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井安全知识正式版

合集下载

入井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范文

入井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范文

入井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范文井下工作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保障工作者的安全,入井前必须遵循一系列的须知和安全注意事项。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入井须知和安全注意事项。

一、入井须知1.熟悉井下环境:在入井前,必须事先对井下环境进行调查和熟悉。

了解井下的地质情况、通风情况、水位情况等,以便在工作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2.装备检查:入井前,必须仔细检查工作装备,确保其完好无损。

对于安全帽、防护鞋、安全带、安全绳等装备,必须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可靠性。

3.个人身体状况:入井前,必须确保自己身体状况良好,没有严重的疾病或身体损伤。

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人员,必须经过医生的审查和批准后方可入井。

4.入井人员登记:在入井前,必须进行入井人员的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入井时间等。

登记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管理和记录工作人员的情况,一旦发生意外情况,方便救援和处理。

5.紧急预案:在入井前,必须了解紧急预案。

掌握逃生路线、安全设施的位置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在入井时,必须明确自己的逃生方向,并与周围人员进行沟通和配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

二、安全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井下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不得擅自操作井下设备,不得违反工作规定,确保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注意通风安全:井下通风是保障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严格遵守通风规程。

检查通风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井下空气流通良好,避免中毒和窒息等意外事故发生。

3.防止坠落:在井下工作时,必须注意防止坠落。

使用安全带、安全绳等必要的安全装备,确保自己在工作时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工作位置上,避免发生坠落事故。

4.防止触电:井下设备中存在高压电线,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必须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

在工作时,禁止随意接触电线,避免触电伤害。

5.避免水灾:在井下工作时,必须注意避免水灾。

2024年工人入井安全知识(三篇)

2024年工人入井安全知识(三篇)

2024年工人入井安全知识作为一名从事煤矿工作的新工人,除了学习和熟悉煤矿安全生产,安全技术的基本知识外,还必须了解和掌握入井前必备的安全常识。

一、入井前的准备煤矿生产是地下作业,经常会遇到地质条件和生产环境的变化,会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也会遇到机电、运输及其他安全问题。

因此,对井下自然灾害客观规律的认识、预防和能动的改造,以致最终战胜自然灾害、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的主动权,这对于每一名矿工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入矿的井下作业职工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

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72小时。

考试合格后,必须在有经验的职工带领下工作满4个月,经再次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工作。

在培训期间,主要学习矿山三大法规、煤矿三大规程、煤矿安全技术知识及矿纪矿规等有关规章制度。

了解本矿的矿井概况以及矿井发生事故时的避灾路线,熟悉矿井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提高抗灾能力和自我保安意识。

工人在每天入井前,要开好班前会,认真听取区(队)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布置的任务以及所传达的各项安全措施和作业规程及操作规程。

入井前,要想一想自己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预防方法及采取的措施,检查一遍,劳保用品是否带齐,工作中该使用的大、小工具是否带全。

锋利的工具,应套上防护套或装入工具箱内,以防伤人或伤己。

入井时将灯牌交给灯房管理人员,领取自己专用的矿灯和自救器。

升井后及时交还,领回灯牌。

二、入井前的注意事项1、每个人在入井前,一定要睡足、吃饱、休息好。

要精神饱满、神志清醒,保持体能强健和精力充沛。

2、入井前不许喝酒。

3、严禁携带引火物品入井,如香烟、火柴、打火机等。

4、入井前要穿好工作服、胶靴,脖子上围条毛巾。

工作服和鞋袜要穿着整齐利索,袖口扎好,胶靴不能破漏。

如果工作地点有淋水或使用湿式钻眼和洒水防尘,还应穿好雨衣。

5、每一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和矿灯。

6、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入井验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

2024年工人入井安全知识(二)工人入井安全知识2024年的工人入井安全知识已经是一个广泛讨论的话题。

工人入井安全知识

工人入井安全知识

工人入井安全知识工人入井是一个危险性较高的作业行为,因此,了解并掌握一些入井安全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工人入井的相关安全知识,包括穿着安全装备、气体检测、通风换气、井口安全措施等方面。

一、穿着安全装备在进行井下作业之前,工人需要穿戴安全装备。

安全帽是最基本的装备之一,它可以保护头部免受坠落物和碰撞的伤害。

同时,工人还应该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静电鞋等,以防止眼睛、手部及脚部受到伤害。

此外,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佩戴耳塞、呼吸防护装置等。

二、气体检测在进行井下作业之前,工人需要进行气体检测。

井下环境通常存在着各种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这些气体对人体有严重危害,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在入井前,工人需要使用气体检测仪器对井下气体进行检测,确保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如果检测出有害气体浓度超出安全标准,工人绝对不能进入井下作业。

三、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保证井下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井下作业时,井下环境通常是封闭的,空气循环不畅。

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通风换气,有害气体会逐渐积聚而导致中毒。

因此,在进行井下作业之前,应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如果有通风设备,应及时启动并调整适当的通风量,以保证井下空气质量。

同时,如果发现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有效的通风换气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

四、井口安全措施井口安全措施是保证工人入井安全的重要手段。

首先,井口应有有效的护栏和安全通道,防止工人意外坠落。

其次,井口应设有安全标志和明确的警示标识,以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另外,需要确保井口周围没有杂物堆放,保持整洁,并设置专人负责巡视和维护井口环境的安全。

综上所述,工人入井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行为,因此,了解并掌握入井安全知识非常重要。

工人应穿戴安全装备,进行气体检测,保证通风换气,并采取井口安全措施,以确保他们的入井作业安全。

只有在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工人入井安全知识

工人入井安全知识

工人入井安全知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地下工程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工人入井作业的安全问题也成为重要的关注点。

下面是一些关于工人入井安全知识的介绍,希望能对相关人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准备工作:1. 工人在进入井下作业前,需要经过相关安全培训,了解井下操作规程和安全预防措施。

2. 穿戴适合的工作装备,包括安全鞋、安全帽、防护眼镜、口罩等。

3.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二、井下通风:1. 在进入井下作业前,需要进行通风处理,确保井下空气流通,并排除有毒气体。

2. 如发现井下有毒气体或空气质量不良的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如使用呼吸器等。

三、井下照明:1. 井下作业空间通常较为狭小,光线较暗,必须保证足够的照明。

2. 使用防爆电灯或LED手电筒等安全型照明工具,避免使用明火。

四、工作平台和扶梯:1. 在井下作业时,需要搭建坚固的工作平台,保证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井口附近需要设立扶梯或防滑阶梯,方便工人进出井下。

五、防止坍塌:1. 在井下作业时,需要对井壁进行支护,防止坍塌。

2. 可以使用支撑杆、钢板等进行支护,确保井下无坍塌危险。

六、安全绳索:1. 工人进入井下前,需要系好安全绳索,确保在井下时能够安全脱离。

2. 安全绳索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可靠性,工人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七、紧急救援:1. 每个工作队伍在井下作业前,应建立起相关的紧急救援预案,包括急救措施、电话联系等。

2. 工人在井下作业时,要保持和其他人员的有效沟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互相帮助和救援。

八、安全交底:1. 工人在井下作业前,应与井下监护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了解井下情况和存在的风险,确保能够有效地完成工作。

2. 工人应严格按照指令行动,不得擅自做出决策或违反安全规定。

九、定期检查和维护:1. 井下工作环境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设施的有效性。

2. 在井下作业结束后,要对工作场所进行清理和整理,保持井下环境的整洁和有序。

入井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模版

入井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模版

入井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模版一、入井前的准备1. 在进入井下之前,务必了解井下工作环境和相关安全规定。

2. 确保个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不患有严重疾病或其他身体不适症状。

3. 确保佩戴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二、入井安全须知1. 在进入井下之前,需向相关负责人报备并取得许可。

2. 严禁单独进入井下工作场所,应始终与其他工作人员保持联系。

3. 遵守现场指挥人员的指示,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区域,确保工作的协调有序进行。

4. 在井下工作时,必须保持警觉性,时刻注意周围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危险。

5. 严禁私自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或其他危险物品进入井下。

三、井下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相关作业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进行作业,不得盲目冒进,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 注意维护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3. 严禁在井下使用未经检验并获得许可的设备和工具,确保使用的工具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4. 在井下作业期间,积极参与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 对于发现的井下安全隐患,及时向负责人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四、井下紧急情况的处理1. 在发生井下事故、火灾、瓦斯超限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向负责人报告,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2. 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遵循逃生路线,迅速撤离现场,确保自身安全。

3. 在井下进行工作时,必须熟悉逃生出口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并随时保持畅通。

五、井下通风及瓦斯防治1. 井下工作时需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如有需要,应随时检查通风设备和通风效果。

2. 在井下工作过程中,如发现瓦斯超限,应立即停止作业,报告负责人,并采取相应的瓦斯防治措施。

六、井下交通安全1. 在井下移动时,要特别注意行车安全,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与其他车辆或物体碰撞。

2. 行车前应检查并确保车辆的行车状况良好,如操纵系统、制动系统、照明系统等正常运行。

入井安全须知

入井安全须知

入井安全须知一、入井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各项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入井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考试合格, 方可入井。

二、入井人员严格遵守入井检身制度、入井挂牌登记制度, 服从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调度指挥, 安全有序入井。

三、上级领导前来指导工作, 须入井时, 应由矿方指定人员陪同方可入井。

四、入井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及胶鞋, 戴好安全帽、手套、毛巾等劳动防护用品, 带好矿灯或手电照明, 方可入井工作或参观。

五、入井人员不得乘坐非乘人矿车入井。

六、在井巷行走时, 集中注意力, 严格认真执行“一停、二看、三通过”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安全规定。

密切注意架线、电缆, 以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同时注意来往车辆, 防止车辆碰撞伤人;上下梯子应握好扶手并检查梯子的牢固情况, 防止发生坠落事故;进入采场工作或参观时, 注意观察顶板、侧帮安全状况, 防止浮石伤人七、入井人员要保护好井下各种安全生产设施、装置、安全标志牌和测量标志。

严禁乱发信号, 乱摸、乱触、乱敲、乱拆风水管线及设备设施。

八、凡有下列情况者不准进入:1、凡未经安全教育, 不通晓安全制度, 且年龄不满18周岁者,不准进入;2.凡未按要求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准进入;3.凡未执行检身登记者, 不准进入;4、凡新招工人、外来参观学习、实习人员, 未经安全教育且无专人带领者, 不准进入;5.凡饮酒、精神失常、视觉不清、听觉不灵、高血压等疾病或其他生理缺陷而不宜下井者, 不准进入;6.悬挂有“禁止入内”、“正在放炮”等警示牌或废弃的巷道采场, 不准进入;7、不熟悉或通风不足的作业面, 不准进入;8、不得单独一人在井下放炮作业;偏僻地带和危险区不准单独一人进入。

2024年入井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三篇)

2024年入井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三篇)

2024年入井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第1条入井前不许饮酒,要睡眠充足,保持充沛的精力,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入井。

第2条入井前要穿戴好井下所用的劳保用品,如作业服、安全帽、口罩、照明用具、矿靴等,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

第3条凡新入矿人员,须事先进行身体检查,有下列病症者不准入井:精神病、高血压、严重心脏病、四肢五官残废者、深度近视、职业病者。

第4条严格按要求安全乘罐。

严禁超员乘罐笼,严禁在罐笼内嬉戏打闹,严禁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罐笼外,严禁将随身携带的工具等伸出罐笼,严禁乘坐装物料的罐笼,乘罐笼时严禁随意向井筒内乱扔东西。

第5条严格按规范乘坐井下人车。

1、严禁超员乘坐人车。

2、严禁乘坐人车不关门、不挂防护链。

3、严禁乘车不听指挥,抢上抢下4、严禁在两节车厢之间搭乘,严禁在机车头与司机挤坐在一起。

5、严禁在人车行进时扒上跳下。

6、严禁乘坐固定车厢式矿车、翻转车厢式矿车、底卸式矿车、平板车和材料车等人车以外的车辆。

7、严禁开车时不顾一切拣拾掉落在车外的东西。

8、严禁乘车时在车内站立、躺卧、睡觉。

9、严禁乘车时将身体或随身携带的工具等伸出车外。

第6条入井行走时,遇有机车驶过,应迅速躲到安全地点,等到机车过后,方能继续前进。

严禁在轨道中间行走第7条在兼作行人的斜巷内行走,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定。

第8条携带金属工具入井时,如钎子杆、撬棍、铁管等物,要注意机车架线和其他供电线路,以防触电。

第9条入井后非机电人员不准触动电气设备。

第10条禁止在电线或机车线上挂灯、衣服或其它物品。

第11条禁止进入已封闭的采空区,不熟悉的地方,或没有指派的工作地点。

第12条不准损坏各种安全设施。

第13条不准在井下大声喧哗和做异常声响。

第14条在井内行走时,要注意头上、脚下,正常情况下不得跑跳拥挤和打闹;第15条不准在井下明火取暖。

第16条为保持井内清洁,不准在井下随地大小便,要到指定地点。

第17条到各工作面去,必须注意爆破信号,不明情况,不得冒进。

入井安全常识

入井安全常识

1.乘坐罐笼的安全要求
罐笼是立井提升中运送人员上下 井和提升煤炭歼石、下放材料、设 备的专用设备,是保证煤矿安全生 产的关键设备。罐笼的运行有着严 格的安全规定,乘坐罐笼必须遵守 安全要求。
(1)人员上下井乘坐罐笼必须遵守乘坐规则,服从井口 管理人员指挥,按顺序上下,不可拥挤、打闹。
(2)罐笼的上下口都设有安全门,安全门打开,人员才 可进人。
(2)准备好所需的工具、材料和配件 。小型材料装人工具袋携带下井,长柄工具等
要携带好,以防伤人伤己。
4.“三禁止”
(1)严禁酒后入井。 (2)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用品。 (3)严禁穿化纤衣服。
5.“七必须”
(1)必须熟知入井须知。这是煤矿工人必须人人皆知的安 全知识,尤其新入井员工,更要学习掌握。 (2)必须严格服从检身检查。《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和出人井人员清点制度” 。 (3)必须持证上岗。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培训, 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4)必须佩戴自救器。职工随身携带自救器,发生灾变时 可及时佩戴自救器安全地撤离灾区,所以《 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7)不得手提灯线甩动灯头,以免损坏灯线、撞碎 灯头。不得将矿灯挂在电缆或电线上,以免引起 事故。
(8)矿灯必须装有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高瓦斯矿 应装有短路保护器。
(9)严禁用矿灯的电池代替发爆器进行爆破。 (10)升井后必须立即将矿灯交回灯房,以便及时
充电。如果需要连班时,必须换灯。 (11)如果在使用中矿灯发生故障,交灯时应向灯
(5)必须戴好安全帽。安全帽可保护头部安全,避免顶板 矸石的伤害及各种意外撞击。
(6)必须带好矿灯。矿灯是井下工人的眼睛,井下一片漆 黑,没有矿灯不能干活作业,更谈不上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入井安全知识正式版
入井安全知识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入井作业人员上班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答:上班前一定要休息好、吃好,做到心情愉快,精力旺盛。

上班前严禁喝酒,保持头脑清醒。

2.如何参加好班前活动?
答:(1)入井作业人员认真参加班前会,明确当班生产任务,及上一班没处理完的安全隐患,当班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
安全事项。

对当班工作意见不统一时,要相互磋商达成一致。

要想一想自己的作业场所还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哪些作业环节需要引起自己的注意。

(2)参加班前安全教育时,要注意听,认真记,多掌握和了解有关规定和要求。

(3)班前活动在讨论安全方面问题时,要把自己所掌握的经验及教训告诉大家,同时也要虚心地听取大家的建议,取长补短。

(4)班前如遇领导批评或同志间纠纷时,要正确对待,绝不能带着情绪去工
作。

3.入井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1)检查作业服,穿着要整齐,严禁穿化纤衣裤入井。

(2)检查烟火,通过自查、互查,绝对不能带烟火下井。

(3)检查个人防护、自救器、瓦斯检测仪及其它仪器。

(4)检查随身物品是否佩带牢固,以防乘罐笼和乘人车时坠落和滑下。

(5)检查矿灯是否完好,发现不完好矿灯要立即到灯房更接。

4.乘罐笼入井应遵守群些规定?
答:1)立井乘坐罐笼人井时,要听从把罐工的统一指挥,按顺序上罐笼,严禁拥挤抢上。

上罐笼一定要把携带工具、小型材料捆扎牢固,防止掉人井下。

2)在任何情况下,没有得到把罐工的允许,不准上下罐笼,尤其是在已经发出开车信号后和罐笼没有停稳前,不得争抢上罐笼。

3)进入罐笼后,人员要站立,不能坐着或蹲着,要手扶把手,当接近停靠点时,身体要轻微上提,屏住呼吸,停罐时起到缓冲作用。

4)乘罐笼时,严禁拥挤或打闹,更不要把身体各部位和所带工具材料露出罐笼外。

5)罐笼每次载人数是有规定的,如果已经满员,就要等下一罐,不要强行挤进去。

6)当罐笼内运送矿车、物料、设备
时,人员不准人内同搭一罐笼升人井。

5.入井、平巷乘车时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1)入井、平巷乘坐人车时,要按顺序上下车,不准拥挤,人车停稳前不准抢上
抢下。

2)在人车内不准打闹或嬉戏,身体要坐稳,精神要集中,要挂好车门的防护链。

3)车内按坐位定员,如车内已满员就不要强行挤入。

较长物品、材料设备、火药雷管严禁放入车内。

4)人车开动时,不要往外探头或将身体其它部位露出车外。

5)人车运行时,不准扒车或跳车,如安全帽或工具意外掉到车下,不准跳下拾捡,必须等车停下后再去寻找。

6)不允许蹬两车箱连接处或车头处。

6.在井下大巷行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一定要精神集中,多注意来往
车辆,要注意听声音,前后瞭望,随时防范突发情况。

行走时更不能互相打闹或讲闲话。

2)要走人行道一侧,不要在轨道中间行走。

当遇到来往车辆通过时,要等车辆过去后再行走,以防跌倒撞车。

3)严禁扒、跳运行中的车辆或在停放车辆内穿行和休息。

4)遇到交叉道口要先嘹望,再行走。

5)带较长工具或钎子杆等材料,要用手提着,不准用肩扛着,以防触到电机车
架线上而发生危险。

6)凡是挂有“只准行车不准行人”的巷道,不得通过。

7)当行走到巷道较窄地段有车辆通过时,要迅速躲到巷道较宽或躲避硐内,等车辆过去后再行走。

7.在井下的上下山巷道行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行人要走专用上下山道,因工作需要走绞车道时,必须听从把钩工和红绿警示灯的指挥,要严格执行“行车不行
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

如遇上绞车道正在拉放车,要先在躲避硐内等待,等车拉放完了再行走。

2)严禁扒蹬矿车。

3)要走巷道较宽一侧,行走时还要注意观察顶板和两帮是否有突出物或浮石,以防刮伤。

4)如果从巷道一帮到另一帮,这时绞车大绳正在运行,千万不能跨越,防止绞车大绳弹起崩伤。

5)走下山绞车道时,一定注意先把保
险闸关上后再往下行走。

进入车场前,确认无放车时再继续行走。

8.在胶带输送机道、刮板输送机道行走时应注意什么?
答:1)要在胶带输送机或刮板输送机人行道侧行走,行走时要注意刮板和胶带运行情况,防止胶带和刮板上面有木料、大块煤、岩等伤人。

2)严禁蹬刮板和乘坐胶带。

3)要跨越胶带必须走胶带索桥。

4)不要在溜煤眼的放煤口处停留。

9、为什么通过风门时要及时把风门关上?
答:如不关上风门,就会造成局部通风系统短路,部分工作面无风,很容易造成瓦斯积聚。

10.在进入工作面前应注意的事项和需要做哪些工作?
答:在进入工作面前,先由值班段长和代班班长及1~2名老工人,一起到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项目有:顶板
是否完好,有无浮石、伞檐、裂缝、顶板离层,检查工作面支护情况等;检查各种机电设备是否完好,小绞车固定是否牢固。

安全保护装置是否齐全灵敏可靠,信号是否好使,小绞车大绳有无超限磨损,风筒末端距工作面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综合防尘水管是否到工作面。

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都要立即进行处理、及时消除,然后方可开工生产。

11.开工前还应做哪些具体工作?
答:在开工前,首先检查工作面瓦斯。

然后,全体作业人员对各自位置的安全情况再进行一次检查,特别是临时支护
打设是否合格,试一下所使用的设备是否灵敏可靠,风、水、电供给是否正常,自己工作的位置是否还有安全隐患。

12.交接班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在下班之前,每个作业人员都要把自己的作业场所全面检查一遍,使用的工具和木料都要整齐地摆放到指定地点,没用完的火药、雷管要返回火药库,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尽量处理完,然后由值班段长同矿井安全检查员对本小班的安全质量进行评估,按照表格上规定项目进行打分,对没处理完的隐患要记录好。

13.交接班时应交接哪些内容?
答:井下所有人员都必须在工作地点交接班,认真地把本班的工作情况、安全情况、工程质量情况、隐患处理情况和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详细地告诉接班的人。

等把问题全部交待清楚之后,清点人数,集体离开作业场所升井。

如果不把情况交接清楚就走是不允许的,这样做是对工作不负责任,对安全不负责任。

14.平巷推车时应注意什么?
答:推车时,要时刻注意前方和左右两帮,不要挤碰伤手、头。

发现前方有人
或接近道岔、弯道、风门等处,都应大声喊叫发出警告。

如前边有障碍物时,应立即停车。

矿车推到指定位置时,应马上连接并及时用阻车器把车阻牢,以免跑车。

在坡度大于千分之五时,两车间距不得小于30m。

坡度大于千分之七时,严禁人力推车。

15.平巷人工放车时应注意什么?
答:人工放车时,要放单车而不能放串车,达到停放自如。

前后车间距不30小于m,放车时注意人距顶棚的距离,注意不要碰伤自己。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