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根更换轨枕作业标准及流程

合集下载

更换混凝土轨枕作业方案

更换混凝土轨枕作业方案

更换混凝土轨枕作业方案更换混凝土轨枕作业方案一、需换枕条件:1、轨枕达到失效标准。

2、钢轨接头长期板结、空吊、泛白等造成轨枕底部失去摩擦阻力。

3、其他原因需要更换的。

二、作业前:(一)现场调查工作量。

包括需更换轨枕数量、型号、位置及周边环境。

(二)编制作业方案。

以“平行作业、无缝衔接、能用机械不用人工”为原则,结合现场实际编制机械配合人工作业的实施方案。

(三)召开预想会。

包括人员分工、技术标准、风险研判、安全质量卡控措施等,本次作业分为人工组和机械组,人工组作业人员2人、机械组作业人员1人。

(四)准备工机具、材料。

包括XⅡ轨枕2根、石碴3m3、50型挖掘机1台(改造)、锂电扳手2台、液压起拨器3台、内燃捣固镐5台、撬棍4根、钢叉4把、备用扣件10套、轨距尺2把、轨温计2块、弦绳1副、防护备品4套等。

(五)给点前准备。

人员携带工料具前往作业现场并进行点前准备。

包括石碴装袋并放置在需换枕位置前后路肩,驻站联络员、现场防护员、作业人员、工料具、机械到位待命。

三、作业中(25分钟):下达给点命令后,按照《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规定设置作业防护,先组织人工组与机械组平行作业,待安装扣件后所有作业人员共同完成剩余作业内容。

(一)人工组(2人):1、松卸扣件(松卸换枕前后各六根轨枕扣件,打压机并抽出需换轨枕上的大胶垫,抬起高度不得大于50mm,拆下的联接零件集中存放)。

需用时3分钟。

安全控制措施:防止电动扳手打滑伤人,防止撤出大胶垫和调高垫板时压伤手指,人与挖掘机保持安全距离。

2、倒运石碴(将准备好的石碴搬运至需换枕左、右两侧道心)。

需用时4分钟。

安全控制措施:搬运石碴时注意脚下踩稳,防止滑倒、摔伤,与挖掘机保持安全距离。

3、整平底碴(与抽出、穿入旧枕同步进行,人工辅助清出多余石碴、弃土)需用时3分钟。

安全控制措施:人与人、人与挖掘机保持安全距离,防止伤人。

4、安装扣件(在穿入的新轨枕承轨槽内放置胶垫,待轨枕吊起、调整好位置后,安装并复紧扣件)需用时3分钟。

单根抽换枕木作业指导书样本

单根抽换枕木作业指导书样本

单根抽换枕木作业指导书样本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行车线上单根更换枕木施工作业。

2 作业准备2.1在失效或需要更换的枕木上标注记号。

2.2换入的木枕需捆头和预钻道钉孔。

2.3 散布枕木:直线地段将枕木散布在作业方便的一侧;曲线地段散布在曲线下股一侧。

2.4 以两人为一组,将石碴耙子、铁锹、撬棍、起钉垫、木枕夹钎、捣镐、木钻、直钉器、道钉锤、钉道轨距拉杆(采用Φ32钢筋自制)、道尺等工具放在顺手的地方。

3 操作方法3.1 拆除影响更换枕木作业的防爬设备和轨距拉杆。

3.2 扒开一端轨枕头和一侧轨枕盒内道床,深度以能横移、抽出和穿入枕木为宜。

若碎石道床严重不洁,则应同时进行清筛。

3.3 起下道钉,道钉放在两侧轨枕上,以便寻找。

3.4 拆除铁垫板,若铁垫板压入轨枕,则平移木枕后撤除。

3.5 抽出枕木,将枕木横向拨入扒开的轨枕盒内。

用枕木夹钳顺着道床槽将枕木抽出,顺放在路肩上。

3.6 整平原枕底道床,以能拨入新枕和安设铁垫板为宜。

3.7 穿入新枕木。

用枕木夹钳顺着道碴槽将新枕木穿入,横向拨至轨枕位置上。

3.8 安设铁垫板:铁垫板需摆放正。

3.9 打上道钉:由一人用撬棍撬起枕木顶住轨底,另一人打道钉,先打好预钻孔一端的道钉,然后用道尺确定轨距,用钉道轨距拉杆固定轨距,方正另一端的铁垫板,钻好道钉孔引孔,固定轨距,打好道钉,打道钉时,整直弯曲道钉和更换不良道钉,如附近轨距不良时,应同时改好。

3.10 捣固:回填部分道碴,扒开另一侧镐窝、先串碴捣再对打,打八面镐。

3.11 安装防爬设备及轨距杆。

3.12 回检找细:全面检查,整修不良处所。

通过列车后进行第二遍捣固,回填与整理好道床。

3.13 整理料具:回收换出木枕,分类堆码,妥善保管。

4 质量标准及要求4.1更换的枕木分布,在不同地段内均衡合理,无连续失效者。

单根抽换木枕

单根抽换木枕
■ 1.轨枕位置正确 , 间距误差和偏斜: 正线 不超过50mm;站专线不超过60mm。
■ 2.捣固要坚实均匀 ,换后2~5天应再捣固 一遍; 轨距 、水平 、方向 、高低应符合验 收标准 ,并安装好防爬设备和轨距杆 ,做 好道床回填整理工作。
■ 3.更换木枕时 ,应使宽面向下 , 并尽可能 使树心一面向下; 使用新木枕要用直径
12.5mm木钻钻道钉孔 , 孔深有铁垫板时
为 110mm ,无铁垫板时为130mm。
4.新换入轨枕 ,单线线路直线地段以左股 看齐 、 曲线地段以上股看齐: 复线线路以 两线外侧看齐; 站线以靠车站侧看齐。 5.更换轨枕后 ,应及时修正轨枕登记簿。
作业方法
■ 更换轨枕应以两人或多人为一组, 作业前要将使用工具放在顺手的位 置。
具体步骤
木枕失效标准
■ (1)腐朽失去承压能力 ,钉孔腐朽无处改孔, 不能持钉;
■ (2)折断或拼接的接合部分分离.不能保持轨 距;
■ (3)机械磨损 ,经过削平或除去腐朽木质后, 厚度不足100mm;
■ (4)劈裂或其它伤损不能承压 、持钉。
作业前准备工作
■ 捆扎作业: 木枕的捆扎 ,一般在上道前进行 。 上道后 ,如果树心边缘开裂或裂缝长度超过 300mm时,也应进行捆扎。
注意事项
■ 1.散布轨枕时 ,应按计划地点卸下 , 并注 意不要损坏线路标志及信号设备。
■ 2.抽出或穿入木枕时 , 不得用镐 、耙子等 损伤防腐层。
■ 3.坡道上换木枕时 , 如遇缺棱木枕 ,应使 缺棱部分在坡道上方; 在爬行地段 ,应使 缺棱背向爬行方向。
■ 4.换入新轨枕:用轨枕钳或抬枕钳穿入新轨枕 , 按标准要求拨正 ,放好垫板或扣件 , 串好道碴 , 一人撬起轨枕 ,一人打钉或紧扣件 。新换入的轨 枕要及时捣固 , 当天收工前再作第二遍捣固。

单根更换轨枕作业标准及流程

单根更换轨枕作业标准及流程
⑼捣固:回填部分道碴至轨枕底平,中部枕盒应低于轨枕20mm,然后在钢轨两侧各450mm范围内进行串碴并进行八面捣固,做到均匀排镐,紧密坚实。根据列车密度,在2~5日内安排进行一次复捣,复紧轨枕螺栓。
⑽质量回检:全面检查,整修不良处所,回填与整理好道床,清理旧枕。
3、作业质量
⑴轨枕应与轨道中心线垂直,位臵正确,间距误差和偏斜不超过20mm。
⑸抽出旧枕:用夹轨钳或绳索顺着道床槽将旧枕抽出,顺放在路肩上。
⑹整平枕底道床:整平原枕底道床,清理深度一般以较原枕底面低20mm左右,宽度以300mm左右为宜;并使轨枕中部疏松。
⑺穿入新枕:以四人为一组进行,用抬杠抬起新枕串入。⑻安装扣件:摆正轨枕位臵,放好大胶垫,安装尼龙座、轨距挡板、弹条,上紧扣件。
⑵Ⅰ型混凝土枕中部道床应掏空,其顶面低于枕底不得小于20mm,长度应为200~400mm;Ⅱ型和Ⅲ型混凝土枕中部道床可不掏空,但应保持疏松。
⑶枕上或枕下离缝不大于2mm。
⑷高低、水平、轨距符合不同速度等级线路的作业验收标准规定。
⑸扣件扭矩(扣压力)符合规定或弹条扣件中部前端下颚离缝不大于1mm。
⑹道床恢复到与原断面尺寸相一致。单根更换轨枕作业流程
⑵散布轨枕:将新枕就近抬排至线路外侧,不得侵入限界,防止损坏标志和信号设备。
⑶扒道床:扒开外侧道床边坡和轨枕盒内道碴,深度以能抽出、穿入轨枕和不碰伤螺栓为度。扒开道床时,将清碴混碴分开对含土量较多的道碴,要进行清筛。
⑷卸下扣件:卸下螺帽、平垫圈、弹条、轨距挡板、尼龙座、大胶垫等,集中存放在适当地点。
作业条件:利用维修天窗,在车站《运统-46》登记要点,带班人不低于班长,无缝线路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20℃以上禁止更换轨枕作业。
流程机具材料作业标准卡控关键开始

单根更换木枕作业指导书

单根更换木枕作业指导书
口呼”制度。 3. 起拨道器不得放置在铝热焊缝或绝缘接头处,避开电务设备。 4.打道钉前,要检查锤把安装是否牢固,锤头是否有肥边,防止打飞铁屑
伤人。 5. 打道钉前方严禁站人,防止飞钉伤人。 6. 道岔转辙部分作业必须在电务人员的配合下进行。 7.严格执行电气化区段作业相关规定,人员和工机具与接触网必须保持 2
米以上距离。 8. 作业人员按规定穿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夜间作业必须有充足的照明。 9.严格执行工、机具使用相关规定,杜绝造成人身伤害。 10. 邻线来车时,按规定避车。
- 51 -
单根更换木枕作业指导书
作业内容:更换单根失效木枕。
适用范围:维修天窗点内作业。 木

工具材料:起拨道器、捣镐、叉子、扒子、道钉锤、发电

道床。


穿入新枕,以标准股轨枕端为齐,无偏


斜。安装垫板、调整轨距、钻孔、打入

道钉。
回填石砟,捣固整修高低、水平、方向, 安装轨道加强设备、整理夯实道床,回
检验收。
作 业 完 毕
清点材料、工机具,回收旧料,工完料

净。人员撤出网(线路)外,现场防护员

撤除防护,驻站联络员按规定销记。


正确
不正确
木 枕 未 捆 扎
道 钉 不 齐
未 捣 实
未 整 道 床
- 52 -

机、电钻、撬棍、轨距尺、5m 钢卷尺、石笔、联结零件等。


提前调查好工作量,确认人员到位(含

配合人员),材料、工机具齐全良好。
准 备

现场防护员、作业负责人与驻站联络员确认

作业命令,确认设好防护。

更换混凝土轨枕作业指导书

更换混凝土轨枕作业指导书
3、来车时,应按规定拧紧轨枕。
(1)接头2跟轨枕和桥枕道钉、扣件齐全有效。
(2)R≤800m曲线地段,混凝土枕每隔1根拧紧3根,木枕每隔1根钉紧6根;R>800m曲线及直线地段,混凝土枕每隔2根拧紧1根,木枕每隔1根钉紧1根。
4、来车时作业人员应及时下道避车,并将作业机具、材料移出线路,放置、堆码牢固,不得侵入限界,两线间不得停留人员和放置机具、材料。
更换混凝土轨枕作业指导书
1、劳动组织及机具材料
1、劳动组织
除施工防护外,更换凝土枕作业共计需要7人。
2、机具材料
起道机1台、轨距尺1把、绳套2副、抬杠2根、捣镐2把、石砟叉2把、撬棍1根、丁字扳手1把、大小胶垫、尼龙胶座、弹条扣件适量,见表1—19
表1—19更换混凝土枕作业机具材料
序号
名称
单位
规格
数量
备注
1
起道机

1
2
轨距尺

1
3
绳套

2
4
抬杠

2
5
捣镐

2
6
石砟叉

2
7
大撬棍

2
8
丁字扳手

2
9
大小胶垫
适量
10
尼龙胶座
适量
11
弹条扣件
适量
2、作业程序
1、准备作业
(1)提前调查换轨位置,并做好符号。
(2)按换轨符号散布好轨枕。
2、基本作业
(1)拆除影响作业的防爬设备。
(2)先扒开道砟通路,曲线地段在下股开口;并行地段在外股开口。扒砟深度、宽度以能抽出轨枕,换入新枕为原则。
1、间距误差和偏斜:正线及到发线不超过50mm(道岔40mm);其他线不超过60mm(道岔50mm)。

铁路工务专业单根更换钢轨作业标准流程

铁路工务专业单根更换钢轨作业标准流程

铁路工务专业单根更换钢轨作业标准流程一、作业流程(一)作业准备1.工具:抬杠、轨卡、吊轨小车、内燃扳手、T型扳手、内燃冲击镐或捣镐、起道机、撬棍、绝缘尺(30-50m)、活口扳手、道尺、道钉锤、扣件、接头螺栓、木楔、石笔、长效油、红油漆、防护隔离绳、连接线(以上工具根据现场情况选用)2. 校对工具:换轨作业前,由换轨负责人对当日使用的各种量具进行检查核对(道尺必须定期由计量部门进行检定,保持量具准确);由起道机手检查起道机状态是否完好;内燃冲击镐手检查内燃冲击镐是否良好,油箱油料是否充足,并带足油料。

3. 到达作业地点后首先测量轨温,掌握换轨当时的轨温与丈量新轨时的轨温差,确认新轨因轨温变化伸缩后的长度差异。

4.现场两端设置响墩和移动停车手信号防护,防护设好后方可作业。

防护设置方法:施工负责人确认行调给点的起、止时间和命令号后,发布施工命令。

设置停车信号防护,区间线路上在距施工地点两端各20m处的线路中心设置停车信号牌(灯) ,两端防护员在距施工地点两端各860m处顺列车运行方向左股轨面上设置第一个晌墩(双线应在右侧路肩上设置作业标)、840m处右股轨面上设置第二个晌墩、820m处左股轨面上设置第三个响墩,防护员在距施工地点两端800m处顺列车运行方向左侧的路肩上显示移动停车手信号。

站线线路上在距施工地点两端各50m处的线路中心设置停车信号牌(灯),如一端不足50m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设置距离。

维修天窗点内作业邻线来车,客车下道避车,货车必须停止作业。

站内或道岔区作业邻站客车发车时,影响列车进路的作业,必须下道避车。

(二)检查换轨前,要正确丈量并细致检查换上换下两根钢轨的类型、长度、断面是否一致;认真检查预定更换钢轨的前后轨缝,检查范围至少五六节钢轨,对轨缝不良必须先调整轨缝。

夏天要注意瞎缝,防止拆开接头钢轨伸长,钢轨放不进去换不上;冬季要注意大缝,防止拆开接头钢轨收缩,夹板联接不上。

检查轨缝,不能只看表面,必要时松开前后接头螺栓做实验。

铁路工务专业更换轨件作业标准及流程

铁路工务专业更换轨件作业标准及流程

更换尖轨辙叉基本轨作业标准1、作业条件⑴利用“维修天窗”、“故障修”进行作业。

⑵由工长带班,车间干部监控;电务人员配合。

2、作业程序⑴作业准备①防护:设置驻站及现场防护。

②料具:移动停车信号牌、短路线、起道机、轨缝调整器、撬棍、钢尺、道尺、大锤、扣件、接头螺栓、石笔、长效油。

⑵检查:检查待换尖轨、辙叉、基本轨有无伤损,型号、长度、断面、刨切、弯折点、趾端和跟端开口宽度是否相符,导线孔是否钻好。

⑶运放轨件:将准备换入的辙叉稳固放置在侧向线路中,距走行轨不少于300mm,顶面超出走行轨不大于25mm;尖轨、尖基轨稳固放置在线路外侧枕木头以外150mm,顶面不高于走行轨25mm。

⑷松卸配件:在限速45km/h及以下时,清除轨枕、扣件上的杂物,逐个拧动扣件;对难卸部位的接头夹板螺栓,可先行卸出,但必须符合放行列车条件,其他部位接头夹板螺栓可采取松动或每次卸下一条接头螺栓涂油后加垫圈重新拧紧。

同时更换不良螺栓和垫圈。

⑸设置封锁防护:施工负责人确认给点的起、止时间、命令号后,发布施工命令。

按电务要求安设短路线,在距施工地点两端各20m处的线路中心设置移动停车信号牌。

⑹卸开接头,全面松卸扣件卸下接头螺栓和夹板,电务人员拆除导接线,卸下扣件。

⑺拨出旧轨件,拨入新轨件;拨入新轨件调匀两端轨缝。

⑻摆正新轨件位置,安装扣件,调整好轨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尖轨开口等几何尺寸;安装扣件、夹板,使夹板与钢轨接触良好,穿入和拧紧接头螺栓,电务人员打好导接线。

同时把旧轨件运送至正线道床以外。

⑼撤出防护,施工负责人确认线路达到放行列车条件,现场防护员撤出防护及短路线,经确认无误后通知驻站联络员开通线路。

3、质量回检按作业质量要求回检各部几何尺寸及螺栓复紧。

4、作业质量⑴轨面及作用边错牙不超过1mm。

⑵查照间隔不小于1391mm,护背距离不大于1348mm。

⑶接头螺栓的扭力矩应达到700~900Nm,扣件螺栓的扭力矩应达到80~150N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根更换轨枕作业标准
及流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单根更换轨枕作业标准
1、作业条件
⑴利用维修天窗作业。

⑵无缝线路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20℃以下当日不连续更换;-20℃~-10℃和+10℃~+20℃之间当日连续更换不超过2根;+20℃以上禁止更换轨枕作业。

2、作业程序
⑴料具:起道机、冲击镐、道镐、耙子、T型扳手、撬棍、抬杠、抬枕钳、道尺、长效油脂、刷子、石笔和轨温计。

⑵散布轨枕:将新枕就近抬排至线路外侧,不得侵入限界,防止损坏标志和信号设备。

⑶扒道床:扒开外侧道床边坡和轨枕盒内道碴,深度以能抽出、穿入轨枕和不碰伤螺栓为度。

扒开道床时,将清碴混碴分开对含土量较多的道碴,要进行清筛。

⑷卸下扣件:卸下螺帽、平垫圈、弹条、轨距挡板、尼龙座、大胶垫等,集中存放在适当地点。

⑸抽出旧枕:用夹轨钳或绳索顺着道床槽将旧枕抽出,顺放在路肩上。

⑹整平枕底道床:整平原枕底道床,清理深度一般以较原枕底面低20mm左右,宽度以300mm左右为宜;并使轨枕中部疏松。

⑺穿入新枕:以四人为一组进行,用抬杠抬起新枕串入。

⑻安装扣件:摆正轨枕位置,放好大胶垫,安装尼龙座、轨距挡板、弹条,上紧扣件。

⑼捣固:回填部分道碴至轨枕底平,中部枕盒应低于轨枕20mm,然后在钢轨两侧各450mm范围内进行串碴并进行八面捣固,做到均匀排镐,紧密坚实。

根据列车密度,在2~5日内安排进行一次复捣,复紧轨枕螺栓。

⑽质量回检:全面检查,整修不良处所,回填与整理好道床,清理旧枕。

3、作业质量
⑴轨枕应与轨道中心线垂直,位置正确,间距误差和偏斜不超过20mm。

⑵Ⅰ型混凝土枕中部道床应掏空,其顶面低于枕底不得小于20mm,长度应为200~400mm;Ⅱ型和Ⅲ型混凝土枕中部道床可不掏空,但应保持疏松。

⑶枕上或枕下离缝不大于2mm。

⑷高低、水平、轨距符合不同速度等级线路的作业验收标准规定。

⑸扣件扭矩(扣压力)符合规定或弹条扣件中部前端下颚离缝不大于1mm。

⑹道床恢复到与原断面尺寸相一致。

单根更换轨枕作业流程
作业条件:利用维修天窗,在车站《运统-46》登记要点,带班人不低于班长,无缝线路按实际锁定轨温计算+20℃以上禁止更换轨枕作业。

作业卡控手册
单根更换轨枕作业
ⅩⅩ工务段
单根更换轨枕作业卡控表
卡控人:承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