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调查报告
2023年麻风病线索调查总结范文(通用7篇)

麻风病线索调查总结2023年麻风病线索调查总结范文(通用7篇)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3年麻风病线索调查总结范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麻风病线索调查总结1麻风病防治是慢性病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认真贯彻执行《麻栗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批转执行麻栗坡县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实施方案(2011-——2020年)的通知》,加强对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本校师生对麻风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有效控制麻风病的流行,消除麻风病的危害,保护师生身体健康,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
现将我校开展麻风病防治的相关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活动,加强科普知识宣传。
开展麻风病防治知识科普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发放各种宣传画多份。
为全校麻风病防治工作,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人们对麻风病人的恐惧和歧视,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二、组织各班主任及全校师生认真学习麻风病的防治知识。
3月16日下午,由校长主持召开麻风病防治知识讲座。
在师生间大力宣传麻风病的相关知识,动员全校师生共同支持参与麻风病防治工作。
进一步明确班主任及全体教师自身工作的职责和重要性。
提高了我校师生对该疾病的认识与重视,开创了我校麻风病防治工作新局面。
三、完成了20xx年度麻风病防治情况有关的工作。
通过对摸底调查,均未检出麻风病例,受检率为 100%。
总之,麻风病的防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细心,做到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上报,为此我校一定会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将此项工作做好。
麻风病线索调查总结21月30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中国麻风节”。
根据文件《关于开展20xx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为巩固我镇麻风病防治成果,推进“十四五”期间麻风病防治工作,动员社会关爱麻风病患者,提高群众对麻风病的认知,根据上级通知要求,我镇组织开展20xx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宣传活动。
关于麻风病的调查报告

关于麻风病的调查报告麻风病(英文名:leprosy)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由麻风杆菌引起。
这种疾病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但在过去几十年中,医学领域对于麻风病的认识和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本文将对麻风病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其传播途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麻风病的传播途径。
麻风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一个感染了麻风杆菌的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周围的人就有可能通过呼吸道感染病菌。
此外,与感染者长时间密切接触也是传播途径之一,这包括共用餐具、住在同一屋檐下等。
尽管麻风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但是不同人对于麻风杆菌的感染能力存在差异,只有少数的人最终会发展成患麻风病。
其次,让我们了解一下麻风病的症状。
麻风病的潜伏期很长,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出现症状。
最突出的症状就是皮肤麻木、失去感觉,并且容易出现手指和脚趾的溃疡和畸形。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眼睛红肿、视力下降、神经痛、骨关节痛等症状。
麻风病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患者仅表现为轻微的皮肤损伤,而有些患者则表现为严重的神经系统受损。
然后,我们来了解一下麻风病的诊断方法。
麻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但有时候这些症状并不明显,因此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来辅助诊断。
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皮肤活检、麻风杆菌培养和PCR检测等。
皮肤活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通过采集患者皮肤中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麻风杆菌感染。
麻风杆菌培养和PCR检测则能够直接检测麻风杆菌的存在,从而确诊麻风病。
最后,让我们了解一下麻风病的治疗方法。
目前,麻风病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
通常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以防止耐药性的发生。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达菌素、利福平、链霉素等。
此外,患者还需要接受抗炎药物和对症治疗,以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定期接受医生的随访和检查,以确保病情得到控制。
总结起来,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由麻风杆菌引起。
富宁县263例麻风病防治工作调查分析

富宁县263例麻风病防治工作调查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富宁县麻风病从中流行区到基本消灭的近50年防治历程。
方法:对富宁县历年麻风病流行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总结其防治方法,在县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经过近50年历代麻风病防治工作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显著成效,社会效益显著。
结论:麻风病可防可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完全可使其流行得于控制直至基本消灭。
【关键词】麻风病;调查分析麻风病是我县分布较为广泛,历史悠久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经过几十年的大力防治后,发病率现已将至0.75/10万,患病率为0.064‰,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麻风病的联合化疗技术亦有了较新的突破。
只要我们继续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规范全程的联合化疗技术,实现发病率控制在0.1/10万的指标是完成可以实现,最终直至消灭麻风病亦是完全有可能的。
本文就我县历年来发现的263例麻风病防治情况及今后的工作意见作一简要分析讨论,以期在控制消灭麻风病的最后冲刺阶段中,同心协力,加强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开创麻风病防治工作新局面,现将调查分析如下:一、调查分析资料来源1、历年麻风病发现、治愈、死亡、复发、登记管理及麻风患者病历。
2、各年度麻风病防治、监测报表。
3、历年各项麻风病统计表、综合统计表。
二、病例调查情况(一)病人的发现方式麻风病线索调查是我县麻风病防治工作中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
我们除了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疫村调查,病人家属体检,线索调查等巡回调查外,并采取在我县卫生人员、乡村医生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实行了“报病有奖”和“及时核对”的制度,全面查清本病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情况。
(二)病例分布:一)时间分布:见表1从表1情况看,我县的麻风病人绝大部分是在十年发病的,占发病总数的91.25%,近十年发病的也不少,尤其是最近三年内亦有新发病例,通过多年的宣传与防治措施后,麻风病在我县的传播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只要加强治疗措施,将现有病人尽快治愈,患病率大幅度下降。
关于麻风病的调查报告

关于麻风病的调查报告麻风病是一种古老而复杂的慢性传染病,又称为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本报告将重点关注麻风病的病因及传播途径、症状和临床表现、防治措施以及对患者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麻风病的病因及传播途径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和通过呼吸道传播。
同时,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和聚居场所是麻风病的高风险感染地。
二、麻风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麻风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多样。
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感觉和运动神经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肢体麻木、感觉丧失、溃疡形成和畸形,甚至失去手足的功能。
此外,麻风病患者还可能出现眼部症状,如结膜炎和角膜溃疡。
麻风病的症状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
三、防治措施麻风病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合作。
针对感染途径,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麻风杆菌的传播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和呼吸道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环境至关重要。
此外,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大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和警惕,也是预防麻风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四、麻风病对患者社会生活的影响麻风病对患者的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困扰。
由于症状和畸形的存在,患者往往面临社会歧视与排斥。
不少患者被边缘化,无法得到正常的教育和就业机会。
因此,针对麻风病患者的社会康复和心理支持至关重要。
通过社会政策的支持和教育的宣传,可以减轻麻风病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麻风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尽管现在已经有了较好的预防控制手段,但仍然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预防措施、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以及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控制和治疗这种疾病,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麻风病的预防和治疗做出贡献。
(3000字)(文章有3000字,再过渡一下)。
林芝地区2001年麻风新发及复发病例的调查报告

林 芝地 区辖 7县 、9个 镇 、6个 乡 、0 1 3 7 5个 行 政
例 ,2 —4 0 9岁 8 ,年 龄最 小 2 例 2岁 ,最大 5 2岁 , 平 均 3 . 。在这 一 年 龄组 发病 率 高 ,与 有关 报 2 9岁
道一 致 。 发 病 时 间 主要 集 中在 5—9月 份 ,其 中 6
3 病 例在 学 校 的 分 布 情 况 : 校 学 生 和 教 职 . 该
工 总 数 5 7 人 ,患 病 总 数 26 例 ,罹 患 率 为 3 2
4 .9 。全校 共 l 2o % 1个 班 , 年 级 均 有 发 病 , 患 各 罹
率 最 高 的是 20 0 2级 4班 , 8 .2 , 附 表 。 达 18 % 见 4. 群 分 布 : 2 6例 患 者 中 , 人 在 2 5一l 4岁 年 龄 组 患病 人数 16例 , 3 罹患 率 占病 人 总 数 的 6 .8 ; 0 1% 1 —2 5 4岁 年龄 组 患 病 8 2例 , 患 率 占病 人 总 数 的 罹 3 .8 ;5—5 62 % 2 9岁 年 龄组 患 病人 数 8例 , 占病 人 总
—
村 。 居住 着藏 、 、 巴 、 巴等 9个 民族 。全 地 区 汉 门 珞 总 人 口约 1 6万 人 , 中 藏族 人 口约 占 8 . %。 林 其 61
芝地 区 曾是 麻 风 病 重 流 行 区 , 0 1年 底 累 计 发 现 20 病人 6 5例 , 亡 5 6 死 6例 , 已治 愈 5 7例 , 愈 率 为 9 治 8 .% , 9 8 目前 尚有 现症 病 人 1 2例 ( 01 在 新 发 的 9例麻 风病 例 中,男 性 7例 ,女性 2
林 芝 地 区 2 0 年 麻 风 新 发 及 复 发 病 例 的调 查 报 告 01
麻风病调查报告

麻风病调查报告篇一:关于麻风病的调查报告关于麻风病康复村与麻风病康复者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走出理解误区让社会接纳他们摘要麻风病是麻风杆菌入侵导致的一种慢性疾病,表现为出现各种斑点,易导致溃疡和人体畸形,可传染,但很不明显,可预防,可治愈。
到达他们的居所,可以看到环境的恶劣;通过和他们的交谈,可以了解到他们不只在身体上有病痛折磨他们,而且还被家人和朋友歧视抛弃,身心受损。
难道我们不该关心他们这些弱势群体吗?调查报告,短短几个问题,可以反映社会对他们的态度,人们大多是不肯接近他们的,在对大学生调查中有42%不知道麻风病,大学生如此,社会上呢?我相信也不会有多好的吧!社会不帮他们,他们又如何走出黑暗,人们该动起来啦!为社会的和谐!!前言本作品希望通过调查研究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似乎已经被忽视的群体,让社会更加关注和关心他们,让麻风病康复者明白他们并没有被社会抛弃,还是有很多的人在关心他们这样一个弱势群体,我们采用走访、个别交谈,查阅资料等多种调查方法,深入到麻风病康复村中进行调研,以对话的方式去了解麻风病康复者的生活现状,以麻风病康复者真实的生活经历,表达最真实的的心声,再以这论文的形式,向社会展现麻风病患者的现在生存问题,希望社会能更关心他们!关键词:麻风病康复村康复者认识误区社会接纳冷漠痛苦关心光明一、麻风病的概述1、麻疯病(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
由麻风杆菌入侵人体造成的,其主要症状表现在皮肤出现癣样皮疹、红斑、白斑或突出的一颗一颗的结节;和一般的皮肤病不同,感觉上不痛不痒,但一段时间后,病灶部位会出现麻木、干燥、不出汗的症状;如果生在长毛发的部位,其毛发也会脱落。
同时,由于麻风杆菌喜欢在人体外周神经中生存,对神经干和神经枝造成破坏,易导致多处发生溃疡致使人体畸残。
麻风病的流行历史悠久,分布长期以来,麻风病给流行区的人民了深重的灾难。
儿童最容易患这种染这种病后要过2---7年才会发附图:由麻风病造成的足部的麻风病人经过治疗能完全康复。
麻风病人现状调查报告

麻风病人现状调查报告麻风病人现状调查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和组织的安排,我们小组对麻风病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我们主要通过访谈和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
现将调查报告如下:一、调查方法1.1 访谈:我们采访了5名患有麻风病的病人。
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了解他们目前的生活状况、病情发展情况以及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等方面的信息。
1.2 问卷调查:我们编制了一份包含20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共发放了100份。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治疗情况、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等内容。
二、调查结果2.1 健康状况:调查发现,麻风病人在体力状况上普遍较差,84%的受访者表示经常感到疲劳和乏力,63%的受访者出现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
此外,46%的麻风病人体验到疼痛或不适感。
2.2 治疗情况:我们发现,麻风病人中有82%的人接受过有效的治疗,其中69%的受访者表示治疗对控制病情有效。
然而,仍有18%的受访者未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此外,麻风病人的康复需求较大,77%的受访者表示希望能够得到康复指导和康复设施。
2.3 经济状况:调查显示,麻风病人中有56%的人家庭收入较低且未能获得足够的医疗保障,导致他们在治疗和康复上面临困难。
此外,29%的受访者对医疗费用报销政策不够了解。
2.4 社会支持:调查发现,麻风病人在社会支持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有39%的受访者表示感到社会对他们的歧视,22%的受访者觉得自己在社交方面受到了限制。
三、问题分析与建议3.1 在医疗服务方面,我们建议加强麻风病人的康复指导和康复设施的建设,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3.2 在经济保障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医疗救助力度,为麻风病人提供更多的医疗费用报销和补助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3.3 在社会支持方面,我们建议加强对麻风病的宣传和教育,消除社会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和偏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四、调查总结通过对麻风病人的现状进行调查,我们了解到他们在健康、治疗、经济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2023年麻风病疫点调查工作总结(通用11篇)

2023年麻风病疫点调查工作总结(通用11篇)2023年麻风病疫点调查篇120xx年1月27日是第xx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2届“中国麻风节”。
为进一步提升全民防治麻风病意识,倡导全社会关注,持续消除麻风病危害,使群众树立“早诊治预防畸残”的防治意识,1月24日,中心卫生院围绕宣传主题“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在辖区街道开展了“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及宣传海报、开展健康宣教等多种形式,向过往群众介绍麻风病的危害性、防治措施及麻风的识别和使用方法等基本知识;广泛动员社会共同防治麻风病的防治工作,让更多的人认识麻风病的危害,掌握麻风病的防治知识;并号召他们走村入户,向亲属、邻居和亲朋好友宣传麻风病相关知识,扩大宣传教育效果。
本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接受现场宣传咨询60人次。
通过此次“防治麻风病日”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对麻风病的防治知识有了了解和提高,麻风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100%。
今后,卫生院将继续做好公共卫生防疫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为群众的健康而努力奋斗!2023年麻风病疫点调查工作总结篇220xx年1月27日是第xx个“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2届“中国麻风节”,主题是:“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
为进一步落实麻风病防治政策,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麻风病患者及畸残者这一特殊群体,努力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控制目标,在县疾控中心要求下,我院在1月22日认真策划开展了此次宣传活动。
宣传活动当天,在x镇张贴世界麻风病防治宣传横幅1条,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接受麻风病防治知识咨询100余人次。
免费测血压26人,免费测血糖21人,通过这次宣传活动,使大家对麻风病的`防治有了更深的认识,这将为以后麻风病的防治工作起到更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我们将会再接再厉,努力向辖区内群众做好宣传,使辖区内群众广泛了解麻风病的防治知识,为辖区内广大群众做好服务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风病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麻风病的调查报告
关于麻风病康复村与麻风病康复者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走出理解误区让社会接纳他们摘要
麻风病是麻风杆菌入侵导致的一种慢性疾病,表现为出现各种斑点,易导致溃疡和人体畸形,可传染,但很不明显,可预防,可治愈。
到达他们的居所,可以看到环境的恶劣;通过和他们的交谈,可以了解到他们不只在身体上有病痛折磨他们,而且还被家人和朋友歧视抛弃,身心受损。
难道我们不该关心他们这些弱势群体吗?调查报告,短短几个问题,可以反映社会对他们的态度,人们大多是不肯接近他们的,在对大学生调查中有42%不知道麻风病,大学生如此,社会上呢?我相信也不会有多好的吧!社会不帮他们,他们又如何走出黑暗,人们该动起来啦!为社会的和谐!!
前言
本作品希望通过调查研究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似乎已经被忽视的群体,让社会更加关注和关心他们,让麻风病康复者明白他们并没有被社会抛弃,还是有很多的人在关心他们这样一个弱势群体,我们采用走访、个别交谈,查阅资料等多种调查方法,深入到麻风病康复村中进行调研,以对话的方式去了解麻风病康复者的生活现状,以麻风病康复者真实的生活经历,表达最真实的的心声,再以这论文的形式,
向社会展现麻风病患者的现在生存问题,希望社会能更关心他们!
关键词:麻风病康复村康复者认识误区社会接纳冷漠痛苦关心光明
一、麻风病的概述
1、麻疯病(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
由麻风杆菌入侵人体造成的,其主要症状表现在皮肤出现癣样皮疹、红斑、白斑或突出的一颗一颗的结节;和一般的皮肤病不同,感觉上不痛不痒,但一段时间后,病灶部位会出现麻木、干燥、不出汗的症状;如果生在长毛发的部位,其毛发也会脱落。
同时,由于麻风杆菌喜欢在人体外周神经中生存,对神经干和神经枝造成破坏,易导致多处发生溃疡致使人体畸残。
麻风病的流行历史悠久,分布
长期以来,麻风病给流行区的人民
了深重的灾难。
儿童最容易患这种
染这种病后要过2---7年才会发
附图:由麻风病造成的足部的
麻风病人经过治疗能完全康复。
在
上许多地方,麻风病不能被治愈的
主是没钱或缺乏药物。
2、临床表现:广泛。
带来病,感病。
毁损。
世界原因
由于患者对麻风杆菌感染的细胞免疫力不同,病变组织乃有不同的组织反应。
一般分为结核样型麻风、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中间界线类麻风、界线类偏瘤型麻风、瘤
型麻风、未定类麻风六种症状。
其中结核样型麻风和瘤型麻风为最常见麻风病类型,在所有麻风病患者中分别占大约70%和20%。
3、麻风病的传播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
麻风杆菌在0℃的环境中只可存活2周,在60℃以上的环境中就会立即死亡,一般消毒即可杀灭。
麻风病的传染方式
(1)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粘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粘膜的接触所致。
这种传染情况最多见于和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
虽然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但这并不排除偶尔接触而传染的可能性;
(2)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
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小,但也不可能忽视。
(3)、其它传染方式从理论上说,麻风菌无论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都有可能侵入人体而致成感染。
但在麻风的流行病学方面还未能得到证实。
必须指出,尽管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肯定什么是主要的传染途径,但要机体的抵抗无疑是在传染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一个传染性患者的周围人群受到感染的机会虽然相似,但发生麻风的毕竟是少数。
麻风院(村)附近的地区,麻风发病率也并不高,即使是麻风患者的配偶,患病率一般不超过5%.此外约有2/3的麻风病人并问不出麻风接触史。
这些都表明,多数长期密切接触者并不发病。
麻风杆菌进入
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发病后的过程和表现,主要取决于被感染者的抵抗力、也就是机体的免疫状态。
近年来不少人认为,麻风病也和其他许多传染病一样,存在有亚临床感染(Subcllinicalinfection),借以说明麻风病的感染率要比发病率高得多,绝大多数接触者在感染后建立了对麻风菌特异性免疫力,以亚临床感染的方式而终止感染。
借以说明麻风病的感染率要比发病率高得多,绝大多数接触者在感染后建立了对麻风菌特异性免疫力,以亚临床感染的方式而终止感染。
4、现代治疗方法
要早期、及时、足量、足程、规则治疗,可使健康恢复较快,减少畸形残废及出现复发。
为了减少耐药性的产生,现在主张数种有效的抗麻风化学药物联合治疗。
例如化学药物、免疫疗法、麻风反应的治疗、并发症的处理等方法联合治疗。
5、痊愈标准
一般当皮损消失,近一年内神经干无压痛,感觉恢复或部分恢复和一年内无麻风反应连续一年每3个月查菌一次查菌连继4次阴性,组织病理无麻风性改变,抗酸染色阴性,可视为痊愈。
6、预防
要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执行“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做法。
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染途径,给予规则的药物治疗,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的控制传染、消灭麻风病。
鉴于目前对麻风病的预防,缺少有效的预防疫苗和理想的预防药物。
因此,在防
治方法上要应用各种方法早期发现病人,对发现的病人,应及时给予规则的联合化学药物治疗。
对流行地区的儿童、患者家属以及麻风菌素及结核菌素反应均为阴性的密切接触者,可给予卡介苗接种,或给予有效的化学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神经,如果不治疗可引起皮肤、神经、四肢和眼的进行性和永久性损害。
麻风病的流行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给流行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要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执行“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做法,积极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染途径,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对流行地区的儿童、患者家属以及麻风菌素及结核菌素反应均为阴性的密切接触者给予卡介苗接种,或给予有效的化学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二、调查经过
1、麻风知识调查
通过网络搜索及参考一些相关社团历年对麻风病及其患者、康复者的调查资料,进行整合分析。
2、走访桂林平山麻风病康复村
我们跟随分享爱工作营走进桂林平山麻风病康复村,进行实地考察。
记得很早的时候,就在参加工作营的人那听到过这样几句话:“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对这句话纳闷了好久的我,直至真正的体验了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