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胃癌
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疗进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体肿瘤进入靶向治疗时代,胃癌在分子靶向治疗方而也取得一些进展,尤其是今年ASCO会议上报道的ToGA试验,为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疗掀开了新的篇章。
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疗进展口南京八一医院肿瘤内科寻琛综述王琳审校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第四,死亡率居第二。
尤其在哑洲国家如日本、韩国和我国十分常见,我国每年新发现胃癌患者达40多万,占世界总发病人数的42%。
胃癌早期诊断困难,以我国上海市为例,Ⅲ/Ⅳ期患者占全部胃癌患者总数的60%以上。
晚期胃癌疗效不佳,目前全球尚缺乏标准治疗。
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体肿瘤进入靶向治疗时代,胃癌在分子靶向治疗方面也取得一些进展,尤其是今年ASco会议上报道的ToGA试验,为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疗掀开了新的篇章。
本文就2009年报道的关于晚期胃癌靶向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抗HER2单抗曲妥珠单抗(trastruzumb,Herceptin)是以HER2为靶点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HER2基冈的过表达常见于乳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等,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化疗耐药及预后不良有明显的相关性。
已有多项II期小样本临床研究证实了曲妥珠单抗在晚期胃癌中的疗效。
今年ASCO会议上报道的ToGA试验(VanCutsemE,KangY,ChungH,eta1.2009)是迄今为止第一个证明靶向治疗能延长晚期胃癌生存时间的全球大型IⅡ期试验,它是一项随机对照、开放性国际多中一G'IIl期研究。
包括亚洲(日本、韩国和中国)、澳洲、欧洲和美洲在内的24个国家的130家医院共3807例患者纳入该项试验,经检测有810例(22.1%)为HER2阳性[免疫组化(IHc)3+和(或)荧光原位杂交(FISH)+],其中符合入组标准的594例患者按1:1的比例被随机分为两组:Fc组,OP5-氟尿嘧啶(5-FU)或卡培他滨(Cap)+顺铂(PDD),290例;FC+T组,aPS-FU或Cap+PDD+T(曲妥珠单抗),294例。
胃肝样腺癌

胃肝样腺癌通过对胃肝样腺癌临床上的发病现状,病理学上的组织特点、生物学行为以及临床治疗的探讨,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和早期的诊疗率。
现本文就胃肝样腺癌在病理学上的组织特点及在临床上的研究现状作此综述。
标签:胃肝样腺癌;病理;诊断;治疗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HAS)是指临床上原发于胃的黏膜且同时具有腺癌和肝细胞的癌样分化特征的少见的一种特殊型胃癌,患者血清及肿瘤组织中可检测出甲胎蛋白(alpha-fetopmtein,AFP)升高,结合免疫组化α1抗胰蛋白酶(α1-AAT)、α1抗糜蛋白酶(α1-ACT)可呈阳性。
肝脏及淋巴结的转移率较高,癌细胞多呈分化低,和普通胃癌相比较,预后不良。
HAS临床较为少见,本文对近年来所研究的胃肝样腺癌在组织病理学上的特点及在临床上的现状作此综述。
1 概述HAS常见于中老年,男性较多,平均发病年龄为63.5岁,大部分患者血清AFP升高[1],胃窦部常见,占HAS总数的60.2%,胃底及贲门次之。
病理组织学上以浸润溃疡型为主,约占全部的61.7%左右。
出现临床症状时已多属于疾病的中晚期,主要是以反酸、嗳气、上腹部隐痛或黑便等消化道症状为主。
组织病理学多为低分化型腺癌,恶性程度较高,具有明显的侵袭性,脉管内多可见癌栓。
国外文献报道HAS占全部胃癌的1.3%~15%[2]。
2 组织学起源肝样腺癌可以见于胃、食管、胰腺、肺、卵巢、子宫等脏器或组织中[3-4],以HAS最常见[5]。
AFP的组织学起源以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有的学者的观点为:其有可能来自胚胎发育的过程中胃黏膜内异常肝组织的恶变。
Motoyama等[6]通过对HAS的组织学行为进行研究,考虑其可能是肝细胞来源的化生。
Ishikura等[7]提出,肝样腺癌是非生殖细胞起源的。
我国的王燕等[8]提出位于胃组织中的、具有干细胞特性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DNS细胞,在肿瘤的演变过程中易出现恶变,并表达出胚胎细胞多向分化的特点。
胃左动脉在胃癌患者术中的罕见分支模式:病例报告和简要文献综述

胃左动脉在胃癌患者术中的罕见分支模式:病例报告和简要文
献综述
王华;郝钦;邢国圣
【期刊名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年(卷),期】2017(000)009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1例胃癌患者术中胃左动脉的罕见分支模式。
方法:对我院1例胃窦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研究1例胃窦癌患者存在重复的胃左动脉,给予结扎并切断处理,一周后好转出院。
结论:重复的胃左动脉属于临床的罕见分支模式,临床发生率不高,更应该加强重视,做好及时的诊断,以及时进行临床处理。
【总页数】2页(P173-174)
【作者】王华;郝钦;邢国圣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2
【相关文献】
1.von Hippel-Lindau病的神经影像学罕见表现及鉴别诊断:病例报告和文献综述[J], 何雁;戴建平;高培毅;张明宇;刘翔;尚京伟;陆荣庆
2.原发性肝癌胃左动脉分支供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J], 蒋健强;施海彬;刘圣;杨正强;
周春高;周卫忠
3.胃左动脉在胃癌患者术中的罕见分支模式:病例报告和简要文献综述 [J], 王华;郝钦;邢国圣
4.胆囊动脉起自胃左动脉及其分支变异1例 [J], 孟镔;朱传军;杨志欣;蔡明志;崔英健;陶伟
5.胃左动脉起源与分支异常1例 [J], 崔英健;朱传军;孟镔;曲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存质量量表在胃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生存质量量表在胃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进展生存质量量表在胃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胃癌; 生活质量; 综述Keywords: stomach cancer; quality of life; review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虽然,目前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已经明显延长了胃癌患者的生存期,但其带来的各种心理和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胃癌临床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中,除了传统的终点事件,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的评估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同,并已经逐步应用于临床[1]。
生存质量测定的核心是研制适宜的测评量表,目前在胃癌研究方面,还没有一个国际公认的测评量表标准。
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生存质量量表在胃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各种治疗和干预措施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以期为胃癌生存质量的研究提供参考。
1 胃癌相关生存质量量表简介生存质量量表是进行胃癌生存质量研究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目前已报道的量表数目很多,其适用的对象、范围和特点也各不相同[2],总体来说可分为普适性量表和特异性量表。
1.1 与胃癌生存质量相关的普适性量表普适性量表是用于测量癌症人群共同方面的一般性生存质量量表。
Karnofsky最早于1948年提出了Karnofsky量表,是癌症领域中广泛应用的著名量表,可以对癌症病人的身体功能状况进行测评。
但按照现代生存质量的概念,该量表只能算作生存质量的一部分[3]。
此后,一些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展开了对生存质量量表的研究。
Sickness Impact Profile (SIP)量表是Bergner等[4]于1975年研制的疾病对日常生活行为影响程度量表,1981年又做了发展和修订,共分为12个大方面,测定身体、心理、社会健康状况和健康的自我意识等。
QL Index量表是Spitzer等于1981年制定的生存质量指标,包括运动、日常活动、健康意识、家庭和朋友的支持、生命观等方面,用于帮助医生估计严重疾病治疗效果和症状减轻程度[5]。
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晚期胃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21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9 No.5·综述·胃癌是发源于胃黏膜上皮的肿瘤,在国内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占据首位[1]。
相关数据统计[2],全球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100余万例,死亡病例为80万。
该病早期无典型特征,确诊时通常已到中晚期[3]。
晚期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5%~25%,传统手术及化放疗难以获得理想疗效[4]。
近年来,随着免疫疗法与生物制剂治疗技术的完善及发展,临床开始将晚期胃癌治疗研究转向靶向免疫治疗方向。
Nivolumab是临床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人源性IgG4单克隆抗体,也是我国首个批准用于治疗胃癌的针对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抑制剂[5-6]。
为明确Nivolumab在晚期胃癌中的运用价值,现对近年来关于Nivolumab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运用研究展开探讨。
1 Nivolumab药理作用分析Nivolumab是目前首个在全球范围内上市且临床研究试验开展最早的一种针对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受体,也是临床应用频率较高PD-1抗体之一[7]。
PD-1蛋白属于50-55kDaI 型跨膜蛋白中的一种,是B7免疫球蛋白家族成员之一。
PD-1含有4个结构区域,共有氨基酸288个,其胞外区域为一个和IgV免疫球蛋白较为类似的超家族区域,其由22个残基构成的柄,与胞外结构、跨膜区相连,胞内结构区通过95个残基构成,含有2个免疫受体信号序列,PD-1可于多种免疫细胞上存在、表达,含有NK细胞、B细胞,诱导细胞免疫抑制反应、在T 细胞活化过程中发挥作用等。
PD-1包括PD-L1与PD-L2两个配体。
PD-L1又名CD274与B7-H1,可于炎症介质作用下在恶性肿瘤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上表达。
PD-L2又名B7-DC、CD273,于抗原提呈细胞(APCs)上分布及表达。
PD-1可通过调控T细胞抗原受体(TCR)近端信号与Ras-MEK-ERK、P13K0-Akt信号控制细胞周期进行,从而降低效应性T细胞作用功能。
患者自我报告结局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患者自我报告结局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进展田 文,武 丹,姚皓月,高晓明摘要 对患者自我报告结局(P R O s )在胃癌患者照护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包括胃癌P R O s 概述㊁评估工具及临床应用3个方面,旨在为临床决策及制定相应措施提供参考㊂关键词 胃癌;患者自我报告结局;护理;综述K e yw o r d s s t o m a c hn e o p l a s m s ;p a t i e n t -r e p o r t e do u t c o m e s ;n u r s i n g ;r e v i e w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4.08.010 虽然近年来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人口老龄化㊁基数大,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仍位于癌症发病率的第5位,死亡率的第4位[1]㊂胃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常伴随较差的预后及存活率,临床主要以手术㊁化疗及靶向治疗等延长患者的生存期[2]㊂疾病及治疗方式往往会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症状及心理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㊂患者症状㊁心理困扰程度也因自身经历不同具有主观性,因此为准确评估其健康状况以指导临床决策及症状管理,患者自我报告结局(p a t i e n t -r e p o r t e do u t c o m e s ,P R O s )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㊂P R O s 是患者对其自身健康状况的报告,可较真实地反映其病情变化,识别临床工作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加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决策能力,了解患者症状管理㊁生活质量㊁功能状态以及满意度等[3]㊂本研究对P R O s 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胃癌领域P R O s 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㊂1 胃癌患者自我报告结局概述胃癌P R O s 作为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从患者的角度提供了有关疾病及治疗相关症状的动态变化,关注特定症状对患者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所造成的影响,与传统临床结果相比更具有优势[4]㊂目前胃癌P R O s 用于评估疾病与治疗相关症状㊁辅助临床症状管理㊁评价治疗疗效及护理干预以协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进行临床决策㊂2 胃癌患者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基金项目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能力提升 1+X 计划项目,编号:2022H L L C Y J Y B 03㊂作者简介 田文,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11602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武丹㊁姚皓月㊁高晓明(通讯作者)单位:11602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㊂引用信息 田文,武丹,姚皓月,等.患者自我报告结局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 ].全科护理,2024,22(8):1434-1438.患者自我报告结局评估工具(P a t i e n t -R e po r t e d O u t c o m eM e a s u r e s ,P R OM s )作为报告P R O s 的主要途径,通常是由患者自行或者他人代为填写的一些问卷或量表[5]㊂自1990年起,不断有国外学者编制胃癌P R OM s ,但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㊂胃癌P R OM s 分为普适性与特异性,普适性P R OM s 不针对单一疾病㊁症状及治疗方式,而用于评估各种疾病个体的健康状况,允许跨人群㊁疾病及治疗方式等比较个体健康状况,但其会忽略胃癌患者的特异性症状[6]㊂常见的生活质量普适性评估量表:1)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癌症生活质量量表(E O R T C Q L Q -C 30);2)癌症治疗功能评估量表(F A C T -G );3)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Q L I C P -GM )㊂症状普适性评估量表:1)安德森症状量表(M D A S I );2)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 S A S );3)埃德蒙顿症状评估系统(E S A S )㊂心理困扰普适性评估量表:1)心理困扰筛查工具(D M );2)癌症心理社会筛查量表(P S S C A N );3)癌症患者困扰量表修订版(Q S C -R 23)㊂满意度普适性评估量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 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量表32(E O R T CI N -P A T S A T 32)㊂特异性P R OM s 往往针对胃癌症状㊁治疗阶段量身定做,信效度更高,对于患者病情变化更敏感,但对于多种疾病患者往往会遗漏一些信息[7]㊂在临床应用中可根据研究问题,将上述两种类型量表结合使用㊂常见的特异性评估量表如下㊂2.1 生活质量特异性评估量表2.1.1 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癌症生活质量评价体系之胃癌量表(E u r o p e a nO r ga n i z a t i o n f o rR e s e a r c h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C a n c e r Q O L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t o m a c hC a n c e r ,E O R T CQ L Q -S T O 22) E O R T C Q L Q -S T O 22由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 O R T C )开发,由E O R T C Q L Q -C 30和胃癌特异性模块(吞咽困难㊁疼痛㊁反流㊁饮食受限㊁焦虑㊁口干㊁㊃4341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A pr i l 2024V o l .22N o .8躯体形象㊁味觉改变㊁脱发)共同组成,共22个条目,主要用于评估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包含胃癌相关症状㊁治疗副作用及情绪问题[8]㊂量表各条目均采用L i k e r t4级评分法,功能领域及总体健康状况领域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症状领域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差㊂中文版本由姜宝法等[9]于2005年进行汉化,经验证量表的信效度良好㊂目前该量表已被翻译为60种语言,其优点在于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评估接受单一或联合治疗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侧重于评估身体功能及症状领域㊂此外,V a nC u t s e m等[10]还将其用于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优化治疗方案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㊂2.1.2 癌症治疗功能评价体系之胃癌量表(t h eF u n c t i o n a l A s s e s s m e n to f C a n c e r T h e r a p y-G a s t r i c, F A C T-G a)F A C T-G a由E r e m e n c o等[11]开发,由F A C T-G 和胃癌特异模块(G C S)共同组成,主要评估过去1周内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包含胃癌症状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㊂量表各条目均采用L i k e r t5级评分法,总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㊂Z h o u等[12]首次将F A C T-G a应用于新加坡华裔胃癌患者,结果显示除情感状况领域外,其他分量表的C r o n b a c h'sα系数均> 0.80,可作为衡量中国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工具㊂目前该量表已被翻译为28种语言,在检测胃癌患者预后及进展方面有显著优势,侧重于评估患者的社会及情感领域㊂国内尚未引进G C S模块,建议在未来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检验其在我国胃癌患者中的适用性㊂2.1.3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体系之胃癌量表(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I n s t r u m e n t sf o r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S t o m a c hC a n c e r,Q L I C P-S T)Q L I C P-S T由孟琼等[13]开发,由Q L I C P-GM与胃癌特殊模块(特异症状领域及进食不适领域,S P D)共同组成,用于评估我国胃癌患者的生命质量㊂量表各条目均采用L i k e r t5级评分法,总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命质量越好㊂丁哲宇等[14]对其进行修订,删除便秘㊁腹部不适2个条目,增加头晕乏力㊁反酸嗳气2个症状条目,饮食习惯改变对生活的影响2个心理条目,以及手术对患者饮食的影响1个治疗后条目㊂此量表采用共性模块与胃癌特殊模块结合的形式,其优势是针对我国胃癌患者所研发,文化适应性较好,但目前该量表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在临床研究中进一步测试与应用㊂2.1.4基于中医理论的恶性肿瘤生活质量评价体系之胃癌量表(Q u a l i t y o fL i f eA s s e s s m e n tS y s t e mf o r C a n c e r b a s e d o n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Q L A S T C M-G a)Q L A S T C M-G a由杨铮等[15]开发,由共性模块(天人相应领域㊁形神一体领域)与胃癌特异模块共同组成,共43个条目㊂量表各条目均采用L i k e r t5级评分法,功能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领域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症状领域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差㊂经验证Q L A S T C M-G a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16]㊂但该量表的临床应用较少,建议未来应结合临床实际丰富研究人群,突破样本选择偏倚的问题㊂2.1.5特异性胃癌患者自我报告结局量表(P a t i e n t-R e p o r t e d O u t c o m e s M e a s u r ef o r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G C-P R OM)G C-P R OM由H u等[17]开发,用于评估我国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㊂该量表包括生理㊁心理㊁社会㊁治疗4个领域,共38个条目㊂生理领域(P H D):腹部症状㊁全身症状㊁身体状态㊁独立性㊂心理领域(P S D):焦虑㊁抑郁㊁悲观主义㊂社会领域(S O D):社会支持㊁社会适应㊂治疗领域(T H A):有效性㊁满意度㊁依从性及药物副作用㊂量表各条目均采用L i k e r t5级评分法,总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㊂经验证该量表C r o n b a c h'sα系数为0.926,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8]㊂与其他量表相比,G C-P R OM在T H A领域加入了靶向治疗及其副作用的相关信息,可用于衡量患者对靶向药物的接受程度,评估靶向药物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㊂但该量表开发时间较短,且未进行大样本验证,在我国的适用性及有效性还需进一步验证㊂2.2症状特异性评估量表2.2.1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胃肠道癌症模块(M.DA n d e r s o n S y m p t o m I n v e n t o r y-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C a n c e r, M D A S I-G I)M D A S I-G I由W a n g等[19]开发,由M D A S I以及胃肠道肿瘤模块(便秘㊁腹泻㊁吞咽困难㊁味觉改变及腹胀)共同组成,共24个条目,用于测量胃癌患者过去24h症状严重程度及其对功能的影响㊂核心症状条目根据过去24h内症状是否存在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㊂症状干扰条目根据过去24h内该症状对患者生活方面造成的干扰程度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症状及症状干扰程度越严重㊂中文版本M D A S I-G I 由C h e n等汉化,经验证其在评估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症状负担方面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9]㊂M D A S I-G I聚焦评估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监测患者症状的动态变化,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还可用于流行病学中评估患㊃5341㊃全科护理2024年4月第22卷第8期病率㊂但对症状评估领域应用有限,还需将其应用于不同治疗阶段的胃癌患者,进一步评估其适用性㊂2.2.2胃切除术后综合征评定量表(P o s t g a s t r e c t o m y S y n d r o m eA s s e s s m e n t S c a l e-45,P G S A S-45)P G S A S-45由N a k a d a等[20]开发,用于评估接受胃切除术后患者的症状㊁生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㊂该量表由P G S A S特定量表㊁8条简明健康量表(S F-8)和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 S R s)组成,分为3个领域㊂1)症状领域:由P G S A S特定量表中的10个条目与G S R s中的15个条目组成㊂2)生活状态领域:全由P G S A S特定量表组成㊂3)生活质量领域:由S F-8中的8个条目和P G S A S特定量表中的3个条目组成㊂整个量表共45个条目㊂P G S A S-45是针对胃切除术后患者开发的量表,可横向比较接受不同胃切除术患者的症状㊁生活状况及生活质量,对术后倾倒综合征的发生情况㊁症状强度㊁数量以及影响因素也较为关注㊂但尚未在一些手术联合放化疗㊁靶向及免疫治疗等样本中得到验证,因此针对胃癌患者的适用性还需进一步考究㊂2.2.3 胃食管术后症状量表(t h e E s o p h a g u sa n d S t o m a c hS u r g e r y S y m p t o mS c a l e,E S4)E S4由H o n d a等[21]开发,用于评估胃癌及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症状及严重程度㊂该量表包括4个领域,具体为颈胸症状领域(C T S)㊁腹部过敏症状领域(A H S)㊁腹胀症状领域(A D S)㊁全身症状领域(D I S),共23个条目㊂在对各条目进行评分时,首先要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该症状,如果不存在,则得分为0分;选择 存在 的患者以L i k e r t4级评分法来描述症状的严重性, 可忽略不计 计为1分, 轻度 计为2分, 中度 计为3分, 严重 计为4分㊂量表每个领域的C r o n b a c h'sα系数均>0.74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1]㊂E S4可用于一些缓解胃肠道手术术后症状㊁评估微创手术疗效及保留组织功能的干预性研究㊂但该量表尚未被汉化,在国内胃癌研究中尚未见报告㊂3患者报告结局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3.1用于症状评估以辅助临床症状管理P R O s可作为识别胃癌患者疾病及治疗相关症状㊁药物不良反应等信息的指标,监测患者在治疗期间症状的动态变化,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以控制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支持性照护㊂X u等[22]使用M D A S I-G I纵向比较胃癌患者术后出院时及术后1个月短期胃肠道症状(P G I S s)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疼痛㊁吞咽困难㊁腹泻和呕吐,且P G I S s 的发生及发展受手术类型㊁麻醉药物㊁炎症反应及睡眠障碍的影响㊂W e i等[23]使用M D A S I-G I了解胃癌患者化疗期间的症状群及每个症状群的前哨症状,比较不同疾病特征患者症状群的组成㊁动态变化及前哨症状的差异,以提高症状管理效率,减轻患者的症状负担㊂此外,随着新型治疗方式的出现,探讨与靶向及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对癌症患者的影响也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的热点之一㊂研究发现,晚期胃癌患者的免疫相关性毒副反应(i r A E s)的发生率为16%~22%,其中50%以上的患者因i r A E s出现减药或停药[24]㊂由此可见,未来研究者可将P R O s用于新型治疗方式,验证已有胃癌P R OM s是否仍保持较好的适用性,以积累临床照护经验,改善患者的生存结局㊂3.2作为治疗疗效及护理干预的评价指标P R O s可作为评估治疗疗效及护理干预准确性的指标,避免医护人员的主观判断,最大限度减少治疗并发症㊁维持胃功能及生活质量㊂N u n o b e等[25-26]将P G S A S-45作为结局指标,比较全胃切除术及远端胃切除术术后患者的症状㊁生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发现远端胃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全胃切除术后患者㊂L e e等[27]将E O R T C Q L Q-C30作为结局指标,探究定期有氧运动与胃癌患者治疗期间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每周保持150m i n,连续6个月的有氧运动(快走㊁爬山等)可以改善胃癌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㊂由此可见,P R O s作为医护人员报告结果的重要补充,提供了一个选择㊁评价治疗方案及护理干预的重要指标,帮助医护人员在胃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做出决策,并保证治疗安全,实现有效的临床管理㊂3.3建立和实施电子化患者报告结局的症状管理平台随着P R O s逐渐趋向电子化,电子化患者报告结局(e P R O)作为以电子信息化平台为载体的P R O s数据收集工具,通过电子化验证的量表来获取患者报告结局,极大地提高了数据收集的效率及准确性[28]㊂以往研究证实将e P R O用于监测接受化疗㊁靶向及免疫治疗患者的症状变化,可实现远程症状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再入院率[29]㊂T a n g等[30]建立了门诊e P R O症状管理平台,通过微信平台收集院外胃癌患者的症状,监测其症状变化轨迹,在症状恶化时提醒患者前往医院就诊,同时医护人员还可通过观察后台数据及时捕捉到患者的症状变化,以确定更灵活的症状随访时间及症状/药物管理方案㊂由此可见,e P R O症状管理平台的建立可填补目前国内患者症状管理的不足,实现远程症状监测㊁预警,帮助医护人员进行症状㊃6341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A p r i l2024V o l.22N o.8管理㊂4小结目前,P R O s在胃癌患者照护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胃癌P R O s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1)生活质量及症状负担方面研究较多,而患者满意度㊁依从性等研究较少㊂2)将P R O s用于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新型治疗方式的疗效评价及药物不良反应研究应得到重视㊂3)大部分P R OM s仍然是由国外学者开发,国内学者汉化,但由于患者对疾病的感知体验方式受文化及社会背景影响,个别汉化版量表的文化适应性应进一步验证㊂此外,由于各种P R OM s 的侧重内容㊁评估对象㊁评估时间等有所不同,如果只是简单地套用或者叠加,不利于形成准确㊁科学的管理策略,因此应建立统一的P R OM s遴选及应用标准㊂4)未来研究者可建立e P R O管理平台,通过患者精准管理平台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疾病管理模式㊂参考文献:[1] C H O I I J,K O O K M C,K I M YI,e t a l.H e l i c o b a c t e r p y l o r i t h e r a p yf o r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o fm e t a c h r o n o u sg a s t r i cc a n c e r[J].Th e N e wE n g l a n d J o u r n a l o fM e d i c i n e,2018,378(12):1085-1095.[2] B U B I SLD,D E L I B A S I C V,D A V I S L E,e ta l.P a t i e n t-r e p o r t e ds y m p t o m si n m e t a s t a t i c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i n t h el a s t6m o n t h s o f l i f e[J].S u p p o r t i v eC a r e i n C a n c e r,2021,29(1):515-524.[3]I I V A N A I N E NS,A L A N K O T,P E L T O L A K,e t a l.e P R O s i n t h ef o l l o w-u p o f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t r e a t e d w i t h i mm u n e c h e c k p o i n ti n h i b i t o r s:a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s t u d y[J].J o u r n a lo fC a n c e r R e s e a r c ha n dC l i n i c a lO n c o l o g y,2019,145(3):765-774.[4] K I M HS,C O U R T N E Y D M,M C C A R T H Y D M,e ta l.P a t i e n t-r e p o r t e do u t c o m em e a s u r e s i ne m e r g e n c y c a r er e s e a r c h:a p r i m e rf o r r e s e a r c h e r s,p e e r r e v i e w e r s,a n d r e a d e r s[J].A c a d e m i cE m e r g e n c y M e d i c i n e,2020,27(5):403-418.[5] C A L V E R T M,K I N G M,M E R C I E C A-B E B B E R R,e t a l.S P I R I T-P R O e x t e n s i o n e x p l a n a t i o n a n d e l a b o r a t i o n: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i n c l u s i o n o f p a t i e n t-r e p o r t e d o u t c o m e s i n p r o t o c o l s o f 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 s[J].B M JO p e n,2021,11(6):e045105.[6] C HU R R U C A K,P OMA R EC,E L L I SL A,e t a l.P a t i e n t-r e p o r t e do u t c o m em e a s u r e s(P R OM s):ar e v i e w o f g e n e r i ca n dc o n d i t i o n-s p e c i f i cm e a s u r e s a n da d i s c u s s i o no f t r e n d s a n d i s s u e s[J].H e a l t hE x p e c t a t i o n s,2021,24(4):1015-1024.[7] R OW S E L LA,S O D E R G R E N S C,V A S S I L I O U V,e t a l.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o f h e a l t h-r e l a t e d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H R Q o L)i s s u e s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c a p t u r i n g c r o s s-c u l t u r a l d i f f e r e n c e s[J].G a s t r i cC a n c e r,2022,25(4):665-677.[8] V I C K E R YC W,B L A Z E B YJM,C O N R O YT,e t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a n E O R T C d i s e a s e-s p e c i f i c q u a l i t y o fl i f e m o d u l ef o ru s e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J].E u r o p e a n J o u r n a l o f C a n c e r,2001, 37(8):966-971.[9]姜宝法,徐涛,刘春晓,等.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 L Q-S T O22)中文版的制定[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5):20-22.[10] V A NC U T S E M E,AMO N K A R M,F U C H S C S,e t a l.C o r r e c t i o nt o:h e a l t h-r e l a t e d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i na d v a n c e d g a s t r i c/g a s t r o e s o p h a g e a l j u n c t i o n c a n c e rw i t h s e c o n d-l i n e p e m b r o l i z u m a bi nK E Y N O T E-061[J].G a s t r i cC a n c e r,2021,24(6):1341.[11] E R E M E N C OSL,C A S H Y J,W E B S T E R K,e t a l.F A C T-g a s t r i c:an e w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m e a s u r e o fQ O L i n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J].J o u r n a l o fC l i n i c a lO n c o l o g y,2004,22(14_s u p p l):8123.[12] Z H O U HJ,S O J B,Y O N G W P,e t a l.V a l i d a t i o n o ft h ef u n c t i o n a l a s s e s s m e n to fc a n c e rt h e r a p y-g a s t r i c m o d u l ef o rth eC h i n e s e p o p u l a t i o n[J].H e a l t ha n d Q u a l i t y o fL i f e O u t c o m e s,2012,10:145.[13]孟琼,万崇华,罗家洪,等.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胃癌量表Q L I C P-S T的研制[J].癌症,2008,27(11):1212-1216.[14]丁哲宇,寸英丽,查勇,等.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胃癌量表(Q L I C P-S T V2.0)的修订[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38(7): 50-54.[15]杨铮,陆金根,花永强,等.基于中医理论胃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研制[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7):960-964.[16] Q U A NP,Z H E N G P Y,Y O U S F,e t a l.C l i n i c a l a n dp s y c h o m e t r i c v a l i d a t i o no f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a s s e s s m e n t s y s t e mf o r a d v a n c e d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 b a s e d o n t r a d i t i o n a l Chi n e s em e d i c i n e[J].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o f 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2016,22(8):581-588.[17] HU XJ,Z HA O F,Y U H M,e ta l.G C-P R OM:v a l i d a t i o no fap a t i e n t-r e p o r t e d o u t c o m e s m e a s u r ef o r C h i n e s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J].B M CC a n c e r,2020,20(1):41.[18]刘佳文,赵芬,张艳娜,等.胃癌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研制与计量心理学特征考核[J].中国卫生统计,2019,36(3):330-333.[19] WA N G XS,W I L L I AM S L A,E N G C,e ta l.V a l i d a t i o n 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a m o d u l e o f t h e M.D.A n d e r s o n S y m p t o mI n v e n t o r y f o r m e a s u r i n g m u l t i p l es y m p t o m s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c a n c e r(t h e M D A S I-G I)[J].C a n c e r,2010,116(8):2053-2063.[20] N A K A D A K,I K E D A M,T A K A HA S H IM,e t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c l i n i c a l r e l e v a n c eo f p o s t g a s t r e c t o m y s y n d r o m ea s s e s s m e n ts c a l e(P G S A S)-45:n e w l y d e v e l o p e d i n t e g r a t e d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f o ra s s e s s m e n t o f l i v i n g s t a t u s a n d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i n p o s t g a s t r e c t o m yp a t i e n t s[J].G a s t r i cC a n c e r,2015,18(1):147-158. [21] HO N D A M,WA K I T A T,O N I S H I Y,e ta l.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v a l i d a t i o n o f a d i s e a s e-s p e c i f i c i n s t r u m e n t t o m e a s u r e d i e t-t a r g e t e d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f o r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e s o p h a g o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J].A n n a l s of S u rg i c a lO n c o l o g y,2015,22(S u p p l3):S848-S854.[22] X U R,G U Q,X I A OS M,e t a l.P a t i e n t-r e p o r t e d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s y m p t o m s f o l l o w i n g s u r g e r y f o r g a s t r i cc a n c e ra n dt h er e l a t i v er i s k f a c t o r s[J].F r o n t i e r s i nO n c o l o g y,2022,12:951485.[23] W E ILZ,L VF,L U OCF,e t a l.S t u d y o n s e n t i n e l s y m p t o m s a n d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J].E u r o p e a nJ o u r n a lo fO n c o l o g y N u r s i n g, 2023,64:102318.[24] P E IW G,C H E N W Z,WU Y K,e ta l.I mm u n e-r e l a t e da d v e r s e㊃7341㊃全科护理2024年4月第22卷第8期e v e n t s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i mm u n e c h e c k p o i n t i n h i b i t o r sf o ra d v a n c e d g a s t r i ca n d g a s t r o e s o p h a g e a l j u n c t i o nc a n c e r:a m e t a-a n a l y s i s[J].W o r l d J o u r n a l o f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O n c o l o g y,2023,15(2):352-367.[25] N U N O B ES,T A K A HA S H IM,K I N AM IS,e ta l.E v a l u a t i o no fp o s t g a s t r e c t o m y s y m p t o m s a n d d a i l y l i v e s o fs m a l lr e m n a n td i s t a l g a s t re c t o m yf o ru p p e r-t h i r dg a s t r i cc a n c e ru s i n g al a r g e-s c a l e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u r v e y[J].A n n a l s o f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i c a l S u r g e r y,2022,6(3):355-365.[26] G A O Q,L IH Y,Z O U Y,e t a l.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p o s t-o p e r a t i v eh e a l t he d u c a t i o n p r o g r a mi n i m p r o v i n g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a f t e r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 s u r g e r y[J].A n n a l s o f P a l l i a t i v eM e d i c i n e, 2020,9(3):921-926.[27] L E E M K,O H J.P a t i e n t-r e p o r t e do u t c o m e so fr e g u l a ra e r o b i ce x e r c i s e i n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J].C a n c e r s,2021,13(9):2080.[28]I I V A N A I N E NS,E K S T R OMJ,V I R T A N E N H,e t a l.E l e c t r o n i cp a t i e n t-r e p o r t e do u t c o m e sa n d m a c h i n el e a r n i n g i n p r e d i c t i n gi mm u n e-r e l a t e da d v e r s ee v e n t so f i mm u n ec h e c k p o i n t i n h i b i t o rt h e r a p i e s[J].B M C M e d i c a lI n f o r m a t i c sa n d D e c i s i o n M a k i n g, 2021,21(1):205.[29] C HOI,S O N Y,S O N G S,e ta l.F e a s i b i l i t y a n d e f f e c t s o fa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r e c o v e r y e x e r c i s e p r o g r a m d e v e l o p e ds p e c i f i c a l l yf o rg a s t r i c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P R E P-G C)u n d e r g o i n g m i n i m a l l yi n v a s i v e g a s t r e c t o m y[J].J o u r n a l o fG a s t r i cC a n c e r,2018,18(2):118-133.[30] T A N GLL,P A N G Y,H E Y,e t a l.L o n g i t u d i n a l s t u d y o fs y m p t o mb u r d e n i no u t p a t i e n t sw i t ha d v a n c e dc a n c e r sb a s e do ne l e c t r o n i cP a t i e n t-R e p o r t e d O u t c o m e(e P R O)p l a tf o r m:as i ng l ei n s t i t u t i o n,p r o s p e c t i v es t u d yp r o t o c o l[J].B M J O p e n,2020,10(11):e038223.(收稿日期:2023-08-21;修回日期:2024-04-17)(本文编辑李进鹏)肠造口病人身体意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付焕旭,曹英,汤利萍,蔡师音摘要对肠造口病人身体意象的相关概念㊁测评工具㊁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㊂关键词肠造口;身体意象;影响因素;综述K e y w o r d s e n t e r o s t o m y;b o d y i m a g e;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r e v i e wd o i:10.12104/j.i s s n.1674-4748.2024.08.011结直肠癌(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C R 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㊂2021年度癌症统计报告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2位[1]㊂肠造口术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病人在术后需要暂时或永久性地佩戴肠造口㊂研究显示,我国每年新增肠造口病例数达10万例[2]㊂肠造口术将原本隐蔽的肛门变换到腹部,在挽救病人生命的同时也破坏了身体的完整性㊂身体意象(b o d y i m a g e,B I)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体的主观感知㊁看法和想法[3]㊂肠造口病人常因造口袋膨胀㊁裸露在外的肠管黏膜等造成的身体形象改变而感到焦虑,因看到造口袋内的粪便而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编号:S K J P220229492;中华护理学会2022年度立项科研课题项目,编号:Z H K Y202219㊂作者简介付焕旭,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330006,南昌大学护理学院;曹英(通讯作者)㊁汤利萍(通讯作者)单位:330006,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蔡师音单位:330006,南昌大学护理学院㊂引用信息付焕旭,曹英,汤利萍,等.肠造口病人身体意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24,22(8):1438-1442.感到恶心和反感,导致其出现性生活障碍,并且因害怕受到他人排斥而减少社会交往[4]㊂此外,放化疗引起的脱发㊁皮肤放射性损伤等也会影响病人对自身形象的积极认识[5]㊂研究表明,超过80%的肠造口病人有身体形象困扰[6],是发生焦虑㊁抑郁及病耻感等不良情绪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㊂因此,本研究将国内外有关肠造口病人身体意象相关概念㊁测评工具㊁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制订肠造口病人身体意象干预策略提供参考㊂1身体意象与身体意象失调的概念身体意象一词最早出现在医学领域,描述人的身体感知㊂1950年S c h i l d e r[7]将身体意象引入心理学及社会学领域,并将身体意象定义为 身体在头脑中形成的图画 ㊂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有学者认为身体意象可分为知觉和态度两个方面,前者定义了对身体大小㊁形状和重量判断的准确性,后者涉及与身体有关的思想㊁感觉和行为[8]㊂C a s h等[9]将身体意象定义为一个多维结构,包括自我感知和对身体外观的态度,认为身体不满意是态度维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对自己身体的负面㊃8341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A p r i l2024V o l.22N o.8。
早期胃癌的内镜下治疗进展

·566·
ChinJGastroenterol,2018,Vol.23,No9
前哨淋巴结sentinelnodesn是指原位肿瘤细胞淋巴转移到达的第一站淋巴结该概念在乳腺癌中已应用多时为明确此概念在胃癌中是否适用日本前哨淋巴结导航术协会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27结果显示sn探测率阳性sn敏感性淋巴结状态判断准确性分别为9759399并建议对早期胃癌使用淋巴流域概念lymphaticbasinconcept即包含有染色淋巴结和淋巴管的区域
胃肠病学 2018年第 23卷第 9期
·565·
早期胃癌的内镜下治疗进展
温 越 俎 明 丁士刚 北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但早期胃癌治疗后的 5年生存率可高达 90%以上,因此早 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部分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 镜黏膜下剥离术最为常用。近年来,内镜下治疗的相关观念、设备以及术式等不断革新和发展。本文就早期胃癌 的内镜下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内镜下可处理病损面积扩大促进了早期胃癌内镜下切 除扩大适应证的提出。日本胃癌治疗指南指出,满足下列条 件的早期胃癌,在无脉管浸润前提下,可作为内镜下切除的 扩大适应证:①无溃疡,分化型黏膜内癌,肿瘤直径不限;② 有溃疡,直径≤3cm的 分 化 型 黏 膜 内 癌;③ 无 溃 疡,直 径 ≤ 2cm的未分化型黏膜内癌[8]。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检查; 治疗
中药抗胃癌转移机理实验研究进展

中药抗胃癌转移机理实验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肖中海,李勇进,魏品康【关键词】胃癌;中药;分子机制;综述胃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消化系统最多发的肿瘤,病死率在我国农村居于恶性肿瘤病死率的首位,在城市仅次于肺癌[1]。
近年来,由于手术方法的改进和新放化疗方案的应用,使胃癌的治愈率有所提高,但因早期胃癌诊断率低,患者在诊断时往往已有淋巴结受累或转移,成为影响疗效及预后的主要因素。
目前,探讨胃癌转移的机制,寻求抗胃癌转移新靶点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在该领域对中药也进行了许多相关研究。
笔者现将近年来有关中药抗胃癌转移的分子学机制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1 对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是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根本原因。
目前,在胃癌发生和转移中研究较多的有Ras、C-erbB-2、Ets、C-myc等原癌基因和nm23转移抑制基因以及p53、p16、p27、Rb、PCNA抑癌基因等,其中p53基因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
p53基因有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野生型p53基因的功能是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而突变型p53能抑制野生型p53活性,引起细胞转化,促进细胞癌变。
在对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的实验研究中发现,斑蝥酸钠[2]、姬松茸茵孢多糖[3]、半夏泻心方[4]、益气活血中药[5]、三物白散加味方[6]等均能显著下调胃癌组织中p53(突变型)的表达。
梁氏等[7]以三氧化二砷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其后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对CD44、p53、nm23、H-ras、PCNA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三氧化二砷可明显下调上述基因编码蛋白表达水平,说明某些中药可以通过调节p53的表达而抑制胃癌的生长及转移。
C-erbB-2基因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C-erbB-2可使E-cad介导的细胞粘附作用受到抑制,进而促进胃癌的侵袭及转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
基因芯片分析在胃癌研究中的进展
摘要: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尽管一些成熟的治疗方案已经建立,但死亡率仍然在增加。
目前,淋巴节转移情况被认为是胃癌的最可靠的预后指示器。
尽管胃癌的早期诊断可以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并增加成功治疗的可能性,然而,一方面内镜检查诊断方法在较贫穷的国家里价格仍然相对昂贵,因而其早期胃癌诊断率并不高。
因此,许多创新的技术正研究开发出一种通过识别特定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来实施的新的非侵入性的筛检试验。
DNA芯片技术是一种能够同时测定大量不同基因的表达水平的新技术。
因此,确定肿瘤的基因表达谱并将之与肿瘤转移及预后的发生发展相关联。
一些已发表的文献已经阐明芯片分析在胃癌研究以及胃癌发生和转移形成的机制研究中的作用。
本篇综述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芯片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其临床应用,从而有助于更好的揭示出胃癌的遗传学特征并应用到更确定性的治疗中。
关键字:芯片,胃癌,基因,治疗,化疗
定义和流行病学
尽管欧洲在大范围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形成了一个胃癌发病率的持续的下降趋势,胃癌仍然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胃癌在发展中国家以及男性中的发病更为常见, 每年新诊断近一百万胃癌病例。
在美国,胃癌占据了每年肿瘤新发案例的2%,但是在韩国,胃癌的发生更为普遍,占据韩国所有癌症类型的20.8%。
胃癌病人的半年生存率跟初次诊断胃癌时的胃癌临床分期相关,在这些新诊断出来的胃癌病人中,约65%的病人在胃癌发生的早期诊断出来,不到15%的胃癌病人在胃癌进展期被诊断出来。
80%~90%的病人会发生侵袭性转移。
尽管已经存在一些胃癌的治疗方案,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在增加。
风险因素
胃癌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 60岁), 生活方式(吸烟、饮酒、摄入硝酸盐或富含硝酸盐的食品),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部疾病(Menetrier病、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肠上皮化生)、遗传学因素、个人或家族性的胃癌遗传史。
在这些危险因素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的危险因素并且可能触发约65%~80%的胃癌病例。
CagA 毒力因子可能通过慢性炎症导致潜在的胃癌发生。
相反,,抗氧化剂例如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包含的维生素A和C,典型的地中海式饮食以及绿茶被认为是保护因素,因此它们与减少胃癌的发病率相关。
雌激素被认为是胃癌发生的保护因素,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比女性(3:1)。
症状
不幸的是,胃癌的发生非常普遍,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恶心、消化不良、缺乏食欲、进食大量食物时感到困难、上腹部疼痛等都容易与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相混淆。
此外,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常常错误地处理,通过服用抗酸药或质子泵抑制剂来改善症状。
更具体的症状,如持续疼痛、体重减轻、贫血、食欲不振、缺铁性贫血的出现通常在晚期,这往往会延误诊断。
诊断
癌症的早期发现可以减少疾病发生,进展性癌,死亡的可能性,并且增加治疗成功的概率。
不幸的是,没有用于诊断的可靠的胃癌生物标志物的存在。
东方国家的发病率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因而在东欧国家通常会常规做胃癌的筛查。
胃癌的诊断应该通过从胃镜或手术获得的活体组织经由一位有经验的病理学专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来诊断。
90%的胃癌是腺癌,根据劳伦分类划分为弥散型和肠型。
在接受手术前有必要进行评估,通过计算机断层成像、超声、或者内镜超声来评估胃壁浸润的程度。
预后
胃癌的预后跟初次诊断时的扩散程度相关,如果在早期诊断出胃癌则五年生存率达到90%,如果在进展期诊断胃癌,则五年生存率仅为10%。
分期是基于三个参数:胃壁浸润深度(T),淋巴结转移情况(N),和远处转移的情况(M)。
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被认为是最可靠的胃癌预后指标,但所有现有的成像技术的检测结果都是不可靠的。
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性
早期诊断对无症状胃癌患者至关重要,它能提高存活率,并增加治疗成功的可能性。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前后可以进行放疗或者化疗。
内镜室一个好的诊断方法但不是一个好的初筛方法,尤其是因为其较昂贵的价格因而在欠发达国家并没有可行性。
因此,许多创新的技术已经致力于研究开发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的检查和测试以确定一个血清生物标志物,然而不幸的是目前还无法实现。
胃癌分子标志物有助于揭示胃癌发生的机制并确定新的治疗靶点、监测治疗效果。
理想的生物标记物应该在大多数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中高表达。
生物标志物在整个肿瘤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应该不断和升高并且在正常组织中也表达。
此外,检测方法应较容易实施。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为发现和发展新的诊断工具作出了贡献,这些新的诊断工具有助于通过在不同条件下鉴定蛋白的表达情况来控制癌症。
基因芯片
当人类基因体定序计划的重要里程碑完成之后,生命科学正式迈入了一个后基因体时代,基因芯片(micro array) 的出现让研究人员得以宏观的视野来探讨分子机转。
基因芯片可以同时针对生物体内数以千计的基因进行表现量分析,对于科学研究者而言,不论是细胞的生命周期、生化调控路径、蛋白质交互作用关系等等研究,或是药物研发中对于药物作用目标基因的筛选,到临床的疾病诊断预测,都为基因芯片可以发挥功用的范畴。
基因表现图谱抓取了时间点当下所有的动态基因表现情形,将所有的探针所代表的基因与荧光强度转换成基本数据。
DNA芯片分析是癌症的遗传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新技术,能够同时测量大量的基因表达水平。
该方法分为几个阶段:样品提取的总RNA和加工,然后标签,杂交、染色和用人类基因组的芯片来扫描使用芯片。
最后,芯片图像数据用特定的软件来分析。
这种技术帮助科学家了解在不同的细胞类型中哪些基因表现的十分活跃哪些则不活跃,这些细胞是怎样正常发挥功能的,当各种基因异常运作时它们是如何影响细胞的。
RNA的产物跟被分析的基因的活跃程度是成比例的并产生一个非常亮的荧光区,相反,不活跃的基因会产生较少的RNA,其荧光强度也较弱。
这项技术被较频繁地应用于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的基因活性的变化来比较两种生物学状态。
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疾病机制,确定疾病的亚型,预测可能的进展情况。
这项技术可以将之前我们认识的基因进行功能分配进而将成组的基因分配到功能性的信号通路中,从而揭示一些新的复合物的活性。
cDNA芯片在胃癌中的应用
近年来,许多研究都发现了遗传学的改变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转移性的播散是经过长时间缓慢成熟形成的一个复杂过程的高潮,并且涉及到上调和下调的许多基因和蛋白。
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在对次级器官的组织侵袭,血管形成,细胞周期,克隆形成中发挥重要功能,尤其是对癌细胞从原发灶的逃逸过程有重要作用。
蛋白水解,移动性和细胞粘附通常是肿瘤细胞转移的三大必要条件。
这些功能是肿瘤细胞跨越组织屏障进行转运的基础。
细胞内的一系列蛋白发送信号到宿主细胞表面,细胞内以及细胞外组件,这些信号的传达形成了这些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