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23年—2030年)

合集下载

廊坊总体规划文本(2007-2020)

廊坊总体规划文本(2007-2020)
(2)加强城郊绿色隔离带、中心城区“三点”组团间绿色隔离带、森林公园、城市公共绿地、交通走廊、河流林带林网等生态环境建设,注重生态、兼顾景观,有效保护农田和农村环境。
(3)严格执行环境排放标准。严格控制大气、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与管理。优化能源结构,节约使用能源。
第13条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第5条规划的基本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4)《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
(5)《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6)国家其他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
(2)次中心城市:以“挖掘潜力、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完善功能”为目标,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谋划城市精品工程,迅速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进一步强化次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发展。
三河要立足于“一市两区”(东区为三河城区、西区为燕郊),发挥毗邻北京的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壮大经济实力,发展成为市域北部的中心城市;
(4)加快建设信息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建设“数字”廊坊。
(5)切实保障城市安全。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第12条生态环境发展策略
(1)加强生态网络建设,确保生态安全。积极进行生态恢复治理,有效保护生态敏感地区。
附表1城市规划用地汇总表
附表2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附表3规划道路红线宽度及断面型式一览表
第一章
第1条廊坊市1989年建市,1990年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该规划的实施,对廊坊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规划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主要目标已基本实现。面对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率先基本实现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率先”奋斗目标,根据廊坊市政府《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指导纲要》和《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廊坊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廊坊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廊坊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7.23•【字号】•【施行日期】2022.07.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廊坊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廊坊)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廊坊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八届市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7月23日廊坊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第二个百年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全面建设创新廊坊、数字廊坊、健康廊坊、平安廊坊、品质廊坊的关键五年,是争当河北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京津冀协同发展排头兵、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奋斗五年,也是加快构建“大文旅”发展格局、推进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五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临空经济区建设、“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等重大机遇,进一步明确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战略方向,加快推动廊坊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推动文旅高质量融合、推动文化旅游全产业链不断完善、推动对外交流高质量开展,依据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2至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廊坊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迅速,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持续提升,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结构不断优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开局良好,为“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廊坊市总规文本

廊坊市总规文本

i目 录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 (1)第二章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策略发展目标与策略 (3)第三章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6)第四章第四章.. 市域支撑体系规划市域支撑体系规划 (16)第五章第五章.. 规划区协调发展规划规划区协调发展规划 (23)第六章第六章.. 城市性质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职能与规模 (34)第七章第七章..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 (35)第八章第八章.. 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38)第九章第九章.. 中心城区住房保障与居住用地规划中心城区住房保障与居住用地规划 (42)第十章第十章.. 中心城区工业仓储用地规划中心城区工业仓储用地规划........................................................................................................44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46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中心城区景观特色规划中心城区景观特色规划中心城区景观特色规划................................................................................................................50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54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58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中心城区市政设施规划中心城区市政设施规划中心城区市政设施规划................................................................................................................61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65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69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中心城区分期发展规划中心城区分期发展规划中心城区分期发展规划................................................................................................................71 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规划实施保障规划实施保障..............................................................................................75 第二十章第二十章.. 附则附则..............................................................................................................78 附表附表 (79)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为适应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机遇,以北京新机场和天津南港建设为契机,全面对接北京世界城市和天津北方经济中心建设,全面融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根据《城乡规划法》和《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冀政〔2009〕115号),立足廊坊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长远目标,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更好推动廊坊跨越式发展,提高廊坊核心竞争力,特编制《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廊坊市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

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廊坊市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

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廊坊市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廊坊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6.06•【字号】•【施行日期】2023.06.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廊坊市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廊坊)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现将《廊坊市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廊坊市人民政府2023年6月6日廊坊市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及市委七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将我市打造成中国式现代化河北篇章的窗口和标杆,深入落实《河北省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十四五”规划》《河北省加快建设物流强省行动方案(2023—2027年)》,加快实现我市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中国北方现代商贸物流发展新高地,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与条件(一)发展基础1.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我市地处京津冀核心腹地,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

一小时交通圈内覆盖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等三个国际航空枢纽和天津港;域内拥有9条铁路、13条高速公路,构成了以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普通干线公路和普通铁路为基础的交通运输路网;两小时交通圈与唐山港、曹妃甸港、黄骅港、秦皇岛港等渤海湾世界特大港口集群无缝相连;依托国际班列,紧密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实现对内辐射全国,对外联通全球。

2.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元,拥有1亿以上的消费人群,为廊坊提供了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布局中,我市承接了京津产业转移的众多项目,全面提升本地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步伐逐步加快;我市与俄罗斯、德国、以色列、巴西、印度等中欧、中亚国家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为对外贸易的发展及货运班列的开行提供支持,成为京津冀地区高水平、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门户城市”。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廊坊市精准配置土地要素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十条措施的通知-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廊坊市精准配置土地要素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十条措施的通知-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廊坊市精准配置土地要素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十条措施的通知正文:----------------------------------------------------------------------------------------------------------------------------------------------------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廊坊市精准配置土地要素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十条措施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廊坊)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关于廊坊市精准配置土地要素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十条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1月29日关于廊坊市精准配置土地要素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十条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精准配置土地要素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十条措施》要求,精准配置土地要素,保障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措施如下:一、着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做好过渡期的规划实施管理、保障重大项目用地与空间规划衔接,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发挥规划的基础性和刚性约束作用,引导建设项目依法合规科学选址。

(一)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各县(市)要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将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相关专项规划,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统筹保障重大产业、基础设施、民生领域等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二)坚决执行过渡期内规划实施管理要求,各类建设项目选址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并纳入已编制报审的国土空间规划,符合“三条控制线”等空间管控要求;对于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原则上要布局在报批的城镇开发边界内。

各地政府要指导用地单位依据现行规划科学选址,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用地方案,本着节约集约的原则,对项目所需建设用地做进一步详细测算,考虑项目建设实施时序,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科学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三)严格界定纳入规划衔接的项目范围,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实施前,选址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一致的建设项目,可由县(市、区)政府编制规划衔接方案,随用地卷宗一并报省政府审批,符合规划衔接政策的建设项目应属于“十四五”近期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项目、重大产业项目,主要包括:省委、省政府关注的重大建设项目,列入各级“十四五”规划的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和产业项目,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和产业项目等,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

廊坊开发区发展前景

廊坊开发区发展前景

廊坊开发区发展前景廊坊开发区作为河北省重要的经济开发区之一,在过去的几年里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未来,廊坊开发区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首先,廊坊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开发区位于北京的南部,距离首都仅约45公里,与天津相邻,交通网络十分完善。

开发区内设有多个高速公路出口和铁路通道,便于与周边地区和全国各地互通有无。

这种区位优势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进驻。

其次,廊坊开发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开发区内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廊坊本地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足,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

同时,开发区还吸引了大量人才流入,形成了强大的人才优势。

这种人力资源的充足和高素质,为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再次,廊坊开发区具备多元化的产业基础。

开发区以制造业为主导,涵盖了汽车、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同时,开发区还重点发展了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服务业。

这种多元化的产业基础,使得开发区在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未来,开发区还有望进一步拓展新的产业领域,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另外,廊坊开发区积极引进外资和外资企业。

开发区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服务保障,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项目投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廊坊开发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外资企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最后,廊坊开发区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开发区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同时,开发区注重产业链的完善和提升,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集群。

这种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为开发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廊坊开发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借助地理位置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多元化的产业基础、引进外资和外资企业以及提高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廊坊开发区未来将持续快速发展,为河北省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廊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廊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廊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1.22•【字号】冀政字〔2024〕13号•【施行日期】2024.0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廊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廊坊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请审批〈廊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廊政〔2023〕31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廊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廊坊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着力建设与京津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端高新产业聚集区、科技成果转化引领区、国际空港门户功能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打造京津冀城市群重要节点、连接京津雄的生态宜居城市。

二、筑牢安全发展空间基础。

到2035年,廊坊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06.72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55.39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73.05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用水总量不超过省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1.02亿立方米,严格地下水管控。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地面沉降等风险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主体功能定位,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统筹农业、生态、城镇空间。

最新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

最新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

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主要内容一、总则(1)本规划分为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市)、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层次。

包括两区两市六县全部行政区划范围,国土面积6429平方公里。

规划区层次。

规划区范围为廊坊中心城市,具体包括广阳区、安次区,以及固安县、永清县的行政辖区(以下简称廊永固地区),面积为2477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层次。

中心城区包括广阳区全部范围,以及安次区大部分范围,用地总面积约488.7平方公里。

(2)本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

其中,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展望2031年之后。

二、发展目标与策略(1)区域目标定位。

规划期末,将廊坊建设成为京津冀城镇群的重要功能节点,北京世界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河北省国际化先锋城市,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发展的领跑者和新的增长极,河北省城乡统筹改革“先行先试”的典范和经济发展转型示范区。

(2)总体策略。

积极实施推进“中心扩容、两翼并驱,服务带动、工业支撑,分区统筹、区域联动”的总体发展策略,把廊坊市建设为经济发达、功能高端、品质一流、特色鲜明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市域空间结构。

本规划确定廊坊市域空间发展结构为“一主两副、三轴两带”。

“一主”指中心城区,“两副”指京东城区、霸州-胜芳城区。

“三轴”分别为京津发展主轴、津石发展轴、京沈发展轴。

“两带”为环京现代服务与高新技术产业带和环津先进制造产业带。

(2)市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

202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在57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为64%左右。

2030年域总人口规模在785万人左右,城镇人口规模在605万人左右,城镇化率为77%左右。

(3)市域城镇中心等级结构。

规划确定区域中心城市—区域副中心城市—次级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五级中心等级体系结构。

区域中心城市为廊坊中心城区;区域副中心城市为京东城区、霸州-胜芳城区;次级中心城市8个,分别为三河城区、香河城区、大厂城区、永清城区、固安城区、文安城区、大城城区、码头组团;另有24个中心镇和38个一般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1000字
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的核心目标是:建设人民满意
的现代化城市,在经济发展、城市布局、城市规划等方面实现现代化,使廊坊成为首都经济圈南部门户城市。

经济发展:廊坊市将大力推进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以高
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农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可持
续发展。

城市布局:廊坊市将积极推进城市空间布局的协调发展,以市中心
区为核心,以城市发展轴线为骨架,构建一条“城市生态发展带”,并以廊坊国际商务区为龙头,拓展城市空间,城市规模得到扩大和
升级。

城市规划:廊坊市将依据科学规划、优化布局、精细法制的原则,
构建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城市组团布局,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实现
城市规划的现代化。

总之,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将在经济发展、城市布局、城市规划等方面实现现代化,以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和
加速廊坊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心,使廊坊成为首都经济圈南部门
户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