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剂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大鼠肠粘膜的保护作用
TGF-β1对大鼠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我们 通过 建立 大 鼠小 肠 IR损 伤 模 型 , / 经肠 系膜 上
动脉 ( MA) 予 外 源 性 T F 1 , 察 小 肠 黏 膜 形 S 给 G .1观 3
态学 改变 、 菌易 位 , 析 研 究 T F1 细 分 G .1对肠 黏 膜 I 3 / R损 伤 的保 护作用 。
3郑 州大 学第二 附属 医院 )
[ 摘要 ] 选择 3 0只 S D大 鼠 , 随机分 成三组 , 假手术组 ( A组 ) 对 照组 ( 、 B组 ) 和实验组 ( C组 ) l 各 0只。B组 夹闭肠系膜上动脉 ( MA)0m n 再灌注 10m n 缺血前 1 i S 6 i , 2 i, 0m n经 S MA注入生理盐 水 0 5m 。C组 以 T F1 代 . l G 一1 3 替生 理盐水。A组单纯分离肠 S MA, 不做阻断 。采用 H E染 色及 ci hu评分 法判 断小肠 黏膜形 态学 损伤 程度 , 检测 门静脉血浆 中 D 乳酸水平及大肠杆 菌易位情况 。发现 B组与 A组相 比 , . 肠黏膜组 织损伤严重 ,hu ci 评分显 著升高 , 门静 脉血 D 乳酸水平 和大肠杆 菌易位率显著升高 ; 一 C组与 B组相 比 , 黏膜组 织损 伤较 轻 ,hu评 分显 著降低 , 肠 ci 门
1 资料 与方 法
于南 京 建成 生物 公 司 , 改 良的 酶学 分 光 光 度 法 检 用 测 血 浆 D一 酸水 平 。 乳 15 统 计 学 方 法 . 应 用 SS 10统计 软 件 。计 P S1 . 数资 料 用 阳性 率 表 示 , Fse ’ 确 概 率 检 验 。 用 i r s精 h 计 量 资料 用 -s 4 表示 , - 采用 方差 分 析 。相 关 分析 采 用 Ser a 关 分 析 。病 理 学 形 态 评 分 比较 采 用 pam n相
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a ij r ,a d hsoo ia e a n t n o e tx l n o i l nu y n itlgc l x mi ai fh mao yi a d e s o n n—san d s cin Sp rome . ti e e t sWa efr d o
21 0 0年第 1 第 9期 4卷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J u n l f l i l dc ei r ci o r a o i c C n a Me ii P a t e n n c
甲基 强 的 松 龙 对 大 鼠 肠 缺 血 再 灌 注 损 伤 的 保 护 作 用
余厚友 ,严首春 姚翠娥 瞿 丽娟 , , ,尹 文
( . 四军 医大学西 京医院 急诊科 ,陕西 西安 , 10 3 2 海南省人 民医院 急诊科 , 1第 703 ; . 海南 海 口, 7 12 500)
摘 方法 要 :目的 研究 甲基强 的松龙对大 鼠小肠 缺血再灌 注肠 黏膜损伤 的保护作 用, 为扩展 其临床新 用途提供 实验依据。 - 醛 ( A) MD 小肠 缺血再灌注后 , 血清 及小 肠组织 中反 映氧化 损伤程 度的 MD 明显 升高 , A 抗氧
e . e h d I l W it rr t t rwi o t t yp e n s ln r a m e t n e tn l a a e s M t o s n ma e sa a swi o t u h l r d i o et e t n ,i ts i a m g h h me o d wa d c d b l p n h u e irme e t r r e y f r3 n p i rt e e f so .M e h l r d si u e y ca i g t es p r s n e i a t r o 0 mi ro o r p ru in n m o c t yp e — n s l n sa m i itr d v a i ta e o s i f s n 5 m i eo e r p ru in wa c i e y r mo a i o e wa d n se e i r v n u u i n b f r e e f s sa h e d b e v l o n n o o v o eca f h lmp.6 i u e fe e e f s n S t 0 m n t sa t rr p r u i OD d M DA v l r a u e si d x so c s o n a l eswe eme s r d a e e f e n mu o —
TNHH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性保护作用

・技术交流・T NHH 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性保护作用于晓彦,魏欣冰,陈 琳,张岫美(山东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 摘 要:目的观察T NHH 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性保护作用。
方法以改良的四血管阻塞法(Pulsinelli four 2vessel occlusion m odel )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于缺血30min ,再灌注48h 后进行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 OD )、丙二醛(M DA )、髓过氧化物酶(MPO )测定。
结果T NHH 能显著降低大鼠缺血损伤脑组织中M DA 含量,降低MPO 活性,提高S OD 活性。
结论T NHH 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T NHH ;抗氧化 中图分类号:R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1678(2009)0120036203Antioxidant effects of TNHH on whole brai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Y U X iao 2yan ,WEI X in 2bing ,CHE N Lin ,ZH ANG X iu 2mei(Department o f Pharmacology ,School o f Medicine ,Shandong Univer sity ,Jinan 250012,China ) Abstract :Purpose T o investigate the antioxidant effects of T NHH on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Methods M odified Pulsinelli four 2vessel occlusion m odel in rat was prepared to produce the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A fter ischemia for 30min and reperfusion for 48h ,superoxide dismutase(S OD )activity ,malondialdehyde (M DA )level ,and myeloperoxidase (MPO )activity in brain tissue were mea 2sured.R esults T NHH produced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M DA content ,MPO activity and elevation in S OD activity.Conclusion T NHH possesses the antioxidant effects in whole brain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K ey w ords :brain ischemical reperfusion injury ;T NHH ;antioxidation收稿日期:2008205205作者简介:于晓彦(19832),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脑血管药理学;张岫美,男,通信作者,教授,博士生导师,T el :0531288383146,E 2mail :zhangxm @ 。
黄芪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2 1 抗氧化的作用 脑 缺血及再灌 注损伤可 导致脑细胞 .
膜脂质 过 氧 化 反 应 , 产生 过 多 的氧 自由基 , 伤 脑 细 胞 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1 抑制氧 自由基 的堆积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主要是重要
膜¨ 引。脑缺血时由于组织氧 和能量代谢 的物质供应 不足 , A P生成减少 , T 离子泵失效 , a N +一K+ 一A P酶活性降低 , T 使大量 N 内流 、 外 流 ,l 和 H O被动进 入细胞 内 , a K c一 引 起 神经细胞急性渗透 性肿胀死亡 。细胞 内钙超载 可导致氧 自由基产生增加 、 花生四烯酸代谢增强 、 兴奋性氨 基酸递质
2 黄芪 在 缺 血 再 灌 注损 伤 的 保 护 作用
血后处理却是正逢其时 , 而且缺血后处理操作简单方便 。其
次, 缺血后处理对再灌 注器官保护效应具有普 遍性 , 大量动
物 实验 结 果 显示 , 论 在 不 同器 官 或 不 同 动 物 , 血 后 处 理 无 缺
均表现 出对再灌 注器官显著的保护效应。
细胞坏死、 凋亡 。脑缺血再灌注过程 中 自由基 的生成 引发 C 2超载 , a 形成一个恶性 的循环。实验发现 , 脑细胞缺氧再复 氧引起培养液中活性氧 ( O )MD R S 、 A的浓度对复氧后的脑 细
胞进 行低 氧 5mn3个循 环 的 后处 理 , R SMD 的浓度 和 i、 则 O、 A
释放增加等 , 形成恶性循 环而导致神经元坏死。其 中氧 自由 基增加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个重要 因素 。研究发现颅
器 官 的一 种 氧化 应 激 反 应 。缺 血 后 处 理 的 重 要 保 护 机
缺血预适应对高血脂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V01.26No.9Sep.2006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of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MedicalScience)・1039・【文章编号】0258—5898(2006)09—1039一03・基础研究・缺血预适应对高血脂大鼠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郭竹英,徐芒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三人民医院实验中心,上海201900)【摘要】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对高血脂大鼠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atSD大鼠,造模高血脂后随机分成缺血预适应组(IP),缺血一再灌注组(I/R)以及对照组,每组8只。
取缺氧前及复灌后冠脉流出液测肌酸激酶(CK)活性,心肌组织测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氧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转移酶(GSH—Px),线粒体测ATP酶活性。
结果IPC组较I/R组冠脉流出液中的CK生成减少,MDA明显降低,SOD、GSH—Px活性增强,Na+_K+ATPase、Ca“一ATPase、Ca“一Mg“.ATPase活性明显升高。
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对高血脂大鼠心肌缺血一再灌注的损伤同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再灌注;高血脂;ATP酶;大鼠【中图分类号】R一33;R589.2;R54【文献标识码】AEffectofMyocardialIschemicPreconditioningonIschemic/ReperfusionInjuryinHighBloodFatRatGUOZhu-ying,XUMang-hua(ExperimentalCenter,TheThirdPeople’SHospital,SchoolofMedicine,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19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myocardialischemicpreconditioningonactivityofATPaseandcrea—tinekinase(CK)inhighbloodfatrat.MethodsHighbloodfatratmodewasestablishedfromSDrats.Thera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reegroups: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ischemic/reperfusion(I/R)andcontrolgroup.TheactivityofCKincoronaryoutflow,theactivityofmalonyldialdehyde(MDA),superoxidedismutase(SOD),glutathioneperodxidase(GSH-Px)andATPaseinmyocardiumweredectected.ResultsCKandMDAweresignificantlylessinIPCgroupthanthoseinI/Rgroup.InIPCgroup,theactivityofSOD,GSH-Px,Na+一K+一ATPase.Ca2+一ATPaseandCa2+一M92+一ATPaseweremuchhigherthanthoseinI/Rgroup.ConclusionMyocar—dialischemicpreconditioningcanprotecthighbloodfatratfromischemie/reperfusioninjury.Keywords:ischemicpreconditioning;reperfusion;highbloodfat;ATPase;rat1986年Murry等¨。
后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作用

23 应用多媒体方法 , . 增加对急重症疾病及疑难杂症 的感 性认识 。虽 然, 全科医生一般 仅需要 掌握常见病 的诊治方 法。但作为基层 医疗 的第一 道关卡 , 全科医生也需要对疑难杂症有一定 的了解 , 至少能够做到 不延误病 情; 且还需具备急重症 疾病 的识别 能力 , 掌握各种 危急重 症的 院前处 理方 法, 能够第 一时间挽救患者 的生命 。而在全科医生的 日 常工作 中, 急重症 危 般较少见 , 其处理 方法也 了解 的有 限; 而对疑难 杂症 的认识 就更少 了 , 往 往使患者不能得到及 时、 效的诊治 。充分 利用多媒 体和视频 教材有利 于 有 帮助我们解 决这些 问题 。将危急重症的急救处理及疑难杂症的转诊知识 通 过多媒体 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讲授 , 生具有参与感及现场感 , 使学 更有利于 加 深对疾病 的认识 。而且 , 还可以将多媒 体内容制作成光碟形式 , 分发给各个 学生 , 于他们可 随时针对 自身的需要 加强和巩固学习。 以利 全科 医生是基层医疗体系 的中坚骨干力 量 , 其人才 队伍的建设 和发展 是 我国社 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 的需要 , 了培养新 型 的全科 医学人 才 , 为 全科 医学教 育必须 随着形 势的发 展, 不断进行改进与完善 , 作为负 责全科医学 教育的的 教师, 也要不 断的学 习和探索新的优 良的教学方法。
一
参考文献
[ ] 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 委员会. 1 专科 医师培训标准 [ . M] 中国和 医科 大学出版社 ,0 7 20 . [] 周 杨 , 2 王碧华, 8gZ O , 社 区卫 生服务机构 引进及稳定全 科 医 Y l H U 等. 1 生的现状分析 [ ] 中国全科医学,0 0 1 ( )4 J.பைடு நூலகம்2 1 ,3 7 :.
大鼠小肠缺血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

A s at O j c v : oivsi t e rtc v f c o ce c rcn io igo u ar r u ci jr bt c r b et e T et aet oet ee et fsh mi peo dt nn ng t ri nt ni uy i n g hp i f i i b ef o n
ZE NG a - e g .XI Yu n F n AO — h n 。 Yi e g ,ZHU n — a ,S S Qig Xin HAO — in Li a 4 J
( .De a t n ah lg te isAf iae s i l 1 pr met f P too y, h rt f l t Hop t o F i d a o nh n nvri Na ca g 3 0 0 , hn ;2 fNa ca gU ies y, nh n 3 0 6 C ia .De at n o rh lg Ja g i t pr met fMop oo y, in x T a io a hns Me i l ol e .De a t n JHi oo ya dE r oo y, dcl rdt n l iee dc l g ;3 i C aC e pr met s lg n mby lg Me i o t a C l g . nh n nv ri .4 e a t n fAn t ol e Na ca gU iest e y .D p rmet ao o my, dcl ol e Na ca gU ies y Me i l g , nh n nvri ) aC e t
实现 的。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 缺血再灌注损伤 ; 小肠
Hale Waihona Puke Pr t c i e e fc s o m a li t si a s h mi r c n to n o e tv f e t fs l n e tn lic e c p e o dii ni g
EPO衍生肽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2019 ̄10 ̄11 修回〕
( 编辑 滕欣航)
Hepatologyꎬ2005ꎻ41:1313 ̄21
4 蔡芳芳ꎬ曾庆新ꎬ林志辉 氧化应激和 NF ̄κB 在大鼠非酒精性脂
EPO 衍生肽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肖韩艳1 陈光2 韩民2 王冬梅3 徐甜颖1 周淑芬1
作用〔 J〕 . 医药前沿ꎬ2018ꎻ8(24) :164
7 Packer LꎬKraemer KꎬRimbach G Molecular aspects of lipoic acid in
the prevention of diabetes complications 〔 J 〕 . Nutritionꎬ 2001ꎻ 17
NAFLD 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ꎮ
4 参考文献
1 李婷ꎬ张雪姣ꎬ孟祥雯ꎬ等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治进展〔 J〕 .
中国老年学杂志ꎬ2017ꎻ37(12) :3114 ̄6
2 孙红爽ꎬ乜春城ꎬ马红芳ꎬ等 高热量饲料结合慢性应激致大鼠非
酒精性脂肪肝病变过程的研究〔 J〕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ꎬ2015ꎻ45
(10) :888 ̄95
8 屈春梅ꎬ陈书梅ꎬ张又之ꎬ等 α ̄硫辛酸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
激、血 管 内 皮 及 肾 功 能 的 影 响 〔 J〕 . 海 南 医 学 院 学 报ꎬ2018ꎻ24
(2) :165 ̄8
9 胡波ꎬ李德才 α ̄硫辛酸抑制高脂饮食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氧化应
激的实验研究〔 J〕 . 四川医学ꎬ2018ꎻ39(4) :397 ̄400
分为对照组、I / R 组、I / R+HBSP 组( HBSP 组分别选择 2 5、25 0、50 0、100 0 ng / ml 浓度) ꎬ通过噻唑蓝( 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氧化剂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大鼠肠粘膜的保护作用目的探讨预先肠道给予抗氧化剂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小肠粘膜的保护作用。
方法使用7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生理盐水、维生素C、维生素E 和后两者的组合进行实验干预。
依据肠血管供应游离肠管,通过夹闭供应该段肠管的血管进行缺血再灌注造模。
在未夹闭、缺血末期及再灌注期每15min取材。
分时段取材后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结果与其他组比较,使用维生素E组和维生素E、维生素C联合组呈显着衰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最后研究表明以上两组与控制组和维生素C组比较,能显著的减少绒毛高度的降低及中性粒细胞的浸润。
结论在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中,维生素E做前期处理能够减弱I/R对大鼠小肠粘膜的损伤,减少绒毛高度的降低、衰减中性粒细胞的浸润。
标签:缺血;再灌注;再灌注损伤;抗氧化剂缺血组织血流量恢复会造成比原先缺血引起更大的损伤,这个过程称为缺血再灌注(I/R)损伤。
I/R时,小肠是最容易受损伤的。
虽然所涉及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相信,氧化应激的炎症介质发挥重要的作用。
由于超氧化物(ROS)参与I/R损伤的发生,多种抗氧化剂都进行过研究,其中就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还原性的抗氧化劑,常被用来对抗I/R造成的损伤。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通过稳定细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来对抗氧化应激反应。
因此,维生素E 能减少组织ROS反应,增加组织抵抗膜质过氧化的作用,维生素C、E联合应用有协同效应。
本研究的目的是用维生素C、E前期处理实验大鼠,通过空肠的形态标准来评估其对I/R小肠粘膜的积极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空肠缺血再灌注模型使用75只体重介于224~261g的成年健康雄性SD 大鼠,腹腔注射氯胺酮麻醉后剖腹探查。
游离肠系膜动、静脉,长度足够放置血管夹即可。
以游离动脉供应的肠段作为取材部位。
在未夹闭血管前取材一次(BC)。
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小肠绒毛的高度,达到彻底地模型效应,游离肠段3cm左右,并切断所有的侧支循环。
夹闭肠管血管1h后,进行第2次取材(BI),后移去血管夹,恢复血流,分别在再灌注15min(RB15)、30min(RB30)、45min (RB45)和60min的(RB60)取材。
1.2实验分组7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T组大鼠行剖腹探查并切除选定肠管,不做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对照组行剖腹探查术,并行肠管缺血再灌注造模,预定时间点取材,没有预先处理。
C组造模,术前4d通过喂养的方式给予250mg/kg 维生素C。
E组也造模,术前4d与C组相同的方式给予60mg/kg维生素E。
C+E 组行与对照组相同的手术,并喂养与C组、E组相同计量的两种药物。
1.3损伤的指标用定量分析方法来评估缺血再灌注的损伤。
肠管损伤程度用组织切片绒毛的高度、中性粒细胞浸润的程度来评价。
为减小误差及偏倚,所有标本由本实验室被双盲的技术人员用Chiu等人提出的分类标准进行评估。
使用光学显微镜在10个随机镜头视野统计绒毛的高度分布,单位为毫米(mm)。
通过在20个随机域内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来评估评价其浸润、损伤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x±s)表示。
采用Spearman and Pearson检测评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多因素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 A)。
P值<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绒毛高度数据显示随时间绒毛的高度逐渐降低(表2)。
整体比较发现取材点与绒毛高度有统计学上显着的相关性。
见表1。
在每一组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组的相同时间段内进行绒毛高度的比较。
首先,在对照组,绒毛的高度从BC的(363.55±35.89)减少到RB60的(129.16±27.1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与RB15比较也是有显著性差异的,RB15的绒毛高度为(296.87±46.13),P=0.004(表2)。
在C组,相同的是,与RB15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
E组的绒毛平均高度从BC的(343.93±46.79)减少到RB60的(154.12±31.88)(P<0.001),与BI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表2)。
使用与E组相同的方式比较同时使用维生素C+E的大鼠组,平均肠绒毛的高度从BC的(332.37±48.96)减少到RB60的(156.23±29.63)(P<0.001),并且与B1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2)。
在相同的取材时间点中,回肠平均绒毛高度从对照组的(363.55±35.89)到E+C组的(332.37±42.00)没有统计学意义(P=0.235,表2)。
在B1时,当对照组(338.53±45.08)与E组(249.00±35.34,P<0.001)和C+E组(240.07±44.26)比较时,有显著的差异,P<0.001。
在RB15,对照组(296.87±46.13)和C+E组(230.99±46.38)之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29。
在RB30,C+E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1),在RB45,与C+E组(P=0.020)和E组(P=0.037)这种差异仍然存在,在RB60,与E组为P=0.032、C+E组为P=0.025。
见表2。
2.2中性粒细胞浸润再灌注期间,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数量呈进行性增加(表3)。
依据不同的时间段及处理,对中性粒细胞在黏膜、黏膜下层浸润的数量进行比较,取材的时间段与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见表3。
在所有的分组中,中性粒细胞数量都是递增的。
对于RB30,这种增长在对照组与E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在C组与C+E组做比较时,RB15点有统计学意义(表2)。
在BI、BC,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在RB15、RB30,当C组、C+E组与E组及对照组比较时有统计学意义(表4)。
在RB45,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2087)。
在RB60,C组、E组和C+E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表4)。
3讨论维生素C因其抗氧化作用被广泛用于缺血再灌注损伤中。
一项使用维生素C 的兔子实验研究,证明其与甘露醇、N-乙酰半胱氨酸能改善肠系膜动脉血流。
但是在小肠微观结构中只有维生素C、甘露醇有直接的保护作用,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
另一项研究评估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通过测量肠黏膜丙二醛、谷胱甘肽的含量,将其作为定性的病理评分。
它表明维生素C和甘露醇有黏膜保护作用,减少胃黏膜的损伤及丙二醛的积累。
然而,在维生素E的使用上,在这些检测数据并没有差异。
据此作者认为,由于维生素C和甘露醇的有效性和易用性可能有助于预防肠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这两篇都使用维生素C静脉注射,显示出其适当的保护作用。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找出在定量上的显著性差异。
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手术缺血阶段的维生素C能促进铁诱导的脂质氧化损伤。
在治疗剂量方面,较小剂量的维生素C因为增加炎症反应而在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上有负面影响。
在血清、粘膜的检测中证明使用维生素C 防止脂质过氧化是无效的。
在缺血前使用维生素E表现出对I / R损伤大鼠肝脏生化、组织病理的保护作用。
术前用药也被证明是一种有效减少再灌注损伤的方法。
有临床研究,外科手术前静脉注射维生素E显着降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减少血液肝相关酶的浓度、缩短ICU停留时间。
在人体内,维生素C、维生素E 降低氧化应激的反应。
心肌梗死的患者,再灌注后维生素E的水平显著下降,而再灌注失败的患者不出现。
对于血清中的维生素C水平,这两种情况下没有什么区别。
维生素E的消耗证明心肌梗死后心肌处在再灌注阶段,这是心肌梗死再灌注的标志性指标。
在再灌注期间粘膜中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数量增加,并与肠道损伤相平行。
维生素C、E都证实能降低肺I/R损伤,但不能防止发生,因为它们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激活,但不能抑制其他来源的活性氧化物的生产。
在大鼠回肠,联合使用维生素C、E表现出良好的效应,增加肠管的活性。
在这项研究中,E组和C+ E 组有较高的绒毛高度、较少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表明粘膜损伤与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密切相关性。
在本研究中,再灌注期,绒毛高度逐步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加,而且给予维生素E或维生素C+E能减轻粘膜损伤有重要意义。
在我们的研究中,一项重要的意义就是在个分组中观察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同样是不同的实验处理得到不同的浸润程度。
在再灌注的后期,E组与C+E组肠粘膜内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明显减少。
据上分析推断:术前给予维生素E等还原性活性物,能够减轻大鼠小肠粘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这种术前处理安全又简单易行。
实验中证明单独使用维生素C没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1]Petra F, Drowatzky J, Boengler K, Finckh B, Schmitz KJ, de Groot H. Protection from glycine at low doses i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of the rat small intestine[J].Eur Surg Res 2011;46(4):180-187.[2]Bailey DM, Raman S, McEneny J, Young IS, Parham KL, Hullin DA, et al. Vitamin C prophylaxis promotes oxidative lipid damage during surgical ischemia-reperfusion[J].Free Radic Biol Med 2006;40(4):591-600.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