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17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合集下载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学案岳麓版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单元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学案岳麓版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1.背诵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条件、目的和到达的范围,认识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2.简述倭寇以及戚继光抗倭,认识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

3.重点: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背景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目的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时间1405~1433 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范围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默一默:郑和下西洋有何意义?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②郑和下西洋后,我国有更多人去南洋做工和经商,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比一比:郑和下西洋与西方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有何本质区别?郑和下西洋是以和平为目的的,为世界文明的传播和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带有侵略和掠夺的性质。

2.戚继光抗倭(1)倭寇:明朝初年,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武装集团,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掠夺和骚扰,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

(2)背景:明朝中期,倭寇与沿海奸商、海盗勾结,大肆烧杀抢掠。

(3)经过:16世纪中期,明政府派戚继光等将领组织抗击倭寇。

戚继光率军荡平浙江倭寇后,在福建和广东与俞大猷合作共同作战。

(4)结果:抗倭斗争最后胜利。

*说一说: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他领导的戚家军同倭寇进行了英勇的战斗并取得了胜利,使我国沿海地区的倭寇得以全部肃清。

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是历史上我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次胜利,所以说戚继光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想一想:明朝抗倭名将有哪些?你认为抗倭斗争的胜利有何意义?戚继光、俞大猷等。

意义:倭寇与沿海奸商、海盗勾结,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掠夺和骚扰。

而抗倭斗争的胜利,保卫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因而抗倭功绩永载史册。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达标检测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达标检测 岳麓版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一、选择题1.南澳岛是历史上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史载:“郑和七下西洋,五经南澳。

”明朝之所以能实现大规模航海,其主要原因是( )A.海上交通发达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C.指南针用于航海D.造船技术发达2.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炫耀明朝国力B.开拓殖民地C.扩大政治影响,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D.发展对外贸易3.电影《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郑和大航海的时代,影片中的中国皇帝应是( )A.宋太祖B.元世祖C.明太祖D.明成祖4.“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有三宝垄,泰国有三宝垄,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城。

上述国家以“三宝”为地名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历史上( )A.高僧鉴真出使日本B.玄奘西行C.华侨对南洋的开发D.郑和下西洋的壮举6.倭寇一般是指13至16世纪期间活跃于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的海盗。

倭寇指的是日本的( )①渔民②武士③商人④海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右图人物是一位古代民族英雄,若请你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8.右图中的“平远台”是百姓为纪念戚继光抗倭所建。

戚继光主要在下列哪些省份进行抗倭( )A.山东、江苏、浙江B.江苏、福建、浙江C.山东、福建、广东D.浙江、福建、广东9.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

这一史实说明( )A.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10.郁达夫为某历史人物的祠堂题写了“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的对联。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课题: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学习目标】课标内容:郑和下西洋及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学习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条件、目的、概况、影响;南洋的开发;倭寇的掠夺和骚扰;戚继光抗倭。

探究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及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郑和下西洋难点:如何全面地辩证地评价郑和下西洋【自主学习】三、郑和下西洋1、条件: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造船业先进。

2、目的:(1)、扩大明朝政治影响;(2)、加强于海外的联系。

3、经过:派于年—年,先后次下西洋,到过亚非多个国家,最远到达和。

4、影响:(1)、促进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2)、比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早个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3)、促进的开发;(4)、反映了中国对外友好、和平外交的传统。

四、戚继光抗倭1、原因:倭寇侵扰东南沿海,烧杀抢掠。

2、事迹:16世纪中期,率领戚家军先在浙江九战九捷,荡平浙江倭寇。

后入福建、广东与共同作战,取得最后胜利。

3、意义:戚继光立志报国、抗击侵略、保卫海疆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合作探究】1、查阅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资料文献,概括郑和下西洋有哪些突出特点?2、说说郑和下西洋与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不同?【达标检测】1、(2020·龙岩)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A.美洲B.印度洋沿岸C.大西洋沿岸 D.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2、(2020·东莞)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民间经济文化友好交流B.使明朝获得良好经济效益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D.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3、(2020·成都)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有三宝垅,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城。

上述国家以“三宝”为地名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历史上()A.高僧鉴真出使日本B.戚继光抗击倭寇C.华侨对南洋的开发D.郑和下西洋的壮举4、(2020·娄底)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了他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

七年级历史下册岳麓版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岳麓版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学案)

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郑和下西洋、开发南洋、戚继光抗倭情感目标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能力目标运用知识,分析解答问题。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学习难点全面的评价郑和下西洋学习导入:明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既有友好合作的一面,也有反侵略的一面。

一、郑和下西洋1、条件:_________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2、目的:为了扩大明朝的___________影响,加强与_____________的联系,___________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

3、概况:_______~________年,郑和率船队先后_________次下西洋,到达亚非_____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东岸和_________沿岸。

4、意义: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__________交流和___________,比欧洲航海家远航美洲和印度早________个多世纪。

5、影响:我国有更多的人去南洋做工和经商,他们带去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对开发南洋做出了贡献。

基础练习:1、郑和第一次远航,出使西域的出发点是()A.刘家港B.泉州C.扬州D.广州2、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皇帝是()A.明成祖B.明太祖C.建文帝D.明武帝3、“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这段话中的“我之云帆高张是指()A.戚继光抗倭B.郑和下西洋C.文天祥抗元斗争D.郑成功收复台湾4、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派一艘命名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二、戚继光抗倭1、时间:________中期,我国倭患严重,16世纪中期,明朝政府派_________等将领组织抗倭。

基础练习1、“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寇来,不要慌,我自戚爷会抵挡。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坦坪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坦坪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学习目标】:学习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条件、目的、概况、影响;南洋的开发;倭寇的掠夺和骚扰;戚继光抗倭。

探究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及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郑和下西洋难点:如何全面地辩证地评价郑和下西洋【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郑和下西洋(1)、条件:(2)、目的:(3)、概况:(4)、意义和影响:2、戚继光抗倭(1)、倭寇:(2)、倭寇的危害:(3)、抗倭名将:,。

二、合作探究1、你认为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2、郑和下西洋一般选择秋冬出发,夏季返回。

为什么要这样选择?3、你认为抗倭斗争的胜利有何意义?三、课堂小结郑和下西洋伟大壮举戚继光抗倭民族英雄四、巩固训练2、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哪一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A、亚非B、拉美C、东南亚D、欧美3、“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的对联主要称颂()A、张骞出使西域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C、郑和下西洋D、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4、2020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有关部门建立了筹备组,隆重纪念中国这一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我们现在之所以纪念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因为其()A、宣扬了明朝的国威,显示明朝的实力B、发展了古代的对外贸易C、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D、加强了与世界各地的联系5、下列人物能称得上民族英雄的是()A、戚继光B、岳飞C、文天祥D、郑和6、明朝的“戚家军”与南宋的“岳家军”最相似的方面是()A、抗击金军B、肃清倭寇C、抗击蒙古D、作战勇敢,军纪严明7、明朝戚继光抗倭时是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_______武装集团()A、英国B、美国C、日本D、俄国【当堂反思】本节收获:不足:。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第1课时)一、知识链接抽测《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一课知识要点二、学习目标1、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明朝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三、新知预习(预习教材,根据学习目标标记知识要点)四、探究演练1、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_________ __________及其沿岸一带。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_______次下西洋,到过亚非_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五、拓展提升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与目的是什么?2、郑和下西洋大概情况怎样?意义及影响作用?3、郑和下西洋一般选择秋冬出发,夏季返回。

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六、知识整理与反思七、成果检测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的对联主要称颂()A、张骞出使西域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C、郑和下西洋D、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2、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哪一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A、亚非B、拉美C、东南亚D、欧美3、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有关部门建立了筹备组,隆重纪念中国这一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我们现在之所以纪念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因为其()A、宣扬了明朝的国威,显示明朝的实力B、发展了古代的对外贸易C、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D、加强了与世界各地的联系4、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给皇帝购买外国的贵重物品B、促进对南洋的开发C、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同海外的联系D、发展对外贸易5、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是()A、非洲的西海岸B、非洲的东海岸好地中海一带C、印度半岛和东南亚各国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是符合题意的)6、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表述,正确的是()A、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B、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C、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D、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7、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A、玄奘B、鉴真C、郑和D、马可·波罗。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导学案(无答案)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导学案(无答案)

第17 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导学提纲班级姓名小组编号总课时第20 课时执行时间主备人一、学习目标:知道:1.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条件、目的、概况、影响;2.开发南洋;3.倭寇;4.戚继光抗倭。

二、课堂目标重难点:1.重点: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

2.难点:如何全面、辩证地评价郑和下西洋。

三、自主学习教材第81---85页,完成下列练习:1.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强盛。

加上()广泛使用和郑和本人的(),为()创造了条件。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明朝的(),加强与()的联系。

3.郑和下西洋从()年至1433年,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河美洲早(),先后进行了()之多。

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东海岸和()沿岸。

4.明朝()期,日本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严重威胁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戚继光的“戚家军”在浙江()附近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的倭寇。

接着,又在福建、广东和()共同作战,取得抗倭斗争的最后斗争。

戚继光是我国的()英雄。

四课堂练习:1.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明朝皇帝和第一次出发地点是()A 明太祖、南京B明成祖、刘家港C明宪宗、广州D明武宗、泉州2. 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A玄奘西游B鉴真东渡C戚继光抗倭D郑和下西洋3. 民族英雄戚继光的诗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他()A抗元的决心B抗倭的决心C抗金的决心D抗辽的决心4. 日本倭寇包括()①日本武士②日本商人③日本海盗④明朝奸商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5.南宋“岳家军”与明朝“戚家军”最相似的方面是()A 抗击元军B作战勇敢,纪律严明C肃清倭寇D抗击金军五、拓展训练:比较岳飞与戚继光活动性质的不同?六、作业:完成基础训练第17 课。

反思:。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7.17《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案 岳麓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7.17《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案 岳麓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7.17《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案岳麓版[课标内容]①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②讲述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条件、目的、概况、影响;开发南洋;倭寇;戚继光抗倭。

①引导学生识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②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张骞出使西域,培养学生比较、理解问题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使学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使学生初步学会多角度、多方位、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

④采用课堂讨论、想象等方式,探究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及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②引导学生收集关于郑和、戚继光的资料,作为小故事的素材,提高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鼓励学生向地理教师请教,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及到达国家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等,以增强各学科知识的联系,拓宽知识面。

④要求学生讲述戚继光抗倭的故事,使之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人民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精神。

②学习戚继光抗倭事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③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既有友好合作的一面,也有反侵略的一面,从而全面认识明朝对外关系的基本特征。

[重点和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难点:如何全面地辩证地评价郑和下西洋[教学方法]采用故事法、讨论法、列表举例法[教学过程]要求学生预习,并收集郑和、戚继光的有关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条件、目的、概况、影响,开发南洋,倭寇,戚继光认识到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它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二、主要知识呈现
1、郑和最终七次下西洋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三、课堂训练
1、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仁宗
D.明宪宗
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印度洋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3、倭寇包括()
①日本武士②日本商人③日本海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明朝时的抗倭将领有()
①戚继光②岳飞③文天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5、郑和下西洋曾到过亚非多少个国家和地区(
A.20多个
B.30多个
C.40多个
D.50多个
危害:明朝中期,倭寇沿海
,取得了抗倭斗争的最后胜利。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