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大纲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根据已确定的各评价项目工作等级、环境特点和影响预 测的需要,尽量详细他说明调查参数、调查范围及调查的方 法、时期、地点、次数等.
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各评价项目的工作等级、环境特点,尽量详细地说明预 测方法、预测内容、预测范围、预测时段以及有关参数的 估值方法等.如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应说明拟 采用的评价方法.
大纲编写完成后,送评估单位进行技术咨询.不用 报送环保主管部门也不用审批
评估单位接受咨询委托后,组织专家评估会,对大 纲进行技术评估
专家组出具专家评估意见,评估单位出具技术评估 意见
评价单位根据专家意见和技术评估意见对大纲进 行修改修改的大纲不用再报送
修改完善的大纲与专家意见和技术评估意见共同 组成开展环评工作和编制报告书的依据最终将以 他们为依据,衡量是否完成了环评工作
2 建设项目概况
如为扩建项目应同时介绍现有工程概况.
3 拟建地区的环境简况附位置图. 4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根据当地环境特点、评价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与重点等因素,说明工程分析的内容、方法和重点.
5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调查
一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现状调查 环境中与评价项目关系较密切部分的现状调查
7 评价工作成果清单、拟提出的结论和建议的内容 8 评价工作的组织、计划安排 9 评价工作经费概算
1总论
2 工程概况
阳 阳
3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 沿线环境概况
公
5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和评价重点、评价因子
路
6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的
7 环境影响评价
大
8 公众参与
纲
9 替代方案比较分析
编 排 案 例
28540-环境质量评价-大纲1429

28540-环境质量评价-大纲1429一、背景和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环境质量评价是对某一地区环境状况的全面评估,能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旨在通过环境质量评价,为环保部门提供有关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的建议和意见。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2.1评价对象作为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要素之一,评价对象是指被评价的地区和环境因子。
评价对象应包括地理位置、气候、人口、环境因素等因素。
2.2评价方法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1.定性评价:定性评价主要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分析的方法来确定环境的质量状况,主要考虑环境因素及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2.定量评价:定量评价采用数据分析、数学建模和统计学方法来定量描述环境质量状况。
通过定量评价,可以更全面、客观地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
2.3环境标准环境标准是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确定环境质量状况和环保政策制定。
环境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等,其中,国家标准是环境评价的基本标准,地方标准是地方政府依据国家标准制定的标准,行业标准是行业协会或团体依据国家标准制定的标准。
三、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流程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的流程主要包括4个步骤:1.资料收集:评价具体区域的环境信息、人口情况、产业经济情况等,并将数据整理成标准格式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
2.环境质量评估:通过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方法,评估区域的环境质量,包括污染程度、生态环境状况、气候情况等。
3.评价报告编写:根据评估结果和环境标准,撰写评价报告,提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4.评价报告发布:评价报告的发布包括内部发布和公开发布两种方式。
内部发布主要面向环境保护部门和地方政府,公开发布则面向公众。
四、环境质量评价的应用4.1 环保政策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客观的评价结果和建议,能够为环保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指导。
《赣州市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赣州市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一、空气质量现状与评价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本评价引用赣州市环境监测所的一些资料。
xx年2月9日至15日是春节法定节假日,为了让市民及时了解春节期间赣州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赣州市站改变往年春节期间停止对外公布数据的惯常做法,做到每天加班采集和分析各空气子站的数据,并及时在市环保局、省环保厅网站上向社会公布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春节期间监测数据显示,赣州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
二、水环境现状与评价评价区内地下水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水质标准。
三、声环境项目所在地周围无重大噪声源,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xx)中2类标准。
第二篇: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大纲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大纲1.总则1.1任务又来某新建林业一体化浆纸业公司项目1.2编制依据1.3评价目的和原则1.3.1评价目的1.3.1评价原则1.4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1.4.1污染控制目标1.4.2环境保护目标1.5评价采用标准1.5.1质量标准1.5.2排放标准1.5.3卫生标准1.6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1.7评价工作重点1.8评价因子2.建设项目概况2.1基本情况2.2工程给水排水供电及供热2.3辅助生产设施2.4工程分析2.5污染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2.6.主要污染物产生量核算2.7.厂址环境可行性分析2.8.本项目产业政策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3.1自然环境概况3.2社会环境概况3.3环境质量现状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与方法4.1污染物的排放量清单4.2建设项目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4.3污染源调查与评价4.3.1噪声污染源分析4.3.1.1噪声境调查前期工作4.3.1.1.2基础资料收集4.3.1.1.2现场准备工作4.3.2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3.2.1噪声环境现有监测资料分析4.3.2.2噪声环境现状监测4.3.2.3噪声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4.4工程影响环境因素分析5.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调查5.1一般自然环境现状调查5.1.1评价地区地形、地质、地貌概况5.1.2水文及水文地质情况5.1.3气象与气候5.2社会自然环境现状调查5.3评价区噪声环境质量现况调查及评价5.4地表水环境质量现况调查评价5.5地下水质现况调查评价5.6土壤现状调查评价5.7环境噪声现状调查评价5.8评价区内人体健康及地方病调查5.9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环境现状调查6.环境影响预测6.1水环境预测6.2声环境预测6.3大气环境预测7.评价工作成果清单、拟提出的结论和建议内容7.1评价工作成果清单7.2提出的结论7.3建议的内容8.评价工作的组织、计划安排8.1组织8.2计划安排9.评价工作经费概算第三篇:1如何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如何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境质量是指生态环境的优劣程度,它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从生态系统层次上,反映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是根据人类的具体要求对生态环境的性质及变化状态的结果进行评定。
环境影响评价2023大纲

环境影响评价2023大纲目录
1. 引言
1.1 目的与意义
1.2 评价流程概述
2. 项目背景与概况
2.1 项目简介
2.2 地理位置
2.3 项目的环境敏感性和重要性
3.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3.1 自然环境现状
3.2 生态完整性评估
3.3 土壤、水质、空气质量评估
4. 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预测与评估
4.1 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
4.2 短期与长期影响
4.3 可逆与不可逆影响
5.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5.1 减缓影响的措施
5.2 监测与应急预案
5.3 环境管理措施建议
6. 公众参与与咨询
6.1 信息公示与传播
6.2 公众参与渠道与方式
6.3 反馈处理与咨询答复
7. 结论与建议
7.1 综合评价结论
7.2 对项目的建议与优化措施
8. 参考文献。
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

《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
它既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环境卫生学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研究环境中不良因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规律,并利用有益因素,提出防治环境污染的原则和措施。
因此,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基本理论,环境污染的数量变化和人体负荷,分析环境质量与机体效应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评价,为制定环境决策,加强环境管理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学时分配总学时为90学时,其中理论课50学时,实习课40学时。
章节内容学时合计讲授实习第一章绪论11第二章环境与健康33第三章大气卫生141630第四章水体卫生101020第五章饮用水卫生61016第六章土壤卫生44第七章住宅与公共场所卫生66 第八章城乡规划卫生22第九章环境质量评价246第十章家用化学品卫生22合计504090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1、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以及环境的定义。
2、了解我国环境卫生学发展简史及工作的主要成熟。
3、熟悉环境卫生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和今后的任务。
[讲授内容]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2、我国环境卫生学发展简史及工作的主要成熟。
3、环境卫生工作与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
[授课时数]1学时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目的]1、掌握人类环境的基本构成、生物圈、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2、熟悉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3、熟悉人群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
4、熟悉微量元素与健康的关系。
5、掌握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规律。
6、掌握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方法。
7、了解健康危险度的基本组成和应用。
[讲授内容]1、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人类环境的基本构成、生物圈、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
2、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有哪些内容?

1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 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概念及意义特点:(1)预测性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前者是指预测和评价拟建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后者是指通过环境调查和监测,对一定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定。
(2)客观性进行必要的环境监测,然后作出科学的预测和评价。
(3)综合性涉及到多种学科;需要由持有评价证书的单位互相协作,共同完成评价任务。
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不同,可以分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ν区域开发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ν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ν概念:见第2题意义:⑴贯彻“预防为主”,实现经济、环境效益统一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单纯的末端治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环境质量下降局面的。
⑵为某一地区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环境影响评价, 可弄清该地区的环境现状,及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⑶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将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纳入建设项目管理的轨道。
从而有效地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适用范围与分类管理3.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15. 环境影响识别基本概念和一般特征υ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υ16. 环评专题设置17. 工程分析基本概念和主要作用υ概念:工程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对工程的一般特征、污染特征、以及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的因素做全面分析。
从宏观上掌握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与区域乃至国家环境保护全局的关系,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污染控制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作用:1. 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2. 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资料3. 为生产工艺和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分析方法:类比调查法、物料衡算法、资料复用法的概念1、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
采用此法时,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如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和环境特征的相似性等。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大纲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大纲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详细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1)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2)了解环境景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
(3)熟悉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的原
(4)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5)了解建设方案环境比选的原则。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熟悉建设项目概况的内容要求:
(2)熟悉污染与生态影响因素分析的内容;
(3)掌握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了解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要求。
(2)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熟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要求。
(2)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1)掌握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的要求。
(2)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了解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的要求。
(2)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掌握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的要求。
(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熟悉评价结论应明确的内容。
环境质量分析与报告书的编制五

2.5 东、中、西部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2.6 重点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趋势 2.7 重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第二章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1、概况 1.1 城市空气监测网 1.2 监测项目 1.3 城市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2、2010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2.1 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状况 2.2 城市空气常规监测项目状况 2.3 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第九章
辐射环境质量
1、概况 1.1 辐射污染源分布 2、2010年辐射环境质量 2.1 电离辐射环境质量 2.2 电磁辐射环境质量 2.3 电离辐射污染源周围环境质量 2.4 电磁辐射污染元周围环境质量 3、“十一五”期间辐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3.1 电离辐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3.2 电磁辐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3.3 电离辐射污染源周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3.4 电磁辐射污染源周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1. 标题格式(标题行距为单倍行距) 1)章节标题:例 第×章 主要江河水系(三号, 黑体); 一、概况:监测情况、评价方法与标准(四号, 黑体); 2)一级标题:例 1长江(四号,黑体); 3)二级标题:例 1.1长江水系水质状况(四号, 黑体); 4)三级标题:例 1.1.1□□□□□□□(四号,黑 体)。
5、松花江水系 5.1 水质状况 5.1.1 干流水质 5.1.2 支流水质 5.1.3 省界断面水质 5.1.4 主要监测指标 5.2 松花江水系水质月度变化 6、淮河水系 6.1 水质状况 6.1.1 干流水质 6.1.2 支流水质 6.1.3 山东境内河流水质 6.1.4 省界断面水质 6.1.5 主要监测指标 6.2淮河水系水质月度变化
第四章 主要江河水系水质
1、七大水系水质概况 2、长江水系 2.1 水质状况 2.1.1 干流水质 2.1.2 支流水质 2.1.3 省界断面水质 2.1.4 长江三峡库区水质 2.1.5 主要监测指标 2.2 长江水系水质月度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大纲1.总则
1.1任务又来
某新建林业一体化浆纸业公司项目
1.2编制依据
1.3评价目的和原则
1.3.1评价目的
1.3.1评价原则
1.4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
1.4.1污染控制目标
1.4.2环境保护目标
1.5评价采用标准
1.5.1质量标准
1.5.2排放标准
1.5.3卫生标准
1.6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
1.7评价工作重点
1.8评价因子
2.建设项目概况
2.1基本情况
2.2工程给水排水供电及供热
2.3辅助生产设施
2.4工程分析
2.5污染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2.6.主要污染物产生量核算
2.7.厂址环境可行性分析
2.8.本项目产业政策
3.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
3.1自然环境概况
3.2社会环境概况
3.3环境质量现状
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4.1 污染物的排放量清单
4.2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4.3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4.3.1 噪声污染源分析
4.3.1.1 噪声境调查前期工作
4.3.1.1.2 基础资料收集
4.3.1.1.2现场准备工作
4.3.2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3.2.1 噪声环境现有监测资料分析
4.3.2.2 噪声环境现状监测
4.3.2.3 噪声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
4.4 工程影响环境因素分析
5.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调查
5.1一般自然环境现状调查
5.1.1评价地区地形、地质、地貌概况
5.1.2水文及水文地质情况
5.1.3气象与气候
5.2社会自然环境现状调查
5.3 评价区噪声环境质量现况调查及评价
5.4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况调查评价
5.5 地下水质现况调查评价
5.6 土壤现状调查评价
5.7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评价
5.8评价区内人体健康及地方病调查
5.9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环境现状调查
6.环境影响预测
6.1水环境预测
6.2声环境预测
6.3大气环境预测
7.评价工作成果清单、拟提出的结论和建议内容7.1评价工作成果清单
7.2提出的结论
7.3建议的内容
8.评价工作的组织、计划安排
8.1组织
8.2计划安排
9.评价工作经费概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