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案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案(新人教选修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历史第三册[人教版]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四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四课时)【教学目标】一、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1.美国参战2.十月革命二、战争催生了新世界1.欧洲统治地位动摇2.美国崛起3.日本扩张4.民族解放运动高潮三、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新技术催化剂2.政府机构职能改变3.思想观念的改变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影响难点:大战对世界格局及人类社会的影响【教学方法】本课内容多为结论、认识,应该在课堂上多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
让学生在学思中主动探求、获得知识。
同时配合提问、概括分析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20世纪第一次大规模的惨烈战争降临人间,它不仅毁灭了人的生命,也毁坏了人类辛勤建造的文明的大厦。
这段血腥而惨痛的历史令人不堪回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战争对世界面貌的改变,而且留给我们的也是深深的反思。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为什么这样说呢,就交战双方的主要国家来看,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它企图建立一个从北海、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从柏林到巴格达的“大德意志帝国”,这个大帝国的核心部分是一个“中欧帝国”即把德国的领土向西扩大到比利时和法国的部分领土,向东扩大到波兰全境。
德国还要摧毁英国的海上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巩固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摇摇欲坠的帝国。
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在西亚肢解奥斯曼帝国,夺取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等地。
法国的目的是收复在普法战争中被割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工业区,树立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果(教案)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案)高二历史组:姚明芬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后果:欧洲衰弱,美日崛起,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和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等史实;了解一战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2、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原始文字材料、图片和纪录片等视频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2、学会用表格的形式归纳、罗列知识点。
3、在合作、讨论中相互促进,引发对历史的思考与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给全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中感悟大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带来的危害。
2、科技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应正确利用造福人类,警惕其成为“达摩克利斯之剑”。
3、感悟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从一战后果感悟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2、教学难点: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教材分析:本课为选修3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战争催生了新世界和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从学情来说,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缺乏比较直观及深刻的认识,对一战造成的后果的认识也主要只集中于大战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破坏和损失。
所以本课的一大任务是要引导学生对大战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思考,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感悟。
在结合课标和教学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我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整理与补充。
本课从大战造成的直接损失切入,逐步深入对大战带来的其他后果的探讨,从中感悟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同时结合学生的经历进行现场采访,让学生说说他们解决冲突的方法和如果祖国面临战争的做法,从中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捍卫世界和平,战争也是可以避免的。
教学过程:[导入]:从课前MV音乐《heal the world》导入:问:(1)这首歌反映了人们怎样的愿望?(反对战争、呼吁和平,创造相互关爱的和谐世界。
高中历史选修3 第四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世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界 大
过程(1914—1918)
三个阶段
战
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评
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价 结果
改变国际格局
读史可以使人更加明智、宽厚和深沉。
一次大战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 没有结束。
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那么美好。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珍视 和平、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实现和平 崛起。
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 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选集》第二卷,第577页
一、战争性质 全局看: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掠夺战争 局部看: 塞尔维亚和比利时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战争清单
战争历时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经济损失 间接死亡
4年零3个月(1914、7-1918、11) 33个 15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3/4 7350多万人 1000万人阵亡,2000万人伤残,共伤 亡3000多万人 3400多亿美元 2000多万人
二、战争的后果
1、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物质、精神巨大损失 2、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 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 ••••••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 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趁火打劫,掠夺殖民地, 扩张海外市场••••••日本基本上由农业国变成为资本主义工 业国,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1913-1920钢产量占世 界产量的一半以上,石油占世界的2/3。到1929年工业产量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大于包括苏联在内的所以欧洲国 家的总和。到1919年,17个国家欠美国的债务达100亿美元 1913-1930,海外投资从20亿增至150亿美元,30%投放在欧 洲,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1.4【教学设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本课是人教版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四课。
1918年11月11日,伴随着《贡比涅森林协定》的签定,历时四年的一战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旷日持久的战争造成了难以计数的损失和伤亡,深刻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也对人类社会的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结合课标和教学指导意见,本课主要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为依托,着重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从而更深入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感悟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知识与能力目标】①通过学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②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交流合作中寻找历史的智慧。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学会从历史图片、历史资料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2. 学会独立思考,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深入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历史史实的理解。
3.学会用讨论法分析历史现象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⑴感悟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⑵引发“人类如何远离战争?”的思考,激发为和平而不断努力的斗志。
【教学重点】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学难点】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918年11月11日,伴随着《贡比涅森林协定》的签定,历时四年的一战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结束了,它留给我们什么?今天,我们来看一战的后果。
【讲授新课】基础知识导学一、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1.性质:从全局看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2.依据(1)主要帝国主义列强,都是为了夺取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利参加战争的。
(2)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签订的一系列秘密协定,用来瓜分势力范围、决定某些地区和国家的归属。
(3) 塞尔维亚、比利时所从事的战争是正义的,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
但从全局看,这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人教版选修3 第一单元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教案

第一单元第四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一、课标要求与教材解读(一)内容标准1.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2.辩证地看待第一次世界大战具有两面性影响。
一方面,一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另一方面,一战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二)教学目标1.以当前的局部战争(叙利亚战争)导入到一战,再从一战回到当前正在发生的局部战争,进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2.在分析史料的基础上探究一战的影响,同时培养学生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能力。
一方面一战给人类带了空前的劫难;另一方面,一战为战后世界格局的改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具有建设性作用。
3.组织学生围绕着“一战的破坏性大还是建设性大”这一主题展开辩论,引导学生以马克思唯物史观正确地看待战争的影响。
4.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来之不易,理应树立珍爱和平的理念和为祖国的强大点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一战的性质;一战的影响教学难点:正确地理解一战的破坏性影响与建设性影响【导入新课】图片导入:叙利亚战争中的孩子第一幅图《5岁的小奥姆兰安静地坐在救护车座椅上》、第二幅图《3岁的小艾伦尸体被发现在土耳其海滩上》、第三幅图《一名土耳其警察抱起孩子的尸体》。
在学生观看完图片后,教师指出:这些孩子本是天使,却因为战争生活在地狱。
据统计截至2018年8月,叙利亚战争已造成36万多人死亡(不包括5万多名失踪和无名氏),许多城市被摧毁。
这场战争仅是当前一场局部战争,却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如此大的灾难。
那世界性的战争会如何呢?人类第一次世界的战争是一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探究新知】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题(课前完成)(一)一战性质1.是一场_____________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2.从局部看_________、比利时所从事的战争是正义的,具有______________的性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学设计(共1课时)

5.观看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战争与和平》、《一战往事》等,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其艺术手法和历史价值,不少于800字。
1.作业完成后,请同学们认真检查,确保文章结构完整,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战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战争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纪录片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体验,提高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战争后果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内容:系统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理性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对战争后果的认识。
3.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应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历史问题。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引导学生关注战争与和平、国际关系等现实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国家利益、民族尊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本章节的学习充满好奇,渴望深入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然而,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对战争后果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
1.4【教学设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人教)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本课是人教版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四课。
1918年11月11日,伴随着《贡比涅森林协定》的签定,历时四年的一战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旷日持久的战争造成了难以计数的损失和伤亡,深刻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也对人类社会的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结合课标和教学指导意见,本课主要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为依托,着重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从而更深入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感悟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知识与能力目标】①通过学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②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交流合作中寻找历史的智慧。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学会从历史图片、历史资料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2. 学会独立思考,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深入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历史史实的理解。
3.学会用讨论法分析历史现象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⑴感悟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⑵引发“人类如何远离战争?”的思考,激发为和平而不断努力的斗志。
【教学重点】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学难点】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918年11月11日,伴随着《贡比涅森林协定》的签定,历时四年的一战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结束了,它留给我们什么?今天,我们来看一战的后果。
【讲授新课】基础知识导学一、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1.性质:从全局看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2.依据(1)主要帝国主义列强,都是为了夺取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利参加战争的。
(2)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签订的一系列秘密协定,用来瓜分势力范围、决定某些地区和国家的归属。
(3) 塞尔维亚、比利时所从事的战争是正义的,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
但从全局看,这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说课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是高中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的重要内容。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一内容,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战争的残酷性、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世界格局的演变。
这部分教材主要从战争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冲击等方面进行阐述。
教材内容丰富,史料详实,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学生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
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相关史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具体数据和情况。
(2)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格局、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归纳总结历史规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展示图片、表格、文字等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解读,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提高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2)引导学生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冲击。
(2)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的战争观和和平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教案【课标要求】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通过学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②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在交流合作中寻找历史的智慧。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历史图片、历史资料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学会独立思考,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深入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历史史实的理解。
学会用讨论法分析历史现象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感悟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⑵引发“人类如何远离战争?”的思考,激发为和平而不断努力的斗志。
【学习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2.重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下图是德国一战中阵亡将士陵园。
在一战中死亡人数相当于过去1000年间欧洲发生的所有战争中死亡总人数的两倍。
欧洲,理性之灯渐渐熄灭了,黑暗吞噬着它!亲身经历了战争的人们目睹了战争的残酷性,也感受到了失去亲人是切肤之痛,如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怎样分析这次大战的性质?这次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学案导学一、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1、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
2、依据(1)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中的主要帝国主义列强,都是为了夺取霸权和奴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利参加战争的。
(2)在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秘密协定,用来瓜分势力范围、决定某些地区和国家的归属。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德国还要催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
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
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意大利则要在地中海建立霸权。
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争夺战后世界霸权。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编》上册请思考:各国参战的目的总的来说是为了什么?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答案:(1)目的:抢占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2)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二、战争催生了新世界1、对欧洲:(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2、对美国: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战后,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它成为欧洲的最大债主,并在欧洲的重建中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3、对日本: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日本获得了发展和扩张的良机。
它不仅乘机占领了中国的山东、太平洋上原来由德国占领的一些岛屿,而且大大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几年间,日本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4、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
5、国际组织: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
1913—1920钢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石油占世界的2/3。
到1929年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大于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
到1919年,17个国家欠美国的债务达100亿美元。
1913-1930,海外投资从20亿增至150亿美元,30%投放在欧洲,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材料二日本在战争中接受了欧洲的大量定单,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向中国扩展势力,企图独占中国。
日本经济在大战期间得到长足发展。
——岳麓版《20世纪战争与和平》请思考:一战后,美国和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答案:(1)美国:①原因:远离战场,本土未遭战火;美国的参战以及不断向协约国提供军火、商品和贷款,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②表现: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战后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2)日本:①原因:在大战中接受了协约国的大量定单;利用欧美列强无暇东顾之际向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展势力。
②表现: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扩大;日本经济在大战期间得到长足发展,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三、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战争期间,才发明不久的飞机受到一些国家的重视,很快进入实用阶段,数量也不断增加;在大战期间,汽车取代了马车;德国等原料缺乏的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战时对物资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们不断地改进生产流程,为生产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条件。
2、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
政府开始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对经济加以干预。
3、改变了人民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问题探究】对于战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评说。
请看下面这位同学关于“一战”的言论。
“十分厌恶战争,觉得战争十分的残酷无情,给许多无辜的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威胁着人类生存。
”——张妮这位同学主要是从哪一角度对战争进行了评述?此外,一战还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答案:角度: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和创伤。
影响:①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③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如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小结: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大战造成的直接后果和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非正义的战争。
大战使欧洲的国际地位下降,美日迅速崛起,促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战争对战后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知识网络:重难点释疑:1.正确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性质(1)从战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
(2)战争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露骨地显示了这次战争的侵略性质。
如德国要求夺取英国、法国、比利时、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把势力扩张到南美,同时扩大其在巴尔干的势力。
英国的目的是打败德国,保持世界霸主地位,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日本是为了抢占德国在中国和太平洋上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等等。
(3)从战争的结果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中,巴黎和会的召开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
比如《凡尔赛和约》《色佛尔条约》等。
典例1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思路分析:本题实际上是个理论问题。
判断一切战争的性质,决定因素不是谁与谁战,而是战争双方为什么而战,换句话说就是战争双方的主观动机是什么?抓住这点也就抓住了战争的性质。
根据这一理解,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C【规律技巧】分析战争的性质主要看交战双方的目的,这个目的应该是贯穿在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中;分析战争的性质还要注意区别整体与个别、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战中,塞尔维亚和比利时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这并不能从整体上改变一战的非正义性。
跟踪练习1:下列能说明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的有①帝国主义参加大战的目的②大战之前形成的三对基本矛盾③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一系列秘密协定,瓜分势力范围④参加大战的国家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判断一场战争是否是帝国主义战争的标准:一是看是否发生于帝国主义时代,二是看交战国的目的是不是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而后者是主要依据。
④不能说明战争性质。
如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也参加了一战。
答案:B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影响(1)给世界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
共有33个国家的15亿人口卷入,各国参战士兵达到7350万,1000万人阵亡,2000万人伤残,经济损失3000多亿美元;战争引起的饥饿和灾荒夺走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
(2)西欧相对衰落。
①经济上,欧洲失去了大量海外投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②政治上,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极大地鼓舞了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③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3)美国、日本正在崛起。
战争中,美国接受了各国的大批订单,出口的猛烈扩大带动生产的急剧发展,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日本获得了异乎寻常的发展,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市场,并加紧向英、法、荷的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几年内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4)战争引起一系列革命。
一方面,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胜利,在俄国影响下,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另一方面,“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民族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5)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是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是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如飞机、汽车、化工技术、生产流程改进等;三是政府机构职能的改变,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四是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社会主义的理想、和平主义的思潮盛行一时。
典例2(2009浙江文综,22)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A.①②B。
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历史的消极影响,符合题意的应该是②③④。
答案:D【规律技巧】世界大战是殖民地与殖民国家力量消长的重要阶段,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过程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弱,这使得欧美各国人民以及亚非拉广大殖民地人民获得了绝好的斗争机会。
跟踪练习2: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