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解析

合集下载

全国201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评分

全国201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评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答案解析及评分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自考赢家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绪论章第4页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正确答案:C(1分)解析: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明确指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现实。

”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第1章第36页A.一元论B.二元论C.唯物论D.唯心论正确答案:A(1分)解析: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就是一元论,根据统一于物质还是意识,又区分为唯物论和唯心论。

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第1章第40页A.生命物质的共性B.自然物质的共性C.有形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正确答案:D(1分)解析: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第1章第41页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正确答案:D(1分)解析: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第1章第56页A.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正确答案:C(1分)解析:唯物辩证法主要是教导人们学会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03709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03709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03709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2021年0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和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从内涵上说马克思主义()A.仅指马克思创立的理论B.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理论C.包括使用了“马克思主义”称谓的各种理论D.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继者的理论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为它具有()A.崇高的社会理想和坚实的实践基础B.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D.完备的理论体系和严密的逻辑结构3、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就是()A.唯物论B.辩证法C.一元论D.可知论4、“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这句谚语说的是时间具有()A.客观性B.一维性C.有限性D.永恒性5、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A.坚持“两点论”C.坚持“重点论”D.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一种()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折衷主义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7、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要经历的完整过程是()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B.实践理性认识感性认识C.感性认识——实践理性——认识D.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8、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A.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B.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C.真理的检验标准只能是实践D.真理既是全面的又是具体的9、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A.与领袖言论相符合B.与书本知识相符合C.与客观实际相符合D.与逻辑规则相符合10、社会存在是指()A.生产力各个要素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11、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政治关系B.经济关系C.交往关系D.协作关系1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D.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1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界定强调的是()A.人与人之间的区别B.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C.一切人的共有本质D.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1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A.成正比B.成反比C.同比例变化D.没有关系15、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A.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B.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且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且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D.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且丧失了一切生活资料16、以下不属于资本积累后果的是()A.工作日的延长B.资本有机构成提高C.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D.贫富两极分化扩大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政党制度B.民主制度C.国家制度D.选举制度18、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前所处的阶段是()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D.寡头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资本主义国家向某些私人企业注入一部分资金,帮助其走出困境,这种行为属于()A.建立资本主义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一种方式B.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计划管理的一种方式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的一种方式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一种方式20、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最主要形式是()A.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和国际托拉斯B.国际辛迪加、国际托拉斯和跨国公司C.国际托拉斯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D.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21、为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最充分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的是()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充分发展D.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充分发展A.圣西门B.傅立叶C.莫尔D.欧文2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共产主义者同盟B.德国社会民主工党C.中国共产党D.俄国布尔什维克党24、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A.与繁荣的封建社会相当的社会生产力B.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C.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当的社会生产力D.建立在信息化智能化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力25、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是()A.完全实现公民的自由平等B.完全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C.完全实现国家的文明和谐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简答题(大题共有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不把它当做教条,而是当做行动的指南。

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助学阶段测验试题及答案

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助学阶段测验试题及答案
阶段测验二 (第2~3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A.社会基本矛盾
B.阶级斗争
C.技术革命
D.社会改革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参见教材P140。
2、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出现和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形成,使社会过渡到( )。
【您的答案】:B【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参见教材P148。
11、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
A.朴素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求真务实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解放思想就是要从那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参见教材P96。
19、实事求是是( )的目的。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求真务实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答案正确】
A.《国家与革命》、《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C.《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论我国革命》
D.《论我国革命》、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答案选B。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参见教材P45。

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1)

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1)

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03709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 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A. 理论品质B. 理论基础C. 理论核心D. 理论内涵正确答案:A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3. 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 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B. 存在就是被感知C. 物是感觉的集合D. 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正确答案:D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一种【】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 形而上学的观点C. 相对主义的观点D. 唯心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A5.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等之间的关系属于【】A. 全体和部分的关系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正确答案:C6.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 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 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D.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正确答案:D7. 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A. 客观性B. 变动性C. 社会性D. 能动性正确答案:A8.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 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C. 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D. 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正确答案:B9.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是【】A. 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 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D. 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正确答案:B10. 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并且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这说明人类的认识是【】A. 感性和理性的统一B.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C. 正确和错误的统一D. 有限和无限的统一正确答案:D11.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 一切从实际出发B. 理论联系实际C. 实事求是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正确答案:C12. 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生产方式D. 生产资料正确答案:B13.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A.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 机械决定论的观点D. 历史宿命论的观点正确答案:A14. 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B. 人口因素与资源环境的矛盾C.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正确答案:D15.“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代码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精编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代码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精编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B )0-5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D )1-35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3.有的哲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元气构成的,一切有形物体的生长毁灭都是元气聚散的结果。

这是一种( A )1-37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4.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B )1-54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 C )1-57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6.揭示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B )1-56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7.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1-71A.风来雨至,电闪雷鸣 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摩擦生热,热胀冷缩 D.夜尽昼至,昼尽夜来8.“从本质上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一种( A )2-102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9.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 A )2-106A.感觉 B.概念 C.判断 D.推理10.把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这是一种( B )2-107A.唯物辩证法观点 B.唯理论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11.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必须坚持( C )1-36A.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 B.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D.一切从理论原则出发12.下列选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D )3-135A.语言学 B.逻辑学 C.数学 D.哲学13.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3-139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产品的分配方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14.既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 C )3-173 A.折中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唯心主义观点15.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 )3-178A.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 B.摆脱历史条件的制约C.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D.决定历史时代的特点1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B )4-187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17.从较长时期看,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物质内容( B )4-198A.不会有很大变化 B.会不断扩大C.会不断缩小 D.只能有小幅度微调18.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D )4-206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19.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 )4-217A.议会制 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 D.普选制20.超额利润是( D )5-245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个别价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市场价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21.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主要体现在无偿占有( D )5-250A.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B.店员销售商品的劳动所实现的全部价值C.店员必要劳动实现的价值D.店员剩余劳动实现的剩余价值22.利息的本质是( A )5-251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B.平均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C.使用借贷资本支付的报酬 D.使用产业资本支付的报酬23.土地价格是( D )5-262A.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B.级差地租的货币表现C.利息的资本化 D.地租的资本化24.在资本主义社会,垄断组织销售产品时多采取( A )6-273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社会生产价格 D.市场价格25.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 C )6-274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金融资本主义26.下列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新变化的是( B )6-293A.高科技产业的大发展 B.产业工人的大幅增加C.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D.信息产业的兴起27.马克思主义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 )6-300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 B.生产资料私有制代替生产资料公有制 C.全世界实行垄断资本主义 D.全世界实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28.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首先要经过( A )7-309A.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D.战时共产主义阶段2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D )7-334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30.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D )8-345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实现的 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全国2019年4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4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A.各尽所能,按需分配B.各尽所能,按才能分配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D.各尽所能,按地位分配正确答案:A本题注解: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它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创新。

正确答案:(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它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彻底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同时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摒弃了他理论中的形而上学的杂志,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27.简述真理与价值对立统一关系?正确答案:(1)真理与价值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对象的相符合;价值体现的是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者使人愉快的属性。

(2)真理与价值又是不可分的,又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第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成功改造世界,以实践的成果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

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28.货币的本质及职能。

正确答案:(1)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产生和起源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货币的职能:①价值尺度职能,即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②流通手段职能,即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③贮藏手段职能,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全国2019年4月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4月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近代英国哲学C.德国古典哲学D.法国百科全书派哲学2.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A.理论前提B.理论核心C.理论品质D.理论特征3.客观实在性作为物质的唯一特性,表明它是()A.具体物质的个性B.一切物质的共性C.自然物质的个性D.自然物质的共性4.世界观是人们对()A.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B.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D.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又要结合中国实际。

这符合()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C.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统一的原理D.社会历史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6.“揠苗助长”的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的能动作用都是积极的B.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规律C.意识的能动作用总是巨大的D.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违背规律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实践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历史的观点D.辩证的观点8.下列各项不属于认识客体的是()A.已经探测到的引力波B.已经揭秘的史前文明C.已经观测到的银河系D.尚未发现的地下矿藏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A.由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由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D.由特殊真理走向终极真理的过程10.下列各项正确说明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是()A.人口因素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人口因素为人类提供生存的场所C.人口因素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D.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11.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分工协作和经济管理属于()A.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因素C渗透性因素D.准备性因素12.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基本的动力是()A.科学和技术B.广大人民群众C.革命和改革D.社会基本矛盾13.唯物史观认为,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主要是看他们()A.物质财富的多寡B.历史作用的大小C.天赋才能的有无D.社会阅历的深浅14.具体劳动()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形成商品的价值15.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对各因素都有影响和渗透作用的是()A.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的费用C.历史和道德的因素D.教育和培训的费用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A.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B.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C.生产不足的危机D.买卖脱节的危机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政党制度B.选举制度C.国家制度D.文官制度18.垄断资本主义可分为()A.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两阶段B.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三阶段C.私人垄断和一般垄断两阶段D.私人垄断、一般垄断和国家垄断三阶段19.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最主要形式是()A.国际卡特尔B.国际辛迪加C.国际托拉斯D.跨国公司20.垄断利润的真正来源是()A.垄断行为所创造的更多市场价值B.垄断企业在自由市场上的贱买贵卖C.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D.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21.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主要依靠()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计划手段22.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中国共产党B.德国社会民主工党C.共产主义者同盟D.俄国社会民主工党23.在2018年3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被首次载入宪法的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4.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和谐C.人们道德水平的极大提升D.人们法律意识的极大提高25.当前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C.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D.实现人类大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01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前试卷和答案03709

201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前试卷和答案03709

201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前试卷和答案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A. 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C. 书本上的知识不能指导实践D. 一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题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A. 劳动力成为商品B.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 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D. 价值规律起基础性作用【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题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A. 《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B.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C. 《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D. 《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4题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A. 夸大运动的绝对性B. 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C. 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D. 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5题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6题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B.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C.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 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7题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A. 已有的理论相符合B. 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C.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D. 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8题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A. 不会发生B. 可能发生C. 取决于商品数量D. 是不可避免的【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9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 生产相对过剩B. 需求绝对减少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0题 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这是由降水量过大造成的,同时也与长江中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过量、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世界观是()。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B.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C.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D.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答案】A【解析】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说的是()。

A.时间具有一维性B.物质运动具有持续性C.时间具有有限性D.物质运动具有顺序性【答案】A【解析】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既不是循环,也不是倒退,具有不可逆性。

比如“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等。

4.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

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B.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C.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D.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答案】B【解析】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

5.在意识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忽视意识的主观特征B.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C.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答案】C【解析】唯心主义: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所以唯心主义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6.下列选项中,反映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答案】D【解析】A、B项发展的观点: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项是质量互变原理;D项是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

7.那种主张“天赋的才能”“天生的心灵禀赋”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先验论B.旧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C.唯物主义反映论D.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答案】A【解析】唯心主义先验论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

同唯物主义反映论根本对立。

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8.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任何真理都是()。

A.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B.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C.客观性和绝对性的统一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答案】D【解析】真理只有两个特点: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9.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创新、包容、开放、进取【答案】B【解析】B项是从社会层面;C项是从个人层面。

10.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C.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答案】C【解析】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是否具有同一性: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1.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生产工具属于()。

A.实体性因索B.运筹性因素C.渗透性因素D.准备性因素【答案】A【解析】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生产工具属于劳动资料。

运筹性因素: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渗透性因素:自然科学准备性因素:教育。

12.人的本质在于()。

A.人的自然属性B.人的道德品质C.人的社会属性D.人的学识修养【答案】C【解析】人的本质不是由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社会属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作了界定: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13.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主要是看他们()。

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答案】A【解析】个人按其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按照历史人物的作用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可以区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1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功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答案】D【解析】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5.价值规律作用的表观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C.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答案】A【解析】价值规律作用的表观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16.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

A.有机构成B.价值构成C.技术构成D.数量构成【答案】C【解析】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

一方面,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构成,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

这种反应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技术构成。

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基础构成决定资本价值构成。

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

17.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

A.两党制和多党制两种B.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C.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D.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三种【答案】B【解析】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18.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前,资本主义处于()。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D.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答案】A【解析】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19.垄断利润的真正来源于()。

A.垄断行为所创造的更多市场价值B垄断势力在自由市场上的巧取豪夺C.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生产和非生产领域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答案】C【解析】垄断利润的真正来源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来源大体有几个方面:第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得海外利润;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方面新变化的是()。

A.生产者中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增加B.机器生产由“三机系统”发展为“四机系统”C.生产管理中增加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新手段和工具D.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出现了法人所有制等新形式【答案】D【解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快读发展,有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同时生产力还有着它自身不断加速发展的规律。

人类再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不断积累生产经验、提高劳动技能、改进生产工具。

2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向更高级的生产方式过渡创造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在()。

A.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B.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C.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D.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答案】C【解析】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

2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B.社会土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改变C.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答案】D【解析】基本经济制度、核心价值观还有基本政治制度都没有变。

2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

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C.社会矛盾严重激化D.无产阶级领袖人物的出现【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24.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网络社会【答案】B【解析】第七章第一节马克思:“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在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社会......”。

25.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社会绝对的公平正义C.实现国家完全的文明和谐D.实现公民彻底的自由平等【答案】A【解析】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答案】(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①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恩的理论,也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

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学说,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

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

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防止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27.简要说明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答案】(1)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

(2)感性材料应该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