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早产儿的喂养、用药和补液特点
新生儿和早产儿的营养支持和护理

新生儿和早产儿的营养支持和护理新生儿的到来为家庭带来无尽的欢乐,然而,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如何正确地护理和喂养新生儿和早产儿却是一项挑战。
在这篇中,我将详细介绍新生儿和早产儿的营养支持和护理知识,帮助新手父母更好地照顾他们的宝宝。
一、新生儿和早产儿的营养需求1.新生儿营养需求新生儿期是人生最关键的阶段之一,此阶段的营养摄入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新生儿所需的营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足够的蛋白质。
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2.早产儿营养需求早产儿由于提前出生,其器官发育尚不完善,营养需求与足月儿有所不同。
早产儿所需的营养主要包括:足够的能量。
二、新生儿和早产儿的护理要点1.喂养护理2.皮肤护理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皮肤娇嫩,容易受伤。
护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3.呼吸护理新生儿和早产儿呼吸系统较为脆弱,护理时应注意:4.体温护理新生儿和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强,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护理时,应注意:能为您有益的指导。
一、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殊需求1.早产儿的特殊需求早产儿因提前出生,其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因此需要特别的关照和护理。
早产儿常见的特殊需求包括:• 保暖: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强,需要保持温暖以避免体温过低。
• 喂养:早产儿的吮吸能力可能较弱,可能需要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等方式进行喂养。
• 呼吸支持:早产儿可能需要呼吸机等设备的支持以帮助呼吸。
2.新生儿的特殊需求新生儿虽然已经足月,但其免疫系统等功能还未完全成熟,因此也需要特别的护理:• 喂养:新生儿需要定时喂养,以确保充足的营养供应。
• 卫生:新生儿皮肤娇嫩,需要保持干燥和清洁,以防尿布疹等问题。
• 疾病预防:新生儿需要接受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以预防疾病。
二、营养支持和护理措施1.喂养支持• 对于早产儿,如果吮吸能力弱,可以考虑使用奶瓶喂养或者鼻饲等方式。
• 对于新生儿,应该鼓励母乳喂养,如果母乳不足,可以考虑使用合适的配方奶粉。
2.皮肤护理• 每次换尿布后,应该用温水清洗宝宝的皮肤,并保持干燥。
新生儿的体液特点和液体治疗原则

• 新生儿和早产儿肾功能不够成熟,主 要表现在尿浓缩功能差,早产儿的尿 只能浓缩到600mOsm/L,足月儿可达 800mOsm/L,成人为1200mOsm/L。但 是新生儿和早产儿的尿稀释功能相当 完善,水进入量大时尿液最低可稀释 到100mOsm/L。
新生儿和早产儿水和电解质的需要量
• 不同胎龄及体重的新生儿,体液占体 重的比例不同: 1000g:85% 2000g:80% 足月儿:75% 儿童和成人:60%~45%
• 新生儿体液分布的特点为细胞外液所 占比例较大,约占体重的45%。 GA<32w的早产儿细胞外液可占体重的 53%。 • 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主要是指细胞 外液减少。 • 新生儿生后7~10d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 幅度为1%~2%/d,至一周时约为 3%~9%/d(一说足月儿下降5%~10%/d, 早产儿下降10%~20%/d)。
• 新生儿除激素的调节外,右心房 产生的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 ANF)也具有调节水电平 衡的作用。
2. 肾功能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 新生儿生后第1天由于肾小球血管处 于收缩状态,阻力高,滤过率(GFR) 低,尿量少。 GA>34w的新生儿生后2~3天GFR开 始增加,尿量也相应地增加。 GA<34w的早产儿GFR的增加与孕后 龄有关,孕后龄达到34w后GFR才与 足月新生儿相似,因此,GA越低, GFR的增加越晚。
• 新生儿的成熟度:GA越小的早产儿体表面积
相对越大,因而不显性失水量越多;
表2 新生儿和早产儿正常活动情况下不同日龄液体的维持量
出生体重 g
1~3d
~7d ml/(kg· d)
~28d
<1000 1001~1500 1501~2500 >2500
新生儿及早产儿的喂养护理课件

04
新生儿及早产儿常见喂养 问题及处理
吐奶
吐奶
新生儿及早产儿在喂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吐奶的情况,这是由于胃部发育不完 全所致。
处理方法
为了减少吐奶,家长在喂养时应采取正确的姿势,使宝宝的头部和身体呈一条直 线,喂奶后轻轻拍背帮助排出胃内气体。如果宝宝频繁吐奶,应咨询医生排除其 他疾病。
新生儿和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 成熟,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疾病。
呼吸系统
新生儿和早产儿的肺泡数量相对较少 ,呼吸频率较快,容易发生呼吸困难 和缺氧的情况。
生长发育特点
快速生长
新生儿和早产儿处于快速生长阶 段,对营养素的需求较高,需要 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
神经发育
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神经元连接和 突触活动逐渐增加,是神经发育 的关键时期,需要给予丰富的感 官刺激和早期教育。
保持脐带周围的干燥清洁,避免触碰 水和其他污染物。
避免过度拉扯脐带,让脐带自然脱落 。
每天消毒脐带,使用医用酒精或碘伏 进行消毒。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红肿、出血等 ,应及时就医。
红臀护理
使用吸水性强的尿布,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宝宝屁股干 燥。
使用温和的护臀霜涂抹宝宝屁股,以保护皮肤屏障。
每次更换尿布时,用温水清洗宝宝屁股,轻轻拍干。
保持温和的氛围
在喂养时,家长可以播放 一些温和的音乐或白噪音 ,以帮助宝宝放松并集中 注意力。
注意观察宝宝反应
留意吞咽声
在喂养过程中,家长应留意宝宝的吞咽声,以确保宝宝能够顺利进 食。
注意表情和动作
观察宝宝在进食过程中的表情和动作,如出现不适或哭闹,可能是 由于食物过热、过冷、过饱或过饿等原因引起的。
早产儿健康教育

早产儿健康教育早产儿是指在孕期37周之前出生的婴儿,由于他们的身体发育不完全,需要特殊的照顾和关注。
早产儿健康教育是指向父母和护理人员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早产儿能够得到适当的护理和发展。
1. 早产儿的特点和需求早产儿的特点是身体发育不完全,器官功能未完全成熟,因此容易出现呼吸困难、消化问题、免疫系统脆弱等情况。
他们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注,包括保持温暖、提供适当的营养、定期监测生命体征等。
2. 早产儿的喂养早产儿的喂养需要根据他们的发育情况和体重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早产儿需要通过管饲或乳汁喂养来满足其营养需求。
父母和护理人员需要学习正确的喂养技巧,包括正确的姿势、喂养频率和喂养量的控制。
3. 早产儿的保暖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出现低体温的情况。
因此,保持早产儿的温暖非常重要。
父母和护理人员需要学习正确的保暖方法,包括使用保温箱、保暖灯、保暖贴等工具,以及合理选择衣物和被褥。
4. 早产儿的呼吸管理早产儿的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父母和护理人员需要学习如何观察早产儿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呼吸辅助设备,如呼吸机等。
5. 早产儿的免疫保护早产儿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容易感染疾病。
父母和护理人员需要学习如何提供充足的免疫保护,包括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6. 早产儿的发育监测早产儿的发育过程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
父母和护理人员需要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早产儿的发育情况,包括体重增长、运动能力、语言发展等。
他们还需要了解早产儿发育的里程碑,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7. 早产儿的心理支持早产儿和他们的家庭可能会面临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父母和护理人员需要学习如何提供心理支持,包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情感安全感、与其他家庭分享经验等。
总结:早产儿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父母和护理人员更好地照顾早产儿,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早产儿的营养及喂养

早产儿的营养及喂养新生儿胎龄未满37周(小于259天),不论其出生体重大小,均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
早产儿的营养及喂养:目前各界较重视,一般主张早喂养,使其生理体重下降时间缩短,或程度减轻,低血糖率发生减少,血胆红素浓度相对减少。
一般生后6~12小时开始喂糖水,24小时开始喂乳,体重过低或一般情况较差者,如曾发生紫绀、呼吸困难或手术产者,可适当推迟喂养,静脉补液。
哺喂方法:按早产儿成熟情况不同而异,对出生体重较重的、吮吸反射良好的,可直接哺乳,反之用滴管或胃管喂养。
摄入量随早产儿出生体重及成熟程度而定,可参考早产儿摄入量计算公式。
出生10天内早产儿每日哺乳量(ml)=(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克/100)10天后每日哺乳量(ml)=1/5-1/4体重(克)以上摄入量为最大摄入量,如早产儿不能吃完,可将剩余部分由静脉补充,以保证蛋白质、热卡和水分的供给。
喂奶间隔时间:可根据奶方和体重安排,一般体重1000克以下者,每小时喂一次;1001~1500克者,每1.5小时喂一次;1501~2000克,每2小时喂一次;2001~2500克,每3小时一次,或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早产儿营养需要量的问题,是个不断探讨研究的问题:一般认为早产儿对热量的要求高于成熟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热卡110~150千卡。
因早产儿安静代谢率,指肺呼吸的作功比成熟儿大,但吸收能力低于成熟儿,所以热能的供给还是以稍低开始为宜。
视情况逐步加多。
蛋白质:成熟儿从母乳中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6~7%,早产儿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2%,高于正常儿。
氨基酸:正常儿必需氨基酸为9种,早产儿为11种,因早产儿缺乏有关的转化酶,不能将蛋氨酸转化成胱氨酸,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因此胱氨酸、酪氨酸成为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无机盐:早产儿比成熟儿需要的多,因为胎儿的最后阶段,是无机盐增加的阶段,如:钙、磷、铁都要增加,不足月的,早产儿体内就会缺乏无机盐。
早产儿的营养需要与喂养方法

早产儿的营养需要与喂养方法摘要:一般说来,妊娠期小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称早产儿。
在我国,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占活产婴的5%。
由于他们的发育程度欠佳,因此在喂养时需要特别注意,本文就早产儿的营养需要和喂养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早产婴儿;营养需要;喂养方法一、早产儿的营养需要要考虑早产儿的营养需要,就要先了解胎儿和初生婴儿的生长情况。
胎儿24~39周每日增长15 g/kg或增长胎儿体重的1.5%。
出生后足月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为出生体重的5%,主要是体内水分的丢失。
母乳喂养的足月儿于生后10天内应恢复出生体重,以后每日以20 g的速度生长。
早产儿的营养需要与足月儿不同,应以相当胎龄的宫内增长速度为目标。
早产儿根据自身的特点,在营养素的需要有着特殊的需要。
在热量方面,早产儿如果完全经口喂养,每日需要热量522.5~585.2 kJ/kg才会规律生长。
在蛋白质方面,早产低体重儿每日蛋白质需要量3.5~4.0 g/kg。
在脂肪方面,早产儿对脂肪吸收功能较足月儿差,而且脑细胞生长和髓鞘的形成迅速,因此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增加,亚油酸量应占总热量的3%(418 kJ中含300 mg)。
在矿物质和维生素方面,钠、钙、磷、铁、维生素等都应科学按比例调配。
二、早产儿的奶类选择和喂养方法1、在奶类选择方面。
新鲜的早产儿母乳于生后1个月内与足月儿母乳不同。
具体表现情况如下:(1)生后第1天总蛋白为4.79 mg/ml,第10天为 2.19 mg/ml,生后两天内只有清蛋白,至第3天才监测出酪蛋白,其比例为86∶14,至生后10天清∶酪为70∶30(足月儿初乳蛋白总量为2.7 mg/ml,其中乳球蛋白1.5 mg/ml,酪蛋白1.2 mg/ml),至1个月末早产儿母乳中蛋白含量降至1.31~1.81 mg/ml。
从分子结构监测酪蛋白形态和化学性质,结果早产儿母乳与足月儿母乳并无差别。
(2)每100 ml母乳中Na含量为2.66±0.3 mmol/L,至1个月末降至0.76±0.09 mmol/L。
新生儿补液

新生儿补液一、补液概述1-1早产儿补液出生体重糖浓度液体量(ml/ Kg) Kg (%) <24h 24-48h >48h <1.0 1.0-1.5 5-10 100-150 120-150 140-190 10 80-100 100-120 120-160 >1.5 10 60-80 80-120 120-160 5日法:早产儿足月儿表1-2 正常新生儿液体每日需要量(ml/kg)出生时体重(g) <1000 ~1500~2500 生后第1日 80~110 70~90 60~80 生后第2日 100~120 80~110 70~100 生后3-7日 120~140 100~130 90~110 >7日 140~180 120~180 120~160 表1-3 新生儿窒息复苏常用药物表药物浓度预备剂量途径和速度量肾上腺素 1:10000 1ml 0.1~0.3ml/kg IV或IT快给碳酸氢钠 5% 10ml 2~3ml/kg IV慢!1.0ml/min扩容剂全血、血浆、40ml 10ml/kg IV15~30min5%人体白蛋给完白、生理盐水纳洛酮 0.4mg/ml 1ml 0.1mg/kg IM、IV、IT1mg/ml 或SC快给多巴胺6×体重kg = 开始时5μg 静脉点滴,严或/及 100mlGS内/kg・min(或二药格控制滴速多巴酚丁胺加药的mg数各半),必要时渐加至20μg/kg・min>2500 40~60 60~80 70~90 120~150 备注IT加NS 1:1 有效换气后才用,稀释成等张液80 100 120 140 160-180 60 80 100 120 150密切观察心率及血压11-4奶量出生体重(g) 800-1000 1001-1250 1251-1500 1501-1800 1801-2500初始奶量(ml/kg.d)10-20 20 30 30-40 40每天增加奶量(ml/d)10-20 20-30 30 30-40 40-50每日分8-12次,奶量按60%计入液体总量,早产儿奶量达144-170 ml/Kg.d能满足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需要,总奶量如超过140ml/kg.d,停止输液。
新生儿补液

新生儿补液液量:婴儿在出生后的前几天需要逐渐增加液体摄入量,一般每天增加10-15毫升/千克。
对于早产儿,如果吃奶良好,最多可以增加到170毫升/千克。
在计算每日所需的能量合剂量时,需要考虑婴儿的体重、长期的含糖液量以及奶量。
但对于心衰和动脉导管未闭的婴儿,液体摄入量需要限制在120毫升/千克以下。
如果需要进行双面光疗,则需要额外增加20毫升/千克的液体摄入量,而单面光疗则需要额外增加10毫升/千克。
肺炎:对于肺炎患者,每小时需要摄入3-5毫升/千克的液体。
每次增加奶量:对于足月儿,每次增加15毫升,每隔3小时喂一次,直至增加到60毫升/次。
对于早产儿,根据体重不同,每次增加的奶量也不同,最小的是0.5毫升/千克,最多为10毫升/千克。
一般情况下,每次增加奶量可以使用公式20毫升/千克×体重÷8来计算。
加入氨基酸量:一般从1克/千克加起,每天增加0.5克/千克,最多加到3克/千克。
即第1天用1克/千克,第2天用1.5克/千克,一直加到第5天的3克/千克。
计算公式为5%氨基酸日需量(毫升)=第N天日需量×婴儿体重÷0.05.加入脂肪乳量:一般从0.5克/千克加起,每天增加0.5克/千克,最多加到3克/千克。
即第1天用0.5克/千克,第2天用1克/千克,一直加到第6天的3克/千克。
计算公式为20%脂肪乳日需量(毫升)=第N天日需量×婴儿体重÷0.2.需要注意的是,每周需要监测甘油三脂、血氨、电解质、碳酸氢根和肝功。
能量合剂中的葡萄糖需要和氨基酸对半稀释,即葡萄糖的毫升数要大于或等于氨基酸的毫升数。
糖速:足月儿的糖速为6-8毫克/千克·分钟,早产儿为4-6毫克/千克·分钟。
计算公式为糖速=能量合剂中总的糖量÷(24×60×婴儿体重)。
删除格式错误的段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1.药物吸收与给药途径:
②肠道外给药:皮下或肌内注射、静脉给药 新生儿皮下脂肪少,肌肉未充分发育,疾病时未梢循环欠佳,皮下注射给药 吸收不良,故病情较重时应以静脉给药途径为首选。 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薄,皮肤粘膜给药易经皮肤吸收。 如长期涂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甚至可以抑制肾上腺皮质; 甚至婴儿穿戴用樟脑丸保存的衣物时,部分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可 因经皮吸收,导致溶血性贫血的发生。
第三代头孢菌素
液中, 3)对肾脏基本无毒性。
20
新生儿液体疗法
实用新生儿(第五版)
21
出生后的发育变化与液体疗法的关联:
利尿前期:生后48小时,此阶段尿量很少,尿中电解质的丢失和肾小 球滤过率也非常低,丢失的液体主要是经皮肤的不显性失水,
出生后早期 利尿期:发生在生后2-5天,此阶段尿量、尿钠和钾的排泄都明显增加; (过渡期)
2、人工喂养: ①牛乳基础的婴儿配方奶粉:当母乳不可 得时,牛乳基础的婴儿配方乳是足月新生 儿的优先选择。未改良的牛乳不应用于1 岁以下的婴儿。 ②豆基配方乳:大豆的高铝以及高植物雌 激素的含量。不适宣作为新生儿营养的常 规选择。 ③水解蛋白配方乳:用于治疗或预防过敏 性疾病。
4 早产儿乳品的选择:
1、母乳喂养: ①早产儿亲母母乳:比足月儿母乳有较高的蛋自质含量、能量密度、相较高的 钙与钠的含量。这种较高的浓度能够匹配早产儿对这些营养素增加的需要。 ②人乳库捐赠乳:某些组成如活性细胞和乳糖酶等在加工处理的过程中会被丢 失。因此,捐赠乳在组成上可能更像足月儿母乳和缺乏某些特异性的抗体。 ③强化的母乳:添加了母乳强化剂(含有蛋白质、能量、常量矿物质、微量元 素和多种维生素的制剂。)的母乳。克服人乳对早产儿营养的不足。已经成为 早产儿的首选食物。
利尿后期:生后第4-5天开始,尿量随液体摄入量变化而变化
体重增长期 (生长期) 应提供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以满足生长的需要
22
正常新生儿维持液需要量:
维持液:指补充正常情况下体液的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不显性失水量:约为20ml/Kg/d
维 尿量:取决于水的摄入、肾脏的浓缩功能和经肾脏排泄的量约(25-50ml/Kg/d) 持 液 粪便失水量:约为5-10ml/Kg/d
生长期间新组织的含水量:约为10ml/Kg/d
23
正常新生儿维持液需要量
足月儿: 生后第一周:天所需的维持量为60ml/Kg/d 生后第二周:维持液需要量应增加至每天120-150ml/Kg
24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新生儿液体疗法
1、极早产儿或超低体重儿 胎龄<26周、体重<800g的超未成熟儿,在生后24-48小时易发生高血钠、高 血糖、高血钾和失水为体征的高渗综合征。 第1天补液:从每天100-105ml/Kg开始,不需要补充电解质; 第2-4天:补液量增加,最高可达180ml/Kg 第4-7天:随不显性失水量下降,液体量可减少10%-20%,不超过150ml/Kg 钠的补充在<145mmol/L时开始,钾的补充在<4mmol/L开始。 葡萄糖的输注速率应<5mg/(kg·min)
1
足月儿、早产儿的喂养、 用药和补液特点
2020.3.4
2 足月儿乳品的选择:
1、足月儿首选母乳喂养: ①母乳中营养素的数量、比例和生物活性形式 等方面,均特别适合于婴儿生长发育的需求; ②母乳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③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的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 发育; ④促进母亲的产后恢复;
3 足月儿乳品的选择:
14
新生儿静脉给药时应注意:
①按规定速度给药; ②有些药物渗出可引起组 织坏死; ③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可产 生血栓性静脉炎,应变换 注射部位; ④避免用高浓度溶液。
15
2.药物分布:
①体内水和脂量: 足月儿体内总水分占体重75%、总脂肪量为15%左右。
细胞外液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在早产儿为25%、足月时増至33%。
2015加拿大早产儿喂养指南
9 喂养耐受性的评估:
建议:不必常规检查胃内储留物,只在达到每餐最小喂养量时检查。 1、单纯的绿色或黄色胃储留物并不重要,呕吐胆汁样物提示可能存在肠梗 阻,血性胃储留物时需要禁食。 2、腹围不是评价喂养耐受性的可靠指标。正常早产儿一个喂养周期内腹围 可波动3.5cm,与前次排便时间也有关系。
2015加拿大早产儿喂养指南
8 喂养:
2.早产儿: 2)、营养性喂养: 出生体重<1000g早产儿自15-20ml/Kg/d开始喂养,每天增加15-20ml/Kg/d, 观察2-3天,如喂养耐受再考虑提高加奶速度。 出生体重>1000g早产儿自30ml/Kg/d开始营养性喂养,如喂养耐受,每天加 奶30ml/Kg/d。
体液量大:使水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峰浓度降低,消除减慢,作用时间延长。 脂肪含量少:使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降低,血浆中药物浓度升高,是新生儿易致 药物中毒的原因之一。
16
2.药物分布:
②蛋白结合力:药物的药理作用与血液中非结合性药物相关。药物的血浆蛋白 结合力是决定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某些药物与新生儿的血浆蛋白结合力低,使药物在血浆或组织中的浓度升高导 致中毒。 新生儿使用苯巴比妥容易中毒,是由于与新生儿血浆蛋白结合能力差,游离的 苯巴比妥血药浓度过高导致的。
6 喂养:
1.足月儿:新生儿在出生后10至 30分钟时吸吮反射最强,建议新 生儿出生后30分钟内开始吸吮。
母乳喂养促进策略指南(2018版)
7 喂养:
2.早产儿: 1)、非营养性喂养: 定义为最小微量喂养(10-20ml/Kg/d), 生后24小时内开始; 超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及生长发育受限的早产儿应当谨慎处理。
2015加拿大早产儿喂养指南
10 胃储留的处理:
1、储留量不超过5ml/Kg或前次喂养的50%,将胃储留物注回胃内,如果下餐仍有 储留,喂养量需减去储留量; 2、储留量超过5ml/Kg或前次喂养的50%,回注前次喂养的50%,禁食一顿,如下 餐仍有储留,根据情况减慢喂奶速度或禁食; 3、如果减慢喂奶量仍有储留,把喂奶量减少到可耐受的无不良反应的量; 4、检查胃储留时使用小号注射器,抽吸时注意动作轻柔。 5、喂奶后把新生儿置俯卧位半小时有助于缓解胃储留。
2015加拿大早产儿喂养指南
11
新生儿用药特点
1.吸收; 2.药物分布; 3.生物转化; 4.排泄;
12
1.药物吸收与给药途径:
①经肠道给药:药物的口服吸收主要取决于胃酸度、排空时间和病理状态。 胃酸缺乏会影响药物的溶解和解离,但因小儿多用液体剂型,对药物吸收影 响较小。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及维生素B,在PH值相对偏碱时,解离型增加, 生物利用度降低。 新生儿胆汁分沁泌较少,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较差。
19
新生儿用药:头孢类抗生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 1)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强,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差,
2)对肾脏有一定毒性。
第二代头孢菌素 1)对革兰阴性菌作用明显增强,部分对厌氧菌有高效,但对绿脓杆菌无效,
2)对肾脏的毒性较第一代有所降低。 1)对革兰阴性菌包括绿脓杆菌和肠杆菌属及厌氧菌均有较强的作用, 2)其血浆半衰期较长,体内分布广,组织穿透力强,有一定量渗透入脑脊
2生儿腹泻为等张性失水,静脉补液量依据:累积丢失量、维持量和继续 损失量的估计而定;新生儿细胞外液多,体表面积大,累积丢失量和维持 量均相对较多,但补液速度应均匀,防止短期内输入大量液体导致的肺水 肿及心力衰竭。
28
液体平衡的管理目标:
液体平衡的管理目标为:第一天尿量应至少达到每小时0.5-1ml/kg,然后增加 至每小时2ml/kg,比重1.008-1.012;体重以每天1%-2%有序的丢失,在生后第 一周中,预期的体重丢失足月儿可多达5%-10%和早产儿多达15%-20%;超过出 生第一周后,体重应以每天14-16mg/kg或20-30g/d的幅度稳定增加;血清肌酐 和电解质(钠和钾)浓度应稳定地下降到正常范围。
29
谢 谢 聆 听
25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新生儿液体疗法
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RDS对液体平衡的影响是延迟出生后细胞外液的收缩,表现为延迟的利尿 和利钠。 早产儿不能排泄足够的钠负荷,对于RDS患儿应尽可能的限制钠的摄入直 至利尿发生之后。
26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新生儿液体疗法
3、围产期窒息 围产期缺氧的新生儿可有脑和肾脏的损坏,常伴有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 合征和急性肾损伤,都可引起尿少。 对有围产期窒息的新生儿在生后头2天应限制液体摄入量。 生后第3天,若尿量正常,液体量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17
3.生物转化:
大部分酶的活性在新 生儿期显著降低,肝 代谢药物的能力较低, 各种药物代谢途径的 发育速度差异很大。
18
4.排泄:
大部分药物原形或其代谢产物完全通 过肾清除出身体的;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在新生儿期 不成熟,对于经肾清除的药物可以影 响半衰期;
另外,同时合用的药物如果可以影响 肾功能或肾成熟, 也可以显著影响药 物分泌。
5 早产儿乳品的选择:
2、早产儿配方乳:是专门根据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的生理学特点和营养需要 所设计的特殊配方乳。(胎龄≥34周的早产儿可先试喂足月儿配方乳) 早产儿配方乳的特点: ①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能量以及蛋白质/能量比值。 ②早产儿配方乳的乳糖含量比足月儿配方乳低,碳水化合物添加了容易消化和低渗的葡 萄糖聚合物。 ③早产儿配方乳钠和钾的含量比足月儿配方乳高,可以补偿肾小管的小成熟。 ④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水平也较高,从而允许长期肠外营养的早产儿追赶生长和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