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榄香烯抗肿瘤作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_花文峰 (1)

合集下载

艾利能 榄香烯注射液 基础篇

艾利能 榄香烯注射液 基础篇

43
张明等. 放疗与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治疗肺癌的效果评价. 临床与药物.2014.
增效减毒 理想选择
图1 两组患者肺癌脑转移病情控制效果比较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7.9% 14.0%
CR
37.2% 16.3%
30.2% 20.9%
39.5% 14.0%
PR
SD
PD
肝肾损害
脱发
组例
别数 Ⅰ~Ⅱ Ⅲ~Ⅳ Ⅰ~Ⅱ Ⅲ~Ⅳ Ⅰ~Ⅱ Ⅲ~Ⅳ Ⅰ~Ⅱ Ⅲ~Ⅳ Ⅰ~Ⅱ Ⅲ~Ⅳ Ⅰ~Ⅱ Ⅲ~Ⅳ
观察 组
27
40.7
3.7
对照 组
27
59.3
14.8
χ²值
4.909
P值
<0.05
48.1
3.7
66.7
0.1
3.979 <0.05
29.6 7.4 40.7 11.1 11.1 3.7
浓度要稀 建议:浓度低于500ml:600mg、250ml:400mg、100ml:200mg(稀释的榄香烯浓度越 低,发生静脉炎的几率越低,越有利于榄香烯在体内发挥抗肿瘤作用)
地米要加 建议:400-600mg榄香烯加入2mg地塞米松,1000mg榄香烯中加入5mg地塞米松。
血管要合适 建议:选择弹性好、血流通畅,外横径较粗的血管,不用末梢循环差的血管。
66.1%
榄香烯对恶性腹腔积液的总缓解率为66.1%
王金万等.榄香烯乳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Ⅲ期临床观察.《中华肿瘤临床》1996年第23卷第4期
增效减毒 理想选择
特点五: 减少骨髓抑制 提高化疗耐受
榄香烯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β-榄香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β-榄香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β-榄香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摘要】β-榄香烯是对多种肿瘤疗效确切,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对转移性肿瘤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体内外实验表明β-榄香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分化、增强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逆转肿瘤对化学药物的耐药性等多方面达到抗肿瘤作用。

【关键词】β-榄香烯细胞凋亡抗肿瘤作用【中图分类号】R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086-02β-榄香烯是从莪术油中分离出的一种挥发油,是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国家二类非细胞毒的广谱抗肿瘤新药。

β-榄香烯经过Ⅰ-Ⅳ期的临床实验,目前已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临床上使用β-榄香烯治疗鼻咽癌、肺癌、胃癌、肝癌、恶性胸腹水、脑转移瘤、膀胱癌等恶性肿瘤,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本文就β-榄香烯抗肿瘤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1 诱导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β-榄香烯抑制肿瘤增殖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β-榄香烯作用于白血病HL-60细胞、结肠癌Lovo细胞、胶质瘤细胞、小鼠黑色素瘤B16等多种肿瘤细胞的实验中,促进细胞凋亡,并且药物浓度和细胞增殖抑制率具有正相关线性关系,成剂量依赖性。

通过荧光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体缩小,染色质凝聚、细胞核固缩、核破裂,可见凋亡小体的形成。

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到渐强的凋亡峰,并且主要阻滞于细胞G0/G1期。

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明显的梯状条带。

β-榄香烯作用于结肠癌细胞,阻碍了结肠癌细胞进入S期,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而且提高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抑制端粒酶活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1]。

在胃癌细胞BAC823细胞株的研究中,β-榄香烯可阻滞细胞于S期,诱导其凋亡[2]。

作用于白血病细胞株K562,可使G1期细胞数目增多,S期细胞数目下降[3]。

2 诱导分化研究发现β-榄香烯对黑色素瘤B16细胞有诱导分化的作用,不仅使肿瘤细胞形态趋于成熟,而且显著提高了黑色素生成能力和酪氨酸酶活力。

_榄香烯的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

_榄香烯的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

将治愈1例患者的期望成本作为方案的成本—效果比率。

期望成本=最初成本/治愈率。

四药的期望成本分别为:1024163/0192=1113173元,832114/01901=932157元, 834149/01881=947121元,1301156/0193=1399153元。

B 药的期望成本最低。

414敏感度分析 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对不确定的变量,需要进行敏感度分析。

敏感度分析是为验证不同假设或估算对结果的影响程度[2]。

研究中的关键变量是患者的治愈率。

对这个概率上下各浮动5%,以考察结果稳定性。

结果A组的成本为1056132元(1292168元),B组为本875101元(977184元),C组为896134元(1004120元),D组为1328112元(1479104元)。

5 结论用氟喹诺酮治疗复杂性泌尿道感染是当前较为常见治疗方法。

本文通过对379例患者使用4种药物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得出:期望成本由低到高依次为左氧氟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加替沙星、依诺沙星,分别为932157元,947121元,1113173元,1399153元。

当治愈率上升5%,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依诺沙星四药期望成本分别为1056132元, 875101元(最低),896134元,1328112元(最高),治愈率下降5%时,4药期望成本分别为1292168,977184元(最低),1004120元, 1479104元(最高),灵敏度分析结果也提示左氧氟沙星治疗药更具成本效果。

故可得出左氧氟沙星是治疗复杂性泌尿道感染成本-效果较佳的药品。

参考文献[1]孙传兴1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第2版,20021[2]徐端正1药物经济学及其分析1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2):1401・综 述・β-榄香烯的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鞠建峰,于维萍,傅春升,马立明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11山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摘要:β-榄香烯是一种新型的抗癌药,具有很强杀灭肿瘤细胞及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有着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应用榄香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应用榄香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应用榄香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发表时间:2017-10-30T15:47:04.6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作者:陈小燕[导读] 榄香烯是一种从姜科植物温莪术中提取的有效抗癌成分[1],其主要生物学活性为降低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能力。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普外科福建漳州 363000)【摘要】榄香烯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果,且没有严重毒副作用,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应用榄香烯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静脉炎及渗透性损伤。

本文结合护理实践,简要阐述各个不良反应相对应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榄香烯;不良反应;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261-02榄香烯是一种从姜科植物温莪术中提取的有效抗癌成分[1],其主要生物学活性为降低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能力,诱发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基础研究表明β—榄香烯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这个观点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以β—榄香烯为主要成分的榄香烯乳注射液是我国自主研发成功的安全有效的广谱靶向、非细胞毒性二类抗肿瘤新药,目前临床中主要用于合并放、化疗常规方案,以增强肺癌、肝癌、食道癌、鼻咽癌、脑瘤、骨转移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放、化疗毒副作用,还可用于介入、腔内化疗及癌性胸腹水的治疗。

在临床应用中表明,榄香烯乳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果,且没有严重毒副作用。

随着榄香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及相应的护理也越来越引起重视,现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浅谈榄香烯治疗中引起的毒副作用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1.临床观察应用榄香烯治疗癌症患者会有一定的毒副反应,临床观察发现部分病人用药后主要有发热、静脉炎、局部疼痛等不良反应。

1.1 发热部分病人在榄香烯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其中多数病人体温低于38℃,为一过性发热,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进一步治疗没有太大影响,个别病人由于自身身体状况较差,体温超过39℃。

β-榄香烯的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β-榄香烯的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β-榄香烯的药理活性研究概况【摘要】β-榄香烯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已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

本文首先介绍了β-榄香烯的化学结构和来源,然后详细阐述了β-榄香烯的药理活性研究方法和结果。

研究表明,β-榄香烯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在药理活性研究进展部分,探讨了β-榄香烯在癌症治疗和神经保护上的潜在价值。

文章总结了β-榄香烯的药理活性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和在药物开发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本文为进一步探究β-榄香烯的药理活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β-榄香烯、药理活性、药理活性研究、化学结构、来源、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进展、药物开发、应用价值、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β-榄香烯是一种常见的天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天然产物的研究不断深入,β-榄香烯的药理活性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β-榄香烯被发现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作用。

这些药理活性使得β-榄香烯成为潜在的药物开发候选物质。

目前对β-榄香烯药理活性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尚未完全揭示其机制和作用方式。

有必要对β-榄香烯的药理活性进行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探索其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对β-榄香烯的药理活性研究进行概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β-榄香烯在药理活性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β-榄香烯相关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系统性的实验和研究,我们希望可以深入了解β-榄香烯的药理活性,包括其抗炎、抗氧化、抗菌等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通过分析β-榄香烯在植物中的来源和化学结构,可以为进一步挖掘β-榄香烯的多样性药理活性奠定基础。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β-榄香烯的药理活性,并为其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1.3 研究意义β-榄香烯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其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开发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广谱抗肿瘤药榄香烯研究进展

广谱抗肿瘤药榄香烯研究进展

广谱抗肿瘤药榄香烯研究进展
余放争
【期刊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年(卷),期】1999(020)006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余放争
【作者单位】云南省医学信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1
【相关文献】
1.榄香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 [J], 袁静
2.榄香烯放射治疗增敏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吴文博;段国辰
3.榄香烯合成研究进展 [J], 陈伟;王建斌;冯准;刘强
4.β-榄香烯对脑胶质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朱文昊;赵雯;黄旗;徐宏治
5.榄香烯抗肿瘤药效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史亚博;陈婷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榄香烯注射液在肺癌术后化疗中的作用及化疗后毒副反应处理

榄香烯注射液在肺癌术后化疗中的作用及化疗后毒副反应处理

榄香烯注射液在肺癌术后化疗中的作用及化疗后毒副反应处理目的观察榄香烯注射液在肺癌术后化疗中的辅助治疗作用,以及观察肺癌术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方法70例肺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通过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注射用吉西他滨化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静脉滴注榄香烯注射液的方案,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化疗疗效和毒副反应,总结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临床处理经验。

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辅助化疗的疗效更好,治疗组总缓解率为60.0%,对照组总缓解率为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比较对照组,化疗的毒副反应更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通过得当的处理,70例肺癌患者均完成4~6个周期化疗。

结论榄香烯注射液可以提高肺癌术后化疗的疗效,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肺癌术后化疗患者毒副反应处理得当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患者按化疗计划顺利进行。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lemene injection of adjuvant therapy after lung cancer chemotherapy and the toxicity of postoperative lung cancer chemotherapy drugs. Methods Seventy lung cancer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arranged by different treatment. 35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chemotherapy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cisplatin injection and gemcitabine injection while 35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same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elemene injection. The chemotherapy and toxicity of elemene injection were compar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method of case-control,and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in handling of chemotherapy toxicity were summarized. All statistical data were analyzed by test method. Results The efficacy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was better in treatment group than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respons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60.0% while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48.6%,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toxicity of chemotherapy was lighter in treatment group tha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4-6 cycles of chemotherapy were completed in 70 cases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proper handling. Conclusion Elemene injection can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chemotherapy for lung cancer surgery and reduce the toxicity of chemotherapy. Toxicity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was handled properly,which can alleviate the suffering of patients and ensure that patients were planned to the smooth progress of chemotherapy.[Key words] Elemene injection;Lung cancer;Chemotherapy;Toxicity;Clinical treatment在全球范围内,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肺癌的新发病例由2000年的38万增至2005年的50万,其中男性肺癌人数增长26.9%,女性肺癌增长38.4%,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1]。

β榄香烯主要抗肿瘤机制及在非肿瘤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β榄香烯主要抗肿瘤机制及在非肿瘤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β榄香烯主要抗肿瘤机制及在非肿瘤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李雪;周赟;陈蕾【摘要】Study confirms that β-elemene has broad-spectrum anti-cancer effects against many types of cancer cells,such as glioma,lung adenocarcinoma,thyroid cancer,liver cancer,and ovarian canceretc.Anti-cancer effects of β-elemene are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chemo-therapy drugs,also showing low toxicity towards normal cells.Meanwhile,the researchers also found the potential role of β-elemene in treatment of non-oncologic diseases.This review addresses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ain anti-tumor mechanisms of β-elemene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non-oncologic diseases .%β-榄香烯作为一种新兴的抗肿瘤中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也可增强多种抗肿瘤中药对胶质瘤、肺癌、甲状腺癌、肝癌和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疗效,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

同时,科研工作者也对β-榄香烯在非肿瘤疾病中的治疗作用产生极大的兴趣。

该文将对β-榄香烯的主要抗肿瘤机制及在非肿瘤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希望为今后β-榄香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4页(P1429-1432)【关键词】β-榄香烯;抗肿瘤机制;非肿瘤疾病【作者】李雪;周赟;陈蕾【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辽宁沈阳 1100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辽宁沈阳 1100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辽宁沈阳 110000【正文语种】中文榄香烯是以β-榄香烯为主要成分,结合δ-榄香烯和γ-榄香烯的一种类倍半萜烯混合物,是20世纪80年代从姜科植物温郁金的根茎中提取的具有抗癌活性的中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杂志,2000,20(9):544-5451[18]吴永宁,陈东生,付磊,等1菝葜三种提取物活血化瘀药理作用研究1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1,32(6):448-4501[19]吕永宁,陈东生,邓俊刚,等1菝葜对小鼠佐剂性关节炎作用的研究1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1998,15(5):5-71[20]马世平,卫敏,郭健,等1菝葜对小鼠血糖和肝糖元的影响1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1998,15(5):5-71[21]K i m Y oung M,i et al1E ffects o f nat ura l products on t hei nducti on o fNAD(P)H:qu i none reductase i n hepa lclc7ce lls for t he deve l op m ent o f cancer che m opreventi ve a-gents1N at1P rod1Sc,i1997,3(2):811[22]Song J H,Kwon HD,L eeW K,et a l1A nti m i crobial acti v-it y and co m po siti on of ex tract fro m S m ilax china roo t1J1K orean Soc1Food Sc i1Nu tr11998,27(4):5741[23]K i m S W,Son KH,Chung KC1M u tagenic e ffect of Ste r-o i da l Saponi ns from S m ilax ch i na R hizomes1Y akhakH ee-ch,i1989,33(5):2851[24]文朝阳,丰平,丁相海,等1复方菝葜抑瘤机理的实验研究1北京中医,2001,4:44-451[25]Si Eun L ee,Eun M i Ju,Jeong H ee K i m1F ree rad i ca lscaveng i ng and anti ox i dant enzyme f o rtifying activ i ties ofex tracts from S m ilax ch i na root1Exper i m ental andM o l ec-ular M ed i c i ne,2001,33(4):263-2681(2005-06-08收稿)B-榄香烯抗肿瘤作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花文峰,蔡绍晖(暨南大学药学院临床药理教研室,广东广州510632)摘要B-榄香烯是温莪术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瘤谱广泛,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轻微,能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等突出优点。

本文就B-榄香烯抗肿瘤作用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现状及其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一综述。

关键词B-榄香烯;温莪术;抗肿瘤作用中图分类号:R282171文献标标码:A文章编号:1001-4454(2006)01-0093-05榄香烯(E le m ene)是从姜科植物温莪术(Curcu-m a aro m atica Salisb1)中提取的萜烯类化合物。

基于上世纪70年代莪术挥发油局部治疗宫颈癌有良好效果的发现,近二十多年来人们围绕温莪术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相关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等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基础及临床实验等研究结果表明:B-榄香烯(其结构见图1)是温莪术抗肿瘤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具有抗瘤谱广泛,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轻微等突出优点〔1~3〕。

以B-榄香烯为其主要成分的榄香烯乳注射液是我国自主研发成功的二类抗肿瘤新药,目前在临床广泛用于恶性浆膜腔积液、肺癌、消化道肿瘤、脑瘤以及其它浅表性肿瘤的治疗。

本文就B-榄香烯抗肿瘤作用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现状及其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一综述。

1B-榄香烯抗肿瘤作用的基础研究111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体外细胞增殖活性实验表明,B-榄香烯对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表1显示用MTT法所测得的B-榄香烯抑制部分细胞株在体外增殖的实验结果。

由此可见,尽管不同肿瘤细胞对B-榄香烯抑制作用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但是相对于正常细胞而言,B-榄香烯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呈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肖立森〔4〕等采用MTT法检测并比较了B-榄香烯与5-F U、ADM、ADD、VCR、MTX、Vp-16、MM C等7种抗癌药物的敏感性。

结果表明:B-榄香烯对食道癌、大肠癌、胃癌、胰头癌及乳腺癌体外细胞毒性与这些抗癌药物相近。

39例临床癌症患者,其中19例(占4817%)体外实验显示对B-榄香烯敏感。

图1B-榄香烯的化学结构(1-甲基-1-乙烯基-2,4-二异丙基环己烷)112B-榄香烯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研究报道,榄香烯注射液对小鼠艾氏腹水癌(EAC),网织细胞肉瘤腹水型(ARS)、小鼠白血病(L1201和P388)及大鼠吉田肉瘤腹水型(YAS)等肿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及生命延长率均达75%〔5〕。

榄香烯注射液对小鼠肌肉接种的U14瘤株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可阻断或延迟肺和淋巴道的转移,可抑制SD 大鼠肌肉接种的W alker265肉瘤的生长,对C57小鼠皮下接种的Le w is肺癌和B16黑色素瘤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

113B-榄香烯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1131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已证实B-榄香烯能够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袁静〔7、8〕等发现:经B-榄香烯处理的K562细胞呈现出细胞凋亡特征性的表现,如核固缩,染色质边集,凋亡小体形成,琼脂糖凝胶电泳DNA梯状条带,原位末端标记阳性等。

凋亡细胞发生率与B-榄香烯处理的浓度、时间均呈正相关。

进一步,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到渐强的凋亡峰。

同时也观察到,PI染色阳性的坏死细胞较少见且不随药物浓度增高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多,提示B-榄香烯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主要效应是诱导凋亡。

陈龙帮等〔9〕采用透射电镜和TdT介导脱氧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技术证实B-榄香烯可诱导B16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其作用亦呈现剂量及时间依赖关系。

11312诱导肿瘤细胞分化: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向着正常细胞方向逆分化是当今肿瘤治疗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有证据表明,B-榄香烯具有诱导某些肿瘤细胞逆向分化的作用。

钱军等用B-榄香烯处理肺癌细胞,结果导致肺癌细胞增殖减慢,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S期比例减少,增殖指数下降。

同时癌细胞缩小变圆,形态趋于一致,细胞核浆比例下降,常染色质减少、异染色质增多等成熟分化的表征〔10〕。

另据报道,经B-榄香烯处理的B16细胞株,无论是在形态还是功能都表现出向正常细胞逆转的趋势。

如细胞变大、变长,多数细胞具有树突样结构;黑色素生成能力提高,酪氨酸酶的活力增强〔1〕。

11313抗肿瘤转移作用:吴伟忠〔12〕等观察到B-榄香烯具有抑制荷瘤小鼠肿瘤转移作用。

陈龙邦〔9、13〕等报道B-榄香烯能显著抑制小鼠B16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肺转移结节形成。

临床应用B-榄香烯治疗骨转移性肿瘤,胃肠道肿瘤腹腔转移亦取得较好的疗效。

进一步分析其抗转移机制发现,B-榄香烯能够降低荷瘤小鼠血清中层粘连蛋白(LN)含量,抑制肿瘤细胞对纤维结合蛋白和LN的粘附,减弱B16细胞的运动能力。

11314逆转肿瘤细胞耐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是导致临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效遏制多药耐药(MDR)性的产生,必将使肿瘤化疗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解决MDR的策略主要有两种:一是不断寻找对具有多药耐药性细胞敏感的抗肿瘤新药;二是通过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而逆转其多药耐药性。

王宝成〔14〕等考察了B-榄香烯对人肝癌细胞耐药株BEL-7402/DOX的敏感性。

结果显示:B-榄香烯对MDR1基因高表达的耐药细胞株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B-榄香烯长期作用于肿瘤细胞,其MDR1mRNA的转录及P-gp的表达水平均未见明显增加。

这表明榄香烯不易使肿瘤细胞产生抗药性,特别适用于已对其它化疗药物产生耐受性的肿瘤治疗。

新近,胡军〔15〕等报道,非细胞毒性剂量的B-榄香烯作用于耐阿霉素(adria m yc i n,AD M)的人乳腺癌细胞M CF-7/ADR,可诱导其耐药性部分逆转,细胞内AD M浓度明显升高,而且低毒剂量作用效果明显高于非细胞毒性剂量。

这说明,B-榄香烯能通过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而逆转MDR。

B-榄香烯对肿瘤细胞耐药性的逆转效应提示其适用于对其它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恶性肿瘤治疗。

11315其它机制:B-榄香烯能增强T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对辅助性和杀伤性淋巴细胞均有促进作用〔3〕。

用B-榄香烯处理的H22细胞其免疫原性增强,从而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12〕。

另据报道,B-榄香烯能够抑制K562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故抑制端粒酶活性亦可能是其抗肿瘤的机制之一〔16〕。

2B-榄香烯抗肿瘤的临床应用目前榄香烯乳剂在临床主要用于恶性浆膜腔积液、肺癌、消化道肿瘤、脑瘤以及其它浅表性肿瘤的化疗,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等亦有一定疗效〔17〕211作用于肺癌和恶性胸腔积液秦叔逵〔18〕等用榄香烯乳静脉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肺癌。

全组53例,近期有效率为3211%,生活质量改善率5417%,其中原发性肺癌组46例,两率分别为3418%和5615%;转移性肺癌组7例,两率分别为1413%和4219%。

王京〔19〕等采用榄香烯乳联合CE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

临床观察到实验组有效率为9213%,对照组为7313%,而不良反应骨髓抑制率却显著低于对照组。

徐千朗〔20〕等报告经榄香烯乳联合VM26、CCNU、PDD治疗肺癌脑转移转移30例患者,取得5617%有效率,而对照组(除不用榄香烯乳外,其余同榄香烯乳组)为3010%。

杨柏泵等〔21〕的研究结果显示,胸膜腔内注射榄香烯对恶性胸腔积液有良好的疗效,榄香烯乳剂组完全缓解率7617%,总缓解率9313%;对照组(DDP)完全缓解率4313%,总缓解率7010%。

而且,榄香烯乳剂组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生存时间均优于DDP。

推测榄香烯之所以产生如此好疗效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其对转移至胸膜的癌细胞的直接杀灭作用,减少了癌性渗出,另一方面,又因榄香烯与胸膜直接接触可引起胸膜无菌性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胸膜增厚,使癌性渗出减少。

212作用于结肠癌、胃癌及直肠癌张湘宜〔22〕等用榄香烯乳加羟基喜树碱对31例结肠癌术后复发患者进行联合化疗,发现稳定23例,部分缓解12例,恶化36例,有效率3817%,与5-Fu及其同类物的有效率接近,特别是毒副作用轻微,无Ⅲ度以上毒性,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田韧〔23〕等以榄香烯为耐药调变剂联合化疗耐药胃癌,临床观察到单纯榄香烯乳治疗组有效率为9%,单纯化疗组为0%,榄香烯乳联合化疗组为28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