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授导型教案《民间美术》

授导型教案《民间美术》
教学设计表
学科美术授课年级六年级学校教师姓名
章节名称
民间美术
学习内容分析
1、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及其特点和类别
2、理解民间美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认识民间美术在人类活动中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民间美术与民族文化独特形态和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及其中深厚的寓意。
学习者分析
4、进行民族民间艺术的教育和承传。弘扬民族文化传统,逐步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作用。
讲解,展示
观摩
多看多听
2.年画
年画的由来及表现
8
讲解、展示
观摩
美的享受
3.皮影
皮影戏得表现手法
8
放映皮影戏
观看
皮影戏的历史
4.其他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的多样性
8
讲解展示
观摩
了解民间美术







一、新课导入
1、视频欣赏:奥运福娃动画片
2、由福娃的头部设计导出课题,导入定义
“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
2、民间美术的种类
提问: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民间美术?(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展示事先准备的物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间美术的种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剪纸、年画、皮影、泥塑、玩具、刺绣等。
(二)欣赏民间美术
(2)舞蹈欣赏:《俏夕阳》分析该舞蹈借鉴了




虽然课前进行认真准备,但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观念的转变还不够,脱不了传统的阴影,过于在意一堂课的完整性,略显死板,灵活调动不够,教师的教学激情不足。

《民间美术》课程标准

《民间美术》课程标准

民间美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蕴涵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观与哲学观,是中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历史意蕴和文化意蕴。

本课程具有中国非物质文化与民间美术传统认知及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传授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的基础文化知识,以及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样式与技艺,以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传统文化的认同意识,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认知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文化传承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使学生从民间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为自己的设计服务。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该课程以中外美术史、图案设计、三大构成、素描等课程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动画专业相关设计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1、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多样性的基本概念,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的现状和濒危性,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关注,提高作为文化传2课程名称 民间美术 课程编号130310165X05 考试/考查 考查总学时 32 实验(实训)学时 16总学分2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 动画 开课单位文化与艺术学院3、培养学生具备民间美术样式的设计能力。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我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通过实践,使学生亲身体会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在对中国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进行传承的同时可以更好更深入的理解民间艺术,也拓宽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范围,提高艺术实践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四、课程设计思路(一)课程设置的依据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本课程设置是依据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及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具有动画设计实践技能,能够在文化创意产业平台以及在教育、科研等职业岗位上,从事动画创意设计、编导制作、游戏设计、数字动画制作及动态技术开发的现代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级技术服务型人才。

《民间美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民间美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民间美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课程定位:《民间美术》是美术学专业任选课程。

教学目标: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习和了解民间美术的类别和本质特点,民间图案的寓意及其文化内涵,对拓展学生人文、民俗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画面分析及应用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民间美术的分类,以及其与民俗,与动、漫画之间的关系等,从而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情,有利于今后在动、漫作品的创作中将民俗、人文知识、图案、吉祥寓意等引用其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其民族魅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理论部分(24学时)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论1、课程内容(1)、民间美术概念(2)、民间美术之品类(3)、民间美术与民俗(4)、民间美术与漫画2、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①民间美术的分类。

②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2)教学难点: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3、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对民间美术概论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民间美术分类,与民俗,与漫画之间的关系等知识,提高学习民间美术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其魅力。

第二章、门神门画1、课程内容:(1)、汉代、两晋南北朝、隋唐的门神(2)、五代浮雕彩绘门神(3)、宋、明、清门神2、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门神的种类样式。

(2)教学难点:门神的寓意、规则。

3、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门神门画的样式种类,发展意义等。

第三章、民间年画1、课程内容:(1)年画的形成与发展(2)年画名乡名家记(3)别开一枝的戏曲画(4)石印年画与月份牌2、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各地年画的特征(2)、教学难点:年画的多样化3、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们掌握了年画不同时间的不同面貌及特征,从而在年画的历史背景、独特语言、不同寓意方面都有更深的认识。

为将来创作年画题材或涉及到这方面内容的动画作品打下基础。

第四章、玩具彩塑1、课程内容:(1)、宋代泥偶彩塑。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以及如何将民间美术元素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美术作品,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准备创作材料,如画纸、画笔、彩泥等,供学生实践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民间美术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民间美术形式。

3. 作品欣赏: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理解其独特魅力。

4. 创作实践:让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美术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交流能力。

2. 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讲座或演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

3.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展览或博物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合适,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民间美术知识掌握程度,通过笔试或口试进行评估。

2. 评价学生的民间美术欣赏和创作能力,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进行评估。

3. 评价学生的传承意识,通过学生的创作和表现进行评估。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定义和分类2. 民间美术的特点和价值3. 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4. 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5. 民间美术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深入理解民间美术的内涵和魅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价值,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3.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民间美术作品的技法和表现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创作方法和特点。

4. 实践:教师示范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教学延伸: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访问长辈,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民间美术特色和传统,进行探究性学习。

2. 学生尝试运用民间美术的技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如剪纸、泥塑、布艺等。

3.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和认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民间美术作品?2. 学生是否掌握了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并能够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3. 教学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地方,以提高教学效果?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意义。

2.学习民间美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3.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学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

2.绘画工具:纸、铅笔、颜料、画笔等。

3.学生作品展示区。

教学步骤:
Step 1:引入
通过展示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民间美术?它的特点有哪些?
Step 2:讲解
向学生详细介绍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和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Step 3:示范
选择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如中国剪纸,向学生展示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对剪纸的制作过程有直观的了解。

Step 4:实践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民间美术形式进行实践,如绘制中国年画、糖画等。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运用所学的技巧和知识,完成自己的作品。

Step 5:欣赏和评价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区,成为课堂的一部分。

学生自由欣赏和评价同学的作品,了解不同民间美术形式的特点和魅力。

Step 6:总结
结合课上的讲解、实践和学生的观察,对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意义进行总结和归纳。

Step 7:巩固与拓展
课后,鼓励学生继续了解和实践民间美术,并收集相关资料。

鼓励学生参加民间美术比赛或组织学校的民间艺术展览,展示自己的成果。

以上为民间美术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教学大纲

中国民间美术教学大纲

中国民间美术教学大纲中国民间美术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论1.1 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1.2 民间美术的历史渊源1.3 民间美术的分类和表现形式1.4 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的意义第二章:民间美术基础知识2.1 创作工具和材料的选择与使用2.2 基本绘画技法的学习与实践2.3 色彩运用与调配2.4 线条与构图的运用第三章:中国传统民间美术3.1 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与演变3.2 中国传统绘画的题材与表现手法3.3 中国传统绘画的名家与作品赏析3.4 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与特点第四章:中国民间绘画艺术4.1 民间绘画的起源与发展4.2 民间绘画的题材与表现手法4.3 民间绘画的地域特色与流派4.4 民间绘画的艺术价值与欣赏方法第五章:中国民间雕塑艺术5.1 民间雕塑的起源与发展5.2 民间雕塑的题材与表现手法5.3 民间雕塑的地域特色与流派5.4 民间雕塑的艺术价值与欣赏方法第六章:中国民间剪纸艺术6.1 民间剪纸的起源与发展6.2 民间剪纸的题材与表现手法6.3 民间剪纸的地域特色与流派6.4 民间剪纸的艺术价值与欣赏方法第七章:中国民间刺绣艺术7.1 民间刺绣的起源与发展7.2 民间刺绣的题材与表现手法7.3 民间刺绣的地域特色与流派7.4 民间刺绣的艺术价值与欣赏方法第八章:中国民间陶瓷艺术8.1 民间陶瓷的起源与发展8.2 民间陶瓷的题材与表现手法8.3 民间陶瓷的地域特色与流派8.4 民间陶瓷的艺术价值与欣赏方法第九章:中国民间漆器艺术9.1 民间漆器的起源与发展9.2 民间漆器的题材与表现手法9.3 民间漆器的地域特色与流派9.4 民间漆器的艺术价值与欣赏方法第十章: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综合实践10.1 创作主题与构思方法10.2 实践技巧与创作过程10.3 作品评析与改进意见第十一章:中国民间美术教学案例分析11.1 优秀民间美术教学案例解析11.2 学生作品评析与指导意见结语: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基本知识和技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创作。

《民间美术》教学大纲

《民间美术》教学大纲

《民间美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课程定位:《民间美术》是美术学专业任选课程。

教学目标: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习和了解民间美术的类别和本质特点,民间图案的寓意及其文化内涵,对拓展学生人文、民俗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画面分析及应用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民间美术的分类,以及其与民俗,与动、漫画之间的关系等,从而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情,有利于今后在动、漫作品的创作中将民俗、人文知识、图案、吉祥寓意等引用其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其民族魅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理论部分(24学时)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论1、课程内容(1)、民间美术概念(2)、民间美术之品类(3)、民间美术与民俗(4)、民间美术与漫画2、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①民间美术的分类。

②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2)教学难点: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3、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对民间美术概论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民间美术分类,与民俗,与漫画之间的关系等知识,提高学习民间美术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其魅力。

第二章、门神门画1、课程内容:(1)、汉代、两晋南北朝、隋唐的门神(2)、五代浮雕彩绘门神(3)、宋、明、清门神2、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门神的种类样式。

(2)教学难点:门神的寓意、规则。

3、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门神门画的样式种类,发展意义等。

第三章、民间年画1、课程内容:(1)年画的形成与发展(2)年画名乡名家记(3)别开一枝的戏曲画(4)石印年画与月份牌2、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各地年画的特征(2)、教学难点:年画的多样化3、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们掌握了年画不同时间的不同面貌及特征,从而在年画的历史背景、独特语言、不同寓意方面都有更深的认识。

为将来创作年画题材或涉及到这方面内容的动画作品打下基础。

第四章、玩具彩塑1、课程内容:(1)、宋代泥偶彩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美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蕴涵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观与哲学观,是中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历史意蕴和文化意蕴。

本课程具有中国非物质文化与民间美术传统认知及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传授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的基础文化知识,以及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样式与技艺,以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传统文化的认同意识,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认知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文化传承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使学生从民间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为自己的设计服务。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
该课程以中外美术史、图案设计、三大构成、素描等课程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动画专业相关设计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多样性的基本概念,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的现状和濒危性,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关注,提高作为文化传播者与传承者的文化自觉性。

2、了解并掌握民间美术基本的文化内涵及艺术造型、技艺的传统特征。

课程名称
民间美术
课程编号
130310165X0
5
考试/考查 考查
总学时
32
实验(实训)学时
16
总学分
2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
动画
开课单位
文化与艺术
学院
3、培养学生具备民间美术样式的设计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我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
通过实践,使学生亲身体会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在对中国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进行传承的同时可以更好更深入的理解民间艺术,也拓宽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范围,提高艺术实践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四、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本课程设置是依据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及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具有动画设计实践技能,能够在文化创意产业平台以及在教育、科研等职业岗位上,从事动画创意设计、编导制作、游戏设计、数字动画制作及动态技术开发的现代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级技术服务型人才。

(二)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
本课程目标、内容制定,依据从掌握传统影视动画、绘画原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动画专业文献检索、信息查询、社会调研及立项工作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专业创作及科研能力出发。

其内容是从培养具有独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我开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具
备全面的文化素养,能够把民族化的文学、历史、地理、民俗、风情等与现代的时尚文化现象联系起来,认识本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具备全面的科学素养,正确认识并处理动画艺术与科学技术关系的高素质,具有动画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的专门人才的需要而制定。

(三)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以上所确定的课程目标通过怎样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来实现,重点强调课程目标实现的路径、方法、过程)
以上课程目标的实现,首先教师不但要具备高水平的一流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有对本学科的深入理解,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适应社会发展及教学的需要。

同时中国民间美术内容涉及面较广,学生在实际学习创作时用到的工具、教具较多,且学生绘画专业知识掌握及兴趣不同,根据每年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课程的侧重点应做相应调整。

五、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的类型;
2.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
3.明确民间美术的现代意义。

教学内容:
1.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
2.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

重点: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
难点:民间美术的现代意义
教学建议:鉴赏式教学
第二章、民俗信仰下的吉祥图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辨析与欣赏吉祥图案;
2.了解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及其现代意义。

教学内容:
1.民间美术的吉祥图案符号;
2.吉祥图案的欣赏、表现手法及文化内涵。

重点:辨识几种常见的吉祥图案;
难点: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及文化内涵。

教学建议:鉴赏式教学
第三章、别具特色的民居文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建筑的历史与地域特色;
2.赏析民间家具的美学意味。

教学内容:
1.民间建筑的历史发展概述;
2.民间建筑的地域特色;
3.朴素的民居陈设;
4.民间家具的美学意趣。

重点:民间建筑的地域特色;
难点:民间家具的美学意趣。

教学建议:鉴赏式教学
第四章、奇绝古雅的民间雕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石雕、砖雕、木雕的样式与风格;
2.学会鉴赏民间石雕、砖雕、木雕艺术风格。

教学内容:
1.民间石雕、砖雕和木雕的样式与风格;
2.民间泥塑
重点:民间石雕、砖雕和木雕的样式与风格。

难点:民间泥塑
教学建议:鉴赏式教学
第五章、精美绝伦的民间服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服饰的传统制作工艺;
2.能识别不同名族的服饰特色;
3.了解民间服饰的传统、交流与创新。

教学内容:
1.多民族的民间服饰;
2.民间服饰的传统制作工艺
3.民间服饰的样式与特色
重点:民间服饰的传统制作工艺;
难点:民间服饰的样式与艺术特色
教学建议:鉴赏式教学
第六章、绚丽多姿的民间绘画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民间年画的特点;
2.了解中国现代农民画的风格与流派。

教学内容:
1.民间年画、剪纸的由来与特点;
2.木刻版画的特点及制作工艺;
3.农民画的风格;
重点:民间年画、剪纸的由来与特点;
难点:木刻版画的特点及制作工艺。

教学建议:鉴赏式教学
第七章、多姿多彩的民间玩具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能辨识民间玩具的历史阶段和类型;
2.了解民间玩具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教学内容:
1.民间玩具的历史;
2.几种泥玩具;
3.木偶玩具;
4.风筝的种类与特色。

重点:泥玩具;
难点:木偶玩具
教学建议:鉴赏式教学
第八章、亦真亦幻的民间表演艺术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能辨识民间玩具的历史阶段和类型;
2.了解民间玩具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教学内容:
1.面具与脸谱;
2.皮影与木偶;
重点:面具与脸谱;
难点:皮影与木偶;
教学建议:鉴赏式教学
(二)实验(实训)教学内容
实验(实训)项目(一)吉祥图案的实现方法探究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熟悉常见的民间剪纸样式
4.仪器设备要求:剪刀、红纸
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作业考核
实验(实训)项目(二)民居的布局与雕饰汇报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以PPT形式报告家乡的民居特征与雕饰内涵
4.仪器设备要求:投影
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汇报打分
实验(实训)项目(三)皮影专题调研与绘制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用绘画手法画出一种皮影的造型
4.仪器设备要求:素描纸、铅笔、橡皮、水粉颜料
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作业考核
实验(实训)项目(四)泥塑实践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用泥塑的方法塑造一件作品
4.仪器设备要求:陶泥及相应泥塑工具
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作业考核
实验(实训)项目(五)服饰纹样与招贴设计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以传统的服饰纹样做相应的文化海报作品
4.仪器设备要求:素描纸、铅笔、橡皮、水粉颜料
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作业考核
实验(实训)项目(六)马勺脸谱装饰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以戏曲脸谱装饰马勺、葫芦等物件进行纹样的装饰应用
4.仪器设备要求:素描纸、铅笔、橡皮、水粉颜料
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作业考核
六、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模式
探究式、范例式、赏析式、启发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