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奥鹏培训作业1-教学设计模板
国培教学设计模板范文

国培教学设计模板范文一、培训案例撰写这有几个参考,只作参考:上学一周后,周骏涛的学习状况明显比同学们差。
他智力、想象力一般,自理力量不强;课下说话比较大胆,课上却不敢发言,即便发言了,回答的问题也是吞吞吐吐的。
基础较差,学习成果不抱负。
课堂上的他留意力不够集中,思想常开小差,比较沉闷,课下作业写的字迹了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严峻。
对其进行劝说训练、表扬鼓舞,见效的持续性短,学习成果不抱负。
孩子在家庭中的依靠心理较重。
因而,可以运用教学艺术,激发学困生学习爱好:为了拓宽同学的思路,关心同学敏捷地自选贴近本人生活,适合本人力量和生活背景的其它作业,并将自选作业分为“语言锤炼”、“师生谈心”、“你我特长”、“综合园地”四个栏目次要想通过这样的多元化家庭作业,促进他字词、语句、写话的学习,培育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同学赏识自我,各栏目作业基本特点如下。
“语言锤炼”:写句子训练。
写句子时,留意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并结合现实生活,将句子写完整、写详细、写生动,留意运用学过的词语。
“师生谈心”:自动与老师进行思想、情感沟通;读老师在作业本上“留言”,留意准时赐予反馈。
“你我特长”:写同学或本人身上的“闪光点”,确定同学或本人取得的成果。
“综合园地”:做本人感爱好的各品种型作业。
如,摘录课外美丽语句、段落;出小报。
每次家庭作业,一般要求同学选做一两个栏目(多选不限),作业量不作详细规定。
在进行以上多元化作业时,我注重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让作业有弹性、有机动性。
其次,结合教学,对作业作出适当的提示,体现老师的主导地位。
用两种形式给同学适量的家庭作业提示。
一是阶段性的“黑板提示”。
如课文中消失“有的……有的…”的句式,盼望同学能把握它运用它,我在作业本上的一角写上:“留心四周事物,留意联系生活,用‘有的……有的…’说话,并写几个句子”。
第三、运用多种批改符号,勤写留言,勤于欣赏。
批改家庭作业时,留意用批改符号,留意写留言。
奥鹏教师培训语文教学设计内容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字词、语法、文学常识等基本知识。
(2)理解课文的主旨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1)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课文的主旨思想。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作技巧。
2.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撰写读后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课文的主旨思想。
(2)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2. 课文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字词、语法、文学常识等基本知识。
(2)分析课文的主旨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4. 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奥鹏学习教学设计模板(20210501094653)

教学设计模板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馳设计誨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1、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这有一张正方形的纸,你们谁能告诉我怎样让它变长?2、你真聪明!你是怎么做的呢?3、学生:看到了拉花布置后的环境与拉花与服装朋饰的搭配等,看完了以后感觉非常美,也想到自己制作一件拉花作品0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非常好,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条件,是我们的家,让我们毎个冋学都来爱护环I.5T.境。
2、教师: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拉花的制作方法. 1、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这有—张正方形的纸,你们谁能告诉我怎样让它变长?2、你真聪明【你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课题:《美丽的拉花》(-)欣赏;美丽的拉花仁教师:同学们,就让我们到拉花世界去看一看吧。
大家看的时帳一定要仔细,相擅你看到了什么 ?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放课件:美丽的拉花)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非常好,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条件,是钱们的家,让钱们每个同学都来爱护环境。
2、教师;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拉花的制作方法。
学生:看到了拉花布置后的环境与拉花与服装服饰的搭配•等.看完了以后感觉非常美,也想到自己制作一件拉花作品a让同学们欣赏课件,看看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拉花?大家一起动手做指名学生说出你认为好的作品,好在哪里?让本作品的作者说一说:制作的过程。
学生耽赏讨论2、教师;下而就让我们认识一下拉花的制作方法。
(课件演示〉教师小结:拉花的几种基本做法,关键是如何折叠纸张,如何剪开。
(三)练习:大家一起动手做1、教师:梔一想拉花可以装饰哪些环境?拉花的制作方法还有哪些?2、拉花剪短后该怎么办?为什么会断?怎样可以做的更好?(四)欣赏艺术作晶教师出示学生作品,比一比,说一说作品色异同之处,谁的最好。
(1)给5秒钟的时间,学生欣赏讨论(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创作过第十四课多彩的拉幣剪制裝饰美化八、教学反思这一课是一年级的一节手工课,我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0孩子们的天性就是喜欢玩,同时本身就有学习的能力,在课堂当中,有些学生就已经学会了,就得意起来,开始做其他的,而另外一些则在郑里绞尽胞汁地想,老是问^这怎么做,那怎么做?所以课堂的纪律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拿握好,而我一味地想把课上完.所以到后来就收不回来,这也是我所必要和应该思考的问题r。
国培作业(二):针对第一篇作业完成教学设计

针对第一篇作业完成教学设计(预案)我参加了这次小学数学“国培”学习,经过系统课程学习与交流研讨,针对第一篇作业所拟解决的问题提出以下预设性解决方案:[一]、对原作业回顾:第一篇作业所拟解决的问题是1.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乐于发言。
3.怎样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如何提高后进生的学习。
[二]、[课程学习后的知识点应用]:《义务教务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包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这一点也应该是教学设计或开展教育活动首先要想到的一条。
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希望通过的努力,让学生不要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了好的习惯,才能够学好数学,才能够有信心。
”从这里可以看出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包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是多么的重要,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
但是,在数学教学中做到这一点,是我们农村教师的一道难题。
[三]、要解决的重点:1、使学生乐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须突破的难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综合分析能力。
[五]、解决路径:一、让学生乐学,爱上数学。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厌学变为乐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探索,喜爱学数学。
1、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用讲故事或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
生动形象的故事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第一章:教学目标设计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本次课程中,学生将掌握基本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将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将培养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提高教学设计的积极性,以提升教学质量。
第二章:教学内容设计2.1 教学主题本章将介绍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2 教学内容包括教学设计的意义、基本步骤、目标设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评价等内容。
2.3 教学资源提供相关的教材、案例、视频等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
第三章:教学方法设计3.1 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
3.2 教学策略采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等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3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口头报告、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对教学设计方法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教学媒体设计4.1 媒体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体工具,如PPT、视频、网络资源等。
4.2 媒体制作学生将学习如何制作和编辑媒体资料,以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
4.3 媒体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将学会如何有效利用媒体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教学实施与反思设计5.1 教学实施学生将根据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实际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5.2 教学反馈学生将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以了解教学效果。
5.3 教学反思学生将根据教学反馈,进行教学过程的反思和改进,以提升教学效果。
第六章:教学评价设计6.1 评价标准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包括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应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6.2 评价工具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如测试、问卷、观察表等,以便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6.3 评价方法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第一章:教学目标设计1.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对科学的好奇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分析2.1 教材内容简介:分析教材的结构、章节之间的联系。
提炼每个章节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点。
2.2 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兴趣、需求和困惑。
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
2.3 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实验设备等教学手段。
创设生动活泼、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
第四章: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通过问题、情境、故事等引发学生兴趣。
自然导入新课程,明确学习目标。
4.2 教学展开:按照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
采用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讲解、讨论、实验等。
4.3 总结与拓展: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知识点。
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设计5.1 作业设计:根据所学内容,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知识。
作业应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5.2 评价设计: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的发展。
第六章:教学实践与反思6.1 教学实践: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
6.2 教学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第七章:教学评价与反馈7.1 学生评价: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国培实践作业的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绽、庞、糙”等生字,会写“绚、烂”等生字。
(3)学会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进行仿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2)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进行仿写。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图片,展示各种花朵,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花朵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花朵会有这么多的颜色和形状?3. 揭示课题:花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学生朗读情况,纠正字音,指导朗读节奏。
3.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 学习第一自然段:(1)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花朵的词语,如“绚烂多彩”、“千姿百态”等。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花朵的特点。
2. 学习第二自然段:(1)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如“清晨”、“午后”、“傍晚”等。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时间的变化。
3. 学习第三自然段:(1)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花钟的词语,如“花钟”、“时间”等。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花钟的特点。
(四)巩固练习,提高能力1. 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进行仿写。
2. 课内小练笔: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花朵。
奥鹏作业教学活动设计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和老师相处得开心吗?在高兴之余,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吗?
哇,小朋友们今天学了这么多了啊?真了不起!回家的时候,我们也将这些本领交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好不好?
五、作业练习
1、朗读词语、句子。
2、教爸爸妈妈洗手、洗澡。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小黑板出示:
洗澡保持 皮肤 清洁 我们
教学活动设计模板:
教学活动设计
基本信息
教学活动名称
勤洗澡、勤洗手
姓名
梁一
工作单位
学校
任教班级
三1班
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为解决孩子不讲究卫生,不懂得如何正确的洗手的行为习惯。
教学活动目标
认知:学会本课字词,通过朗读课文,懂得要讲卫生,勤洗澡、勤洗手。
技能:朗读、理解课文;正确书写本课字词。
情感:要做个讲卫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
4、教师一边读口诀,一边示范,让学生跟着老师模仿:
双手合拍搓搓搓,
手掌手背搓搓搓,
双手交叉扭扭扭,
握住拇指转转转,
手指紧握扭扭扭,
最后手腕转转转。
让学生按着口诀模仿洗手。
让学生在脸盆中洗手(注意学生洗手的方法,防止有学生洗时应付,也要注意学生洗时别弄湿衣服)。
5、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洗澡”。
6、出示句子:
勤洗手,勤洗澡,
我们要保持皮肤的清洁。
7、朗读句子: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2)、指名读。(有错误、不会者,教师予以指导)
(3)、集体读。
(4)、小组读。
8、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勤洗手、勤洗澡的好处。
三、知识拓展
出示课件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蓝花:2朵
黄花:6朵
红花:8朵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比一比这三种花的朵数。谁能把比较的结果说一说?
2.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1)圈一圈,再比较:
师:除了用多和少来比较两种花的数量,我们还可以像学习除法那样将它们分成一份一份地比较。如果我们将蓝花看成一份,那么黄花可以怎么分?请大家自己在练习本上圈一圈,看看你圈了以后有什么发现。”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铺垫
师:“今天大家的上课的精神都特别棒,所以下面的一些抢答题,相信你的举手动作是最快的。做好准备。”
1.口答。
3个5是( )2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 )
8里面有()个2 20里面有()个5
2.看图说说有几个几
(1)☆☆☆ ☆☆☆2个3
(2)○○○○○○3个2
(3)□□□□□□1个5或者5个1
3.想想做做第3题。
注意让学生说一说算式是如何列出来的。
实际应用,巩固提高:
4.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尝试直接列算式解答,然后说一说是如何列出算式的。
5.寻找生活中的倍数问题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数学问题,老师知道咱们班有几个同学今年8岁,老师今年32岁了,你知道老师的岁数是他们的几倍吗?
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同学们回去可以想一想,然后把想到的问题告诉爸爸、妈妈或者是老师听,好不好?
随机板书:
求:8是8的几倍
想:8里面有几个2(4个2)
所以:8是2的4倍。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研究的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板书课题)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那么这个4如何用算式来表示出来呢?”
指名回答,8÷2=4
(3)小结:“说的非常好,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一般用除法来计算。”那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这个2如何用算式表示出来呢?
通过活动和老师的引导答疑,让学生真正掌握“倍数关系”,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和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三、教师设计题目让学生尝试练习,加深理解。
四、教师让生练习完后设计题目让生能够将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
姓名:
王刚
工作单位:
黔西县新仁乡化竹小学
学科年级:
数学三年级
教材版本: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4页例3、第5页想想做做,课题为《倍数关系》。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乘法和除法后,利用乘法和除法运算来助力倍数关系的掌握,这对以后的约数、倍数等知识有很大帮助。
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用练习加深理解,并会应用于生活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设计
“倍的概念”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完全陌生的,因此在教学设计这部分内容时:让孩子调取旧的知识经验,从自己的认识出发来感知倍的概念从模糊到清晰、从抽象到具体的形成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还是集体讨论都离不开倍概念的切入点——标准。只有学生明确了“标准”,利用标准去衡量理解,倍的概念才会更清晰、更明白。“标准”既是学生认识倍概念的“载体”又是倍概念中本身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在板书的设计中,把“标准”两个字分别设计成了小汽车的两个车轮,而在车的车身部分表明车的名称“倍”。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最后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视觉冲击:倍和标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倍”依附“标准”而存在。在找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就应该先找到标准,二者缺一不可。
主要是让同学们将过去学过的“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和“几个几是多少”与倍数联系起来。
二、探究新知
师:“前面的知识大家掌握的非常好,老师现在还想考考大家。”
师:除了用多和少来比较两种花的数量,我们还可以像学习除法那样将它们分成一份一份地比较。如果我们将蓝花看成一份,那么黄花可以怎么分?请大家自己在练习本上圈一圈,看看你圈了以后有什么发现。”
随机板书:
求:6是2的几倍
想:6里面有几个2(3个2)
所以:6是2的3倍。
3.体会加深“倍”的意义
(1)比较红花和蓝花的朵数。
(2)先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圈一圈,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2)学生汇报:
师:“你把每几朵圈成一份?(2朵)为什么?(蓝花的朵数是2朵)。那么把红花圈成了几个2(4个2)
因为8里面有4个2,所以8是2的4倍。所以红花是蓝花的4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
蓝花:2朵、黄花:6朵、红花:8朵
求:6是2的几倍求:8是8的几倍
想:6里面有几个2(3个2)想:8里面有几个2(4个2)
所以:6是2的3倍。所以:8是2的4倍。
6÷2=48÷2=4
规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用这个数去除以另一个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提高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会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学会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班学生多数同学比较喜欢数学,积极性强,而且班级总均分也在80分以上。大部分同学对于前面所学知识掌握的较好,极少数不容乐观,需复习一下“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和“有几个相同数相加是几”等知识点,再进行倍数的讲解。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提示。指名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操作。并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
师:“你圈出了几个几?为什么把2个圈一份呢?(黄花的只数是2)你知道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了吗?”
(指名回答。预测提示:因为蓝花的朵数是2,所以把2看成一份,6就可以分成3份。也就是3个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讲解:因为6里面3个2,所以6是2的3倍。所以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