研究将逐渐向着以下几个方向展开。
1. 微生物基因工程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基因工程的应用也将不断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醋
食醋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制造出来的一种 酸性调味品。它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人们饮食生活 中不可缺少。在我国的中医药学中醋也有一定的用途。全 国各地生产的食醋品种较多。著名的山西陈醋、镇江香醋、 四川麸醋、东北白醋、江浙玫瑰米醋、福建红曲醋等是食 醋的代表品种。食醋按加工方法可分为合成醋、酿造醋、 再制醋三大类。其中产量最大且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酿造醋,它是用粮食等淀粉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制曲、糖 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阶段酿制而成。其主要成分除 醋酸(3%~5%)外,还含有各种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维生素、醇和酯等营养成分及风味成分,具有独特的色、 香、味。它不仅是调味佳品,长期食用对身体健康也十分 有益。
将上述酵母培养液倒入5T发酵槽内,加入冷麦芽 汁1.8T,达到酵母种子液与麦芽汁体积之比为1: 2,在7~7.5℃下培养24h,期间通入无菌空气。 之后追加冷麦芽汁至满量5T。满槽后转入正常发 酵。冷麦芽汁的量与酵母种子液体积之比为 1:0.85。主发酵(也称前发酵)6~7天。主发酵结 束后,即将发酵液(俗称嫩啤酒)从酒液排出口引 入后发酵罐,并完成后发酵,待嫩啤酒排完,应 及时回收发酵槽底部的酵母,经过筛和漂洗,得 到零代酵母,这种酵母泥即可供生产使用。酵母 泥存放的时间不得超过3天,并做到先洗涤的先用。 扩大培养后,经过车间生产周转过来的第1次沉淀 酵母,称为第一代种子。在正确洗涤和正常发酵 条件下,酵母使用代数一般为7~8代
3 微生物与酿造酒
① 啤酒酵母
根据酵母在啤酒发酵液中的性状,可将它们分成两大类:上面啤酒 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下面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上面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在发酵时,酵母细胞随CO2浮在发酵 液面上,发酵终了形成酵母泡盖,即使长时间放置,酵母也很少下沉。 下面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在发酵时,酵母悬 浮在发酵液内,在发酵终了时酵母细胞很快凝聚成块并沉积在发酵罐 底。按照凝聚力大小,把发酵终了细胞迅速凝聚的酵母,称为凝聚性 酵母;而细胞不易凝聚的下面啤酒酵母,称为粉未性酵母。影响细胞 凝聚力的因素,除了酵母细胞的细胞壁结构外,外界环境(例如麦芽 汁成分、发酵液pH值、酵母排出到发酵液中的CO2量等)也起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国内啤酒厂一般都使用下面啤酒酵母生产啤酒。 上面啤酒酵母和下面啤酒酵母,两者在细胞形态、对棉子糖发酵能 力、凝聚性以及啤酒发酵温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但当培养组分和培 养条件改变时,两种酵母各自的特性也会发生变化。 用于生产上的啤酒酵母,种类繁多。不同的菌株,在形态和生理特 性上不一样,在形成双乙酰高峰值和双乙酰还原速度上都有明显差别, 造成啤酒风味各异。
④ 啤酒发酵
将酵母泥与麦芽汁按1:1进行混合,通入无菌空气,使酵母细胞悬浮 并压送到酵母增殖池的麦芽汁中,使麦芽汁与酵母细胞充分地混匀, 待满池后再放置12~24h。在长出新酵母细胞和分离去凝固物后,将 酵母培养液和新麦芽汁同时添加到发酵罐。 然后采用下部顶CO2泵入大罐,由于其容量较大,常需分批送入 麦汁,一般要求在10~18h内装满罐,品温以9℃为宜。装满罐后麦 汁即进入发酵阶段。24h后要在锥罐底排放一次冷凝固物和酵母死细 胞。5~7d后,当麦汁糖度降到4.8~5.0度左右时,要封罐让其自升 温至12℃,当罐压升到0.08~0.09MPa,糖度降到3.6~3.8度时, 要提高罐压到0.10~0.12MPa,并以0.2~0.3℃/h的速度使罐温降 温到5℃,并保持此罐温12~24h,自发酵的第七至八天开始排放酵 母。由于罐压较大,排放的酵母不能再回收利用。在发酵接近后期时, 在2~3d内继续以0.l℃/h的速度降温,使罐温降至0~l℃,并保持此 温7~l0d,且保持罐压0.1MPa,啤酒发酵总时间约需21~28d。
生产原料
目前酿醋生产用的主要原料有: 薯类 如甘薯、马铃薯等;粮谷类 如玉米、 大米等;粮食加工下脚料 如碎米、麸皮、 谷糠等;果蔬类 如黑醋栗、葡萄、胡萝卜 等;野生植物 如橡子、菊芋等;其他 如酸 果酒、酸啤酒、糖蜜等。 生产食醋除了上 述主要原料外,还需要疏松材料如谷壳、 玉米芯等,使发酵料通透性好,好氧微生 物能良好生长。
近年来,随着对双歧乳酸杆菌在营养保健方面作 用的认识,人们便将其引入酸奶制造,使传统的单株 发酵,变为双株或三株共生发酵。由于双歧杆菌的引 入,使酸奶在原有的助消化、促进肠胃功能作用基础 上,又具备了防癌、抗癌的保健作用。双歧杆菌因其 菌体尖端呈分枝状(如Y型或V型)而得名。双歧杆菌是 无芽孢革兰氏阳性细菌,专性厌氧、不抗酸、不运动、 过氧化氢酶反应为阴性,最适生长温度为37~41℃。 初始生长最适pH6.5~7.0,能分解糖。双歧杆菌能利 用葡萄糖发酵产生醋酸和乳酸(2:3),不产生CO2。 目前已知的双歧杆菌共有24种,其中9种存在于人体 肠道内,它们是两歧双歧杆菌(B. bifidum)、长双歧 杆菌(B. longum)、短双歧杆菌(B. brevvis)、婴儿 双歧杆菌(B. angulatum)、链状双歧杆菌(B. adolescentis)、假链状双歧杆菌(B. pseudocatenulatum)和牙双歧杆菌(B. dentmum) 等。应用于发酵乳制品生产的仅为前面5种。
生产原料
目前酿醋生产用的主要原料有: 薯类 如甘薯、马铃薯等;粮谷类 如玉米、 大米等;粮食加工下脚料 如碎米、麸皮、 谷糠等;果蔬类 如黑醋栗、葡萄、胡萝卜 等;野生植物 如橡子、菊芋等;其他 如酸 果酒、酸啤酒、糖蜜等。 生产食醋除了上 述主要原料外,还需要疏松材料如谷壳、 玉米芯等,使发酵料通透性好,好氧微生 物能良好生长
双歧杆菌与人体,除了如在酸奶中起到和
其它乳酸菌一样的对乳营养成分的“预消 化”作用,使鲜乳中的乳糖、蛋白质水解 成为更易为人体吸收利用的小分子以外, 主要产生双歧杆菌素。其对肠道中的致病 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 菌等具有明显的杀灭效果。乳中的双歧杆 菌还能分解积存于肠胃中的致癌物N-亚硝 基胺,防止肠道癌变,并能通过诱导作用 产生细胞干扰素和促细胞分裂剂,活化NK 细胞,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活化巨嗜 细胞的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人 体对癌症的抵抗和免疫能力。
③ 啤酒酵母扩大培养工艺
在无菌室打开原菌试管,挑取1菌耳酵母菌菌落,接人己灭菌的盛有 5ml麦芽汁的试管中,共3支试管,每支接1菌耳。接种后塞好棉塞, 置25℃恒温箱中培养24h。 从上述3支已活化1次的酵母试管中,分别挑取菌液3~4菌耳,接 种到盛有5ml已灭菌麦芽汁的另外3支试管中,于25℃可培养24h。 接着再重复1次,总共活化3次。 将3支经3次活化的试管酵母,分别倒入3支盛有25ml灭菌麦芽汁 的试管中。接种后,试管口用火焰灭菌,再放入25℃恒温箱中培养 24h。用于接种的酵母培养液与麦芽汁体积之比为1:5。 将上述培养好的酵母种液,分别倒入3个盛有250ml灭菌麦芽汁的 500ml三角瓶中。接种后瓶口用火焰灭菌,然后放入25℃恒温箱中 培养24h。酵母种液与麦芽汁体积之比为1:10。培养期间要经常振荡 容器,以增加溶解氧。 将上述培养好的酵母种液,分别倒人3个盛有3L灭菌麦芽汁的5L 三角瓶中。接种后瓶口用火焰灭菌,然后将三角瓶置于灭菌室在常温 下培养24h。酵母种液与麦芽汁体积之比为1:12。培养温度比上一次 培养要低,目的是让酵母逐步适应低温发酵的要求,但降温幅度不能 太大,否则会影响酵母活性。培养期间要经常振荡大三角瓶。
酱油
酱油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食品调味料,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用 蛋白质原料(如豆饼、豆柏等)和淀粉质原料(如麸 皮、面粉、小麦等),利用曲霉及其他微生物的共 同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 酱油生产中常用的霉菌 有米曲霉、黄曲霉和黑曲霉等,应用于酱油生产 的曲霉菌株应符合如下条件:不产黄曲霉毒素; 蛋白酶、淀粉酶活力高,有谷氨酰胺酶活力;生 长快速、培养条件粗放、抗杂菌能力强;不产生 异味,制曲酿造的酱制品风味好。
2.微生物与调味品
味精 氨基酸发酵
概述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其中有8 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但又必需的氨基酸,称 为必需氨基酸,人体只有通过食物来获得。另外 在食品工业中,氨基酸可作为调味料,如谷氨酸 钠、肌苷酸钠、鸟苷酸钠可作为鲜味剂,色氨酸 和甘氨酸可作为甜味剂,在食品中添加某些氨基 酸可提高其营养价值等等。因此氨基酸的生产具 有重要的意义。表7~1列出部分氨基酸生产所用 的菌株。 自从60年代以来,微生物直接用糖类发 酵生产谷氨酸获得成功并投入工业化生产。我国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味精生产大国。味精以成为调 味品的重要成员之一,氨基酸的研究和生产得到 了迅速发展。
② 啤酒酵母的扩大培养流程
扩大培养是将实验室保存的纯种酵母,逐步增 殖,使酵母数量由少到多,直至达到一定数量后, 供生产需要的酵母培养过程。 斜面试管—→5ml麦芽汁试管3支(各活化3次)— →25ml麦芽汁试管3只—→250ml麦芽汁三角瓶 3支—→3L麦芽汁三角瓶3支—→100L铝桶1只 (第1次加麦芽汁18L第2次加麦芽汁73L)— →100L大缸3只(一次加满)—→1T增殖槽1只(加 麦芽汁600L)—→5T发酵槽(第一次加麦芽汁 1.8T第二次加麦芽汁3.2T)
酱类
酱类包括大豆酱、蚕豆酱、面酱、豆瓣酱、豆豉及其加工 制品,都是由一些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主要原料,利用以米 曲霉为主的微生物经发酵酿制的。酱类发酵制品营养丰富, 易于消化吸收,即可作小菜,又是调味品,具有特有的色、 香、味,价格便宜,是一种受欢迎的大众化调味品。 用 于酱类生产的霉菌主要是米曲霉(Asp.oryzae),生产 上常用的有沪酿3.042,黄曲霉Cr-1菌株(不产生毒素), 黑曲霉(Asp. Nigerf-27)等。所用的曲霉具有较强的 蛋白酶、淀粉酶及纤维素酶的活力,它们把原料中的蛋白 质分解为氨基酸,淀粉变为糖类,在其他微生物的共同作 用下生成醇、酸、酯等,形成酱类特有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