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分析 综述

合集下载

胃癌综合治疗进展

胃癌综合治疗进展

胃癌综合治疗进展胃癌是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列恶性肿瘤的前2位。

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Ⅰ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对进展期患者的疗效并不理想,Ⅱ~Ⅲ期的5年生存率仅为11%~40%。

以手术为主的积极的综合治疗方法已成为胃癌临床研究的主要方向[1]。

近年来,我国有关胃癌的基础、预防及临床研究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少数项目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

综合治疗已被各级医务人员所接受,外科D2手术的规范化,术前分期的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化疗、放射治疗,姑息性有效方案的探索,以及生物免疫基因治疗亦在探索中。

1 胃癌术前分期的检查随着内镜超声检查(EUS)、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成像(MRT)、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PET)和腹腔镜超声检查(LUS)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检查方法的改进,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从而基本满足胃癌综合治疗方案实施的需要。

在胃癌术前评估的基础上,不同分期可选择相应的方案。

①超声内镜(EUS):是在内镜直视下找肿瘤病灶,并可了解胃浸润深度和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

肿瘤部位,各层次异常回声即反应肿瘤浸润的深度。

运用低频率的超声探头,尚可发现胃周呈低回声的肿大淋巴结;②螺旋CT:三维螺旋CT检查有时被称为“虚拟内镜”,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可以替代GI。

CT对淋巴结转移的判断灵敏度为24%~43%,对胰腺、结肠、腹膜等处转移的判断灵敏度为60%~70%。

对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率达82%。

对肝转移的判断更为准确;③腹腔镜探查和腹腔镜超声(LUS):腹腔镜用于胃镜的术前分期具有微创、直观、能取活检等优点,除可观察肿瘤的大小、部位、活动度、浆膜侵犯情况、胃壁僵硬程度、淋巴结转移、肝、腹膜转移外,还可借超声探头的协助,进一步取得肿瘤浸润深度、膈面肝脏转移情况和胃后壁肿瘤浸润等信息,从而作出更为准确的分期[2]。

2 外科手术方法的争议与探讨手术一直是胃癌根治性治疗的基础,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探索其治疗效果已有明显提高,尤其早期胃癌的手术根治率高。

进展期胃癌综合医治的研究进展

进展期胃癌综合医治的研究进展

进展期胃癌综合医治的研究进展【关键词】进展期胃癌综合医治研究进展在胃癌的医治方案中,手术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AGC)即即是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其局部复发率也可达50 %以上,长期生存率不足30%。

经国内外学者反复论证已经证明,AGC给机体带来的已再也不是局部问题,仅通过手术医治,无法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以手术医治为主的综合医治被寄与厚望。

本文就AGC的综合医治作一综述。

1 胃癌的术前分期及其意义准确的术前分期对选择合理的医治方案相当重要,尤其是对有远处脏器转移和腹腔普遍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幸免了没必要要的手术痛楚。

但传统的胃癌术前检查方式包括胃镜、X线对照检查等在术前分期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术前分期技术的进展,内镜超声检查(EUS)、多层螺旋CT(MSCT) 、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PET)和腹腔镜超声检查(LUS)等都可作为术前分期用。

目前普遍以为EUS、MSCT和MRI等检查方式对胃癌腹膜转移的灵敏性均较低,而LUS那么综合了腹腔镜和内镜超声检查的优势,对胃癌的T分期和M分期准确率达92 %[1]。

LUS结合腹腔游离癌细胞的检测也是术前分期的一种可行的手腕。

PET那么除对胃癌判定及其对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灵敏度外,还可作为肿瘤医治成效检测和评估指标[2]。

通过术前分期咱们能够对处在不同时期的胃癌患者选择更合理的医治方案,正确的术前分期是胃癌综合医治方案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2 营养支持医治AGC的浸润、转移很容易阻碍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而致病人营养不良,严峻者会阻碍医治。

因此营养支持也是胃癌综合医治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术前营养支持医治不但为平安、有效地切除肿瘤制造有利条件,起辅助医治性作用[3],而且对手术后恢复也有利。

有些需要同意新辅助化疗的病例因营养不良而不能耐受,现在营养支持医治又保证了化疗的实施,为进一步手术奠定了基础。

进展期胃癌的治疗现状

进展期胃癌的治疗现状

蒽环类药物
蒽环类药物在胃癌中的使用频率也很高,目前常用的有阿霉素(ADM)、表阿霉素(EPI)、吡喃阿霉素(THP),它们主要是嵌入DNA碱基对之间,干扰转录过程,阻止mRNA的形成,对细胞周期各阶段均有一定作用,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蒽环类药物
蒽环类药物与5—FU及其它药物组成的三药联合方案是治疗晚期胃癌的热点。其中含ELFP(EPI、LV、5—FU、CDDP)的方案我国1999年约40多篇报道,其有效率均超过了50%,是令人鼓舞的。
以奥沙利铂为主方案(L-OHP+LV5FU2)在治疗晚期大肠癌中已取得了确切的疗效,国外从1998年,我国从1999年开始用L-OHP+LV5FU2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也正在进行,相信不久的将来会设定一个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新药
胃癌目前常用化疗方案
FAM方案:5—FU,600mg/m2静滴,d1、8、29、36;阿霉素(ADM),30mg/m2静滴(注),d1、29;丝裂霉素(MMC),10mg/m2 静注,d1,每6周重复。其有效率在33%左右。
小结
肿瘤内科水平的提高(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进一步了解胃癌的发病机制、提高胃癌早期诊断的水平、化疗理念的更新以及新药的不断出现)必将使晚期胃癌的治疗成果更上一个台阶。
谢谢
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202X.00.00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TopoⅡ抑制剂VP-16、VM-26。
TopoⅠ抑制剂喜树碱类(HCPT、CPT-11、TPT)
拓扑异构酶(包括TopoⅠ、Ⅱ)抑制剂用于治疗胃癌的机会最近不断增多。目前临床常用的有: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国内对羟基喜树碱的Ⅱ、Ⅲ期临床资料不太完备,以至于对其最佳治疗剂量缺乏正确的认识。我国已进行最大耐受剂量(MTD)为20mg/m2,d1~5治疗消化道肿瘤的Ⅲ期临床试验,相信将来羟基喜树碱会有一个合适的治疗剂量用于临床。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研究现状及疗效分析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研究现状及疗效分析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研究现状及疗效分析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率偏低,预后较差,单纯手术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

多项研究发现,对进展期胃癌患者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单一化疗药物或多药联合应用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1],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目前胃癌新辅助化疗处于临床探索阶段,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各不相同,多项临床研究结果值得我们去探讨。

本文对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现状及疗效进行综述。

标签: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胃癌是世界上常见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为第2位[2],死亡率第3位,患者确诊时疾病常处于进展期[3],手术切除率低,术后复发和转移率可达60%以上[4]。

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可降低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1 新辅助化疗概念Frei[5]于1982年提出了新辅助化疗概念,是指在恶性肿瘤手术或放疗前给予的化疗,这一疗法应用在实体肿瘤中以达到控制病变和提高综合治疗疗效的目的,目前胃癌的治疗模式已从单一手术治疗模式转化为术前新辅助化疗+手术的新模式。

进展期胃癌应用新辅助化疗能杀灭微小癌灶并缩小肿瘤体积、降低临床分期、提高R0切除率[6],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7],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一线方案包括DCF、ECF、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

2 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途径有:超声内镜可判断胃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转移;CT可判断侵犯深度及周围淋巴结情况,PET在早期筛选出化疗无效病例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有条件者用二者联合评价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8];腹腔镜检查用于身体状况良好并且肿瘤潜在可切除的患者。

疗效评估根据WHO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RECIST)进行[9],分为CR(完全缓解):全部病灶消失,维持4w;PR(部分缓解):缩小30%,维持4w;PD(疾病进展):增加20%(病灶增加前非CR/PR/SD);SD(疾病稳定)非PR/PD;总有效率=CR+PR[10]。

2020年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的进展(一)全文

2020年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的进展(一)全文

2020年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的进展(一)全文序言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数约100万,而中国胃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约占全球的50%,居首位。

根据近日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团队发布的“2015年中国癌症发病与死亡统计”,中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第三位。

2000~2015年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趋势分析显示,虽然中国胃癌发病和死亡均呈下降趋势,但形势仍然很严峻,中国胃癌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30%左右,与同为东亚胃癌高发国家的日本、韩国相比,差距显著。

究其原因是约70%的患者就诊迟,确诊时已是进展期胃癌。

近年来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有了新进展,在2020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始终贯穿胃癌综合治疗的理念和策略。

目前,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术前治疗(包括新辅助治疗和转化治疗)、手术、辅助化疗、放疗、靶向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

本文结合新版指南和近年国内外胃癌临床研究的高级别证据,重点介绍进展期可切除胃癌综合治疗的进展。

1. 进展期胃癌内涵进展期胃癌指肿瘤浸润深度超过粘膜下层,可浸润至肌层、浆膜层,甚至穿透浆膜侵及周围组织或器官。

根据影像内镜、组织病理学、分子分型,TNM分期、外科学评估,指南将进展期胃癌分为进展期可切除胃癌(T2N1~2M0、T3N0~1M0、T4N0M0、T2N3M0、T3N2~3M0、T4aN1~3M0、T4bNanyM0,无其他不可切除因素)、进展期不可切除胃癌,包括潜在可切除胃癌(T2~4bNanyM0,有原发瘤外侵严重,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法分离或包绕大血管;区域淋巴结固定、融合成团,或存在手术禁忌证等)、进展期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胃癌、进展期HER2阳性胃癌、进展期低度微卫星不稳定(MSI-L)/微卫星稳定(MSS)型胃癌、进展期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型胃癌。

可以说,进展期胃癌是涵盖于T2N1M0~4bNanyM0的胃癌总称,具有临床表现不一,异质性不同,分子分型多样,肿瘤生物学行为各异的特点,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预后不良,易复发和转移。

进展期胃癌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进展期胃癌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4), 5419-5426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 https:///10.12677/acm.2023.134768进展期胃癌的治疗现状及进展刘定定1,李雨婷1,杨卫卫2*1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延安 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陕西 延安收稿日期:2023年3月9日;录用日期:2023年4月5日;发布日期:2023年4月14日摘要 胃癌作为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因缺乏体检筛查的意识以及胃癌早期发病隐匿性,并且无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略。

故绝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是进展期胃癌,目前的医学进展,手术仍然是根治胃癌唯一可能的方法,随着对胃癌发病机制及生物学的不断深入研究,目前进展期胃癌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化、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本文就目前进展期胃癌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进展期胃癌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化疗,放疗,免疫治疗Treatm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Dingding Liu 1, Yuting Li 1, Weiwei Yang 2*1Yan’an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Yan’an Shaanxi 2Oncology Department, Yan’an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Yan’an ShaanxiReceived: Mar. 9th , 2023; accepted: Apr. 5th , 2023; published: Apr. 14th , 2023AbstractAs a global health problem, gastric cancer is easy to be ignored due to the lack of awarenes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screening, the occult early onset of gastric cancer, and no obvious spe-cific symptoms. Therefore, most patients have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when they are diagnosed. With the current medical progress, surgery is still the only possible method for radical treatment *通讯作者。

胃癌围术期综合治疗进展

胃癌围术期综合治疗进展

【摘要】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根治性手术是公认的胃癌最佳治疗手段。

然而,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单纯手术治疗效果欠佳,术后肿瘤复发率高。

围术期综合治疗已成为目前胃癌治疗的重要策略,主要包括新辅助化疗、转化治疗、辅助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面,本文将从上述6方面对胃癌围术期综合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胃癌;新辅助化疗;转化治疗;辅助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The progression on perioperativ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Jin Ren'an, Wang Yo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Hangzhou 310016,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WangYong,E-mail:***************.cn 【Abstract 】 Gastric cancer is one of the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threatening human health, and radical surgery is considered as the best treatment. Howeve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will get poor effect only performed with surgical resection, because of high recurrence. Perioperativ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has been a crucial strategy for gastric cancer, including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onversion therapy, adjuvant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targeted 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new progress of perioperativ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from the above six aspects.【Key words 】 Gastric canc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onversion therapy; Adjuvant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Targeted therapy; Immunotherapy胃癌围术期综合治疗进展金仁安,汪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普外科,杭州 310016)基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面上项目(2020KY600)通信作者:汪勇 E-mail :***************.cn胃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

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3.4重视术后化疗
在基层医院由于患者就诊晚,而新辅
不良反应者则单用5一氟脲嘧啶化疗;同时使用胸腺肽或甘
露聚糖肽免疫增强治疗。
助化疗会延迟手术时间,患者难以接受¨1。术中我们采用 1.095—5一氟脲嘧啶+200mL蒸馏水进行温热灌洗化疗,伤 口痊愈2周后才用方案5一氟脲嘧啶+顺铂化疗4~6个疗
2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5/ 44),包括腹水l例,反流性胃炎l例,吻合口排空障碍2例, 营养不良l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全组获随访l一8 年。2年内因肝脏、肺、骨等远处转移或肿瘤复发死亡9例。
程,对不能耐受顺铂不良反应者则单用5一氟脲嘧啶化疗。 同时使用胸腺肽或甘露聚糖肽免疫增强治疗,取得较理想效 果。 总之,目前基层医院己普遍开展胃癌根治手术,早期诊
断,早期手术。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充分作好术前准备,手术 力求彻底根治切除,结合术后化疗及免疫增强,是提高术后
生存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根治性手术随访,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1.8%、65.9%和
and its time trend in shang—
组织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等诸方面。在临床和病理方面,最
重要的是与肿瘤的分期和手术治疗彻底性有关的指标。肿 瘤的PTNM分期与预后几乎呈垂直关系。根治手术的绝对 彻底性是指胃、十二指肠缘距肿瘤边缘3cm以上无肿瘤残 留,淋巴结系数(阳性淋巴结/切除淋巴结总数)<0.2,细胞 学检查(包括腹腔液和骨髓)阴性,这是反映手术是否彻底的 重要指标。 3.2进展期胃癌的手术选择 早期胃癌多无症状,也无体
上腹痛,常同时伴纳差。体质量减轻。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进 展期胃癌的主要手段,标准的胃癌根治术(D2)是治疗进展
期胃癌的标准术式嵋’,它切除包括癌灶在内的近、远端胃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首都医药 2014年3月(下)摘要:目的 针对胃癌的发病特点、诊治现状和发展趋势等综合治疗进行综述,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或是研究试验、总结新技术及新型药物情况,综合分析目前对进展期胃癌的综合治疗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国内外关于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的新技术及新型药物的相关资料,对胃癌发病特点、诊治现状和发展趋势等综合治疗进行综述。

结果 胃癌综合治疗仍然是医生追求的治疗策略。

尽管迄今有关胃癌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报道有限,但新辅助化疗对患者益处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这种模式已经逐渐被NCCN治疗指南推荐在临床中应用。

而新型的化疗及靶向药物的出现、腹腔镜和功能影像新型技术的应用及推广、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等均会为胃癌综合治疗研究提供新的契机。

以胃癌新辅助化疗为例,继续进行一些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准确评估治疗前风险、选择最有可能从新辅助化疗中获益的患者以及在术前有限的时间内,应用现有高效低毒的新型药物来进一步提高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将是今后胃癌研究的主要方向。

结论 我国在应用新技术、新型药物治疗胃癌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充分利用病例资源优势,开展规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借鉴基础研究的成果,积极探索术前分期手段和分子水平预测,是改善胃癌疗效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分析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57(2014)03-0025-03胃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100853)李涛Δ 梁美霞 冯道夫 李婷 陈凛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分析恶性肿瘤性疾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本病的主要特点。

根治性、规范化外科手术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仍无法显著提高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

近年来,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为改善患者预后带来了希望,但依然面临着化疗药物敏感性差、特异性不高的问题。

如何实现个体化综合治疗将是胃癌患者未来临床诊治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胃癌发病特点、诊治现状和发展趋势等综合治疗进行综述。

1 胃癌的流行病学胃癌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1]。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病例约38万,占世界胃癌新发病例40%;死亡病例16万,居我国癌症死亡第一位。

从病变部位观察,我国胃癌仍然主要集中于胃窦癌和胃体癌,胃食管结合部癌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从发病年龄分析,具有年轻化趋势,年轻人胃癌发病率逐渐上升。

从性别进行区别,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年轻患者中女性患者居多。

我国胃癌患者现状呈现“三高三低”的特点,即发病率、转移率、死亡率高;早诊率、 根治性切除率、5年生存率低。

2 我国胃癌患者诊治特点2.1 早期胃癌诊断率 胃癌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比较困难。

我国有超过90%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早期胃癌患者不足10%。

胃癌诊断依赖于胃镜检查,但由于多种原因,胃镜检查并没有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以致于许多患者未能及早发现。

2.2 我国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差 与日本相比,我国胃癌患者预后较差。

主要原因在于日本胃癌患者就诊时肿瘤分期较早,II期和IIIa期患者占大多数,而我国胃癌患者就诊时分期较晚,II期到IV期患者占胃癌总数70%~80%。

2009年日本资料显示胃癌切除率为91.9%,5年生存率超过50%,而我国胃癌总体生存率约30%,显示出两国胃癌患者预后的差异。

2.3 D 2手术是进展期胃癌标准术式 胃癌根治性切除是指彻底切除原发病灶、所属区域淋巴结及侵犯组织,做到无癌残留。

对于部分早期胃癌(Ia)可以进行内镜下黏膜内癌切除。

但对于Ib以上的胃癌则需要进行外科手术。

2010年Lancet杂志发表了著名的荷兰Dutch实验结果证实进展期胃癌行D 2淋巴结清扫相比较D 1手术后能够降低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由胃癌本身引起的死亡率。

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对于D 1、D 2手术更好的争论将结束,并达成统一意见,D 2手术是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术式[2]。

D 2手术要求足够的切缘(我国要求切缘至少>5cm)和标准的淋巴结清扫(日本标准),清扫数目不得少于15个。

2.4 辅助化疗仍然是我国胃癌患者术后的主要治疗方法 自1968年以来,有超过30余项随机对照研究及10个以上Meta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究竟是否需要行辅助化疗,至今未能行形成术后辅助治疗标准方案,且仍存较多争议。

随着新型化疗药物的不断出现,许多II期临床研究显示对于肿瘤分期T 2以上的胃癌患者行术后辅助化疗能够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最著名的是《新英格兰杂志》报道了日本ACT-GC研究结果显示,胃癌患者术后行S-1辅助化疗显着提高了3年生存率,降低复发率[3]。

基于多个RCT研究结果和Meta分析结果,目前正逐步趋向共识的是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治切除术后行辅助化疗是有益的,能够提高5年生存率[4]。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Δ通讯作者:litbj301@术后辅助化疗效果受到肿瘤分期、根治程度、化疗方案及用药时间等影响。

因此,术后辅助化疗仅作为胃癌综合治疗的一个辅助手段。

3 新型胃癌治疗模式探索靶点:Ⅰ~Ⅱ期患者。

药物:EGFR,吉非替尼(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rlotinib (Tatceva),西妥昔单抗(C225);VEGF,贝伐单抗,恩度[5]。

进展期胃癌目前仍然无法治愈,近十年的化疗进步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了生活质量。

进展期胃癌治疗目前没有金标准,但已达成诸多共识。

近十年Ⅱ~Ⅲ期Trial已明确了紫杉醇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地位。

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可替代5-Fu、顺铂并降低了毒副作用。

S1、伊立替康治疗进展期胃癌有待更多临床资料证实。

分子靶向治疗已经启动,值得关注。

但由于进展期胃癌的预后与患者状况、病理类型、分期、肿瘤本身的生物学行为等多因素有关,进展期胃癌应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而寻找出最合理的、规范化的胃癌治疗方案,则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取得循证医学证据。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通过临床综合性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6]。

3.1 胃癌的靶向治疗 除了对化疗药物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检测外,靶向治疗也是胃癌个体化治疗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靶向药物是通过特异性阻断肿瘤细胞或相关细胞的信号转导来调控肿瘤细胞基因表达,从而产生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肿瘤基础研究领域的发展,靶向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等领域,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其中,以曲妥珠单抗为代表的靶向药物已经逐步应用于胃癌患者治疗,值得深入研究。

曲妥珠单抗(赫赛汀)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HER-2受体,在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数据,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主要药物。

ToGA研究结果显示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能够显著延长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期至13.8个月。

对于HER-2过度表达(IHC3+或IHC2+/FISH+)晚期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期至16.0个月。

此研究结果对于靶向药物治疗胃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2年ESMO会议上一项日本多中心、大规模研究,在1153例接受手术切除任何分期的胃癌患者中,HER2阳性181例,阳性率15.7%。

随访62个月,研究结论证实HER2是已切除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预示如果对于已切除胃癌患者采用曲妥珠单抗干预,OS可能会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胃癌专家正在进行曲妥珠单抗在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的II期临床研究(德国HerFLOT;西班牙 Herceptin+XELOX)。

鉴于我国胃癌高发,且生物学行为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区别,针对我国HER-2阳性胃癌患者应用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将具有前瞻性,同时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将具有重要意义。

3.2 胃癌新的辅助化疗(术前化疗) 胃癌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较具有生物学类型多、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率低、根治程度差等特点。

许多文献表明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进展期胃癌的手术切除率并改善预后[7][8]。

其主要作用在于:杀灭癌细胞,缩小肿瘤,增加手术切除的机会;杀灭手术区域内的亚临床转移灶,预防肿瘤播散;获得肿瘤的体内药敏资料,为术后选择化疗方案提供依据等。

临床实践证明,单纯强调外科手术的根治性和规范化已经无法进一步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

局部或远处复发是胃癌治疗失败和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局部病灶和全身系统性的治疗尤为重要,故目前多主张采用综合治疗模式,积极探索其他治疗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基于术前化疗理论学基础,设想如果能够术前应用化疗药物使肿瘤缩小,减轻瘤体对于周围脏器的侵犯,就能够提高R0切除率和D2根治率,理论上将能够进一步提高生存率。

自上世纪90年代,随着新型化疗药物的不断出现和新方案的组合[9],胃癌新辅助化疗相关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10]。

文献报道,胃癌术前化疗有效性最高可达50%~70%。

胃癌新辅助化疗中第 1 项获得阳性结果的是2006年英国学者Cunningham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著名的MAGIC研究,可称为本领域里程碑,其试验组术前和术后各3周期ECF方案化疗,对照组为单纯手术组,研究对象为胃癌和胃与食管交界部癌患者。

试验组中 86%的患者完成了新辅助化疗,耐受良好;92%的患者接受了手术,其中 69%的患者获得了根治性切除,单纯手术组的切除率为66%。

以测量病理标本中肿瘤大小为判定依据,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手术组,随机分到化疗组的患者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11](36%∶23%,P=0.009)。

由于此项临床研究的结果证实了新辅助化疗的确切疗效,故被NCCN胃癌指南列为I类证据[12]。

胃癌新辅助化疗领域的第2项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是法国的FFCD9703研究,224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术前化疗应用5-Fu+顺铂,2~3周期)和对照组(单纯手术);如果术前化疗有效,则推荐术后继续该方案化疗。

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84%和7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4%和19%,总生存率分别38%和24%,P=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

目前,有多项胃癌新辅助化疗的Ⅲ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仍在进行中,包括瑞士的SAAK研究、荷兰的CRITICS研究、英国的MAGIC-研究以及日本的JCOG0501研究,这些研究均选用了术后辅助化疗作为对照,其结果有望为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确切的依据。

3.3 胃癌治疗药物敏感性的预测 胃癌化疗实施过程中,除了术前分期,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疗效评价和化疗敏感性的预测。

随着胃癌新辅助化疗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预测胃癌化疗敏感性的问题26首都医药 2014年3月(下)日渐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