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草船借箭》说课稿

合集下载

(精品教案)5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讲课稿(通用10篇)

(精品教案)5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讲课稿(通用10篇)

(精品教案)5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讲课稿(通用10篇)5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讲课稿(通用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讲课稿预备工作,借助讲课稿能够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这么应当怎么写讲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年级下册语文《草船借箭》讲课稿,供大伙儿参考借鉴,希翼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十册第五组19课《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依照我国闻名古典历史小讲《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文章说述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要诸葛亮十天内选出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

诸葛亮为顾全大局,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暗算的故事。

讲明诸葛亮有胆有识、谋划精密、才智过人。

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情况进展顺序举行叙述。

第三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阅读名著关于增益智慧,提升素质,特殊是语文素质有着举脚轻重的作用。

所以,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算是让学生感觉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我依据《新课标》对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及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我依照三个维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课文,使学生领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缘故。

4、从故事中具体的人和事中得到启发,体味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从而感觉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是“诸葛亮是怎么样利用草船借箭的”让学生经过对故情况节的了解,感觉鲜亮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难点:是“了解诸葛亮借箭为啥能成功,体味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全面降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

努力启示诱导,变“教”’为“导”,变为学生探究、发觉的过程。

2024年草船借箭的说课稿5篇

2024年草船借箭的说课稿5篇

草船借箭的说课稿5篇草船借箭的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通过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一件事。

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故事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以此迫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的周瑜的算计,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智过人。

二、说目标依据《新课标》对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及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我根据三个维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1、理解课文,使学生领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这是能力的培养)2、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这是过程与方法的培养)3、从故事中具体的人和事中得到启示,体会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这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三、说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说学法、教法学法:以读为主,采用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的形式使学生形成能力。

教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五、说教学流程为达到教学目的,本课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引文析疑,初步感知全文内容,自学生字,自主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草船借箭的准备。

第二课时,重点探究草船借箭的经过,也就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讨论解疑,弄清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下面我着重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

本课时,我安排了三大环节:联系旧知,复习导入;合作交流,理解课文;总结升华,课外延伸。

现在我具体说说各环节的实施:(一)联系旧知,复习导入上课伊始,我用提问的方式直接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草船借箭》。

(出示课件题目)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起因和结果截然不同,是诸葛亮的什么(板书:神机妙算)使周瑜自叹不如的呢?这样的导入,引起了同学们强烈的探究欲望,激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为“渴望学”,从而为学习下文打下了基础。

《草船借箭》说课稿(精选8篇)

《草船借箭》说课稿(精选8篇)
11 1 9 3 4 5 0 10 2 8 7 6
例题4、把1至7这七个数分别填入图中各圆圈内,使每条直 线上三个圆圈内所填数之和都是10。
2
7
重数
1
6
5
3
4
练习4、萱萱把1、2、3、4、5、6、7这七个数填入下图的七 个方框里,每个数只填一次。使得三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 恰好分别是8、11、15。 请给出一种填法。
数阵图初步
例题1、在图中的三个圆圈内填入三个不同的自然数,使得三 角形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11。
2
公共和
5
3
4
1
6
练习1、在图中的四个圆圈内填入合适的自然数,使得正方形 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14。
158
6
2
734
例题2、在下图的八个圆圈中分别填入八个不同的自然数,使 正方形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现在已经填好了五个数, 那么每条边上各数之和应该是多少?并将其补充完整。
6
4
2
1
3
5
7
例题5、将1至9分别填入下图中的圆圈内,使得图中所有三角 形(共七个)的三个顶点上的数之和都等于15。现在已经填好 了其中三个,请你在图中填出剩下的数。
73
24
8 1
例题6、把1至11填入下面“六一”图形的十一个空格内,使 得每一条直线上的所有数之和都相等。
6 294
75 8 10
4
比较法
13
8
练习2、在图中九个圆圈中分别填入九个不同的自然数,使 得图中六条直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现在已经填入五个数, 请将其补充完整。
10 8 3
4 1 16
7 12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代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故事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选十万支箭,以此迫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算计,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智过人。

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使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3、从故事中具体的人和事中得到启示,体会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和文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课前准备《三国演义》主题曲四、说学法、教法学法:以读为主,采用画一画,想一想。

议一议,说一说的形式使学生形成能力。

教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五、设计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从而体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草船借箭》一文,无论是从课文主题,人物形象看,还是从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看,都是实施有效阅读的最好载体。

六、设计特色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七、设计意图1、通读全文,把握研究主题。

2、精读全文,领悟研究策略。

3、回读课文,类化研究体验。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师:谁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主题曲?生:《三国演义》。

师:在深沉悲壮的乐曲声中,我们仿佛跨越了历史的时空,来到了那个战火分飞的年代,下面让我们走近《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继续领略三国时代的风云纪事,品评一代风流人物的事非与功过。

二、学习七、八自然段。

师:通过上节课的读书研究,我们知道,早在诸葛亮给周瑜立军令状之前,他已经谋划好了草船借箭的计划,他想得是那样周到,那样细致,最后草船借箭的计划得到了成功实施,难怪鲁肃回来告诉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生:(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草船借箭》说课稿

《草船借箭》说课稿

《草船借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草船借箭》。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课文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瑜、忌”等 9 个生字,会写“妒、忌”等 11 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委托”等词语。

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感悟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三国演义》的视频片段,引出课题《草船借箭》。

介绍《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主要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草船借箭说课稿

草船借箭说课稿

《草船借箭》说课稿(第二课时)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草船借箭》。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草船借箭》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第2课。

本单元主题是“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本组课文都是节选或改编的,教学时,要注意由此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

《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改编的。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神机妙算。

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情节环环相扣,人物个性鲜明,刻画栩栩如生,结尾与开头照应,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大多数对《三国演义》有一些了解,有的读过少儿版,有的看过电视剧,所以他们对本课的学习比较感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基本掌握了写人记事类文章的阅读方法,所以本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中解决疑问,感悟人物形象。

三、说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

2、学习课文,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使学生从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得十万支箭的事情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合作解决。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四、说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使学生从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得十万箭的事情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合作解决。

五、说教法学法本课的教学,我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进行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清脉络。

2024年[精品]小学语文说课稿

2024年[精品]小学语文说课稿

2024年[精品]小学语文说课稿小学语文说课稿1一、分析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十二册第三组11课《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文章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内选出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

诸葛亮为顾全大局,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暗算的故事。

说明诸葛亮有胆有识、谋划周密、才智过人。

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第三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我依据《新课标》对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及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我根据三个维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使学生领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4、从故事中具体的人和事中得到启示,体会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从而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是“诸葛亮是怎样利用草船借箭的”让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难点是“了解诸葛亮借箭为什么能成功,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全面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

努力启发诱导,变“教”’为“导”,变为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

针对训练的重点项目和课文的特点,设计富有思考价值的重点项目,和符合课文特点、富有思考价值的、多层次、多梯度的问题来导读课文,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充分发挥朗读、默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课文草船借箭说课稿

小学语文课文草船借箭说课稿

小学语文课文草船借箭说课稿小学语文课文草船借箭说课稿精选篇1一、说教材《草船借箭》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著名的赤壁之战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而“草船借箭”就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个小故事。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

诸葛亮为顾全大局,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暗算,说明诸葛亮有胆有识、谋划周密、才智过人。

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本单元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提升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不但要让学生在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我国语言文字和表达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传承民族文化,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3.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4.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草船借箭》说课稿
小学语文《草船借箭》说课稿
一、分析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十二册第三组11课《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文章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内选出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

诸葛亮为顾全大局,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暗算的故事。

说明诸葛亮有胆有识、谋划周密、才智过人。

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第三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
我依据《新课标》对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及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我根据三个维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使学生领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4、从故事中具体的人和事中得到启示,体会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从而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是“诸葛亮是怎样利用草船借箭的”让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难点是“了解诸葛亮借箭为什么能成功,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全面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

努力启发诱导,变“教”’为“导”,变为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

针对训练的重点项目和课文的特点,设计富有思考价值的重点项目,和符合课文特点、富有思考价值的、多层次、多梯度的问题来导读课文,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充分发挥朗读、默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的有关《三国演义》的人物、歇后语、故事
二、说教学思想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

由此我确定的教学指导思想是: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主人的学生观;②坚持文道统一,重视方法指导的教学观;③革
新、开放的大语文教育观。

三、说教法、学法
随着课改的深入,现在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一直在默默的思考:怎样教才能有效,怎样教才会有效呢?通过实践、反思,我慢慢的明白: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的教学方法为:
1.采用启发式教学。

即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划词划句,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弄懂弄通课文的内容。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3、情感教学,用感情朗读贯穿全课程。

4、用朗读贯穿始终。

学情分析:课文写了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是周瑜不得不为之叹服,称诸葛亮“神机妙算”。

教学时,教师就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这个词展开教学。

教学中以读为主,采用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的形式使学生形成能力。

旨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创新意识的语文综合素质。

四、说课堂教学程序
(一)、交流资料,走近名著
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三国演义》的人物、歇后语、故事。

然后教师小结并简单说明故事发生的背景,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我设计任务型的初读方法,要求学生带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草船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任务进行初读。

目的是落实字音教学,在此基础上概括课文内容,这样,既降低了难度,也提高了环节操作的实效性。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这一部分教学,我打算抓一个关键词“神机妙算”来展开。

因为崔峦老师说:“提高课堂教学,问题不在多而在精。

问题要提在课文内容、形式的`特点上,提在语文训练的重点上,最好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通过钻研教材,我发现“神机妙算”就是这一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

因此,我让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划出有关句子并写体会。

我并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作为教学主线,组织教学。

此时我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读完后再小组合作,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开阔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他们在读中思考,读中领会,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学生在思考、探究、交流中才会对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教学建议》又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关
材料,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充当质疑者、并以合作者的身份提出这个问题,犹如向学生的心海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他们就会更主动,更细致地研读语言文字,深入理解诸葛亮巧妙安排之处。

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已经有了充分的理解。

五、说板书设计
诸葛亮周瑜
知天文
神机妙算晓地理自叹不如
知人心
这样板书,显示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又显示了借箭成功的条件,显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看过板书就能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