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车辆工程
西南交大机械工程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90 88 88 88 83 85 90 84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第 2 页,共 11 页
附件九:
录取类 定向委培单位 别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备注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推荐免试
附件九:
序 号 录取专 业代码 080201 080201 080201 080201 080201 080201 080201 080201 080201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2 080203 080203 080203 080203
2015-4-2
考生编号 103355000912972 106115007080077 102485121516821 100045161159118 106135080200482 106135080200426 106135080200505 106135080200416 106135080200466 106135080200497 106135080200450 106135080200062 106135080200435 106135080200498 106135080200061 106135080200222 106135080200397 106135080200050 106135080200375 106135080200235 106135106350645 106135106130930 106135106130909 106135106130467 106135106190469 106135106130995 106135106130969 106135106190987
西南交大交通工程培养方案

西南交大交通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交通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工程专业知识,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高素质交通工程和管理人才,具有宽厚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通过系统学习和专业实践,使学生具备设计、研发、施工和管理各类交通工程项目的能力,具备从事交通规划与设计、运营管理、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培养要求1.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工程专业知识;2.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3.具备宽厚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4.具备设计、研发、施工和管理各类交通工程项目的能力;5.具备从事交通规划与设计、运营管理、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三、培养方案1.专业课程设置:(1)数学、物理、力学、工程力学等基础数理课程;(2)土木工程、交通规划与设计、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专业课程;(3)交通工程项目管理、交通模拟与优化、智能交通系统、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法规等专业实践课程;(4)人文社会科学必修课程,培养学生宽容、博学、懂得感人之事,具备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实践环节:(1)实习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到交通工程施工现场、设计院所、交通规划部门、交通管理中心等实习实践,通过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实际工程项目的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2)实验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科研训练:(1)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2)提供科研实验条件:提供实验室、设备等科研条件,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探索和实验设计。
四、教学体系1.构建交通工程专业核心课程:(1)加强数学和物理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2)建设交通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完善专业教学体系,注重实际工程项目案例教学。
2.开展专业教学实践活动:(1)举办学术讲座和专业实践活动,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和企业代表参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2)组织专业教学实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导师名单

所在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出生年月
1965.08 1964.05 1968.07 1971.06 1962.03 1974.02 1977.04 1965.11 19 研究员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研究方向
控制及仿真、CAD 技术、工程机械理 论 机构学、机器人及设计自动化 虚拟现实技术和异地协同设计技术 工业工程与系统工程、物流技术与装 备 智能 CAD 与优化设计、 机构学及机器 人 机械设计理论及方法、摩擦学 机械 CAD/优化及可靠性设计 数字物流与智能技术、物流信息技术 与设备控制、物流技术与设备、工业 工程、智能优化与动态仿真 网络化制造系统、数字化设计与虚拟 仪器、机构学、机器人及设计自动化、 基于知识的协同设计 机构学、机器人学、设计自动化 摩擦学与表面工程(金属材料微动腐 蚀) 安全工程 控制及仿真、CAD 技术、工程机械理 论 轮轨关系、轮轨摩擦学 机械结构强度与 CAD 摩擦学与表面工程 高速轮轨关系、轮轨摩擦学
研究方向
微动摩擦学、生物摩擦学 摩擦学 摩擦学、表面工程 纳米摩擦学、微机械学 摩擦学 生物摩擦学 界面纳米力学 计算机图学及 CAD、可视化仿真 计算机图学、可视化、动画仿真、虚 拟现实; 企业信息化、 CAD/PDM/PLM、 ERP 数字物流与智能技术、机电系统安全 防护技术、现代物流技术与设备、机 械智能优化与动态仿真 可靠性工程、机械结构分析 机械可靠性工程与管理、工业工程、 机械结构强度与 CAD、物流技术与设 备 机械 CAE、现代设计方法及理论 机械结构强度与可靠性、计算机仿真、 工业工程与系统工程 起重与工程机械开发与实验、液压传 动设计与优化、搬运机械安全技术检 验
武汉理工 车辆 全国排名

这个专业不太好考,武汉理工这个专业是比较牛逼的。
当年我高出一本线50分没考上这个专业。
不过在你们省具体情况可能也要高出一本线五十多才有机会吧。
推荐的几个学校,按照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排名: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按照学校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排名:吉林大学、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综合一下首选吉林大学,如果一定要在发达城市就是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我想不必介绍了。
下面介绍一下吉林大学:在汽车行业里,吉林大学(原吉林工业大学)的校友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汽车企业、研究机构、行业管理机构、以及国内各个拥有汽车专业的高等院校都有吉林工大的校友在工作。
原汽车学院院长、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汽车学院院长林逸老师曾自豪的说“我们就是人多”,当然还是指吉大。
在行业会议甚至是在汽车企业间交流过程中,吃饭时(只有这时候大家才会提到各位的学业出身)吉大校友总能占到半数左右。
其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吉林大学除汽车学院外还设有交通学院、机械学院、材料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等等,都是从原吉林工大合并过来的,他们都与汽车行业有着科研和人才培养关系。
下面具体介绍汽车学院的情况,上面提到的其他几个学院的情况可以到网站上去查。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是中国汽车工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车辆工程学科是国内汽车专业领域最早且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院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院长为核心的200余名教学与科研队伍,因荟萃众多著名学者而享誉国内汽车界。
汽车工程学院的毕业生深受各用人单位的欢迎,一些毕业生已经成为汽车行业中有影响的领导、企业家和专家,使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享有“中国汽车工业人才之摇篮"的美誉。
其中车辆工程学科成立于1955年,系由原交通大学、华中工学院和山东工学院的相关专业组建而成。
西南交通大学专业目录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923材料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923材料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923材料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1.空气调节技术
02.隧道与地下工程通风空调
03.暖通空调节能技术
04.暖通空调自动控制
085201◆机械工程
01.机械设计及理论
02.先进制造技术及自动化
03.机械电子工程
04.工业工程与安全工程
085203◆仪器仪表工程
01.现代测控技术及系统
02.智能化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1.铁路信号自动控制;
02.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
03.智能监控与网络信息技术
04.复杂系统控制理论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产业链协同与信息化支撑技术
02.云计算与智能技术
03.数据库技术与数据挖掘
04.图形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
05.互联网与网络技术
06.嵌入式系统
①空气调节②工业通风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同学术型相关专业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同学术型相关专业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同学术型相关专业
003电气工程学院(拟招生266人,其中拟招推免生97人)
080800电气工程
01.电机与电器
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2017车辆工程考研专业大学排名

2017车辆⼯程考研专业⼤学排名 )全国共有72所开设车辆⼯程专业的⼤学参与了车辆⼯程专业⼤学排名,其中排名第⼀的是吉林⼤学,排名第⼆的是清华⼤学,详情请看下⽂,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2017车辆⼯程专业⼤学排名,希望可以帮到你! 2017车辆⼯程专业⼤学排名 1 吉林⼤学 2 清华⼤学 3 北京理⼯⼤学 4 湖南⼤学 5 西安交通⼤学 6 ⼭东⼤学 7 合肥⼯业⼤学 8 上海交通⼤学 9 北京航空航天⼤学 10 同济⼤学 11 武汉理⼯⼤学 12 重庆交通⼤学 13 ⼤连理⼯⼤学 14 华南理⼯⼤学 15 重庆⼤学 16 福州⼤学 17 西北⼯业⼤学 18 北京科技⼤学 19 南京理⼯⼤学 20 燕⼭⼤学 21 浙江⼯业⼤学 22 南京航空航天⼤学 23 西南交通⼤学 24 江苏⼤学 25 ⽯家庄铁道⼤学 26 哈尔滨⼯业⼤学(威海) 27 河南科技⼤学 28 西安理⼯⼤学 29 ⼭东理⼯⼤学 30 西华⼤学 北京理⼯⼤学车辆⼯程考研经验 北京理⼯⼤学作为⼀所知名的985理⼯类院校,吸引了很多报考考⽣,其车辆⼯程专业在全国内的排名前三,实⼒与名⽓相当。
本⽂就北理车辆⼯程考研的相关问题做了部分归纳,希望对16年的考⽣有所帮助。
Q:北理、北航、北科和北交车辆⼯程考研初试分数分别是多少可进复试?差距⼤吗?考上难易程度是怎样的? A:车辆⼯程北京理⼯是全国三强之⼀,⽏庸置疑分数是⾼的离谱,难度不下于清华。
北航的车辆⼀般,没什么特殊的,也不是什么特殊车辆类。
北科的车辆偏向于矿车⽅⾯,相对⽽⾔⽐较好考,竞争不算太⼤。
北交的车辆偏向于机车,不过由于铁路部门偏向于西南交⼤,北交恐怕不是⼀个很好的选择。
要是有实⼒,最好去考北理。
如果想把握,建议考北科。
如果说想考个学校名,建议考北航。
⾄于985之类,个⼈认为没⽤。
考研其实学校不重要,重要的是找个好导师,将来⼤⼤不同的! Q:北理的车辆⼯程学术硕⼠分⼏个⽅向啊?初复试科⽬有哪些? A:北京理⼯⼤学属于原国防科⼯委,因此车辆的⽅向多为军⽤车和重型车,不过对电动车的研究也居于⾸列,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公交电动车多使其研究成果。
车辆工程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车辆工程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一、车辆工程车辆工程并不局限于轿车的设计制造机车、拖拉机、军用车各种特种工程车、作业车都是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的内容只不过不同院校的侧重点不一样而已.因此大家报考的时候一定要认清所在院系专业设置等信息.一般来说国内院校的车辆工程设置在汽车学院或者机械工程学院所以一般所指车辆工程就是汽车工程也就是以汽车构造和设计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专业.有一些院校将车辆工程独立成系或者设置在机车车辆院系比如西南交通大学的车辆工程就设置在机车车辆系其主要研究方向不是汽车而是铁路、公路交通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火车、矿车或者其他有轨车辆的设计制造.二、车辆工程专业就业和收入怎么样复制链接专业发表于2010-9-13 1909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打印分享到人人网我们现在基本都在铁路行业里铁路局和车辆厂大连交大车辆工程专业是个比较好找工作的专业毕业后主要从事车辆设计.汽车销售的工作我的大部分同学毕业后现在大部分在工厂实习一段时间然后从事管理工作。
当然如果你想找个更好的工作可以选择考研或考公务员山东交通学院车辆工程就业很好。
但是就业范围局限而且国企工资不高.我目前就业考研最好是西南交大大连交大车辆专业最近还是比较火的就业也相当不错比如进汽车厂一汽二汽上汽等也可以进研究院一般是搞设计吧汽车设计底盘设计还有稳定性校核什么的发动机设计等吧我继续读研我班有去上汽比亚迪的重汽的奇瑞一汽还不错。
现在比较热。
中国汽车最近几年发展相当迅速所以我们还是比较幸运吧。
山东理工车辆工程是分方向的.吉林大学的车辆工程是汽车方向一般交通大学的车辆工程都是面向铁路方向.我是面向铁路方向的.这个专业一般男生选比较好不太合适女生.汽车方向的可以去一汽等等铁路方向的只能去铁路局或者车辆公司.我现在在黑龙江齐轨公司.兰州交大能做的很多比如说做汽车设计工程师或者去企业里做技术员等目前这个专业很好最近几年应该不愁毕业后的工作.东北林大我是工作了现在车辆找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没有必要考研在公司工作三年比在学校呆三年强多了我怕我在学校里呆时间长了会傻掉。
西南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究生阶段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究生阶段培养方案二〇一一年三月一、“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一)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1 系统掌握工程技术知识,了解(关键问题、发展动态、趋势等)专业前沿问题1.1 工程科学与人文科学1.1.1 数学及其应用1.1.2 工程技术工程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学控制理论材料科学计算机技术1.1.3 CAD高级应用高等机械CAD机械工程图样表示方法1.1.4 人文科学工程经济管理学社会学情报学环境与法律外语1.2车辆设计原理与方法知识1.2.1 现代车辆设计理论与方法1.2.2流线型与气动性能设计原理与方法1.2.3车辆动力学设计原理1.2.4 结构与强度及疲劳设计原理与方法1.2.5 机车车辆牵引技术1.2.6 列车制动技术1.2.7 列车网络控制技术1.2.8 机车车辆试验技术1.3专业技术标准1.3.1 国家标准1.3.2 机械行业标准1.3.3 工程规范2. 发现并能正确分析工程实际问题,能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2.1 需求变化与技术发展2.1.1市场调研2.1.2 新技术发现与探索2.1.3 新技术应用方案提出2.2 资源整合与工程任务解决2.2.1 综合性工程方案设计与开发2.2.2 工程任务完成的创新方法2.2.3 方案的评估、选择与确定2.3 实施计划制定2.3.1 任务安排2.3.2 人力资源调配2.3.3 时间进度安排2.3.4 设备应用计划2.3.5 财务预算2.3.6 资金成本与效益分析2.4 方案的实施、评估与改进2.4.1 方案实施跟踪与监控2.4.2 方案实施过程评估2.4.3 实施结果评价2.4.5项目实施总结2.4.6 方案改进2.5 工程系统2.5.1 建立系统目标和要求2.5.2 定义功能概念和体系结构2.5.3 系统建模2.5.4 目标达成保障2.5.5 工程系统管理3 在行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约束下,能较系统地参与项目和工程的管理过程3.1 行业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3.1.1 落实工程质量、环境安全规定3.1.2 掌握工程标准及工程作业程序3.2 项目协商与约定3.2.1 项目委托3.2.2 项目承包3.2.3 供应与采购3.3 项目及工程管理体系3.3.1 管理体系的建立3.3.2 计划和预算的组织、管理3.3.3 任务组织与安排3.3.4 团队建设与管理3.3.5 人机功效考评3.4 危机洞察处理及突发事件应对3.4.1 项目质量标准变化预测3.4.2 作业程序变化趋势分析3.4.3 工程预算变化应对措施3.4.4 突发事件应对3.5 项目和工程评估3.5.1 项目和工程评估指导3.5.2 项目和工程评估主持4 能规范地用专业语言和工具促进团队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拥有健全良好的人格,具有一定人格魅力,能在团队中发挥一定的领导和领航作用4.1 规范的技术语言的使用4.1.1技术图纸4.1.2电子和多媒体4.1.3 图表4.1.4 实用写作4.1.5 口头表达4.1.5 专业外语4.2 工程文件编纂4.2.1 可行性分析报告4.2.2 项目任务书4.2.3 投标书、招标书4.2.4 技术报告4.2.5 研究报告4.2.6验收报告4.2.7项目合同4.3 人际交往能力4.3.1 自察、自省、自控4.3.2 理解他人需求与意愿4.3.3 沟通技巧4.3.4 人格完善4.4 环境适应能力4.4.1 人际关系协调4.4.2 工作环境适应4.4.3 自我调节4.5 团队合作4.5.1 高效团队组建4.5.2 团队工作运行4.5.3 团队成长4.5.4 领导能力4.5.5 竞争与协作4.6 新技术跟踪4.6.1 信息检索与收集4.6.2 信息分析与判断4.6.3 信息归纳与吸收4.6.4 国际化交流与合作5 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尤其具有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具有全局观念,对个人有职业规划能力,能积极承担行业与社会赋予的责任5.1 职业道德5.1.1 职业健康安全标准5.1.2 环境法规与环保5.1.3 职业道德规范5.1.4 职业行为准则5.2 职业素养5.2.1 积极进取和主动精神5.2.2 批判性思维5.2.3 创新思维产品开发设计创新方法工程技术改造与创新5.2.4 时间和资源管理5.2.5 系统思维工程项目集成项目发展管理5.2.6职业规划保持和增强职业能力了解社会及自身发展需求制定、实施职业发展规划5.3 社会责任5.3.1 质量与安全5.3.2 服务与环保5.3.3 其他事务责任6 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能进行创业设计,协调工程界与社会系统的关系6.1 企业管理6.1.1 企业文化6.1.2 企业运行企业目标、企业策略、企业管理模式、财务及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及操作、设备更新等6.1.3 企业发展规划6.2技术创业6.2.1创业学6.2.2 创业规划6.2.3 创业融资6.3工程界与社会关系6.3.1 工程界对社会的影响6.3.2 社会对工程界的规范6.3.3 商业环境(二)博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1 掌握并适当发展本专业的科学理论和产品开发理论1.1科学理论1.1.1 现代数学理论1.1.2自然科学理论1.1.3 经济管理理论1.2 现代机车车辆工程理论1.2.1现代机车车辆设计理论1.2.2 机车车辆制造理论1.2.3 机车车辆系统分析与集成理论1.2.4 机车车辆寿命周期管理理论1.2.5 机车车辆试验新技术1.2.6 新型轨道交通产品研发理论1.3 理论知识融合及拓展1.3.1 工程经济理论1.3.2 工程管理理论1.3.3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理论1.4 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及理论1.4.1 高速铁路理论1.4.2 机车车辆结构设计理论1.4.3 动车组关键技术及理论1.5 专业前沿的科学理论及相关技术1.5.1 新材料理论1.5.2 新工艺与新设备1.5.3绿色产品开发理论1.5.4产品再制造理论1.6 专业领域技术标准1.6.1 国家通用标准1.6.2 行业专业标准1.6.3 相关工程标准2 掌握本专业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能对其中的难点和前沿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新颖的问题解决方案2.1 系统建模与分析2.1.1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2.1.2 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2.1.3 机电液一体化系统分析2.1.4 产品全生命周期建模2.1.5 高速铁路系统建模2.2 可靠性工程与安全分析2.2.1疲劳可靠性2.2.2系统可靠性分析2.2.2结构安全性能评估2.3 数字化样机关键技术2.3.1产品虚拟设计技术2.3.2产品虚拟制造技术2.3.3多体动力学仿真技术2.3.4设计优化技术2.3.5人机工程分析技术2.3.6强度及疲劳分析技术2.3.7工业造型技术2.4 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2.4.1机械零件失效理论2.4.2机械磨损规律与维修制度2.4.3机械故障分析2.4.4机械故障信号处理与分析2.4.5在线诊断技术2.5先进制造技术2.5.1产品快速制造技术2.5.2微细加工技术2.5.3数字化工厂技术2.5.4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2.5.5网络制造技术2.5.6精密及超精密制造技术2.5.7纳米制造2.6 现代交通技术2.6.1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新技术2.6.2高速铁路交通车辆与新技术2.6.3车辆机构设计与参数化研究2.6.4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2.6.5铁道机车车辆结构强度2.7创新思维与创新设计2.7.1产品创新设计方法2.7.2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2.7.3产品概念设计技术2.7.4产品创新设计评价技术3 能有效地进行大型项目及复杂工程的管理3.1 工程思想、工程标准及相关法律意识3.1.1 建立工程质量、环境安全思想3.1.2 精通工程标准及工程作业程序3.1.3 培养相关法律意识3.2 大型项目及复杂工程的管理方法与手段 3.2.1 管理计划与预算制定计划大纲、财务预算3.2.2 项目规划及组织协调3.2.3 项目团队管理团队领导、团队协作、处理团队冲突3.3 危机应对及突发事件处理3.3.1 洞察质量标准、程序和预算的变化3.3.2 指导项目或工程进行3.3.3 制定危机应对措施3.3.4建立突发事件处理机制3.4 指导和主持项目进度控制与评估3.4.1 提出改进建议3.4.2 改进质量管理水平3.4.3项目评估与总结4 能推动团队的沟通交流,具备成为团队核心的能力4.1 技术语言的使用4.1.1技术图纸4.1.2 电子和多媒体4.1.3图表4.1.4 学术论文4.1.5 项目方案4.1.5 专业外语4.2 制定工程文件4.2.1 制定、说明并阐释可行性分析报告4.2.2 制定、说明并阐释项目任务书4.2.3 制定、说明并阐释投标书、招标书4.2.4 制定、说明并阐释技术报告4.2.5制定、说明并阐释验收报告4.2.6制定、说明并阐释项目合同4.3 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4.3.1 自察、自省、自控4.3.2 理解他人需求与意愿4.3.3 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4.4 较强的人际环境适应能力4.4.1 自信灵活的处理人际关系4.4.2 迅速适应变化人际环境4.5 团队合作4.5.1 高效团队组建4.5.2 较强的团队协调能力4.5.3较强的团队管理能力4.5.4 团队竞争与合作能力4.6 新技术跟踪及掌握能力4.6.1 收集、分析国内外最新技术4.6.2 判断、归纳4.6.3 选择和吸收4.6.4 国际化视野5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主动承担较多行业和社会责任5.1 职业道德5.1.1 熟悉职业健康安全标准5.1.2 熟悉环境法规5.1.3 熟悉职业道德规范5.1.4 遵守职业行为准则5.2 职业素养5.2.1 积极进取和主动精神5.2.2 批判性思维5.2.3 创造性思维5.2.4 时间和资源管理5.2.5 系统思维5.2.6职业规划保持和增强职业能力了解社会及自身发展需求制定、实施职业发展规划5.3 社会责任5.3.1 责任意识5.3.2 社会事务责任5.3.3工程师的角色6 能较好地进行企业管理,积极创业实践,主动推动工程师与社会的关系6.1 企业管理6.1.1 企业文化6.1.2 企业运行企业目标、企业策略、企业管理模式、财务及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及操作、设备更新等6.1.3 企业发展规划6.2技术创业6.2.1创业学6.2.2 创业规划6.2.3 创业融资6.3工程界与社会关系6.3.1 工程界对社会的影响6.3.2 社会对工程界的规范6.3.3 商业环境二、“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实现矩阵(一)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实现矩阵(二)博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实现矩阵三、“卓越工程师”教学计划(一)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教学计划阶段,第二年为企业学习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最高试验速度指车辆设计时,按安全及结构强度等条件所允许的车辆最高运行速度。
2、最高运行速度最高运行速度指车辆设计时,除满足安全及结构强度条件外,还必须满足连续以该速度运行时车辆有足够良好的运行性能。
3、自重系数自重系数是运送每单位标记载重所需的自重,其数值为车辆自重与标记载重的比值。
4、车辆定距车体支撑在前后两走行部之间的距离,若为带转向架的车辆,又可称为转向架中心间距。
5、转向架固定轴距不论二轴、还是多轴转向架,同一转向架最前位轮轴中心线与最后位轮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6、车钩高就是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指车钩钩舌外侧面的中心线至轨面的高度。
机车与车辆的车钩高应基本一致,保证正常传递牵引力及防止脱钩。
我国规定新造或修竣后的空车标准车钩高为880mm。
7、车辆的全长和换长车辆全长为该车两端钩舌内侧面间的距离,以m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换长又称为计算长度,说明折合成11m长的车辆时,相当于它的多少倍,以便在运营中计算列车的总长度。
8、两级弹簧刚度两级刚度弹簧悬挂系统采用自由高不等的内外圆弹簧。
空车状态下压缩外簧,由于弹簧刚度较小,使空车状态下的弹簧静挠度增大,从而改善空车动力学性能;重车时,当外簧压缩到与内簧自由高相等时,内外圆弹簧开始同时承载,弹簧总刚度增大,这样可使空重车均能获得好的动力学性能。
9、磨耗形车轮踏面各国车辆运行表明,锥形踏面车轮初始形状运行中很快磨耗。
磨耗成一定形状后磨耗变缓且形状相对稳定。
把车轮踏面一开始做成磨耗后的稳定形状,即磨耗型踏面,可明显减少轮轨磨耗、接触应力。
10、相对摩擦系数通常用相对摩擦系数φ来表示减振器摩擦力的大小,定义是悬挂装置中的摩擦力与垂向力的比值。
11、导框式定位轴箱上有导槽,构架(或侧架)的导框插入轴箱的导槽内,这种结构允许轴箱与构架或侧架之间在铅垂方向有较大的相对位移,但在前后、左右方向仅能在允许的间隙范围内,有相对小的位移。
12、高低不平顺轨道中心线上下的不平顺,称为高低不平顺。
影响车辆垂向振动。
13、轮对簧上质量系统轮对簧上质量系统是一个简化的车辆数学模型,轮对代表车辆各轮对在轨道上运行的特点,簧上质量代表弹簧上的车体,上面两者之间的弹性悬挂装置代表实际车辆上的不同的悬挂装置14、动荷系数动荷系数是车辆在运转时产生的动载荷幅值与车辆静止时的载荷之比。
动荷系数分横向和垂向两种。
15、倾覆系数D车辆在横向力作用下可能倾覆的程度。
16、缓冲器容量缓冲器在全压缩过程中,作用力在其行程上所做的功的总和。
17、能量吸收率缓冲器在全压缩过程中,被阻尼消耗的能量与缓冲器容量之比值。
简答题1、摩擦减振器和油压减振器的特点摩擦减振器的特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维修方便,广泛应用在货车转向架上。
缺点是摩擦力与振动速度基本无关。
容易形成对车体的硬性冲击或减振性能不足。
油压减振器的特点:减振阻力是振动速度的函数,其特点是振幅的衰减量与幅值大小有关,这种特性正好符合铁路车辆的需求。
广泛应用在客车转向架上面。
2、简述空气弹簧的工作原理空气弹簧主要靠高度控制阀发挥它的作用,高度控制阀的主要作用及要求是维持车体在不同载荷都与轨面保持一定的高度。
○1在直线上运行时,车辆在正常振动情况下不发生进、排气○2在车辆通过曲线时车体倾斜,这时两侧的高度控制阀分别产生进、排气,减少车辆的倾斜3、简述空气弹簧的特点:空气弹簧的刚度可选择低值,以降低车辆的自振频率空气弹簧具有非线性特性与高度控制阀并用时,可使车体在不同静载荷下,保持车辆地板面距轨面的高度不变可以承受三维方向的载荷在空气弹簧本体和附加空气室之间设有适宜的节流孔,具有垂向减振性能具有良好的吸收高频振动和隔音性能4、简述无摇枕空气弹簧的特点(1)对于无摇枕转向架,车体重量直接放在空气弹簧之上,因此对空气弹簧的弹性特性,尤其是横向特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采用大橡胶囊和高橡胶堆,明显效降低了空气弹簧的垂向和横向刚度。
5、油压减振器进油阀的作用进油阀装在油缸的下瑞,它的主要作用是补充油液和排出油液的通道。
在进油阀体上装有阀瓣和锁环。
在阀瓣和阀体座上的阀口之间,以及在进油阀体和油缸简之间都要求接触严密,防止漏泄。
6、转K2型转向架的结构特点转K2 型转向架是指装用弹性下交叉支撑装置的三大件货车提速转向架,商业运营速度为120 km / h 。
①转K2 型转向架属于带变摩擦减振装置的新型铸钢转向架,在两侧架之间安装了弹性下交叉支撑装置②交叉杆从摇枕下面穿过,4 个端点用轴向橡胶垫与焊在侧架上的支撑座连接。
③侧架、摇枕采用B 级钢材质铸造。
减振装置装用整体式斜楔,摇枕斜楔摩擦面上焊装材质为0Cr18Ni9 的磨耗板。
④基础制动装置为中拉杆结构,车体上拉杆越过摇枕与转向架移动杠杆连接。
⑤中央悬挂系统采用两级刚度弹簧,上、下心盘之间安装心盘磨耗盘。
装用双作用常接触弹性旁承。
装用材质为T10 或47Mn2Si2TiB 的卡人式滑槽磨耗板和侧架立柱磨耗板。
2、侧架弹性交叉装置的作用转向架在两侧架之间安装了弹性下交叉支撑机构,4个端点用轴向橡胶垫与侧架连接。
一、交叉支撑机构提高了转向架的抗菱刚度,从而提高转向架的蛇行失稳临界速度、提高货车直线运行的稳定性。
二、交叉支撑装置可有效保持转向架的正位状态,从而减小了车辆在直线和曲线运行时轮对与钢轨的冲角,改善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显著减少轮轨磨耗。
克服了传统三大件转向架的正位对斜楔状态的依赖。
3、转K3型转向架的结构特点一、转向架抗菱刚度大,轴箱弹簧一系悬挂,簧下质量轻,采用弹性常接触式旁承。
该转向架具有较高临界速度和低的轮轨动作用力。
三、轴箱的纵向定位由Y25 型转向架的一侧刚性定位,改为有适当刚度的弹性定位,便于曲线通过,降低了轮轨横向动作用力和轮轨磨耗。
四、心盘、旁承、减振器的主副磨耗板等采用了耐磨材料制作的耐磨件,提高了免检走行公里数,降低了维护检修费用。
五、制动梁采用整体锻造式端头,并将制动梁安全链改为安全托,使制动梁的可靠性、安全性大为提高4、加装心盘磨耗盘的意义由于货车车体由心盘承载,运用过程中承受着各种作用力,上下心盘面很难保持平面,心盘磨耗、裂损的故障较多,增大了检修工作量,故采用了耐磨性能优良的心盘磨耗盘,材质为特种含油尼龙。
心盘磨耗盘介于上下心盘之间,完全避免了上下钢质心盘间的直接磨耗,改善了心盘面的承载均衡性,有效提高上下心盘的使用寿命及降低检修工作量。
5、双作用弹性旁承的工作原理双作用常接触式弹性旁承将单滚子旁承与常接触旁承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优势,以适应货车提速和改善动力学性能的要求。
一、通过预压缩弹性旁承体,增大车体相对于转向架的回转力矩,以提高车辆蛇行失稳临界速度和运行平稳性。
二、当车体相对摇枕侧滚时,弹性旁承体会起约束作用,防止上下心盘的翘离。
三、当侧滚过大,上旁承将压靠滚子,防止车体过大侧滚及减少回转阻力的过分提高。
6、对多轴转向架的要求一、尽量使每根车轴均匀承载二、降低簧下质量三、灵活通过曲线,减少轮缘磨耗7、SW-220K型转向架的结构特点①构架由4块钢板拼焊而成,U形构架②采取了无摇枕的空气弹簧二系悬挂结构,车体直接坐落于空气弹簧上③外侧悬挂,提高了抗侧滚性能,该转向架未设抗侧滚扭杆装置④采用了抗蛇行减振器,提高了转向架蛇行运动的稳定性⑤采用转臂式弹性轴箱定位装置8、简述209HS 型转向架的结构特点①吊杆长度加长,并且在吊杆上下两端设有橡胶堆,与摇枕吊座、摇动台吊轴构成弹性连接,为无磨耗结构。
而且降低了摇动的横向刚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横向平稳性②一系悬挂增设了垂向油压减振器,同时采用无磨耗的橡胶堆轴箱定位,并给轴箱提供不同的纵向和横向刚度,以提高转向架抗蛇行运动临界速度。
③承载方式由心盘承载改为全旁承承载,以提供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的回转阻力矩。
④为了进一步改善车辆的横向振动和减少车体的侧滚角,在二系悬挂系统设置了横向油压减振器和抗侧滚扭杆装置等。
9、CW-2系列转向架结构特点①构架均采用H 型钢板焊接结构②一系悬挂均采用圆簧和单向油压减振器,并均采用转臂式弹性轴箱定位装置及横向控制杆,使轮对轴箱具有适当的纵向、横向定位刚度③均采用摇动台式二系悬挂(圆簧或空气弹簧),并在构架与摇枕之间设有横向油压减振器④采用全旁承支重和橡胶弹性中心销⑤采用抗侧滚扭杆装置⑥基础制动装置均采用每轴2盘或3 盘的盘形制动装置,并且采用电子防滑装置10、具有两系悬挂装置的车辆的垂向振动可以分成哪4组互不耦合的振动?①车体的浮沉振动与转向架浮沉平均值耦合在一起的车辆浮沉振动②车体的点头振动与转向架浮沉差耦合在一起的振动③两组独立的转向架点头振动11、什么是Spering 平稳性指数,它包括那两方面重要因素?Sperling等人在大量单一频率振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影响车辆平稳性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位移对时间的三次导数,在一定意义上代表力的变化率,会引起冲动的感觉。
二、振动时的动能大小12、密接式车钩的特点高速列车、城市地铁和轻轨车辆的车钩缓冲装置常采用机械气路、电路均能自动连接的密接式车钩。
•降低车辆运行中的纵向冲动•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降低车钩零件的磨耗和噪声13 、简述16、17号车钩的装运范围和翻转原理•16 、17 号车钩适用于翻车机卸货作业的不摘钩重载列车,目前安装在大秦线上运用的C63A、C76等型运煤专用敞车上。
16 号车钩为联锁式旋转车钩,17号车钩为联锁式固定车钩,分别安装在车辆的1位、2位端。
在运煤单元列车上,每组连接的 2 个车钩必须是旋转式和固定式互相搭配。
•当车辆进入翻车机位置时,翻车机带动车辆以车钩中心线为旋转轴翻转135℃-180℃,底架连同16号钩尾框以车钩中心线为转轴,相对于16号钩体旋转,16号钩体则由于受相邻车辆与其连挂的17号约束而静止不动。
被翻转车辆另一端的17 号车钩随同底架沿车钩中心线旋转并带动相邻车辆与其连挂的16号车钩一起旋转,实现了不摘解车钩就可在翻车机上卸货的目的,提高了运输效率。
14、简述铁路货车发展趋势①加强提速改造,发展货车快运②加大车辆轴重,提高运输效率③增加专用货车品种,满足市场需求④开行重载货运,扩大专线运能15、写出N17A图中数字对应名称1-木地板;2-侧梁;3-纵向辅助梁;4-大横梁;5-柱插;6-小横梁;7-枕梁;8-端梁;9-后从板座;10-前从板座;11-冲击座;12-绳拴16、 C76型敞车的结构特点C76型浴盆式敞车是为开行2万吨重载煤炭运输专列研制开发的车辆,设计载重76t,商业运营速度100km/h,主要结构特点:①采用无中梁结构的单浴盆底架结构,充分利用底架下部空间,增加车辆装载容积,降低车辆重心高度,提高了车辆运行平稳性②装用加强型中梁和冲击座,梁件和板材采用高强度耐候钢,优化牵引梁结构,提高了心盘座的强度③16、17转动与固定车钩,MT-2缓冲器④装用转K5和转K6转向架17、何谓棚车?棚车如何分类?棚车是设有车顶、门、窗(或通风口),可防止雨水进入,供运输各种须防止湿损、日晒或散失的货物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