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赠梁汾-古诗-赏析
金缕曲赠梁汾阅读理解

金缕曲赠梁汾阅读理解
《金缕曲·赠梁汾》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通过展现作者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人生的独特思考。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深度解析:
1. 创作背景与目的
纳兰性德,清初的文坛名人和书法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出身显赫,文武双全,但却常感到世事如梦,人生如戏。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佳作。
这首《金缕曲·赠梁汾》就是他写给好友顾贞观的,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
2. 词的上阕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的是纳兰性德的内心世界。
他自称“狂生”,这在当时的社会并不被普遍认可。
他坦率地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厌恶和对荣华富贵的蔑视,这都反映了他独特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独特思考。
3. 词的下阕
下阕则更多地写的是纳兰性德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顾贞观的理解。
他用“断弦期”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短暂,又用“弹指间”来形容时间的无情和冷酷。
最后他表达了自己愿意与顾贞观共度风雨的决心,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真挚和深厚。
4. 深度解读与感悟
《金缕曲·赠梁汾》这首词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个性和思想。
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
观都在这首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的人生哲学是: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但友情却是永恒的。
这首词也告诉我们,要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
总的来说,《金缕曲·赠梁汾》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纳兰性德的才华和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人生和友情的启示。
金缕曲诗词鉴赏

《金缕曲》顾贞观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
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记不起、从前杯酒。
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
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
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彀?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
只绝塞、苦寒难受。
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置此札,君怀袖。
我亦飘零久。
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亻愁。
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从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
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
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
但愿得、河清人寿。
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
言不尽,观顿首。
这首词是清朝词人顾贞观所作,顾贞观的朋友吴兆骞二十年前因为一桩冤案被流放至塞外荒凉贫瘠之地,吴兆骞在信中这样描述贬谪苦况:“塞外苦寒,四时冰雪,鸣镝呼风,哀笳带血,一身飘寄,双鬓渐星。
妇复多病,一男两女,藜藿不充,回念老母,茕然在堂,迢递关河,归省无日”顾贞观没有忘记“乌头马角终相救”的许诺,请求纳兰性德在明珠面前为吴说情,并写下本词,最终感动了纳兰性德,于是吴兆骞得到营救。
是什么样的友情能感动世人百年?是什么样的勇气让一个男子汉放下尊严四处寻找营救?我们寻找的答案,就在这首词中。
上阕一开始,一句“季子平安否”表现出了顾梁汾对谪戍远方至友的深切关怀,也许这句话对一般人来说只是一句普普通通的寒暄,但是对于作者和他远戍塞外的朋友却蕴含着许多不同寻常的关怀与同情。
“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一句,也含蓄的表达了作者本人的艰难的处事环境。
“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世态炎凉,当年有交情的而现已飞黄腾达的士林隽秀根本不愿为人解难,行路悠悠,不过只是路人而已。
“冰与雪,周旋久”则分别代指顾贞观和吴兆骞,写出了二者的真挚、纯洁的友谊。
下片劝慰好友并写自己全力相救的赤诚之心。
金缕曲赠梁汾赏析简短

金缕曲赠梁汾赏析简短摘要:一、金缕曲背景介绍二、词作赏析1.词牌名及词题意义2.词句意境与情感表达3.艺术手法及特点4.词作价值与影响正文:【金缕曲背景介绍】金缕曲,词牌名,源于唐代曲调。
此词牌特点是上下片各四仄韵,全词八句,句句用韵。
金缕曲在明清时期尤为流行,不少文人墨客以此抒发情怀。
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创作了一首《金缕曲·赠梁汾》,成为佳作。
【词作赏析】【1.词牌名及词题意义】词牌名“金缕曲”寓意华丽、珍贵,与词中赠友主题相呼应。
词题“赠梁汾”表明了这首词是纳兰性德赠予好友梁汾的作品,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2.词句意境与情感表达】词中“谁料同心人,而今各异天”一句,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惋惜之情。
原本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今却天各一方,不能共谋事业。
词人通过描绘离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悲痛和不舍。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则回顾了往事,展现了曾经的豪情壮志。
【3.艺术手法及特点】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设问、借景抒怀等。
在对仗方面,如“谁料同心人,而今各异天”与“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词的艺术效果。
在借景抒怀方面,词人通过描绘离别场景,抒发了对友人离去的悲痛和不舍。
【4.词作价值与影响】《金缕曲·赠梁汾》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水准。
此词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词句、独特的艺术手法,感染了无数读者。
不仅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还反映了时代背景下文人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
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解析 金缕曲 赠梁汾(纳兰性德)

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金缕曲·赠梁汾纳兰性德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①,谁会成生②此意。
不信道③、遂成知已。
青眼高歇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注]①有酒惟浇赵州土:用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句意,是说希望有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
②成生:指纳兰性德自己,纳兰性德字容若,原名纳兰成德。
③不信道:万万没有想到。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德也狂生耳”,起句十分奇兀,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其后三句,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并非一般贵介公子、并不看重贵族世家繁华生活的思想。
B.上阕以“君不见,月如水”作收束,这是全篇唯--的景语,在整首词直抒胸臆的笔法中,这似乎是闲笔,却使人感到词人蕴含着深沉的情感。
C.“共君此夜须沉醉”中的“须”字值得玩味,它表明词人是故意使自己神经麻木,这种以酒消愁的做法,主要表现了词人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
D.王国维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这首《金缕曲》很好地展现了纳兰词这一创作风格特点,即意出肺腑、感情真挚。
2.有论者评价这首词的情感“酣畅深沉,跌宕起伏”,请简要分析词人在上阕中的情感变化。
答案:1、C “主要表现了词人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是错误的。
词人以酒消愁的做法,蕴含着复杂的情感,如结交知己的快乐、沉醉美好夜色的欢喜、怀才不遇的忧伤无奈、暂忘人事的洒脱豁达等等,虽然也有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蕴含其中,但并不是“主要表现了”。
2、答案要点:①对于出身显贵的狂傲不屑(1-4句);②无人赏识的落寞失望(5-6句);③得遇知己的兴奋狂喜(7-8句);④英雄失路的悲凉落拓(9句);⑤力求排解转移的杂乱蕴藉(表面平静,内心翻涌,情绪复杂)(10-11句)。
纳兰容若金缕曲·赠梁汾课件

怀才不遇
诗中流露出作者对自己怀 才不遇的感慨,以及对社 会现实的无奈和不满。
诗词意境
情感真挚
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 友人的深厚感情,让人感受到真
挚的友情和情感交流。
语言优美
纳兰容若的诗词语言优美,用词精 妙,这首诗也不例外,给人以美的 享受。
纳兰容若金缕曲·赠梁汾课件
目 录
• 纳兰性德简介 • 《金缕曲·赠梁汾》创作背景 • 《金缕曲·赠梁汾》诗词赏析 • 《金缕曲·赠梁汾》的影响与评价 • 《金缕曲·赠梁汾》的感悟与启示
01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生平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他是 清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与朱权、王夫之等人并称明 末清初的“思想家群”。
意境深远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 人生、友情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让 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和思想。
诗词艺术手法
直抒胸臆
对比手法
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直接 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没有过多 的修饰和隐晦。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表 达了作者对人生、友情和社会的深刻 思考,使诗词更加生动有力。
境,这启示我们要在文学创作中注重意境的创造和表达,通过营造意境
来深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THANKS
感谢观看
纳兰性德在清初的政治和文化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曾担任康熙皇帝的文学侍从和秘书之职,为康熙 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金缕曲·赠梁汾

古诗文系列:金缕曲·赠梁汾
赏析: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屈原 说过:“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 善淫”。在纳兰性德看来,古往今来,有 才识之士被排斥不用者多如牛毛,顾贞观 等受到不公的待遇也自不可避免。不合理 的现实既已无法改变,他便劝慰好友,大 家懒得去管,一醉了事。这种一醉解千愁 的作法,固然是逃避现实的表现,但诗人 冷峭的情绪,乃是愤怒与消极的混合物。
古诗文系列:金缕曲·赠梁汾
赏析:
纳兰性德这首词着眼于传情,诗人直抒胸 臆,但也注意顺手拈来一二景语,约略点 染。沈谦在《堪词杂说》中认为:“长调 要操纵自如,忌粗率,能于豪爽中著一二 精微语,绵缠中著一二激厉语,尤见错 综”。这是颇有见地的经验之谈。纳兰性 德在歇拍中稍作跌宕,略写月色,正是在 豪爽中夹入工细之笔。这似乎是闲笔,却 使人感到,诗人极度激动的感情,又蕴含 着深沉的意味。
金缕曲·赠梁汾 清代·纳兰性德
课件模板
古诗文系列:金缕曲·赠梁汾
作者简介:
古诗文系列:金缕曲·赠梁汾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nà lán xìnɡ dé)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 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 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 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 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 王朝国事的典型性。古诗系列:金缕曲·赠梁汾背景:
梁汾,就是顾贞观的别号。顾贞观也 是清初著名的诗人,他一生郁郁不得志, 早年担任秘书省典籍,因受人轻视排挤, 忿而离职。李渔在《赠顾梁汾典籍》一诗 中说:“镊髭未肯弃长安,羡尔芳容忽解 官;名重自应离重任,才高那得至高官”。 这表明,顾贞观的离任,实在是不得已的。 纳兰性德在词里说:“蛾眉谣琢,古今同 忌”,正是有所为而发。
浅析《金缕曲 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⑦,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⑨,君须记。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人的名字与人的性格命运之间真的似乎有某种神秘的关系。
纳兰性德,纳兰这个满洲人的姓氏,有一种柔弱妩媚之气;然而,清初三大词人之一的纳兰,他的名字“性德”,却在很大程度上中和了这种妩媚,而带着一份刚毅之感。
纳兰的词中最能反映他的刚毅的就是这首刚毅与悲凉兼具的《金缕曲》了。
这首词作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
这年容若获殿试二甲七名,赐进士出身,并授三等待卫,不久又晋为一等。
然而,富贵与功名在他眼中从来如浮云。
他短短的三十年的生命里,结交的几乎都是那些久负盛名却江湖落拓的汉族知识分子,并与他们相应相求。
他以贵介公子,皇帝近待的身份与沉居下僚(当时顾贞观被聘为纳兰性德家的家庭教师)的顾梁汾相识,不但大有相见恨晚之叹,且对其不幸的遭遇深表同情。
梁汾,就是顾贞观的别号。
顾贞观也是清初著名的诗人,他一生郁郁不得志,早年担任秘书省典籍,因受人轻视排挤,忿而离职。
李渔在《赠顾梁汾典籍》一诗中说:“镊髭未肯弃长安,羡尔芳容忽解官;名重自应离重任,才高那得至高官。
”这表明,顾贞观的离任,实在是不得已的。
纳兰性德在词里说:“蛾眉谣琢,古今同忌”,正是有所为而发。
这首词即是纳兰与梁汾相识不久的题赠之作,此首词写得感情深挚、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堪称不朽之作。
因此徐釚在《词苑丛谭》中说,此词一出,“词旨(山钦)奇磊落,不啻坡老、稼轩,都下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间,无不知有《侧帽词》者。
”严迪昌《清词史》云:此词“情辞兼备,超迈有神”,都对本词给以极高的评价。
“德也狂生耳”,开头突兀,气势不凡,一位豪放不羁的浪子便屹立在你的眼前。
金缕曲赠梁汾典故含义及作用

金缕曲赠梁汾典故含义及作用《金缕曲赠梁汾》这首唐代诗歌,将一个悲情的故事化作了诗篇,传达了思念和离别的情感,是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它以深刻的表达方式,描绘了一个妇女的悲恸之情。
金缕曲的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那时梁国的国相陶宏景有两个女儿,一个名叫梅花,另一个叫金钗。
梅花与金钗都非常聪明好学,而梅花的才华尤其惹人注目。
当时北魏的皇帝孝文帝听说了梅花的才华,特命其为宫女。
梅花的父亲虽然不舍,但出于国家的需要,只好让梅花前往宫中服侍皇帝。
梅花不久就得到了孝文帝的宠幸,被封为贵妃。
她在宫中的日子过得快乐而充实,但她的姐姐金钗却一直为她担心。
有一天,金钗为梅花写了一首诗,名为《金缕曲》,以表达对梅花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中,“金缕”指的是金钗编制的发带,而“缕”则是指发丝。
诗中表达了姐姐不忍分离的情感,可谓是悲切动人。
梅花虽然在宫中过得快乐,但她从未忘记姐姐的思念。
她在闲暇之余,常常写信给家人。
然而,后来北魏发生了政变,梅花失宠,被贬为庶人。
她渴望回家,但要求未被批准。
在梅花悲痛的时刻,她动情地写下了回赠金缕曲,表达了对姐姐的思念之情。
这首《金缕曲》中,梅花苦苦哀求姐姐不要忘记她,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歌是一首充满忧伤和思念的诗篇,它以真挚的感情、独具匠心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它表达出了离别的唏嘘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它让人们明白了亲情的重要性,并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受。
因此,《金缕曲赠梁汾》是一篇意义深远、永不过时的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缕曲赠梁汾-古诗-赏析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
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
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注释】
金缕曲:词牌名。
梁汾:顾贞观(1637~1714年),字华峰,号梁汾。
江苏无锡人,纳兰性德的朋友。
清康熙五年(1666年)顺天举人。
著有《积书岩集》及《弹指词》。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与纳兰性德相识,
从此交契,直至纳兰性德病殁。
德也狂生耳:我本是个狂放不羁的人。
德,作者自称。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又出身于高贵门第,这只是命运的偶然安排。
淄尘京国,表居北京之无奈。
淄尘,黑尘,喻污垢。
此处作动词用,指混迹。
淄,通“缁”,黑色。
京国,京城。
乌衣门第:东晋王、谢大族多居金陵乌衣巷,后世遂以该巷名指称世家大族。
有酒惟浇赵州土:用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句意,是说希望有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
浇,浇酒祭祀。
赵州土,平原君墓土。
谁会成生此意: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
会,理解。
成生,作者自称。
作者原名成德,后避太子讳改性德。
不信道、竟逢知己: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趁我们青壮盛年,纵酒高歌。
青眼,契重之眼光,此指青春年少。
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姑且面对酒杯,擦去英雄才有的眼泪。
为二人均不得志而感伤。
尊,同“樽”。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姑且由他去吧,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容易受到谣言中伤,这是古今常有的事。
语出《离骚》:“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娥眉,亦作“蛾眉”,喻才能。
谣诼,造谣毁谤。
忌,语助词,无实义。
身世悠悠何足问:人生岁月悠悠,遭受挫折苦恼,不必去追究。
悠悠,遥远而不定貌。
寻思起、从头翻悔:若对挫折耿耿于怀,反复寻思,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
一日心期千劫在:一日以心相许成为知己,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二人的友情也将依然长存。
心期:以心相许,情投意合。
后身缘、恐结他生里:来世他生,我们的情缘还将保持。
后身缘,来生情缘。
然诺重,君须记:朋友间信用为重,您要切记。
然诺重,指守信誉,不食言。
【古诗今译】
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这不过是因为出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偶然安排罢了。
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
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知己。
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来。
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
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
若总是耿耿于怀,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
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
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
足。
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赏析】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清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一等侍卫。
好读书,喜填词。
其词多写离情别绪、伤春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
这首《金缕曲》写于初识顾梁汾之时。
纳兰性德出身高贵门第,地位高,而顾梁汾则是一个刚刚辞官的不得志者,这首词深情地表明了作者与顾梁汾相见恨晚、相互知心的友情,抒发了其对才士贤人不幸遭际的同情与不平。
上阙:表白心迹。
作者表明自己鄙视荣华富贵,希望顾梁汾能以常人对待自己。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初识顾梁汾之时的酬赠之作。
这首词写于公元1676年,是年纳兰性德年仅二十二岁,其时顾梁汾已年遇四十,因不得志,刚刚解职辞官,暂舍于纳兰性德府第。
生性注重友情的纳兰性德欲与顾梁汾结下肺腑之交,但又由于两人当时地位悬殊,恐顾梁汾不解其情意,故先表明了自己的心志,以消除二人之间门第等级之间的隔阂。
作者起笔就说:“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意思是说:我原本就是一个狂放不羁的人,能在京城混迹于官场,只不过是偶然的机会和门第的高贵而已。
这充分表明了纳兰性德从内心深处鄙视荣华富贵,不以贵族公子自居,言外之意是希望顾梁汾能以常人对待他。
“狂”者,指慷慨激发、忘形尘俗也;“狂生”,乃狂放
不羁之人。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竟成知己。
”李贺《浩歌》中有“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句,作者以此示其景仰平原君广纳贤才之贤德,然如此“见才必怜,见贤必慕”之情,竟无人领会,无人理解!然后笔锋一转,“不信道、竟成知己”,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知己。
“不信”与“竟”的连用,其得遇知己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语出杜甫《短歌行》“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我老矣”,庆幸我们都还青壮盛年,应当把酒痛饮,纵情高歌,擦去英雄才有的眼泪。
表现酣畅淋漓。
“君不见,月如水。
”以景作结。
那一夜,月儿皎洁,似是映衬着他们悲凉的情怀,又似是他们纯洁友谊的见证。
更渲染出高洁而凄清之氛围,即情即景,尽在不言中。
下阙:从同情梁汾的坎坷遭遇着笔,劝勉朋友释怀。
“共君此夜须沉醉。
”紧承上阙“向尊前、拭尽英雄泪”而来。
这里的“须”字很值得考究,它表明,诗人是要有意识地使自己神经麻木,有“退一步海阔天空”之心。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语出《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作者把顾梁汾之遭际纳入普遍规律,劝其当及时释怀,不要把谗言污蔑放在心上,以免无休止地困扰自己。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人生岁月悠悠,本不可预测,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
上,思过之后笑一笑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
如若总是耿耿于怀,反复寻思放之不下,那就错了。
以上皆为慰勉之词,什么谗言诬陷,什么悠悠身世,什么坎坷挫折,统统放在一边,还不如开怀痛饮,对酒当歌,挥手“拭尽英雄泪”,一吐为快。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一日心期,千劫不负,只可憾相见恨晚,但愿结他生之缘,请切切铭记今天的承诺。
这首词风格凄切,酣畅,深沉,又慷慨淋漓,耐人寻味。
尤其是真情实感,是这首词得以生命长青,久盛不衰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