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 经济思想的成长 第四章
经济思想史 第4章

(一)从事金融事业并发财致富的前半生 李嘉图的生平事业,可以很明显地划分成两个时期:
第一个:从事证券交易所活动,发财致富;
第二个: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攀登经济科学高峰。
李嘉图拥有有利局面的原因:李嘉图家族的荣誉;友人的 支持和鼓励;对李嘉图的尊重和理解。
在从事金融业20年左右的时间里,李嘉图从协助父亲经营 到被赶出家门的一无所有,再到变成百万富翁,进入“财 神的王国”。
马尔萨斯强调了有效需求在决定财富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并且强调了积累与消费之间保持合理比例的重要性,这是经 济增长理论的杰出之处。
10
六、普遍过剩危机
普遍过剩是大宗商品的价格跌到生产成本以下而没有其他 同样大宗的货物或比例地涨升到生产成本以上作为抵补。
普遍过剩的原因在于积累与消费出现了不平衡,资本积累 往往快于劳动人口的增殖从而使供给大于总需求。
17
(三)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
一个商品的交换价值,既可以随着生产这个商品所耗费 劳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又可以随着与这个商品相交换 的其他商品在生产时所耗费劳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四)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这一现实之间 的矛盾 李嘉图价值论的重要推论是同样的劳动量只能生产同样 的价值,同时工资的增减只会相应地引起利润的减增而 决不会使商品价值发生变化。价值由耗费的劳动时间决 定与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现象之间的矛盾,是李嘉图 的劳动价值论及其整个经济理论体系的根本矛盾之一。
利润为国民取得的资本的报酬,来源于资本。马尔萨斯提出决定利润变动的两 个原理:限制原理和调节原理,并提出土地报酬递减是造成利润率降低的最后 的有利原因,但不是必要条件,还需考虑供求关系以及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关系 的重要作用。
9
五、经济增长理论 马尔萨斯把财富定义为一部分人劳作来取得或生产的必需、 有用或喜爱的物质对象。他认为一国的财富取决于:(1)产 品数量或决定产品数量的资本和劳动人口的变动;(2)产品 适应人们有效需求的程度或决定这一程度的产品分配,即取 决于供给和需求。 在供给方面,马尔萨斯认为对生产最有利的三大因素是: 资本积累、土地肥力和节约劳动的新发明。 在需求方面为了保证财富不断增长,除增加生产能力外, 还需要有足够大的有效需求(即产品的分配:土地财产的分 割,国内外贸易的扩大,以及非生产性消费者数量经常维持 在最适应生产力这样一个比例上)。
经济思想史(北大 汪丁丁)4

经济学思想史,2004年10月9日:财富与效用“财富”概念曾经出现在雅理士多德的论述中,即“关于财富的中庸之道”——自由(liberality,慷慨)。
紧接着,第3讲也提到了休谟关于“效用”(utility)的论述——“仁爱与正义,作为两种基本的情感,带给我们巨大效用。
”一般而言,凡可节约未来努力的,都被称为“财富”。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模型里,每一经济行为人的财富的实物量由“资源禀赋向量”表示,财富的价值量则依赖于一般均衡价格。
很可能,存在这样一些初始资源禀赋向量,它们使经济行为人在若干次交易之后,财富的价值量越来越小。
故财富的积累或消散过程是比财富概念复杂得多的概念。
斯密在《原富》第2篇引论所使用的“stock”,即“财富”。
第二篇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导论:在无分工,少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物品都由自己供给的原始社会状态下,在这样的社会中维持营生,是无须预储资财的。
人人都力图依靠自己的劳动来满足自身随时发生的需要。
饿了便到森林去打猎;衣服坏了,便剥兽类的皮革来穿;房屋破了,便就近伐取树枝草皮,尽其所能,加以修茸(引自郭、王译本,文字略有修改)。
要如此大地增加劳动生产力,预蓄资财绝对必要。
……产业的数量,不仅在各国均随产业所雇佣资财的增长而增长,且作为资财增长的结果,等量的产业生产出多得多的物品。
存量可一般地划分为三类:消费,固定资本,流动资本。
第一类存量,是为立刻就要发生的消费准备的储存,它的特征是不能产生任何收入或利润,它由消费品构成。
第二类存量称为固定资本存量,它的特征是带来收益或利润而不发生流动或产权的转让。
第三类存量称为流动资本,它的特征是靠流动产生利润。
各国年内劳动是提供各国年内消费的生活必须品的源泉。
各国劳动的产出与消费者人口之比例或大或小故富或贫。
格拉斯哥版斯密作品集卷二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探究卷一3500年前以楔形文字书写的“自由”。
郭大力、王亚南译本:序论及全书设计 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
2019年自考《经济思想史》笔记串讲汇总

2019年自考《经济思想史》笔记串讲汇总第一章欧洲奴隶社会的经济思想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第二篇早期的古典经济思想——
第三章古典经济学产生前夕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第四章古典经济学概述
第五章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
第六章法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
——第三篇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完成和发展——
第一部分英国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完成和发展
第七章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第八章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第九章托·罗·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
第十章李嘉图学派的解体和19世纪初期的经济论战
第十一章纳索·威廉·西尼尔的经济学说
第十二章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经济学说
第二部分法国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完成及发展
第十三章萨伊的经济学说
第十四章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
第十五章弗雷德里克·巴师夏的经济学说
——第四篇非古典经济学说——
第十六章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
第十七章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第十八章美国早期的经济思想和学说第十九章亨利·乔治的经济学说
第二十章美国早期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第五篇新古典经济学说——
第二十一章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者
第二十二章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
第二十三章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
第二十四章边际生产力分配学说
第二十五章马歇尔的经济学说。
经济思想的成长ppt课件

(一)“自然”的经济思想 (二)价值思想 (三)私有财产观
28
(二)“自然”的经济思想
“自然”观念
“自然”:本源(source)或本性
(nature)
上天创造万物,赋予其本来的性质和功用。 按照事物的本性或其本来功用使用物品就是自 然的,是合乎伦理的,否则就是对自然的违背。
——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 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P43
牧羊犬的作用
12
(二)分工思想
分工产生于人的天分的差异 “很难找到精通一切技艺的工人,而且也不
可能变成一个精通一切技艺的专家。” ——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商
务印书馆,1961年版,p12 “命定论”
13
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 产品质量
——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
1986,P58
——参见价值中国网,赵峰:《哲学王或王
哲学士多德
前384——322年 色雷斯 17岁 进入academy 20年 反马其顿运动 出游或出逃 亚历山大的教师 前335年吕克昂学园 逍遥学派 《政治论》 《尼各马可伦理学》
——色诺芬:《居鲁士的教育》,转引自马克 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P424脚注
谁更有意义,斯密还是色诺芬?
16
分工具有负作用——分工发展对人的发展的负
面影响
分工的发展使人们终身从事单调的职业。有的 粗俗的技艺会伤害工人的身体,甚至损害他们的精 神,使他们不能参加社会活动,不能参与国家事务。
主张在奴隶主阶级上层消灭私有财产 、消灭 家庭 。
公共食堂、公共教育、计划生育
PPT教程:经济思想史

第九章 边际革命中的奥地利学派
• 门格尔:边际效用价值论 • 维塞尔:自然价值 • 庞巴瓦尔拉斯 :一般均衡
• 帕累托 :最佳状态、
•
关于分配的帕累托法则
第十一章 马歇尔: 当代微观经济学的奠基人
• 马歇尔生活时代的英国
• 供求均衡价值论
3,科学社会学的视角
探讨导致经济思想发展演化的社会因素。
探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制度环境、经济环 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更加有利于经济 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科学社会学视角的一种分析模式
——思想市场*
思想市场:思想产品的供求交换活动的总和。 思想产品:人们通过思维过程所产生的,并且以
文字符号等形式存在的、可以传播的所有学术 观点或理论体系。
要以编年史为基础,梳理各种经济思想观 点的传承脉络,为各位经济学家和经济观 点建立“家谱”。
2,科学心理学视角
主要是研究单个经济学家(往往是一些 重要经济学家)的思想脉络和心路历程, 其成果往往是一些重要经济学家的个人生 平传记和思想传记,如凯恩斯的《艾尔弗 雷德·马歇尔传》等。
还应当研究那些重要经济学家是如何涌 现出新观点的心理过程,即创新的心理过 程,以便概括出经济学家创新活动的一般 规则。这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开发的研究领 域。
一方面生产供最终需求者使用的最终产品——政策建议, 以及通俗化的中间产品——经济理论;另一方面又在内部 相互之间产生对中间产品——经济理论——的供求关系。 • 专业学术团体以经济理论为重点的需求,最终将受制于公
众和政府以政策建议为重点的需求。
需求指向及需求落点
• 思想市场上的需求指向:需要解释哪些 经济现象,需要解决哪些经济问题。
• 自然法哲学一个特殊分支:功利主义哲学 • 雨果·格罗秀斯的产权思想和自由贸易思想 • 意大利重商主义主要代表:安东尼奥·塞拉 • 英国重商主义晚期代表托马斯·孟
经济思想史(全套课件201P)

托马斯· 孟认为,货币的增加是就财富的增加,但并不认为 货币储存越多,国家就越富。他要求国家取消禁止输出货币 的法令,提出把货币投入有利可图的外贸中去,来增加货币 财富。 托马斯· 孟认为,只有贸易顺差才是增加货币并使国家致富 的通常手段。他提出,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即本国每年 出口的商品在价值上需超过它所消费的进口商品。
柏拉图反对私有制,希望一个共产社会。与柏拉 图不同,亚里斯多德支持私有制。
雅典卫城遗址
雅典公民投票时所使用的陶片
第2章 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
2.1 阿奎那 2.2 奥雷斯姆
中世纪一般是指从公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崩溃到十五世纪 文艺复兴这段历史。这是人类由文明向野蛮倒退的人类千 年史。不仅经济发展停滞了,经济活动倒退到物物交换和 自给自足的原始阶段,而且理智堕落到愚昧和无知的深渊, 以至于在今天,‚中世纪‛这一名词臭不可闻,它已经成 为愚昧或者停滞的代名词。
维护奴隶制经济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着重研究奴隶主家庭成员之 间的关系,如主奴、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极力证 明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关系是自然、合理的,从而 论证奴隶制度也是自然、合理的。古罗马的农学 家也把奴隶看作是一种工具。
马尔库斯· 加图(Marcus Cato,前 234—前149)是古代罗马政治活动 家、大奴隶主。他生活在罗马奴隶制 兴盛时代,大批战俘和被征服地人民 成为奴隶。奴隶主力图巩固和扩大奴 隶制经济,榨取更多剩余产品。其 《论农业》反映了这种经济要求,它 是留存至今的研究罗马奴隶制庄园经 济的珍贵史料。
对奴隶制的态度
《旧约》和《新约》全书没有任何地方提到过废除奴隶劳动。
商业法规与公平价格
凡伪衡、重息、滥价、囤积居奇皆为法律所不许。
对弱者的保护
经济思想史概览

经济学思想史结构主线第一篇:前期经济学范式时期早期经济思想:1色芬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贾图----奥古斯丁3经院学派阿奎那到重商主义第二篇: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形成时期古典经济学的中国渊源:1中国古典思想对重农学派和斯密的影响魁奈:欧洲孔子----杜尔哥与其经济学著作-----亚当斯密与中国重农学派:1布阿吉尔贝尔:重农学派的先驱财富理论-----价值理论-----货币理论2魁奈:重农学派的领袖纯产品学说----社会结构理论----资本理论----价值与货币理论----《经济表》---经济政策主张3杜尔哥对重农学派的发展对社会阶级结构理论的发展----对纯产品学说的发展----工资和利润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形成:1威廉配第: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先驱经济学方法论----价值论----分配论----货币理论----经济政策主张----简要评论2亚当斯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国富论的基本的思想和结构---分工理论----交换理论---货币理论----价值与价格理论---分配理论----资本积累学说----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经济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国际分工理论-----国家职能和赋税原则---简要评论第三篇: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常规发展时期萨伊和李嘉图:古典经济学的分化:1萨伊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生产三要素论---价值论---分配论---销售论2李嘉图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研究方法----劳动价值理论---分配理论---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理论---货币理论-----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自由贸易学说古典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1李嘉图学派的解体詹姆斯穆勒:李嘉图学派解体的开始--麦克库洛赫:李嘉图学派的解体2巴师夏的“经济和谐论”服务价值论---价值和谐的理论体系---经济自由主义3西尼尔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西尼尔的“节欲说”---财富的生产与分配4约翰穆勒对古典经济学的综合约翰穆勒经济学说的特点---生产规律同分配规律具有不同的性质---关于三类商品三种价值决定的法则---货币和信用理论----资本、利润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发展理论---社会改良的思想主张古典经济学分析范式中的新方向1西斯蒙第的新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消费先于生产---消费不足导致经济危机----财富和人口理论2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与有效需求不足论人口理论---有效需求不足的危机理论历史学派与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与发展1李斯特:历史学派的先驱国家理论---生产力理论---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理论2罗雪尔:历史学派的奠基人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国民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3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新历史学派的特点---新历史学派的基本经济观点---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总结---社会改良理论和政策4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资本论》的基本内容---劳动价值理论的创立---剩余价值的创立---资本积累理论的创立---社会资本再生产学说的创立---经济危机学说的创立第四篇: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形成时期边际效用学派:现代经济学范式的确立1门格尔与奥地利学派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主观价值论---客观交换价值论---时差利息论2克拉克:美国效用学派新三分法---边际生产力论3杰文斯与数理经济学派杰文斯的“最后效用程度价值理论”---杰文斯的交换方程式---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帕累托的“叙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马歇尔与剑桥学派:现代经学范式的完善1马歇尔局部均衡的理论体系经济学方法论---需求理论---供给理论---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均衡价格论---垄断的价格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经济发展观2庇古与罗宾逊等对马歇尔理论的发展庇古与福利经济学---庇古福利经济学的基本论点---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理论---张伯伦的垄断竞争学说维克塞尔与凯恩斯: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完成1维克塞尔的货币经济理论对传统货币数量说的批评---累积过程理论---对凯恩斯的影响2“凯恩斯革命”与凯恩斯理论的发展《通论》的内容与特点---短期的比较静态的总量分析方法---消费倾向:基本心理法则之一---资本边际效率:基本心理法则之二---流动偏好:基本心理法则之三---边际消费倾向与数乘原理---经济政策观点第五篇: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常规发展时期凡勃伦与加尔布雷思的制度分析:现代经济学范式的补充1凡勃伦与早期制度学派凡勃伦与早期制度学派的特点---凡勃伦对资本主义的制的分析---康芒斯和米切尔---早期制度学派的发展2加尔布雷思与新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的基本特征---对公共目标的探讨---对企业权力结构的分析---二元体系---循环积累因果联系理论---简要评论弗里德曼与拉弗: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复归1弗里德曼与货币学派思想渊源---现代货币数量说---货币分析---“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理论2供给学派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拉弗曲线”科斯与交易费用:现代经济学范式发展的新方向1交易费用的概念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交易费用范畴---对新古典经济学经济人行为假定的修正2产权理论产权的定义与结构---产权的起源与功能---科斯定理---委托---代理理论3制度的构成与作用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制度的功能---制度与经济发展4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变迁的两个模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5新经济史学新经济史学的特点---新经济史学派对西方兴起的阐释。
经济思想史第4章

• • • • • 4.1 重农主义的产生 4.2 基本经济思想 4.3 先驱者:布阿吉尔贝尔 4.4 弗朗斯瓦· 魁奈 4.5 杜尔哥
• 重农主义是18世纪中叶在法国产生的有系 统的经济思想体系。这个学说体系因重视 农业、强调农业在财富生产中的作用,并 把这种作用强调到过分的地步而得名。 “重农主义”(physiocracy),由“自然” 和“权力”两个希腊字合成,含有自然支 配、自然力量之意,引申其义,就是主张 遵从自然法则,便可获得最大的利益。
4.4 弗朗斯瓦· 魁奈
弗朗斯瓦· 魁奈(Franç ois Quesnay,1694—1774)。 1758年,发表《经济表》。 由于此表内容难懂,他又发表 了《经济表的分析》 (1766),把原表简化为 《经济表的图式》。
• 魁奈在《经济表》中考察了社会总资本的 再生产和流通过程。(1)他提出了一个典 型的简单再生产模型的论述;(2)分析了 《经济表》中关于全部流通包括商品流通 和货币流通的五个行为;(3)给出了这五 项流通过程结束后,各阶级的情况。
4.5杜尔哥
罗伯特· 雅克· 杜尔哥(Robert Jacques Turgot,1727— 1781)。他的代表作为《关 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1766 写成,1769发表)。
• 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的补充和发展主要 包括:
• (1)他把不同的经济地位和在劳动中的作 用作为划分阶级的客观依据,将社会划分为 五个阶级 • (2)工资理论。工资水平取决于劳资双方 的协议。由于劳动供过于求,工人之间的竞 会使劳动者的工资只限于最低限度的生活资 料。
图为叶卡特林娜二世的肖像画。现藏于瑞典 斯德哥尔摩附近的多罗特尼谷荷姆城。
4.2 基本经济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尝试是在18世纪30 60年代政治经济 这个尝试是在18世纪30——60年代政治经济 18世纪30 60 学幼年时期做出的,这是一个极有天才的思想, 学幼年时期做出的,这是一个极有天才的思想, 毫无疑问是政治经济学至今所提出的一切思想中 最有天才的思想。 最有天才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Ι,P36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6卷
三,主要思想
自然秩序和自由放任; 1,自然秩序和自由放任; 自然秩序与人为秩序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 重视农业;农业是财富的唯一来源。 2,重视农业;农业是财富的唯一来源。 3,对土地所有者的单一税 亨利.乔治: 亨利.乔治:单一税运动 孙中山: 孙中山:土地国有 整体经济联系。 4,整体经济联系。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四,代表人物
魁奈(1694—1774 1774年 魁奈(1694 1774年): 法国古典经济学 奠基人之一, 奠基人之一,重农学派 创始人。 创始人。
地主家庭 16岁学徒 巴黎大学。24岁开业 岁学徒。 岁开业。 16岁学徒。巴黎大学。24岁开业。 1736年,《动物经济论》 1736年 动物经济论》 1745年 庞巴杜夫人私人医生; 1745年,庞巴杜夫人私人医生; 1749年 路易十五的宫廷医师, 1749年,路易十五的宫廷医师,因 为治愈王子的疾病而被封为贵族。 为治愈王子的疾病而被封为贵族。 60岁左右开始研究经济学 1757年 岁左右开始研究经济学。 60岁左右开始研究经济学。1757年 发表论文《农民论》 谷物论》 发表论文《农民论》、《谷物论》,在 谷物论中提出“纯产品”学说。 谷物论中提出“纯产品”学说。 1758年发表 经济表》 年发表《 1758年发表《经济表》 。 茅于轼
五,重农学பைடு நூலகம்与中国
魁奈被称为“欧洲的孔子” 魁奈被称为“欧洲的孔子”。他崇拜孔 推崇《论语》 认为《论语》 子,推崇《论语》,认为《论语》的思想成 就超过了古希腊先贤, 就超过了古希腊先贤,中国古代哲学超过了 古希腊。 古希腊。魁奈对中国文化的崇拜使其鼓动法 国国王在凡尔赛宫仿照清朝在地坛举行的 籍田大礼” 当时他们出版的书籍, “籍田大礼”。当时他们出版的书籍,为了 显示其权威性,有意将出版地写成北京。 显示其权威性,有意将出版地写成北京。 魁奈对中国文化的推崇还表现在他在 1769年出版了 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 年出版了《 1769年出版了《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将 中国的专制制度作为人类政治制度的典范, 中国的专制制度作为人类政治制度的典范, 并以中国制度为标准设计他的理想制度。 并以中国制度为标准设计他的理想制度。
“大地的果实是上帝赐予的,而手工业的 大地的果实是上帝赐予的, 产品是人制作出来的,人没有力量创造物质。 产品是人制作出来的,人没有力量创造物质。 这样的结论显然只具有神学的意义。 这样的结论显然只具有神学的意义。” ——季德 季德 按照重农学派逻辑,我们准备用类推法, 按照重农学派逻辑,我们准备用类推法, 认为每一对结婚的夫妇不生育二个以上的孩子 就没有生殖力。 就没有生殖力。 ——斯密 斯密
10亿里弗尔 亿里弗尔 10亿里弗尔 亿里弗尔
经济表》 《经济表》: 关于社会总资本运动的一个图表。 关于社会总资本运动的一个图表。 宏观分析的第一次天才尝试。 宏观分析的第一次天才尝试。 表达了宏观经济整体均衡的观念( 投入--表达了宏观经济整体均衡的观念 ( 投入 --产出分析) 产出分析)。
杜尔哥(1727—1781 1781年 杜尔哥(1727 1781年): 重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重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1774年海军大臣 年海军大臣。 1774年海军大臣。 财政大臣。 财政大臣。 开放国内谷物自由贸易, 开放国内谷物自由贸易, 取消手工业行会等 。 后被解职。 后被解职。 1766年 1766年 《关于财富的形成 和分配的考察》 和分配的考察》
密西西比公司( 密西西比公司(垄断对东印度和中 国及南太平洋的贸易垄断权)。 国及南太平洋的贸易垄断权)。 投机狂潮。一个驼背站在街边,靠 投机狂潮。一个驼背站在街边, 出租自己的后背给股票投机商当书桌, 出租自己的后背给股票投机商当书桌, 也能挣到一大笔钱。 也能挣到一大笔钱。 1719年 财政大臣。 1719年,财政大臣。 纸币兑换。挤兑。禁止硬币流通。 纸币兑换。挤兑。禁止硬币流通。 纸币贬值。股市崩溃。虚假繁荣。 纸币贬值。股市崩溃。虚假繁荣。 1720年出逃 年出逃。 1720年出逃。 ——参见赵峰:《约翰.罗:通货管 参见赵峰: 约翰. 参见赵峰 理思想的鼻祖和密西西比计划的疯狂》 理思想的鼻祖和密西西比计划的疯狂》
法国皇太子向魁奈抱怨做国王的艰辛。 法国皇太子向魁奈抱怨做国王的艰辛。 魁奈说: 我不认为当国王有什么困难。 魁奈说:“我不认为当国王有什么困难。” 太子问: 如果你当国王会做什么? 太子问:“如果你当国王会做什么?” 魁奈曰: 什么都不做。 魁奈曰:“什么都不做。” 太子追问: 如何才能统治好国家? 太子追问:“如何才能统治好国家?” 魁奈神秘地说: 魁奈神秘地说:“道。” ——斯坦利 L·布鲁:《经济思想史》, 斯坦利·L 布鲁: 经济思想史》 斯坦利 布鲁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P31
“纯产品”学说 纯产品”
农业和工商业的区别: 农业和工商业的区别:种豆子和做豆制品 财富的“增加” 相加” 财富的“增加”和“相加”; 只有上帝才能创造财富” “只有上帝才能创造财富”; 纯产品” 农产品中补偿生产资料、 “纯产品”:农产品中补偿生产资料、工人和 农场主的生活资料的剩余产品 。 剩余价值研究的重要起点。 剩余价值研究的重要起点。
2,管制的危害 , 法国政府对贸易进行严格的控制。 法国政府对贸易进行严格的控制。尤其是 对谷物贸易。谷物的国际贸易被禁止。 对谷物贸易。谷物的国际贸易被禁止。即使是 国内贸易,也受到严格的管制。 国内贸易,也受到严格的管制。从事谷物国内 贸易需得到许可证,确定种类、数量、 贸易需得到许可证,确定种类、数量、价格和 销售地。严格管制的结果是, 销售地。严格管制的结果是,一个地区粮食充 裕甚至发霉而在相隔几英里的地区却有人饿死。 裕甚至发霉而在相隔几英里的地区却有人饿死。 阿马蒂亚.森 贫困与饥荒》 阿马蒂亚 森《贫困与饥荒》
“让商业保持完全的自由吧,因为对国家 让商业保持完全的自由吧, 和政府最可靠的、最实际的、 和政府最可靠的、最实际的、最有利的国内外 贸易调节者乃是充分的自由竞争。 贸易调节者乃是充分的自由竞争。” 政府除了保证最低的、 政府除了保证最低的、绝对必须的基本保 障如保护生命与产权、维持合同的自由、 障如保护生命与产权、维持合同的自由、治安 和国防等之外,不要对经济生活施加任何干预。 和国防等之外,不要对经济生活施加任何干预。 ——魁奈 魁奈
杜尔哥改革: 杜尔哥改革: 谷物国内自由贸易,禁止行会特权; 1、谷物国内自由贸易,禁止行会特权; 改革税制,征收地租税; 2、改革税制,征收地租税; 削减政府开支,提高政府信用。 3、削减政府开支,提高政府信用。 提倡择业自由、普及教育、宗教自由。 4、提倡择业自由、普及教育、宗教自由。提 中央银行构想 构想。 出中央银行构想。
二,产生背景
税收制度的混乱; 1,税收制度的混乱; 重商主义制度下的税收既沉重又混乱。 重商主义制度下的税收既沉重又混乱。 地方政府关税——市场割据 市场割据——流通 地方政府关税 市场割据 流通 包税人” 制度——税收的随意性与不公平 “包税人” 制度 税收的随意性与不公平 税收由农民负担而贵族和神职人员免于征税
第四章 法国古典学派: 法国古典学派: 重农学派
一,重农学派 二,产生背景 三,主要思想 四,代表人物 五,重农学派与中国
一,重农学派
重农学派是18世纪中叶产生于法国的一个 重农学派是18世纪中叶产生于法国的一个 18 主张自由主义和重视农业的经济学流派 的经济学流派。 主张自由主义和重视农业的经济学流派。 第一个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学派” “第一个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学派”; 最早的联系紧密的学派” “最早的联系紧密的学派”; 第一个现代经济学学派” “第一个现代经济学学派”; “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学派”。 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学派”
复习思考题
1,重农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其基本 ,重农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思想和政策主张是什么? 思想和政策主张是什么?
3,柯尔培尔重商主义政策的失败 和约翰·劳货币改革的破产 和约翰 劳货币改革的破产 柯尔培尔主义——农业的极度衰落、工商业和 农业的极度衰落、 柯尔培尔主义 农业的极度衰落 对外贸易的恶化、国民经济濒临绝境。 对外贸易的恶化、国民经济濒临绝境。 约翰·劳货币改革 1716) 劳货币改革( 约翰 劳货币改革(1716)——恶性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
关于约翰. 关于约翰.罗改革
约翰. 1729), 约翰.罗(1671——1729),爱丁堡 银 1671 1729),爱丁堡 行世家。 浪荡子约翰” 行世家。“浪荡子约翰”。 伦敦。职业赌徒。决斗。逃犯。欧洲大 伦敦。职业赌徒。决斗。逃犯。 银行制度。纸币银行。向苏格兰兜售。 陆。银行制度。纸币银行。向苏格兰兜售。 货币——贸易 贸易——经济繁荣。 经济繁荣。 货币 贸易 经济繁荣 柯尔培尔主义。法国财政危机。1716年 柯尔培尔主义。法国财政危机。1716年, 罗氏银行——以土地为抵押发行纸币。经济 以土地为抵押发行纸币。 罗氏银行 以土地为抵押发行纸币 复苏。 复苏。
《经济表》 经济表》 再生产总额: 亿里弗尔 再生产总额:50亿里弗尔 生产阶级 土地所有者阶级 不生产阶级 每年投资 每年收入 每年投资 20亿里弗尔 20亿里弗尔 10亿里弗尔 亿里弗尔 亿里弗尔 亿里弗尔 用作支付 10亿里弗尔 亿里弗尔 地租及原 10亿里弗尔 亿里弗尔 预付的利息 10亿里弗尔 亿里弗尔 年预付 20亿里弗尔 亿里弗尔 共计 50亿里弗尔 亿里弗尔
1763年 1763年,有两位留学法国的中国青年完成了学 业,正准备回国。人们都希望这两位中国青年能够 正准备回国。 让欧洲不断地了解中国的内部情况。 让欧洲不断地了解中国的内部情况。 杜尔哥向他们提出了52个经济问题, 52个经济问题 杜尔哥向他们提出了52个经济问题,拟让他们 回国后在研究本国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予以回答, 回国后在研究本国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予以回答,以 帮助法国思想家全面系统而真实地掌握中国的经济 情况。 情况。“为了使他们能够明白这些问题的目的和意 义,我又在这些问题前面写了一篇关于社会的各种 劳动和财富的分配的简略分析。 这就是《 劳动和财富的分配的简略分析。” 这就是《关于 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的直接起因。 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的直接起因。 ——参见赵峰:《重农学派与中国古代文化》 参见赵峰: 重农学派与中国古代文化》 参见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