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掌声教案 新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到鼓励和关爱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含义。
学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关爱与鼓励,学会关爱他人。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鼓励和关爱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含义。
学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感体验。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掌声吗?你们在什么时候会受到掌声的鼓励呢?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掌声的课文,这个故事会让我们感受到掌声的力量。
二、朗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朗读时的情感表达。
三、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学会它们。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感悟掌声1.同学们,课文中的小英为什么会在掌声中流下眼泪?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掌声的理解,以及自己在生活中受到的鼓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掌声》这篇课文,谁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2.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课文中的生字词。
二、深入理解课文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情感体验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小英这样的情况?你是如何应对的?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鼓励和关爱的理解。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鼓励和关爱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2.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去关爱和鼓励他人。
五、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熟读课文。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鼓励和关爱的作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教案范文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教案范文5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想起来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生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掌声》(板书掌声)二、检查预习1、检查学生对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一摇一晃姿势默默犹豫忧郁慢吞吞眼圈红红热烈而持久鼓励勇气微笑指导学生“落”是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让学生用三个读音组词。
2、指导“励”字的书写。
3、指导学生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的主人公是英子,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体会一下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读1、4自然段找找写英子表现的句子,并和同桌说一说,英子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幻灯片出示第一自然段,让学生仔细体会以前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汇报:从“早早地来”“最后一个离开”“总是”“默默地”等词语中体会到英子是个自卑忧郁的姑娘。
板书:自卑以前的小英自卑忧郁,让我们带着体会一起读读吧。
幻灯片出示第四自然段,让学生体会后来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汇报:从“变”“不在忧郁”“教她跳舞”“游戏说笑”等词语中体会到英子是个活泼开朗自信的姑娘。
板书:自信2、英子由之前的自卑忧郁变成了以后的活泼自信,到底是什么力量使英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是掌声四、细读课文,深入体会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掌声的句子好好读一读,幻灯片随机出示两次掌声的句子。
1、总共出现了两次掌声,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次掌声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幻灯片出示2、3自然段)生读,谈体会说说小英的心情:害怕;难过。
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合集5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合集5篇)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感悟、品味,小英情感变化。
3.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英情感的变化,体会两次“掌声”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导入今天又许多叔叔阿姨到我们班听课,我们该怎样欢迎?来了那么多的叔叔阿姨,老师很紧张,同学们该怎样鼓励老师?听课文范读,你也可以小声跟读,回顾全文感受小英性格情感变化,学习重点段和重点语句。
1.画出描写小英情感,心态动作变化的句子,并轻声读一读。
2.反馈提炼关键语句,并学习。
同学们,刚才读得很认真,下面请把你画出的句子站起来读读。
A: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坐一角,因为小时侯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
指明把红色的句子读读。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总是”说明了小英是偶尔这样还是经常这样?“默默地”说明了什么?她为什么会自卑?B: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她为什么会把头低下?为什么她会觉得上讲台就是出丑,出洋相呢?小结:所以说,那时候的她是很不自信,很自卑的。
过渡:这样自卑的她愿意参加演讲吗?你怎么知道的?自由默读课文,找出答案。
指名回答。
C: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
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从哪些词中看出她不太愿意参加演讲呢?用“——”划出来。
理解:犹豫说明小英决定站起来时,心理怎么样?“慢吞吞”说明了什么?“眼圈儿红了”说明了小英此时的心情怎样?指导朗读过度:小英第一次面对同学表现的很紧张,面对小英的紧张、犹豫、担心、害怕,同学们是怎么做的?请找出相关语句。
C: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掌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麻、症”等10 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 个字。
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等16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麻、症”等10 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 个字。
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等16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三、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一段掌声的音频,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声音。
(2)引出课题《掌声》,提问学生:听到掌声,你会想到什么?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精读课文—1 —(1)学习第1自然段①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女孩?②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句子:“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③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读出英子的文静和孤独。
④引导学生理解“默默”“早早地”“总是”等词语的含义,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
(2)学习第2、3自然段①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英子为什么犹豫?后来又为什么走上讲台?②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句子:“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③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读出英子的犹豫和勇敢。
④引导学生体会英子的内心矛盾,理解她为什么会犹豫。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教学文档》1. 教材分析1.1《掌声》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残疾女孩英子因同学们的掌声而改变性格的故事。
文章通过描写英子在得到掌声前后的心理变化,体现了掌声给予人的力量和鼓励,也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爱。
1.2从语文要素方面来看,这篇课文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人物情感的理解能力,以及通过细节描写体会人物内心变化的能力。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能力2.1.1会写“班、默”等11个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等16个词语。
2.1.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2 过程与方法2.2.1通过阅读文本,找出描写英子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分析英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2.2.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在生活中给予他人真诚的鼓励。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掌声的含义,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
3. 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3.1.1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句子,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心理变化。
例如,课文中描写英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这一动作描写体现出英子的自卑与内向。
而在得到掌声后,“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这里的动作描写则表现出英子在受到鼓励后的感激与自信。
通过对这些句子的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掌声对英子产生的巨大影响。
3.1.2理解两次掌声的含义。
第一次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勇敢上台的鼓励,第二次掌声则是对英子演讲成功的肯定。
这两次掌声都传递着同学们对英子的关爱和尊重。
3.2 教学难点3.2.1让学生体会到英子从自卑到自信的内心转变过程。
这需要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英子上台前“犹豫”的心理,以及得到掌声后的“感动”和“自信”。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种较为复杂的心理变化是有一定难度的。
3.2.2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学会给予他人鼓励,并懂得珍惜他人给予的鼓励。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掌声》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掌声》教学设计(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掌声》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从“爱”入手,谈话揭题一年前,我们学校为奉化市楼岩患重病的张伟浩小朋友进行了一次捐款。
现在张伟浩同学的身体怎么样了呢?这是大家一直关心的问题。
前些日子,我在电视台的“新闻”中看到了小伟浩,他的身体好多了,已经能和我们一样背起书包上学了。
听了这个消息,你有什么想法?同学们,这就是爱的力量。
爱无处不在,她是老师鼓励的话语,她是小伙伴为你擦泪的手绢。
爱躲在同学借给你的橡皮中,爱还会藏在哪儿呢?(板书:掌声)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感受爱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导认读。
读中理解:①“小儿麻痹症”。
你见过吗?一般会落下什么残疾?②“落”在这里读什么?2.指名分别读五个自然段,说说一开始,英子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在以后的生活中,是什么让英子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呢?三、对比学习,感受变化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同学们都说,英子给我们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是自卑、孤独的,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2.指名回答并出示相应句子:“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1)“默默地”就是____。
“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里”是怎么样的?(别人说笑的时候,她____;别人放声歌唱的时候,她____;别人欢呼雀跃的时候,她____。
)这么大的一个教室,只有她总是默默地坐在“一角”,我们不禁要问:英子,英子,你在担心什么?你为什么不去玩呢?(2)句子帮助:我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每天(最早)来却(最晚)走,因为我担心____________。
三年级语文掌声教案设计(优秀7篇)

三年级语文掌声教案设计(优秀7篇)三年级语文掌声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4、抄写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学习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编英子的来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得到过别人的掌声吗?你什么时候得到过别人的掌声?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其他同学呢?你的心情怎么样?那么,你送给过别人掌声吗?你什么时候送给过别人掌声?为什么送给他掌声?小结:当我们听到别人送给自己的掌声时,心里非常的高兴和激动,而当我们送给别人掌声的时候,也送去了鼓励和赞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掌声的课文,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
让我们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同学们,课前你们都预习了吗?好!谁来说说,你都做了些什么?你都有哪些收获呢?学生1:我认识了本课的生词,我想领大家来读一读。
学生2:我查到了一些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师:对了,通过查词典或字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学生3:我画出了印象深刻的句子,并且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学生4:我查到了有关小儿麻痹症的资料。
师:对,小儿麻痹症是由病毒引起的,得了小儿麻痹症的人身体的某些部位生长的不健全,比如一条腿比另一条腿细,走起路来一摇一晃的;更严重的甚至两腿瘫痪,就永远也站不起来了。
课文中谁得了这种病?(学生答)对!英子就得了小儿麻痹症。
三、初读课文看来,同学们的预习收获可真不小!下面,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好不好?谁想读?好,你来!(指名五位同学,一人读一自然段),我们比比谁读的好!其他同学请你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女孩英子,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变得活泼、开朗、自信了,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掌声 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
(2)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掌声”的内涵,即鼓励、支持与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变化。
(2)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差异的意识,懂得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2)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鼓励和赞美对个体成长的重要作用,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讲解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一文,该篇课文讲述了主人公小英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从自卑走向自信的成长故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掌声》课文相关图片、音频资料;制作关于“掌声”意义的互动游戏或活动道具。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与“掌声”相关的名言警句,思考生活中自己获得或者给予他人掌声的经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有关“掌声”的视频或音频,引发学生对掌声背后含义的思考,导入课题《掌声》。
2.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每部分的大意。
3.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英前后心理变化的原因,以及掌声在其中的作用。
4. 深化理解: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再现课堂场景,感受“掌声”的力量。
5. 总结归纳:师生共同总结“掌声”的深刻内涵,强化对主题的理解。
五、教学延伸:1. 设计实践活动,如“我为同学送掌声”,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鼓励他人,体验掌声的力量。
2. 阅读拓展,推荐一些关于勇气、友情和激励的主题书籍或文章,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认知。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强调“掌声”作为鼓励与尊重的象征,对于个人成长及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期望学生们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传递这份正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声》
教材分析:
《掌声》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赞美同学们的宽容和善解人意,也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地关心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13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3、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
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
课时:1课时
课前谈话
师:孩子们,今天来听课的老师真多,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欢迎他们?(掌声)。
此时此刻,老师有一些紧张,能给老师一些鼓励吗?(生鼓掌)。
再给自己一些掌声,告诉自己是最棒的。
(掌声再次响起来。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掌声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9课《掌声》。
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预习探究
师:请同学们快速打开课本第29课,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想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三、合作交流
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字词都认识了吗?谁会读呢?
(出示课件1)第一组:姿势、忧郁、调来、歧视。
(强调‘调’是个多音字)
(出示课件2)第二组:讲述、犹豫、热烈、骤然。
第三组是个句子,谁来表现呢?
(出示课件3)“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
(注意‘落’是个多音字)
2、交流问题。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字词读的这么流利。
那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吗?(英子)
四、品读体会
师:有时,看似平淡无奇的掌声,却蕴涵着非常神奇的力量,这种神奇的力量改变了英子的生活。
老师这里有一封英子的来信,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课件4)“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师:谁来为我们读一读?
师过渡:掌声改变了英子的生活,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英子的世界,看看从前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1、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英子的句子,思考:从前的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
师:多么文静的英子啊!英子不声不响,坐在教室的角落,她希望自己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是多么---(自卑)啊!她早早来到学校,又晚晚离开,生怕引起别人的注意,生怕别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她的内心是多么---(孤独)啊!
“默默地坐”体会到英子的文静,“总是”体会到英子与众不同的文静。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早早地就来到教室,总是最后一个离开”,英子生怕被别人看见,害怕别人嘲笑她。
(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
“小儿麻痹症、残疾”多可怜呀,“不愿意”看出英子很自卑,怕别人取笑。
有谁知道“落下”是什么意思?(对,“落下”就是留下的意思。
)
师:是啊,可怕的疾病给英子留下了终身的残疾,留下了痛苦的回忆和伤痛,让英子失去了灿烂的微笑,失去了童年的快乐,让她的内心充满了孤独、自卑和不自信,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英子的变化。
师:可是后来有一天,就这样一个文静、自卑的英子却像变了个人似的,变成什么样了?请你默读课文其他自然段,找一找。
a. 师:指名回答,你找到了哪一个自然段?
b.(课件5出示第四自然段)师:请同学们齐读第四自然段。
c. 师:现在的英子是个怎样的女孩?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是啊,她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奔跑说笑,快乐得像只小鸟。
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她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她忘记了自己腿脚不方便,把自己融入集体中,多么自信,多么乐观的英子)
那现在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师适时板书:活泼、开朗、自信。
师: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呀,那么你们能把她的活泼开朗读出来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
师:同学们,是什么让英子有了如此巨大的改变?让我们走进她的内心,边读边画出描写英子的句子。
3、领会掌声的内涵。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画出描写英子的动作、神态的句子。
细细
体会英子的变化。
a、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
师巡视指导。
b、师:让我们先看看掌声响起之前的英子。
(课件6出示)(1)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
把头低了下去。
....
(a) 师:谁来读第一段话?(生读)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男生齐读)
插入:(2)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
.....。
...地站起来,眼圈红红的
(b) 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在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英子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英子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
(女生齐读)
(c) 此时的英子,犹豫了一会儿,她慢吞吞地站起来,眼圈红红的,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
插入:(3)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师:此时此刻,英子多么渴望有一种力量能鼓舞她,而就在——
(课件7出示)“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
师:同学们这是怎样的掌声啊?(生:鼓励……)透过掌声,你想对英子说些什么?课件8出示:想象说话。
(生:你别怕,你一定能行……)
师:在同学们的鼓励下,英子开始讲了自己的故事,她的普通话说的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
故事讲完了,大家又响起热烈的掌声,这又是怎样的掌声呢?出示课件9:(生: 赞美欣赏)
师:是呀。
英子就在同学们的鼓励声中---(课件10出示)“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
师: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英子的内心此时充满了感激和感动。
你的内心和英子的内心一样吗?请把你的感受表现在你的脸上,溶进你的声音里。
谁愿意再读这句话?
师: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又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她走路的姿势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她内心的感受,这两个“一摇一晃”时的心情一样吗?交流
师:是啊,多么可爱的同学,多么美妙的掌声,就是这充满鼓励、满含夸奖的掌声使英子从一个忧郁孤独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阳光女孩,她被深深地感动了,有多少话要说,千言万语,万语千言全都融进了她的信中,并把它作为一生的宝贵的财富来珍藏——让我们一起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再读一读她的来信吧!(学生齐读来信)
五、巩固拓展。
1、师:(出示课件11)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
身患残疾的人,我们不能歧视他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出示课件12)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第三条规定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
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
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
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推进信息交流无障碍,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无障碍环境。
我国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尊重和理解,给他们更多的赞美和欣赏,更多的掌声。
(出示课件13)
2、齐读小诗。
掌声是一首美妙的歌,能唤起人们的勇气!掌声是一朵芳香的花,花香能够使人振奋起来,掌声是一轮早晨的太阳,能给我们带来一缕阳光!掌声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勇气的大门!掌声是一片宽阔的海洋,能把害羞淹没!掌声是闪闪的星星,能把孤独的黑夜照亮师:就让我们把这首小诗送给每一位同学吧,请同学们齐读小诗。
师: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别人,献给自己,献给多彩的生活吧!同时也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每一位老师,谢谢同学们的配合,谢谢老师们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