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灌肠药物的四种总结

合集下载

小儿灌肠的知识点总结

小儿灌肠的知识点总结

小儿灌肠的知识点总结一、适用于灌肠的儿童年龄小儿灌肠通常适用于2岁及以上的儿童,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更容易配合操作。

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由于肛门括约肌尚未发育成熟,一般不建议进行灌肠操作。

另外,对于新生儿和早产儿,也需要谨慎对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适用的灌肠液小儿灌肠可使用多种灌肠液,比如温开水、食醋水、甘油等。

不同的灌肠液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一般来说,温开水对于儿童便秘的治疗效果较好,而食醋水则适用于有食积性便秘的儿童。

此外,在使用灌肠液前,需要确认灌肠液的温度适宜,以免对孩子的肠道造成伤害。

三、操作步骤进行小儿灌肠时,家长需要事先准备好所需的灌肠器和灌肠液,确保操作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情况。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将灌肠器清洁干净,将灌肠液温度调整到合适的温度。

告诉孩子进行灌肠的目的,让孩子配合。

2. 增加润滑剂:在进行灌肠前,涂抹适量的凡士林或甘油于灌肠器的头部,以减轻灌肠时的不适感。

3. 就位:将孩子放在换尿布台或者尿布垫上,将孩子的小腿向上抬高,以便操作。

4. 进行灌肠:将灌肠器头部轻轻插入孩子的肛门,缓慢注入灌肠液。

在放液时,应将灌肠器头部抽出,以让灌肠液顺利排出。

5. 观察:进行灌肠后,家长需要观察孩子的体态,以确保小儿灌肠的过程没有产生不适感。

四、注意事项1. 缓解孩子的恐惧:对于一些较为敏感的孩子,可能会对小儿灌肠过程感到害怕和拒绝。

家长需要适度耐心解释,帮助孩子缓解恐惧心理。

2. 注意肛门卫生:进行小儿灌肠后,需要及时清洁孩子的肛门,以防细菌感染。

3. 遵循医嘱:在进行小儿灌肠时,家长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不可擅自更改灌肠液的种类或用量。

5. 注意安全:在进行小儿灌肠时,家长需要确保操作环境安全,避免孩子因不慎跌倒或受伤。

小儿灌肠是一种常见的治疗便秘的方法,但在进行小儿灌肠时,家长需要了解相关知识,合理选择灌肠液和采取正确的操作步骤,以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不影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小儿灌肠疗法

小儿灌肠疗法

一常用西药协定处方上感佳速效伤风胶囊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病毒灵片0.1gX6片维生素C片0.1gX6片潘生丁片 25mgX3片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为了较快消除患者的感冒症状,可加入地塞米松片3片) 腹泻停(止泻停)思密达3gx3袋维生素B1片10mgX6片强的松片5mgX3片654—2片5mgX3片吡哌酸片0.25gx3片鞣酸蛋白片0.3gX12片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请注意:炎热天气季节,维生素C片容易变质,可用浙贝母3g代替。

特告!止喘散1号(止咳散1号或止嗽散1号)速效伤风胶囊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地塞米松片0.75mgX3片盐酸异丙嗪片12.5mgX3片舒喘灵片2.4mgX3片浙贝母3.5g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适应病程初期的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

止喘散2号(止咳散2号或止嗽散2号)速效伤风胶囊0.3gX6粒严迪片75mgX4片地塞米松片0.75mgX3片盐酸异丙嗪片12.5mgX3片舒喘灵片2.4mgX3片川贝母3.5g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适应病程较久的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

二常用中药处方及中药药袋的制备肺炎宁散1号麻黄3杏仁6生石膏12甘草6款冬花6桑白皮6全瓜蒌15黄芩6海浮石12葶苈子6金银花10连翘6鱼腥草15板兰根15麦冬6茯苓6大枣10浙贝母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适应症:初期小儿上感、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用法;肺炎宁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肺炎宁散2号麻黄3杏仁6生石膏12甘草6款冬花6桑白皮6全瓜蒌15黄芩6海浮石12葶苈子6金银花10连翘6鱼腥草15板兰根15麦冬6茯苓6大枣10川贝母10制法: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适应症:恢复期小儿上感、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用法;肺炎宁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10---20分钟,文火煎熬浓缩至120—13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

小儿灌肠治疗方案及流程

小儿灌肠治疗方案及流程

一、概述小儿灌肠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小儿便秘、肠道寄生虫感染、肠道准备等疾病。

灌肠治疗可以有效清除肠道内的积粪、毒素,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灌肠治疗方案及流程。

二、治疗方案1. 适应症(1)便秘:小儿便秘是灌肠治疗的主要适应症,包括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等。

(2)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蛔虫、钩虫、绦虫等引起的肠道寄生虫感染。

(3)肠道准备:如肠道手术、内镜检查等。

2. 禁忌症(1)肠道出血: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

(2)肠道狭窄:如肠套叠、肠扭转等。

(3)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

(4)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

三、灌肠溶液的选择1. 生理盐水:适用于大多数小儿灌肠治疗。

2. 灌肠油:适用于治疗肠道寄生虫感染。

3. 甘油灌肠剂:适用于小儿便秘。

四、灌肠流程1. 准备工作(1)环境:选择安静、清洁的房间,确保患儿舒适。

(2)设备:准备灌肠筒、肛管、润滑剂、手套等。

(3)灌肠溶液: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灌肠溶液。

2. 操作步骤(1)患儿取侧卧位,双腿屈曲,臀部略抬高。

(2)戴好手套,润滑肛管前端。

(3)将肛管轻轻插入肛门,插入深度约为10-15厘米。

(4)缓慢倒入灌肠溶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患儿不适。

(5)灌肠结束后,嘱患儿保留灌肠溶液5-10分钟。

(6)拔除肛管,嘱患儿清洁肛门。

3. 观察与护理(1)观察患儿面色、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2)观察灌肠后有无排便,记录排便次数、性状等。

(3)密切观察患儿有无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

(4)保持患儿清洁、舒适,及时更换尿布。

五、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避免损伤肠道。

3. 选择合适的灌肠溶液,避免刺激肠道。

4. 观察患儿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

5. 加强患儿心理护理,减轻恐惧感。

六、总结小儿灌肠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多种疾病。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确保患儿安全、舒适。

小儿灌肠治疗

小儿灌肠治疗

小儿治疗,肌肉注射疼,静脉点滴穿刺困难小儿不配合,口服给药月龄越大越不好喝。

小儿罐肠疗法,简单方便安全无痛苦。

具体方法,操作如下:1.用具准备:20毫升或者50毫升,100毫升【根据注射液的多少选择注射器的大小】注射器1个,不要针头输液器前面的细管,剪去针头2.操作方法;将注射器与细管连接,吸入注射液,插入小儿肛门3--5厘米,推入药物,拔出注射器,捏肛门3--5分钟【防止药物流出】。

3.发热感冒的用药安痛定注射液2毫升+柴胡注射液2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2毫克+利巴韦林注射液0.1+板蓝根注射液4毫升+小诺注射液30毫克注:A。

药物的量根据小儿的体重调节B。

抗生素可以选择其他的C。

根据体温选择安痛定,体温正常不加安痛定D。

高热的小儿可以加氯化钠注射液50--100毫升E。

发热,腹泄,咳嗽等等常见病都可以用以上方法操作,肛肠给药黄连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利多因;灌肠;小儿腹泻;疗效分析1.2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给予饮食调整,口服药止泻,口服或静脉补液,控制感染,微生态疗法、对症等常规综合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了研成粉剂的黄连素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及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灌肠。

黄连素10~15 mg/kg溶于10~15 ml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中,再加入地塞米松0.3 mg/kg、山莨菪碱0.2 mg/kg及2%盐酸利多卡因2~3 mg/kg配成灌肠混合液。

患儿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 cm,用20 ml空针吸入,灌肠前先排便,将肛管(用静脉输液针剪去针的软管代替)前端用石蜡油润滑后从肛门轻轻插入10~15 cm,缓慢注入灌肠混合液后捏住肛管口回抽10 ml空气注入,使药物完全到达肠腔,反折肛管缓慢拔出,使药液保留至少30 min,每日2次。

黄连素有广谱抗菌作用,可治疗感染性腹泻,对分泌性腹泻有良好效果,对渗出性炎症性腹泻也有效[4],但黄连素因其味苦易诱发呕吐,使其在小儿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小儿灌肠疗法

小儿灌肠疗法

一 常用西药协定处方
上感佳 速效伤风胶囊 0.3gX6粒 严迪片75mgX4片 病毒灵片0.1gX6片 维生素C片0.1gX6片 潘生丁片 25mgX3片 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为了较快消除患者的感 冒症状,可加入地塞米松片 3片)
腹泻停(止泻停)
思密达3gx3袋 维生素B1片 10mgX6片 强的松片 5mgX3片 654—2片 5mgX3片 吡哌酸片0.25gx3片 鞣酸蛋白片0.3gX12片 共研细末分成6包,每次一包,每日二次 请注意:炎热天气季节,维生素C片容易变质,可用浙贝母 3g代替。特告!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液的用量 成人: 100ml---300ml/次 儿童: 6个月-1岁--10ml/次
1岁---2岁--15ml/次 2岁-3岁--20ml/次 3岁-4岁--25ml/次 4岁-5岁--30ml/次 5岁-15岁--35ml/次
成人与儿童每天的使用次数均为2次/天.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液的体位 • 成人一般取左侧卧位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小儿灌肠疗法
简介
直肠注入是采用一次性注射器 (10—30ml)拔去针头, 接上一次 性导尿管(PVC管),通过直肠注 入给药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 种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 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
直肠注入的操作方法
• 将药物加入玻璃杯用热水适当加温并搅拌均匀(控制药液 温度在35—40度之间)吸取药液后要留有3ml左右空气(方 便将药液全部推入肛门内)接上导尿管,在导尿管前端涂 上石蜡油或其他润滑剂,插入患者肛门,将药液缓慢推入 直肠内,(推入时,不要用力过大,要缓慢的将药液推入 直肠内,因为用力过大或过快容易产生便意感,小儿还可 能迅速将药物排出)然后用左手捏紧导尿管以防止药液返 流,在拔出导尿管时叫患者家属迅速用面巾纸按压住患者 肛门,让患者保持体位休息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小儿灌肠药物的四种总结

小儿灌肠药物的四种总结

小儿灌肠药物的四种总结小儿腹泻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个让医生头疼家长发愁的事。

治疗小儿腹泻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辨别病因,根据患儿的年龄,体温,喂养情况,大便性状,发病缓急,发病病程,发病季节,实验室检测,脱水程度,精神状态等思路辨别: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感染性的还是非感染性的,肠道内还是肠道外的,细菌性的还是病毒性的。

根据这些病情基本可以确定治疗方案。

好多患儿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吃药,或轻度脱水没有达到需要补液的程度而束手无策。

灌肠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灌肠在基层卫生院也是独树一帜,用的药物也是五花八门,治疗的疾病更是五花八门。

本人搜集了几套灌肠组合,希望对大家有用。

灌肠1号:利福平,治疗菌痢效果很好,抗菌谱涵盖痢疾杆菌,大肠杆菌。

直达病灶部位,机体吸收少,肝肾副作用小,保留时间很长尿液才会出现粉红色。

病情严重的加呋喃唑酮,腹痛加654-2。

.灌肠2号:吡哌酸,鞣酸蛋白,(水样泻改思密达)呕吐加witb6,肠鸣音亢进加654-2,治疗大肠杆菌性肠炎,吡哌酸属二代喹诺酮类,教科书注禁用于18岁以下,本人多年经历也没有发现不良反应,但有癫痫患儿,脱水严重,精神萎靡的患儿为了安全起见也是不用的。

灌肠3号:鞣酸蛋白,思密达,叶酸,654-2,呕出加witb6,病程长加cowitb.适合病毒性肠炎水样便,轻中度脱水的患儿,叶酸具有很好的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

灌肠4号:婴儿健脾散,叶酸,适合肠消化不良的患儿,配合肠道有益菌口服。

保留时间长可能会出现黄色尿液。

以上方法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根据患儿体重药品和生理盐水确定用量。

药量约为每天口服用量的一半。

每天两次。

灌肠前嘱患儿排便,左手提起患儿脚踝,右手在腹部做逆时针旋转,并转动身体,使药液逆流,延长保留时间。

灌肠疗法治婴幼儿腹泻

灌肠疗法治婴幼儿腹泻

如何应用灌肠疗法治婴幼儿腹泻?婴幼儿腹泻按其发病程度可有轻型、重型之分。

轻型多因饮食不当或肠道外感染所致;重型多为肠道内感染所致。

可选以下灌肠方。

湿热型泻下水样黄臭物,少夹黏液,每日10次以上。

身热口渴,溲赤尿少,肛门灼热而红,烦躁多啼。

舌红苔黄,指纹紫暗。

灌肠方如:(1)复方黄芩饮:黄连、黄芩、白术、炒白芍、车前子各3克。

(2)灌肠4号液: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地锦草、大蓟、小蓟各30克,地榆15克。

(3)药用白头翁6克,黄连1.5克,黄柏、秦皮各3克。

渴者加葛根6克;食滞者加山楂炭4克;热甚者加银花炭4克。

食积型泻下腐臭物,夹奶瓣及不消化食物。

胸腹胀满、口臭纳差,哭闹不安,苔厚,指纹深紫。

方用消食汤:山楂5克,炒麦芽、建曲、炒白术、茯苓各3克,制半夏2克。

或用焦白术6克,山药4克,炒枳实、炒内金、陈皮、焦三仙各3克,大黄炭1.5克。

也可选用灌肠1号液:神曲、山楂各15克,煨河子4克,石榴皮20克。

寒湿型便稀多沫,色淡,臭气轻。

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肠鸣腹痛。

苔白而润,鲜红。

方用加减藿香正气散:藿香、紫苏、焦山楂、麦芽、炒白术、茯苓、陈皮、炮姜各3克。

经验方如:党参、焦白术各6克,炮姜、炙甘草各3克。

手足逆冷者加熟附片1.5克;呕者加砂仁1.5克;食滞者加焦三仙各3克。

脾肾阳虚型久泻不止,肢冷,精神萎靡,寐中露睛,舌淡,苔薄自,淡红。

方用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熟附子、炮姜、党参、炒白术、白扁豆、炒故纸、肉蔻、诃子各3克,吴茱萸、五味子各2克,焦山楂5克。

以脾虚为主者药用党参、焦白术各6克,茯苓、炒扁豆各4克,陈皮、炙甘草、莲子肉、炒薏苡仁各3克,砂仁、桔梗各1.5克,红枣2枚。

均煎浓汁并过滤。

小于3岁每次5毫升,3岁以上每次6~10毫升注入肛门,保留半小时,每6小时重复1次,以愈为度。

有效率96.8%。

操作方法:选用上方煎取药汁30~60毫升,待温用。

根据婴幼儿体质采用1~3号胶导尿管,镊子1把,50毫升注射器1副,2号方盘1个,消毒备用。

灌肠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灌肠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灌肠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灌肠疗法是将黄连素、思密达、山莨菪碱等药物灌入肠腔,直接作用于肠道病变处发挥作用。

该法可缩短病程,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5年6~10月,我院共收治小儿腹泻患儿72例,采用随机分组,治疗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6~17个月,平均12个月。

对照组共32例,年龄5个月~25个月,平均14个月。

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5~16次,大便呈黄色水样,无黏液和脓血、无腥臭、部分有奶瓣,镜检白细胞无或1~2个/HP,脂肪球无或+~++,大多伴发热、腹胀、呕吐,轻度脱水26例,中度脱水16例,无重度脱水。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抗病毒、消炎、口服思密达、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退热等对症处理。

治疗组采用上述方法加用黄连素10~15 mg/kg,思密达1岁以内每次应用1袋,1岁以上每次2袋,山莨菪碱0.2 mg/kg,溶于15~20 ml 生理盐水中,加热至37~39℃时,患儿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 cm,用20 ml 空针推入,灌肠前先排便,将肛管前端用石蜡油润滑后从肛门轻轻插入10~15 cm,缓慢注入灌肠液后捏住肛管口回抽10 ml空气注入,使药物完全到达肠腔,反折肛管缓慢拔出,使药液保留1~2小时,每日2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据1993年北京修订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1)显效:治疗72小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2)有效:治疗72小时粪便性状好转,次数明显减少,全身症状明显改善;(3)无效:治疗72小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改善。

2 结果治疗3天后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0.0%。

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75.0%。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黄连素有广谱抗菌作用,可治疗感染性腹泻。

思密达是高效消化道黏膜保护剂,能吸附致病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等,并对其有固定作用,同时还能维持细胞正常吸收和分泌功能,减少其运动失调,使水、电解质流失明显减少,与黏糖蛋白相互作用提高黏液的质量和数量,使其黏稠度增加,加强肠道的黏液屏障功能,从而有效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灌肠药物的四种总结
小儿腹泻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个让医生头疼家长发愁的事。

治疗小儿腹泻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辨别病因,根据患儿的年龄,体温,喂养情况,大便性状,发病缓急,发病病程,发病季节,实验室检测,脱水程度,精神状态等思路辨别: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感染性的还是非感染性的,肠道内还是肠道外的,细菌性的还是病毒性的。

根据这些病情基本可以确定治疗方案。

好多患儿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吃药,或轻度脱水没有达到需要补液的程度而束手无策。

灌肠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灌肠在基层卫生院也是独树一帜,用的药物也是五花八门,治疗的疾病更是五花八门。

本人搜集了几套灌肠组合,希望对大家有用。

灌肠1号:利福平,治疗菌痢效果很好,抗菌谱涵盖痢疾杆菌,大肠杆菌。

直达病灶部位,机体吸收少,肝肾副作用小,保留时间很长尿液才会出现粉红色。

病情严重的加呋喃唑酮,腹痛加654-2。

.
灌肠2号:吡哌酸,鞣酸蛋白,(水样泻改思密达)呕吐加witb6,肠鸣音亢进加654-2,治疗大肠杆菌性肠炎,吡哌酸属二代喹诺酮类,教科书注禁用于18岁以下,本人多年经历也没有发现不良反应,但有癫痫患儿,脱水严重,精神萎靡的患儿为了安全起见也是不用的。

灌肠3号:鞣酸蛋白,思密达,叶酸,654-2,呕出加witb6,病程长加cowitb.适合病毒性肠炎水样便,轻中度脱水的患儿,叶酸具有很好的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

灌肠4号:婴儿健脾散,叶酸,适合肠消化不良的患儿,配合肠道有益菌口服。

保留时间长可能会出现黄色尿液。

以上方法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根据患儿体重药品和生理盐水确定用量。

药量约为每天口服用量的一半。

每天两次。

灌肠前嘱患儿排便,左手提起患儿脚踝,右手在腹部做逆时针旋转,并转动身体,使药液逆流,延长保留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