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辩论技巧 辩论赛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辩论赛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技巧指南

辩论赛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技巧指南2023年了,辩论赛已经成为了许多学校和机构的重要活动之一。
参与辩论赛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总结能力等,因此有很多人都很喜欢参与辩论赛。
然而,在辩论赛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应对,就会影响我们的比赛成绩。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辩论赛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希望对大家参与辩论赛有所帮助。
一、关于立论:在辩论赛中,立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如果立论不清晰、立场不明确,就会给评委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甚至影响到辩论的整体质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应对方法:1.立场不明确当你听到辩论主题后,你需要明确自己的立场。
在此之前,需要对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各方面的观点和热点,然后充分掌握自己的论点,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论述。
在发言时要言之有据,逻辑清晰,能够突出自己的观点。
2.论据单一如果你只有一两个观点,那么你的立论会显得非常单薄。
此时,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多提供一些例子和数据进行论述。
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在发言中引用名人名言、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等,以加强自己的论点。
3.话匣子太多有时候,发言者会口若悬河,但与此同时,他的观点和论据却并不充分。
因此,在发言时一定要有侧重点,不能跑题。
可以预先列出自己的发言要点和论据,以确保自己的发言内容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二、关于反驳:反驳是辩论赛中的重要环节,成功的反驳可以有效地击败对手,赢得评委的认可。
但这也是一个技巧活,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应对方法:1.受到压力在紧张的比赛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对手的压力,导致自己的反驳不够充分。
此时,可以先花一些时间组织思路,整理自己的想法。
如果对方提出的问题比较复杂,你可以选择先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逐渐建立自信心。
2.被对手钦定有时候,对手会通过一系列问题或言辞钦定你的主张或观点。
此时,你可以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综合运用各种理论、推理和实例进行反驳,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辩论赛辩论技巧大全

辩论赛辩论技巧大全2017-03-23一、辩论赛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正方一辩的发言时间控制:正方一辩是整场辩论的第一个发言者,他没有驳斥的对象,要做的只是把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认认真真地念好。
不过,如果能在念出最后一个字时,恰恰时间结束的铃声响起,可收到先声夺人之效。
这一点极难,所以不必强求。
正方一辩还有一些战术,如在发言结尾向对方提出好几个问题,以图扰乱对方一辩发言,但对方如稍有经验,一般是避而不答,于是反而容易暴露本方的进攻点。
一辩还常在结尾时说:关于***将由我方二辩、三辩作进一步的阐述。
”这种做法优点是在配合上显得连贯,缺点是可能会破坏一辩的整体气势。
如果时间已到而稿子还未念完,可以把论点重复一遍,然后坐下。
2.控制驳论的的比例:除正方一辩外,其余辩论队员都面临着如何在发言中处理驳论与立论的关系,初学者易犯的毛病:一是明明听到对方漏洞百出,却不知从何下手,好象武学中的全是空门,竟然成了没有空门;二是知道应该驳斥哪一点,一站起来就面红耳赤,恨不得一棍子把对方打死,但是由于无法有效地组织语言,说起来吞吞吐吐,观众看了都替他着急。
驳论应该注意的问题是:①事先有所准备,对方可能从哪点进攻,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把想到的驳论分点写在卡片上,对方谈到哪一点,就抽出哪张卡片放在稿子开头;②首先驳斥对方的常识性错误及口误,如对方背错了某句诗词或在某句话中漏掉了一些关键字而导致意思截然相反,都应该抓住机会予以痛击;临场驳斥要注意对方发言中的开头一段,因为时间有限,如果驳斥其结尾,往往来不及组织语言;③反驳的对象不要太过分散,不超过3点;④最好是针对前一个发言者进行驳斥,如果中间已经隔了几轮发言,驳斥的效果会减弱。
当然,对方的重大漏洞或关键的论点、论据例外;⑤确实觉得反驳有困难可以只立论。
3.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初看辩论的人可能会觉得那些辩论稿满篇都是听不懂的新名词的辩手才是高手,其实恰恰相反。
前面已经说过,辩手经过准备之后,对辩题的理解往往比评委深刻,这时,既要深得入,又要浅得出,发言时要避免使用专用术语,即使用也要作说明,此外,要多使用比喻、举例、排比等手法。
辩论赛技巧与注意事项

辩论赛技巧与注意事项辩论赛应该注意的9大事项:1、辩手必须熟悉辩论的规则2、自我展示方面力求创新,展现队伍的整体性3、环节的发掘。
比如说对于剩余时间的安排。
4、辩位安排:一辩求稳、语言有震撼力。
对整场辩论赛观点的把握能力强。
二、三辩要求现场应变能力、语言的及时组织能力以及对观点的把握能力强;四辩是为整场辩论赛画上一个圆满句号的人。
要求有思想、有高度、有热情,能够在情感上带动评委、观众。
一是听,听对方的破绽,在总结陈词中要大说特说,二是补,对我方的失误做必要的补充,三是临场要察颜观色,四是要有精彩的结尾语来打动评委5、脱稿,只有脱稿时的语言才有感染力,顺势而上、随感而发。
(附:辩论赛准备的纸条一般用法:<1>记录现场的东西;〈2〉纪录较长的引用案例;〈3〉纪录引用数据)备充分6、注意场上的整体配合:(辩论赛的输赢不是仅看个人表现的好坏。
它也是对辩手默契的考验。
)7、辩论技巧1)、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辩论赛的辩题本来就没有一个绝对的谁对谁错。
看的是谁的语言更有说服力。
恰当而又丰富的肢体语言更能增加你的说服力。
3)推荐信注意什么:不宜写得太全,给人弄虚作假的感觉。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地来突出申请者的能力。
更不宜堆砌辞藻,过分夸大。
2)、自由辩论阶段经典常用语的使用:自由辩论阶段是整场辩论赛的高潮。
每个辩手的语言简短精练而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但给观众和评委的思考时间也相对减少了,例如:对方辩友显然已经跑题了。
对方辩友为什么故意逃避我方问题呢?是不是已经同意我方观点了呢?等经典常用语要时常用上。
⑼如因天气、器材等不可遇见因素导致比赛无法正常运作时,当场负责人将在比赛开始后20分钟内决定是否继续或中止,并在1天内予以公告(教学楼、饭堂)。
学校中的学习经历主要是奖学金的问题,如有获过奖学金,可以略为陈述,如没获过奖学金,则可以避免谈这方面的问题。
3).避免队内在场上的提示,因为这是一个否定性的提示,一提示就表示你否定他4).注意抓重点抓内容:辩论赛毕竟不是表演,它看的还是你的语言是否有说服力而不是看你的声势有多大。
最新辩论赛经典辩论技巧

最新辩论赛经典辩论技巧最新辩论赛经典辩论技巧一、辩论赛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正方一辩的发言时间控制:正方一辩是整场辩论的第一个发言者,他没有驳斥的对象,要做的只是把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认认真真地念好。
不过,如果能在念出最后一个字时,恰恰时间结束的铃声响起,可收到先声夺人之效。
这一点极难,所以不必强求。
正方一辩还有一些战术,如在发言结尾向对方提出好几个问题,以图扰乱对方一辩发言,但对方如稍有经验,一般是避而不答,于是反而容易暴露本方的进攻点。
一辩还常在结尾时说:“关于***将由我方二辩、三辩作进一步的阐述。
”这种做法优点是在配合上显得连贯,缺点是可能会破坏一辩的整体气势。
如果时间已到而稿子还未念完,可以把论点重复一遍,然后坐下。
2.控制驳论的的比例:除正方一辩外,其余辩论队员都面临着如何在发言中处理驳论与立论的关系,初学者易犯的毛病:一是明明听到对方漏洞百出,却不知从何下手,好象武学中的全是空门,竟然成了没有空门;二是知道应该驳斥哪一点,一站起来就面红耳赤,恨不得一棍子把对方打死,但是由于无法有效地组织语言,说起来吞吞吐吐,观众看了都替他着急。
驳论应该注意的问题是:①事先有所准备,对方可能从哪点进攻,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把想到的驳论分点写在卡片上,对方谈到哪一点,就抽出哪张卡片放在稿子开头;②首先驳斥对方的常识性错误及口误,如对方背错了某句诗词或在某句话中漏掉了一些关键字而导致意思截然相反,都应该抓住机会予以痛击;临场驳斥要注意对方发言中的开头一段,因为时间有限,如果驳斥其结尾,往往来不及组织语言;③反驳的对象不要太过分散,不超过3点;④最好是针对前一个发言者进行驳斥,如果中间已经隔了几轮发言,驳斥的效果会减弱。
当然,对方的重大漏洞或关键的论点、论据例外;⑤确实觉得反驳有困难可以只立论。
3.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初看辩论的人可能会觉得那些辩论稿满篇都是听不懂的新名词的辩手才是高手,其实恰恰相反。
前面已经说过,辩手经过准备之后,对辩题的理解往往比评委深刻,这时,既要深得入,又要浅得出,发言时要避免使用专用术语,即使用也要作说明,此外,要多使用比喻、举例、排比等手法。
辩论赛中的经典实用辩论技巧

辩论赛中的经典实用辩论技巧在辩论赛中,参辩者要善于对辩题作辩证性思考,从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的角度来破题,对辩题进行辩证阐释,透过现象看本质,见解更为精辟,立论高人一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辩论赛中的经典实用辩论技巧,希望能够帮到你。
辩论赛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 正方一辩的发言时间控制:正方一辩是整场辩论的第一个发言者,他没有驳斥的对象,要做的只是把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认认真真地念好。
不过,如果能在念出最后一个字时,恰恰时间结束的铃声响起,可收到先声夺人之效。
这一点极难,所以不必强求。
正方一辩还有一些战术,如在发言结尾向对方提出好几个问题,以图扰乱对方一辩发言,但对方如稍有经验,一般是避而不答,于是反而容易暴露本方的进攻点。
一辩还常在结尾时说:“关于***将由我方二辩、三辩作进一步的阐述。
”这种做法优点是在配合上显得连贯,缺点是可能会破坏一辩的整体气势。
如果时间已到而稿子还未念完,可以把论点重复一遍,然后坐下。
2. 控制驳论的的比例:除正方一辩外,其余辩论队员都面临着如何在发言中处理驳论与立论的关系,初学者易犯的毛病:一是明明听到对方漏洞百出,却不知从何下手,好象武学中的全是空门,竟然成了没有空门;二是知道应该驳斥哪一点,一站起来就面红耳赤,恨不得一棍子把对方打死,但是由于无法有效地组织语言,说起来吞吞吐吐,观众看了都替他着急。
驳论应该注意的问题是:①事先有所准备,对方可能从哪点进攻,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把想到的驳论分点写在卡片上,对方谈到哪一点,就抽出哪张卡片放在稿子开头; ②首先驳斥对方的常识性错误及口误,如对方背错了某句诗词或在某句话中漏掉了一些关键字而导致意思截然相反,都应该抓住机会予以痛击;临场驳斥要注意对方发言中的开头一段,因为时间有限,如果驳斥其结尾,往往来不及组织语言; ③反驳的对象不要太过分散,不超过3点;④最好是针对前一个发言者进行驳斥,如果中间已经隔了几轮发言,驳斥的效果会减弱。
辩论赛注意事项及细节

辩论赛注意事项及辩论技巧注意事项1.辩论中,观点绝对不能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国家方针政策,观点要积极向上。
2.尊重对手观众评委以及主持人,绝不允许出现进行语言的人身攻击和侮辱人格尊严的言行,端正心态,不要出现过激行为(在答辩的时候用笔指着对方辩友,或者拍桌子等)3.辩论中,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本方辩手交流时应该用纸条交流不得交头接耳,替补队员在比赛期间不得给予辩手任何的帮助。
4.语言简洁明了,语句清晰,切记不要为了语速而表达不清,一辩和四辩在论述的时候最好能脱稿。
5.辩手准备的资料不得超过巴掌大,否则要作为违规资料被没收。
6.桌子上不允许放太多的资料,要保持桌上的清洁。
7.辩手要注意服装,在比赛的时候要穿正装,最好可以统一服装,在辩论中要注意自己的坐姿,不要趴在桌子上,或者用手托着头,双腿要平方,不要出现其它不雅的动作。
8.各班到场的观众,在到精彩环节不得起哄,以及做一些会影响到辩论赛正常进行的行为,但是允许正常的鼓掌。
9.辩论中各方不得宣读事先准备的稿件或展示事先准备的图表,但可以出示所引用的书籍或报刊的摘要。
10.辩论赛中辩手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
辩论技巧1.在辩手自我介绍时,可以准备一些有创意的介绍方法。
(在每位辩手介绍完自己后,其团队可以一起起立重申我方观点)2.各方一辩在开篇陈词时,要注意观点突出,立意明确,要对辩题做全面的了解,不可只停留在表面。
3.在攻辩环节各方辩手最好是要准备10-20个问题,并且要猜想对方辩手会怎样回答,听清对方的漏洞,抓住漏洞进行打击。
在对方提问的时候,回答的一方不可以进行反问。
4.在攻辩环节要对对方辩友提出的问题进行记录,以便后用。
5.在自由辩论环节,辩论发言必须两队之间交替进行,先由正方开始,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到双方时间用完为止,在此时间里同一方每位辩手的发言顺序、次数和时间不受限制。
6.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记时标志,另一方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计时间照常进行。
辩论赛注意事项及技巧

辩论赛注意事项及技巧辩论赛是一种具有较高难度和挑战性的活动,参与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口才和思维能力,并且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介绍辩论赛的注意事项及一些技巧,帮助参赛者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准备阶段在辩论赛之前,参赛者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下面是一些准备的注意事项及技巧:1.研究辩题:参赛者需要对辩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不同的观点和论据。
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书籍和网络资源,以便能够全面理解并准备相关的论点。
2.分工合作:如果是团队辩论,参赛者需要合理分工,确定每个人的角色和任务,并协调团队之间的配合。
每个人都应该尽可能地熟悉辩题的各个方面,以备不时之需。
3.构建论据:根据准备阶段的研究,参赛者需要构建有力的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
论据应该准确、简明扼要,同时至少需要提供两个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
4.反驳技巧:要想在辩论赛中取得胜利,参赛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反驳技巧。
这包括学会打破对方论点的逻辑漏洞、挖掘对方论点的弱点并给出反驳,以及通过数据和事实来支持自己的反驳观点。
二、比赛阶段在辩论赛的实际比赛阶段,参赛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并运用一些技巧来提升表现:1.表达清晰:参赛者在发言时应注意语速和语调,保持清晰易懂的表达。
可以先在脑海中组织好自己的观点和论据,避免出现口吃或者表达混乱的情况。
2.举例说明:在辩论中引用具体的例子和案例可以更好地支持自己的观点,加强说服力。
参赛者可以事先准备一些有力的例子,并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引用。
3.回应反驳:在辩论过程中,对方可能会针对自己的论点进行反驳。
参赛者需要及时回应,坚持自己的立场,并提出有力的反反驳。
这需要对辩题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以便灵活应对。
4.遵守规则:参赛者需要严格遵守辩论赛的规则,包括发言时间限制、不得使用人身攻击等。
只有在规则的框架内进行辩论,才能保证比赛的公正性和秩序。
5.注意听众反应:参赛者在辩论过程中应该留意听众的反应,包括观众和评委。
可以通过观察听众的表情和姿态来判断自己的观点是否被接受,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应对。
辩论赛辩论技巧

辩论赛辩论技巧辩论赛也叫论辩赛,还叫做辩论会。
它在形式上是参赛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的一种竞赛活动,实际上是围绕辩论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种知识的竞赛,下面我给大家分享辩论赛实用辩论技巧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辩论赛实用辩论技巧一、辩论赛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辩论赛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 正方一辩的发言时间控制:正方一辩是整场辩论的第一个发言者,他没有驳斥的对象,要做的只是把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认认真真地念好。
不过,如果能在念出最后一个字时,恰恰时间结束的铃声响起,可收到先声夺人之效。
这一点极难,所以不必强求。
正方一辩还有一些战术,如在发言结尾向对方提出好几个问题,以图扰乱对方一辩发言,但对方如稍有经验,一般是避而不答,于是反而容易暴露本方的进攻点。
一辩还常在结尾时说:“关于将由我方二辩、三辩作进一步的阐述。
”这种做法优点是在配合上显得连贯,缺点是可能会破坏一辩的整体气势。
如果时间已到而稿子还未念完,可以把论点重复一遍,然后坐下。
辩论赛中应该注意的问题2. 控制驳论的的比例:除正方一辩外,其余辩论队员都面临着如何在发言中处理驳论与立论的关系,初学者易犯的毛病:一是明明听到对方漏洞百出,却不知从何下手,好象武学中的全是空门,竟然成了没有空门;二是知道应该驳斥哪一点,一站起来就面红耳赤,恨不得一棍子把对方打死,但是由于无法有效地组织语言,说起来吞吞吐吐,观众看了都替他着急。
驳论应该注意的问题是:①事先有所准备,对方可能从哪点进攻,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把想到的驳论分点写在卡片上,对方谈到哪一点,就抽出哪张卡片放在稿子开头; ②首先驳斥对方的常识性错误及口误,如对方背错了某句诗词或在某句话中漏掉了一些关键字而导致意思截然相反,都应该抓住机会予以痛击;临场驳斥要注意对方发言中的开头一段,因为时间有限,如果驳斥其结尾,往往来不及组织语言; ③反驳的对象不要太过分散,不超过3点; ④最好是针对前一个发言者进行驳斥,如果中间已经隔了几轮发言,驳斥的效果会减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论赛辩论技巧辩论赛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正方一辩的发言时间控制:正方一辩是整场辩论的第一个发言者,他没有驳斥的对象,要做的只是把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认认真真地念好。
不过,如果能在念出最后一个字时,恰恰时间结束的铃声响起,可收到先声夺人之效。
这一点极难,所以不必强求。
正方一辩还有一些战术,如在发言结尾向对方提出好几个问题,以图扰乱对方一辩发言,但对方如稍有经验,一般是避而不答,于是反而容易暴露本方的进攻点。
一辩还常在结尾时说:“关于***将由我方二辩、三辩作进一步的阐述。
”这种做法优点是在配合上显得连贯,缺点是可能会破坏一辩的整体气势。
如果时间已到而稿子还未念完,可以把论点重复一遍,然后坐下。
2.控制驳论的的比例:除正方一辩外,其余辩论队员都面临着如何在发言中处理驳论与立论的关系,初学者易犯的毛病:一是明明听到对方漏洞百出,却不知从何下手,好象武学中的全是空门,竟然成了没有空门;二是知道应该驳斥哪一点,一站起来就面红耳赤,恨不得一棍子把对方打死,但是由于无法有效地组织语言,说起来吞吞吐吐,观众看了都替他着急。
驳论应该注意的问题是:①事先有所准备,对方可能从哪点进攻,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把想到的驳论分点写在卡片上,对方谈到哪一点,就抽出哪张卡片放在稿子开头;②首先驳斥对方的常识性错误及口误,如对方背错了某句诗词或在某句话中漏掉了一些关键字而导致意思截然相反,都应该抓住机会予以痛击;临场驳斥要注意对方发言中的开头一段,因为时间有限,如果驳斥其结尾,往往来不及组织语言;③反驳的对象不要太过分散,不超过3点;④最好是针对前一个发言者进行驳斥,如果中间已经隔了几轮发言,驳斥的效果会减弱。
当然,对方的重大漏洞或关键的论点、论据例外;⑤确实觉得反驳有困难可以只立论。
3.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初看辩论的人可能会觉得那些辩论稿满篇都是听不懂的新名词的辩手才是高手,其实恰恰相反。
前面已经说过,辩手经过准备之后,对辩题的理解往往比评委深刻,这时,既要深得入,又要浅得出,发言时要避免使用专用术语,即使用也要作说明,此外,要多使用比喻、举例、排比等手法。
如果能在发言中以幽默的语言或大义凛然的陈词引起观众的笑声和掌声,对评委会产生较大影响,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自由辩论。
4.概念的模糊和清晰:其实不光是概念,很多场合都需要模糊的语言让对方找不到靶子,这似乎和第3点有点矛盾,但第3点指的是一般情况,而这里指的却是特殊情况。
举个例子:在“法治能消除腐败”的训练赛中,我持正方立场,这时我方面临的一个难题是怎样给消除下一个定义,消除的权威定义是使不存在,如果同意这个定义,显然不利;如果不同意,这个定义又实在太难驳倒,甚至很难防守。
最后我方采用了这样的定义:法治能消除腐败,指的是法治的惩治、防范、监督、教育几种功能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实战效果颇佳,对方没有什么好办法指出我方这个定义错在何处,结果在枝节问题上作了大量的纠缠。
可以看出,概念模糊化目的是为了防守,这种概念的本意对已方是不利的又或者无法定义精确。
相反,概念的清晰是为了进攻,如上例中反方当然要旗帜鲜明地提出消除就是使不存在,使腐败现象为零,这样才能加强进攻的力度。
5.煽情:煽情是辩论中的常用战术,自由辩论中也应用颇多,但由于自由辩论中个人发言时间很短,使这种战术的应用受到限制。
大规模煽情一般出现的规范发言中。
煽情时首先要投入感情,可谓慷慨激昂之时,声嘶力竭;沉痛哀伤之处,气若游丝。
但也要注意不可过火,以不影响自己发言为度,切不可泣不成声,拍桌子等等,煽情内容也要注意有逻辑性,比如“法治能消除腐败”中,反方在对腐败问题痛心疾首之后,说“腐败如此严重,单靠法治独木难支”是有效的。
而在“应该鼓励购买私人小汽车”中,反方大谈农村失学严重,去煽希望工程的情,就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了。
6.豹尾:以往发言稿结尾都比较平淡,往往是把本方论点重复一遍,自从《狮城舌战》出版之后,很多辩手模仿复旦四辩在结尾以一句气势宏大的名言、俗语、诗词来结尾,这值得一试,但要注意这句话必须和论点密切相关,而且一般由一辩和四辩来说。
自由辩论的战术:自由辩论是整场辩论赛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大多数评委是根据自由辩论的胜负来决定比赛的胜负的。
正因为有了自由辩论,辩论和演讲也才有着质的区别,这么说是毫不过份的。
在两支势均力敌的辩论队之间,自由辩论的随机应变成分很高,常常会让人觉得事先准备的东西全用不上,而且,由于气氛紧张激烈,即使是高手有时也难免气急败坏,于是打到哪里算哪里,双方都死钻牛角尖,过多纠缠细节问题,把战略战术忘个精光。
因此,一方面要注重平时的自我训练;一方面要尽力在赛场上保持冷静,以求成功地运用战术。
辩论战术1.划分战场基本的做法是把一系列关系紧密的问题作为一个战场,并由场上的一名队员提出其中的第一问题,其他队员立即跟上,直到问完这一系列问题,取得了满意战果后,转入下一战场。
这种战术的优点是:火力集中,进攻显得有章法,有层次。
缺点是:有时过于死板,为了贯彻连续提问,对对手临场暴露的弱点只能作简单攻击,而对对手的有力反驳又不能由最恰当的队员来防守,这和自由辩论随机应变的特点是相背离的。
结论:仍然可以适当决定几个战场,但不用强求连续提问,让队员自己控制提问的时机。
2. 两次发言在自由辨论中,一个队员发言后,不要立即把话筒传给其他队员,而在对方发言后,由其自己决定是否作第二次发言。
这种战术的目的是保持发言的连贯性,在队员相互之间很不了解,配合很生疏时应用。
3. 相互保护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出现某个队员口误,或者偏离立论等等对本方不利的情况,这时候,别的队员应该弥补其错误。
弥补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抵赖。
如果本方犯错误,对方隔了相当长时间后才攻击,又或者犯错误的这句话本身含意就很模糊,可以死不认帐地说:“我方没有这样说过。
”但是,这种战术如果被评委识破,会非常不利,一般不要采用。
②别解。
对本方犯错误的话作另外一种解释。
例:正:大家听到没有,对方同学竟然说共产主义不能实现,看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和平演变真是越来越严重了。
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条件不具备,共产主义当然不能马上实现……这里反方就运用了别解这种战术,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不利局面。
这种战术运用得比较多,常用的句式是“我方的意思是说:……”③调整底线。
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作法,所犯的错误既不是口误,又明显背离本方原来的立论,只好将错就错。
④对于明显的口误,可以大胆承认“我方刚才出现了口误。
” 4. 连续进攻场上要保持头脑冷静,当注意到对方对本方某个问题避而不答或回答不力时,应连续攻击,哪怕把问题再重复一遍也好。
往往易犯的毛病的是自己急于说出某句“精妙”的话,根本不去注意队友问了什么问题以及对方是如何回答的,这种个人主义应该避免。
5. 破除双难境地辩论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选择疑问句,对方逼着问你“是A还是B?”不管是A是B对本方都是不利的,对这类问题有两种回答的方法:①(既不是A,也不是B)是C②既是A,又是B 。
6. 破类比类比手法是辩论中经常运用的,但类比不可能做到绝对的精确,类比物与被类比物总是会有一些区别,这就为反驳提供了突破口。
事先找出一些重要概念的特征后,可以用来攻击对方不准确的类比。
7. 循环论证及对待办法循环论证常常是在立论中就已准备好的,这种论辩手法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当不管从哪个角度进攻,对方总是能自圆其说时,很可能就是在运用这种手法。
8. 归谬及对付方法所谓归谬就是先假设对方的逻辑是正确的,然后推导出荒谬的结论,以此证明对方的错误。
这是辩论中常用的有力武器,很多看来难以攻击的诡辩,一经归谬,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例:“外资是推动广东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反:马克思早已指出:劳动决定价值,所以,廉价的劳动力才是推动广东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正:劳动决定价值适用于任何国家、任何地区,如果按照对方这种逻辑,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都是廉价劳动力喽?对反方看似吓人的论据,正方以归谬给予有力一击,再看一个比较高级的归谬。
例:“法治能消除腐败”反:请对方举个例子,哪怕是一个例子,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用法治消除了腐败?正:过去没有消除,现在没有消除,就等于将来一定不能消除吗?那我们还谈什么共产主义必然实现,共产主义以前也从来没实现过嘛!正方对反方的这个要害问题如果避而不答,那就要丢分了,而以归谬驳斥对方提问中隐含的逻辑,却化险为夷。
使用归谬是不容易的,但防守也很难,大概有以下两种防守方式:①正本清源例:“法治能消除腐败”反:腐败有减少的趋势就能说明腐败能消除吗?一个人小时候一天能吃一斤饭,成人后一天能吃二斤米饭,这也是饭量不断增长的趋势啊?是不是说到了老年他就能吃100斤大米饭呢?那不成了饭桶了吗?正:吃饭是饭量不断增长,消除腐败却是腐败在不断减少,这两者怎么能混为一谈呢?正方用这种反驳方式指出反方所“按照的”根本不是正方的“逻辑”,所以导出的荒谬结论是无效的。
②顺水推舟例:正方“人性本善”,反方“人性本恶”正:我想先请问对方同学,您的教育能够使你一辈子不流露本性吗?如果您不小心流露本性,那我们大家可要遭殃了。
(前面反方说过教育使本恶的人性向善)反:所以我要不断地注意修身自己呀!曾子为什么说:“吾日三省吾身”呢?……这种反驳方式是指出对方所导出的结论与本方观点并不矛盾,在①例中,如果用顺水推舟法,似乎可以这样说:正:所以我们才要考察法治是否有消除腐败的内在能力啊!而腐败不断减少的趋势恰恰提供了一个证明。
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好呢?我个人认为后一种方法更能体现“避其锋芒,击其惰归”之兵家要义。
9. 各执一词在同一个论据上,双方各自强调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例:“当前妨碍大学生走向社会主要是自身素质问题,还是社会环境问题”反:现在是“孔雀东南飞,飞到广东来”,不就是因为广东水草丰美,环境优雅吗?正:可也要是孔雀才能东南飞啊!反:东南有梧桐,方有孔雀来。
现在的问题是梧桐太少。
临场利用对方的论据时,会用到这种战术。
10. 特殊情况先举一个例子:“发展旅游业利大于弊”正:……对方同学怎么能把色情业、赌博业的弊端强加到旅游业的头上呢?这不是张三犯罪,李四坐牢吗?反:如果李四是帮凶,当然也要坐牢。
旅游业不是对色情业、赌博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吗?本来张三犯罪,不该李四坐牢,可在李四是帮凶的特殊情况下,就不奇怪了。
又例:正:……这不等于是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推到水里去吗?反:如果不下水又怎么能学会游泳呢?能否成功地运用这种战术,关键是辩手自身的素质。
在这种战术中,常用的句式是“如果……,那么……”11.攻击小前提例:正:毛驴没有污染,可是能走上高速公路吗?反:毛驴就真的没有污染吗?当对方第一句话是判断句,第二句话是反问句时,本方应该先注意这句判断句是否成立,这在辩论中属于“盲点”,容易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