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测试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绘实训报告

机械工程测绘实训报告本次机械工程测绘实训是为了加强对测绘工作的认识和掌握测绘技能,在测绘工作中更加熟练、准确的运用仪器设备和处理数据,同时也为后续机械设计阶段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本文将对本次实训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1、掌握基础仪器法线精度的测试方法 & 具体检测测量杆误差的方法2、能够使用光学仪器实测小孔高程、激光坐标测量系统与自动测试机,了解其各自的优劣势、适用范围。
3、掌握自动测试机上各种测力传感器的使用及参数设置等技术,同时同时学习如何读取实验数据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用到的设备有:基础仪器法线检查仪、测量杆、经纬仪、小孔高程仪、激光坐标测量系统、自动测试机和测力传感器等。
三、实验过程1、基础仪器法线精度的测试方法A、准备工作使用三角架将方管立好,将基础仪器法线检查仪放在方管上,并使其顶棚水平。
B、经验技巧1)在安装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检查仪器的公差值未超过标准值。
检查可以使用测量杆,比对检查基础仪器长度的误差。
2)检查时必须避免基础仪器移动造成的误差,并精细调整各个角度,提高精度。
C、检查结果和分析对比检查仪器测量结果是否符合标准,如果不符合需要重新调整,才能用于实验。
2、具体检测测量杆误差的方法将测量杆放上水平面进行检测,微调高度,保证水平。
手持自由端,慢慢移动,利用显微镜精确对比,观察误差值。
3、小孔高程仪的实测A、准备工作先对小孔高程仪进行25mm的基础标定,调整小孔高程仪的高度,提高准确性。
B、实测过程1)将小孔高程仪调整在所测对象的上方,保证准确性并使测试指针紧贴于小孔。
2)调整导引支架,保证测试指针的垂直。
3)将测试指针依次移到各个测试点,测试数据,稍作记录。
C、测试结果和分析通过记录的数据分析,得出所测对象的高度,能够作为后续机械设计阶段的数据使用。
4、激光坐标测量系统的实测A、准备工作激光坐标测量系统需要调整指向,然后启动检测程序,检测是否有预警提示,按提示进行调整。
机械工程_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机械传动系统效率测试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机械工程实验室实验人员:张三、李四、王五一、实验目的1. 了解机械传动系统效率的概念和测试方法。
2. 掌握机械传动系统效率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机械传动系统效率的计算公式。
二、实验原理机械传动系统效率是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即:η = P_out / P_in其中,P_out 为输出功率,P_in 为输入功率。
实验中,通过测量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可以计算出机械传动系统的效率。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机械传动系统效率测试仪2. 电机3. 减速器4. 力传感器5. 数据采集器6. 计算机四、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装置,确保电机、减速器、力传感器等部件连接正确。
2. 启动电机,使系统达到稳定运行状态。
3. 使用力传感器测量输入轴的扭矩。
4. 使用力传感器测量输出轴的扭矩。
5. 使用数据采集器采集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
6. 计算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7. 根据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计算机械传动系统效率。
五、实验数据1. 输入轴扭矩:T_in = 10 N·m2. 输出轴扭矩:T_out = 5 N·m3. 输入轴转速:n_in = 1500 r/min4. 输出轴转速:n_out = 300 r/min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输入功率:P_in = T_in ω_in = 10 N·m 2π (1500/60) rad/s ≈ 7854 W2. 输出功率:P_out = T_out ω_out = 5 N·m 2π (300/60) rad/s ≈ 3141 W3. 机械传动系统效率:η = P_out / P_in ≈ 3141 W / 7854 W ≈ 0.398根据实验结果,该机械传动系统的效率约为39.8%。
与理论计算值相比,实验结果略低,可能是由于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
验报告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应变片有高温和常温之分,规格有3x5,2x4,基底有胶基箔式和纸基箔式。
常用是3*5胶基箔式。
2)阻值选择:
阻值有120欧,240欧,359欧,500欧等,常用的为120欧。
3)电阻应变片的检查
a.外观检查,用肉眼观察电阻应变是否断丝,表面是否损坏等。
b.阻值检查:用电桥测量各片的阻值为配组组桥准备。
4)配组
电桥平衡条件:R1*R3 = R2*R4
电桥的邻臂阻值小于欧。
一组误差小于% 。
在测试中尽量选择相同阻值应变片组桥。
3.试件表面处理
1) 打磨,先粗打磨,后精细打磨
a. 机械打磨,如砂轮机
b. 手工打磨,如砂纸。
机械工程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机械性能测试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机械实验室实验人员:张三、李四、王五一、实验目的1. 了解机械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机械性能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4. 分析机械性能与材料、工艺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机械性能测试是研究机械材料在受力时的力学行为,主要包括强度、刚度、韧性、疲劳性能等。
本实验主要测试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硬度等指标。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万能材料试验机、硬度计、游标卡尺、拉伸试验机等。
2. 实验材料:低碳钢、合金钢、塑料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材料加工成规定的试样,并对试样进行表面处理。
2. 抗拉强度测试:(1)将试样固定在万能材料试验机的上、下夹具中。
(2)设置试验机参数,开始拉伸试验。
(3)观察试样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情况,记录断裂时的最大载荷。
(4)根据最大载荷和试样横截面积,计算抗拉强度。
3. 屈服强度测试:(1)将试样固定在万能材料试验机的上、下夹具中。
(2)设置试验机参数,开始拉伸试验。
(3)观察试样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情况,记录屈服时的载荷。
(4)根据屈服载荷和试样横截面积,计算屈服强度。
4. 延伸率测试:(1)将试样固定在万能材料试验机的上、下夹具中。
(2)设置试验机参数,开始拉伸试验。
(3)观察试样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情况,记录断裂时的延伸长度。
(4)根据试样原始长度和断裂时的延伸长度,计算延伸率。
5. 硬度测试:(1)将试样表面磨光,确保测试面平整。
(2)使用硬度计对试样进行测试,记录硬度值。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抗拉强度测试结果:材料:低碳钢最大载荷:500N抗拉强度:540MPa材料:合金钢最大载荷:700N抗拉强度:780MPa2. 屈服强度测试结果:材料:低碳钢屈服载荷:300N屈服强度:320MPa材料:合金钢屈服载荷:450N屈服强度:480MPa3. 延伸率测试结果:材料:低碳钢延伸长度:10mm延伸率:20%材料:合金钢延伸长度:15mm延伸率:30%4. 硬度测试结果:材料:低碳钢硬度值:190HB材料:合金钢硬度值:260HB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低碳钢和合金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第四章常用机械量测试实验
振动参数测量综合实验实验一磁电式传感器
一、数据记录:
二、曲线图:
v(cm/s)
z(µm)
压电式传感器一、数据记录:
二、曲线图:
2
实验二电涡流传感器轴心轨迹测量实验
一、分析为什么采用两个电涡流传感器进行轴心轨迹的测量,简述其实验原理?
二、拷贝实验系统运行界面,并分析实验结果。
三、调节旋转开关,给定不同的电机转速,观察其波形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实验三多传感器测量距离、位移实验
一、拷贝实验过程中系统运行界面。
二、启动电机控制实验一维运动平台进行前后移动,分别记录不同位置下,光栅尺的读数及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以及直线位移传感器的读数,并通过拟合工具求出各传感器的拟合
三、根据上面求出的拟合曲线系数及定标脚本的“传感器定标芯片”,标定各传感器,然后启动电机,在不同的位置下,记录光栅尺与各传感器的读数,并分析实验结果。
四、重复步骤上述过程,多测几组数据,选用不同的拟合阶次,然后比较其测量结果。
实验四力传感器标定及称重实验
一、应用于称重的传感器主要有那些,简述称重实验台的结构原理。
二、并采用三次不同组合(如一大一小;两中等;两大或两小)的砝码进行标定,拷贝实验系统界面,然后称取同样质量的砝码,分别记录下五组数据。
三、根据上面测得数据分析本称重实验台的测量误差。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H
(
j)
Ss
1
1 j
Ss
[ 1
1 (
)2
j 1 ( )2 ]
式中:SS 为测量装置的静态灵敏度; 为测量装置的时间常数。
一阶测量装置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
A() 1 1 ( )2
() arctan
可知,在规定 SS=1 的条件下, A() 就是测量装置的动态灵敏度。 当给定一个一阶测量装置,若时间常数 确定,如果规定一个允许的幅值误差 ,则允
虚拟仪器设计要求
设计虚拟温度监控装置 前面板设计如下:
15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后面板设计如下:
高温及低温报警演示如下: 低温:
16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高温:
正常:
17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设计虚拟示波器(显示正弦信号时域波形)设计虚拟温度监控装置
前面板设计如下:
改变参数后:
后面板设计如下:
18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等于有限值 则 f(t)可以展开为傅立叶级数的形式,用下式表示:
式中:
是此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又叫直流分量。
它是傅氏级数中余弦项的幅值。
它是傅氏级数中正弦级数的幅值。
2
西安交通大学实验报告
是基波的圆频率。 在数学上同样可以证明,周期性信号可以展开成一组正交复指数函数集形式,即:
式中:
为周期性信号的复数谱,其中 m 就为三角级数中的 k. 。以下都以 k 来说明。由于三角 级数集和指数函数集存在以下关系:
周期性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突出特点:⑴、周期性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⑵、每条谱线 只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倍数上,不存在非整倍数的频率分量;⑶、各频率分量的谱线高度与 对应谐波的振幅成正比。
机械性能检测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和目的作为一名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机械性能检测实习。
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机械性能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各种机械性能指标的测试过程,以及熟悉相关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在实习期间,我们主要进行了金属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和冲击等性能试验。
我参与了试验的准备、进行和结果处理等各个环节。
1. 拉伸试验:拉伸试验是测定材料在拉伸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
试验前,我们需要准备试样,按照规定的尺寸和形状进行加工。
然后,将试样装入拉伸机中,通过拉伸机对试样施加拉伸力,同时记录试样的变形和应力-应变曲线。
最后,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参数。
2. 压缩试验:压缩试验是测定材料在压缩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
试验前,我们需要准备圆柱形试样,并将试样装入压缩试验机中。
通过压缩试验机对试样施加压缩力,同时记录试样的变形和应力-应变曲线。
最后,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参数。
3. 弯曲试验:弯曲试验是测定材料在弯曲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
试验前,我们需要准备梁形试样,并将试样装入弯曲试验机中。
通过弯曲试验机对试样施加弯曲力,同时记录试样的变形和弯曲应力。
最后,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参数。
4. 冲击试验:冲击试验是测定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韧性和脆性。
试验前,我们需要准备冲击试样,并将试样装入冲击试验机中。
通过冲击试验机对试样施加冲击载荷,同时记录试样的变形和破坏情况。
最后,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材料的冲击吸收功和冲击韧性等参数。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机械性能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掌握了各种试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使用和维护相关仪器设备。
此外,实习过程中我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配合,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实验一金属铂式应变片三种桥路性能实验报告实验日期任课老师(签名)成绩小组同组人员一、实验目的:二、所需单元和部件:三、测量系统电路原理图:四、实验数据记录:直流电压(V ):差动放大器增益:位移增量(mm):每砝码重量:表1位移测量数据记录(单臂)表3位移测量数据记录(半桥)五、计算三种桥路的灵敏度S=△V/△X,S=△V/△W:六、同一坐标纸上描出三种桥路的X-V曲线,同一坐标纸上描出三种桥路的X-g曲线,并贴于空白处。
将图纸粘贴于此空白处七、结果分析与问题讨论:a)试分析比较三种接法的灵敏度,得出什么结论?b)差动放大器既能做差动放大,又可作同相或放大器,请说明为什么本实验中只能将差动放大器接成差动形式?实验二差动变压器性能实验日期任课老师(签名)成绩小组同组人员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所需单元和部件:四、测量系统电路原理图:五、实验数据记录:交流电压(V ):位移增量(mm):零点残余电压(mv):七、用坐标纸上描出X-V曲线图,并贴于空白处:将图纸粘贴于此空白处八、结果分析与问题讨论:1、当差动变压器中磁棒的位置由上到下变化时,双线示波器观察到的波形相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用测量微头调节振动平台位置,使示波器上观察到的差动变压器的输出端信号为最小,这个最小电压称作什么?由于什么原因造成?实验三差动变压器标定实验日期任课老师(签名)成绩小组同组人员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所需单元和部件:四、测量系统电路原理图:五、实验数据记录:交流电压(V ):位移增量(mm):差动放大器增益:六、计算测量系统灵敏度S=△V/△X。
七、用坐标纸上描出X-Y曲线图,并贴于空白处。
将图纸粘贴于此空白处实验四霍尔式传感器的特性实验实验日期任课老师(签名)成绩小组同组人员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所需单元和部件:直流激励:交流激励:四、测量系统电路原理图:直流激励:交流激励:五、实验数据记录:交流电压(V ):位移增量(mm):差动放大器增益:表1位移测量数据记录交流电压(V ):位移增量(mm):差动放大器增益:六、计算测量系统灵敏度S=△V/△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班级:11010141学号:1101014125姓名:***实验一用应变仪测量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静载荷下使用电阻应变仪测量方法;2、掌握桥路连接和电阻应变仪工作原理;3、了解影响测量误差产生的因素。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等强度梁编号;天平秤;砝码;yd-15型动态电阻应变仪;游标卡尺;千分尺(0〜25伽);DY-15型直流24伏电源;三、实验原理电测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被测构件的表面,当构件发生变形时,应变片随着构件一起变形(△ L/L ),应变片的电阻值将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电阻应变仪,可测量出应变片中电阻值的变化(△ R/R),并换算成应变值,或输出与应变成正比的模拟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用记录仪记录下来,也可用计算机按预定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应变或应力值。
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是构件单位应变所引起应变片电阻值的变化量,用K来表示,R/R -R/RK= =■ L/L;yd-15动态电阻应变仪主要技术参数1、测量点数:4点 8 点2、测量范围:10000微应变3、标定应变:50, 100, 300, 1000, 3000微应变,标定误差不超过1%最小1微应变4、灵敏系数:k=2.005、灵敏度:0.25mA/卩£(12 Q及2Q负载)0.093 5mA/ 卩 & (16 Q 负载)0.025mA/卩 & (20 Q 负载)0.01mA/卩£ (50 Q 负载)0.01伏/卩£ (1k负载)6、电阻应变片:按120Q设计,100〜600Q可用。
7、线性输出范围:0 30mA(12Q及2Q负载)0 1伏(1k 负载)8振幅特性误差: 低阻输出不超过 1%电压输出不超过2%9、工作频率范围: 0〜1500hz10、频率特性误差 :低阻输出不超过6%电压输出不超过1011、电桥电源:10kc ,标称电压3伏12、 电阻平衡范围:不小于 0.6 Q (指120Q 应变片) 13、 衰减误差:1, 3, 10, 30, 100五档,误差不超过 2%14、 电容平衡范围:不小于 2000pf (包括电桥盒内1000pf )15、 稳定性:预热1小时后,零点漂移:不超过5微应变/2小时,灵敏度变化: 不超过1%/半小时yd-15动态电阻应变仪工作原理框图影响测量误差产生的因素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 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引起的。
对大 多数敏感材料的灵敏系数是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和湿度的增大而不断减小的,只有 康铜等少数合金的灵敏系数会增大。
粘结剂和基底材料传递应变的能力随工作温度 的升高也逐渐下降。
所以工作温度越高,湿度越大,灵敏系数K 值的下降就越快,分散性将会越大。
另外,电阻丝受力后其电阻率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K 值的变化。
所以在测量时应尽可能保持标定灵敏系数 K 时的工作环境,从而减小由于工作 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测量误差应变片的绝缘电阻是指已安装的应变片的敏感栅及引线与被测试件之间的电阻 值。
应变JLR1电——: -----------振荡器桥T_相敏滤波器[数字检波器~电压表片被安装在试件表面之后,其绝缘电阻的下降将使测量系统的灵敏度降低,使应变仪的指示应变产生误差,另外也使测量系统产生零点漂移。
经计算、实验表明:工作环境温度越高,湿度越大,灵敏系数下降越快;电桥非线性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是很微小的;(3)测量导线所带来的误差与其长度成正比例;(4)绝缘电阻越高,稳定性越好,误差越小。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将电缆焊接到等强度梁的电阻应变片上,用单臂电桥式接入电桥盒,如下图。
工作中只有一个桥臂电阻随着被测量的变化而变化,设改电阻为 R1,产生的电阻变化量为△ R,用万用表检查AB问电阻及BC问阻值,两阻值之差应小子0.5 Q ,用电烙铁将连接导线焊接到对应的 A,B,C,焊点。
为减小干扰,要求屏蔽层(金属网)必须接B式中,Uo为输出电压,&为应变值,ue为供桥电压,Uo和&可从分析仪中直接读出,ue在应变仪中读出,K为实验所求。
2、将应变仪预调平衡(1)准备:正确接桥无误后,打开电源开关;(2)基零调节:这时衰减开关在“ 0”位置上,电桥的初始不平衡亦被衰减至零,即放大器无信号输出;(3) 平衡调节:开始调节平衡时,衰减开关从 0拨至100处,电表指针偏转, 说明电桥初始不平衡,调节电阻平衡电位器R,电容平衡电位器C,使电表指针指到 中心位置,然后在衰减至30、10、3、1各档重复上述过程,最后电表指零,表明电 桥平衡。
3、 将应变仪标定档拨至适当衰减档。
4、 在等强度梁上加砝码使应变仪再次平衡。
5、 在天平上称出砝码重量,并计算等强度梁的实际应变值。
6、 计算电阻应变片的实际灵敏度。
M=PL d =M/wW=bh 2/6£= /E式中:M k 弯矩 L — P 力至应变片中心距离 d —弯曲应力b-等强度梁贴应变片处的宽度h -等强度梁贴应变片处的厚度& —实际应变值 W —抗弯截面模量 E —弹性模量E=2.1*106kgf/cm2五. 数据处理与分析U e 一 2v w = 0.5mv/u 名 U ° 一 256mv六. 实验结果1、 由实验结果可知,悬臂梁因受力而发生形变,并且悬臂的上边要比悬臂的下 边发生变形更为明显,因此在此试验中应变片选用正(手拉)应变片较好,试验效 果更为明显,相对地减少了误差。
2、 在试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会有跳动,这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选用一个较为 稳定的数或平均值。
提高灵敏度的方法 1. 提高桥压。
2. 提高应变片的阻值。
3. 改用双臂或全桥接法4U 0U eU 0 U e K4实验二测量等强度梁的固有频率和阻尼率一、实验目的(1)学会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率的测定方法(2)识别悬臂梁的二阶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3)了解并学习东方所振动与噪声测试仪的使用二、实验仪器等强度梁应变仪动态数据采集仪三、实验原理瞬态激励方法给被测系统提供的激励信号是一种瞬态信号,它属于一种宽频带激励,即一次同时给系统提供频带内各个频率成份的能量和使系统产生相应频带内的频率响应。
因此,它是一种快速测试方法。
同时由于测试设备简单,灵活性大,故常在生产现场使用。
目前常用的瞬态激励方法有快速正弦扫描、脉冲锤击和阶跃松弛激励等方法,本实验中采用脉冲锤击产生瞬态信号。
脉冲锤击激励是用脉冲锤对被测系统进行敲击,给系统施加一个脉冲力,使之发生振动。
由于锤击力脉冲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具有平坦的频谱曲线,所以它是一种宽频带的快速激励方法。
用脉冲锤敲击试件产生的近似于半正弦的脉冲信号有效频率取决于脉冲持续时间T,T越小则频率范围越大。
(1)固有频率,可根据分析仪直接读出固有频率的值。
(2)阻尼比的测定本实验根据自由衰减法测定阻尼比:即在结构被激起自由振动时,由于存在阻尼,其振幅呈指数衰减波形,可算出阻尼比,下面具体论述。
由振动力学知,二阶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T2、…’2=0,对应的微分方程为:m d X- c-dX■ kx =0,其中c = 2 n。
因为'- 2,当.很小时,可以认为dt2dt nd ^'n。
减幅系数 =丄=e'nTd,而△ A厶 ........ A L^±= j,A i + A+ A 十 A 七A HI则:亠n △二-n T d j A*又因为* 'n :「P,所以*机=,d T d=2二,所以:- = 2-',可推出阻尼比公式为:=—2n求解过程:(1)根据A~A7个点的幅值,可求出:=-INA^,根据公式可求出阻6 A72尼比―(2)根据7个点对应的时间T-~T T,可用法求出Td,再根据公式T d = .Tn,求出T N-T d1 - 32。
T d为有阻尼的信号周期,T n为无阻尼信号周期。
(3)从时域图中读出有阻尼固有频率.d,根据1匸2,求得无阻尼固有频率国n= j d四、实验方法实验原理图:(1)按要求,把各实验仪器连接好接入电脑中,然后在悬臂梁孔处小心放好加速度传感器。
(2)打开计算机,启动计算机上的“振动测试及频谱分析”(3)设置适当的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以及硬件增益。
(4)点击“采样”后开始敲击(5)敲击等强度梁。
使用小榔头敲击时注意在敲击后里、榔头要迅速离开梁!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干扰波形。
(6)数据分析,用东方所分析仪器进行数据分析,使用时域分析可以得到峰值点A~A,使用频域分析可以直接得到悬臂梁的固有频率 f固o五、数据处理与分析将得到的数据输入 Matlab中进行处理。
首先计算〜A和,然后计算阻尼比■,最后计算T N和*'d o六、实验结果(1)等强度梁的固有频率f固从幅值图中可知,等强度梁的固有频率 f固=14.89hz(图见最后一页,幅值-频率图)(2)阻尼比从幅频中可知幅值A i =81.03 A7 =46.881 A1$故S' =— ln 社).09,E =—坯).0146 A 2 兀实验三振动信号测量与频谱分析、实验目的1.在熟练掌握周期信号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频谱仪对信号的各组成谐波进行直观的、感性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对振动信号的测量及频谱分析,了解相关频谱特性和滤波的概念,由频谱图上特征频率寻找该机械设备的振源。
二、实验条件及使用仪器计算机及MATLAB^件;带US战口和FFT的4通道数据采集存储示波器TDS2024B 振动测试实验台;激振器;信号发生器,加速度、速度、位移传感器、功率放大器及直流电源等。
三、实验原理使用傅立叶变换,将采集到的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
对于二维信号,二维Fourier变换定义为:oO Q0F(u,v)二f (x, y)e_j2 (ux vy)dxdy逆变换:QO O0J JF(u,v)e j27T(ux4vy)dudvf(x, y)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为:N X N XF (m, n) 一' ' f (i, k)eN i =0 k=0逆变换:1 N 4 N 4 j 2:(m’* n^)f(i,k)二一二二F(m,n)e N NN m =0 n=0四、实验内容1将TDS2024B示波器与信号发生器连接,观察典型信号的频谱及合成信号的频谱包括: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等2、振动信号的测量与数据采集,包括加速度、速度、位移连接振动测试实验台与数字频谱仪,记录 4 个通道的数据并存盘,在频谱仪上先观察原始时域信号及其傅立叶变换3、振动信号分析,包括傅立叶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等将数据装载到计算机上,利用MATLA软件进一步分析振动信号的频率成分,计算各个信号的功率谱、被测机械结构的前三阶特征频率,并计算两个信号之间的相关函数及传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