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防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的控制》PPT课件

概念 1 杀菌剂—杀死微生物的化学药品。 2 抑菌剂—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药品。 3 防腐剂—控制微生物生长,防止病原菌污染的
化学药品。
4 消毒剂—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的化学药品。
5 化疗(化学治疗剂)—利用高度选择毒力的化 学物质杀死或抑制宿主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的化 学药品。
消毒剂和防腐剂间无严格界限
4. 消毒剂的浓度、作用时间
酚系数:
石炭酸常被用来作为比较化学消毒剂杀菌能力 的一个标准,将某消毒剂作不同稀释后,在一定 条件下,一定时间内致死全部供试微生物(一般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高稀释浓度与达到同样 效果的石炭酸的最高稀释度的比值,称为这种消 毒剂对该种微生物的石炭酸系数(酚系数)。酚 系数大,则消毒剂杀菌力强。
完整版课件ppt
33
消毒剂的种类
共十类:
重金属盐类——升汞、红汞、硫柳汞
氧化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过 氧乙酸
酚类——来苏儿、石炭酸
醇类——乙醇(70%)
醛类——甲醛、福尔马林(37-40% 甲醛)、戊二醛
烷化剂——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剂, 易燃、易爆、有毒)
完整版课件ppt
34
卤素类——氯气、漂白粉、碘
72℃/15s,
135-150℃/2-6s。
完整版课件ppt
14
煮沸法和间歇灭菌法
煮沸法 (1)不能在短时间内杀死全部微生物芽胞和病毒 (2)沸水中加入2%NaCO3或2%~5%的石炭酸 可加速细菌芽胞的死亡
(3)电饭煲不打开盖子可使食品保存较长时间
间歇灭菌法 (1)丁达尔灭菌法或分段灭菌法,适用于不耐热的
细胞DNA最大吸收峰在265 nm,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干扰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食品制造企业微生物防治课程PPT培训课件

未来食品制造企业微生物防治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将在食品制造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新型杀菌技术和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杀菌技术和材料将不断涌现,为食品制造企业提 供更多的选择和解决方案。
微生物防治标准和法规的完善
培养法
通过培养基培养微生物,观察菌 落形态和数量。
免疫学方法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微生物抗 原或抗体。
微生物检测的方法与标准
• 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DNA或RNA探针、PCR等技术检 测微生物基因。
微生物检测的方法与标准
01
02
03
国际标准
如ISO、FDA等国际组织 制定的标准。
国家标准
各国政府制定的国家标准。
成品检验与储存管理
该企业对于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的微生物指标符合标准。
同时,对于储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严格控制,防止产品在储存过程
中受到微生物污染。
某食品制造企业微生物防治的失败教训
忽视原材料质量控制
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未能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导致原材料中存在微生物污染,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性。
05
微生物防治案例分析
某食品制造企业微生物防治的成功经验
01
严格控制原材料
该企业对于所有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原材料的新鲜度和无
菌状态,从源头上减少微生物污染。
02
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该企业采用先进的灭菌技术和设备,确保生产环境的清
洁和无菌,有效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03
02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共26张PPT课件

的幼苗和根部,均有根、叶增重的结果。
3.解磷微生物菌剂
能分解土壤中难溶态磷的细菌制成的解磷 细菌肥料,使解磷细菌在作物根际形成一个磷
素供应较为充分的微区,因磷细菌在生长代谢 过程中能够产生一些有机酸和如植酸酶的酶类, 使土壤中的难溶性磷形成作物能够吸收利用的 可溶性磷,供作物吸收利用。目前生产上应用 较多的菌种为巨大芽孢扦菌。
4.硅酸盐微生物菌剂
分解土壤中难溶的磷、钾等营养元素,并在 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可以刺激作物生长的激 素类物质,在植物根际形成优势种群,可抑制 其它病原菌的生长,因而达到增产效果 。
5.光合细菌菌剂
光合细菌是地球上最早的光合生物,广泛分布于 海洋、江河、湖泊、沼泽、池塘、活性污泥及水稻、 水葫芦、小麦等根际土壤中。它能促进土壤中放线 菌、固氮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增强农产品的耐贮 性和提高品质,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及其它有
发展并推广这项技术,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从土壤肥力而言 ,根瘤菌肥料还有增加土壤氮素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这是其 它非豆科植物所没有的,因此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在农 业和牧草生产上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 1、提高土壤肥力 2.促进作物生长 3.增强植物抗病、抗虫等抗逆能力 4.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 能保护害虫天敌; 作用机理:①分泌植物促生物质;
大分子降解产酸,厌氧和兼性厌氧菌,产物为有机酸、氨、H2、CO2; 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改变饲料原料的理化性状,如增加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及营养价值,或解毒、脱毒和
➢ 昆虫不易产生抗药性; 积累有益的中间代谢产物。
甲烷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包括乳酸饲料、粗饲料发酵、担子菌发酵饲料、禽畜粪便发酵饲料等; 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全世界可供食用的真菌有2000多种。
3.解磷微生物菌剂
能分解土壤中难溶态磷的细菌制成的解磷 细菌肥料,使解磷细菌在作物根际形成一个磷
素供应较为充分的微区,因磷细菌在生长代谢 过程中能够产生一些有机酸和如植酸酶的酶类, 使土壤中的难溶性磷形成作物能够吸收利用的 可溶性磷,供作物吸收利用。目前生产上应用 较多的菌种为巨大芽孢扦菌。
4.硅酸盐微生物菌剂
分解土壤中难溶的磷、钾等营养元素,并在 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可以刺激作物生长的激 素类物质,在植物根际形成优势种群,可抑制 其它病原菌的生长,因而达到增产效果 。
5.光合细菌菌剂
光合细菌是地球上最早的光合生物,广泛分布于 海洋、江河、湖泊、沼泽、池塘、活性污泥及水稻、 水葫芦、小麦等根际土壤中。它能促进土壤中放线 菌、固氮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增强农产品的耐贮 性和提高品质,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及其它有
发展并推广这项技术,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从土壤肥力而言 ,根瘤菌肥料还有增加土壤氮素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这是其 它非豆科植物所没有的,因此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在农 业和牧草生产上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 1、提高土壤肥力 2.促进作物生长 3.增强植物抗病、抗虫等抗逆能力 4.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 能保护害虫天敌; 作用机理:①分泌植物促生物质;
大分子降解产酸,厌氧和兼性厌氧菌,产物为有机酸、氨、H2、CO2; 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改变饲料原料的理化性状,如增加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及营养价值,或解毒、脱毒和
➢ 昆虫不易产生抗药性; 积累有益的中间代谢产物。
甲烷形成的三阶段理论。 包括乳酸饲料、粗饲料发酵、担子菌发酵饲料、禽畜粪便发酵饲料等; 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全世界可供食用的真菌有2000多种。
自然环境中微生物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在环保上的应用
生物修复
利用微生物降解和转化污染物,降低污染物的毒 性。
污水处理
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降低污染物含量,实现污 水资源化利用。
有机废弃物处理
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肥料、沼气等资 源,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06
微生物的危害与防治
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传播疾病
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是导致人类和动物疾病的常见原因,如 霍乱弧菌、流感病毒等。
空气中的微生物
空气细菌
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它们 主要来自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
也有人为污染源。
空气真菌
空气真菌包括霉菌、酵母菌等, 它们在空气中飘浮,有时会引发
人类和动物的呼吸系统疾病。
病毒
病毒是一种极其微小的微生物, 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可引起人类
和动物的多种疾病。
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高温环境中的微生物
分解方式
微生物通过分泌酶将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如氨基酸、单糖和脂肪酸等, 再进一步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
03
生态意义
分解有机物是自然环境中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转化物质
1 2 3
转化物质
微生物能够将一些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如将 氨气转化为硝酸盐、将硫化物转化为硫酸盐等。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其形态、结构、生理和遗传 特征,微生物可被分为细菌、真 菌、藻类、原生动物和病毒等不 同类型。
微生物的特点与功能
体积微小
繁殖快
微生物的体积非常微小, 通常在微米级别,因此
肉眼难以观察。
微生物具有极快的繁殖 速度,可以在短时间内
《兽医微生物学》课件

微生物学的发展
随着显微镜技术的改进和遗传学 、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 对微生物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渐 形成了系统的微生物学。
02
兽医微生物学基础
兽医微生物学的定义与任务
总结词
定义与任务
详细描述
兽医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动物病原微生物相关的学科,主要任务是诊断、预防和 控制动物疾病,保障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疫苗的研制与应用
疫苗种类
包括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每种疫苗都有其特定 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疫苗接种方式
包括注射、口服、喷雾等,应根据疫苗种类和动物种类选择合适的 接种方式。
疫苗使用注意事项
疫苗应存放在适宜的温度下,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接种前应检 查疫苗的外观、有效期和批号等信息,确保疫苗质量可靠。
分布广泛
微生物在自然环境、动植物体内外、空气 中等各个角落都有分布,与人类生活密切 相关。
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基础。
适应性强
微生物能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存, 如高温、低温、酸碱度变化大等。
微生物的发现与历史
微生物的发现
最早发现微生物的是荷兰科学家 列文虎克,他于1674年用自制的 显微镜观察到雨水中的原生动物 。
动物疾病诊断与防治中的微生物学技术
病原分离与鉴定
通过微生物学技术,如分离培养 、生化试验、免疫学试验等,对 动物疾病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
为疾病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
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动物血清中的特异性抗 体,可以了解动物感染的病毒或 细菌种类以及免疫状态,为预防
和治疗提供参考。
微生物耐药性检测
通过对病原微生物进行耐药性检 测,可以了解病原微生物对抗菌 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机制,为选 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随着显微镜技术的改进和遗传学 、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 对微生物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渐 形成了系统的微生物学。
02
兽医微生物学基础
兽医微生物学的定义与任务
总结词
定义与任务
详细描述
兽医微生物学是研究与动物病原微生物相关的学科,主要任务是诊断、预防和 控制动物疾病,保障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疫苗的研制与应用
疫苗种类
包括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每种疫苗都有其特定 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疫苗接种方式
包括注射、口服、喷雾等,应根据疫苗种类和动物种类选择合适的 接种方式。
疫苗使用注意事项
疫苗应存放在适宜的温度下,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接种前应检 查疫苗的外观、有效期和批号等信息,确保疫苗质量可靠。
分布广泛
微生物在自然环境、动植物体内外、空气 中等各个角落都有分布,与人类生活密切 相关。
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基础。
适应性强
微生物能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存, 如高温、低温、酸碱度变化大等。
微生物的发现与历史
微生物的发现
最早发现微生物的是荷兰科学家 列文虎克,他于1674年用自制的 显微镜观察到雨水中的原生动物 。
动物疾病诊断与防治中的微生物学技术
病原分离与鉴定
通过微生物学技术,如分离培养 、生化试验、免疫学试验等,对 动物疾病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
为疾病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
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动物血清中的特异性抗 体,可以了解动物感染的病毒或 细菌种类以及免疫状态,为预防
和治疗提供参考。
微生物耐药性检测
通过对病原微生物进行耐药性检 测,可以了解病原微生物对抗菌 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机制,为选 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ppt课件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可编辑课件PPT
1
主要内容
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 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合成化合物的生物降解 水体污染的控制
生物修复技术
可编辑课件PPT
2
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途径
水体富营养化 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代谢物
可编辑课件PPT
3
一、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控制
概念 成因 危害 控制措施
1986年,福建东山居民食用被裸甲藻污染的花蛤,造成136 人中毒,1人死亡。
1995年,4月,菲律宾约2万渔民食用了污染麻痹性贝毒 的海产品,其中4名儿童死亡。
1996年,巴西某血透中心发生一起铜绿微囊藻毒素的水进 行血透的医疗事故,使131名病人中毒,其中83人发生胆汁 淤积性肝病,44人死于肺衰竭。
26
磷No 的生物循环
Image
无机磷可以为植物所吸收利用,在食物链中传递, 而一部分则以不溶性形式沉淀下来,离开了循环。 这就是磷循环是不完全循环的原因所在。
可编辑课件PPT
27
三、合成化合物的生物降解与转化
农药的降解 塑料的降解 合成洗涤剂的降解
可编辑课件PPT
28
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能力
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据不完全统计,有600余人因
误食含有毒贝类而中毒,至少有29人死亡。
可编辑课件PPT
13
2、水质严重恶化,影响水厂供水
太湖曾因蓝藻大规模的爆发,致使无锡水厂在1991、1997和 2007年5月三度停止供水,引发水荒。市民大批抢购纯净水。
可编辑课件PPT
14
3、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经济损失惨重
1.控制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氮磷的排 放(提高处理率,严控直排;对污废水进行深度
可编辑课件PPT
1
主要内容
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 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合成化合物的生物降解 水体污染的控制
生物修复技术
可编辑课件PPT
2
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途径
水体富营养化 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代谢物
可编辑课件PPT
3
一、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控制
概念 成因 危害 控制措施
1986年,福建东山居民食用被裸甲藻污染的花蛤,造成136 人中毒,1人死亡。
1995年,4月,菲律宾约2万渔民食用了污染麻痹性贝毒 的海产品,其中4名儿童死亡。
1996年,巴西某血透中心发生一起铜绿微囊藻毒素的水进 行血透的医疗事故,使131名病人中毒,其中83人发生胆汁 淤积性肝病,44人死于肺衰竭。
26
磷No 的生物循环
Image
无机磷可以为植物所吸收利用,在食物链中传递, 而一部分则以不溶性形式沉淀下来,离开了循环。 这就是磷循环是不完全循环的原因所在。
可编辑课件PPT
27
三、合成化合物的生物降解与转化
农药的降解 塑料的降解 合成洗涤剂的降解
可编辑课件PPT
28
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能力
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据不完全统计,有600余人因
误食含有毒贝类而中毒,至少有29人死亡。
可编辑课件PPT
13
2、水质严重恶化,影响水厂供水
太湖曾因蓝藻大规模的爆发,致使无锡水厂在1991、1997和 2007年5月三度停止供水,引发水荒。市民大批抢购纯净水。
可编辑课件PPT
14
3、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经济损失惨重
1.控制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氮磷的排 放(提高处理率,严控直排;对污废水进行深度
医学微生物课件ppt

毒素
微生物产生的有毒物质,可引起机体 中毒症状,如细菌外毒素、真菌毒素 等。
酶
微生物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可促进病原体的繁殖和扩散,如溶 血素、胶原酶等。
微生物的感染与免疫反应
感染类型
根据感染部位和症状的不同,可分为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如肺炎、肠道感染 、败血症等。
免疫反应
机体对微生物入侵产生的防御反应,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如吞噬 细胞作用、抗体产生等。
03
革兰氏阳性菌
这类细菌具有厚重的细胞 壁,对某些抗生素有抵抗 力,例如葡萄球菌和链球 菌。
革兰氏阴性菌
这类细菌具有较薄的细胞 壁,对某些抗生素敏感, 例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
厌氧菌
这类细菌在缺氧环境下生 长,例如破伤风梭菌和产 气荚膜梭菌。
病毒
DNA病毒
这类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例如天花病毒和水 痘病毒。
耐药性产生机制
微生物通过基因突变或获得外源基因产生耐药性,耐药性可遗传给 后代。
耐药性的预防与控制
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监管,规范临床用药,开展耐药性监测,研发 新型抗微生物药物。
05
医学微生物的预防与控制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监测与预警
建立有效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报告疫 情,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04
医学微生物的诊断与防治
微生物的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直接显微镜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 如细菌、真菌等。
培养分离
将样本接种在培养基上,观察 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分离出纯
培养物。
免疫学检测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检 测微生物抗原或抗体。
微生物产生的有毒物质,可引起机体 中毒症状,如细菌外毒素、真菌毒素 等。
酶
微生物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可促进病原体的繁殖和扩散,如溶 血素、胶原酶等。
微生物的感染与免疫反应
感染类型
根据感染部位和症状的不同,可分为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如肺炎、肠道感染 、败血症等。
免疫反应
机体对微生物入侵产生的防御反应,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如吞噬 细胞作用、抗体产生等。
03
革兰氏阳性菌
这类细菌具有厚重的细胞 壁,对某些抗生素有抵抗 力,例如葡萄球菌和链球 菌。
革兰氏阴性菌
这类细菌具有较薄的细胞 壁,对某些抗生素敏感, 例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
厌氧菌
这类细菌在缺氧环境下生 长,例如破伤风梭菌和产 气荚膜梭菌。
病毒
DNA病毒
这类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例如天花病毒和水 痘病毒。
耐药性产生机制
微生物通过基因突变或获得外源基因产生耐药性,耐药性可遗传给 后代。
耐药性的预防与控制
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监管,规范临床用药,开展耐药性监测,研发 新型抗微生物药物。
05
医学微生物的预防与控制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监测与预警
建立有效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报告疫 情,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04
医学微生物的诊断与防治
微生物的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直接显微镜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 如细菌、真菌等。
培养分离
将样本接种在培养基上,观察 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分离出纯
培养物。
免疫学检测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检 测微生物抗原或抗体。
《生物防治方法》课件

生物防治包括利用天敌、病 原微生物、昆虫激素等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来控 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 可持续的特点
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 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环保: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经济:生物防治成本较低,长期来看经济效益显著 安全:生物防治不会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伤害,安全性高 效果:生物防治效果持久,不易产生抗药性,效果稳定
在城市环境治理上的应用
城市绿化:使 用生物防治方 法,如种植抗 病害植物,减
少农药使用
城市垃圾处理: 使用生物降解 技术,如微生 物降解,减少
垃圾污染
城市水体治理: 使用生物净化 技术,如微生 物净化,改善
水质
城市空气治理: 使用生物吸附 技术,如植物 吸附,减少空
气污染
生物防治的未来发 展
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生物防治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 挑战: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 机遇: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机遇:生物防治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THANK YOU
汇报人:PPT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 法
利用天敌防治
天敌种类:捕食 性天敌、寄生性 天敌、竞争性天 敌等
天敌选择:选择 对目标害虫具有 较强控制能力的 天敌
天敌释放:在适 宜的时间、地点 释放天敌
天敌保护:保护 天敌免受农药等 有害物质的影响
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
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防治原理:通过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抑制或杀死有害生物 防治方法:选择合适的病原微生物,进行人工接种或释放 应用实例:利用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和植物病害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来控 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 可持续的特点
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 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环保: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经济:生物防治成本较低,长期来看经济效益显著 安全:生物防治不会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伤害,安全性高 效果:生物防治效果持久,不易产生抗药性,效果稳定
在城市环境治理上的应用
城市绿化:使 用生物防治方 法,如种植抗 病害植物,减
少农药使用
城市垃圾处理: 使用生物降解 技术,如微生 物降解,减少
垃圾污染
城市水体治理: 使用生物净化 技术,如微生 物净化,改善
水质
城市空气治理: 使用生物吸附 技术,如植物 吸附,减少空
气污染
生物防治的未来发 展
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生物防治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 挑战: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 机遇: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机遇:生物防治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THANK YOU
汇报人:PPT
生物防治的主要方 法
利用天敌防治
天敌种类:捕食 性天敌、寄生性 天敌、竞争性天 敌等
天敌选择:选择 对目标害虫具有 较强控制能力的 天敌
天敌释放:在适 宜的时间、地点 释放天敌
天敌保护:保护 天敌免受农药等 有害物质的影响
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
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防治原理:通过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抑制或杀死有害生物 防治方法:选择合适的病原微生物,进行人工接种或释放 应用实例:利用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和植物病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如何面对
• 事先防范胜于事 后检验
• 检验是重要手段, 为预防提供依据 并加以验证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我们的责任
• 自我负责 • 从我做起 • 从今做起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2、个人卫生规范
• 卫生意识 • 良好习惯
为什么要洗手
未洗的手
漂洗的手(只用清水)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为什么要洗手
洗净的手(用皂液) 洗净的手(用消毒剂)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为什么要洗手
• 作业人员的手与食品接触最多,是 食品污染的重要途径。手部皮肤上 存在的细菌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上 都较身体其他部位要多,并以皮肤 褶皱处及指尖为多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微生物防范
品保部于艳芬 2010/9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主要内容
一、微生物特性
二、生产如何防范?
三、个人卫生管理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一、微生物特性
• 个体小 • 繁殖快 • 食谱杂 • 分布广 • 适应强 • 培养易 • 种类多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1、微生物大小
• 通常用微米(μm)作测量单位。 • 细菌细胞的重量约为1×10-9~1×10-10mg。 • 即每g细菌约含1-10万个细菌菌体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2、微生物大小
细菌,0.5-5µm 真菌:霉菌2-10µm 到几米、酵母5-10µm 放线菌:<1-5µm,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 原生动物:2-200µm 海藻:1µm-几米 病毒:0.015-0.2µm,依附于寄生体
弯曲各手指 关节,在另 一手掌心旋 转搓擦,交 换进行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2、洗手方法--⑥
搓洗手腕, 交换进行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3、洗手消毒时机
当个人的清洁可能影响食品安全性时,工作人员 一定要洗手,例如在下述情况下:
• 入车间前 • 食品处理工作开始时; • 去卫生间后; • 工作期间定时洗手消毒; • 在处理食品原料或其他
WANT WANT GROUP
我们何时要洗手
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甲型肝炎病毒等肠道病原体,最 常见的是大便后手被污染,如在大便后所用的卫生纸张数少 (至少5层),手指就有可能被污染。
对于作业人员,在以下情况时洗手: 1、工作开始前 2、大小便后 3、休息以后 4、打电话后 5、接触生肉、蛋、蔬菜及不净餐具、容器、工具后
1、人或者动物的肠道、粪便 2、人或动植物的鼻咽腔
旺旺 集團
W系如何防范?
1、人员 2、设备及工器具 3、原物料 4、其他交叉污染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二、生产体系如何防范 1 人员:为什么要洗?手
手的细菌对照实验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3、微生物的分类
• 细菌 • 真菌:霉菌、酵母菌 • 放线菌 • 原生动物 • 海藻 • 病毒 其中后三者为非食品腐败菌。
6
4、大肠杆菌的特点:
致病性:腹泻 肠毒素(内毒素) 杀灭条件: 65℃,30min 100℃,10-20min
7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5、大肠菌群的来源:
1、干类产品洗手消毒流程:
任何被污染的材料后。 此时若不及时洗手,就
可能会污染其他食品。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3.2消毒
75%酒精喷洒消毒 防止干手过程的再次污染
提示:洗手后严禁乱动乱摸,防止再次受到污染。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3.3 洗手消毒流程
一、凡进入车间(如工作开始前、打电话后、休息以后等)和接触 生肉、蛋、蔬菜、不净工器具及手部脏污等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洗手目的何在?
1、洗手程序设置的原因
许多员工日常不洗手;
洗手措施未被正确地执行;
许多员工不理解洗手的重要 性。
2、防止微生物污染
主要是大肠菌群细 菌:在人畜粪便和自然界 广泛存在;多存在于人类 经常活动的场所和粪便污 染的地方,如生活污水沟 旁及厕所等处。
旺旺 集團
• 污染手指的细菌严重有碍食品卫生 的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道致 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健康人的 鼻腔存在较多,当手接触鼻部或鼻 涕时,手指被污染。另外,金黄色 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手指 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被污染的可能。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人体部位与常见微生物
2、洗手方法--②
手心对手背沿指 缝相互摩擦,交 换进行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2、洗手方法--③
掌心相对,双 手交叉沿指缝 相互摩擦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2、洗手方法--④
一手握另一手 大拇指旋转搓 擦,交换进行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2、洗手方法--⑤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1、良好的个人卫生
勤洗澡 勤理发 勤换衣
不得留长指甲、胡须、涂指甲油、配戴手饰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2、洗手方法--①
• 科学的洗手有重 要的意义。彻底 的洗手方式应该 是:
掌心相对,手指 并拢相互摩擦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 鼻咽腔: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 奈氏菌属、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 杆菌、真菌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人体与微生物数量
•手 • 头发 • 鼻内分泌物 • 唾液 • 粪便
100-1000cfu/cm2 约100万cfu/cm2 约1000万cfu/cm2 约10亿cfu/g 710亿cfu/g
• 皮肤: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类白喉杆 菌、大肠杆菌、非致病性抗酸杆菌、真 菌
• 口腔:葡萄球菌、绿色链球菌、奈氏菌 属、类白喉杆菌、乳酸杆菌、梭形杆菌、 放线菌、拟杆菌、螺旋菌、真菌
旺旺 集團
WANT WANT GROUP
人体部位与常见微生物
• 肠道:葡萄球菌、类链球菌、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乳酸杆菌、产气 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拟杆菌、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