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地形图使用基础汇总

合集下载

林业地形图绘画心得

林业地形图绘画心得

林业地形图绘画心得在学校为期1周的绘图中,我学到了很多实际的知识,也悟到了许多令我受益匪浅的道理。

经过本次绘图我主要总结了一下几点:一、实践的重要性经过上学期的理论学习,我对林业地形绘图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这次的实训,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认识,也是对这一年大学所学到知识的巩固也运用。

从这次实训中,我体会到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训工作想结合的,才能更好地为公司乃至社会服务。

二、扎实的理论基础是提高操作水平的坚实基础有时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时,感觉到枯燥无味,但当真正开始绘画后,我才发现专业的理论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如我学的技巧等等,这些知识是必须知道的,因为在日常工作中要处处用到。

但我要想提高我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这些理论知识是知道远远不够的,而要是精通!三、谦虚好问,有错就改这一段时间所我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绘图实践也让我深刻的了解到,在工作中和伙伴沟通交流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

如何与同学同事紧密配合是现代社会办事的一项基本问题。

刚刚接触实际工作,生疏和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但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视问题,和改正错误。

所以,在工作中,一旦出现错误,一定要敢于面对,及时改正,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将要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四、使自己思想成熟在绘画中,我不禁学到了很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也让我跟人更加的成熟和坚强。

在绘画中,当我遇到问题时,不找借口,多向同学老师询问、学习。

每天的工作重复而繁琐,有些时候甚至感到乏味,但我认识到,这是自己的本职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否则,没有一颗不畏困难的坚强的心,即使再简单,基本的工作也是做不好的。

只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超越自己,才不会平庸。

林业识图知识

林业识图知识

识图知识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6、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7、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二、判读方法(一)判读等高线的数值。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3、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4、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

(1)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2)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地形图基础(试题及答案)

地形图基础(试题及答案)

地形图基础考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山脊的最高棱线称为( )。

2、山谷内最低点的连线称为( )。

3、对于成带状的狭长地物,如道路,电线,小河等其长度可依比例尺表示,宽度不能依比例尺表示,这种符号称( )。

4、由山顶向某个方向延伸的凸棱部分称为( )。

5、垂直的陡坡称为( )。

6、地形图上主要采用的等高线种类有( )、( )、( )、( )。

7、根据地物的形状大小和描绘方法的不同,地物符号可分为( )符号,( )符号,( )符号和( )。

8、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称为( )。

9、地形图的分幅可分为两种,一种是( ),另一种是( )。

10、手持式GPS在林业上的应用有( )、( )、( )、( )。

二、选择填空题(每题1分,共47分)1.读下面经纬网图和等高线图,判断( )A.甲图全部在西半球,乙图在北半球B.甲图比例尺较乙图大C.甲图实际范围比乙图大D.甲图实际坡度较乙图大2.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

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3.对下列比例尺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正确的是( )A.坡度由大到小为BEDCA B.坡度由大到小为BDECAC.坡度由大到小为ACDBE D.坡度由大到小为EBDCA4.下图是等高距相同的四幅地形图,有关a、b、c、d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c>d>b B.a=b=c=dC.b>d>c>a D.无法确定5.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米、200米、300米、400米,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A.199<h<200 B.289<h<290 C.299<h<300 D.300<h<301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ppt课件

地形图的识别及应用ppt课件

(二)地形图比例尺
比例尺精度:相当于图上0.1mm的
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在图 上,人们正常眼晴能分辨的最小距离 为0.1mm ,因此一般在实地测图时, 就只需达到图上0.1mm的正确性。显 然,比例尺越大,其比例尺精度也越 高。
(三)地形图的图框外注记
图名和图号 比例尺
•接图表 •坐标格网
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把l:500、l:l000、 l:2000 、 l:5000 、 l:l0000 比 例 尺 的 地 形 图 称为大比例尺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1:2.5万、1:5万、1:l0万 比例尺的地形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l:20万、1:50万、l:100 万比例尺的地形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形图。
l.依比例尺符号 2.半依比例尺符号 3.不依比例尺符号 4.地物注记和说明符号
地形图图式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1、等高线的含义:
地面上各个相同高度点所连成的曲线, 投影在平面上所形成的曲线称为等高线。 等高线是地形图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2、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假设把一座山,从底到顶,按相等 的高度,一层一层地水平面横截,则山 的表面便会留下一条一条的弯曲截口痕 迹线,再将这些截口痕迹线垂直投影到 一个平面上,便呈现出一圈套一圈的曲 线图形。地形图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来表 示地貌的。
村庄、塔等主要的地物标,在开阔地区是准确 的,在隐蔽地区是表示大概位置。
地形图上所表示的国家测量三角点,水准点的
位置是精确的,可用来对图和寻找方位。
爱护图纸,注意图纸的伸缩
谢谢
(五)地貌的表示方法
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常 以h表示。

林业地形图使用基础汇总

林业地形图使用基础汇总

林业地形图使用基础汇总一、什么是林业地形图?林业地形图是指对森林及其周边地形、水文等进行详细勘测、测量、绘制、标志而得到的地形图。

其主要用于林区规划和设计、林地管理和保护、林业经济、林业科学研究等方面。

林业地形图具有详细标注林地植被类型、木龄、林龄、树种、地形高度、坡度、坡向等信息的特点。

二、林业地形图的绘制林业地形图的绘制需经过多个步骤。

首先需要进行测量,包括地形高程、坡度、坡向、水文等。

其次需要制图,制图分为手绘和计算机绘图两种方式。

手绘需要规划出各种符号、线型等,将测量后的数据转化为图形表现。

计算机绘图也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使用专业软件进行图形化表现,并进行标注和注释。

三、林业地形图的使用林业地形图除了可以用于规划、管理、保护等方面,还可以被用作科学研究、资源开发、教育等领域。

例如,林业地形图可以用于:1.林木生长状况评价:根据林木种类、年龄、株高和树冠指数等观测指标,进一步分析及评价森林资源现状,为林业资源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林业研究:通过分析林海热量、水分等的分布情况,了解林区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变化。

根据不同地形、不同树种、不同林分的生长情况,进一步研究林木光合作用规律与林分生态系统的运行情况。

3.自然资源利用:林业地形图可以被用于森林资源开发、水利工程的规划、铁路和公路修造、城市建设等方面。

例如,在进行金属矿、银矿石、铜矿石、水泥矿床等勘探时,可根据地形图,选择最便利的勘探路线和勘探方法。

四、林业地形图的分类根据具体目的和用途,林业地形图的分类可以分为多种,包括:1.森林资源地形图2.森林生态地形图3.森林防火地形图4.森林水文地形图五、常见符号说明在林业地形图中,各种符号和线型代表不同的事物或概念。

常见符号如下:1.标高线:代表海拔高度2.等高线:代表地形高度3.道路符号:代表公路、铁路等交通线路4.河流符号:代表河流、湖泊等水域5.林分符号:代表不同种类的林分六、小结林业地形图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地形图类别之一,涉及到多个领域。

1∶1万地形图分幅及新旧图幅号转换方法

1∶1万地形图分幅及新旧图幅号转换方法

1∶1万地形图分幅及新旧图幅号转换方法赵雪磊;姜黎黎;熊静;马岩鹤【摘要】该文介绍了1∶1万比例尺地形图的新旧分幅标准,新旧图幅号的转换方法以及新旧图幅号与经纬度之间的转换公式,有利于采用新分幅标准数据的推广,为辽宁省林业生产中地形图、航片的综合利用带来方便.【期刊名称】《辽宁林业科技》【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2页(P47-48)【关键词】地形图分幅;图幅号转换;经纬度【作者】赵雪磊;姜黎黎;熊静;马岩鹤【作者单位】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辽宁沈阳110122;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辽宁沈阳110122;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辽宁沈阳110122;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辽宁沈阳110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71地形图是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重要基础资料,尤其是1∶1万的基础地形图使用最为广泛。

辽宁省目前使用的地形图是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图幅编号使用的也是1991年以前的编号方法,如K-51-103-(24)。

2010年辽宁省林业厅引进了1∶1万高清航片,该航片的图幅号是按照1991年制定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国家标准进行编号的,如K51G067056。

由于两套数据使用了两套编号方法,给生产实践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研究和解决1∶1万地形图分幅和新旧图幅号的转换方法,势在必行,本文详细介绍该方法如下。

1 地形图分幅1.1 1991年以前的编号方法以K-51-103-(24)为例,K-51表示的是该地形图所在的1∶100万地形图的图幅号。

1∶100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是采用国际标准分幅的经差6°、纬差4°为1幅图。

具体方法是:从赤道起,纬度每4°为1列,至南北纬88°,各为22横列,依次用罗马字母A,B,C,…,V表示,列号前分别冠以N和S,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我国地处北半球,图号前的N全部省略);从180°经线算起,自西向东6°为1纵行,将全球分为60纵行,依次采用1,2,3…,60来表示,“列号—行号”相结合,即为该图的编号[1]。

地形图的识别与应用

地形图的识别与应用

鞍部的等高线
4.陡崖和悬崖的表示方法
坡度在70°以上或为90°的陡峭崖壁称为陡崖。
陡崖处的等高线非常密集,甚至会重叠,因此, 在陡崖处不再绘制等高线,改用陡崖符号表示。 上部向外突出,中间凹进的陡崖称为悬崖。
上部的等高线投影到水平面时与下部的等高线 相交,下部凹进的等高线用虚线表示。
石质陡崖
土质陡崖
三、地形地貌
•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 有的陡峭、有的高、有的低、有 的一望无际、有的峰峦叠障,我 们把它们统称为地形。
相对高度大,坡陡顶尖,连 绵起伏,海拔在500米以上。
高原:海拔高,一般在500米以 上,顶面积较大,起伏小。
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 200米,地表起伏小,坡度平缓。
地面上有明显轮廓的,天然形成或人工建造 的各种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状态称为地貌。
地物 地貌
地形
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和地貌沿垂直方向投影到水平面 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 号和注记,将其缩绘在图纸上,这种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 和地貌起伏情况的图,称为地形图。 在图上主要表示地物平面位置的地形图,称为平面图。
山头和洼地(又称盆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闭 合曲线。
山头的等高线
洼地的等高线
山头内圈等高线高程大于外圈等高线的 高程,洼地则相反。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并指示坡度降落 方向的短线。 示坡线往外标注是山头,往内标注的则 是洼地。
2.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
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称为山脊,山脊上最 高点的连线称为山脊线或分水线。 山脊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六、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应用的注意事项
• 现地对照地形图时,站立点应在高处,居高临 下或对坡识图,视野开阔,看得清楚,目标明 显。 • 要从最明显的地形、地物开始对照。 • 实地对图必须多跑多看多比较,反复辩论、修 改,消除读图误差。 • 对照过程中,要边对照边记忆,逐步在脑中建 立地形与地图的统一概念。

DEM的建立及其在林业上的应用

DEM的建立及其在林业上的应用

DEM的建立及其在林业上的应用三維地理信息的产生和发展,是GIS技术及其应用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要求,它不仅局限于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对地理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及其空间查询,而且满足了自动、全面显示地理信息的要求[1]。

在三维地理信息的表达中,DEM是一种获取相对容易、具有较高精度的有效方式。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形成栅格结构的数据集,是地形曲面的数字化表达[2],是数字地面模型DTM(digital terrain model)的一种。

DEM包含规则格网Grid和不规则三角网TIN等表面模型,TIN指用一系列无重叠的三角形近似模拟陆地表面,从而构成不规则的三角网[3],使用TIN能更好地体现地形起伏变化特征。

DEM直观反映了现实的地貌情况,是现实世界山川、河流、地面起伏在计算机中的数字化表达。

由于DEM描述的是地面高程信息,它在测绘、水文、气象、地质、地貌、土壤、工程建设、通讯、军事等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人文和自然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4]。

本文通过对扫描地形图等高线矢量化,进而生成不规则三角网TIN及数字高程模型DEM,用实例说明了利用DEM制作三维景观图、电子林相沙盘和提取调查小班平均海拔、坡度、坡向值,旨在探讨、优化DEM的获取途径和创建方法,并对DEM在林业上的应用进行探索与展望。

1 获取高程矢量数据 1.1 DEM获取的途径目前,数字高程模型DEM的获取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5]:一是通过航空摄影测量获取地面影像,并借助于干涉雷达和激光扫描仪等新型传感器快速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DEM数据源;二是利用扫描地形图获取DEM数据源;三是通过全站仪、GPS等仪器配合计算机在野外进行观测获取地面点数据,然后进行转换处理获得DEM数据源。

第1种方式需要拥有先进的设备,一般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这个条件;第3种方式工作量大,费用高,不适合用于大规模的数据采集任务;第2种方式获取比较容易,又能满足精度要求,适合用于一般的单位和个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地形图使用基础地形图是表示地形、地物的平面图件,是用测量仪器把实际测量出来,并用特定的方法按一定比例缩绘而成的。

它是地面上地形和地物位置实际情况的反映。

地形图上表示地形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以等高线表示地形起伏,并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地物,一般的地形图都是由等高线和地物符号所组成。

因为借助地形图可对一个地区的地形、地物、自然地理等情况有初步的了解,甚至能初步分析判断某些地质情况,地形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初步选择路线,制定计划。

一、地形图的内容和表示方法(一)比例尺是实际的地形情况在图上缩小的程度。

因为地面上地形与地物是不可能按实际大小在图上绘出,而必须按一定比例缩小,因此地形图上的比例尺也就是地面上的实际距离缩小到图上距离之比数,一般有数字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自然比例尺,往往标注在地形图图名下面或图框下方。

1.数字比例尺是用分数表示,分子为1,分母表示在图上缩小的倍数,如万分之一则写成1:10000,二万五千分之一写成1:25000。

2.线条比例尺或称图示比例尺,标上一个基本单位长度所表示的实地距离。

3.自然比例尺:把图上l厘米相当实地距离多少直接标出,如1厘米=200米。

此外,比例尺的精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人们一般在图上能分辩出来的最小长度为0.1毫米,所以在图上0.1毫米长度按其比例尺相当于实地的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的精度。

例如比例尺为1:1000其0.1毫米代表实地0.1米,故1:1000之地形图其精度为0.1米。

从比例尺的精度看出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所反映的地势的精确程度是不同的,比例尺越大,所反映的地形特征越精确。

(二)地形的符号一般用等高线表示。

1.等高线的含含义及其特征等高线是地面同一高度相邻点之连线,等高线的特点为:(1).同线等高。

即同一等高线上各点高度相同。

(2).自行封闭。

各条等高线必自行成闭合的曲线,若因图幅听限不在本幅闭合必在邻幅闭合。

(3).不能分叉,不能合并。

即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两条等高线不能合并成一条(悬崖,峭壁例外)。

等高线是反映地形起伏的基本内容,从这一意义上说地形图也就是等高线的水平投影图(当然,还要附加一些内容)。

黄海平均海平面是计算高程的起点,即等高线的零点。

按此可算出任何地形的绝对高程。

等高距——切割地形的相邻两假想水平截面间的垂直距离。

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中等高距是固定的。

等高线平距——在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它的长短与地形有关。

地形坡缓,等高线平距长,反之则短。

2.各种地貌用等高线表示的特征。

(1)山头与洼地从图3—2—1中可见山头与洼地部是一圈套着一圈的闭合曲线。

但它们可根据所注的高程来判别。

封闭的等高线中,内圈高者为山峰,如图中A。

反之则为洼地,如图中B。

图3-2-1 山头与洼地之等高线特征两个相邻山头间的鞍部,在地形图中为两组表示山头的相同高度的等高线各自的闭相邻并列,其中间处为鞍部,如图C。

两个相邻洼地间为分水岭,在图上为两组表示凹陷的相同高度等高线各自封闭,相邻并列,如图D。

(2).山坡山坡的断面一般可分为直线(坡度均匀),凸出,凹入和阶梯状四种。

其中等高线平距之稀密分布不同。

均匀坡,相邻等高线平距相等。

凸出坡:等高线平距下密上疏。

凹入坡:等高线平距下疏上密。

阶梯状坡:等高线疏密相间,各处平距不一。

(3).悬崖、峭壁:当坡度很陡成陡崖时等高线可重叠成一粗线,或等高线相交,但交点必成双出现。

还可能在等高线重迭部分加绘特殊符号。

(4).山脊和山谷:如图3-2-2所示,山谷和山脊几乎具有同样的等高线形态,因而要从等高线的高程来区分,表示山脊的等高线是凸向山脊的低处,如图中A处.表示山谷的等高线则凸向谷底的高处,如图中B处。

图3-2-2 山脊与山谷等高线特征(5).河流当等高线经过河流时,不能垂直横过河流,必须沿着河岸绕向上游,然后越过河流再折向下游离开河岸,图3-2-3。

图3-2-3 河流等高线特征3.地物符号地形图中各种地物是以不同符号表示出来的,有以下三种:(1)比例符号是将实物按照图的比例尺直接缩绘在图上的相似图形,所以也称为轮廓符号。

(2)非比例符号当地物实际面积非常小,以致不能用测图比例尺把它缩绘在图纸上,常用一些特定符号标注出来它的位置。

(3)线性符号长度按比例,而宽窄不能按比例的符号,某种地物成带状或狭长形,如铁路、公路等其长度可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宽窄却不按比例尺。

以上三种类型并非绝对不变的,对于采用那种符号取决于图的比例尺,并会在图例中标出。

二、读地形图阅读地形图的目的是了解,熟悉工作区的地形情况,包括对地形与地物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

因而不单要认识图上的山、水、村庄、道路等地物,地貌现象,而是要能分析地形图,把地形图的各种符号和标记综合起来连成—个整体。

以便利用地形图为地质工作服务。

读图的步骤如下:1.读图名图名通常是用图内最重要的地名来表示。

从图名上大致可判断地形图所在的范围。

2.认识认识地形图的方向除了一些图特别注明方向外,一般地形图上方为北,下方为南,右面为东,左面为西。

有些地形图标有经纬度则可用经纬度定方向。

3.认识地形图图幅所在位置,从图框上所标注的经纬度可以了解地形图的位置。

4.了解比例尺从比例尺可了解图面积的大小,地形图的精度以及等高线的距离。

5.结合等高线的特征读图幅内山脉、丘陵、平原、山顶、山谷、陡坡、缓坡、悬崖等地形的分布及其特征。

6.结合图例了解该区地物的位置,如河流、湖泊、居民点等的分布情况,从而了解该区的自然地理及经济、文化等情况。

如图3-2-4所示为某地区地形图。

2007-07-15 2007-07-15 |如何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三、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绝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如上图中甲的海拔高度是1500米,乙地的海拔高度是500米。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如上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

四、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地形1、山顶和盆地四、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地形2、陡坡和缓坡坡度大小的比较和判定见本网站《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的比较》一文。

四、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地形3、鞍部四、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地形4、悬崖悬崖高度的计算见本网站《等高线地形图中悬崖高度的计算》一文。

四、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某条剖面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直观地反映出地出上沿剖面线方向的地势的起伏状况。

1、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四、地形剖面图2、地形剖面图的画法方法二:量距离法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山东潘东勋李明霞等值线读图题作为一种重要读图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分析能力,在高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那么,应如何提高学生等值线读图题的读图技巧和读图分析能力呢?以下是笔者以等高线地形图为例作的一些探讨。

第一,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

(1)数量上的特性。

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图上水平距离可换算地面实际距离。

(2)形态上的特性。

地表每一种地貌形态在等高线图上都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

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缓陡。

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

第二,要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这是识别等高线地形图的关键。

(1)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4)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

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7)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8)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9)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第三,熟练判断等高线图上的基本地貌类型。

(见下表)第四,学会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

(1)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

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2)确定铁路、公路线。

一般情况下,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

(3)工厂区位的选择。

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在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

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销售市场,从而确定工业部门的布局。

(4)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等情况,再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5)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

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

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

结合河流流向可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可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例题: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第1&#0;&#0;3题。

1. 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A. ①<③B. ①<②C. ①>②D. ③=④2. 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A. 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B. 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C. 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D. 降水较多,水源充足3. 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开发整治的措施是A. 放牧山羊B. 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C. 修梯田、种植水稻D. 营造混交林解题思路:这组题是在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图判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自然地理信息分析地理现象、决策人类活动的综合判断能力。

第1题主要考查对等高线图的判断能力。

首先可从图中的图例判断出这是一幅等高线圈,然后从等高线的疏密情况、坡面线的选取情况判断出①线所在地区的坡度最大,③和④的等高线疏密情况不同,坡度也应不同,即可得到答案。

第2题主要考查对地形&#0;&#0;气候&#0;&#0;植物生长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掌握情况,以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推理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