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与评论

合集下载

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

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主要看法:1.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的。

这是现实主义学说的基本出发点。

2.在这个以无政府为特征的体系中,主要行为体是作为整体单位的国家。

国家在国际体系中如何行事,决定性因素是国际体系的性质和国家的实力,而不是国家内部的政治制度。

3.权力是理解国际关系的关键。

国家存在的根本目标是加强权力和安全。

所谓国际政治,就是国家间政治或权力政治。

4.国家是理性的行为体。

在谋求权力与安全的时候,国家采取的是有目的政策,或者说处于主观期望是按照功利原则或理性规范行事的。

2新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肯尼思·沃尔兹特点:1.新现实主义把安全而不是把权力置于首要地位,认为国家不会为了其他利益而放弃他们当前已获得的安全。

如果追求更大的权力可能冒不安全的风险,他们就可能接受较弱的处境。

权力已不再是国家的目标,而是国家的工具。

新现实主义把权力看作是一种有可能使用的手段,国家拥有的权力太小或太大都会导致风险。

2.在研究方法上,只有既注重单位(国家)层次,又注重结构层次,才能全面把握国际体系内的变化与延续。

3.新现实主义认为,权力斗争是国际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的产物,而不是人性的结果。

总之,按照新现实主义的观点,尽管世界结构是无政府的,国家谋求自我保存和增加其权力不可避免,但国家的主要关注点未必是对权力的不间断追求,有些时候国家会选择谈判而不是战斗,因为合作可以避免高代价的冲突并有利于保持和平与解决经济问题。

3新古典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是相对新现实主义而言的。

它与新现实主义最大的不同,就是谋求解释个别国家的对外政策和战略,它力图预测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为什么会追求特定的政策和战略,为什么会对系统压力作出不同的反应。

所要探讨的东西包括个别国家的大战略、军事信条、对外经济政策、结盟的偏好以及危机行为等。

新古典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外交政策的范围和雄心,首先取决于他们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他们的相对物质力量。

国际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应用

国际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应用

国际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应用国际关系理论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解释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提供指导国际政策制定的理论支持。

本文将介绍几种国际关系理论,并探讨它们在现实中的应用。

一、现实主义理论现实主义理论强调国家利益的追求和相互竞争,认为国家是国际体系的中心。

根据现实主义理论,国家应该采取强硬的政策以保护自身利益,通过实力均衡来维持国际秩序。

例如,在国际冲突中,现实主义者通常倾向于使用武力来保护国家利益。

现实主义理论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安全和战略领域。

二、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认为国际关系可以通过合作和共同利益的追求实现和平与繁荣。

自由主义者主张通过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倡导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

例如,国际贸易组织(WTO)的建立就是自由主义理论的体现。

自由主义理论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经济、环境、人权等。

三、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关注国际关系中的社会构建和意义建构过程。

建构主义者认为国际社会是由国家和国际行为者的观念和信念共同创造的,并强调历史、文化和身份对国际行为的影响。

实际上,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国家层面,它也可以解释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以及其他国际行为者的行为。

四、批判理论批判理论是一种对现有国际秩序和权力结构进行批判和反思的理论视角。

批判理论关注权力、压迫和不平等等问题,在国际关系领域警觉提醒人们注意国际制度的运行方式是否合理。

例如,批判理论者通常对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控制或国际组织的决策过程提出质疑。

批判理论的应用往往涉及到国际发展、全球治理和社会公正等议题。

国际关系理论的应用并不是单一的,实际的国际关系往往是多种理论的交织和综合。

根据不同的情境和问题,研究者们可以运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和理解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同时,理论的应用也受到实际因素的制约,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关系理论的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政治学国际关系理论

政治学国际关系理论

政治学国际关系理论政治学国际关系理论是一门研究国际关系的学科,旨在探讨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互动、国际组织的作用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军事和文化联系。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重要的国际关系理论,包括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

一、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古老且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其核心观点是国家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要行动者,追求自身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现实主义主张国家间的关系是基于权力和利益的竞争,强调国家安全和国力对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此外,现实主义还强调国家行为是理性和自利的,并对国际制度的作用持怀疑态度。

二、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派别。

相较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强调国际合作、共同利益和国际组织的重要性。

自由主义者认为,通过合作和互惠可以实现长期和平与繁荣。

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国际关系中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和互惠关系,国家可以通过国际协商和合作解决冲突。

自由主义也关注人权、民主和法治等国内政治原则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三、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相对较新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

建构主义者跳出了国家中心的观点,将注意力放在国际体系和国际行动者的构建过程上。

建构主义认为,国际关系是通过社会建构而形成的,国家行为受到其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建构主义者强调,国际关系中的意义、规范和身份构成了国家行为的基础。

此外,建构主义也关注非国家行动者,如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等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结论政治学国际关系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至关重要。

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是其中三个重要的理论流派,每个理论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解释国际关系的方式。

了解这些理论的优势和局限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国际关系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1. Jackson, R. H., & Sørensen, G. (2019).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ies and approach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 Dunne, T., Kurki, M., & Smith, S. (Eds.). (2017).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ies: discipline and diversit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

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

《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及其影响》国际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领域,各种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国家间的互动、冲突与合作。

了解这些主要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政治的运行机制和未来走向。

一、现实主义理论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现实主义强调国家是国际政治的主要行为体,国家的核心目标是追求权力和安全。

在现实主义者看来,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没有一个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权威机构来维持秩序。

因此,国家必须依靠自身的实力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汉斯·摩根索等。

摩根索提出了“政治现实主义六原则”,其中包括政治受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所支配、以权力定义利益等。

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会采取各种手段,包括战争、结盟等。

现实主义理论在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提醒各国在国际事务中要保持警惕,注重自身实力的提升。

同时,现实主义也为国家制定外交政策提供了一种务实的思路,即根据国家利益来权衡各种选择。

二、自由主义理论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相对,强调国际合作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自由主义认为国家并非完全自私自利的行为体,它们可以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利益。

自由主义者主张建立国际制度和机构,以规范国家行为,促进国际合作。

自由主义的代表理论有相互依赖理论、民主和平论等。

相互依赖理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使得国家更加倾向于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民主和平论则认为,民主国家之间很少发生战争,因为民主国家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制度,能够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自由主义理论为国际合作提供了理论支持,推动了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发展。

例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国际关系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观念、文化和身份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

建构主义者认为,国家的利益和行为不是由物质因素决定的,而是由国家的观念和身份所建构的。

分析国际关系中的主要政治理论

分析国际关系中的主要政治理论

分析国际关系中的主要政治理论在国际关系领域中,政治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理解国际政治现象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围绕主要的政治理论展开讨论,包括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

一、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强调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和力量对抗。

根据现实主义者的观点,在国际社会中,强国是主导力量,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由权力和利益的博弈决定的。

现实主义者认为,国家追求自身利益是唯一的目标,强调国家安全和维持现有国际秩序的重要性。

在现实主义的视角下,国家之间常常采取竞争和冲突的方式来争夺利益和权力。

二、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另一种重要的国际关系政治理论,强调国家间的合作和共同利益。

自由主义者认为,国际社会不仅由国家间的冲突构成,还存在着共同的价值观和合作的潜力。

他们主张国家间通过双边和多边的合作来实现共同利益,并通过建立国际组织和制定国际法来促进和维护国际秩序。

自由主义者还认为,经济交流、民主扩散和人权保护等因素对国际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三、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相对较新的政治理论,强调国际关系是由社会构建的结果。

建构主义者认为,国际行为不仅仅被国家的利益和权力决定,还受到文化、观念和身份等因素的影响。

他们关注国际制度和规范的形成过程,主张通过对国际制度的理解和改变来推动国际关系的变革。

建构主义者认为,国家和其他国际参与者在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主要受到社会认同和思想观念的塑造。

综上所述,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政治理论。

现实主义强调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和力量对抗,自由主义强调国家间的合作和共同利益,建构主义则强调国际关系是由社会构建的结果。

这些理论在分析国际政治现象和解释国家间相互关系方面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解释框架。

虽然各政治理论有其局限性,但它们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对国际关系的全面理解。

通过研究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关系的本质和动态,为国际政治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理论与观点总结

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理论与观点总结

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理论与观点总结自古以来,国际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国际事务,许多理论和观点被提出并广泛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理论和观点进行总结和概述。

1. 战略互惠主义战略互惠主义是国际关系中常用的策略之一。

它强调通过相互合作、互利共赢的方式来达成利益最大化。

这一理论认为,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双方应相互尊重、平等对待,通过互惠和合作来解决争端,以实现共同利益。

2.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

它强调国家间的权力竞争和自身利益的追求。

根据现实主义观点,国家间的关系是基于互相威胁和争夺权力的。

在这种竞争中,国家会追求自身的安全和权益,并常常使用军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3. 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国际关系中的另一重要理论。

它主张通过合作、互相尊重和规则的约束来促进国际事务的发展。

自由主义认为国际关系可以建立在民主、人权和法治等原则之上,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法来维护和推动各国的利益。

4. 依赖理论依赖理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依赖关系。

根据这一理论,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交往中处于劣势地位,往往成为资源和利益的输送方。

为了摆脱依赖,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自主发展和南南合作等方式来增强自身实力和地位。

5. 全球化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它指的是国家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依赖和交流日益增加的现象。

全球化使得国际关系更加紧密,也提出了全球治理和全球合作的新要求。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需要加强合作,应对共同挑战,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总而言之,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理论与观点包括战略互惠主义、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依赖理论和全球化等。

了解和运用这些理论和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国际事务,并制定合适的对策和政策。

在国际关系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互借鉴,为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国际关系方面的理念

国际关系方面的理念

国际关系方面的理念国际关系是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它是一个更加复杂和多变的领域,涉及到各种利益和关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等方面。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国际关系的理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现实主义理念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种传统理念,主张国家间是互相威胁和竞争的关系。

现实主义者认为,国家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它们的利益是最核心的因素。

因此,国际关系中的所有其他因素,如道德、文化和民主等,只是次要的因素。

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关系中的竞争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每个国家都是为了自卫和自己的利益而行动的。

二、自由主义理念自由主义是一种倡导自由、民主、平等和开放的观念。

自由主义的基本思想是国际关系应该是一种合作关系,国家间应该通过合作和协商来解决问题。

自由主义者认为,国际关系中的合作和协商比竞争和冲突更加重要,因为这些可以促进和平、繁荣和稳定。

在这个理念的框架下,国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互利关系,每个国家都应该遵循规则,并为了更大利益而作出妥协和让步。

三、建构主义理念建构主义是一种认为国际关系是社会建构的观点。

建构主义者认为,国际社会是在人们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构建起来的,每个国家的行动都是互相影响的,因此,重要的是意识形态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建构主义认为,国际关系中的政策选择和实际行为都是由人类的“建构”过程而来的,因此,国际关系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变化和演变的。

四、文化主义理念文化主义是一种强调文化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的理念。

文化主义者认为,文化因素对于国际关系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涉及到冲突和和解的问题上。

文化主义者认为,文化因素不仅影响国家间的政策选择,还影响国家间的意识形态。

文化主义者强调文化多样性和相互尊重,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必须尊重彼此的价值观和信仰。

总之,国际关系理念是指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利益、价值观和信念所持有的一种思想。

它反映了国际关系中各种力量对于各种问题的认识,也影响国际关系中双方对于利益、形象和价值观等的决策和行为。

大学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流派

大学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流派

大学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流派国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国际事务的发展与变化。

在大学国际关系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不同理论流派对国际关系的不同解释和理解。

本文将介绍大学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以及批判理论。

一、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中最为经典的理论流派之一,强调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核心参与者,通过追求自身的利益和实现权力的最大化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典型的现实主义学派包括马基雅维利主义和霍布斯主义。

马基雅维利主义马基雅维利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强调政治领导者应当采取各种手段来维护国家的权力和利益。

该理论强调国家之间的斗争和权谋,主张国家应该采取实用主义的方法,通过合适的手段来实现国家的目标。

霍布斯主义霍布斯主义是基于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的思想,认为人类的本性是自私和具有攻击性的。

根据霍布斯主义,国际关系是一个无序和持续的斗争,国家必须依靠权力和武力来维持自身的利益和安全。

二、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强调国际合作和相互依赖。

自由主义理论认为,通过国际合作和规则的制定,可以实现国际关系中的和平与发展。

自由主义强调国际制度、民主和法治的重要性。

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性理论包括教化主义和民主和平理论。

教化主义教化主义认为,通过国际合作和教育交流,国家可以相互了解和从对方那里学习,进而避免冲突并实现和平共处。

民主和平理论民主和平理论认为,民主国家之间的冲突要比民主与非民主国家之间的冲突要少。

这是因为民主国家通过选举和民意表达的方式来决策,较少采取激进行动,从而减少了冲突的可能性。

三、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国际关系是由人类意识形态和社会构造共同决定的。

建构主义强调国家利益和行为是社会和历史背景的产物,通过对国际社会和交往规范的分析来理解国际关系。

建构主义关注国家之间的共同认知和共享的价值观,强调国家通过交流和互动来构建和塑造国际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巴克曼對國際關係理論界的影響主要在現實 主義思想和方法論兩個方面: 一、在現實主義思想方面:斯巴克曼強調:「脫離 權力的政治觀念和理想幾乎很少能實現其價值。」 斯巴克曼還認為,地緣政治和均勢是支撐國際關係 理論的兩根支柱,為此,他提出國際關係「邊緣地 帶理論」。 二、斯巴克曼在研究國際關係的方法論方面:斯巴 克曼特別重視地緣因素。他強調,一國的地理位置, 以及這種位置和其他權力中心的關係決定了這個國 家的重要問題。
在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下,摩根索總結的九條準則豐富 了他的對外政策哲學: (1)外交必須擺脫十字軍精神,消除戰爭危險,促進道義一致, 以有助發展維持和平的外交。 (2)外交的目標必須以國家利益來界定,必須以足 夠的實力來 支持。 (3)外交必須從別的國家的觀點來觀察政治形勢。 (4)國家必須願意在所有非重大的問題上作出妥協,然而,只 有 當雙方的國家利益得到確保時,這種妥協才是可能的。 (5)放棄無價值的權利以獲取真正的實質權益。 (6)永遠不要把你自己置於「退而丟臉」、「進而受損」的境 地 (7)永遠不要讓一個弱的盟國代你作出決定。 (8)軍事力量是對外政策的手段,而不是主宰;同時,軍事力 量 是戰爭的工具,而對外政策才是和平的手段。
17世紀50年代英國政治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 在 他所著的名著《利維坦》陳述了他對社會基礎與政 府合法性的看法: 一、在人類的自然狀態下,有一些人可能比別人更 強壯或更聰明,但沒有一個會強壯到或聰明到不怕 在暴力下死亡。當受到死亡威脅時,在自然狀態下 的人必然會盡一切所能來保護他自己。霍布斯認為 保護自己免於暴力死亡就是人類最高的必要,而權 力就是來自於這種必要。在霍布斯所描述的「自然 狀態」(一種人類生存的無政府狀態,其性質是所 有 人彼此敵對的永恆戰爭狀態)下
韋伯對國際政治的影響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1•他對理想主義的理論進行了認真的批判。 2•關於什麼是政治,韋伯定義為「分享或影響權力的分配的鬥爭, 這種鬥爭或是在國家之間或是在一個國家內的集體之間產生的」 3•韋伯認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是競爭的關係,「和平不過是 衝突性質的改變」。 4•韋伯認為,領導人是決定一個國家國際地位的最重要的因素。 5•韋伯認為從事政治的人,換句話說就是把權力和力量作為手段 的人,是以權力來締結協議的。
與理想主義相比,現實主義在研究國際問題時比較注重 對客觀國際環境的分析和研究,因此,在一些方面有自己特 有的長處: (1)現實主義在研究國際關係時把國家利益置於核心地位符 合了當代的國際情勢,誠如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帕麥斯頓 曾說過的:「英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一切以英國利益為依歸。」 (2)現實主義在研究國際問題時,提倡客觀細緻分析在前, 理論結論在後。較理想主義對國際問題的分析要深刻得 多。 (3)現實主義以其理論的現實性為外交政策提供決策框架在 理論研究和決策性實踐的結合上,現實主義優於理想主 義。要是不以現實為依據,任何理想就只能是空想。
16世紀初,義大利的政治哲學家、音樂家、詩人、 和浪漫喜劇劇作家尼可洛·馬基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所著《君主論》乙書徹底分割了現實主義與理 想主義。馬基維利主要關注的是國家的生存和安全,把 國家的獨立和自由看作是最重要的政治價值;統治者的 主要職責是維護本國的利益和保證它的生存和安全,這 一目的決定了統治者不擇手段的合法性。馬基維里在書 中詳細說明了此一觀點「政治家必須既是獅子又是狐狸: 如果一國不夠強大,它將招致他國來捕食;如果統治者 不夠精明和狡猾,就會失去能夠給國家 帶來利益的機 會,甚至因忽視危險或威脅而毀滅自己和國家。」
現實主義看雖然看來較理想主義實際且嚴謹,但其 理論仍存在著許多缺陷: 1.現實主義對人性的看法使人們對人類的命運變得極為 悲觀。 2.現實主義者把道德的標準分為不同的層面,是欠妥的; 並且在道德重要與國家利益何者重要?先後順序為何? 現實主義者在這個問題上觀點卻是最不明確的。 3.現實主義把和平的希望寄託在領袖人物的身上,然而 就現實面來說,具備較高民主素養的國家甚少有窮兵 黷武的現象,反而寡頭政治體系越容易形成窮兵黷武 的現象。
二、戰爭並不是對人最有利的。霍布斯認為人因著自利和對 物質的慾求會想要結束戰爭——「使人傾向於和平的熱忱其 實是怕死,以及對於舒適生活之必要東西的慾求和殷勤獲取 這些東西的盼望」。 三、霍布斯認為社會若要和平就必需要有社會契約。霍布斯 認為社會是一群人服從於一個人(A sole monarch)的威權之 下,而每個個人將剛剛好的自然權力交付給這威權,讓它來 維持內部的和平、並抵抗外來的敵人。這個主權,必須是一 個「利維坦」,一個絕對的威權。對霍布斯而言,法律的作 用就是要確保契約的執行。 四、利維坦國家在防止侵略、發動戰爭對抗他人、或是任何 有關保持國家和平方面的事務上是有無限威權的。
卡爾的影響是從他的一本只有244頁的小書《二十年危 機(1919—1939):國際關係研究導論》開始的。卡爾的思想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他批判理想主義患了六方面的弊病: (1)以「should be」(應該如何)替代「to be」(現實如何), 有激情無實際; (2)過分地從倫理和道德看世界,將道義絕對化; (3)過分地強調利益和諧,忽視利益衝突; (4)忽視國際政治中權力的作用; (5)過分地強調國際法和國際組織的作用,實際上國際法和 國際組織並非萬能; (6)世界政府是世界未來不可實現的一種「烏托邦」。
第二,卡爾對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學科建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學科的幼稚性:最大的特點就是科學的研究往往是同人的主觀需要緊 密相連,帶有主觀願望強、細緻性弱的特點。 (2)學科的主觀意志性:國際政治的研究應當對國際事物進行細緻的分析, 而再不用主觀的熱情和主觀的願望代替對國際問題現實的研究。 第三,卡爾對國際政治中國家利益提出了獨特的見解:社會的存在 決定著社會的意識,並由此出發,對理想主義的國家利益和諧論進行了 批判。 第四,卡爾國際關係理論的最大特點是講權力:他指出,權力可以 是手段,也可以是目的。 第五,在道德和權力之問的關係上,卡爾重權力而輕道德。卡爾把 對待道德的方式分為三種: (1)哲學家的方式,他們所談的道德很少能實踐,經常是紙上談兵。 (2)普通人的道德觀念,這種道德觀念一般談得很少,但是,有時是可以 實踐的。 (3)普通人的道德行為,這種道德行為和人的道德觀念很相近,而與哲學 家的道德觀念無關。
1939年二戰爆發之際,英國威爾士大學愛德華•卡 爾教授發表了《二十年危機:1919一1939--國際關係研 究導論》一書,在批評當時佔優勢地位的理想主義基礎 上,提出現實主義學派最早的三個基本觀點: (1)權力是政治活動的主要因素。 (2)道德、民主和正義是相對的,是權力的產物。 (3)政治不能脫離權力,政治活動是權力和道德的結合。 隨後,早期的現實主義學者如漢斯·摩根索更明確 指出國家都是自私的、追求權力與國家利益的理性參與 者,而任何國家間的合作都只是意外所造成。現實主義 者以二戰來證明他們的理論,其理論於冷戰期間迄乎大 成。 現實主義學者多將早期經典的作家如修昔底德、馬 基維利、和托馬斯·霍布斯視為是現實主義的奠基者。
漢斯•摩根索是公認的最著名的國際關係理論家,其經典之 作《國家間政治》最核心的內容是摩根索提出的現實主義六原則: (1) 現實主義認為,政治受到根植於人性的客觀法則所支配。現 實主義相信政治法則的客觀性。為了使社會不斷完善,首先需要 瞭解和掌握社會賴以生存的法則。 (2)以權力界定利益的概念是現實主義研究國際政治的主要標誌性 特徵。 (3)以權力界定利益的核心概念是普遍適用的,客觀存在的,但它 不是永遠一成不變的。 (4) 現實主義意識到政治行動的道德意義,個人和國家都必須依 據普遍的道德原則(如自由原則)來判斷任何政治行動。 (5)現實主義強調,普遍的道德法則與某一特定國家的道德要求不 可混為一談,後者與各國國家利益的差異有關。 (6)強調權力政治範疇的獨立性,堅持以權力界定利益。
理想主義的失敗是一種特定的理論在外交實踐上的失敗,因 為它失敗了,所以人們對它的批評多,而肯定少。其實,理想主 義理論在今天看來有很多方面還是值得肯定的。
(1)強調維護世界和平要靠Fra bibliotek民和公眾力量的觀點是正確的。
(2)由於強調普遍民眾在國際關係中的作用,國際問題研究走進大 學,學生和教授們對國際問題的研究影響了民眾。 (3)理想主義認為,人是客觀環境造就的產物如果人類受到良好的 教育,在健全的客觀環境中,人類就不會去發動戰爭。比現實 主義在分析戰爭時認為人有原罪的思想更具有科學性。 (4)強調國際關係中道德的重要性這一點至今仍有指導性意義。 (5)現實主義認為國家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但就歷史發展來看, 人類因彼此共同利益的不斷增加,國與國間的合作與日俱增。
20世紀40年代,國際關係理論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耶魯 大學尼古拉斯•斯巴克曼的《美國在世界政治中的策略—美國 與均勢》(1942)和芝加哥大學漢斯•摩根索的《國家間政治— 為權力與和平而鬥爭》(1948)。 尼古拉斯•斯巴克曼提出,國際關係的基本因素是「合作、 協調和衝突」;國家的首要目標應是攫取權力,而不是追求理 想;權力之爭是「世界政治的核心內容」。斯巴克曼還強調, 現實主義有兩個主要的理論台柱:均勢論和地緣政治學。在書 中,他詳盡地闡述了他的「邊緣理論」,提出假如處於世界心 臟地帶的強國一旦控制邊緣地區就將控制世界的論斷。 漢斯•摩根索提出國際政治就是權力之爭,國家利益只有 通過權力才能得以實現;他及時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現實 主義與理想主義的論戰作了比卡爾更加全面系統的理論總結, 首次提出以「權力」和「國家利益」為核心的現實主義六項 原則,把現實主義的權力政治學推向一個新高度。
課目:國際政治研究 篇目:現實主義 ( r e a l i s m )
報 告 大 綱 一、現實主義的源起 二、現實主義的沿革 三、現實主義代表學者及其論述 四、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評論 五、結論
現實主義是當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主要流派 之一,其理論基本假設繁多,但深究之下可分述如 下: (1)國際體系以國家為基礎,國家是國際體系中主要 的和統一的行為體。 (2)從悲觀主義的人性觀出發,國際政治的本質是衝 突,即無政府狀態下爭奪權力的鬥爭。 (3)現實主義規範性理論的核心是國家的生存和安全, 而經濟和社會問題是次要的或低政治問題。 (4)國家本質上是根據國家利益進行決策的理性行為 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