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区县基本情况简介)

合集下载

阎良区简介

阎良区简介

西安市阎良区位于西安市东北部,距离市中心50公里。

全区航空工业高度发达,是集飞机设 计、制造、鉴定、试飞、教学、研究于一体的著名中国航空城。

总面积240平方千米/244.4 平方千米。

总人口27.8万人(2010年) 查看精彩图册中文名称: 外文名称: 别名: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下辖地区: 政府驻地: 电话区号: 邮政区码: 地理位置: 阎良区 Yanliang District 中国航空城 市辖区 西安市 武屯镇、关山镇 凤凰路街道 029 710089 西安市东北方 行政代码: 面积: 人口: 方言: 气候条件: 著名景点: 机场: 火车站: 车牌代码: 240平方千米 27.8万人(2010年) 关中方言 普通话 胶东方言 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航空产业基地;航空科技馆 中航工业试飞院· 西飞飞机场 阎良站 陕 A7 陕 AOA 陕 AOB 陕 AOC 陕 AOT 610114目录 区域概况 行政区划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名称来源 工农业 自然资源展开区域概况 行政区划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名称来源 工农业 自然资源展开 编辑本段 区域概况阎良区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安市阎良区延安街6号 邮编:710089 行政区划代码:610114 区号:029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历史区划宋、元时期据宋敏求《长安志》载,北宋时,栎阳县分四乡:五陵乡在县东,清川乡在县西北,永丰乡在县东北,宁远乡在县西南。

元代将栎阳县管辖之五陵、清 川、永丰、宁远四个乡随栎阳县并入临潼县。

宋、元时期,今阎良区辖地属永丰乡。

明时期 据清顺治《临潼县志》载:明代临潼原为四乡五十五里。

今阎良区辖地属 相恭里 黑市村、观底村、相恭村、万年村、张 廉留里 廉留村、姜王村、 阜广里 御宝屯、广阳屯、酒 义门里 古塔村、也无村 清时期 安 据清乾隆《临潼县 临潼县永丰乡和陂阳乡。

又据清康熙《临潼县志》载:明代乡下设里、里下辖村,其 中在今阎良区境内有10里29村: 乐村、 店屯、城屯 业里 安业屯 万代里 万钱屯 大东村、阎良村、田村 三田里 三田村、良村 张北里 康桥村、阿姑村任村里 康村、任村、孝村、罗村 东梁里 界方村、阳盛村、罗广村志》载,清代县下设4乡,乡下设里,里下设甲。

西安市阎良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概述及存在问题

西安市阎良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概述及存在问题
1 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的提出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阎良 区内地下水的供求矛盾日益显现 。地下水的大量无序 开采已引起全区范围地下水位整体下降 ,七 、八十年代 的农用井已大部分吊空 。地下水开发利用和无序性和 盲目性导致全区地下水资源家底不详 、水帐不 清。在 一些地方 ,污染水、苦咸水 、高氟水直接 威胁着农村人 畜饮水安全 ,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为了彻底摸 清家底 ,瞄准工作方向 ,理清工作思路 ,根据上级安排 , 我们于 2006 年初 ,着手筹划开展阎良区地下水资源调 查和评价工作 。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 , 逐步掌握全区 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及其时空分布规律 , 对现状用水 及其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 ,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通过 分析 、预测 ,对供需形势进行评价 ,进而 促进全区地下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
阎良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由阎良区水务局组织 实施 。该项工作从 2006 年 10 月开始 ,采用物探方法 对该区内地下水含水层埋深 、厚度等进行了为期 13 个 月的野外探测 ,共完成物探地质剖面 30 km ,精测剖面 15 km ,测探点 260 处及有关物理测量和水化学分析。 经收集资料、调查汇总 、分析计算 、编制图表 、编写报告 等阶段 ,现已基本完成 。现就这次地下 水资源评价工 作概述如下 :
2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主要成果
211 潜水水资源量勘测成果 根据野外物探电勘测成果和阎良区潜水含水层容
性、富水性及补给关系 ,按照水资源均衡计算法对阎良 区北部黄土台塬区 100 m 以内 ,平原区 60 m 以内的潜
水进行了综合分析计算和校核 ,得出阎良区在历年平 均降水年份条件下 ,区内潜水天然资源补给量为 4 803 万 m3 。在天 然补 给资源 量中 ,降 水入 渗补 给量为 2 6 74 万 m3 ,潜水侧向径流补给量为 1 368 万 m3 ,地表水 入渗量 (即地面灌溉入渗 )为 760 万 m3 ,分别占潜水天 然补给资源量的 55168%、28149% 和 15183%。大气 降水入渗仍是区内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其次是地下 侧向径流 和地表入 渗补给 。由此我们 可以清 楚地看 到 ,维持目前现状自然采补平衡的前提是 ,我区地下潜 水资源总量为 4 8 03 万 m3 。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引言: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是中国重要的航空工业集聚区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战略基地。

本文将对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进行介绍,包括其背景、特点、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等。

一、背景概述1.1 地理位置: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地处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紧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交通便利。

1.2 发展历程:该基地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航空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集聚区。

1.3 产业布局:基地目前聚集了航空工程技术、航空制造、航空装备维修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和机构,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二、特点与优势2.1 人才优势:基地得益于当地丰厚的航空工业人才储备,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保证了航空高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

2.2 技术优势:基地聚集了国内外领先的航空技术研发机构和企业,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设施和研发能力,为航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3 市场优势:基地靠近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具有便捷的国内外航空物流通道,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合作机会。

三、发展情况分析3.1 产业发展:基地目前已形成了集航空工程技术、航空制造、航空装备维修等多个领域于一体的产业布局,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和突破。

3.2 企业创新:在基地的支持下,许多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了航空高技术产业的不断进步和升级。

3.3 国际交流:基地与国际航空工业企业和研究机构保持紧密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航空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四、未来发展趋势展望4.1 制定发展规划:基地将进一步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强航空高技术产业的战略布局,引进更多的优秀企业和项目。

4.2 推动技术创新:基地将积极推动航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3 加强国际合作:基地将进一步扩大与国际航空工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更深入的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西安市九区四县概况介绍

西安市九区四县概况介绍

西安市九区四‎县概况碑林区,西安市中心城‎区之一,辖区面积二十‎二平方公里,八个街道办事‎处,一百多个社区‎,常住人口八十‎三万。

因区内驰名中‎外的“碑林”而得名。

碑林区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有被称为“金石宝库”的西安碑林博‎物馆,有挺拔秀丽的‎唐小雁塔和西‎安最大的道观‎八仙庵,有雄伟壮观的‎明城墙和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的关中书‎院,有独具风格的‎书院门文化散‎步道、德福巷、宝庆寺塔、卧龙寺等旅游‎景点。

在这里,书院、寺院、城墙、街坊、牌楼以及仿古‎建筑各具风格‎;儒教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金石文化相互‎辉映,为西北地区最‎具有旅游发展‎潜力的城区。

碑林区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为根基,成为西安最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区域内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十七所大专‎院校,中科院光机研‎究所、西安热工研究‎院等一百一十‎多家科研单位‎,拥有八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三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区拥有各类‎专业科技人才‎八万五千余人‎,是名副其实的‎科技、教育和文化大‎区。

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一碑林科技‎工业园区,更以其雄厚的‎科技实力、高效的管理服‎务、优惠的投资政‎策、现代化的科研‎、生产、生活设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商在这里生产‎经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悠久的历史,中心的地理位‎置,使碑林区不但‎成为西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成为西安‎商业最繁华的‎地方。

区域内有金融‎机构一百一十‎多家;有大、中型购物中心‎、连锁服务机构‎五十多家;有专业、批发市场五十‎多个,形成了以纺织‎品、副食品、工艺品、服装、IT产业等为‎主的大型专业‎市场群,在西北五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有西安最繁华‎的商业街——东大街、南大街,云集着开元、唐城、百盛和长发祥‎等一大批豪华‎气派的商业大‎厦和名店、老店,给大街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让人留连忘返‎、乐此不疲;各具特色的步‎行街、商业街,人们在欣赏琳‎琅满目商品的‎同时,更能体会到现‎代都市的魅力‎。

随车解说词20210515

随车解说词20210515

随车解说词20210515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您来到中国航空城――阎良。

我是1号车的讲解员XXX,今天上午,将由我带领大家视察我区的康桥初中、新兴中心小学和阎良区第一小学。

这三所学校中,康桥初中、新兴中心小学为农村学校,阎良区第一小学为城区学校。

现在距视察的第一所学校还有大约15分钟的车程,利用这段时间,我向各位领导简要介绍一下我区区情和教育概况。

阎良区位于西安市东北部,距离市中心60公里,总面积244.4平方公里,辖2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6万,其中,城区人口10万,农村人口16万。

于1966年8月1日建区。

(只备提问:2021年,财政收入4个亿。

)阎良是一座历史名城。

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阎良荆山塬铸鼎以安天下。

这里曾是先秦之都,秦孝公曾在此重用商鞅变法图强,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因而阎良也被誉为“中国最早的法治之乡”。

阎良是一座航空新城。

区内有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西飞(集团)公司、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航空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100多家,是亚洲地区最大的集飞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试飞鉴定、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1阎良是一座宜居之城。

阎良交通便利,购物方便,有西飞宾馆、润天酒店等涉外宾馆。

阎良绿化好,市民素质高,“包容大气、精致和谐、航空兴业、志在超越”是阎良城市精神。

阎良是一座航空城,同时又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占了多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区委、区政府科学定位,统筹城乡发展,优先发展教育,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借此机会,我把我区近几年教育发展概况向各位领导做以简要介绍。

一、阎良教育概况全区现有中小学校57 所,在校学生3.2万余人,教职工 2500多人;幼儿园27所,幼儿人数5700人。

我区1994年通过陕西省“两基”验收; 1998年实现农村小学校舍楼房化; 2001年成为全国第二批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2021年4月,被省政府授予“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区”,还顺利承办了全国督导责任区经验交流暨阎良现场会。

西安市区县对比2011-2014

西安市区县对比2011-2014

西安市区县经济发展对比(2012-2013)
2012
2013
GDP
人均GDP
单位土地GDP GDP
人均GDP
(亿元) (元/人)) (万元/KM2) (亿元)
(元/人)
4369.37 54851.88 4322.69 4884.133 56870.94
430.22 84985.14 143406.67
16.8
6
103.68
17.0
5
99.68
20.9
2
17.08
14.7
8
7.28
21.0
1
35.71
7.3
13
202.41
20.8
3
服务业增
2013 绝对额(亿
元) 2548.71 281.59 419.05 302.01 93.26 281.32 581.61 52.00 67.34 166.35 39.97 35.20 45.71 26.64
增长(%)
17.2 13.6 30.0 13.2 25.3 14.0 18.9 16.9 18.4 15.1 7.3 13.8 11.3 22.3
绝对额(亿 元)
1993.91 226.9 326.29 237.7 72.13 216.36 458.66 42.37 54.45 135.89 31.99 28.44 37.05 20.38
17.1
608.8
4.3
413.7
31.0
915.5
26.6
969.7
-5.8
261.2
29.9
231.6
17.6
678.2
25.2
164.3

关山概况

关山概况

一、地理位置和政区建制关山镇位于西安市阎良区东部15公里处,东北与蒲城县的原任乡和富平县张桥镇交界,东与渭南市官底乡相接,南与临潼区相桥镇毗邻,素有“鸡鸣一声听四县”之称,境内包柳铁路纵贯南北,关咸公路横贯东西,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和发展潜力,以“渭北金三角”美称闻名遐迩。

总面积85.1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18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8万人。

小城镇镇区规划面积4.9平方公里,已建成1.9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87万人。

二、历史沿革据《西安府志》载:关山镇,于蒲、临、富、渭交界,旧名上寨。

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于明万历初设镇筑城,有“三街十巷”之说。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临潼县志记载“关山镇在该县北九十里,为了便于管理,增设抚民厅”;民国初年在设立县佐时,还设有警察局,1931年撤销,后改为关山镇。

当时临潼县分为四乡五区,关山为第五管区,辖关、康、武、阎四镇。

1949年关山解放,建立关山区人民政府,辖6乡65个村。

解放后1958年成立了人民公社,1978年又改为关山乡,1987年8月关山乡划归西安市阎良区管辖,1996年4月撤乡建镇,2002年2月原康桥镇撤销,并入关山镇。

三、自然条件关山镇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有荆原(亦称荆山)由西向东延伸,至关山镇区截止,实为渭河冲积阶地。

镇区地势北高南低,西北高、东南低,海拔350-400米。

以荆塬为分界线,分为塬上、塬下、塬西三个自然区,塬上、塬下村庄分布各半,塬上有8个自然村,塬下有7个自然村,塬东有12个自然村。

关山镇位于荆山之上,又处于四县交界,旧称边缘为关,故称关山。

塬上地下水埋深约30米,塬下地下水埋深约25米。

关山镇属温暖带大陆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C;一月最冷平均气温一13°C,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7°C;极端最高气温41°C,极端最低气温一17°C,年平均降水557.3毫米,最多降水集中在九月,平均119.4毫米,最少降水在12月,平均6.2毫米,无霜期215天。

陕西西安阎良地名的来历传说

陕西西安阎良地名的来历传说

陕西西安阎良地名的来历传说“阎良”地名来历说法不一,写法也有差异,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临潼县志》中写作“阎梁”,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临潼县志》中写作“颜良”,后又写作现在沿用的“阎良”,其地名演变的渊源,使“阎良”地名的来历有了多种传说。

传说一:“阎良”地名因“颜良文丑”墓而得名。

相传在民国时期,阎良城区东三里处,东广合村南有两个大冢,区境内传为三国时期大将颜良、文丑之墓,“颜良”因此而得名,而且,在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知县史传远编纂的《临潼县志》的“临潼县疆域图中,也标注着“颜良镇”字样。

但遍查古籍文志,均无“阎良”因“颜良、文丑”墓而得名的记载,查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临潼县志》和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陕西通志》均记载“阎梁”,与颜良其人也无关系,因此,“阎良”地名因“颜良文丑”墓而得名只是一个传说。

传说二:“阎良”地名因“闾阎良善”一词而得名。

相传在秦孝公年间,秦孝公召见卫鞅,并认真倾听了卫鞅的《治秦九论》,“其一《田论》,其二《赋税论》,其三《农爵论》,其四《军功论》,其五《郡县论》,其六《连坐论》,其七《度量衡论》,其八《官制论》,其九《齐俗论》,此九论为《治秦九论》之大纲,若变法开始,还尚须逐一制定法令细化,使之落于实处,如若变法功成,大秦将如这初升的太阳,国富民强。

栎阳古邑,闾阎良善。

”在此之后,秦孝公嬴渠梁决议任用卫鞅在古栎阳城(今阎良区武屯镇)开始推行变法……中国历史上便诞生了著名的《治秦九论》---商鞅变法,自此秦国开始走上民富国强的道路,最终为秦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闾阎良善”一词掐头去尾,从此,衍生出了“阎良”——这个今天颇有些影响的名字。

但是,“闾阎良善”一词至今没有碑文、史料记载来佐证,“阎良”地名因此得名也只是一个民间传说而已。

传说三:“阎良”地名因“阎梁”姓氏及“梁”这一地形而得名。

在康熙《临潼县志》、光绪《临潼县续志》中均有阎良与闫良同用的现象,其他文献中也发现了阎梁写作闫梁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阎良区情况介绍一、基本概况阎良区位于西安市东北部,据西安38公里,是连接关中城市群、聚集和输送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资源要素的重要纽带。

辖5个街道办事处、2个建制镇,总人口28万,城区常住人口12万,总面积244.4平方公里。

区内有中航工业西飞公司、一飞院、试飞院、飞机强度研究所等航空企事业单位,聚集了陕西三分之一以上的航空资源,承担着国家大运飞机研发整装和大型客机60%的生产制造任务。

2005年3月,首个国家级航空基地在我区启动建设。

阎良已成为中国唯一、亚洲最大的集飞机研究设计、生产制造、试飞鉴定、教育培训、旅游体验和交流会展六位一体的航空产业基地。

相继被确定为国家发展改革试点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和渭北工业区航空工业组团。

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49亿元,同比增长12.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09亿元,增长2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4.52亿元,增长2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8亿元,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1340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26元,分别增长17.3%和15.6%。

二、四大优势(一)资源优势生态环境良好。

西韩、咸铜、西延等铁路线交汇,京昆高速连通南北,关中环线等公路通达八方,西阎二级公路正在建设,关中城际铁路、阎良至机场直达高速即将实施,热电冷联产、天然气复线、李家河供水、人人乐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荆山景区、阎良公园、航空馆等设施相继建成,投资50亿元的航空大世界项目正在建设。

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68%,绿地率达到54%,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区、省级文明城区。

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公交、户户通自来水,城镇化率65.8%。

现代设施农业加快发展,建成国家级早春厚皮甜瓜生产基地、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工厂化育苗中心以及一批万亩、千亩、百亩瓜菜示范园,“馥康”牌甜瓜被评为全国十佳优质农产品品牌。

农产品资源丰富。

阎良是著名的瓜菜之乡,建成了中国最大的早春优质甜瓜生产基地、陕西省第二大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西安市首个十万亩设施农业板块基地。

阎良相枣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中华名果”称号,道萌生红提、御宝洋奶粉获第十九节杨凌农高会“后稷奖”,“馥康”牌甜瓜荣获国家级绿色食品证书,走出国门,远销俄罗斯和东盟各国,“绿阎”牌蔬菜闻名遐迩,畅销大江南北。

(二)交通优势阎良交通体系发达,京昆高速、关中环线及太西、咸铜等多条公路铁路穿境而过,西阎二级公路已建成通车。

随着西阎城际铁路、西安城市地铁、阎良至机场高速等重大项目纳入省市规划,实施后可实现20分钟到达西安主城区和邻近市县、30分钟通达渭北城市群。

(三)政策优势国家层面关注:从国家层面来看,出台和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文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十大行业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都明确了航空产业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一系列支持航空产业发展的政策。

省级重点扶持:从省市支持层面看,省上制定的《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均把阎良确定为发展重点,在关中城际铁路规划中,优先建设西安至阎良段。

西安市把阎良定位为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渭北工业产业聚集重要版块,赋予阎良疏解主城区人口,承接主城区产业转移,推动西安经济向渭北辐射的历史使命。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工业发展、支持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措施。

(四)人文优势阎良历史悠久。

阎良是我国历史名城—古栎阳城所在地。

传说中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荆山铸鼎以安天下,历史上秦孝公在此任用商鞅推行变法。

这里是独具特色的中国航空城,是亚洲最大、我国惟一的集飞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试飞鉴定、科研教学为一体的航空工业基地,区内有西飞公司、中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等大型航空企事业单位,“飞豹”、“新舟60”、ARJ21等30多种军民用飞机从这里飞上蓝天,大飞机项目在这里研制生产,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在这里建设并发展壮大。

阎良人文荟萃。

轩辕黄帝铸鼎於荆山之阳,秦汉先后在古栎阳建都,名垂青史的商鞅变法发生在这里,阎良在中华民族的伟大进程中写下了绚丽的篇章。

阎良钟灵毓秀,贤达辈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乏风流人物。

阎良是陕西省18个田野文物保护区县之一,境内文物遗存十分丰富。

三、产业发展(一)工业蓬勃发展我区以飞机整机制造为带动,通用飞机、航空配套、机械加工、电子设备等先进制造业链条不断完善;以设施现代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航空旅游、仓储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突破。

站在新历史起点上,我区紧抓渭北工业区建设机遇,依托中航工业集团,大气魄、高标准抓好中航产业园建设,努力形成以国家航空高科技产业和中航产业园为核心,新型工业园及其拓展区、环保产业园、关山农副产品加工园优势互补,协力并进的“一基地四园区”工业承载平台,加快航空高科技装备制造、航空配套、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环保设备制造和农副加工6大主导产业,到2016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

(二)农业特色精致近年来,我区坚持一产提质,建成2个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2个工厂化育苗中心、72个标准化种养示范园,以日光温室、钢架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2万亩,亩均增效1200元。

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8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34个,被命名为国家级甜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

我区农业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建设“双万亩优质菜篮子生产基地”为抓手,高起点定位、快节奏推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为了进一步扩大阎良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区委、区政府积极作为,连续多年组织产销对接会、外出推介会等活动,以政府的公信力搭建营销平台,实现农产品销售农超对接、农市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影响力,阎良甜瓜已享誉全国20多个省市及俄罗斯、东盟等地。

积极实施“进央视、上大报、登大刊”活动,依托主流媒体集中宣传阎良设施瓜菜,“阎良甜瓜”、“阎良蔬菜”享誉全国。

(三)服务业润天路、大良路、胜利街等8条商业街区特色进一步彰显,润天酒店扩建、中飞国际格兰云天酒店即将运营,投资4亿元的人人乐物流配送中心一期建成。

与中航集团合作建设的航空大世界项目启动实施。

该项目占地4200亩,投资100亿元,将填补国内航空文化旅游市场空白,成为世界级航空博物馆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旅游目的地。

成功举办了首届航空城旅游节,举办阎良、富平、三原“关中北环线旅游圈”签约仪式暨旅游推介会,设立阎良区旅游咨询站。

四、城市建设社保引领城市建设。

我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对新农保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统筹整合,推行了城乡一体化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为百余名国有困难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职工进行了养老保险补缴补建手续,将全区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为进一步加大对特困户、分散供养五保户等无经济来源的贫困群众、因病(残)致贫群众的危房改造的扶持力度,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我区分门别类进行补助,对各级危房按照建设成本分别制定合理的补助标准,并将此项惠农政策作细作实,努力让群众满意。

同时,我区依据国家及省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相关要求,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完善、标准适度、功能齐全、经济适用、便利节能的原则,创新理念,精心设计,着力打造一批品位高雅、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居住社区。

基础配套日益完善。

按照完善路网、提高通行能力、改善群众出行条件的总体思路,重点实施了人民路东延、迎宾大道、航空城大道、前进路西延、润天大道改造、阎关路西延、公园街改造、延凤路改造等一大批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扩展城市空间的项目,解决部分路段“瓶颈”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城区群众的交通和环境状况,全面提高了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按照提升城市特色品位、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的总体目标,实施了迎宾大道、人民路东延、阎关路西延等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完成凤凰广场、千禧广场改扩建,建成了阎良公园和蓝天广场,完成了城区主要路段拆墙透绿,城市绿地率达到58%,人均公用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实施了人民路、公园街、延凤路等道路弱电线路落地,完成延安街、文化东路等路段路灯改造升级,城市亮灯率达98%;率先在全市建成省级园林城区,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人民路、迎宾路十里长街四方通达,城市形态日臻完善,初步形成了东部航空科研区、南部航空工业区、西部商贸物流区、北部休闲居住区和中部生活商务区五大发展区。

“晴天不怕阳光晒、雨天行路淋不着”就是对阎良绿色的真实写照,城市绿地率达到58%。

一个综合承载力强,环境优美的航空新城展现在人们面前。

五、社会事业教育资源丰富。

近年来,我区坚持“抓教育就是抓发展环境”的理念,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构建与航空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地推进全区教育的均衡发展,走出一条鲜明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先后被评为陕西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区、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区,陕西省教育强区,全国校车运营管理试点区。

今年,我区又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区,成功申报全国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区,并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

医疗水平显著提高。

我区始终以有效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为核心,以让区域居民公平、均等享受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为目标,坚持遵循百姓全面受益的原则,科学谋划,创新实践,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城乡医疗卫生管理编制人员、运营管理、医疗卫生服务“三个一体化”的阎良新模式,先住院后结算,住院总额预付,区域医药卫生信息化等一批便民、惠民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模式,为广大群众带来了方便、优质、满意的民生医疗服务。

文化建设卓有成效。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区分别组织开展了航空城文化艺术节、旅游节和全民读书月活动,建成了区文体中心,成立了航空城书画院,扎实推进“文明市民教育、文明出行提示、文明交通规范、文明礼仪推广、文明窗口满意、文明志愿服务、文明城市扮靓、文明单位创建、文明环境整治、文明指数监测”十大文明行动,通过开展航空城市民学礼仪、“巩固创卫成果,净化优化城市环境”、“文明班车”、“五星级出租车”评选争创等载体活动,市民群众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建立健全文明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流程及群众利益协调机制,丰富创建内容、创新创建形式,以文明公约为依据,积极查找社区存在问题,认真听取群众心声反映,主动评议和化解居民随意占用公共空间、不文明养狗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30余起,有效保障了航空城的和谐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