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套卷】

合集下载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练习题(上下)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练习题(上下)

第三、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选择题1.收集来的信思是初始的、零乱的、孤立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排序,就是信息( b )。

A.发布B.加工C.收集D.获取2. 小徐利用电子表格对校运会中的各项比赛成绩进行汇总并排名,这属于信息加工一般过程的哪个阶段?( B )A. 记录信息B. 加工信息C. 发布信息D. 存储信息3.下列不属于文本编辑软件的是(d)。

A.Word2000B.WPS 2000C.写字板D. Flash4.Microsoft Word 属于(c)应用软件。

A.数据库B.电子表格C.文字处理D.图形处理5. 下列软件中能够实现文字和图片混排的软件是( A )A. WordB. 暴风影音C. 记事本D. 写字板6. 制作一个电子小报应该优先选择下列应用软件中的( D )A. ExcelB. VBC. AccessD. Word7.在WORD中,插入的艺术字是( c )对象。

A、符号B、特殊符号C、图形D、文字8.在制作电子板报时,需要将图片作为文字背景,可以将图片的环绕方式设置为( d )A、嵌入型B、四周型C、浮于文字上方D、衬于文字下方9.张华把一个网页中的信息全部“复制”并“粘贴”到“记事本”中时,他发现只有( a )信息还在,其他的都不在。

A、文字B、图形图像C、表格D、文字和文字格式10. 制作电子报刊的步骤有:①设计版面,②收集与选择素材,③确定主题,④评价修改,⑤制作作品,一般情况下,较合理的流程顺序是( C )。

A、③①②⑤④B、①③②⑤④C、③②①⑤④D、③⑤①②④12.通常应用软件中的“字体”设置功能项一般不提供下列的(d)设置。

A.字体大小B.加删除线C.更改颜色D.调整行间距13.在WORD中不能处理的对象有( A )。

A. 视频B. 文字C. 图片D. 图表14.关于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

A. 插入艺术字后,既可以改变艺术字的大小,也可以移动其位置B. 插入艺术字后,可以改变艺术字的大小,但不可以移动其位置C. 插入艺术字后,可以移动艺术字的位置,但不可以改变其大小D. 插入艺术字后,既不能移动艺术字的位置,也不能改变其大小15.对word“文本框”描述正确的是( C )。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带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带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一、选择题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王明收到某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该大学已经开学一个月,王明因错过了报到期限而被取消入学资格。

这件事情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共享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可压缩性2.气象台及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发布了台风“珍珠”将要登陆的消息,使得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这体现了信息的()。

①时效性②载体依附性③价值性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3.古人将文字、符号刻在龟甲上以传后人,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特征中的()。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真伪性D.可加工性4.得知小曼被困的消息后,救援人员及时赶到现场施救,使小曼得以及时获救。

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时效性B.共享性C.载体依附性D.可压缩性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信息可以被多次接收并反复使用B.信息具有可传递性特征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信息一旦被获取后,它的价值将永远不变6.几个市场开拓者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这里的人都不穿鞋。

市场开拓者甲觉得"这里没有鞋业市场",市场开拓者乙觉得"这里的鞋业市场潜力很大",这反应了信息具有()。

A.传递性B.共享性C.真伪性D.价值相对性7.2008年8月8日,全世界数亿观众通过各种媒体观看了第29界奥运会的开幕盛况。

这个事例说明了信息具有()。

A.共享性B.真伪性C.时效性D.可压缩性8.下面()不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A.越来越复杂的操作步骤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D.越来越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9.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在全国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目的是促使信息表达的()。

A.自由化B.通俗化C.数字化D.规范化10.周末快到了,李明看到报纸上对周末的天气预报为"晴朗",于是约人去登山。

没想到登山时被瓢泼大雨淋了个透湿,非常扫兴。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目录比较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目录比较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目录的比较与分析报告一、前言1.团队成员:万剑、康梅琳、江莉娜、吴芳2.调研时间:2011年9月20日—2011年9月26日3.调研对象:五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目录,作者与出版社分别为(1)李艺、董玉琦,教育科学出版社(教科版)(2)应吉康、洪如蕙,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沪教版)(3)徐福荫、李文郁,广东教育出版社(粤教版)(4)祝智庭,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图版)(5)陶增乐,浙江教育出版社(浙教版)4.调研的缘由在国内,信息技术课程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进入中学学科体系,由于各个地区发展程度不同,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程度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因此,“一纲多本”教材政策逐渐取代传统的“一刚一本”教材政策,成为我国中学教材编写的主流。

多元化的教材必然给学生和教师的选择提出了挑战,研究信息技术教材目录,可以使教师全面把握教材,为教师选择相关教材提供合理的参考。

“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是否体现信息技术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新课改精神,教材编写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以及个性的全面发展”。

各版信息技术教材目录整体上反映了教材的编写特征、编写理念以及各自的侧重点。

教材的编写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研究信息技术教材,是促进我国中小学信息素养提高的前提条件。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为选修和必修两个模块,其中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其与义务教育联系最为紧密,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也是其他选修部分的前提。

因此,其重要性也可想而知。

并且,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五套信息技术教材通过了2004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初审,成为了首批进入试验区进行试验的教材,随着信息技术教材的推进,其适用性将变得越来越广泛。

本文主要选取“信息技术基础”为研究对象,对五个版本的《信息技术基础》的教材目录进行横向比较,挖掘各版教材的优势与不足,为各版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提供合理的依据。

常见的文本类型

常见的文本类型
第三章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311311常见文本类型常见文本类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用文本的特点及制作方法2了解合理选择加工文本信息的加工软件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摩认识常用文本类型的特点2掌握常见的文本软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利用计算机加工文本信息的价值2培养审美观和创造力二重难点1重点常见文本类型特点及常用文本加工软件2难点常用文本类型特点作品欣赏三常用的文本类型文章报刊贺卡通知信函广告杂志等
默认(左右2.54, 横排、标题文字 上下3.17) 默认(左右2.54, 横排、标题文字 上下3.17) 自己设置,一般是 横排、竖排、艺 术字、图片… 2cm
2cm 2cm
标题、文字 图文并茂 标题、文字 图文并茂
• 五、常用的文本加工软件
软件名称 记事本 写字板 WORD WPS 北大方正 软件特点
只支持文本格式 基本的文字处理 功能强大丰富,支持多 种文件格式,图文混排 功能强大丰富,支持多 种文件格式,图文混排 大型彩色排版软件自动排 版,简单易学,界面直观
应用情况 单一 单一 文字办公 文字办公
杂志、报纸排版
• 六、根据不同文本的表现形式及加工特点,文本 信息的加工可分为: 1、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 2、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
二、重难点
1、重点 常见文本类型特点及常用文本加工软件 2、难点 常用文本类型特点
作品欣赏 文 章
作品欣赏 报 刊
作品欣赏 贺 卡
• 三、常用的文本类型 文章、报刊、贺卡、通知、 信函、广告、杂志等。
• 四、常用文本情况调查表
形式 信函 报告 贺卡 杂志 报纸 版面大小 A4 A4 32开 16开 8开 页边距大小 版式特点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高中信息技术 会考 知识点梳理

高中信息技术 会考 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的基本概念:载体承载的内容才是信息,载体形式包括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信息与物质、能量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态;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2、信息的基本特征①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飞鸽传书);②共享性(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③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④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⑤价值相对性(信息价值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⑥时效性(老黄历看不得红灯停,绿灯行);⑦真伪性(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

二、信息技术及其影响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新华词典》)。

①微电子技术(基础);②计算机技术(核心);③通信技术(桥梁);④传感技术(感官扩展)。

2、信息技术的应用可视电话、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专家网上会诊、网上购物等。

3、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重大变革)①语言的产生和应用;②文字的发明和使用;③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④电信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⑤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①多元化;②网络化;③多媒体化;④智能化;⑤虚拟化。

5、信息技术的影响积极影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对人们学习生活的影响。

消极影响: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对人们身心健康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一、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事物本身、他人、媒体)→采集信息→保存信息(分类保存)2、采集信息的方法:检索媒体(阅读书刊、收看电视、搜索网页等);与他人交流(听讲座、请教专家等);亲自探究事物本身(观察、实验、调查等)。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必修)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必修)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必修)第一章绪言一、信息1.信息的含义:理解信息的含义:(三种典型的观点)香农的观点: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维纳的观点: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钟义信的观点: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2.信息的基本特征: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价值性、普遍性等例如: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人们不关注昨天的天气情况,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

二、信息技术1.信息技术的含义:信息技术的本质可以看做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核心是计算机技术,支柱是通信技术。

例如:广播、电视、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传播途径、载体、方式和方法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2.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1)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发明;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各种技术(微电子技术、遥感遥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新业务、新产品将不断涌现;微电子元件与光电子技术将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型电子元件和电子信息材料技术将层出不穷;现代通信技术将趋向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网络技术将向高速快捷、多合一、安全保密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将趋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计算机硬件将更加微型化,并具有超强性能,软件将向自动化、构件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第二章信息获取一、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1.信息需求的确定:确定信息内容和信息的类型(文本、数据、图片等),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内容及类型。

2.信息来源的确定:确定信息来源时需考虑可用的信息来源和可靠的信息来源·3.获取信息的方法: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选择对应的信息获取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必修知识点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必修知识点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必修部分)(掌握程度:A需要了解,B需要理解、会分析和应用)第一章绪言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1、什么是信息(A、不用背,但要了解)1)、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对信息的三种典型的定义。

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3)本节同时要求能够从给定的图片或文字资料中抽取必要的信息。

2、信息的主要特征(B、给出问题能分析出是信息的哪个特征,能区分载体和信息)普遍性:信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依附性:一方面,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是,载体并不是信息;另一方面,相同的信息也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但其内容并不因记录手段或物质载体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共享性:是指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共享过程中,信息本身不会有损失,这与物质和能源有着本质的不同。

价值性:信息与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之一,因此总是有价值的,信息的价值大小因人而异。

时效性:信息不能及时利用可能会贬值或者毫无价值,这就是信息的时效性。

以上特性同时要求能举例说明。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1、什么是信息技术(A、重点了解画线内容)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本质上说,它的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其中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2、信息技术的发展(A、了解五次革命标志,知道发展方向)五次革命及其意义: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使人类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最终使人与动物彻底区分开来。

学业水平考试题整理试题(章节)

学业水平考试题整理试题(章节)

一.选择题★(第一章)1、古人将文字、符号刻在龟甲上,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特征中的( D )A.真伪性B.可加工性C.时效性D.载体依附性2、关于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信息是一种资源,使用后会产生损耗B、信息被一个人使用时其他人就不能使用C、两个人聊天,也是在互相传递信息D、传递信息的途径只有一种,获得信息的途径有多种4、二进制数11与十进制数2相加的结果是( C )A.(1110)2B.(1100)2C.(0101)2D.(1010)25、某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有一个4位的“跳板开关”,此开关每一位都只有“打开”和“闭合”两种状态。

这个“跳板开关”最多可以表示的状态数是( D )A、8B、12C、24D、166、某军舰上有5盏信号灯,信号灯只有“开”和“关”两种状态,如果包括5盏信息灯全关的状态,则最多能表示的信号编码数为(D )A.20种B.5种C.10种D.32种7、汉字点阵是一种用黑白两色点阵来表示汉字字形的编码,一个16×16点阵字模的存储容量为( D )A.1字节B.16字节C.64字节D.32字节8、某数据文件压缩后的数据是512KB,已知其压缩比20:1,原文件数据是(D )A.2560KBB.4MBC.56KBD.10MB9、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时,伴随着“输入—存储—打印”的过程,所涉及的汉字编码分别是( A )A.输入码、机内码、字型码B.输入码、机内码、打印码C.拼音码、机内码、交换码D.拼音码、ASCII码、字型码10、多媒体电脑能够处理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主要是因为这些信息都已被(A )A.数字化B.虚拟化C.智能化D.网络化11、我们在用Windows中的“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文件时,是将声音( B )A、转换成像素点B、进行数字化C、转换成ASCII码D、转换成区位码12、下列哪一选项,使得人类在信息传递方面首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B )A、语言的产生和使用B、文字的发明和使用C、电报电话的发明和应用D、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研究13、下列不是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是( A )A.越来越复杂的操作步骤B.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D.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第二章)14、信息获取的方法多种多样,利用卫星采集地球相关信息的主要获取方法属于(A )A.通过遥感遥测获取信息B.通过查阅书籍资料获取信息C.通过光盘等电子出版物获取信息D.通过收看电视节目获取信息15、下列主要用于网页浏览的软件是( D )A.AcessB.ExcelC.WordD.Internet Explorer16、有一个网页文件包含下列元素:⑴文字、⑵图片、⑶链接、⑷音频,将该网页以“文本文件”类型保存到本地磁盘,则保存焉的文件内容包含( D )A.⑴⑵⑶⑷B.⑴⑵⑶C.⑴⑵D.⑴17、小明经常浏览学校网站,下列能使操作更加便捷的是( D )⑴将学校网址设为浏览器主页地址⑵直接在地址栏里输入学校名称⑶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学校的网址再打开⑷将学校网址添加到收藏夹中A、⑵⑷B、⑵⑶C、⑴⑶D、⑴⑷18、小强在百度网站搜索“PM2.5”的有关资料时,他输入的“PM2.5”这几个字符一般被称为( A )A.关键词B.搜索引擎C.网页标题D.主题目录19、小江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称他被中央电视台“非常6+1”节目组抽为幸运用户,获得去现场参加节目的机会,但要他先汇款500元到一指定账号,作为参加节目的服装费用,20、下列对此类信息评价及处理恰当的是( B )A信息可信度较低,但机会难得,先汇钱过去试试运气B信息可信度低,可通过中央电视台官方渠道核实或举报C信息可信度较低,与短信发送者核实后再汇款D信息可信度高,可以直接将钱汇到指定账号★(第三章)21、关于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与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现在计算机的内存、硬盘越来越大,因此存储容量越大,计算机就越好B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是计算,所以图像、声音加工的本质也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C计算机应用研究几乎无所不在,所以说计算机是无所不能的工具D某研究小组利用计算机将圆周率π计算到小数点后12411亿位,这是人工无法独立完成的计算,所以说计算机比人聪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套卷】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Word中为了要对由多篇文稿所组成的板报进行更为高级的排版,使文稿之间分隔清晰美观,总体统一协调,需要使用到文本框作为存放()的容器放置在页面的任何地方。

[单选题]
图形
文本
表格
文本和图形(正确答案)
2. 计算机上播放VCD,采用的是()技术。

[单选题]
人工智能
多媒体(正确答案)
光纤
计算机网络
3. 电子报刊制作的一般过程是()。

[单选题]
确定主题→收集与选择素材→设计版面→制作作品→评价修改(正确答案)
收集与选择素材→确定主题→设计版面→制作作品→评价修改
设计版面→收集与选择素材→确定主题→制作作品→评价修改
设计版面→确定主题→收集与选择素材→制作作品→评价修改
4. Excel中处理并存储数据的文件叫做()。

[单选题]
工作簿(正确答案)
工作表
单元格
活动单元格
5. 家用电脑既能听音乐又能看影视节目,这是利用计算机的()。

[单选题]
多媒体技术(正确答案)
自动控制技术
文字处理技术
电脑作曲技术
6. 以下()不是用于文本信息加工的软件。

[单选题]
Word
写字板
WPS
Excel(正确答案)
7. 要将文档中的多次出现的某个词全部变成另一个词,最高效的方法是()。

[单选题]
将插入点分别移到该词出现的每一个地方,执行删除原词、输入新词的操作
利用查找功能,然后对每一查找结果进行删除原词、输入新词的操作
利用替换功能,在查找文本框中输入原词,在替换文本框中输入新词,执行查找功能,待找到一个后,再执行替换
利用替换功能,在查找文本框中输入原词,在替换文本框中输入新词,执行全部替换功能(正确答案)
二、判断题
8. 在Excel中,我们一般都用“行标+列标”的方法来表示某个单元格。

[判断题]

错(正确答案)
9. 使用剪切和粘贴可以实现文档内容的移动,使用复制和粘贴同样也能实现文档内容的移动,所以说剪切和复制具有完全相同的功能。

[判断题]

错(正确答案)
10. CD文件格式为*.cda,可以直接复制编辑。

[判断题]

错(正确答案)
11. VCD中的*.dat视频文件可以直接用于编辑。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

12. 人们广泛使用的通用工具软件不是计算机程序。

[判断题]

错(正确答案)
13. 用会声会影软件可编视频文件。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

14. 信息发布的方式不同,发布时间和地点不同,接收者的状态不同,产生的效果往往也不一样。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

15. 比较典型的压缩文件类型有ZIP和ZAP。

[判断题]

错(正确答案)
第二卷
三、分析题
16. 某校的校园艺术节即将来临,但是小明却整天在苦恼着,为什么呢?因为艺术节的其中一个项目就是“班级风采”大赛,而这个“班级风采”大赛就是要通过电脑来展示班级风采。

小明是他们班的信息技术课代表,于是班主任把这个任务交给他来完成。

那么,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展示你们班的风采呢?请说出你的设想、所使用的工具以及实现目标的主要步骤。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首先根据你的构思,把你的信息需求列出,然后利用网络进行查找相关的资料,制作一个多媒体演示文稿向同学们展示“班级风彩”。

使用的工具包括(网络搜索引擎、图片处理工具photoshop、声音和视频处理工具、多媒体演示工具powerpoint等)。

17. 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管理越来越重要。

(1)请为自己的个人相册(包括已有的文本相片、数字相片)的电子化管理,规划工作步骤,并尝试用你认为清晰的两种方式将他们表达出来。

(2)比较这两种表达方式的特点。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要求:
(1)主题的选择与素材的选择相映衬;
(2)主题名称表现鲜明;
(3)简介文字呈滚动状态;
(4)动画能够正确呈现;
(5)版面结构合理、色彩和谐。

四、操作题
18. 利用/网页上“最近新闻”栏中的“第一条新闻”内容,完成一篇word文档,具体要求如下。

(1)新建一word文件,保存在“C:\ks”下的“word.doc”;
(2)将页面设置成A4纸,方向为横向,上、下、左、右边距设置成2厘米;
(3)用艺术字插入标题:信息技术新闻;
(4)把此新闻中的文字复制到文档中(作为正文,只复制文字),并设置为楷体,三号,蓝色字;各段去除首行空格后缩进2个字符,正文设置1.5倍行距;
(5)文档中插入首页LOGO图片(只复制图片),并设置成无环绕效果 (word2000中为浮于文字上方或衬于文字下方);
(6)保存文档。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参考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按回车;
(2)单击进入“最近新闻”栏中的“第一条新闻”内容,并复制;
(3)打开word程序,单击粘贴;
(4)选择文件》》保存,保存路径为C:\ks,文件名为“word.doc”;
(5)选择菜单栏的文件下的页面设置,进行如图2-11的设置;
(6)选择菜单栏的插入→图片→艺术字。

输入“信息技术新闻”;
(7)复制新闻内容并粘贴到当前文档,选择菜单栏的格式》》字体,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设置;
(8)进入网页选择 LOGO图片并将其保存在本地计算机,选择菜单栏的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择刚才保存的LOGO图片;
(9)右键单击图片,选择叠放层次,选择浮于文字上方或浮于文字下方;
(10)单击保存。

19. 学生成绩统计表:
要求:
(1)上表是学生成绩的统计,计算出总成绩、平均分,必须以公式的形式填写。

总成绩=SUM(D2:F2)
平均分=AVERAGE(D2:F2)
(2)将上表计算出各科平均分。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