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4年下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答案解析

2014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幼儿园)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题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为了准备六一表演,教师提前一个月组织训练,缩短午睡游戏时间,老师的做法()A.错误,不利于身体健康B.错误,不利于个体发展C.正确,有利于提高儿童素质D.正确,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2.美术活动中,突然停电,儿童兴致勃勃但光线不足,老师如何做()A.组织手工活动B.让儿童自行决定是否继续C.组织户外游戏D.让儿童室内自由活动3.某老师常用周末向农民请教农业知识,并把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而且制作成册发给同事,说明该老师具有()A.课程开发意识B.校本教研C.课程评价意识D.团体培训4.杨老师讲错题,学生纠正老师,杨老师不仅不批评反而表扬学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下列说法不当的是()A.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了B.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C.重视培养创新求异D.重视培养批判思维能力5.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幼儿园是对三岁以上的学前儿童实施保育与教育的机构B.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活动中C.入园前必须进行简单测试方可入园D.入园前进行体检合格方可入园6.图(乱喂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幼儿园卫生保健常规工作B.体现对儿童健康的关心C.教师应承担喂药的责任D.随意喂药不利于儿童身体健康7.某园规定女教师必须在园工作三年后,方可怀孕,否则按事假对待,该规定()A.合法,体现了幼儿园的自主办园权B.合法,保障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C.不合法,侵犯教师身体权D.不合法,侵犯教师人身权8.成人杨某对5岁小明说:敢砸玻璃就是英雄,小明听后拿起石头砸破小刚家的玻璃。
2024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4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3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经典条件反射是谁提出来的?()。
A.格赛尔B.斯金纳C.巴甫洛夫D.华生【答案】C巴甫洛夫2.幼儿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往,性格内向,胆小,参与活动不积极也不消极,可能发展成为()。
A.被拒绝型B.受欢迎型C.被忽略型D.一般型【答案】C被忽视型幼儿3.幼儿最先形成()概念。
A.数概念B.空间概念C.时间概念D.实物概念【答案】D实物概念4.1903创办的第一家公立幼稚园是()。
A.湖南蒙养院B.湖北幼稚园C.福建公立园D.上海公立幼稚园【答案】B湖北幼稚园5.幼儿园观察云,一会儿像马一会儿像···。
这是()想象。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答案】A无意想象6.()。
A.2-3岁B.4-5岁C.6-7岁D.8-9岁【答案】C7.幼儿园教育()。
A.日常生活为基本活动B.游戏为基本活动C.学习为基本活动D.同伴交往为基本活动【答案】B游戏为基本活动8.幼儿把堆的雪人当成宝宝喂她吃饭。
这属于()。
A.规则游戏B.表演游戏C.结构游戏D.角色游戏【答案】D角色游戏9.对班级进行管理和评价最适宜的方法()。
A.问卷调查B.访谈C.班级观察D.文档调查【答案】C班级观察10.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面哪些不属于数学认知目标()。
A.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有用和有趣B.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C.感知形状和空间关系D.获得计算能力和思维【答案】D获得计算能力和思维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简述幼儿与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意义。
【参考答案】(1)同伴关系给予安全感和归属感;(2)同伴交往有利于学前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性行为向积极、友好的方向发展;(3)同伴交往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4)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发展;(5)同伴交往可以帮助儿童去自我中心。
绍兴新昌县幼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全套试题及答案

绍兴新昌县幼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全套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中国幼儿园的创始人是()A.张之洞B.陈鹤琴C.张雪门D.蔡元培答案::A解析::1903年9月,张之洞创立湖北幼稚园,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幼儿园。
2.适合初生至2个月婴儿的玩具有()。
A.娃娃、小碗B.积木、拼图C.不倒翁、拨浪鼓D.摇篮上挂一些色彩鲜明的小球,提供听的材料(音乐或小铃)答案::D解析::1~2个月初生婴儿的眼光只能短暂地停留在一个物体上,1~2个月后才能较好地集中视线,这时可在小床上悬挂彩色玩具,如气球或吹塑动物玩具。
同时婴儿对有声响的东西较为敏感。
3.当前世界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特征之一是规模的()A.多样性B.扩大化C.现代化D.专门化答案::B解析::世界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特点:(1)学前教育机构规模的扩大化;(2)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3)师资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这是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重要标志;(4)学前教育的手段不断现代化。
4.()是反复认识某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是巩固知识的第一步。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答案::A解析::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也是在头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
5.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A.信任感B.主动性C.自主性D.自我同一性答案::C6.对幼儿如厕教师最合理的做法是()A.允许幼儿按需自由如厕B.要求排队如厕C.控制幼儿如厕次数D.控制幼儿如厕的间隔时间答案::A解析::允许幼儿按需自由如厕7.小朋友在活动室内进行活动时,突然窗外飞进一只小鸟,小朋友都兴奋地去看小鸟。
小朋友这时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答案::B解析::题干描述的这种注意不需要意志努力,属于无意注意。
8.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尽可能地使幼儿获得更多、更全面、更好的发展,使班级呈现积极向上的面貌,这符合幼儿园班级管理()。
2014年教师招聘《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考试真题精选2

2014年教师招聘《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考试真题精选21、婴幼儿长骨骼的必需条件是()A.营养和阳光B.铁和磷C.维生素C和钙D.维生素A和水【答案】A【解析】长骨骼需要钙、磷为原料。
同时还需要维生素D,使钙、磷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营养和阳光是婴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条件(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制造出维生素D)。
另外,适当的运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
【命题立意】考查幼儿骨骼生长的条件。
★【错因分析】没有掌握幼儿骨骼生长的条件。
2、具有促进铁吸收功能的是()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C【解析】维生素C作为还原剂,在体内可使难以吸收利用的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提高肝脏对铁的利用率,有助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命题立意】考查维生素C的功能。
★【错因分析】不了解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的功能。
3、婴幼儿脑细胞能够利用的能量来源是()A.碳水化合物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答案】A【解析】【命题立意】考查婴幼儿脑细胞的能量来源。
★【错因分析】不了解婴幼儿脑细胞的能量来源。
4、直观行动思维的工具是()A.感知、动作B.具体形象C.语词概括D.概念、判断、推理【答案】A【解析】直观行动思维就是凭直观的动作进行的思维活动,所以他的工具就是感知和动作。
【命题立意】考查直观行动思维的本质。
★【错因分析】对直观行动思维的理解不准确。
5、以下关于儿童情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认知是情绪产生的基础,同时情绪也会影响认知过程B.婴儿期的儿童,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差C.婴儿最初的笑是没有社会意义的D.新生儿听见他人哭泣而哇哇大哭,是移情的表现【答案】D【解析】新生儿的哭泣不具有社会性,而是一种生理性的。
【命题立意】考查婴幼儿情绪的发展。
★【错因分析】对该知识点掌握不全面、准确。
6、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规定:学前教育公共财政的提供必需()A.广覆盖、高质量B.重点覆盖、保基本C.广覆盖、保基本D.多覆盖、有质量【答案】C【解析】【命题立意】考查该文件对学前教育公共财政的要求。
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幼儿园教师通过记录幼儿在日常生活,与活动中的表现来分析其心理特点,这种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B. 谈话法C. 测验法D. 实验法【答案】A解析:观察法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可以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2. 下列几种意外事故,不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A. 有小飞虫进入幼儿眼里,翻开眼皮后用海绵签轻轻擦去B. 幼儿跌倒后轻微的擦伤,对伤口清洗去污,涂上消毒药品C. 幼儿鼻内进了小珠子、豆粒等圆滑异物,用镊子去取D. 幼儿被蜜蜂轻度蜇伤后,在伤口涂淡碱水或肥皂水等弱碱性液体【答案】C解析:幼儿鼻内进入异物时,不能用镊子直接取出,以免造成更大的损伤。
正确的做法是让幼儿做低头、弯腰的动作,使异物随气流排出。
3. 为保障幼儿身体健康发育,教师要求幼儿有正确的站姿和坐姿,这是因为幼儿()。
A. 骨骼弹性大,可塑性强,易变形B. 骨骼弹性大,可塑性小,易变形C. 骨骼弹性小,可塑性小,易变形D. 骨骼弹性小,可塑性强,易变形【答案】A解析:幼儿的骨骼弹性大,可塑性强,易变形。
因此,教师要求幼儿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体态,预防骨骼变形。
4. 小军打打针对自己说:“我不怕,我不怕,我是男儿汉”,这表现出他初步具备()。
A. 情绪理解能力B. 情感表达能力C. 情绪识别能力D. 情绪自我调节能力【答案】D解析: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情绪困扰时,能够运用适当的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小军打打针对自己说“我不怕,我不怕,我是男儿汉”,说明他具备情绪自我调节能力。
5.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定》1-3岁儿童每年健康检查的次数是()。
A. 1次B. 2次C. 3次D. 4次【答案】B解析: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定》,1-3岁儿童每年健康检查2次,每次间隔6个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经典条件反射是由谁提出来的()。
A.格赛尔B.斯金纳C.巴甫洛夫D.华生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C项正确。
2.幼儿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往,性格内向,胆小,且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都很少,可能成为什么同伴类型()。
A.被拒绝型B.受欢迎型C.被忽略型D.一般型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
被忽视型幼儿不喜欢交往,他们常常独处或一人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得退缩或畏缩。
他们很少对同伴做出友好、合作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侵犯性行为,因此既没有多少同伴主动喜欢他们,也没有多少同伴主动排斥他们。
他们在同伴心目中似乎是不存在的,被大多数同伴忽视和冷落。
题干中,幼儿“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往”、“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也很少”,证明该儿童为被忽略型。
C项正确。
3.幼儿最先掌握的是什么概念()。
A.数概念B.实物概念C.时间概念D.空间概念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概念的发展。
学前儿童掌握的各种概念中以实物概念为主,在实物概念中,又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即掌握基本概念为主。
而数概念、时间概念、空间概念对于幼儿来说都属于抽象概念,故发展较晚。
B项正确。
4.从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特点来看,下列哪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形成自我标签并描述自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总体印象,对自己的特征、能力、态度、信念、价值观的总的认识,而在自我概念的基础上会产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的能力在3岁儿童中还不明显,在幼儿初期,孩子还不存在自我评价,而在5岁儿童绝大多数已能进行自我评价。
所以儿童开始形成自我标签并描述自己的年龄为4~5岁。
B项正确。
5.幼儿看到天上的白云,一会儿觉得它像马,一会儿觉得它像火车头,这种想象属于()。
2014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园)》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园)》真题及详解(科目代码:101)考生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为了准备六一儿童节全园体操表演。
刘老师提前一个月组织幼儿反复训练,甚至缩短幼儿午睡及游戏时间。
刘老师的做法()。
A.错误,不利于儿童身休健康B.错误,不利于儿童个性发展C.正确,有利于提高儿童素质D.正确,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答案】A【解析】题干中刘老师的做法错误,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健康。
如果教师运用行动操练法,适当的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就能达到巩固其体操动作的效果,但是缩短幼儿午睡和休息的时间只会适得其反,这违背了幼儿自身的生理机制和身心发展特点,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2.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们正兴致勃勃地做着手工,忽然停电了,教室里光线不足。
此时教师应该()。
A.继续组织幼儿手工活动B.让幼儿自行选择是否继续C.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游戏D.让幼儿在教室内自由活动【答案】C【解析】为了保护幼儿的视力,教师应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游戏,因为教室里光线不足,不适合继续组织幼儿进行手工活动。
育人为本就是要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以幼儿为主体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常老师经常利用周末向农民请教农业知识,看科普书籍,并把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还印成小册子分发给同事。
这说明常老师具有()。
A.课程研发的意识B.园本教研的意识C.课程评价的意识D.园本培训的意识【答案】A【解析】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课程开发是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分类:教师资格/幼儿来源:233网校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
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为了准备六一儿童节全国体操表演,刘老师提前一个月组织幼儿反复训练,甚至缩短幼儿午睡及游戏时间。
刘老师的做法()。
A、错误,不利于儿童身体健康B、错误,不利于儿童个性发展C、正确,有利于提高儿童素质D、正确,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2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们正兴致勃勃地做着手工,忽然停电了,教室里光线不足,此时教师应该()。
A、继续组织幼儿手工活动B、让幼儿自行选择是否继续C、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游戏D、让幼儿在教室内自由活动3常老师经常利用周末向农民请教农业知识,看科普书籍,并把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还印成小册子分发给同事。
这说明常老师具有()。
A、课程研发的意识B、园本教研的意识C、课程评价的意识D、园本培训的意识4课堂上杨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学生指出后,杨老师不但没有批评,反而表扬该学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
对此,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B、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C、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能力D、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5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B、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C、幼儿人园前须进行简单测试,通过者可人园D、幼儿人园前须进行体验,合格者方可入园6下图中某幼儿园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常规工作B、体现了幼儿园对幼儿健康的关心C、教师应承担喂药事件的全部责任D、随意喂药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7某幼儿园规定,女教师必须在幼儿园工作3年后方可怀孕,否则产假按事假对待。
该规定()。
A、合法,体现了幼儿园的自主办园权利B、合法,保障了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C、不合法,侵犯了女教师的身体权D、不合法,侵犯了女教师的人权8成年人杨某对5岁的小明说:“你敢砸人家的玻璃,你就是英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
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5-2岁左右儿童使用的句子主要是()
A.单词句
B.电报句
C.完整句
D.复合句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1.5-2岁这一阶段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开始说由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
这种句子的表意功能虽较单词句明确,但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故也称为“电报句”。
因此,答案选B。
2.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岁的思维处于()
A.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前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
3.在陌生环境实验中妈妈在婴儿身边婴儿一般能安心玩耍,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儿童对妈妈的依恋属于()
A.回避型
B.无依恋型
C.安全型
D.反抗型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安全型儿童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候,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旁。
4.婴儿手眼协调发生时间()
A.2-3个月
B.4-5个月
C.7-8个月
D.9-10个月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4个月以后的儿童,他们会用一只手够自己想要的物品,并能抓握物品。
因此,婴儿手眼协调发生的时间是4—5个月。
5.按顺序呈现“护士、兔子、月亮、救护车、胡萝卜、太阳”图片让儿童回忆,儿童回忆说:刚看到了救护车和护士,兔子与胡萝卜太阳与月亮,这些儿童运用了记忆策略为()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习惯化策略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常见的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等。
其中,记忆术指通过给识记材料安排一定的联系以帮助记忆,并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题目中的儿童将救护车和护士相联系,兔子和胡萝卜相联系,太阳和月亮相联系。
因此儿童运用的记忆策略是精细加工策略。
6.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的组织中心是()
A.教材
B.家长
C.教师
D.儿童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杜威在教学上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智慧与探究的统一,形成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的特点。
7.幼儿学习的基础是()
A.直接经验
B.课堂学习
C.间接经验
D.理解记忆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知识经验欠缺,他们认识事物主要是通过感官与周围生活环境中的事物直接接触来获取直接经验。
8.儿童拿一竹竿当马骑,竹竿在游戏中属于()
A.表演性符号
B.工具性符号
C.象征性符号
D.规则性符号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通过象征性游戏,儿童可以脱离当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象征代替实物并学会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体现着儿童认知发展的水平。
9.评估幼儿发展的最佳方式()
A.平时观察
B.期末检测
C.问卷调查
D.家长访谈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评价应贯穿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重评价过程而不是只注重评价结果。
10.幼儿鼻中隔为易出血区,该处出血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鼻根部涂紫药水然后安静休息
B.让幼儿略低头冷敷前额鼻部
C.止血后半小时内部剧烈运动
D.让儿童仰卧休息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幼儿发生鼻出血问题时,安慰幼儿不要紧张,用口呼吸,头略低。
捏住鼻翼5-10分钟,同时用湿毛巾冷敷鼻部和前额。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老师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如何保障幼儿安全?
【参考答案】首先教师要时刻怀有安全意识。
因此,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对活动范围、场地及玩具设施都要事先检查,清除不安全因素;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齐,衣袋有无尖利物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注意幼儿的着衣,活动前减衣服、活动后加衣服。
在活动时,注意调节幼儿运动负荷,幼儿出汗要及时擦干,教师要四处巡回走动,及时纠正幼儿危险动作,聆听幼儿交谈、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去组织,引导幼儿。
而不是去限制他们的自由活动。
因此,我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
首先,带幼儿去实地观察,通过让同伴自身经验的交流后,学会如何安全地玩,以免身体受到伤害。
其次,老师还要把玩的游戏规则交代清楚,使幼儿既玩得自由又有规则可遵循。
12.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观点,智能种类及教育启示?
【参考答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从人的智能结构上分析了每个人的独特性,他认为每个人都是由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手的技巧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等多元智能以不同的形式构成的,每个人都有其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正是这些智能的不同状态,决定了人的不同。
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智能,使优势智能成为个体的特长,同时发展其弱势智能来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儿童在智力类型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如3岁幼儿有的擅长语言,有的擅长音乐,有的擅长空间或视觉等。
教师必须发现并尊重这种差异,确保教学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
13.在幼儿园领域教育活动中,为什么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请结合实例说明。
【参考答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在实施过程中都不是孤立的,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注重各领域目标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因特别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原则。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