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冲压磨具设计课程设计

冲压磨具设计课程设计

冲压磨具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冲压磨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2. 掌握冲压磨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关键参数及选用标准;3. 掌握冲压磨具设计中涉及的材料性能、工艺流程等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冲压磨具的设计与绘制;2. 能够分析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对冲压磨具进行优化改进;3. 能够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冲压磨具设计方案,并进行初步的工艺规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冲压磨具设计专业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树立质量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冲压磨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冲压磨具设计基础知识- 冲压磨具的概念、分类及用途;- 冲压磨具设计的基本原理;- 冲压磨具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及性能。

2. 冲压磨具设计方法与步骤- 冲压磨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冲压磨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冲压磨具设计中的参数计算与选用。

3. 冲压磨具设计实践- CAD软件在冲压磨具设计中的应用;- 实际案例分析及优化改进;- 学生分组设计实践,进行初步工艺规划。

4. 冲压磨具设计案例解析- 典型冲压磨具设计案例分析;- 分析冲压磨具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学生讨论并总结设计经验。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教学为主,引导学生掌握冲压磨具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教学进度安排合理,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邯郸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邯郸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邯郸冲压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理解模具在邯郸制造业中的应用;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冲压模具的材料选择、设计要点及制造工艺;3. 帮助学生掌握模具故障分析与维修方法,提高模具使用效率。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冲压模具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模具的拆装、调试与维护;3.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生产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制造业,增强对模具行业的职业认同感;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关注模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年级中职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 模具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 冲压模具在邯郸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

2. 冲压模具设计:- 模具材料的选择与性能要求;-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点;- 利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设计。

3. 冲压模具制造工艺:-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 常用加工方法及设备;- 质量控制与检测。

4. 模具故障分析与维修:- 常见模具故障类型及原因;- 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模具维护与保养。

5. 实践教学环节:- 模具拆装与调试;- 模具加工与制造;- 模具故障分析与维修实践。

教材章节及内容安排:第一章:冲压模具基础知识(1课时)第二章:冲压模具设计(2课时)第三章:冲压模具制造工艺(2课时)第四章:模具故障分析与维修(2课时)第五章:实践教学环节(4课时)教学进度安排:1. 前四章节共计8课时,每周2课时,共计4周;2. 第五章节实践教学环节共计4课时,在第5周进行;3. 期末安排1课时进行课程总结与复习。

冲压磨具课程设计

冲压磨具课程设计

冲压磨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冲压磨具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类和结构特点;2. 学生能掌握冲压磨具材料的选择原则,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与应用;3. 学生能了解冲压磨具的设计原理,掌握其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4. 学生能了解冲压磨具的制造工艺,掌握其主要加工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冲压磨具进行设计和计算;2.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绘制冲压磨具的零件图和装配图;3. 学生能分析冲压磨具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工程,关注制造业发展的情感;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精神,增强自信心。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冲压磨具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设计、计算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素养,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冲压磨具概述:介绍冲压磨具的定义、分类、结构特点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2. 冲压磨具材料:讲解冲压磨具常用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使学生了解材料选择原则。

3. 冲压磨具设计原理:分析冲压磨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模具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4. 冲压磨具制造工艺:介绍冲压磨具的主要加工方法、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

5. 冲压磨具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冲压磨具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冲压磨具概述、分类及结构特点;第二课时:冲压磨具材料的选择原则及常用材料;第三课时:冲压磨具设计原理及主要参数计算;第四课时:冲压磨具制造工艺及加工方法;第五课时:冲压磨具应用案例分析及讨论。

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相对应,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冲压磨具的相关知识。

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08f

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08f

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08f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工艺流程,以及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冲压模具设计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模具设计项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勇于创新和接受挑战。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冲压模具的基本原理、模具设计方法、模具制造工艺以及相关软件的使用。

具体安排如下:1.冲压模具的基本原理:介绍冲压模具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以及冲压成形的基本原理。

2.模具设计方法:讲解模具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包括模具零件的设计、模具整体结构的设计和模具材料的选用。

3.模具制造工艺:介绍模具制造的整个工艺流程,包括模具加工、热处理和装配等。

4.相关软件的使用:教授如何运用冲压模具设计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包括软件的基本操作和设计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冲压模具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制造工艺,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模具设计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模具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3.实验法:学生进行模具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冲压模具设计》一书作为主要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模具设计实验所需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doc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导言本文档是冲压模具课程设计的详细说明书,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冲压模具的设计原理、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要求。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设计流程、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等内容,以及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和评估标准。

第一章冲压模具概述1.1 冲压模具的定义1.2 冲压模具的分类1.2.1 单工位模具1.2.2 多工位模具1.2.3 复合模具1.3 冲压模具的基本组成部分1.3.1 上模1.3.2 下模1.3.3 引导装置1.3.4 顶针1.3.5 顶板1.4 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1.5 冲压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二章冲压模具设计流程2.1 产品设计分析2.2 模具设计准备2.2.1 工艺方案选择2.2.2 材料选择2.2.3 设计任务书编写2.3 模具零部件设计2.3.1 上模设计2.3.2 下模设计2.3.3 引导装置设计2.3.4 顶针设计2.3.5 顶板设计2.3.6 其他相关组件设计2.4 模具总体设计2.5 模具制造与加工2.6 模具调试与试产第三章冲压模具材料选择3.1 冲压模具材料性能要求3.2 常用模具材料3.2.1 工具钢3.2.2 合金工具钢3.2.3 超硬合金3.2.4 陶瓷材料3.2.5 复合材料3.3 模具材料的选择原则第四章冲压模具加工工艺4.1 冲压模具加工流程4.2 模具零部件加工4.2.1 零部件加工设备选择4.2.2 加工工艺规程确定4.2.3 加工工艺文件编制4.3 模具装配与试验4.3.1 模具装配前准备工作4.3.2 模具装配过程4.3.3 模具试验与调试4.4 模具维护与保养4.4.1 模具使用生命周期管理4.4.2 模具保养与维护方法4.4.3 模具故障排除与处理第五章课程设计要求与评估标准5.1 课程设计要求5.2 评估标准5.2.1 设计方案合理性评估5.2.2 模具设计准确性评估5.2.3 模具加工工艺评估5.2.4 模具试验与调试评估5.2.5 学生报告书评估附件1.产品设计分析报告范本2.模具零部件设计图纸范本3.模具装配图范本4.模具加工工艺文件范本5.模具试验与调试记录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冲压模具:指用于冲压加工的模具,用于将板材等材料加工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大学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大学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大学冲压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理解冲压模具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冲压模具的设计流程,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关键参数。

3. 学生能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冲压模具的初步设计和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冲压模具的拆装、调试及维护的基本技能。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形成良好的工程实践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增强对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认同感,培养对制造业的热爱。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冲压模具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思维和持续学习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制图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程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冲压模具概述- 冲压模具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冲压模具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2. 冲压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 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冲压模具工作原理及关键参数分析3. 冲压模具设计原则及流程-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冲压模具设计流程及各阶段任务4. 冲压模具设计关键技术- 冲模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冲模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模具的导向、定位及固定方式5. 冲压模具分析与优化- 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模具分析与优化- 常见冲压模具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6. 冲压模具制造与工艺- 冲压模具的加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模具制造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7. 冲压模具的装配与调试- 模具装配的工艺要求与方法- 模具调试及试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8. 冲压模具的维护与管理- 冲压模具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模具库存管理与使用记录教学大纲安排:本课程共计32学时,按照以上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授课。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设计步骤与方法探讨
设计步骤 1. 分析产品图纸和技术要求,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2. 选择合适的模具类型和结构形式。
设计步骤与方法探讨
01
3. 设计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尺寸。
02
4. 确定模具的闭合高度和压力机参数。
5. 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03
设计步骤与方法探讨
01
设计方法探讨
02
1. 采用CAD/CAE/CAM等先进技术进行模具设计和 制造,提高设计效率和制造精度。
实践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方式,让学生 参与实际冲压模具设计过程,加深对理论 知识的理解。
B
C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等手段,辅助学 生理解复杂的模具结构和设计过程。
互动教学
鼓励学生提问、讨论,通过师生互动、生生 互动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D
02 冲压工艺基础
冲压变形原理
01
02
03
2. 采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设计原则,降低 制造成本和生产周期。
设计步骤与方法探讨
3. 考虑模具的维修和保养方便性, 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4. 注重模具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设计, 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典型冲压件生产工艺及模具设
04
计实例
拉伸件生产工艺及模具设计
拉伸工艺原理
通过拉伸模具将平板毛坯拉伸成所需 形状的零件。
03
冲压模具工作原理
冲压过程、模具受力分析、冲压件质量影响因素等。
课程目的与要求
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理 论和方法。
了解冲压模具的典型结构和 设计步骤。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冲压模具 的设计任务。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 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讲课课件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讲课课件
5、冲压设备的初选
6、凹模设计计算(画出凹模示意图,并标注尺寸) 7、凸模设计计算(画出凸模示意图,并标注尺寸)
第6页,本讲稿共12页
(三)标准件的选择 1、模架的选择 2、联接螺钉和销钉的选用
3、弹性元件的选用
对于其他非标准件不再要求计算,直接从指导书上选用常用 的即可。
第7页,本讲稿共12页
(四)装配图的绘制(A2图纸)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讲课课件
第1页,本讲稿共12页
一、设计任务
根据任务书要求,设计一套圆垫片复合冲裁模具
a
b
任务量:
1. 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 2.设计图 1)模具总装配图1张(A2);
2)绘制该模具的凸模、凹模、凸凹模零件图各一张(A4)。
第2页,本讲稿共12页
二、时间安排 11.1-11.15
最晚上交时间11.21
第3页,本讲稿共12页
三、设计说明书要求
1.说明书应包括的内容
➢目录 ➢序言
➢设计过程 ➢设计总结
➢参考文献
第4页,本讲稿共12页
2.冲裁模设计过程
(一)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和模具结构形式
1、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
冲裁件的工艺性是指冲裁件对冲裁工艺的适应性。应从冲裁件的结构 形状、尺寸大小、精度等级、材料和厚度等是否符合冲裁的工艺要求分 析。
2、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1)冲裁工序的组合 2)冲裁顺序的安排
3、确定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 1)毛坯定位方式 2)导料方式 3)出件方式 4)模架及导向方式
5)卸料方式
第5页,本讲稿共12页
(二)工艺计算 1、排样及材料利用率计算(画出排样图)
2、冲裁模刃口尺寸计算(画出刃口示意图,并标注尺寸)
3、计算冲压力 4、确定冲裁模压力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题目:冲孔、落料复合模
姓名:史梁君
指导老师:李**
材料工程系
09模具设计与制造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2)
二、冲压工艺性及工艺方案的确定 (3)
三、主要设计计算 (4)
四、模具总体设计 (8)
五、主要零部件设计 (8)
六、冲压设备的选定 (12)
七、设计小结 (13)
八、参考文献 (13)
一、课程设计任务
姓名:叶** 班级:09模具学号:
一、题目:冲孔、落料复合模
二、零件:
材料:Q235
厚度:
批量:大批量
三、任务内容:
(一)工艺设计
1、工艺审查与工艺分析
2、工艺计算:
毛胚计算
工序件计算或排样图
3、工艺方案的确定
工序的确定
基准和定位方式的选择
(二)模具设计
1、总图
2、零件图
二、冲压工艺性及工艺方案的确定
一、工艺性分析
1、材料零件的材料为Q235普通碳素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

2、结构该零件属于较典型冲裁件,形状简单对称。

孔边距远大于凸、凹模允许的最小壁厚(见参考文献
①表),故可以考虑复合冲压工序。

3、精度零件外形:80±属于10级精度,60±属于9级精度。

零件内形: 16060.00
Φ+属9级精度。

孔间距:42±属11级精度(均由参考文献精度②附录一查得)。

因零件边有90o的尖角,应以圆弧过渡,查参考文献①表取r=。

零件精度较高,模具按六、七级制造可达到尺寸精度要求。

4、结论可以冲裁。

二、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①:先落料、再冲孔。

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②:落料—冲孔复合冲压。

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③:冲孔—落料级进冲压。

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①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方案②只需要一套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易于保证,且生产效率也高。

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简单对称,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③也只需要一套模具,生产效率高,但零件的冲压精度不易保证。

通过以上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对该冲压件生产以采用放案②为佳。

三、主要设计计算
(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计算
查参考文献①表,查得:取两工件间的最小搭边:a1= 侧面搭边值:a= 由下表计算可知条料宽度5.
8506.0-mm,步距。

查参考文献③第8页选取t=,950mm⨯2000mm的钢板。

一个
步距材料利用率%(计算见下表)。

每条钢板可剪裁为11张
条料(⨯)每张条料可冲32个工件,故每张材料利用率为%(计算见下表)确定后的排样如下图:
(2)冲压力的计算该模具采用倒装式复合模,拟选弹性卸料,
刚性出件,冲压力的相关计算见下表。

排样冲压力计算表
(3)压力中心的确定
该工件尺寸,形状对称,因此该工件的压力中心在工件轮廓的几何中心O 上。

(4)工作零件刃口尺寸的计算
查参考文献①表取60.30max =Z ,246.0min =Z 磨损系数x=1
(5)卸料橡胶的设计计算
采用40.51245⨯⨯ JB/T 聚氨酯弹性体
四、模具总体设计
(1)模具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性分析可知,采用复合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复合模。

(2)定位方式的选择
该模具采用的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销无测压装置。

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活动挡料销来定距。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倒装式复合模,采用弹性卸料,刚性出件。

(4)导向方式的选择
为方便安装调整,同时为送料的方便,故采用后侧导柱模架。

五、主要零部件设计
一、工作零件的设计
(1)落料凹模
凹模的厚度:H=kb(≥15mm)
=⨯=24mm(参考文献①表凹模的壁厚:C=(~2)H (≥30~40mm)
凹模宽度:B=b+2c=80+2⨯40=160mm
凹模长度:L=160mm(查参考文献②表标准JB/取得)
凹模厚度:由上计算厚度24mm,将凹模版做成薄板形式并加空心垫板后厚度取14mm。

得凹模轮廓:⨯⨯mm
(2)凹凸模
高度:L=
h+h+2h=20+35+10=65mm
1
如下图式中:
h为凹凸模固定板厚度(查参考文献②表初选
1
⨯⨯mm),2h弹性卸料板厚度(初选⨯⨯mm),h为增加高度(冲压时橡胶高32mm+凹凸模高过卸料板3mm=35mm)。

(3)冲孔凸模
结合工件外形考虑加工,将凸模设计成直通式凸模,与凸模固定板按H7/m6配合。

其总长度:L=
3
h+4h+5h=14+12+24=50mm
式中各参数如上图中:
3
h凹模厚度、4h空心垫板厚度(查参考
文献②表初选⨯⨯mm)、
5
h凸模固定板厚(查参考文献②表初选⨯⨯mm)。

经查圆柱头直杆圆凸模标准,采用:
50 JB/T 5825-2008 的凸模。

二、定位零件的设计
(1)挡料销:
因模具采用橡胶弹性卸料,且卸料橡胶安装高度36mm
较高。

为方便挡料,采用橡胶弹顶挡料销装置。

查参考文献①表得挡料销高出卸料板3mm,卸料板厚10mm,故取挡料销H=14mm。

挡料销与卸料板采用H9/d9间隙配合。

(2)导料销:
使用两个导料销,采用橡胶弹顶导料装置。

查参考文献①表得导料销高出卸料板6~8mm,卸料板厚10mm,故取导料销H=18mm。

挡料销与卸料板采用H9/d9间隙配合。

三、出件装置的设计:
采用刚性出件,由推杆直接推动推件块,将凹模内的
工件推出。

根据推杆连接的各板高度,和模柄孔径查参考文献②表取带肩推杆:A 12X140 JB/T 。

推件块的周界尺寸和零件的周界尺寸相同,考虑凹模厚度、空心垫板厚度、及推杆安装、凹模修模量等因素,取高度16mm。

四、卸料部分的设计:
卸料板:由活动挡料销和导料销安装高度:选用卸料板轮廓⨯⨯mm
卸料螺钉:模具采用橡胶弹性卸料橡胶由上可知橡胶孔直径,查标准取M8X60 JB/T 卸料钉尾部有足够的形成空间,卸料螺钉拧紧后,应使卸料板超出凹凸模端面1mm,有误差时通过在螺钉与卸料板之间安装垫片来调节。

五、模架及其它零部件的设计和选用
模架:160X160X180~220 GB/T 2851-2008
上模座:160X160X40 GB/T
下模座:160X160X45 GB/T
导柱:28X170 GB/T
导套:28X100X38 GB/T
凸凹模固定板:160X160X20 JB/T
凸模固定板:160X160X24 JB/T
上垫板:160X160X8 JB/T
空心垫板:160X160X12
模柄: B 50X110 JB/T
该模具的闭和高度:
H闭=H上模座+H垫+L+H+H下模座-h2
=40+8+50+65+45-1=207mm
式中:L为凸模长度50mm,
H凹凸模厚度65mm,
h2凸模进入凹凸模的深度1mm。

六、冲压设备的选定
根据总冲压力
F=,模具闭合高度207mm,冲床工作台面的

尺寸,选用J23-40
其主要设计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400KN
滑块行程:120mm
最大装模高度:220mm
工作台尺寸(前后⨯左右):480mm⨯710mm
模柄孔尺寸; Φ50mm⨯70mm
最大倾斜角度:30o
机床工作台孔尺寸(直径⨯前后⨯左右):Φ⨯⨯0
因下模座外形尺寸(前后⨯
左右):254⨯250小于机床工
作台孔的尺寸
故需加垫板:材料45
见如右图的零件图。

七、设计小结
作为模具专业的学生,课程设计是我们即将迈入社会的个人作业,也是对我们这专业知识一次总结与检验.设计最终完成,心理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设计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在老师及朋友的帮助下予以解决。

首先要感谢老师对我的指导和督促,给我指出了正确的设计方向,使我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避免了在设计过程中少走弯路。

总的来说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还是受益匪浅。

首先,我对模具基本设计步骤以及相关参数的选用、计算及校核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其
次,本次设计是对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的一次巩固与复习过程,使我们对以前所学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及运用。

本次课程设计也为我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设计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有错误,还望老师批评指正。

八、参考文献
①刘建超、张宝忠合编.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②杨关全、匡余华.冷冲模设计资料与设计指导(第二版).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③补充资料
④杨老记、马英合编.机械制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