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深圳市南山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上学期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科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8分,每小题3分)⒈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全的一项是()A.发酵.孝.悌不肖.校.对B.静谧.秘密.寻觅.分泌.C.嫌疑..赚.钱谦.虚歉.意D.兑.现蜕.变褪.色脱.身2.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诅咒忌恨安之若素砥砺B. 坚韧寥廓背景离乡赎罪C. 尝试敷衍民不聊生班斓D. 身驱跋涉死有余辜饿殍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夺取一百一十米栏金牌,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
②在2008年的中国平板电视论坛上,彩电巨头们对未来中国彩电市场作了大胆的。
③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检察机关的监督,从制度上检察权的正确行使。
④他从小就有远大的,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
A.轰动预测保障报复B.震动推测保证抱负C.轰动预测保障抱负D.震动推测保证报复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网络语言出现在学生作文中的现象,许多人士担心网络语言会取代传统汉语,而有人认为这种担心是杞人忧天....。
B.《水浒》中的林冲的人生之所以充满苦难,是因为他自己逆来顺受....的性格造成的。
C.中国人历来就有安土重迁....的观念,但有的人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家乡重新安家创业。
D.老王花重金买来的一件古董,原来是不名一文....的赝品,这让他懊恼不已。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针对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扬的态势,在有关部门的调控下,使我国燃油价格也有了小幅度提高。
B.能否提高语文阅读水平,阅读量的大小和掌握正确的方法是关键。
C.感受生活落实到写作上,最重要的是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因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D.班会课上完后,老师的亲切话语和笑容久久回荡在我们的耳畔,使人难以忘怀。
2021-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V)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网红”,原本是“网络红人”的意思。
然而在当下,“网红”一词逐渐特指那些依靠秀脸蛋、秀身材、秀美食、秀财富而走红的青年女性。
每当媒体提及“网红”,几乎都对其加以挞伐,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更是一碰到“网红”就蹙眉,唯恐避之不及。
“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与“网红”总是如影随形。
对这些“网红”的鄙夷和批判,也成为一种主流舆论。
“网红”们走红的方式的确肤浅,粉丝对“网红”的追捧,也确实物质了些,庸俗了些。
然而,“网红”们为何能以如此肤浅的方式走红?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又为何毫无保留地把热情和时间,献给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红”?对于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鲜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这是不应该的。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试着去理解“网红”现象,年轻人追捧“网红”的真正原因并不难找。
“网红”之所以能够依靠发自拍、发美食赢得追捧,不就是因为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需要依靠这些东西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吗?对于大多已经在社会上立足的成年人,和少数有幸享受较好教育环境的年轻人而言,这种充实精神生活的方式或许过于廉价,过于媚俗了。
但对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而言,“网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正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向往。
对他们来说,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多数青年都没有机会接受精英式教育,叫他们欣赏曲高和寡的高雅文化,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经济上的压力则让他们难以负担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进一步挤压着他们的精神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或许只能在网络上用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我也是年轻人,我幼时的玩伴中,有不少人也是这些“网红”的粉丝。
他们可能甫一成年,就挑起了生活的担子。
我深知和他们相比,自己是幸运的,有幸生在小康之家,接受高等教育,因此绝不会对他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而我们的社会也应该有更强的同理心,去理解“网红”现象背后的社会现实。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6)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一、(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袅娜.(nuó) 畸.形(qī) 脉.脉含情(mài)B.吞噬.(shì)凋.谢(diāo) 未雨绸缪.(móu)C.数.落(shǚ) 惬.意(qiè)不屑.一顾(xiāo)D.嗔.怒(zhēn) 蜷.缩(quán)刚愎.自用(f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消受斑驳悠远以逸待劳B.颓费萧索喇叭梳梳落落C.泓扬骄弱点缀愰然大悟D.凝滑黯淡沾污慢不经心3.在下列句子中分别选出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3分)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
⑵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
A.⑴泻浮⑵甚至浅尝辄止B.⑴淌升⑵甚至蜻蜓点水C.⑴泻升⑵比如蜻蜓点水D.⑴照浮⑵比如浅尝辄止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按照内容可以分为风(宫廷乐歌)、雅(祭祀乐歌)、颂(民间歌谣)。
C.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三闾大夫。
D.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
“涉江采芙蓉”就出自其中。
5.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任选8格填空)(8分)(1)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2)亦亦余心之所善兮,。
(3)周公吐哺,。
(4)羁鸟恋旧林,。
(5)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余音袅袅,。
(6)夫夷以近,;险以远,。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命题:高一语文命题中心组(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5分)(一)连续性文本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竹枝词里的大明湖肖复兴①一直以为,北方城市里,济南是很特别的。
特别之处在于,它比一般的北方城市多了一份江南的妩媚和湿润。
细想一下,是因为它多水的缘故,而且,这水集中在古历下城内,就更是一般北方城市难有的了。
大明湖和七十二泉,便成为济南的象征和代言,徒让北方的城市羡慕了。
天津有水,海河穿城而过,却没有大明湖那样漂亮而轩豁的湖;北京倒是有湖,昆明湖,名气也不小,却是远在城之外了。
更何况,大明湖是由七十二泉的泉水汇聚而成,就比人工挖掘的昆明湖,更多了一份浑然天成的自然和清冽。
②所以,老舍先生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说过济南是“北方唯一的水城”。
他进一步解释:“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难找的东西呀,水,可太难找了。
济南城内据说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还得有个湖不可……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
”然后,他感慨道:“济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这样多呀!”这样多的水,就在大明湖。
③记得第一次到济南,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下了火车,先奔大明湖,为的就是看北方城市里难有的这样多的水。
因是在城内,很快就到了。
那时候的大明湖,没有如今这样多的建筑,沿堤也少有围栏,四周也少有高层楼房的遮挡,充满城市中难得的野趣,水天一色,让湖水显得更加开阔。
或许更像古历下城的大明湖吧,或者更像刘鹗的《老残游记》和老舍小说《大明湖》里的大明湖吧?山水风景和音乐一样,即便历过经年岁月的磨洗,依然会面貌依旧,风情依旧,清风徐来,飘荡着昔日一样美妙的旋律。
④后来读《中华竹枝词全编》,发现其中“山东卷”里的竹枝词大多是写济南,写济南的又大多是写大明湖。
可见大明湖不凡的地位,民间流传下来的竹枝词,让大明湖不仅有音乐的旋律,更多了诗的韵律,有了和时间一样绵长的味道。
⑤未到济南前,便早听说济南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一说。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讲究“兴寄”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原是诗歌创作的要求,但“兴寄”的深浅有无,古人不仅常用于诗歌评论,且注重“兴寄”的诗,作者往往有意让它的意味“使人思而得之”,或“以俟人之自得”,而不正言直述。
所谓“兴”,原是赋比兴的“兴”。
“兴”的写法就是“托事于物”,或“托物兴词”。
寄托于某种事物以表达感情的“兴”,也就是“兴寄”。
“兴”字的含意是“起”,诗人所兴起的是情,所以,《文心雕龙·比兴篇》说:“兴者,起也。
起情,故兴体以立。
”只是这种情是诗人触发外物而兴起,又寄托于物而表达出来的。
由此可见,古典诗歌的所谓“兴寄”,主要就是通过具体事物的描写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唐代,“兴寄”逐渐形成和“彩丽竞繁”“其体华艳”相对的概念,用以指诗歌应具有充实而有意义的思想内容的要求。
如白居易《与元九书》所论:“诗之豪者,世称李、杜。
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过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杜诗最多……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
”从白居易在同文中称自己有关“美刺兴比”的诗为“新乐府”,元稹在《进诗状》中称自己的乐府诗“稍存寄兴”,可知“比兴”和“兴寄”的要求是相近的。
这种“比兴”或“兴寄”,就是要求诗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了。
用这样的要求来衡量齐梁时期的诗作,自然是“兴寄都绝”。
唐宋以后,诗词的“兴寄”受到诗人们更大的重视。
明人胡应麟、许学夷等多次用“兴寄”的深浅来评论诗歌优劣,到了清代,甚至认为“文无比兴,非诗之体也”(冯班《钝吟杂录》);“伊古词章,不外比兴”(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自序》)。
没有比兴就不成其为诗,以至一切文学作品,无不是用比兴写成的,这就把比兴的地位提得更高了。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高一上学期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家池的修禊俗修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中说:“禊者,洁也。
谨按《周礼》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
”但从《诗经·溱洧》来看,修禊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带有节日性的活动。
三月桃花盛开,百花馥郁,河水荡漾,水盈碧泛,阳光明媚的时候,郑国的青年男女到溱洧两水上沐浴,以洁身除秽邪之气,临别互赠花草。
《韩诗》载:“郑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续魄。
秉兰草,拂不祥。
”这应该就是修禊的前身。
但是到了两汉,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减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处喝酒吟诗成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官民同乐的高雅有趣的节日活动。
到了宋代,其内容已经是根据喜好随意增减了。
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歌咏。
一般民众则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会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共41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举行的。
贤士名流分列两岸,参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赋诗,纵酒狂欢。
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但影响巨大波及全国的修禊活动是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皆为名士,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举。
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随水流羽杯,举觞吃酒,吟诗作词。
襄阳也是一个有修禊传统的地方,而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点。
《湖广通志·襄阳府》载:“县东十里,有白马泉,晋凿齿居焉,因名家池。
”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襄阳府》载:“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饮于此。
”六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滨,为流杯曲水之饮,取黍曲菜汁和蜜为饵,以厌时气。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一、混合默写1.在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_____,_____。
(《诗经·邶风·静女》)(2)《荀子·劝学》里的“_____,_____”这两句中,作者将“思”与“学”进行对比,强调了“学”的重要性。
(3)_____,_____?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师说》)(4)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
”二、选择题2.许多成语源自《论语》,给人以丰富的教益。
下列对相关成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鼓励大家追求无拘无束、无欲无求的生活。
B.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单一的用途。
启示我们不囿于一技之长,应求“道”。
C.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周而不比:团结而不勾结。
使人认识到要以公正之心待人,不怀成见及私心,不徇私护短。
D.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见义勇为:见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奋勇地去做。
启发我们要勇担道义和职责,成为仁义之人。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张荣在《故宫经典》里说:“文房清供是中国传统文房辅助用具的一种雅称,也称文房杂器,又因多由精美的工艺造型和极具观赏性的器物组成而被称为文玩。
”他直接将“文玩”界定为“美”的“文房”“器物”。
传统意义上的“文玩”当是狭义的“文玩”,今天的“文玩”则是就广义来说的,今之“文玩”已成为“为生活增添赏玩之趣的物件”。
②刘岳曾言,“从字面来看,‘文玩’二字中‘文’者大约可拆分出三层意思:第一层指活动主体为文人士大夫;第二层指活动场所为文房;第三层指对象需文雅,涉及审美价值的判断。
而‘玩’字既可作名词指玩物,也有动词玩赏、玩味之意。
故而‘文玩’不同于声色犬马的物质享受和低层次娱乐,而是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性情的艺术欣赏对象。
”他比较精准地揭示并阐发了“文玩”的审美本质。
③步入新时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玩”发展环境发生巨变,公众对“文玩”的兴趣日渐浓厚,需求日益增长,“文玩”已逐步深入大众生活,“文玩”把玩主体发生更迭,由传统文人拓展为广大民众;“文玩”的品类、形态及其收藏、交易也均在发生深刻变迁,实用价值也逐渐被文化和把玩价值取代,“文玩”也随之实现了对自身“物”的属性的超越而演化为注入了新时代意蕴的文化符号,但是,它的审美本质却从未改变。
④“文玩”之要即对雅致器物的赏玩。
任何一件“文玩”都应是一件完整的传统工艺作品,必须同时兼具内容、形式、技艺、材料“四美”,并在此基础上完美承载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哲学美学思想。
“文玩”代表着玩家、藏家乃至社会、时代的审美意识,是尊崇传统、崇尚自然、礼敬人文的态度,是内省自觉、归属认同、渴求创新的符号,是悦心娱人、感染世人、引领时尚的欣赏。
⑤“文玩”之“文”,蕴涵着崇文尚雅的核心意识。
无论是古时狭义的文房清供,还是今日为生活增添赏玩之趣的物件,都被赋予了诸如健康、平安、吉祥等丰富的精神追求,均饱含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巧雅致的内在意蕴,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南山区2013届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关栏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收回答题卡。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暴.跳如雷/一暴.十寒角.逐/角.色空旷./粗犷.B.解.甲归田/浑身解.数勒.紧/勒.索熨.帖/驾驭.C.不可胜数./数.见不鲜行.头/品行.梗.概/哽.咽D.赴汤.蹈火/浩浩汤汤..削.面/削.弱慰藉./狼藉.2.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年来,一些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毕业时申请到西部去工作,愿意为祖国的西部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
B.北国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可当春风吹来的时候,那些封冻已久的小溪、河流便在不知不觉中涣然冰释....了。
C.面对突发事件,交警部门表示会按照交通堵塞的程度实施不同的疏导方案,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定会认真工作,各司其职,各行其是....。
D.尽管在诸多评论家看来,莫言的写作技巧已是炉火纯青....,但莫言仍然常常怀疑自己配不配得上“作家”这个称号。
有时候,他会说自己是个写小说的,他甚至不太愿意用小说家这样的字眼。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国庆长假期间,为了确保将旅客送达目的地,我市长途汽车运输公司的200多辆汽车、300多名工作人员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B.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理的、严密的思维习惯。
C.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想。
D.落实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业经济,应当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下列对名著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
B.《大卫·科波菲尔》是“半自传体”长篇小说,以大卫的成长史为小说的主线。
小说中的房东密考伯夫妇是狄更斯以他的父母为原型塑造的,密考伯夫妇那种“债多不用愁、乐天知命”的性格成为文学中的典型,称做“密考伯主义”。
C.《家》中高老太爷六十岁寿辰办宴席,根据辈份分上下两桌,座位有严格的安排,连上菜的仆人也是指定的最有身份的老仆人。
大家小心翼翼。
高老太爷望着满堂子孙,想到这个家“三世同堂”,脸上浮起了笑容。
一家人看到老太爷笑了,才放松地谈笑喝酒,高家一派喜庆。
D.《巴黎圣母院》中,1482年4月1日,巴黎市民们沉浸在愚人节极其欢乐的气氛中,司法官的大厅正在进行“愚人之王”的选举,结果巴黎市市长当选,人们给他穿上王冠和道袍,把他抬上轿子,到大街小巷游行。
二、本大题7小题,共4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B.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给予、赠送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道谢D.图穷.而匕首见穷:穷尽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为变徵之.声②愿大王少假借之.B.①而.秦武阳奉地图匣②倚柱而.笑C.①不敢兴兵以.拒大王②以.故荆轲逐秦王D.①以其.所奉药囊提轲②乃引其.匕首提秦王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正面叙写荆轲“精忠报国”的一组句子是(3分)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②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③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④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⑤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⑥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A.③⑤⑥B.①④⑥C.①③⑤D.②③⑤8.下列对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是为了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B.文中的音乐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C.三个“皆”字写出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
D.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虽不足百字,却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9.翻译下列句子。
(9分)(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4分)(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5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5分)浣溪沙朱敦儒(宋)①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
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
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①朱敦儒(1081-1159),洛阳人,多忧时愤乱之作,此词作于北宋灭亡,诗人流落江南之时。
②箨,竹笋的壳皮。
(1)请从词中找出四个最能表现春景的意象。
(2分)(2)古人认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情”和“景”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3分)11.补写出下列诗词及古文中空缺的部分。
(每空1分,共16分)(1)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诗经·氓》)(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苏轼《赤壁赋》)(3)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4)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5),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6)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7)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心念旧恩。
(曹操《短歌行》)(8),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9)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0)子曰:“夫仁者,,。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三、新闻阅读。
(本大题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广东垃圾村村民回收废品致富南方农村报讯(记者黄栋林)在作家余华的小说《兄弟》里,主人公李光头在县政府面前静坐示威时,以捡路人的报纸、瓶罐换钱为生,他便顺势做起了废品生意,搭了茅棚、安了电话、装了电风扇,还嘲笑县长的工资不如自己雇的临时工。
之后,李光头生意越做越大,最终成为大富豪。
在兴宁市水口镇,“现实版”李光头的故事早已在这里上演。
发端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废品回收行业,已成为该镇两成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水口镇的废品回收业是由井下村村民先做起来的。
在该村,超过六成人从事过废品回收行业,大部分人靠此发了家,少数村民身家已过千万。
起步挑糖箩,创业品尝艰辛井下村现有17个村民小组,500多户2600多人,人均不到三分田。
改革开放初期,村里便开始有人靠收废品维系生活。
对于现任井下村支书兼村主任刘金祥来说,1985年第一次跟着大伯收废品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
他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那时用扁担挑着两个“糖箩担”,一头是糖,一头是小百货,一边走一边敲打着手中的铁皮,发出“叮叮哆”的响声。
小孩听到响声,便会拿着家里的牙膏皮、鸡毛、鸭毛等废品来换糖吃,口中还念着客家童谣:“叮叮哆,叮叮哆,苦瓜焖豆角!”一些老人家则会拿胶鞋底等值钱一点的废品换些针线、皮筋等小百货。
刘金祥说,第一天收废品就赚了四块钱,这让他很是惊喜。
当时,一名乡村教师的月均工资尚不足二十元。
因其薄本厚利,越来越多的井下村民干起了收废品的行当,脚步也越走越远,近处到兴城、梅县,远则至惠州、东莞。
井下村民刘志标现在是东莞一家废品回收店的老板,回想起当年在外地做“换糖人”的日子,他感慨良多。
“有一年大年三十我还在惠阳收‘三把毛’,看着别人家杀鸡宰鸭,心里很不是滋味。
”刘志标所说的“三把毛”是指公鸡鸡冠顶上的毛,用于制作鸡毛掸子,过年时最容易收到。
创富抢先机,获取行业高利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井下村的废品回收业进入黄金时期。
彼时,以深圳为代表的一批珠三角城市加速发展,住宅、厂房纷纷拔地而起,容纳着全国各地涌来的人潮,而日新月异的城市每天也在产生着数量惊人的废旧物品。
此时,以井下村民为代表的兴宁水口人已经在深圳、东莞、惠州一带沿街收废品多年。
在开发浪潮中,他们成功抢占了当地物资回收业的高地。
于是,当年的“换糖人”骑上了摩托车,开起了小店。
刘志标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开店后利润变少,但废品数量增多了。
”刘志标们生意的好光景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
“那时每吨铁能赚600多元,每吨纸也能净赚400元,利润是现在的两三倍。
”刘志标介绍说,铜线当时的利润率也高达40%左右。
在东莞,一些废品收购者还会打通内部关节,将整个工厂的废品全包下来,这种“包厂”的方式利润则更加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