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2017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5课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张 (上传)

2017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5课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张 (上传)

课后扩展:集思广益
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相比,唐朝 的民族关系有哪些新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因战争、动乱而迁徙,杂居 交融。 唐朝:和睦相处 ,密切交往而全面交融 。
1.唐朝政府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
说明唐朝(C )
A.国力十分强大 B.支持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政权
C.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D.需要依靠少数民族保卫边疆
2.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 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 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 A.汉武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 它始建于1 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 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 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 的是( )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唐玄宗 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③当时吐蕃的可汗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从贞观年间开始的200年内,日本先后13 次派出遣唐使,规模之大少者二百人,多者 五六百人。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 要目的是( )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求取佛教经义
5.名著《西游记》家喻户晓,书中的故事情节 我们耳熟能详,其中的故事取材于( ) A.鉴真六次东渡日本 B.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C.郑和七次下西洋 D. 时,西行前往_____ 取佛经 间
佛教 ⑵. ①促进中国_____ 的发展; 玄 ②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奘 影 大唐西域记 》是研究 西 ③他写的《___________ 响 行 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文化的重
要典籍。
玄 奘 西 游 路 线 图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 宋金对峙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 宋金对峙

宋高宗
不杀岳飞,放 虎归山,一旦抵抗 派得势,我的地位 不保,底细必然泄 露。杀掉他可得金 人欢心。
秦桧
宋高宗、秦桧杀害岳飞
正当抗金斗争顺利发 展的时候,宋高宗和权臣 秦桧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 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 于是向金求和。宋高宗连 下12道诏令命岳飞等人班 师。1141年,宋高宗解除 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兵权, 与金议和。秦桧还指示爪 牙诬陷岳飞,以谋反罪名 杀害了他。但岳飞坚持抗 金的正义斗争,赢得了广 大人民的尊敬。
重点 金的崛起以及宋金的对峙。 难点 如何客观看待岳飞抗金。
一、金的建国 二、靖康之难 三、岳飞抗金
大金得胜陀颂碑
完颜阿骨打
完颜阿骨打(1068—1123),女真部 落的杰出首领,金国开国皇帝,又名完颜 旻。一生驰骋疆场,完成建国与灭辽两件 大事,为女真的统一与发展建立了不朽的 功勋。在位期间,知人善任,对女真部落 联盟组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还 重视发展生产,他还组织人力创制了女真 文字,对女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 极大的推动作用。
1.岳飞诗云“靖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
灭”中的“靖康耻”是指c( )
A.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B.西夏和金订立盟约 C.金军虏走宋徽宗和宋钦宗 D.宋金和议 2.北宋、南宋与少数民族关系的相似之处是 (B) A.对少数民族称臣 B.向少数民族送银两 C.对少数民族割地求和 D.都被少数民族打败后订立盟约议和
能力拓展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05年,宋辽达成和议。宋真宗应
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 约为兄弟之国。
———《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规定:一、 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 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 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三、宋每年向金 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最新名师精品】岳麓初中历史七下《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PPT课件 (1)

【最新名师精品】岳麓初中历史七下《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PPT课件 (1)

戚继光 (1528~1587年)
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 抗倭的民族英雄,今山东蓬莱 人。17岁时就担负起防御倭寇 的任务。他先后在山东、浙江、 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 性的胜利.
台州 福建
广东
平远台
想一想,戚家军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崇敬?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你认为戚继光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郑和,本姓马, 小名三宝,云南人, 回族。12岁入王府为 宦官,明成祖即位后, 赐他姓郑,升为内官 监太监,世称三宝太监。
文莱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1)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 强盛; (2)造船水平的高超; (3)航海技术的掌握; (4)指南针的使用; (5)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 (6)有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7)优秀的经验丰富的船长、 水手通力合作等。
船的数 壮大号举宝船!62艘(共 百余艘)
17艘
4艘
船只 大小
大号宝船 长151.8米 宽61.6米
长24.5米 宽6米
120吨 100吨 0吨
郑和远航促成的经济文化交流图表
出使国
输入当地的技术
带回中国的技术
占城(今越 南)
①种植一年三熟的稻米 ②制作豆腐 ③铸钱技术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 ①种植小麦
4. (2010·扬州中考)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 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歌谣中的 “戚爷”( B ) A.统一了女真各部 B.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打败了沙俄侵略军
5. (2010·聊城学业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宣德六年(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课件

• 6、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当 C 时唯一对外通商的城市是 • A、杭州B、香港C、广州D、泉州
歌 谣
• 明代引进农作物, • 棉织丝织青花瓷, • 明中后期资萌芽, “机工”出卖劳动力, • 清朝国策大错, • 对外“闭关锁国”, • 长期与世隔绝, 玉甘花向马铃薯, 商贸出现大城市, “机户”长成资本家, 雇佣关系就成立。 对内“重本抑末”, 先进技术不学, 二百年来国弱。
2 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表现是什么?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机户: 早期的资本家 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
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
机房: 机工: 早期的手工工场 早期的雇佣工人 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 机户与机工间的关系: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种雇佣与被雇 佣的关系,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明皇都积胜图 (北京的繁荣景象)
明南都繁会图 (南京的繁荣景象)
知识回顾(经济发展)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先进 商业(商品 农业(引种 高产农作物) 技艺) 经济活跃)
二、资本主义的萌芽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二、资本主义萌芽
1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何时?何地?
何行业? 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
为什么说西藏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 唐朝时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吐蕃, 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元朝时,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事务, 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清朝时,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共同 管理西藏地区事务。实行“金瓶挚签” 制度,由驻藏大臣监督确立西藏宗教 的最高领导人喇嘛、达赖的继承制度。
第20课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农业 2、手工业3、商品经济的活跃
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初一下册历史第15课演示课件.ppt

初一下册历史第15课演示课件.ppt
18年
1
安徽民谣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2
A
18年
B 3
明太祖朱元璋 (1368-1398年在位)
18年
4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 1368年 都城: 应天(今南京) 开国皇帝: 朱元璋(明太祖)
18年
5
18年
6
换位思考:
假如你是当朝皇帝朱元璋,你想 采取哪些措施让所有的臣民伏首贴耳 的听从皇帝的指令呢?
( 八股取士增加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是考试向标准化、 规范化的重要发展,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②消极作用:科举制度维护了封建社会,是造成中国封 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因素之一。它禁锢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 使其致力于钻研四书五经,脱离实际,尤其是压抑了科学技 术的发展,使中国传统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最严 重的是到了近代继续阻碍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于西方文化 格格不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1、 “靖难之役”: 明太祖死后,建文帝听取大臣 的建议,实行削藩政策。
燕王朱棣先发制人,打着“靖难” 的旗号,在1399年起兵下争夺皇位。 历史上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役”。
23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生于 元至正二十年 (1360年),死于明 永乐二十二年 (1424年),是明太 祖(朱元璋)第四
②请几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你收集到的故事。
18年
12
明 朝 君 权 的 加 强
明代锦衣卫
18年
锦衣卫印
13
2、加强君权的措施
⑴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权
①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②在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3页 0117页 0174页 0258页 0333页 0398页 0436页 0458页 0545页 0616页 0676页 0730页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 放的时代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 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七年级下册历史ppt课件

七年级下册历史ppt课件

从公元1500年到1750年左右,包括欧洲的 封建制度、宗教战争和亚洲的明朝、清朝 等时期。
近代历史时期
现代历史时期
从1750年左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包括工业革命、民族解放运动、 帝国主义等。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在,包括两次世界 大战、冷战、全球化等。
社会背景
经济方面
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经济形 态和经济发展水平,如古代的农 业经济、中世纪的庄园经济、近 代的工业经济和现代的知识经济
详细描述隋朝的统一过程和历史 背景,包括隋文帝的统治和隋朝 的政治制度等。
安史之乱
讲述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过程 和影响,重点分析唐朝由盛转衰 的原因。
战争事件
抗日战争
介绍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过程 和重要战役,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历 史的影响。
解放战争
讲述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 果,分析解放战争对中国政治制度的 影响。
例如,世界大战、革命、独立战争等历史事件对 现代国际政治关系、国家体制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
历史人物对现代政治的影响
某些历史人物的思想、理念或者行为对现代的政 治观念、思潮和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现代经济的影响
历史的经济制度对现代的影响
01
例如,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等历史上的经济制度对
现代的经济体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对某个历史事件或问题进行 深入讨论。每个小组可以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也 可以进行组内分享和讨论。
课堂小测验
在每个章节结束后,可以设置一些小测验题目,检验学生 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简答 题等形式进行测试。
思考题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ppt课件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ppt课件
2、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最终导致隋朝的灭亡。
7
三、科举制的影响(作用)
▲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的一大变革。 2.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如唐诗)
4.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是世界
最早的考试制度、选拔人才的制度)。
8
创立科举制的作用(古人评价)
28
为什么唐朝文化昌盛,民族交往与交融频繁,社 会欣欣向荣,社会风气开放,对外交流频繁?
因为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唐朝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唐朝文化昌盛、社 会稳定、国家统一的基础。
29
第4课 唐朝的中外交流
一、遣唐使
1.中日两国在隋唐时期交往密切 2.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生、留学僧跟随 3.唐朝的先进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
20
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 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 出。” (p.10课后活动 第2题)
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 情景?
---描绘了唐玄宗开元时期,人口众多, 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社会稳定.
21
第3课 盛唐气象(开明与开放是根基)
13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李渊就
是唐高祖。定都长安。 唐高祖退位后,李世民登基,李世
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14
▲唐太宗采取的政策、措施(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的原因):
1.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隋炀帝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己骄也?--唐太宗”)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