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ppt

合集下载

缺血—再灌注损伤 ppt课件

缺血—再灌注损伤  ppt课件

ppt课件
22
钙超载的作用
ppt课件
23
钙超载的机制
主要发生于再灌注期,且主要是钙 内流增加
1、Na+- Ca2+交换异常 2、蛋白激酶C(PKC)激活 3、生物膜损伤(细胞膜损伤、线粒体膜损伤、 溶酶体膜损伤、肌浆网膜损伤)
ppt课件
24
⑴Na+- Ca2+交换异常
生理—细胞膜上Na+- Ca2+交换蛋白转入1Na+同时转出 3Ca2+(正向交换) 病理—缺血缺氧时,细胞内pH降低,再灌注时细胞内 外pH差,激活Na+- H+交换,Na+进H+出,胞内Na+↑, 且再灌注时恢复了能量供应,共同促进了Na+- Ca2+反 向交换,即Na+出Ca2+入,造成细胞内钙超负荷
ppt课件
10
再灌注损伤
ppt课件
11
三大机制
1、自由基的作用 2、钙超载的作用 3、白细胞的作用
ppt课件
12
一、自由基的作用
概念—自由基是外层电子轨道上含有单个不配 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的总称 分类—非脂性自由基、脂性自由基、活性氧、 其他自由基
自由基化学性质极为活泼,易于失去电子或夺取电子, 能和各种细胞成分反应造成损伤,其氧化作用强,有 强烈的引发脂质过氧化作用,引起胞质膜蛋白及某些 酶交联成为二聚体或更大聚合物,导致蛋白失活,细 胞丧失功能,甚至死亡。
ppt课件
19
自由基对生物膜的损伤作用
ppt课件
20
二、钙超载的作用
概念—钙超载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 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 的现象,严重时造成细胞死亡 作用—造成生物膜损伤;

家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ppt课件

家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ppt课件
先结扎远心端,后夹闭近心
端,剪口部位尽量靠近远心
端,成45度角朝向近心端 剪一小口,约为管径的
1/3-2/3,插管方向朝向近
心端,插入2-4cm
【插管的注意事项】
插管内事先应加入少量肝素以防凝血;排净气
泡,记录前应关闭三通管
插管易滑脱,应双线固定,结扎牢靠 勿使插管尖端与血管壁形成角度,避免刺破血
【实验动物】
家兔(性别、体重)
【实验设计原理】
通过肠系膜上动脉结扎,即SMAO(Superior Mesentery Artery Occlusion)来阻断部分 肠的血液供应一段时间后再恢复血流灌注, 以复制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探
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实验分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Ⅰ组:持续缺血组 结扎肠系膜上动脉
(2)再灌注时遵循低压、低温、低钙的原则
(3)清除活性氧
(4) Ca2+拮抗剂的使用
(5) 减少白细胞的激活和炎性介质的释放 (6)补充能量及促进能量生成 (7)启动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
【实验报告要点】
1、实验目的 2、实验动物 3、简单的实验步骤 4、列表记录所有组的实验指标 5、实验讨论 6、实验结论
① ② ③
时间
Ⅰ组:结扎→BP↑→BP↓趋于平稳(相似于结 扎前),肠壁粉红→暗红(淤血)肿胀(水 肿),无出血点 Ⅱ组:结扎→ BP↑→BP↓趋于平稳(机体自身 调节)→再灌→BP↓,肠壁暗红、水肿、出血 点,BP低于正常>1/2时→休克
※ Ⅰ、Ⅱ组比较说明:缺血损伤与I/R是不同的 损伤过程,后者损伤更严重
【结果不明显可能存在的问题】
(1)实验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大血? (2)缺血是否完全? (3)再灌注是否通畅? (4)记录结果时基线是否改变?

缺血再灌注损伤PPT课件

缺血再灌注损伤PPT课件

氧自由基 H2O2 单线态氧(1O2)
O2+ 2e + 2H+
O·-2 +
OH·
18
(2) 脂性自由基
概念:氧自由基与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作用
后生成的中间产物
种类: 烷自由基(L·)
烷氧自由基(LO·) 烷过氧自由基(LOO·)
19
生理情况下自由基的生成与清除 : The sequential univalent reduction of molecular oxygen to form water are as follows:
48
ischemia
HH+ + ↓↑
H+ ↑
H+
Na+
Ca2 + ↑
〔 Na+ 〕↑
Na+
reperfusion
Ca 2+
细胞内〔H+ 〕升高引起钙超载的机理
49
(一)钙超载的发生机制 1. Na+ -Ca2+ 交换异常 ▪ 细胞内〔 Na+ 〕升高 ▪ 细胞内〔 H+ 〕升高 ▪ 蛋白激酶C(PKC)活化
核酶
Ca Mito
蛋白酶 XD XO
OFR↑
钙超载引起IRI的机制
55
三、白细胞的作用
白细胞
内皮细胞
粘附分子
趋化因子
白细胞增多机制
56
三、白细胞的作用
血液流变学改变
白细胞粘附聚 集、血流缓慢
微血管口径的改变
内皮细胞肿胀
缩血管物质↑ 扩血管物质↓
微血管通透性↑
粒细胞游出损伤细胞
白细胞介导的损伤机制

病理生理学缺血再灌注损伤必看ppt

病理生理学缺血再灌注损伤必看ppt

整理版
10
原因及条件
原因
*各种原因引起缺血后再灌注
➢休克和DIC时疏通微循环 ➢心脏骤停后的心、肺、脑复苏
➢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
➢器官移植及断肢再植
➢冠状动脉阻塞后再通
➢动脉搭桥术、溶栓疗法
整理版
11
原因及条件
条件
➢ 缺血时间 ➢ 侧支循环 ➢ 需氧程度 ➢ 再灌注条件
* 高压 、高温 、高pH 、 高钠、 高钙
缺血-再灌注损伤
整理版
1
缺血-再灌注损伤
概念 原因及条件 发生机制 功能代谢变化 防治的病生基础
整理版
2
概念
❖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组织器 官缺血
结构受损 恢复血 功能障碍 流灌注
ischemia injury
结构修复 功能恢复
整理版
3
概念
❖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组织器 官缺血
结构受损 恢复血 结构功能 功能障碍 流灌注 损伤加重
ischemia injury
reperfusion injury
整理版
4
概念
❖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氧自由基: O2 • 、OH • 脂性自由基:L•、LO • 、LOO • 其他自由基:Cl • 、CH3 • 、NO •
整理版
15
❖ 自由基的作用 ➢自由基的概念与分类
自由基(free radical)
氧自由基: O2 • 、OH • 脂性自由基:L•、LO • 、LOO • 其他自由基:Cl • 、CH3 • 、NO •

病理生理学缺血再灌注损伤必看ppt

病理生理学缺血再灌注损伤必看ppt
缺血-再灌注损伤
整理ppt
1
缺血-再灌注损伤
概念 原因及条件 发生机制 功能代谢变化 防治的病生基础
整理ppt
2
概念
❖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组织器 官缺血
结构受损 恢复血 功能障碍 流灌注
ischemia injury
结构修复 功能恢复
▪Na+/Ca2+交换异常
整理ppt
36
3Na+ Ca2+
Na+ K+
整理ppt
H+ Na+ 正常
37
• 钠泵功能障碍
3Na+ Ca2+
整理ppt
28
跨膜gp 膜表面P
L-P 交联
CH3-S-
OOH
-SHHS-
-S-S-
磷脂
自由基 OH
OH HOO
OH HO
HOO
HO OH
CH3-SO
整理ppt
脂质 脂肪酸 交联 氧化
29
❖ 自由基的作用
➢自由基的损伤作用
▪膜脂质过氧化增强 •破坏膜的正常结构 •抑制膜离子泵功能 •引起细胞信号转导功能障碍 •促进自由基及活性物质生成 •线粒体受损
整理ppt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1O2、H2O2 、 O2 • 、OH •
整理ppt
17
❖ 自由基的作用
? ➢氧自由基的生成
O2 e_
O2•
O2•
e_+2H+ SOD
H2O2
e_+H+
H2O2 Fe2+ / Fe3+

第10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修改版ppt]

第10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修改版ppt]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
在缺血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损伤反而加重, 甚至发生不可逆损伤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 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特点:
1.可逆损伤 不可逆损伤; 2.具有器官普遍性
【讲授内容】
• 概述 •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 • 实验室依据 •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 •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条件 •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 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
临床情况:
休克、DIC微循环再通 冠脉解痉、各种动脉搭桥术 心脑血管栓塞再通
(溶栓治疗、自然再通) 心肺手术体外循环后心肺复苏 断肢再植、器官移植血供恢复等
【讲授内容】
• 概述 •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 • 实验室依据 •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 •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条件 •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 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
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方法。
其中“经皮”的意思是经过皮肤穿剌插入导管的 意思,而不需要用手术刀切开皮肤向人体内插入导管。
手术时,在患者大腿(常用左侧)根部股动脉处 或手腕部桡动脉处行局部消毒后,用动脉穿刺法插入 鞘管,通过鞘管将特殊材料制成的指引导管送至冠状 动脉开口处并注入造影剂,通过X线透视,观察冠状动 脉的病变部位及程度。然后,手术人员根据病变情况, 选择大小合适的球囊并送至狭窄处,注入一定压力使 球囊充盈扩张,将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扩开,此即 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一、自由基(Free radical)的作用 (一)自由基的概念与类型 概念: 外层轨道上含有单个不配对电子

缺血再灌注损伤ppt课件

缺血再灌注损伤ppt课件

ATP↓
3Na+
K+
NCaa+2↑+↑Ca2+ Na+
22
(2)细胞内高H+间接激活Na+-Ca2+交换蛋白
质膜Na+/H+交换蛋白主要受细胞内[H+]的变化调节
[Na+]o > [H+]o
[Na+]i
[H+]i
Na+
H+
缺血时:无氧代谢↑→产生H+增多
再灌时:组织间液H+迅速减少→细胞内外较高的
VEC激活表现为: 释放多种细胞粘附分子
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
是指由细胞合成的、可促进细胞与 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粘附的一大 类分子的总称,如整合素、选择素、细胞间粘 附分子、血管细胞粘附分子及血小板内皮细胞 粘附分子等。在维持细胞结构完整和细胞信号 转导中起重要作用。
ATP消耗↑、生成↓
2.激活膜磷脂酶
分解膜磷脂
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损伤
3.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一过性内向离子流
Ca2+
迟后除极
3Na+ 27
4.促进氧自由基生成 激活XO
5.使肌原纤维过度收缩 (1)胞浆内高Ca2+ (2)再灌注期消除了H+对心肌收缩的抑制作用
28
三、 微血管损伤和白细胞的作用
(一)缺血-再灌注时VEC与白细胞激活
3
氧反常:用低氧溶液灌注组织器官或在缺氧条件 下培养细胞一定时间后,再恢复正常氧供应, 组织及细胞的损伤不仅未能恢复,反而更趋严 重,这种现象称为氧反常oxygen parado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防治I/R】
(1)尽早恢复血流灌流,缩短缺血时间 (2)再灌注时遵循低温、低压、低钙的原则 (3)清除活性氧 (4)Ca2+拮抗剂的使用 (5)减少白细胞的激活和炎性介质的释放 (6)补充能量及促进能量生成 (7)启动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
【实验报告要点】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仪器,药品,动物 4、实验分组和步骤 5、实验结果和讨论 6、实验结论
插管内事先应加入少量肝素以防凝血;排净气 泡,记录前应关闭三通管
插管易滑脱,应双线固定,结扎牢靠 勿使插管尖端与血管壁形成角度,避免刺破血

5.腹部正中切口: 腹正中线自剑突下1.5cm起向下做
5cm切口
※6.寻找肠系膜上动脉: 将家兔穿双线备用
3. 仰卧固定(背部交叉)、备皮 颈部正中(甲状软骨下缘→胸骨上切迹) 腹部正中(剑突下1.5cm起向下5cm)
★注意:平贴皮肤剪毛,勿拎起皮肤!
4.颈部正中切口行动脉插管
切口范围:颈部正中,甲状软骨下缘→胸骨 上切迹,长约5cm
分离左侧颈总动脉:胸 骨舌骨肌与胸锁乳突肌之 间深面的颈动脉鞘内,与
【实验分组】
Ⅰ组:持续缺血组 结扎肠系膜上动脉 2h
Ⅱ组:再灌损伤组 结扎肠系膜上动脉 1h,再恢复血流 1h
【实验方法与步骤】
1. 称重 2. 全麻(耳缘静脉注射3%戊巴妥钠1ml/kg)
★注意:从耳缘静脉的远心端开始注射, 排尽气泡,速度不宜太快 ★麻醉效果:角膜反射
基本消失,钳夹家兔 大腿肌肉无反应
气管平行,颜色鲜红、 较细、触之有搏动感, 长约2-3cm,穿线备用
注意:(1)钝性分离 (2)辨清颈A鞘内的血管神经
血管插管
先结扎远心端,后夹闭近心 端,剪口部位尽量靠近远心 端,成45度角朝向近心端 剪一小口,约为管径的 1/3-1/2,插管方向朝向近 心端,插入1-1.5cm
【插管的注意事项】
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表现,理解缺 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机制
【实验动物】
家兔(性别、体重)
【实验设计原理】
通过肠系膜上动脉结扎,即SMAO(Superior Mesentery Artery Occlusion)来阻断部分 肠的血液供应一段时间后再恢复血流灌注, 以复制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探 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家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bbit (I/R)
中南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理论复习】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定义 缺血再灌注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区别 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因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目的要求】
掌握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复制,比 较缺血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区别
肠系膜上动脉示意图
【注意】
1. 移动内脏时,动作要轻柔 2. 分离肠系膜上A时需小心细致,不
要使用锐利器械,以免损伤血管造成 大出血 3. 肠系膜上A夹闭要彻底,缺血再灌 注组结扎时注意垫橡皮管,恢复血流 灌流(复流)要完全
6.分组进行试验并记录以下指标
【结果分析】
各组的模型复制是否成功? 缺血-再灌注血压变化的机制是什么? 各组动物指标变化的机制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